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二.pdf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
身份证号
Varchar
18
Not null
教师身份证号
学生
属性名
类型
长度
约束
备注
学号
Varchar
10
Not null,pk
学生编号
姓名
varchar
10
Not null
学生姓名
院系号
Varchar
20
Not null
学生所属院系
身份证号
Varchar
18
Not null
用途
varchar
100
借用教室的用途
状态
char
1
借用教室审批的状态
管理员
属性名
类型
长度
约束
备注
管理员编号
Varchar
10
Not null,pk
管理员编号
姓名
varchar
10
Not null
管理员姓名
电话
Varchar
20
Not null
管理员电话
性别
varchar
2
Not null
性别
年龄
Varchar
关系模型
教学楼(教学楼号,教学楼名称)
教室(教室编号,教学楼号,楼层,)
院系(院系号,院系名称)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开课院系号)
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所属院系,职称,身份证号)
学生(学号,姓名,院系号,身份证号)
讲授(教室编号,上课时间,上课时间段,教师号,课程号,)
借用(教室编号,学号,使用日期,借用时间段,工作日,用途)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二
实验一1.实验目的了解SQL Server 2005的系统配置、“联机丛书”的内容;掌握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的基本操作及模版的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和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受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熟练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和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并删除数据表、修改表结构,更新数据。
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受Transact-SQL 语句并进行结果分析。
2.实验内容(1)查看SQL Server 2005的系统配置。
(2)查看SQL Server“联机丛书”的内容。
(3)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环境并掌握其基本操作。
(4)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脚本模版环境并掌握起模版使用方法。
(5)创建数据库(6)查看和修改数据库的属性(7)修改数据库的名称(8)删除数据库(9)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表,修改表结构,输入并更新数据。
3.实验步骤1)配置安装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后要对SQL Server 2005进行配置。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配置服务和配置服务器。
2)“联机丛书”SQL Server“联机丛书”提供了对SQL Server 2005文档和帮助系统所作的改进,这些文档可以帮助用户了解SQL Server 2005以及如何实现数据管理和商业智能项目。
3)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是为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提供的新工具。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II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II(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学号:姓名:教师:陈培正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决策2012年2月目录实验二数据库的附加/分离、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 (1)实验四简单查询 (3)实验六带函数查询和综合查询 (5)实验八视图的操作、索引的创建与删除 (7)实验十数据完整性 (10)实验十二熟悉Power Designer数据库设计 (14)实验十四Transact-SQL编程 (15)实验十六用visual studio连接数据库 (18)附录:SchooI数据库说明 (19)实验二数据库的附加/分离、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一、实验目的1、理解备份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备份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如何从备份中还原数据库。
3、掌握数据库中各种数据的导入\导出。
4、掌握数据库的附加与分离,理解数据库的附加与分离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使用老师给的数据库文件“(中)学生-课程-选课_Data.MDF”在服务器上附加一个(中)学生-课程-选课数据库。
2、完成对该数据库的备份。
3、更改该数据库内容,比如,删除一个表,或者在数据库中增加一个新表。
4、还原该数据库,使它回到刚刚附加的时候的内容。
5、分离该数据库,并把它拷到自己带的U盘,回去后试着在自己机器上安装sql server 2005,然后再重复操作一遍。
6、把“(中)学生-课程-选课”数据库中的“计算机系学生”表转换到ACCESS数据库中,尝试将其导出到EXCEL表格中。
7、把实验一创建的ACCESS数据库“学生-课程数据库”导入到SQL Server 2005中。
注意:每次实验过程中创建的各种数据库及其他一切档案,建议同学们都保存好,以备接下来的实验课中使用。
每次上课前,请也请带上之前实验课的数据备份。
三、实验要求1、完成对数据库“学生-课程-选课”的附加分离、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
