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杜牧

合集下载

杜牧《赤壁》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杜牧《赤壁》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 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 当时国主孙权
的亲嫂, 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她们
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
东吴不亡, 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 连她们都受到凌辱, 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
“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
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
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
与吐蕃的斗争形势, 有相当清楚的了解, 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
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 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
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
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 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
杜牧《赤壁》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自将磨洗认前朝。 铜雀春深锁二乔。
1. 此诗又见李商隐集。赤壁:东汉献帝十三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湖北赤壁西北长江 两岸
2. 销:销浊。 3. 将:拿起。 4. 磨洗:磨光洗净。 5. 铜雀:台名,建安十五年由曹操于邺城建造,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上居姬妾 歌姬,是曹操暮年行乐处。《水经注·浊济水篇》:”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 层百一间。”二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 纳小乔。裴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 足为欢。

杜牧《赤壁》赏析

杜牧《赤壁》赏析

杜牧《赤壁》赏析杜牧创作的《赤壁》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下面是该诗的赏析,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赤壁折戟⑴沉沙铁未销⑵,自将⑶磨洗⑷认前朝⑸。

东风⑹不与周郎⑺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⑼。

【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白话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赤壁杜牧翻译

赤壁杜牧翻译

赤壁杜牧翻译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思?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赤壁"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赤壁战役的场景和当时的历史人物。

赤壁是一座位于长江流域的城市,位于江西省。

在这里发生了赤壁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杜牧的诗歌以宏大的意境展示了赤壁战役的局势和英雄豪杰的形象。

诗的开头描述了赤壁的景色,江水东流,浪淘尽了时间的沉淀,留下了千古的风流人物。

敌方阵营在赤壁的西边,人们称之为赤壁,而这里是三国时期赵子龙(赵云)的领地。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波浪翻腾像千堆雪一样。

而江山如画,也见证了那个时代那么多英雄的辉煌。

接着,诗人回忆起了同是英雄人物的周瑜当年的风采,还有小乔初次嫁给他时的情景。

周瑜英勇威武,手持羽扇纶巾,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些描述了当时赤壁战役的风云动人,人物形象的雄壮。

然后,诗人虽然身世平凡,但他同样有着对祖国的缅怀之情。

诗中提到他自称在祖国中任意游荡,在祖国的庇护下,他对自己的多愁善感的情感也应当笑我吧。

正是因为人生如梦,所以满怀感慨地举杯与月亮为伴。

在诗的后半段,杜牧用"青青"来形容衣襟的颜色,"悠悠"形容内心的感受,对那个人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在自问,就算我不往前走,你也不会停下脚步,不停地呼唤我吗?同样的道理,就算我不向前思考,你也会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无法忘怀吗?最后,诗中描绘了诗人愉快地笑着背上包袱出门去的场景,他坚信自己是为了干成大事,而不是为了平庸的日常生活做一个苦行僧。

杜牧唐诗《赤壁》赏析

杜牧唐诗《赤壁》赏析

杜牧唐诗《赤壁》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下面一起来赏析下!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⑴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火烧赤壁事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翻译】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

杜牧《赤壁》诗词赏析 古诗 , 就是一个艺术作品, 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 或表达某种情感, 或描绘某种期待。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一篇绝句。

诗歌 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 思维独到, 见解新颖, 富有较高的艺术魅力。

今天,语文小编就跟大家分享杜牧《赤壁》赏析,一起来学习一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

站在滔滔东 去的大江之滨, 观“赤壁”而思史, 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 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 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 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 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定国之策。

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 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 到。

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 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以小见大。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 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

晚年居 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

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 博读经史,关心时政。

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 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 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 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尤其长于七言律 诗和绝句。

赤壁--杜牧

赤壁--杜牧

诗作主题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见解独到, 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之战的 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 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 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在借周瑜和 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兴 感 之 由 议 论 感 慨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 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 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 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 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 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 情感。 (补充习题感悟与思考1)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 倘若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 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 台中了。 赏析:以小见大,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暗 示国家的命运,表现了作者英雄无用 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只要有机 遇,自己也会有所作为,也显示出一 种豪爽的英气)
思考问题
• 东风指: • 二乔的命运代表了: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从表达方式上看是: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告诉我们 一个什么道理 要建立一番功业,需要一定条件,倘 若没有这些条件,英雄也无能为力。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其诗与 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以七言绝句著称,本首诗就是一 首七言绝句。擅长文赋,其《阿 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翻译: 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 中还没有锈蚀,拿来磨光洗净还 能认出他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赏析:借历史遗物引发对前朝人物 和事件的慨叹(记叙的表达方式) (咏史诗)

