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公约》
高中历史 非战公约背景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 非战公约背景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d434f97a8956bec0875e395.png)
《非战公约》的签订••《非战公约》的签订:1、背景:法国为解决安全保证问题,希望与美国结盟,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美国的保障。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2、概况: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15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亦称《百里安—凯洛格公约》。
截止1933年,共有63个国家加入。
3、内容: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4、影响:①积极: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法律依据。
②局限: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涉及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未能对制止二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巴黎和会的召开:(1)时间: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2)地点:法国巴黎凡赛宫;(3)出席国家:27个(不包括战败国和社会主义的战胜国);英美法三巨头实际操纵会议,并决定了会议的一切重大问题,而其他弱小国家则作为陪衬。
大国的各自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
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1)日本:希望把在战争期间从德国手中夺来的山东据为己有。
《非战公约》课件
![《非战公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4127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4.png)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战争的破坏力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2
国际社会的共识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国家决定采取行动。
3
《非战公约》的制定和签署
各国领导人共同努力,确立了这一重要文件。
《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战争的禁止
公约明确规定,战争将被视为国际法所禁止的行 为。
军备控制和裁军
公约倡导减少军备,并确保国际安全和稳定。
1 减少战争引发的人道 2 推动和平文化的发展 3 激励新谅
公约鼓励年轻人成为和平
公约的历史已经证明,战
解,为和平文化奠定了基
的倡导者和追求者。
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可以
础。
得到缓解。
《非战公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1
全球范围内的承认
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承认和遵守公约的原则。
《非战公约》PPT课件
The "Non-War Pact" is more than just a piece of paper. It is a symbol of hope and a commitment to peace.
引言
在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战争将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非战公约》的背景和意义
和平解决争端
公约鼓励各方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和纠纷。
国际合作与合作
公约强调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非战公约》的国际影响和应用
国际和平会议
公约的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国 际谈判和协议。
和平抗议
公约的精神激励人们走上街头, 呼吁和平。
维和行动
公约促使联合国参与和平维护行 动以减少战争的破坏。
《非战公约》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贡献
第8课《非战公约》PPT课件
![第8课《非战公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22ced665ce0508763213b8.png)
法国: 坚决反对
法国所应得赔款最多 急需大量资金复苏经济 谋求欧洲大陆霸权 偿还美国贷款
7
法国:坚决反对 英国:同意德国的要求
所应得的赔款额相对较少 奉行扶德抑法的大陆均势政策
美国:同意德国的要求
得到英法偿还的贷款 插手欧洲经济,谋求政治霸权
8
9
1914—1923年1美元所
能兑换的德国马克
第1条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 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相 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 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 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非战公约》
通过了解《非战公约》的主要
内容,谈谈如何认识它?
19
洲历史的转折点”。
请思考 27
4.评价:
积极作用:1、第一次正式宣告在国
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
政策的工具,并约定以和平的方
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2、其内容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
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并且
后来成为了二战后成立国际军事
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
依据。
20
消极:一纸空文,对实行世界 和平没有规定任何的明确责 任,英法等国提出保留条件, 可以视自身的情况决定是否 应该诉诸战争来实行所谓 “自卫”。裁军问题;实施 办法;二战等
1914.7 1919.7 1920.7 1922.7 1923.1 1923.7 1923.9 1923.11.15
4.2 14.0 39.5 493.2 17972.0 353412.0 98860000.0 4200000000000.0 10
法国计划落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非战公约》说课稿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非战公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30de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c.png)