2、进行“实验内容”中的2-4,在完成3和4后,数据库分别有什么变化?四、实验小结1. 完整备份和完整差异备份有什么区别?2.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和导出?3.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数据库的附加和分离?附加和分离的关系是什么?4.以后上实验课你会使用以上技术吗?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实验四简单查询一、实验目的1.掌握Management Studio的使用。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指导教师:***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 年 3 月数据库原理教师成绩评定表评定成绩的依据: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成绩采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定成绩表实验一:SQL数据定义功能一、实验内容及要求1. 使用SQL语句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相关的表,同时完善各表的相关完整性约束。
其中带有下划线的为主码学院(学院代码,学院名称)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学院代码),学院代码为外码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学院代码),学院代码为外码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号为外码,课程号为外码开课(教师号,课程号),教师号为外码,课程号为外码2. 对各表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属性操作添加操作:对学生表添加出生日期字段,和家庭地址字段,教师表增加性别字段,出生日期字段,对课程表增加先修课程字段等。
删除操作:删除学生表家庭地址字段,删除教师表出生日期字段修改操作:修改学生姓名字段,该字段值不允许取空值3. 建立索引为学生表在学生姓名上建立名为sname-index 的索引,在学院代码字段上建立名为dept-index,降序。
4. 删除表操作删除上述表的定义,并重新执行定义表的查询再次建立各表5. 利用ACCESS 2003 /2007完善各表的数据内容二、实验目的熟练掌握SQL的各种数据定义功能,包括1.定义表的功能,包括主码和外码的定义2.修改表的定义功能,包括增加属性,删除属性,修改属性类型4.建立和删除索引操作,理解索引的作用5.删除表功能三、实验步骤及运行结果1. 使用SQL语句建立学生管理系统相关的表,同时完善各表的相关完整性约束。
其中带有下划线的为主码(1)学院(学院代码,学院名称)CREATE TABLE 学院(学院代码CHAR(4) NOT NULL UNIQUE,学院名称CHAR(15));(2)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学院代码),学院代码为外码CREATE TABLE 学生(学号CHAR(8) PRIMARY KEY,姓名CHAR(8),性别CHAR(2),学院代码CHAR(15),FOREIGN KEY (学院代码) REFERENCES 学院(学院代码));(3)教师(教师号,教师姓名,学院代码),学院代码为外码CREATE TABLE 教师(教师号CHAR(8) PRIMARY KEY,教师姓名CHAR(8),学院代码CHAR(15),FOREIGN KEY (学院代码) REFERENCES 学院(学院代码));(4)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CREATE TABLE 课程(课程号CHAR(8) PRIMARY KEY,课程名CHAR(15),学时SMALLINT);(5)学习(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号为外码,课程号为外码CREATE TABLE 学习(学号CHAR(8),课程号CHAR(8),成绩SMALLINT,PRIMARY KEY (学号,课程号),FOREIGN KEY(学号) REFERENCES 学生(学号),FOREIGN KEY(课程号) REFERENCES 课程(课程号));(6)开课(教师号,课程号),教师号为外码,课程号为外码CREATE TABLE 开课(教师号CHAR(8),(7)课程号CHAR(8),PRIMARY KEY (教师号,课程号),FOREIGN KEY(教师号) REFERENCES 教师(教师号),FOREIGN KEY(课程号) REFERENCES 课程(课程号));2. 对各表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属性操作添加操作:对学生表添加出生日期字段,和家庭地址字段:ALTER TABLE 学生ADD 出生日期DATETIME,家庭地址CHAR(50);教师表增加性别字段,出生日期字段:ALTER TABLE 教师ADD 性别CHAR(2),出生日期DATETIME;对课程表增加先修课程字段等:ALTER TABLE 课程ADD 选修课程CHAR(20);删除操作:删除学生表家庭地址字段:ALTER TABLE 学生DROP 家庭地址;删除教师表出生日期字段:ALTER TABLE 教师DROP 出生日期;修改操作:修改学生姓名字段,该字段值不允许取空值:ALTER TABLE 学生ALTER 姓名CHAR(8) NOT NULL;3. 建立索引为学生表在学生姓名上建立名为sname-index 的索引:CREATE INDEX sname_index ON 学生(姓名);在学院代码字段上建立名为dept-index,降序:CREATE INDEX dept_index ON 学生(学院代码DESC);4. 删除表操作删除上述表的定义,并重新执行定义表的查询再次建立各表四、实验体会本次实验的第一体会就是熟悉了对数据库上机的初步操作,在简单的建表等操作中逐渐掌握SQL的各种数据定义功能,其中包括定义表的功能,包括主码和外码的定义;修改表的定义功能,包括增加属性,删除属性,修改属性类型;建立和删除索引操作,理解索引的作用;删除表功能等。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2012级本科班学号:07173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06月18 日实验项目列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纸实验一数据库创建与管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SSMS中界面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2、熟练掌握SSMS查询编辑器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
