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选择——布哈林的平衡论与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布哈林平衡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启示
布哈林平衡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启示
许春荣
【期刊名称】《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4)004
【摘要】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在理论上作出的回答,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斯大林认为布哈林的平衡论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打击.时隔几十年,人们发现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如何在和平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与斯大林模式不同的另一种选择.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布哈林的平衡论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许多有益启示.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许春荣
【作者单位】沧州师专,社科部,河北,沧州,06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512.5
【相关文献】
1.布哈林国民经济平衡论在现代精益企业中的运用 [J], 田娇艳
2.论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J], 张建忠
3.布哈林的平衡论及其当代启示 [J], 吕超
4.布哈林的平衡论及其当代启示 [J], 吕超;
5.布哈林的平衡论及其当代启示 [J], 吕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doc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一、作为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核心的平衡论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也有通过研究帝国主义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还有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
其中,以平衡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布哈林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平衡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这是因为平衡论所阐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过渡时期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提法》等。
总体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平衡是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在布哈林的平衡论中,平衡与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平衡并不否认矛盾,平衡恰好是以矛盾的运动为前提和动力的。
当矛盾双方出现彼此平衡时,平衡状态就出现了。
而当矛盾双方的一方力量出现变化时,内在的矛盾就出现新的不平衡,在矛盾双方的力的不断斗争中,新的平衡又将出现。
在矛盾体内,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事物正是呈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状态,平衡一经确立,随即就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又再度被破坏,如此循环往复。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十四 第1讲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
第1讲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2.进程(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
(2)《四月提纲》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武装起义①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
②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俄国十月革命的创举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面临现代化严重受阻和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家局势日益恶化的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文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尝试。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俄国十月革命是在经济现代化受阻和一战影响下为推进现代化而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尝试。
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
历史Ⅱ专题七专题检测试卷(七)
历史Ⅱ专题七专题检测试卷(七)(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2021·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有效发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是恢复和开展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以下选项契合这种做法的有()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形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革新开放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资料中强调发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故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革新开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契合,苏联斯大林形式强调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故正确答案为A项。
2.十月革命后,重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殆中,于是政府收回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打败朋友〞的召唤,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团体化答案A解析据资料〝十月革命后,重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殆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打败朋友〞可知事先苏俄处于和往常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3.(2021·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有学者以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消费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度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役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对立〞。