杜牧诗《赤壁》赏析

杜牧诗《赤壁》赏析

杜牧诗《赤壁》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韵译】: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
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评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赤壁 唐 杜牧 语文大师

赤壁 唐 杜牧 语文大师

赤壁唐杜牧语文大师《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主旨:《赤壁》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赏析: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

杜牧的这类绝句开宋人诗歌议论之风。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的描绘了两个东吴著名美女的将要承受的命运。

《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

《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

《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赤壁》杜牧古诗词鉴赏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分析古诗词中所表现的形象、语言、技巧、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赤壁的赏析

赤壁的赏析

赤壁的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即物感兴,
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
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全诗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
不给周瑜以方便,结果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
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
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赤壁》这首诗既表现了杜牧卓越的史识,又体现了其在咏史诗方面的艺术才华。

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

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
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

如果说,孟郊、贾岛之流的诗多表现寒苦穷愁、幽愤孤寂之情,是和他们的身世遭遇有密切关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那么杜牧这类咏史诗,则是为抒情而咏史,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的评判。

杜牧之所以这样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其中虽不无抑郁,但终究掩盖不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赤壁杜牧翻译及原文

赤壁杜牧翻译及原文

赤壁杜牧翻译及原文杜牧是唐代文学家、诗人,也是《赤壁赋》的作者。

《赤壁赋》是一部长篇佳作,全文共有1000多句及3000多字,描写了周瑜和陆逊六将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

该文以描写景物为主,多次引用诗歌,抒发对伟大战役的热情,语言流畅,富有表达力,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杜牧的《赤壁赋》原文如下:“中国大好河山,赤壁英雄气:群雄逐鹿中,孤臣独子行。

沙场秋点兵,双旗息鼓声;谁能书阵山,空阔昂首行!投笔从戎兴师,洒泪对故乡;空山不见英雄,惟闻秦腔补拙壮。

明求英豪,曲径通幽处;烽火照西川,惨淡荆蛮人。

赤壁歌舞处,振衣把剑作;玉壶冰啜里,清歌一曲新。

英雄相问道,指点江山东;随意春芳歇,王师北定中。

杜牧《赤壁赋》中文翻译大意如下:万里美丽的大好河山,赤壁上雄风满满:群雄觅好季节,孤臣唯有一子独行。

营帐下点兵,双旗偃旗;哪里可书战山,英雄豪情挺立!投笔从戎,洒泪座故国;空山不见英雄,只闻秦人苦拙壮。

明朝求英豪,曲路通仙境;烽火照西川,惨淡心肠的蛮人。

赤壁之上歌舞处,振衣把剑,玉壶冰啜里,一曲清歌新唱起。

英雄相问道,指指江山东;随意春芳歇,王师即将北定中原。

可以看出,《赤壁赋》以比较简洁的语言抒发了时代英雄精神,也熔铸了古代战争的友谊以及对爱国的追求。

杜牧很好的传达出了赤壁中的斗豪气热情,使人浑身燃起斗志,感受到号令激昂的战斗气息。

他的作品既有历史叙述价值,又有鼓舞人心的勇气;又有浪漫的韵味,又有宣示行动的激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奇版。

《赤壁赋》是一部历史传奇,也是一个英雄战斗的精神象征,未来无数历史学者研究它,将它推向未来与此同时,杜牧的《赤壁赋》作为一个文学作品也持续在历史长河里,抚今追昔,激励无数读者感受历史友谊和爱国热情,把历史中最美好的意象传达下去,让懦弱的心灵重获英雄的斗志。

赤壁--杜牧

赤壁--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 倘若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 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 台中了。 赏析:以小见大,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暗 示国家的命运,表现了作者英雄无用 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 不要有侥幸心理。
思考问题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其诗与 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 以七言绝句著称,本首诗就是一 首七言绝句。擅长文赋,其《阿 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翻译: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 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 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 的遗物 赏析:借历史遗物引发对前朝人物 和事件的慨 之 由 议 论 感 慨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 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 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 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 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 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 情感。 (补充习题感悟与思考1)
要建立一番功业,需要一定条 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英雄 也无能为力。
诗作主题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见解独到, 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之战的 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 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 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在借周瑜
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唐 杜牧 翻译

赤壁 唐 杜牧 翻译

赤壁唐杜牧翻译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杜牧赤壁翻译及赏析1《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

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定国之策。

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以小见大。

作者介绍: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

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

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

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杜牧关于赤壁之战的诗

杜牧关于赤壁之战的诗

杜牧关于赤壁的诗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唐代诗人,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最为知名,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赤壁一诗是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古战场,感慨于三国时英雄成败所著,尤其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为人所传唱。