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非战公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非战公约》是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课的一部分,该教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转折点以及《非战公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通过学习这个教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非战公约》的背景和起草过程;2.掌握《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3.分析《非战公约》对中国的意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非战公约》的背景和起草过程;2.掌握《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分析;3.分析《非战公约》对中国的意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为了维护和平与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2. 阅读与讨论《非战公约》(3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非战公约》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非战公约》?2.《非战公约》的背景和起草过程是怎样的?3.《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组讨论并汇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3. 分析《非战公约》对中国的意义(3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非战公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以及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4. 分析《非战公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5分钟)•让学生探讨:《非战公约》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对世界的意义是什么?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综合前面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展望《非战公约》和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问题导入: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2.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并进行分组讨论,深入了解《非战公约》的相关内容;3.分析与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4.总结与展望:通过总结和展望,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引发他们对国际关系的思考和研究。
高中岳麓版历史选修3 第2单元 第8课 《非战公约》课件PPT
![高中岳麓版历史选修3 第2单元 第8课 《非战公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5c7d4105901020207409c32.png)
3.法国丧失了在解决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宰地位,使美、英两 国取得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进一步打击了法国削弱德国、称 霸欧洲的计划,是一战后法国地位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4.美国通过美元流入德国→德国赔款流入协约国→协约国偿还 战争债务的三角债关系,在经济上迅速渗透到欧洲,既有利于美国 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争债务,又为美国在政治上控制欧洲开辟了道 路。
栏目导航
1.从“鲁尔危机”的发生到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西方国家关系 的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是( )
①美国资本进一步向欧洲渗透 ②德国获得重建经济的有利时 机 ③英国达到限制法国,维持均势的目的 ④法国削弱德国、争 霸欧洲的计划遭重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栏目导航
【解析】 本题以道威斯计划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 把握。道威斯计划后,英美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法国计 划遭到重创。以上内容均符合史实。
栏目导航
3.内容 (1)废弃 战争 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2)用 和平方法 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4.评价 (1)进步性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 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③为二战后审判 德、日 战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栏目导航
(2)局限性 ①对废弃战争、 维护和平 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 ②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 裁军 问题。 ③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 违约国 的措施。 ④未能对制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栏目导航
知识点二 《洛迦诺公约》 1.背景 (1)长期对抗导致法德两败俱伤,迫使两国开始探索和解 的道路。 (2)1925 年德国建议在 莱茵 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公约, 法国表示同意。 (3) 英国 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7《非战公约》教案(新人教选修3)
![2.7《非战公约》教案(新人教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dc0ab8b763231126edb1194.png)
第8课非战公约课标要求: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导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经过数年的明争暗斗,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是战后还存在着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使得饱受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求长久的和平。
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府也深受战争破坏影响的困惑。
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想法设法寻求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方法。
那么资本主义帝国之间是如何寻找解决的方案的?这些措施能给世界带来长久的和平吗?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1、鲁尔危机(1)背景: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
面对德国延期付款的要求,法、英、美各持什么态度?法国:坚决反对。
法国所应得赔款最多;急需大量资金复苏经济;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偿还美国贷款。
英国:同意德国的要求。
所应得的赔款额相对较少;奉行扶德抑法的大陆政策。
美国:同意德国的要求。
得到英法偿还的贷款;插手欧洲经济,谋求政治霸权。
(2)[思考提纲]:什么是“鲁尔危机”?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所谓“鲁尔危机”是指法国和比利时在1921年1月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而德国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企业一律停工,国家补偿企业主的损失,救济失业工人。
法国必须支付高额的占领费才能维持对鲁尔的占领。
所以,“鲁尔危机”是德法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德法双方的危机。
