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饲养管理、营养摄入、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1.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对奶牛产奶量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舒适的住房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干净的饮水和饲料等都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2. 营养因素奶牛需要得到充分和平衡的营养供给才能产奶。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喂的方法等都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奶牛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其产奶的需要。

3. 疾病防治因素奶牛如果患有疾病,会对其产奶量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奶牛疾病如乳房炎、病毒感染等都会降低奶牛的产奶量。

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奶牛健康状况,对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4. 饲料供应因素饲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奶牛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饲料来维持其产奶的能力,如果饲料供应不足,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

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优质的饲料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5. 饮水管理因素充足的饮水对奶牛的产奶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奶牛每天需要喝水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饮水不足,奶牛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进而影响其产奶量。

保证奶牛的饮水需求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6. 泌乳期管理因素奶牛在泌乳期需要特别的管理和照顾。

泌乳期的管理包括了产犊后的调理期、干期的管理和泌乳高峰期的管理等。

合理的调理和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在产犊后合理安排奶牛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可以刺激奶牛的泌乳功能,提高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 环境因素:a. 饲草质量:奶牛以饲草为主要饲料,饲草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奶量。

高质量的饲草富含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奶牛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促进产奶量的提高。

b. 温度和湿度: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

奶牛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当环境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奶牛会因热应激而减少进食量,从而减少产奶量。

c.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氨气和微尘等污染物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都有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氨气会刺激奶牛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和炎症,进而降低产奶量。

d. 噪音和振动:过高的噪音和振动也可能对奶牛产奶量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奶牛应激反应增加,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产奶量。

2. 饲养管理因素:a. 饲养方式:不同的饲养方式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

合理的饲养密度、舒适的休息区、良好的通风条件等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b. 饲养管理措施:科学的饲喂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定时定量的喂养、合理的饲料配方、良好的饮水条件等都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产生积极影响。

c. 乳房健康:乳房健康是保证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定期检查奶牛乳房,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或治疗乳房疾病,能够减少乳房炎症,保持乳房健康,进而提高产奶量。

3. 遗传因素:a. 遗传背景:奶牛的遗传背景对其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选育优良的奶牛品种,可以获得产奶量较高的奶牛后代。

b. 遗传改良:通过选择具有较高产奶量的优质种牛,进行人工配种,逐步改良奶牛种群的遗传基因,可以提高整个奶牛种群的产奶量。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到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的综合影响。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我们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管理奶牛的饲养过程,同时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高产奶牛品种。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奶牛产奶量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奶业企业来说,生产高产优质的
牛奶是盈利的关键。

那么,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1.品种因素:不同品种的奶牛产奶量差异较大。

例如,荷斯坦牛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奶
牛品种,其产奶量可以达到每天40升以上,而其它品种的产奶量普遍在20升左右。

2.环境因素:奶牛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提高其产奶量。

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通
风以及光线等环境因素能够促进奶牛的健康成长和生产。

3.饲料因素:奶牛的饲料营养水平越高,其产奶量就越高。

常见的饲料有玉米、豆饼、小麦麸等,其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比较高的饲料对于奶牛产奶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管理因素:奶牛的管理方式和员工的技术水平也会影响其产奶量。

例如,医护人员
对于奶牛的疾病预防和日常保健的重视程度,以及饲养员对于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的熟练程
度等都能够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水平。

5.节目因素:奶牛的泌乳节律和泌乳周期也会影响其产奶量。

例如,泌乳初期产奶量
较少,随着泌乳周期的推进和过度,其产奶量逐渐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总之,奶牛的品种、环境、饲料、管理和泌乳节律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其产奶量。


奶业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必须从综合性和长远性的角度出发,对于以上因素进行全方位、
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调控,才能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水平和奶制品的质量。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奶牛产奶性能是指奶牛每天产奶的数量和质量。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饲养管理、饮食营养、环境条件和遗传基因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饲养管理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首先,要提供足够的饲料供应,保持奶牛良好的营养状态。

每天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其次,要注意奶牛的运动和休息。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增加产奶量。

合理的休息可以缓解奶牛的疲劳,并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

此外,要定期给奶牛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防治疾病。

其次,饮食营养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饮食营养可以提高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增加产奶量。

首先,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高质量的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其次,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合理安排饲料的种类和比例,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此外,要定期分析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时调整饲料的比例和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奶牛的产奶性能。