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对立〞的是() A.余粮搜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团体化D.消费协作社答案A解析资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消费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度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役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乡村方面是实行余粮搜集制,故A项正确;固定粮食税是处置措施,而非〝引发〞,故B项错误;农业团体化与资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党内外均实行战役命令制〞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树立消费协作社,与资料中〝俄国的某项政策〞不符,故D项错误。
4.(2021·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搜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求。
前苏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
前苏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索及其历史启示作者:刘希刚来源:《理论导刊》2012年第08期摘要:前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传统社会主义体制、意识形态以及生态问题非主流化等因素的影响下,这种探索没有取得成功,苏联生态环境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苏联的生态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生态理论;实践;历史启示中图分类号:X-01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8-0107-04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方面一度引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长达70多年。
其间,在生态理论和实践方面,苏联也有一些成功经验,更有许多教训值得吸取。
本文拟就此略作探讨,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一、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生态理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动力、基本规律、基本趋势的同时,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1]为基本目标,深入研究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思想。
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列宁、布哈林、斯大林以及后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作出了一些理论探讨和贡献,有些思想观点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1.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
第一,列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尊重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2]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针对黑格尔的观点表达过类似的意见——“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3]第二,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破坏环境方面表现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完全一致性。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一、作为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核心的平衡论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也有通过研究帝国主义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还有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
其中,以平衡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布哈林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平衡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这是因为平衡论所阐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过渡时期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提法》等。
总体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平衡是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在布哈林的平衡论中,平衡与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平衡并不否认矛盾,平衡恰好是以矛盾的运动为前提和动力的。
当矛盾双方出现彼此平衡时,平衡状态就出现了。
而当矛盾双方的一方力量出现变化时,内在的矛盾就出现新的不平衡,在矛盾双方的力的不断斗争中,新的平衡又将出现。
在矛盾体内,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事物正是呈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状态,“平衡一经确立,随即就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又再度被破坏,如此循环往复。
2021年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
布哈林的平衡轮思想解析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 ___理论家,对 ___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 ___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 ___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布哈林对 ___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对 ___经济学的贡献,也有通过研究 ___理论而对 ___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还有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而对 ___唯物史观的贡献。
其中,以平衡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布哈林发展 ___的重要理论贡献。
平衡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这是因为平衡论所阐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过渡时期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提法》等。
总体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平衡是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在布哈林的平衡论中,平衡与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平衡并不否认矛盾,平衡恰好是以矛盾的运动为前提和动力的。
当矛盾双方出现彼此平衡时,平衡状态就出现了。
而当矛盾双方的一方力量出现变化时,内在的矛盾就出现新的不平衡,在矛盾双方的力的不断斗争中,新的平衡又将出现。
在矛盾体内,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事物正是呈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状态,“平衡一经确立,随即就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又再度被破坏,如此循环往复。
”[1]平衡有稳定的平衡和不稳定的平衡两种,并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高中历史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