它的发生不仅使德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也使法国自身因受其累难于解脱,同时也引起美英两国的不安。
(3)鲁尔危机的影响:鲁尔被占使德国经济面临崩溃,人们去银行取钱要使用藤箱、旅行袋。
经济政治危机之下,工人的革命情绪高涨。
德国:经济濒临崩溃;政局动荡不安。
法国:得不偿失;骑虎难下;丧失主动权。
[综合探究]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说说英美对法比出兵鲁尔区会有怎样的反应?提示:美国希望德国成为其投资和商品市场以及英法等国的贷款;英国要维持大陆均势;反苏。
2、道威斯计划(1)内容及其作用:①“鲁尔危机”是如何解决的?②“道威斯计划”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该计划包括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问题。
谈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认识。
![谈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f504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e.png)
谈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认识。
《非战公约》是全球反对战争的一项重要国际协议,旨在禁止侵略性战争和解决国际争端。
下面是关于《非战公约》的一些认识:
1.反对侵略和侵犯国家主权:《非战公约》的核心原则是反
对侵略和侵犯国家主权。
该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在国际关系中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并禁止使用武力对其他国家进行非法侵略。
2.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非战公约》旨在维护和平与国际
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互信。
公约的签署方承诺不使用武力,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纷争,并努力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和平与稳定。
3.促进国际法和多边主义:《非战公约》奠定了国际法和多
边主义的基础。
公约规定各成员国应遵守国际法原则,并通过多边机制加强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秩序。
4.防止战争危机和军备竞赛:《非战公约》的意义也在于减
少战争危机和防止军备竞赛。
公约的签署国承诺采取措施以减少军备和军事威胁,避免军备竞赛及其潜在的冲突可能性。
5.加强全球和地区安全框架:《非战公约》有助于加强全球
和地区的安全框架。
通过反对战争和侵略,公约成员国共
同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一个更为安全和稳定的环境,维护全
球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尽管《非战公约》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协议,但其实际约束力和执行力受到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制约。
尚存在着挑战和争议,如公约定义的战争概念、成员国的义务履行、特定情况下的国际干预等。
然而,无论如何,《非战公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国际法律框架和宣示,旨在推动和平解决争端、妥善管理国际关系,为全球和平与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高中历史 2.8《非战公约》素材 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 2.8《非战公约》素材 岳麓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1877c15aef8941ea66e0568.png)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第8课为了国家的安全——《非战公约》素材1.鲁尔危机的前前后后按照《凡尔赛和约》,德国必须承担战争责任,赔偿协约国在战争中的损失。
但协约国在签订和约时没有就德国赔偿总数取得一致意见,和约决定设立协约国赔偿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在1921年5月1日以前核算德国政府应赔偿总数。
在此之前,德国应先偿付 200亿金马克,以现金和实物支付。
法国在赔偿委员会中起支配作用。
1921年1月28日,赔偿委员会要求德国赔偿总数2260亿金马克,为德国政府所拒绝。
协约国对德国进行国际制裁,占领莱茵河右岸杜塞尔多夫等城镇。
4月27日,赔偿委员会把赔偿总数减为1320亿金马克,德国政府勉强接受,但在支付1921年20亿金马克赔款后,表示财政困难,请求延期支付1922年后的赔偿。
英国从其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和经济利益出发,不愿过分削弱德国,力图减轻它的赔偿义务,建议德国赔偿总数减为500亿金马克,延缓4年偿付。
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反对缩减德国赔偿总数,只同意延缓偿付期两年。
并要求在此期间,德国负担占领军费用,向协约国提交“生产抵押品〞,否那么,协约国有权占领鲁尔区。
1922年底,赔偿委员会宣布,德国没有履行该年度的木材交付义务。
1923年1月2日,法国在备忘录中指出,赔偿委员会要求德国在1922年头11个月里向法国和卢森堡交付总共1386万多吨煤,德国实际上只交付1170万吨。
9日,赔偿委员会不顾英国的反对,宣布德国没有完全履行煤的交付义务。
1923年 1月11日,法国和比利时分别以相同内容的照会通知德国政府:“鉴于德国没有及时交付木材和煤,因此决定派一个技术专家委员会进入鲁尔区,监督煤业辛迪加生产,保证德国能履行支付赔偿义务。
〞同日,法、比军队首先占领鲁尔煤区中心埃森,接着占领波鸿和多特蒙德,最后占领了几乎整个鲁尔煤区。
德国总理W.C.J.库诺〔1876~1933〕下令消极抵抗。
宣布不同法、比占领当局合作,召回驻巴黎大使和驻布鲁塞尔公使,停止向法国和比利时支付一切赔偿。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72434a7f01f69e3143329456.png)
议一议: 结合公约内容和材料,如何全面认 识《非战公约》呢?
谢谢 指导!
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等右翼 分子称,侵略战争在二战前并 不是非法的,1928年《非战公 约》没有把发动和实施侵略的 个人行为规定为一种战争罪行。 1945年《波茨坦公告》之前国 际社会公认的战争罪行,只限 于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传统 战争犯罪,不包括侵略罪等。
一些大国在签订《非战公约》时提出了保留条件, 法国提出每个国家应保留合法的防御权;英国则提出在 对自己有特殊重大利益关系的地区进行自卫时,不受条 约约束;美国也声明,各国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武力 而自卫;日本则声称,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满洲”可 以进行战争。——世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美国国务卿凯洛 格考虑到战争已受到1928年巴黎和约(《非战公约》)的谴责, 我们以为有必要使用有效的制裁手段以保证国际秩序和国际和睦。
道威斯计划的主要内 (1)由协约国监督容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
以美国为主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1.9 亿美元)给德国 以稳定其币制;
(2)暂不规定赔款总数和支付年限,只规定德国在计 划生效的第一年赔偿10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以 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
(3)德国把税收、铁路和工业债券的收益作为支付赔 款的来源;
一、法美两国庄严宣布谴 责和摒弃战争,不以战争 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二、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
一切争端。
想一想:
白里安提出这一照会的
真实目的是什么?