3、熟练掌握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二、实验内容1、界面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1)创建数据库(2)修改数据库(3)删除数据库2、利用企业管理器备份和还原数据库(1)备份数据库(2)还原数据库3、T-SQL语句方式创建和管理数据库(1)创建SPJ数据库:在SSMS中“新建查询”,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CREATE DATABASE SPJON(NAME=’SPJ_Data’,FE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a.MDF' ,SIZE = 3,MAXSIZE = 10,FILEGROWTH = 10%)LOG ON(NAME = 'SPJ_Log', FILENAME =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Log.LDF' ,SIZE = 1,FILEGROWTH = 10%)(2)修改SPJ数据库: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以下语句并运行ALTER DATABASE SPJMODIFY FILE(NAME='SPJ_Data',SIZE=4,ALTER DATABASE SPJADD FILE(NAME='SPJ_Data_2',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SPJ_Date_2.ndf',SIZE=1,MAXSIZE=10,FILEGROWTH=10%)(3)删除SPJ数据库:DROP DATABASE SPJ4、界面方式创建数据库XSBOOK,写出操作过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1-2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学号:学生姓名:班级:2014年月日实验一创建和维护数据库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2)掌握启动服务并登录MySQL 5.5 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
(3)了解手工配置MySQL 5.5 的方法。
(4)掌握MySQL 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5)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6)掌握使用Navicat 工具和SQL 语句删除数据库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生提前准备好实验报告,预习并熟悉实验步骤;(2)遵守实验室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的内容;(3)1~2人为1小组,实验过程中独立操作、相互学习。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Windows 平台下安装与配置MySQL 5.5.36 版。
(2)在服务对话框中,手动启动或者关闭MySQL 服务。
(3)使用Net 命令启动或关闭MySQL 服务。
(4)分别用Navicat 工具和命令行方式登录MySQL。
(5)在my.ini 文件中将数据库的存储位置改为D:\MYSQL\DATA。
(6)创建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创建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gradem。
②使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MyDB。
(7)查看数据库属性。
①在Navicat 中查看创建后的gradem 数据库和MyDB 数据库的状态,查看数据库所在的文件夹。
②利用SHOW DATABASES 命令显示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8)删除数据库。
①使用Navicat 图形工具删除gradem 数据库。
②使用SQL 语句删除MyDB 数据库。
③利用SHOW DATABASES 命令显示当前的所有数据库。
(9)使用配置向导修改当前密码,并使用新密码重新登录。
(10)配置Path 变量,确保MySQL 的相关路径包含在Path 变量中。
四、思考题My SQL的数据库文件有几种?扩展名分别是什么?五、实验总结1、收获2、存在的问题实验二管理表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表的基础知识。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以及相应的GUI工具2、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表的信息:Sage smallint 6Sdept varchar 20course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Cname varchar 40Cpno varchar 4 与course表中Cno关联Ccredit smallint 6sc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Sno varchar 9 非空、主键、与student表中Sno外键关联,级联删除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与course表中Cno外键关联Grade smallint 6(1)、连接数据库,在localhost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册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册实验名称课时实验报告成绩实验(一)——数据库基本操作 2实验(二)——SQL语句 6实验(三)——数据库完整性与4安全性实验实验(四)——数据库编程 4备注:实验一——数据库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熟悉MS SQL SERVER运行界面,掌握服务器的基本操作。
2.掌握界面操作方法完成用户数据库建立、备份和还原。
3.建立两个实验用的数据库,使用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对数据库和表进行基本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熟悉SQL SERVER 2000 的运行环境,练习服务器基本操作:打开、停止、关闭。
2.使用SQL SERVER 2000 中的企业管理器完成以下任务。
数据库名称:STC表:STU(sno char(9), sname varchar(50), ssex char(2) , sage int, sdept char(2) );COUTSES(cno char(3), cname varchar(50), cpno char(3), credit int );SC(sno char(9), cno char(3), grade int );说明:以上为表结构,以sno char(9)为例,说明sno属性设置为字符类型,宽度为9,int指整型数据。
1)建立数据库STC,分别建立以上三张表,并完成数据录入。
(表结构及数据参见教材)A.新建STU数据库单击STU数据库,选择表,然后新建,依次用相同的步骤建立STU、COURSES 和SC表,见图BB.新建表数据录入:2)分析并建立各表的主码,用下划线在上面表结构中标出主码。
右击新建的表,选择设计表,再右击要设置成主码的属性,选择“设置主键”选项。
STU表的主码是sno;COURSES的主码是cno;SC表的主码是sno 和cno3)建立各表之间的关联,请简述操作步骤。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二