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推行的,故A、B两项错误;斯大林上台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以牺牲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其不是核心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 C2.“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产业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
”材料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农业集体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解析:机器制造业和国防产业属于重工业,而日用消费品属于轻工业产品,从材料中它们所占的比例可知,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B项。
答案: B3.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约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
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从而减少了机器的进口,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故A项错误;1937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正在逐渐缓解,故B项错误;机器进口量的大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4.“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以及影响:重工业快速发展对苏联社会经济的影响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以及影响:重工业快速发展对苏联社会经济的影响苏联在二战后,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个决策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苏联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以及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等目标的需要。
本文将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和重工业快速发展对苏联社会经济的影响两方面展开阐述,并对此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安全需要苏联在二战后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威胁。
苏联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苏联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来促进军事实力的提升。
2. 改善国际地位的需要苏联在二战后,需要恢复战争造成的损失,并加速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重工业是苏联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带来巨额的财富和彰显苏联的国际影响力,这就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3. 增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苏联需要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应对战略竞争和国内发展压力。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同时,在资源弱、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重工业,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
二、重工业快速发展对苏联社会经济的影响1. 工业化加速苏联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苏联国内的工业化程度得到快速提升。
苏联重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工业实力。
2. 促进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随着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苏联的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
重工业的发展在苏联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得苏联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3. 提高国家安全保障水平苏联的重工业发展使得苏联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加安全的地位,这些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够为苏联国家的安全保障提供更加充分和有效的保障。
4. 改善国民生活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是大量的工作机会和丰厚的薪酬待遇,使得苏联国民生活不断得到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提高苏联国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重评布哈林的“平衡论”
作者: 赵新文
出版物刊名: 国际观察
页码: 14-18页
主题词: 布哈林;平衡论;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时期经济;内在矛盾;历史唯物主义;新经济政策;经济平衡
摘要: 1929年,斯大林主持的联共(布)中央在批判布哈林的“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指责布哈林的“平衡论”有三大罪状:第一,它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取消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机会主义观点;第二,用他的“平衡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是使社会主义成份和非社会主义成份永远沿着不同的轨道和平地向前移动、互不相撞;第三,“平衡论”忘记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
在此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布哈林的“平衡论”同他的其他思想一样遭到冷落和忽视。
布哈林的“平衡论”期待着实事求是的、公正的评价。
_布哈林方案_评析
布哈林方案 评析田国良摘要布哈林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从幻想到现实的转变。
幻想的破灭促使认识到俄国当时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一种 社会主义的落后形式 ,进而认识到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走一条迂回曲折、和平进化、民主法制和漫长渐进之路。
布哈林方案 比 斯大林模式 更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
关键词布哈林俄国社会主义道路作者田国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副社长、正高(北京100091)。
布哈林关于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看法是:俄国因其落后因此要走一条迂回曲折、和平进化、民主法制和漫长渐进之路。
一、走迂回曲折之路布哈林认为,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 完全的社会主义形式 ,而要经历一个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还存在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还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还存在改造农民的任务。
1、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在布哈林看来,在俄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不能立即实现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大生产的基础之上。
这是因为大量存在的资本主义中小企业和资本主义前社会形态的残余经济成分还远远没有达到实行公有制的水平。
如果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拿到自己手中的东西太多,生产力就会受到束缚。
因此,布哈林强调,应该允许这些经济成分在相当时期内存在和发展。