第三,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奶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首先,要保持奶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奶牛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降低产奶量。

因此,饲养场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其次,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饲养场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奶牛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要合理安排奶牛的饮水和放牧时间,确保奶牛的饮水量和放牧时间达到最佳状态。

最后,遗传基因也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良的遗传基因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在选育奶牛时,要选择优秀的母畜和父畜,通过配种和繁殖技术培育出具有高产奶性能的后代。

此外,要加强对奶牛遗传基因的研究和控制,通过基因改良和遗传工程技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是人类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其产奶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乳品的供应和质量。

而奶牛的产奶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营养、疾病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1. 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条件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会对牛群的健康和产奶量产生不利影响。

夏季高温、空气湿度大,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体重减轻和产奶量下降。

因此,在夏季应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凉的饮水、浴涤、调整饲料组成等措施,以使奶牛能够适应高温环境。

(2)卫生条件卫生条件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牛舍的通风、卫生等都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牛舍不通风、拥挤、环境肮脏,则会增加牛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其产奶量。

因此,需要加强牛舍的卫生管理,保证牛舍内部清洁卫生,避免病菌滋生,保护奶牛的健康。

2. 饲料因素(1)饲料种类及组成奶牛的饮食是影响其产奶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不同的饲料种类和饲料组合对产奶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合理的饲料组配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优质牧草和浓缩饲料一起喂养,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此外,不同季节和不同阶段的奶牛的饲料需求也会不同。

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

(2)饲料质量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饲料的质量包括营养成分的含量、口感、异味、新鲜程度等。

若饲料的质量差,奶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会影响其产奶量。

因此,应选择营养成分丰富、新鲜、干净的饲料来喂养奶牛。

3. 疾病因素疾病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患病会导致其消化道功能减退、卫生状况恶化,影响其饮食,进而导致产奶量下降。

而且某些疾病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在奶牛体内残留对奶牛的健康和奶制品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总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环境、饲料和疾病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要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做好饲养管理和防病工作,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饲料品质饲料品质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合理的饲料组合对奶牛的产奶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奶牛需要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要确保奶牛饲料的充足和均衡。

另外,饲料的新鲜程度、处理方式、热值等也都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二、饮水量奶牛的产奶量与饮水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奶牛饮水量不足,则会导致奶牛的吃奶量减少,从而影响产奶量。

因此,要确保奶牛的饮水充足,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和新鲜度,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三、管理水平奶牛的管理水平也是影响产奶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奶牛的管理,包括饲养环境、卫生管理、预防疾病、日常饲喂等方面都会对产奶量产生影响。

要确保奶牛的安全健康,提高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管理措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四、奶牛品种奶牛品种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奶牛品种产奶量的差异比较大,有的品种能一年产奶两万多斤,有的品种则只能产一千多斤。

因此,在选择奶牛品种时要考虑到品种的产奶水平。

五、疾病因素奶牛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产奶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奶牛如果患有某些疾病,则会影响它们的食欲和消化功能,从而影响产奶量。

应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高奶牛的免疫力,避免病毒的感染,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总之,饲料品质、饮水量、管理水平、奶牛品种和疾病控制等因素都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使农业生产更加有效。

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的因素

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的因素

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的因素作者:陆凤林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1期陆凤林(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66200)1遗传因素�品种间差异。

奶牛品种不同,在产奶量和乳脂率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与地方奶牛品种相比,通过高度培育的品种产奶量明显升高。

另外,产奶量和乳脂率之间呈反比例的关系,即奶牛的产奶量较高,其具有相对较低的乳脂率,但是通过有计划地进行选育,也能够使乳脂率有所提高。

现在,世界上五个主要奶牛品种中,产奶量最高的是黑白花奶牛。

�个体间差异。

在同一品种内,对于不同的奶牛个体,尽管所处的生理阶段相同,加之饲养管理条件也相同,但在产奶量和乳脂率方面依旧存在差异。

例如,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可在3000~12000kg范围内变化,乳脂率可在2.6%~6.0%范围内变化。