美国国务卿 凯洛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认 为,白里安的建议可能 会使美国卷入法国在欧 洲的纠纷,但若直接拒 绝,又有损于美国的和 平形象,因此最终决定 把这项双边友好条约变 成多边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6e67b51cc281e53a5802ff3d.png)
《非战公约》所属分类:国际公约添加摘要的一般条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A.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F·B·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比、捷、法、德、日、意、波(兰)、英、澳、加、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1929年7月25日生效。
先后批准或加入的共有63个国家,中国于1929年5月8日加入。
∙ 1 简介∙ 2 内容∙ 3 意义∙ 4 缺陷∙ 5 参考资料《非战公约》-简介1928年由63个国家参加签订的“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条约。
亦称《非战公约》。
法国外长A.白里安企图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1927年4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周年庆祝会上发表演说,建议法美缔结条约,永恒友好,互不作战。
美国国务卿F.B.凯洛格提出反建议,要求先由6大强国签署非战公约,然后邀请各国参加。
其目的是企图通过多边非战公约的缔结使美国居于领导地位,贬低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的作用。
法国不愿因签订多边公约而损害自己苦心经营的反德联盟体系,英国则意在维护其殖民统治,经过8个月谈判并附加一系列保留后,才同美国达成协议。
1927年12月,白里安、凯洛格联合发起召开多边会议。
1928年8月27日,美、英(包括英联邦7个成员国)、法、德、比、意、日、波、捷克斯洛伐克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
1929年7月24日正式生效。
主要内容是:①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②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苏联于1928年9月6日宣布正式加入这一公约。
截至1933年,加入非战公约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3个国家。
《非战公约》是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它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而在订约的同时,美、英、法等大国都先后发表备忘录或声明,对公约提出保留条件,声称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因而公约既不能解决任何国际纠纷,更不能废除帝国主义战争。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_知识拓展:《非战公约》的签订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_知识拓展:《非战公约》的签订](https://img.taocdn.com/s3/m/b868d13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0.png)
《非战公约》的签订《洛迦诺公约》签订后,德国重新武装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法国对此难免忧心忡忡。
战后初期,法国由于取得德国的大宗赔款和加紧对殖民地的榨取,经济上还比较顺利。
在政治上,它的世敌德国被束缚在《凡尔赛和约》下,自己却一跃而成为国际联盟的领导成员之一,在欧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自从鲁尔危机以来,实力雄厚的美国就开始插手欧洲事务,和英国一起推行扶德制法的政策。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很大削弱,外交上也遭到孤立。
面对美英的压力和德国的东山再起,法国力图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继续保持本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取得的既得利益。
它转而采取接近德国的政策,在1926年先后与德国签订了钢铁协定等协定,以缓和法德关系,改善自己在欧洲的处境。
同时,法国又积极拉拢美国,借以对付德国和英国。
1927年4月6日是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0周年纪念日,法国邀请了几千名参加过欧战的前美国志愿军访问巴黎。
法国外长白里安在盛大的欢迎会上竭力讨好美国,声称法美的友谊“不可磨灭”,法国政府愿意和华盛顿缔结任何友好条约。
6月20日,白里安正式照会美国驻法大使,提议美法两国缔结“永恒的友好”条约,彼此不向对方开战。
法国的用意在于通过双边条约,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解决对美债务问题,并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威望与地位,以便与英德抗衡。
对于法国缔结双边关系条约的建议,美国认为,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美法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小,而美国也绝对不愿意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
但美国如果断然拒绝这个“和平”建议就会陷于被动,因此,决定将法国的建议拔高,用更高的反战调门提出来。
1927年12月28日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在致法国复文中表示,签订法美两国友好条约,不如扩大为签订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国际性多边友好条约为佳。
美国之所以提出多边的非战公约,是希望通过一个由它发起的、所有国家参加的非战公约来取代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威望。
第二单元 第8课 《非 战 公 约》
![第二单元 第8课 《非 战 公 约》](https://img.taocdn.com/s3/m/9753f1fb763231126fdb1194.png)
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 返回
一、解析与探究 他们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缓解了欧洲 安全问题,但它使欧洲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化了。法国人感 到在会上被英国出卖了,对英国的保证也持怀疑态度。为 了与英国抗衡,法国转而走上了与德国接近的道路。英法 关系的日益紧张,为德国进一步冲破《凡尔赛和约》的束 缚提供了机会。
返回
[尝试解答] (1)《洛迦诺公约》。 (2)《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 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作的 重大调整,改善了法德两国的紧张关系,缓解了欧洲的紧张气氛。 (3)不正确。理由:《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只是暂时解决了安 全问题,法国与德国的紧张关系也只是暂时缓解。而且也孕育着新 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 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它为德国恢复 政治、军事大国地位铺平了道路,随着德国力量的增长,必然要彻 底推翻《凡尔赛和约》。
返回
2.签署 1928年,美、英、法等15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白里安-凯 洛格公约》,即《非战公约》。 3.内容 废弃 战争 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影响 (1)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2)在国际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 基础。 (3)在二战后,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重要 法律依据。
(4)议题:欧洲安全问题。 3.实质 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4.影响 (1)该公约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 关系。 (2)孕育着新的 不稳定 因素,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 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下。