首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后,较长时期内还相当脆弱,还存在一个保存和巩固的问题。
为此,就必须通过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来补充产品数量。
其次,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它只能在各种经济成分存在并且繁荣的基础上逐渐地、相应地提高。
在此基础上, 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形式以及接近社会主义的、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各种经济形式 将取得愈来愈大的优势。
!这里的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主要指:农民经济、城市私人经济。
布哈林说: 可以封闭私人资本家的店铺 ,也可以 容许私人资本,而抽取它流出的利润,再把它们分给工人阶级和农民,哪一种办法更正确呢?当然,第二种办法更正确。
【推荐下载】浅析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键入文字]
浅析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在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应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编辑老师为您整理了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希望帮助可以帮助到您。
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一、作为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核心的平衡论
1。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5月冲刺主观题专项训练(二)
南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5月冲刺主观题专项训练(二)1.阅读材料。
完成下到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根据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等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反映了187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节选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附近,为安置满族诸王、勋臣,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元年十二月在在京畿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史称圈地令。
顺治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范围扩大到河间、滦州、遵化。
顺治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圈入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
三次共圈占土地约二百三十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七晌零九亩(35万余项,一晌约15亩),“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
妻李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
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
”农民或流亡他乡,造成大量流民、乞丐的出现。
清初战事频繁,所受地亩并未能悉心耕种,“致失耕种之业,往往地土旷废。
”康熙八年(1668年)五月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下令“嗣后永不许圈”,圈地正式告终。
材料二:圈地的现象很早就在英国发生了,不过到15世纪末羊毛价格迅速上涨时,圈地运动才大规模开展起来。
英国的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
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薄持有农的份地。
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他们变成新贵族,也大规模地圈占农民土地。
根据1630年和1631年的调查报告,莱斯特郡在两年内圈地10万英亩,约占该郡土地2%,大部圈占地变成牧场。
斯大林与布哈林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
一 个经济文化落后 的大国,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疑会常常碰壁与犯错。但 列宁强调不要害怕承认失败 ,从失败中学习才是共产党人应有 的品质。他说 :“失败并不危险,危险的是不 敢承认失败 ,不敢从失败中得 出应有 的结论 。”[1]列宁是这样说 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领导俄共 (布 )在 1921年实现 了建立政权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转变 ,成功化解了党的执政危险。不幸的是 ,列宁却英年早逝 , 在社会主义建设 的具体 问题上 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后人填补 。更不幸的是 ,从 1924至 1929年 ,党内却 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与激烈的争论 ,给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 了严重的干扰。从 1924年起至 1929年 ,党中央先后同托洛茨基反对派 、季诺 维也夫与加米涅夫“新反对派”、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联 合反对派”、“布哈林集团”进行 了长达 6年的纷争 。纷争并没有做出理论上的是非定论 ,而是以政治上 的 清洗打压结束 ,且深深影响了苏联的历史命运。回顾斯大林同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 的分歧与 争论 ,可以端倪 出斯大林与布哈林争论的走向。
22
辽 宁 大学 学报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
2018
1.争论 何 为 列宁 的逝世使得俄共(布 )面临两个突 出问题 :一是 由于没有严格规范的领导人交替制度 ,造成党 的 领袖位置空缺 ,而这一位置正是党内“若干领袖”觊觎 的 目标 ;二是作为执政党 的俄共 (布 )如何带领全 国 上 下 在社 会 主义道 路 继续 前 行 。为此 ,党 的 主要 领导 人 纷纷 著 书立说 ,试 图对列 宁 一生 的理 论 贡献 作 一个 完整的总结。如斯大林写 了《论列宁主义基础》(1924年 )、《托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1924年 )、《十 月革命 、列 宁和我们 的发展前途》(1925年 );托洛茨基写 了《论列宁》(1924年 )、《十月 的教训》(1924年 ) 等 ;季诺维也夫于 1925年 出版了《列宁主义——列 宁主义研究导论》一书 ;布哈林写 了《马克思主义者列 宁》(1924年)、《谈谈研究列宁主义的问题》(1926年 )等 ;加米涅夫发表 了《托 洛茨基主义还是列宁主义》 (1924年 )、《列宁是不是无产阶级 和革命 的真正领袖?》(1925年)等。上述著述的纷纷 出版 ,都试 图表明 自 己是列宁思想 的正确继承者 ,都大量引用列宁的话语 以表“正确 ”。事实上 ,当时他们关于列宁主义 的认识 都存在着 “实用主义 ”的摘取 ,存在分歧是难免的,但分歧未必导致激烈的争论 ,而在 当时的政治环境中 , 党的最高领导层之 间的鸿沟越挖越深 ,以致无法弥合 ,最终造成 了党 内分歧与争论的白热化 。 2.争论 何 事 上文指出列宁逝世后摆在党面前的两个问题 ,争论焦点在于 :如何评价列宁及列宁主义 ,谁是列宁的 真 正继 承 者 。列 宁 主义 是一 个 内涵 丰 富 、内容庞 大 的思 想体 系 ,那 么 ,列 宁主 义 的核 心是 什 么 ?当时党 内主 要 领导 人认 为 是 “一 国社会 主 义 ”理论 。以斯 大林 为 代表 的一方 认 为一 国完 全 能够 建 成社 会 主 义 ,必 须要 有这样 的信心 ,没有这样的信心就谈不上社会 主义建设 。以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一 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或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必须依靠世界革命 的支持 ,而 目前要采取积极有效 的 措施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事实上 ,双方 的认识均存在不足之处。