�体格和体重差异。

对于体格大小和体重高低不同的奶牛来说,其产奶量有所不同。

正常情况下,奶牛体格越大,则其体躯容量越大,消化道容量也越大,就需要更多的采食,加之其泌乳器官较大,导致其产奶量相对比体格小的奶牛要多。

在一定范围内,奶牛每100千克体重能够泌乳1000kg;但是当超出一定范围时,尽管奶牛体重在不断增加,其产奶量却不会随之明显增加,因此奶牛的体重选择在�550~�650kg范围内比较适宜。

�2 饲养管理水平�奶牛的产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饲养管理水平相关。

奶牛在饲养管理条件良好条件下,不仅能够使其产奶量直接明显提高,还能够通过加速生长发育而使其投产月龄提前,同时使繁殖性能明显提高,确保母牛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整个牛场的群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反之,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容易导致奶牛繁殖性降低能,产奶量降低,投产月龄延后,最终造成其生产水平明显下降。

因此,必须使奶牛的饲养管理条件优良。

�奶牛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只能够从饲料中摄取,因此要根据其所处的饲养阶段不同饲喂相应的饲料,从而确保其产奶量增加,同时促进生长发育。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是一个牛群的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牧场经济效益和奶制品产业也有着直接影响。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疾病、环境等方面。

下面就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遗传因素。

牛个体的遗传特质是牛产奶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优良种牛的选配,可以获得具有高产奶能力的后代。

研究表明,选择育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一方面是选择生长快、体形好、母性好、繁殖能力强的优良种牛。

通过基因检测和选择繁殖的方法,筛选出适合产奶的牛只,提高种牛质量。

其次是营养因素。

奶牛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产奶量。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良好的饲养条件都是确保奶牛获得充分营养的关键。

饲养管理要合理规划,确保奶牛有足够的进食时间和充足的饲料供应。

科学的饲料配方能够满足奶牛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饲养环境要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水质优良,确保奶牛能够安全舒适地生活。

其次是疾病因素。

奶牛生病会严重影响其产奶能力。

常见的奶牛疾病有乳房炎、口蹄疫、瘤胃脱垂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其产奶量。

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是保证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措施。

常规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和治疗、合理的消毒措施等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是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对奶牛的产奶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和湿度。

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奶牛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从而影响其产奶量。

要确保饲养环境的通风和散热效果良好,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是噪音和光照。

过高的噪音会导致奶牛紧张,从而影响其食欲和产奶量,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助于调节奶牛的生物钟,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奶牛产奶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疾病和环境等。

通过合理的选配育种、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的疾病控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等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制约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制约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5)发酵肥全部用于农作物种植,每年可减少农田化肥用量315t ,年节约农业肥料支出50.4万元。

6)有机肥、发酵肥施于90公顷农田,不仅改良了土壤、增加了有机质含量,而且年均提高农作物产量1350kg/公顷(春秋两季)、提升农产品品质0.1元/kg ;研究单位年均增收121.5t 、增效25.52万元(2100元/t ),提升农产品品质增效12.15万元。

4.2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规模猪场粪污综合处理关键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

全县饲养157万头生猪产生的粪污505万t ,30.5%(154.03万t )经过堆积发酵和贮液(污)池发酵后还施农田,促进了农业丰产丰收,12.6%的粪污(63.63万t )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年产沼气407.22万m 3、沼液60.42万m 3、沼渣3.18万t 。

2)有效地杜绝或减少养殖污染,保护了生活、生产环境,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生态效益巨大。

5存在的问题1)推广应用粪污综合处理关键技术的猪场一般应达到存栏能繁母猪20头以上,年出育肥猪300头以上,猪场选址科学、布局相对合理,雨水沟与污水沟严格分开等,而一些散养户或猪场设计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的较难应用。

2)推广应用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和畜牧、环保部门的支持。

特别是一些基础差、设施设备不全、缺少资金的猪场,改造和应用起来较为困难。

3)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需加强培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粪污治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4)与《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应从长远、大局考虑,出台系列措施,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使猪场改造与污染处理、综合利用接合起来,新建猪场要高标准、严要求,不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和环保要求的一律停建或缓建,从源头上治理。

6讨论1)实践证明,粪污综合处理关键技术适于蒙城县乃至皖北广大地区不同规模养猪场,有突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技术的应用无需苛刻的地理、环境等条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规模猪场标准和规模可灵活选择几种“技术”进行组合,不仅能“治污减排、达标排放”,而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是衡量奶牛养殖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环境因素(1)气候条件:气温和湿度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气候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