返回
岳麓版历史选修3《非战公约》
![岳麓版历史选修3《非战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4da59cae6529647d272852d7.png)
• 但是,《非战公约》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 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
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非战公约》生效不久,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 东三省;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 亚的战争。
• 1.哪些因素促成了《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 提示: (1)20年代初法国与比、波等中小国 家的力量十分有限,而随着道威斯计划的实施 和协约国军队对莱茵河西岸地区占领15年期限 的临近,法国更迫切地需要法德边界的安全保 证。
• 4.影响
• (1)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
• (2)在国际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法律犯罪” 的 基础。
•
(犯3)法在律二依据战提后
,
为
国际 供
军
事法 了
庭
审
判德 重
、日战 要
。
• 对《非战公约》的评价
• 提示: 《非战公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 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它有利于巩固欧 洲的和平秩序。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 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 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作为世界 上大多数国家签字的一项国际条约,《非战公 约》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 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 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武
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 借口为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 脱罪责。 • ③公约的约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 到削弱。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
•
(2011·龙岩模拟)《非战公约》对侵略
• (2)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参加《非战公约》 最主要的“保留条件”是什么?它们提出“保 留条件”的实质是什么?而它们各自的借口又 是什么?
非战公约名词解释
![非战公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462174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8.png)
非战公约名词解释非战公约(Geneva Conventions)是以国际人道法为基础的一系列国际协定,旨在保护战争中的受害者。
它由四个公约组成,即第一公约(关于军人的疗养)、第二公约(关于战地伤病员的疗养)、第三公约(关于战俘的待遇)、第四公约(关于保护平民的原则)。
非战公约的目的是确保在战争中,被俘人员和伤病员的尊严和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而平民则应受到尽可能多的保护和救助。
该公约要求参战国家在战争中遵守人道主义原则,保护受战争影响的人群,减轻他们的痛苦。
第一公约,也称为《关于军人疗养》公约,主要涉及处理和疗养军事人员的规定。
此公约规定了在战争中捕获的军事人员的待遇,包括合适的膳食、医疗护理和安全住所等。
它还规定了对战死人员的尊重和处理方法。
第二公约,也称为《关于战地伤病员疗养》公约,主要涉及对伤病员的照顾和保护。
该公约要求战斗双方为战争中受伤的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护理,保护红十字会等有关医疗救护组织的活动,并禁止对他们进行攻击。
第三公约,也称为《关于战俘待遇》公约,规定了战俘的权利和待遇。
根据该公约,战俘应受到人道对待,包括提供足够食物、住所和医疗护理等。
此外,战俘有权保持其个人尊严和身份,禁止对他们进行酷刑、残忍和不人道的待遇。
第四公约,也称为《关于保护平民人员的原则》公约,旨在保护在战争中不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个人免受伤害。
该公约禁止对平民进行武力攻击或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包括杀害、虐待、强迫劳动等。
它还规定了在战争中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等易受伤害的群体的特殊措施。
非战公约是战争中保护受害者的关键国际性法律文书。
它强调了人道主义原则,确保在战争中的人们受到适当的待遇和保护。
它的目标是减少战争的痛苦,并为那些在战争中遭受伤害和苦难的人们提供帮助和保障。
非战公约的名词解释
![非战公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2519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9.png)
非战公约的名词解释非战公约,又称为无战协议或和平公约,是指通过协商、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达成的一种国际法律文件或政治协议,旨在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非战公约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各国避免冲突与暴力行为,更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非战公约的主要目的是在冲突或争端爆发时,通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议,禁止使用武力或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
它的核心原则是非暴力、和平解决争端。
一旦各方同意签署了非战公约,他们就承诺不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而通过对话、谈判、仲裁等和平手段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实践中,非战公约可以包括停火协议、停火条约、和平协议、军事禁令等形式。
非战公约的签署和履行有助于减少战争和暴力行为对人类社会的破坏。
通过此类公约,国际社会可以有效防止军事侵略、保护人权、维护和平秩序。
例如,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成立,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其中包含了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则,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此外,各种国际组织和地区性组织也不断推动签署非战公约,以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
非战公约的实施不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球公民的支持与积极参与。
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有助于增强公约的权威和可信度,促使各国政府认真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同时,公众的参与还可以推动各国政府通过倡导和平、宣传非暴力、加强教育等方式,加深人们对非战公约价值的理解和认同。
非战公约也与非暴力运动密切相关。
非暴力运动是一种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行动方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印度独立运动,以及马丁·路德·金等领导的美国民权运动。
特别是在战后的世界,非暴力运动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消除种族歧视、贫困等问题的重要工具。
非战公约与非暴力运动的理念相通,都旨在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争端和问题。