以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为代表的 一 方认为 只能提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强调要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 主义建设 ,其缺憾在 于没有认识到世界革命 已走向低谷 ,而这时还过分强调世界革命来支援俄 国无疑是不合 时宜 的。以斯大 林 为代表的一方强调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一 国能够建成社会 主义 ,这给当时党和人 民指明了前进 的方 向 ,增强 了为社会主义奋斗 的信心和决心 。但他将“一国夺取政权”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等同起来是误 读了列宁的思想 ,并且将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使苏联过早宣布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 ”。 3.争论 何果 斯大林在先后 同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 的纷争 中,并不涉及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要不 要坚持党的领导 ,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这些关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 、领导力量 、社会性质的根本 问题 ,而 只是在党 内出现的弊病 、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方针等 问题上纷争 。但纷争的结果是 :1925年 1月 26日, 作为陆海军人 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托洛茨基被解除职务 。1925年 l2月 ,联共(布 )召开第十 四次代表大会对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 等所谓 的“新反对派”作 了组织处理 ,季诺维也夫继续 留在政治局 , 加米涅夫则被降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1926年 1月 ,加米涅夫被解除劳动国防委员会 主席的职务 ,转任商 业人 民委员 。1927年 10—11月 ,联共(布 )中央先后做出决定将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 , 而后又开除 出党 ,并把他们 的问题提交党 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审理 。同年 12月 ,党的“十五大”批准了上 述决定。值得提醒的是 ,这场纷争 的处理方式与列宁生前处理纷争的方式不同,开始用组织手段来解决思 想理 论 上 的纷 争 。 从斯大林同托洛茨基 、季诺维也夫 、加米涅夫 的纷争及其处理结果可以看 出,上述纷争常常以非原则 性、非根本性 问题为开端 ,以政治打压 、组织处理为结果 。在前三阶段的纷争中 ,布哈林站在斯大林一方 , 而党 内其他 主要领导人在纷纷遭到打压后 ,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以及影响: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以及影响: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苏联在20世纪初期开始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以此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此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苏联的国力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快速发展重工业来追赶其他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
第二,苏联通过把重工业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可以使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因为重工业是制造基础工业原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行业,它的发展可以使国家获得更多的战略物资,有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
第三,苏联政府认为,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为国家的经济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的材料支持。
而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
这是因为,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国家投资和政府补贴,而轻工业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原材料和市场支撑,因此轻重工业的比例往往很难平衡。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对该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了苏联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步伐。
其次,它提高了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使苏联成为当时科技领域的重要国家之一。
此外,由于苏联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苏联国防能力大幅提升,从而为国家的军事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苏联重工业发展的副作用是造成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由于在重工业发展过程中轻工业得不到支持,导致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明显滞后于国家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这也导致了苏联国内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漩涡,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从苏联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对推动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如果只专注于重工业忽略轻工业的发展,就有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最终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因此,平衡轻重工业的发展是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健康、可持续、有发展潜力的国家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
大力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它在多个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历史的选择——布哈林的平衡论与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历史的选择——布哈林的平衡论与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人们在历史上所提出来的解决他们那个时代问题的方案,主张及其所采取的行为和效只能放进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研究和分析苏联20年代关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和方法。
一、布哈林和斯大林工业化理论的主要观点20年代,苏联处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作出抉择的重要关头,不同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和结构,而且也关系到工业化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和形成。
苏联在当时的国内国际历史条件下应确定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或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工业化方案?这个问题在当时迫在眉睫,是苏联党的领导人面临的选择。
从实际情况来看,到了20年代末,苏联经济发展就是在布哈林与斯大林这二者之间进行的一种选择,即布哈林的“平衡发展战略”和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布哈林强调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协调性,主张工‘农业平衡发展。