一般来说,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5°C,湿度控制在50-70%。

(2)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奶牛的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奶牛患病或产奶量下降。

(3)饮水质量:奶牛的饮水质量对其产奶量有直接影响。

水质过硬或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都会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造成不利影响。

2. 饲养管理因素(1)饲料质量:良好的饲料质量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关键。

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足够丰富,可以满足奶牛的日常需要,才能提高其产奶量。

(2)饲喂量和饲喂数:饲喂量和饲喂数对奶牛产奶量也有影响。

适当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数,可以提高奶牛的摄食量和消化能力,促使其产奶量增加。

(3)饲喂方式:饲喂方式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喂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其产奶量的增加。

3. 遗传因素奶牛的产奶量与其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良好的遗传基因能够使奶牛具备较高的产奶潜力,因此进行选种和配种工作对提高奶牛产奶量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优质的母奶牛和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可以将优质的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提高整个养殖群体的产奶量。

还需要注意奶牛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奶牛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产奶量。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合理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等措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可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和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优质的饲料和良好的遗传基因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环境调控和健康管理等工作也不可忽视,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饲料是奶牛产奶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饲料能提供充足的
营养,促进奶牛的生长和乳汁产生。

饲料的种类也会对奶牛产奶量产生影响,不同种类的
饲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对奶牛的产奶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2. 饲养管理的措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重要影响。

包括饲养环境、
疾病防治、饲养密度等方面的措施。

合理的饲养环境能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
奶牛的压力和疾病的发生,促进奶牛的产奶量的提高。

3. 牛的品种和遗传背景:不同品种的奶牛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对产奶的能力有较
大影响。

选择优良的牛种,进行良好的遗传改良和繁殖管理,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4. 奶牛的健康状况:奶牛的健康状况对产奶量影响很大。

奶牛在生理期和泌乳期,
由于身体的代谢和能量转化需求增大,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合理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能
够降低奶牛的发病率,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5. 泌乳期的管理措施:泌乳期是奶牛产奶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泌乳期管理能够
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包括注重泌乳期营养和饲料的供给,合理控制奶牛的饮水量和采食量,进行合理的泌乳期饲养管理等。

奶牛产奶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供给、健康的
疾病防治、优良的牛种选择和经营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2生理 因素
21年龄 和 胎 次 奶 牛 泌 乳 能 力 随年 龄 和 胎 . 次的增 加而 发生规 律 性 的变化 。初 产乳 牛 由于身
体 尚处在生 长发育 阶段 , 故产奶量较低 , 仅相 当 于成年母 年 最高 泌乳 期 的 6 %~ 0 0 7 %。以后 , 随着
年龄 和胎次 的增 加 。 奶 量逐渐 增加 。 6 9岁 , 产 到 ~ 第 4 7胎 时 , — 产奶量 达 到一生 中的高 峰 。大约 l O
岁 以后 。 随着 母 牛机 体 的逐 渐 衰 老 , 产奶 量也 随 之 逐渐下 降 。 22初 产 年龄 奶 牛 一生 中 只要 多产 犊 就 可 . 以多产奶 , 保 持奶 牛适 宜 的初 产 年 龄却 十 分重 但 要 。如 果奶 牛初 产年 龄 过 小 即过 早产 第 一 胎 . 这 时 因其 身体 发育 尚不完 善 , 影 响其 一 生 的产奶 将 量 。生产 中 , 牛适 宜 的初配 年龄 为 1 ~ 8月龄 , 奶 5l 同时 要 保证 其 体重 达 到 30 30千 克 以上 。 这 4~6 样 , 第一 胎 的年龄 在 2~ 8月龄 。 产 42 23产 犊 间 隔 产 犊 间 隔是 指 这 次 产 犊 到 下 . 次 产犊 之 间 的时 间 , 这段 时 间 的长 短将 直 接影 响奶 牛 总产奶 量 的多少 。当然 , 理想 的产犊 间 隔 是一 年 一胎 。 由于 各 种 因素 的影 响 , 际生 产 中 实 很 难保 证都 做得 到 。即便 如此 , 也应 尽 量能 将 其 控 制在 3 5 4 0天之 间 为宜 。 6~ 0 2 . 4泌乳 期 奶 牛从 产犊 开始 泌 乳 到 停 止 泌 乳 为止 的这 段 时期 称 为 泌乳 期 ,一 般 为 3 5天 。 0