然而,非战公约并非完美或普世。
因为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各国主权等因素的影响,签署和履行非战公约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些国家可能不愿意签署或遵守公约,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困难。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e65f489aa2161479171128ec.png)
战公约》等一系列条约,以解决了凡尔赛会议没
有解决的问题: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建立
起一种新式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战争的爆发。但又是其孕育的新的不稳定
因素,加快了二战的到来。
14
1、鲁尔危机的后果是( )
A.法、比通过占领鲁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B.法国在占领鲁尔后掠夺了更多的资源
(1)背景 法德两国分别为了维护
安全和重新崛起,在赔款问 题上展开了激烈斗争。
(2)影响
①法德两败俱伤,经济形势恶化。
②赔款问题主导权落入美、英手中。
4
2.道威斯计划(鲁尔危机的解决)
(1)背景: 鲁尔危机使美英获得赔款问题的主动权。
(2)提出: 1924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等人提出。
(3)内容: 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
A 国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③使法国削弱德国的
计划受挫 ④美国得以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
①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基本规定 ②缓解
A 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有利于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3.影响: ①限制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 “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日 后审判法西斯战犯的依据。 ②对二战的发生未能起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
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 争
其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 时一些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 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 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1089a0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2.png)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
凯洛格白里安公约,也被称为非战公约。
这项公约是在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全称为《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普遍公约》。
它的主要发起者是法国外长阿里斯蒂德·白里安(Aristide Briand)和美国国务卿弗兰克·B·凯洛格(Frank B. Kellogg),因此也被称为凯洛格-白里安公约。
公约的核心内容是:
1.谴责战争解决争端:缔约国之间应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战争
作为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
2.和平解决争端:所有签字国之间的任何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和起因,都
应通过和平方法加以解决。
3.禁止战争谋求利益:任何使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的签字国,将不得享受公约
提供的益处。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约反映了当时全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内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它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法律手段来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法上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公约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但它在实际执行中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缺乏有效的国际机制来强制执行的情况下。
不过,它仍然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追求和平的象征,并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非战公约》含解析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3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非战公约》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3bf55865ce050877321334.png)
第8课《非战公约》问题导学一、正确认识《洛迦诺公约》的影响活动与探究材料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
法国外长白里安说:“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称,公约将成为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则誉之为“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和“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他们三人均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你认为他们三人的言论是否正确?他们三人犯了什么共同的错误?(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认识《洛迦诺公约》的影响?二、全面认识《非战公约》活动与探究材料一《非战公约》由序言和正文组成.正文共三条,第一条规定: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第二条规定: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非战公约》的原则。
材料二《非战公约》虽然冠冕堂皇地宣称“废弃战争”,但对当时为世人所瞩目的裁军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对于破坏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制定制裁的措施。
材料三对于这样一个抽象的《非战公约》,各帝国主义列强还有各自的解释和保留条件,如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非战公约》有何缺陷?(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非战公约》的评价。
《洛迦诺公约》对欧洲大国的影响《洛迦诺公约》是在欧洲局势特别是德法关系趋于稳定后,主要欧洲国家签署的确保欧洲安全的文件,虽然在总体上没有打破凡尔赛体系,但对欧洲各国都有重要影响.1.德国: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
2.英国: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有利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达到了其在欧洲实现势力均衡的外交目的。
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8ec4c5ddb9f3f90f76c61bc9.png)
材料三 《凡尔赛和约》:…第二,重划德国疆 界。…第四,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
役制…第五,…经济条款规定德国关税不得高