他的“平衡”发展战略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增长的前提,同时只有工业才能改造农业和推动农业的发展——工农业平衡发展;‘重工业与轻工业并重发展;主张仍用新经济政策的方法发展经济,即利用市场的力量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经济;认为富农经济与个体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积累资金。
布哈林在《关于过渡时期的规律性问题》一文中说;“我国的需求大部分是农民的需求。
……也就是说,决定需求的同内市场的接收能力直接决定轻工业规模,,部分地决定冶啪和其它工业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连锁联系’这又决定其它部门间的比例。
”[1]因此,应首先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增加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生产,并相应地增加生产资料部门的,投资,使其与消费资料部门舶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
工业只有在农业迅速增长的基础上达到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才能持续地保持最高的速度。
工业的迅速发展要以农业能够有迅速的真正积累为前提。
中考历史复习 第五部分 世界近现代史 课时训练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
课时训练(二十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单项选择题1.[2018·衡阳]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2.[2018·成都]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
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 )3.[2018·陕西改编]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4.[2018·济宁]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5.[2018·德州]观察下图,其中1921年—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6.[2018·荆州]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7.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2018·宿迁]下图反映的是1925年—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图中失业率不断攀升并达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9.[2018·武威]“新政不但对摆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这里的“新政”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0.[2018·乐山]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
新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专题过关检测(十一)(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过关检测(十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凡是遵守该法规的企业,美国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责任”的蓝鹰标志。
当时的美国企业应尽的“责任”是( )A.遵守公平经营规章B.大力举办公共工程C.实行全面计划经济D.做好社会福利事业答案 A解析企业的责任是公平经营,故A项正确;举办公共工程是政府的责任,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全面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做好社会福利事业是政府的责任,故D 项错误。
2.(2018·某某名校命题交流,34)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
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 ) 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答案 C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最准确的表述为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C项正确;计划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专利,故D项错误。
3.(2019·某某选考检测)“(罗斯福)新政……从两个方面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一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政府对人民福利的责任。
”以下措施能直接反映第二方面变化的是( )A.整顿银行业B.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C.对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颁布《社会保险法》答案 D解析1935年,《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福利的责任。
4.(2018·某某课改联盟命题交流)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项社会政策。
这项政策的目的是( )A.复兴工业生产B.整顿金融秩序C.建立社会保障D.开展工赈救济答案 C解析由图示可知这是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故选择C项。
高中历史 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农、轻、重的比例及关系之争教材精解素材
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农、轻、重的比例及关系之争布哈林是苏联早期著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家和理论家。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他创立了一套与斯大林模式截然不同的理论,被西方称为“反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的纲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他政治上和个人命运的悲剧。
但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斯大林和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的争论,谁是谁非,历史今天已做出公断。
人教社1996年7月版的《世界近代现代史》明确指出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即“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农、轻、重的比例失调,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个粗浅的比较和分析。
一、斯大林主张:先工后农,先重后轻。
早在1926年斯大林就曾提出: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加快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利用现有的资金来推进我国工业。
苏共十五大,谈到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斯大林明确指出:党的政策是“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并保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作用”;同时强调工业化首先应当理解为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从而体现了他在农、轻、重三者关系上先工后农先重后轻的观点。
在斯大林的压力和坚持下,计划规定增加对工业的投资,其中绝大部分用于重工业。
到1928年联共(布)十一月全会指定了工业发展的最大可能的计划,规定工业投资从1927年-1928年度的13.3亿卢布增加到1928年-1929年度的16.5亿卢布,投资的76.8%用于重工业部门。