奶牛产奶性能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

奶牛产奶性能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

定 限度 时 , 随体 重 的 增 加 , 奶 量 并无 显 增 加 , 定 型 , 类 母 牛 泌 乳 量 的 递 减 幅 度 平 均 可 维 持 在 产 目 这
* 通 讯 作 者
收 稿 日期 :O 11 5 2 l-卜1
周晓红 , ,9 o年生 , 女 18 大专 , 助理兽医师 。
水平不同, 同一奶 牛在 不 同的牛 场饲 养 , 产奶 性能 其 1 年龄 和胎 次 。奶牛 泌乳 能力 随年龄 和胎次 的 ) 往 往 有很 大差 别 。因此 , 取 科 学 的饲 养 管 理方 式 增 加而 发生 规律 性 的变化 。初产 奶 牛的年 龄在 3岁 采
和全 价饲 草料 营养 搭 配 等 措 施 , 于 提 高 奶 牛产 奶 左 右 , 对 由于本 身 尚在 生 长 发 育 阶 段 , 以 产奶 量 较 所
奶牛 的产 奶性 能 ( 产奶 量 、 蛋 白率 、 乳 乳脂 率等 ) 故 荷 斯 坦 奶 牛 的 体 重 一 般 选 择 在 5 0 60 k 5 ~ 5 g 受 许 多 因素 的影 响 , 主要 包 括遗 传 、 理 和环境 3 生 大 为宜 。 主要 因素 。因为供 给 的饲 料 营 养水 平 、 境 和管 理 1 2 生理 因素 环 .
性 能 至关 பைடு நூலகம்要 。
低 , 为壮 龄 牛产 奶 量 的 6 ~ 7 ; 着 年 龄 和 仅 O 0 随
胎 次 的增 长 , 奶 量 逐 渐增 加 , 6 9岁 、 4 7 产 到 ~ 第 ~ 胎时 , 产奶量 达 到一 生 中的最 高 峰 ; 0岁 以后 , 1 由于
1 影 响 奶 牛产 奶 性 能 的 因素
3 养 殖生产 6
养殖与饲料 2 1 年 第 l 02 期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对策 - 奶牛养殖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对策 - 奶牛养殖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对策-奶牛养殖奶牛的产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奶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而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在因素主要有品种、生理状况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与环境等。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要将内因与外因紧密结合起来,才可以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内外因素及对策。

奶牛的产奶性能包括产奶量和乳产品品质,这两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由母牛的内因,即品种、生理等因素;外因,如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两者缺一不可,优良的奶牛品种是前提,如果没有好的品种,再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也不可能提高其固有的产奶量,而即使有好的品种,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也不会使其产奶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将内因与外因结合起来,选择好具有高产、稳产且牛奶品质好的奶牛品种后,再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充分的发挥该优良品种的产奶潜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内在因素及对策品种及遗传因素。

奶牛的产奶性能具有很强的遗传力,品种不同,产奶性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相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的产奶性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奶牛养殖场要选择好品种,这是获得较高产奶量和高品质乳产品的基础。

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多选择乳用型荷斯坦牛这一品种,产奶量要明显的高于其他奶牛品种,据报道,中国荷斯坦牛在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可达到6500~7500 kg。

但是该品种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乳脂率较低。

拥有较高乳脂率的奶牛品种为娟姗牛,可达到3.3%~8.4%。

所以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要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并且还要选择该品种中产奶性能相对较好的后代来饲养。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奶牛的生理状况决定着奶牛的代谢水平,从而使得奶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不同,会导致奶牛的产奶量和乳产品的营养成分不同。