LIAOCHENG UNIVERSITY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2015 ~ 2016 学年第 2 学期】【一、基本信息】【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设课形式】独立□非独立√【课程学分】0.5【实验项目】实验二、SQL数据操作及查询【项目类型】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其它[ ] 【项目学时】 4 【学生姓名】傅雪晨【学号】2014204359【系别专业】电子商务【实验班组】 2014.06【同组学生】【实验室名】综合实验楼【实验日期】【报告日期】【二、实验教师对报告的最终评价及处理意见】实验成绩:(涂改无效)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要将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及课程考核办法明确告知学生,并报实验管理中心备案3.将教材P70表中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SPJDB中. 体会执行插入操作时检查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和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的效果.Insert into S59select's1','精益','20','天津'unionselect's2','盛锡','10','北京'unionselect's3','东方红','30','北京'unionselect's4','丰泰盛','20','天津'unionselect's5','为民','30','上海'Insert into P59select'p1','螺母','红',12 unionselect'p2','螺栓','绿',17 unionselect'p3','螺丝刀','蓝',14 unionselect'p4','螺丝刀','红',14 unionselect'p5','凸轮','蓝',40 unionselect'p6','齿轮','红',30Insert into J59select'J1','三建','北京'unionselect'J2','一汽','长春'unionselect'J3','弹簧厂','天津'unionselect'J4','造船厂','天津'unionselect'J5','机车厂','唐山'unionselect'J6','无线电厂','常州'union4.删除student表中学号为201215121的学生,体会执行删除操作时检查参照完整性规则的效果.将参照完整性中的删除规则改为“级联(层叠)”(CASCADE),重新删除该学生信息。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掌握实例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技巧。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电脑;2.MySQL数据库软件;3. Apache服务器软件;4.PHP编程语言。
三、实验内容1.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通过MySQL创建并管理一个实例数据库。
2.数据表的设计与操作: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并完成数据的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操作。
3.字段约束与数据完整性:了解字段约束的概念,设置主键、外键、唯一约束等,并测试数据完整性。
4.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步骤1.安装MySQL数据库软件,并启动数据库服务。
2.通过MySQL命令行工具或图形界面工具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3.创建数据表,并定义表结构,设置字段的数据类型和约束。
4.插入测试数据至数据表中。
5.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查询、修改和删除操作,检验数据的有效性。
6.进行字段约束的测试,包括主键、外键、唯一约束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7.学习并实践数据库备份与还原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实例数据库,并进行了基本的数据表设计与操作。
我们学习并运用了字段约束和数据完整性的相关知识,对SQL语句的使用和数据库备份与还原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终,我们实现了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全面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了我们的数据库管理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创建和操作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数据表,以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对数据库的认识和掌握将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和管理大量的数据信息。
总结起来,数据库原理的实验是建立在对数据库基本概念和操作知识的理解之上的,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提升了我们的实际能力。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SQL语言的DDL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9-3学号:409417080332姓名:张华超SQL语言的DDL一、实验目的: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是一种特别用于交互式执行SQL语句和脚本的极好的工具。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其功能并不仅仅是查询,SQL语言是一个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在本次实验中熟悉表的创建、删除、修改及索引的创建与删除二、实验内容1.启动数据库服务软件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用如下语句对表进行操作,详细的语法格式参看课本相应章节:Create Table 建表Drop Table 删除表Alter Table 更改表2.如下语句对索引进行操作,详细的语法格式参看课本相应章节:Create Index 建立索引Drop Index 删除索引三、实验任务1.打开数据库SQL Server 2000的查询分析器,用Create Table建表aa,表2.用Create Table建表bb,表结构如下所示(其中Bb1与Bb2的组合是主键):3.用Drop Table删除表aa。
4.用Alter Table修改表bb,添加一个字段Bb4,类型Varchar,长度20。