于他国,战胜国对德国输出入货物不受制;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协约国对德国的外交政策在鲁尔危机 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道 威 斯 影响 计 划
削弱 德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些大国在签订《非战公约》时提出了 保留条件,法国提出每个国家应保留合法的防御 权;英国则提出在对自己有特殊重大利益关系的 地区进行自卫时,不受条约约束;美国也声明, 各国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武力而自卫;日本则 声称,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满洲”可以进行战 争。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 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C.《洛迦诺公约》 D.《凡尔赛和约》
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 尔赛体系的一次调整
压制 德国
凡尔赛 体系的 又一次调整
提高德国 政治地位
《非战公约》
内容
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用和平方法处理一切争端或冲突;
积极意义: 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 “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评价 在二战后成为审判战犯的法律依据。 局限性:
B. 法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 C.欧洲的紧张局势出现缓和
D.德国的经济开始复兴
2.下列关于《洛迦诺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它签订于1929年
B.美国是签订《洛迦பைடு நூலகம்公约》的国家之一
C.法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D.它暂时改善了法、德之间的紧张关系
3.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对德、日战犯进行审 判的法律依据是( B ) A.道威斯计划 B.《非战公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记载,1924年9月至1931年7月,德国共支付赔款110 亿金马克(约合27亿美元),而同期德国从美、英等国得到 的贷款约为210亿金马克(约合50亿美元),其中美国向德 国提供的是22亿5千万美元。也在同一时期,美国从各协约国 收回了约20亿美元的战债本息。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1. 德法关系的调整 2.《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及影响
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
法国外长白里安
1925年2月9日德国正式向法国和各协约国政府递交了 一份备忘录。备忘录建议:在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 结公约,保证互不进行战争;德国愿与上述国家和其他任何 国家缔结仲裁条约,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缔结一项公约, 保证莱茵地区的现状。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非战公约》只有“教育和道德的价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考虑到战争已受到1928年巴黎和约(《非战公约》) 的谴责,我们以为有必要使用有效的制裁手段以保证国 际秩序和国际和睦。
——纽伦堡审判中苏联首席起诉人鲁登科
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 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纽伦堡审判的有法可依, 有理为据。
鲁尔地区的人们使用藤箱和旅行袋去银行取钱
由于从鲁尔进口的煤和焦炭减少,法国的生铁产量下降 了35%,法国支付了10亿法郎的占领费,加重了财政负担, 法郎贬值25%。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英国向法国发出措辞激烈的照会,声明英国认为法比的行 动决不是条约所授权的制裁,要求恢复占领前的状况,否则 英国就不会在赔款问题上再支持法国。美国支持英国的立场。 为迫使法国就范,英美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售法郎和法国有价 证券,迫使法郎贬值,使法国财政形势更加恶化。
——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
议一议:应该如何全面认识《非战公约》呢?
好书大家读
自我检测
解析与探究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第二,重划德国疆界。…第四, 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第五,…经济条款规 定德国关税不得高于他国,战胜国对德国输出入货物不受限 制;…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一些大国在签订《非战公约》时提出了保留条件,法国 提出每个国家应保留合法的防御权;英国则提出在对自己有 特殊重大利益关系的地区进行自卫时,不受条约约束;美国 也声明,各国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武力而自卫;日本则声 称,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满洲”可以进行战争。
1. 《非战公约》签订的背景 2.《非战公约》的签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用
1927年白里安向美国正式提出外交 照会,要求: 一、法美两国庄严宣布谴责和摒弃战 争,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二、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 ——王明平《评凯洛格非战公约》
想一想 白里安提出这一照会
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凯洛格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认 为,白里安的建议可能 会使美国卷入法国在欧 洲的纠纷,但若直接拒 绝,又有损于美国的和 平形象,因此最终决定 把这项双边友好条约变 成多边非战公约。
————《世界近现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回答,协约国对战败的德国执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依据材料二、三回答,道威斯计划的实施表明协约国对德国又实行 什么样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在这种政策的变化过程中,哪个国家起了主导作用?依据是什么?
法国为了报普法之仇,使尽浑身解数打击德国,力图使德 国支付巨额赔款······
——叶志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研究》
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确立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 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 8%,其余归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 赔款委员会伦敦会议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 30年内偿清,每年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
材料二 道威斯(美国银行家)计划的主要内容:由协约国 贷款 8亿金马克(折合1.9 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道 威斯计划的执行后,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 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
——《中学历史教学》
材料三 “道威斯计划”通过后不久,以美国资金为主的大 量外国资金流入德国。德国经济不仅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 从1925年起就开始高涨。与1923年相比,1928年德国的钢 产量从1 100万吨上升到5 430万吨;电力比1913年增加4 倍,军火工业也得到很大发展。1929年的对外贸易出现了 顺差。
请回答: (1)一战后,法国对德国采取什么政策?