奶牛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胎次、泌乳期、干奶期、配种期和妊娠期。

浅谈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浅谈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月 左 右停 止 泌乳 。全 期 每 日产乳 量形
关 键 词 奶牛
产奶性能
影响 因素
奶 牛 是 利 用饲 料 能 量 和蛋 白质 转
大 , 方 圆形 , 呈 向前 后 延 伸 , 着 前 线 侧
成 一个 动态 曲线 , 为“ 乳 曲 线 ”该 称 泌 , 曲线 反 映 了乳 牛 泌 乳 的一 般 规 律 。 在 同一 牛 群 中 , 然 环 境 条件 相 对 一 致 , 虽 但 因 个 体 的遗 传 素 质 有 差 异 ,泌乳 曲 线 也 出 现 三种 类 型 :第 一类 是 高 度稳 定 型 .其逐 月 泌 乳 量 的 下 降 速 率 平均
黑 白 花牛 的产 奶 量 变 异 范 围 在 30 0 0 ~ 1 0 g 间 , 脂 率 2 %~ . . 20 0 k 之 乳 . 6 % 一 6 0
大而深 。 12 年 龄 选 择 .
提 高经 济效 益 ,是饲 养户 最 关 心 的 问 题 。要 解 决 这 些 问题 要 从 影 响 奶 牛 的 产 奶性 能 的 因 素着 手 , 括 起 来 有 : 概 遗
奶 牛 年 龄 不 同 .产 奶 量 有 很 大 差 异 。在产 第 一 胎 时 , 般 在25 一 .岁左 右 , 随着 胎 次 及 年 龄 的增 加 .产 奶 量 也 逐 渐增 加 , — 胎 ( 1~ 岁 ) , 乳 量 到4 7 16 9 时 产  ̄ 1 达到 最 高 峰 。0 后 开始 下 降 。 因此 , 1岁
传 因 素 、 理 因素 和 环 境 因 素 。 生 遗传 因
素 包括 品种 、 体 等 : 个 生理 因素 包 括 年 龄 、 次 、 乳期 、 乳 期 、 情 与 妊 娠 胎 泌 干 发
等 ; 境 因 素包 括 饲 养 管 理 、 乳 与 乳 环 挤 房 按摩 、 犊季 节 、 界气 温 、 病 、 产 外 疾 泌 乳 器官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几项因素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几项因素
良 , 质 衰弱 的母 牛 ,~ 体 7 8岁 以后 , 奶 量就 开始 逐渐 产 下降 。 22 泌 乳 期 。
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 ,根据泌乳母 牛的营养需要实 行全价饲养 。适当的运动 , 经常刷拭牛体 , 牛舍 内保 持通风 良好 , 清洁干燥 , 合理安排工人 日程 , 定期进
营养条件可以得到保证 , 对下胎产奶量影响较小 。
24 发 情 与 妊 娠 .
母牛发情期 间, 由于体 内激素的作用 , 产奶量会 出现暂时性的下降 , 其下降幅度约为 1 %~2 0 1 %。在 此期间 , 乳脂率略有上升。从妊娠第 5 个月开始 , 由 于胎 盘分 泌动情素 和助孕素对泌乳起 了抑制作用 ,
2 生理 因素
21 年龄 和 胎 次 . ‘
奶 牛 泌乳 能 力 随年 龄 和胎 次 的 增加 而 发生 规 律 性 的变 化 。初 产奶 牛 的年 龄在 2 岁 左 右 , 由于本 身
尚在发育阶段 , 所以产奶量较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 增加 , 产奶量逐渐增加。 6 9 , 4 7 到  ̄ 岁 第 ~ 胎时, 产奶 量达到最高峰。l 岁 以后 , 0 由于机体逐渐衰老 , 产奶 量又逐渐下降。但饲养 良好 ,体质健壮 的母牛 , 到 1 ̄4岁 时 , 然维 持较 高 的泌乳水 平 。 反 , 养不 31 仍 相 饲
1选择好 的品种
选择我国的地方优质本地鸡 品种 , 如三黄鸡等 , 其抗病能力强 , 生长速度快 , 产蛋量高 , 口味鲜。并要 到正规的孵化厂购雏或者从 比较正规的鸡 场购进种 蛋进行孵化 , 孵化前加强对种蛋的消毒 。自己有条件 饲养本地鸡 的 , 选留种蛋 , 然后进行孵 化 , 、 采食特性等对个体的 泌乳性能都产生影响。
产奶量显著下降 , 8 第 个月则迅速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3大因素。

1. 遗传因素
1.1 品种
奶牛不同品种,其产奶量及奶成分均有较大差异(表 1 )表 1 主要乳用品种的产奶量和奶成分
品种
产奶
量(千
克)
乳脂肪
(%)
非脂固
形物
(%)
乳蛋白
质(%)
乳糖
(%)
灰分
(%)
荷斯坦牛6906 3.7 8.5 3.1 4.6 0.73
娟姗牛4489 4.9 9.2 3.8 4.7 0.77
爱尔夏牛5256 3.9 8.5 3.3 4.6 0.72
瑞士褐牛5814 4.0 9.0 3.5 4.8 0.72
更赛牛4720 4.6 9.0 3.6 4.8 0.75
( 引自 D.L.Bath ,F.N.Dickinson ,H.A.Tucker et al. ,1978)
1.2 个体
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础不同,使得个体间泌乳性能乳脂率)存在明显差异。