5.用Create Index对表Bb的Bb3字段建立一个升序索引,索引名Indexbb。
6.用Drop Index删除索引Indexbb。
Create Table aa(Aa1 Varchar (20) primary key,Aa2 Int,Aa3 Decimal);Create Table bb(Bb1 Varchar (30),Bb2 Int,Bb3 Decimal (6,2),primary key (Bb1,Bb2));Drop Table aa;Alter Table bb add Bb4 Varchar (20);Create Index Indexbb on bb(Bb3 asc );Drop Index bb.Indexbb;。
数据库实验二实验报告
_数据库实验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名班级学号实验台编号同组学生实验课表现出勤、表现得分25% 实验报告得分50%实验总分操作结果得分25%实验目的:1.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2.掌握SELECT语句中的SELECT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掌握SELECT语句中的WHERE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4.掌握SELECT语句中的ORDER BY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5.掌握集合函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6.掌握SELECT语句中的GROUP BY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7.熟悉内连接、外连接、自连接和非限制连接的概念8.能够熟练使用连接查询从多个表中查询数据9.能够熟练地使用子查询得到想要的数据实验内容:一、简单查询1.查询XS表中各个同学的所有信息。
select* from XS;2.查询XS表中各个同学的姓名、专业名和总学分。
select姓名,专业,总学分from XS;3.查询XS表中所有同学的学号、姓名和总学分,结果中各列的标题分别指定为num,name和mark。
select学号num,姓名name,总学分mark from XS;4.查询XS表中的学生数据来自哪些专业(使用DISTINCT子句消除结果集中的重复行)。
select distinct专业from XS;5.查询XS表中各个同学的姓名、专业名和总学分,只返回结果集的前5行。
select top 5 姓名,专业,总学分from XS;6.查询XS表中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信息。
select datediff(yyyy,出生日期,'2010')年龄from XS;7.查询XS表中专业为“计算机”的同学的情况。
select*from XS where专业='计算机';8.查询XS表中1979年出生的学生姓名和专业情况。
SELECT姓名,专业from XS where year(出生日期)='1979';9.查询XS表中专业名为“计算机”或“电子”或“数学”的学生的情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书II
1. 完整备份和完整差异备份有什么区别?
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2. 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数据库的数据导入和导出? 3.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数据库的附加和分离?附加和分离的关系是什么? 4.以后上实验课你会使用以上技术吗?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4
5.请把上述操作在使用 SQL 语句完成一遍。包括创建数据库 EDUC 和删除数据库,创建数据表 student、 course、sc。 6.使用 SQL 语句对数据库 EDUC 中的数据表的定义进行修改。
注意:每次实验过程中创建的各种数据库及其他一切档案,建议同学们都保存好,
以备接下来的实验课中使用。每次上课前,请也请带上之前实验课的数据备份。
二、实验内容
1.用 Management Studio 创建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 bookdb,bookdb 数据库采用系统提供的默认设置;查看数据库相关参数设置。
(2)删除 bookdb 数据库。 (3)使用 T-SQL 命令创建数据库 EDUC,EDUC 如下表:
数据文件
日志文件
逻辑名
EDUC_dat
先行课
Ccredit
Int
学分
SC: 字段名 Sno
类型 Varchar
长度 20
主键 Y
允许空 N
含义 学号
Cno
Varchar
15
Y
N
课程号
Grade
Decimal
9,2
成绩
1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2.请在各表中添加数据 对于 Student 表,请自行输入如下数据
3.请把 student 表中的 0110 号同学的年龄改为 25。 4.请删除学号为 0106 号的同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二
GROUPBYccNO
查询出平均分大于80分,且至少选修了2门课程的学生学号SELECTsNo
FROMstudent_course
GROUPBYsNo
HAVINGAVG(mark)>80ANDCOUNT(ccNO)>=2
求选修课程号为’’且成绩在90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成绩
WHERESC.Mark>(
SELECTsc.Mark
FROMstudents,student_coursesc,course_classcc,coursec
WHEREs.sNO=O=NO=NOANDs.sName='刘晨'O=
二、实验环境及相关情况(包含使用软件、实验设备、主要仪器及材料等)
1、计算机操作系统要求在windows XP以上。
2、并要求SQL Server软件2000以后版本。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请使用实验指导书中的关系数据库模型完成下面的内容。
1、写出下面SQL语句实现的功能
1)SELECT COUNT(*) AS信管专业女学生人数
FROM student
WHERE mno=‘’AND ssex=‘女’
查询信管专业女学生的人数
2)SELECT DISTINCT SUBSTRING(sname,1,1)
FROM student
查询学生的姓
3)SELECT sno,sname,ssex,mno
FROM student
WHERE mno IN (‘’,’’,’’)
查询成绩不及格学生的学号,姓名,和该专业名称
6)SELECT sno,sname,mname
FROM student AS s,major AS m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0190612