赤壁唐杜牧赏析

赤壁唐杜牧赏析

赤壁唐杜牧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诗句解析1. 首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在赤壁的泥沙中,一支折断的铁戟还没有完全锈蚀掉。

诗人把它捡起来,经过一番磨洗之后,辨认出这是前朝(三国时期)的遗物。

“折戟”是引发诗人思绪的实物,它沉睡在江底泥沙之中,历经岁月却铁还未完全销蚀,这暗示了赤壁之战的年代虽然已经久远,但那场战争的影响依然留存。

“自将磨洗”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物的好奇与珍视,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探寻历史的痕迹,“认前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由眼前的折戟联想到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从而开启了对那段历史的思考。

2. 颔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这是诗中的名句。

“东风”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意象,它指的是赤壁之战中那场著名的东风。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借助东风之力,火烧曹军战船,从而取得了胜利。

“周郎”即周瑜,他是东吴的名将,在赤壁之战中起到了重要的指挥作用。

诗人在这里假设如果没有东风给予周瑜方便(也就是如果东风不出现),那么战争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铜雀”是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曹操曾有在胜利后将孙策的夫人大乔和周瑜的夫人小乔掳到铜雀台的想法。

“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种形象而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如果赤壁之战失败后的一种可能结果。

大乔和小乔是东吴著名的美女,她们分别嫁给了孙策和周瑜,在当时是东吴美好事物的象征。

如果她们被锁在铜雀台,那就意味着东吴的失败,家国的沦陷。

这两句诗以小见大,通过对两位女子命运的假设,深刻地反映了赤壁之战对东吴存亡的重要性。

二、主题与思想1. 对历史的思考-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他不仅仅是在叙述历史,更是在探究历史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因素。

赤壁之战的胜利,在传统观念中往往归功于周瑜的军事才能等必然因素。

然而杜牧却提出了“东风”这一偶然因素的重要性。

《赤壁》赏析

《赤壁》赏析

初二语文古诗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译文: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光剑影。

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三国大局不定,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今河北临漳县)(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春恨无限了。

1、此诗又见李商隐集。

赤壁:今湖北浦圻县西北赤壁山,在长江南岸,即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

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

2、不与:若不与。

、不与:若不与。

3、铜雀: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造铜雀台,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水经注浊济水篇》:“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层百一间。

”二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乔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裴注引《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赏析一:赏析一: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赤壁》绝句,应该说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之。

自唐起注家蜂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而众多的注家如《樊川诗集注》《唐诗三百首详析》《唐诗三百首新注》等等都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

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一、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早就灭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周瑜是侥幸地成功。

其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

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释,释,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

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越读就越觉得这越读就越觉得这首诗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需要发掘。

杜牧《赤壁》原文译文及古词赏析

杜牧《赤壁》原文译文及古词赏析

杜牧《赤壁》原文译文及古词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赤壁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查看。

《赤壁》原文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出处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赤壁》鉴赏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赤壁古诗原文

赤壁古诗原文

赤壁古诗原文作者通过观赏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是出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下面是赤壁古诗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赤壁|作者:[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 赤壁赏析 -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七言绝句:杜牧《赤壁》

七言绝句:杜牧《赤壁》

这篇关于《七⾔绝句:杜牧《⾚壁》》的⽂章,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壁》
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

【注解】:
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沙中;戟:⼀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攻攻打西⾯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乔:吴国⼆美⼥,⼤乔嫁给吴国国君;⼩乔嫁给周瑜。

【韵译】:
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
⾃⼰拿来磨洗,认出是⾚壁之战所⽤。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攻计⽅便;
⼤乔⼩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评析】:
这⾸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句,借物起兴,慨叹前
朝⼈物事迹,后⼆句议论:⾚壁⼤战,周瑜⽕攻,倘⽆东风,东吴早灭,⼆乔将被虏
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 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 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 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 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 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 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 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 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 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 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 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铜 雀 春 深 锁 二 乔 。

东 风 不 与 周 郎 便 ,

自 将 磨 洗 认 前 朝 。

折 戟 沉 沙 杜 铁 牧 未 销 ,

赤 壁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 次战斗。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从河南南阳挥 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 曹军进占时刘表已死,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的刘备仓促 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 刘备在湖北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九江会见孙权, 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湖北 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 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 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 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 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 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 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 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 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杜牧生平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 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不久,任江 西、宣歙、淮南等节度使幕僚,以后历任监察御 史、司勋员外郎及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 终中书舍人。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 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 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 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 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 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 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