如荷斯坦牛,低产者仅3000千克左右,最高者可达30833千克,乳脂率也可为2.6%至6%不等。

2. 生理因素
2.1 年龄与胎次
并影响终生产奶量。

初次产犊适宜的年龄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饲料条件而定。

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牛体重达成年母牛的70%时,即可配种。

中国荷斯坦牛在合理的饲养条件下,13~16月龄体重达360千克(北方为380千克)以上进行配种,第一次产犊年龄为22~25月龄。

产犊间隔指连续2次产犊之间的间隔天数。

最理想的产犊间隔是365天,即每年产奶305天,干奶60天,1年1胎。

2.3 泌乳期
奶牛在泌乳期中产奶量多呈规律性变化。

一般母牛分娩后产奶量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天,高产牛在产后40~50天产奶量达高峰。

高峰期有长有短,一般高峰期约维持20~60天后便开始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依母牛的体况、饲养水平、妊娠期、品种及生产性能而异。

高产牛一般每月下降幅度为4~6%,低产牛达9~10%。

刚开始下降速度比较缓慢,但到了妊娠5个月后,由于胎儿的迅速发育,胎盘激素和黄体激素分泌加强,抑制了脑垂体分泌催乳激素,因此产奶量迅速下降。

总之,在泌乳期中产奶量呈现先低、后高、再逐渐下降的曲线变化。

同时,奶的质量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在泌乳的高峰期,奶中的干物质、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但随着奶量的下降,其奶中营养成分又逐渐回升,即奶量与奶质有呈相反的趋势。

同一品种、年龄的奶牛,一般而言,体格大的牛,消化器官容积相对也较大,采食量多,因而,产奶量相对比较高,即体格
在饲养管理中,影响最大的是日粮的营养价值、饲料的种类与品质、贮藏加工以及饲喂技术等。

营养水平不足,将严重影响产奶量,并缩短泌乳期。

管理条件也十分重要,在炎热、潮湿条件下,会破坏奶牛机体的代谢过程,产奶量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此外,加强奶牛运动、充足饮水,均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产奶量。

同时,牛奶中的成分含量也与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

如日粮中精料多,粗料不足,瘤胃发酵丙酸增加,乙酸减少,导致乳脂率下降;反之,提高粗料比例,降低日粮能量水平,将影响乳蛋白含量(表4)。

此外,日粮能量较低时,非脂固形物也下降。

表 4 饲料因素对乳脂和乳蛋白率的影响
因素乳脂率乳蛋白率
最大进食量增加
增加0.2 ~
0.3%
增加精料饲喂次数
增加
0.2%~
0.3%
可能会轻微增加
日粮能量不足很少影响
降低0.1% ~
0.4%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45%) 降低1%
或更多
增加0.1 ~
0.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增加维持正常水平
量正常(25%~45% )
高纤维日粮明显增加降低0.1% ~
0.4%
低纤维日粮(中性洗涤纤
维<26%) 降低1%
或更多
增加0.2 ~
0.3%
粗饲料切短
降低1%
或更多增加0.2 ~
0.3%
日粮粗蛋白含量高无影响若原日粮蛋白不足,可增加
日粮粗蛋白含量低无影响若原日粮蛋白不足,会降低
过瘤胃蛋白占日粮粗蛋
白的33% ~40% 无影响
若原日粮蛋白不
足,可增加
添加脂肪不一定降低0.1% ~
0.2%
3.2 挤奶技术
挤奶是饲养奶牛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工作。

正确熟练掌握挤奶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3.3 产犊季节和外界气温
奶牛比较适宜的气温为10~16℃,当气温达26.7℃,奶牛呼吸、脉搏次数增加,采食量减少,进而产奶量下降,特别是高产牛和泌乳盛期牛,尤为敏感。

为了保持牛体健康,提高产奶量,夏季对奶牛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并调整产犊季节,尽量使奶牛产犊避开6~8月份酷暑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