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姓名:张三系: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年级:2019学号:19065454指导教师:陈老师职称:讲师2019年06月13日实验项目列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1 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验证性)陈老师201903062 实验二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实验(验陈老师证性)201903203 实验三数据库的查询实验(验证性)陈老师201904044 实验四数据库的视图操作实验(验证陈老师性)201904115 实验五触发器、存储过程操作实验陈老师(综合性)20190518大学实验报告系: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年级:2019姓名:张三学号:19065454 实验室号实验室101 计算机号029实验时间:2019.03.06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验证性)一、实验目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ransact-SQL、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 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 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为主码建索引。
3. 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 熟悉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1. 基本操作实验(1)使用企业管理器按教材中的内容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
(2)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企业管理器,在建好的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码,是否允许空值和默认值等列级数据约束。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第一篇: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参考答案[最终版]1.你的老板要求你创建一个数据量为20G的数据库,但是你现在的硬盘上没有一个这么大空闲容量的分区,只有3个空闲容量为8G的分区,请问,你该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答:为该数据库创建3个数据文件,每个数据文件只需保存小于8G的数据,将这3个数据文件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硬盘分区即可。
注:数据库中的数据都保存在该数据库的若干数据文件中,而非日志文件!2.你想创建一个初始大小为2MB的数据库,但是你却发现你创建的数据库的初始大小是5MB,而且不能小于这个值,请问是什么原因?答:系统数据库中的model数据库为用户创建数据库提供模板,也就是说,在创建数据库时,数据库引擎首先通过复制 Model 数据库中的内容来创建数据库的第一部分,然后再用空页填充新数据库的剩余部分。
因此,用户创建的数据库的初始大小不能小于model数据库的大小。
该问题的原因在于model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被设定为5MB。
/***************************SQL语言部分*****************************/ /*创建数据库student*/create database studenton(name=student_data,filename='C:DATAstudent_data.mdf', size=3,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log on(name=student_log,filename='C:DATAstudent_log.ldf',size =1,maxsize=20,filegrowth=10%)/*修改数据库student--添加数据文件*/alter database student add filegroup studata /*先增加一个文件组studata*/ goalter database studentadd file(Name=student_data1,filename='D:DATAstudent_data1.nd f',Size=50,Maxsize=500,Filegrowth=30%)to filegroup studata /*删除数据库student */ drop database student第二篇:SQL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二实验2SQL Server数据库的管理1.实验目的(1)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数据库原理》课程实验报告学号: 20112723学生姓名:林苾湲班级:软件工程2011-2教师:陶宏才辅导老师:张建华刘宝菊2013年12月实验一:表及约束的创建1.1 实验目的与内容目的:创建数据表、添加和删除列、实现所创建表的完整性约束。
内容:11-2、11-26~33。
报告:以11-31作为实验一的报告。
1.2 实验代码及结果1.2.1 实验代码(1)CREATE TABLE orderdetail20112723(Order_no char(6) PRIMARY KEYCONSTRAINT Order_no_constraint20112723CHECK(Order_no LIKE'[A-Z][A-Z][0-9][0-9]'),Cust_no char(6) NOT NULL,P_no char(6) NOT NULL,Order_total int NOT NULL,Order_date datetime NOT NULL,CONSTRAINT person_contr20112723FOREIGN KEY (P_no)REFERENCES person20112723(P_no)ON DELETE CASCADEON UPDATE CASCADE,CONSTRAINT customer_contr20112723FOREIGN KEY (Cust_no)REFERENCES customer20112723(Cust_no)ON DELETE CASCADEON UPDATE CASCADE,)(2)ALTER TABLE salary20112723ADD CONSTRAINT Pno_FK20112723 FOREIGN KEY(P_no) REFERENCES person20112723(P_no)1.2.2 实验结果(1)(2)实验二:SQL更新语句2.1 实验目的与内容目的:update、delete、insert 语句的练习。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实验二 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