(2)法德较量的焦点是什么?德国又是如何应对的?
鲁尔工业区
法比联军越过 边境进入德国
鲁尔危 机发生
奉命撤离占领区的德国铁路员工
德国“消极抵抗”政策:德国召回驻法比两国大使,停止向法 比支付煤炭赔偿,禁止铁路和水路为法比运煤。下令公务人员 只能服从政府命令,不能服从占领当局命令,企业一律停工, 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补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
“对我们来说,这项备忘录有重大意义,因为从形式上 讲,它保证了莱茵的现状(即阿尔萨斯归还法国),作为签 订议定书的第一个贡献,它是非常适当的”。
——法国总理赫里欧
洛迦诺
1925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举行洛迦诺会议
出席洛迦诺会议的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左)英国外长 奥斯汀·张伯伦(中)和法国外长白里安(右)
第8课 《非战公约》
■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洛迦诺公约》 ■《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历史作用
导入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最终 确立,但是德国的赔款和欧洲的安全保障问题,依 然悬而未决。资本主义国家会找到什么样的解决方 案,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1.鲁尔危机的发生及影响 2.道威斯计划
自1924年起,德国经济开始恢复。1925年,出现了工业 高涨的局面。1927年,工业生产达到大战前夕的水平。到 1929年,德国工业总产量超过战前13%,再次超过英法,成 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就为它摆脱《凡尔赛和约》的约束奠 定了物质基础。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
道威斯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二、《洛迦诺公约》
——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1914—1945年)》
1921年10月26日,德国提出请求延期支付赔款。······4 月10日至5月19日,热那亚国际会议召开,······德国外长 拉特瑙和财政部长梅尔梅斯在会议第二委员会中发言强调, 德国财力不敷,只有得到借款才能支付赔偿。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2)德国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 间的纠纷,每一组缔约国分别设立一个常设调解委 员会处理双方间的问题;
(3)法波、法捷间的《保障条约》,规定在抵御 遭受无端袭击时互相支援。
(4)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洛迦诺会议后,欧洲一片欢腾。施特莱斯曼说,它将成为 国家之间和人民之间关系史上的“里程碑”。白里安一回到巴 黎就兴高采烈地宣称:“和平终于到来了,我国的安全比任何 时候都有保障了。”他们二人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鲁尔危机后,国际社会 组成了专家委员会讨论赔款 问题,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 入到美英两国手中。1924 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 的第一专家委员会提出了解 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史 称“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
道威斯计划
(1)为稳定通货和和平预算,德国需开办新银行或改组帝国银 行,使之既负起政府银行的职能,又不受政府监督,严格限制 对政府的预付;
(2)德国把税收、铁路和工业债券的收益作为支付赔款的来源;
(3)暂不规定赔款总数和支付年限,只规定德国在计划生效的 第一年(1924—1925年度)赔偿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 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
(4)由英美等国向德国提供8亿金马克贷款,以满足德国当前 的急需;
(5)德国的财政经济要受到以赔偿事务总管为核心的协约国代 表的监督(该总管后来由美国代表担任)。
张伯伦说《洛迦诺公约》是“战争时代与和平时代的真正 分界线”,是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希特勒上台后,于1936年3月7日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并宣布不再受《洛迦诺公约》的约束,1939年4月28日正式宣 布废除《洛迦诺公约》,随即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思考:如何评价《洛迦诺公约》?
三、《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历史作用
洛迦诺会议现场 洛迦诺会议
《莱茵保安公约》
《
《德比仲裁专约》
洛 迦
《德法仲裁专约》
诺
《德波仲裁专约》
公
约
《德捷仲裁专约》
》
《法波保障条约》
《法捷保障条约》
《最后议定书》
《洛迦诺公约》
(1)德法、德比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 约》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定,英意充当保证国, 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1928年,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 黎签署《非战公约》
1929.1.17美国总统柯立芝 在《非战公约》上签字
《 非 战 公 约 》
《非战公约》
缔结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 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 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 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 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其他各国都可以加入本 公约。该公约于1929年7月25日生效,截止 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包括但泽自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