政治委员、国家计委主任古比雪夫宣布要在1929年把基本建设的年投资额增加一倍,并且使工业产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00%。
在布哈林看来,提出这些指标实在是愚蠢的,他认为政治家和计划制定者在处理这些复杂的问题时,应考虑到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相互关系和比例,因为在整个经济体系关系中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布哈林提出“均衡”原则,强调经济要按比例发展和计划要保持平衡,反对最大限度地对重工业的投资而置农业和轻工业于不顾的做法。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5讲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概览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
线索1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1)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政府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
线索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第25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十月革命后,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妄图推翻苏维埃政权。
(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2)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图解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3.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激化了矛盾。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困难: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亟需恢复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选择——布哈林的平衡论与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人们在历史上所提出来的解决他们那个时代问题的方案,主张及其所采取的行为和效只能放进当时当地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研究和分析苏联20年代关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和方法。
一、布哈林和斯大林工业化理论的主要观点20年代,苏联处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作出抉择的重要关头,不同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和结构,而且也关系到工业化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和形成。
苏联在当时的国内国际历史条件下应确定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或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工业化方案?这个问题在当时迫在眉睫,是苏联党的领导人面临的选择。
从实际情况来看,到了20年代末,苏、联经济发展就是在布哈林与斯大林这二者之间进行的一种选择,即布哈林的“平衡发展战略”和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布哈林强调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协调性,主张工‘农业平衡发展。
他的“平衡”发展战略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增长的前提,同时只有工业才能改造农业和推动农业的发展——工农业平衡发展;‘重工业与轻工业并重发展;主张仍用新经济政策的方法发展经济,即利用市场的力量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经济;认为富农经济与个体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积累资金。
布哈林在《关于过渡时期的规律性问题》一文中说;“我国的需求大部分是农民的需(求。
……也就是说,决定需求的同内市场的接收能力直接决定轻工业规模,,部分地决定冶啪和其它工业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连锁联系’这又决定其它部门间的比例。
”[1]因此,应首先按照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增加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生产,并相应地增加生产资料部门的,投资,使其与消费资料部门舶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
工业只有在农业迅速增长的基础上达到高涨这样的结合下,才能持续地保持最高的速度。
工业的迅速发展要以农业能够有迅速的真正积累为前提。
布哈林认为,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积累决定着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量,从而决定着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规模.因此,他主张重工业与轻工业并重发展,他说,“如果我们不得—不把重点放在生产资料的发展上,那么同时也必须使轻工业有相应的发展。
轻工业的资金周转较快,在较短期内即可收回投资额。
我们必须使两种工业的发展达到最佳的结合”。
[2]布哈林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或者在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仍然需要利用价值规律。
应该利用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价格来控制经济过程,因为市场决定的交换率是最有效的经济状态,是实现最佳效率的指标。
因此,管理经济必须根据这个指标进行。
在工业化速度、积累和农民问题上,布哈林主张减低速度,认为为了加速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在巩固包括富农经济在内的农民经济的基础上来提高农业;还认为,高速度实现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集体农庄等不是巩固而是“拆散”工农联盟;为此,他要求放宽%苏维埃政权规定的对富农的限制,以使农村富农经济得到更自由的发展。
他认为,城乡之间的结合应建立在满足农民个人需求的基础上,富农经济等个体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积累资金。
并且,他反对用强制手段增加工业积累,主张依靠农村的自发性储蓄。
他说,“没有农民经济的积累,社会主义工业的积累就不能持久”。
“农民阶级的购买力越强,我们的工业就发展得越快”,“农民经济中戈比的积累为社会主义工业中卢布的积累打下了基础”。
[3]斯大林关于工业化问题的思想与布哈林不同,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点:主导国民经济的是工业,而不是农业;必须高速度发展工业,但也不能牺牲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必须走集体化的道路,集体化-和机械化是苏联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工业化的保障;重工业与轻工业不能并重发展,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走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从轻工业开始的不同的道路即“不同寻常的道路”;仍用旧的方法不能完成新时期党提出的工业化任务,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及其规定的结构和速度来完成这个任务;消灭富农经济,发展集体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充分的积累资金。
1926年4月,斯大林明确地指出了新经济政策两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工作重点,他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
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
”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阶段,“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依靠{农业的”,而现在“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