南京晓庄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班级:学号:姓名:1.实验目的(1)掌握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的基本方法;(2)学习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窗口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3)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
2.实验要求(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Studio对数据库“教学管理”进行备份和还原。
(6)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的分离与附加。
(7)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1) 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和册除“TM”(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2) 总结在实验中为创建、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所编写的各条T-SQL语句及其完成了什么功能。
(3)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几种方法。
4.实验思考:①SQL Server 2005物理数据库包含了哪能几种类型的文件以及它们的作用?②数据库备份与转储包含那些原理?③如果数据或日志文件非空不能删除,查找SQL Server中缩小文件大小的方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本表SQL语句练习实验室618 实验日期2012.11.6择条件、字符匹配、分组和排序,体会各种查询的执行过程,为简单综合应用打下基础。
1.查询书名以T开头或者出版社号为0877,而且价格大于16的书的信息。
2.按照类型的升序和价格的降序(在类型相同时)显示书的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类型、价格)。
3.查询销售量大于30的书名及销售数量。
4.查询在1990.1.1到2000.12.31间,每本书的销售总额。
5.查询所有作者的所在城市和州名,要求没有重复信息。
6.计算多少种书已被订价。
7.查询每本书的书名、作者及它的售书总量。
8.计算所有书的平均价格。
9. 查询价格最高的书的书名、作者及价格。
实验内容3:1.参照以上各表给出的主键、外键设置的设置要求,在自己创建表中进行相应的设置。
2.向authors表中插入一行作者信息(具体值自定)。
3.数量超过100的商店增加10%的折扣。
4.删除1994.9.14的订单。
5.删除1中所建立的索引。
6.建立CA州作者所著书的视图(包括作者号、姓名、所在州、书名、价格、出版日期)。
7.建立付款方式是现金(cash)的订单视图。
9.建立CA州的所有商店的视图。
四、实验步骤:内容一:1.查询所有作者的作者号、姓名信息2.查询所有作者的姓名、作者号信息,并在每个作者的作者号前面显示字符串“身份证号:”,表明显示的信息是身份证信息3.查询在CA州的作者姓名和城市4.查询出版日期在2000.1.1-2000.12.31之间的书名和出版日期5.查询每个出版社出版的书6.查询某店销售某书的数量7.查询有销售记录的所有书信息(书号、书名、类型和价格等)8.显示所有的书名(无销售记录的书也包括在内)9.查询已销售书的信息(书号、书名、作者等)10.查询商业(business)书籍的出版社的名称内容二:1.查询书名以T开头或者出版社号为0877,而且价格大于16的书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AOCHENG UNIVERSITY
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2015 ~2016 学年第 2 学期】
【一、基本信息】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设课形式】独立□非独立【课程学分】
【实验项目】实验二、SQL数据操作及查询
【项目类型】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其它[ ]【项目学时】4【学生姓名】傅雪晨【学号】59
【系别专业】电子商务
【实验班组】
【同组学生】
【实验室名】综合实验楼
【实验日期】【报告日期】
【二、实验教师对报告的最终评价及处理意见】
实验成绩:(涂改无效)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要将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及课程考核办法明确告知学生,并报实验管理中心备案
【三、实验预习】
实验条件(实验设备、软件、材料等):
实验2 SQL数据操作及查询
实验目的:
1. 向实验1建立的表中添加数据(元组), 掌握INSERT语句的用法;
2. 修改基本表中的数据, 掌握UPDATE语句的用法;
3. 删除基本表中的数据,掌握DELETE语句的用法;
4. 体会数据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加深对数据完整性及其约束的理解。
5. 熟练掌握SELECT语句,能够运用该语句完成各种查询。
实验内容:
1.使用INSERT语句将教材P82表中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STUDENTDB中.
2.
Insert into student59
select'1','李勇','男','20','CS','',''union
select'2','刘晨','女','19','CS','',''union
select'3','王敏','女','18','MA','',''union
select'5','张立','男','19','IS','',''
select*from student59
select*from course59
select*from sc59
alter table course59NOCHECK Constraint fk_cpno
Insert into course59
select'1','数据库','5','4'union
select'2','数学','','2'union
select'3','信息系统','1','4'union
select'4','操作系统','6','3'union
select'5','数据结构','7','4'union
select'6','数据处理','','2'union
select'7','PASCAL语言','6','4'
alter table course59CHECK Constraint FK_course59_course59
Insert into sc59
select'1','1',92 union
select'1','2',85 union
select'1','3',88 union
select'2','2',90 union
select'2','3',80
alter table sc59CHECK Constraint fk_S_c
alter table sc59NOCHECKConstraint fk_S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