[4]斯大林在分析当时苏联经济中出现的粮食收购困难和”商品荒”时,把前者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小农经济的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率低,直接原因是富农破坏;把后者的原因归结为工业落后。
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解决前者困难的根本办法就是搞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解决后者的困难就是加速工业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集体化和机械化是组织社会主义大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率的根本出路;集体化是加速工业化的保障。
因此,斯大林认为,城乡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结合,即所谓“生产结合”:一方面通过预购合同制和集体农庄,城市可以得到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另千方面,城市向农村供应先进的技术、机器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也就{是说,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作为建立工业和农业之间生产结合的手段。
在工业两大部类发展比例和工业化速度问题上,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第一部类的生产和高速发展。
这是与他的以赶超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这个战略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以重工业为中心,高速度地重点发展重工业,赶超先进工业国家。
鉴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他强调“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
”他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演说中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到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5]斯大林后来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会失败。
……因此,我们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现国家工业化”。
[6]20年代后半期,新经济政策进入第二阶段,情况发生了变化,恢复时期结束了,转入以新设备的建设为重点的改造时期,这就需要巨额的新固定资本。
从何处找到这个资金来源呢?斯大林认为可以从工人和农民那里得到。
“……这是因为我们落后而产生的‘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需要这种超额税是为了推进工业的发展,消除我国的落后状态。
”[7]斯大林针对布哈林反对这种做法指出,富农在目前条件下是不会自愿地、自发地交出充分数量的粮食的,所以仍旧采取私人贸易自由、商品交换、市场,仍旧采取新经济政策体制的方法就不全面《了[8],只靠过去“依靠市场”的方法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够的。
只有集体化,才能做到这一点。
二、历史的选择:布哈林与斯大林通过双方主要理论观点的综合归纳,可以看出,双方之间的分歧并不在于搞不搞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是在于用什么方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双方斗争的结果是斯大林取得了胜利,’实行了斯大林的工业化方针。
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斯大林,而“抛弃”了布哈林呢?这是由苏联当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一)布哈林所主张的从发展最轻的工业部门着手,通过它开始把轻工业,然后把中型》工业抓起来,最终达到生产的根本环节——基本生产资料生产的工业发展道路,以鼓’励消费,通过商品周转的方法实现工业化的“资本积累”的方案,到工业恢复时期结束时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工业重建任务的需要了。
在新经济政策第一阶段,用鼓励消费需求来刺激工业生产(实际上是轻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纲领,已经满足了当时恢复时期的经济需要;但当新经济政策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改造阶段”时,当现存的工厂充分开工时。
当生产扩大并从技术上更新固定资本、进行技术改造成为中心问题时,这个纲领就不再适应了。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当时内战结束后国内经济政治危机,为了恢复遭受破坏了的工业和农业。
恢复过程最先出现在轻工业。
这是因为轻工业的恢复所遇到、的困难较小。
它在战时受损害不大,且能够就地取材,并可广泛自行采购本地区产的燃料来满足。
“恢复时期”已经恢复的工业和生产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它却是建立在相当落后,狭窄的基础之上,工厂的设备都已经陈旧破烂不堪,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经济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十分紧张,商品匮竭,不仅缺乏必须从国外进口的某些原料,而且还缺乏本国生产的原料。
这种局面,要求下一阶段必须大量增加投资以便更新老工厂,尤其是建设新工厂(当时苏联国内许多工业部门还是空白),以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而且,为了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民向国家供粮的积极性(提高商品率),也必须能够满足农民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的需要。
另外,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环—境,军事上处于危险地位,在短期内迅速达到其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成为迫切的任务。
为此,新的工业必须以先进的机器装备起来,这就需要建设相当规模的机器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新固定资本投资.而布哈林仍主张通过与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来积累工业化急需的大量资金。
这是一种渐进的做法,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或许可行,但对于尽快获得大量资金以便迅速实现工业化是不合适的。
总之,俄国革命前后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技术经济上的落后性,工业“改造时期”固定资本的消耗和折旧引起的固定资本严重不足和来源之间的矛盾,加上革命后农民摆脱了沉重的封建财政义务和几年来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带来的生产的恢复从而使他们向工!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等等,都意味着当时苏联经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真正病根是工业结构和生产不能满足消费方面的要求,而不是虚弱的国内市场问题,不是象布哈林所说的靠“刺激农民的消费胃口”所能解决了的。
在工业得到重建之前,供求之间的平衡是不可能达到的,相反,却会出现长期的“商品荒”。
另一方面,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中的“追加资本”问题,意义重大,事实上,布哈林于1926年已开始公开表示担心“追加资本”的问题了。
然而,他的方法仍旧是靠农村自发的积蓄,也就是他所说的“农民手中戈比的积累就是工业中卢布的积累”,[9]这在经济上显然是行不通的。
(二)布哈林在农业上设想刺激农民的消费,使农民经济商业化(“通过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商业循环积累”),就会解决“粮食收购危机”和工业资金积累,从而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城市,支持工业化.然而。
他却忽视了苏联当时农业内在的落后性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俄国农业的原始性和分散性,由于十月革命摧毁了庞大的生产剩余粮食的地主庄园和富农农场而变得更加严重。
即使苏联农业经过新经济政策的第一时期重新达到革命前的生产率水平,仍然存在着农业产品的市场供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