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合集下载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

最新-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终点是营养级动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2、生态系统的功能:_,_和_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总结高中必修二要学习的生物知识有很多,为大家整理了最全面的知识点(总结)。

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篇一一、相关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根据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内容1、基因工程的工具:①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i、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ii、作用特点:具特异性,即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割DNA 分子特定切点iii、结果:产生黏性末端(碱基互补(配对))②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i、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ii、结果:将两个相同的黏性末端连接成完整的DNA分子③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i、种类:质粒(常用的运载体),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ii、具备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iii、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中2、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三、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如:抗虫基因作物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还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如:基因工程生产药品的优点是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

四、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安全的观点:转基因食品的构成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氨基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从理论上分析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2、不安全的观点:在一个简陋的实验室里,就能把艾滋病毒和感冒病毒组装在一起,使艾滋病像感冒一样,大规模地传播,所以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要严格地控制。

超实用!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超实用!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超实用!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1.细菌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首先排除)。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3.抗体的产生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

4.血钙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

5.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并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6.基因工程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7.提取色素用丙酮,分离用层析液。

8.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

9.呼吸作用为零,细胞死亡。

10.棉蚜吸食棉花汁液,种间关系为寄生,非捕食。

11.所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12.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13.C4植物光反应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暗反应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这里会有分歧,以当地教材为准)14.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15.大气中的N2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体利用。

16.代谢速率相干因素:线粒体数目,膜面积,温度。

17.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蔗糖作用,提供营养,调节渗透压(后者极易忽视)18.体细胞离体培养用到CO2培养箱,维持pH。

19.根尖分生区不出现质壁分离的原因是无中央大液泡。

20.顶芽生长不需要其它部位提供生长素。

21.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幼嫩细胞大于成熟细胞。

22.盛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要加盖:避免水蒸发影响浓度。

23.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出现乳酸中毒。

24.各种细胞器的复制发生在间期。

25.细胞膜吸收钾离子至少要两种蛋白质。

26.原代培养,传代培养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27.动物细胞吸水膨胀,磷脂双分子层厚度要变小:膜的流动性。

28.制备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法,动物体内培养法。

29.ATP连续两次水解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0.从光合作用到呼吸作用H2O中的O的循环过程:H2O→O2→H2O。

31.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ATP。

32.ATP并非生物大分子物质。

33.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的共性。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

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汇总三篇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 1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免疫功能( 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高中生物必修2知识要点总结 2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__→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__(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__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__性和生物体结构的__性。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 -回复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 -回复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回复
1. 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双螺旋结构。

2.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细胞的新生代产生是通过细胞分裂实现的,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通过基因表达转化为特定的蛋白质,蛋白质承担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5. 动植物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异,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不具备。

6. 生物体的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是通过细胞分化和细胞间信号传导实现的。

7. 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产生与消耗,并通过调节维持稳定的内部环境。

8.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是有序和连续的过程,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

9. 生物体之间通过生态关系相互依存,构成生态系统。

10. 生物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和遗传变异的结果,包括自然选择、突变等驱动力。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考前一定要记住!1.细菌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首先排除)。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3.抗体的产生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

4.血钙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

5.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并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6.基因工程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7.提取色素用丙酮,分离用层析液。

8.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

9.呼吸作用为零,细胞死亡。

10.棉蚜吸食棉花汁液,种间关系为寄生,非捕食。

11.所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12.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13.C4植物光反应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暗反应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这里会有分歧,以当地教材为准)14.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15.大气中的N2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体利用。

16.代谢速率相干因素:线粒体数目,膜面积,温度。

17.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蔗糖作用,提供营养,调节渗透压(后者极易忽视)18.体细胞离体培养用到CO2培养箱,维持PH。

19.根尖分生区不出现质壁分离的原因是无中央大液泡。

20.顶芽生长不需要其它部位提供生长素。

21.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幼嫩细胞大于成熟细胞。

22.盛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要加盖:避免水蒸发影响浓度。

23.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出现乳酸中毒。

24.各种细胞器的复制发生在间期。

25.细胞膜吸收钾离子至少要两种蛋白质。

26.原代培养,传代培养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27.动物细胞吸水膨胀,磷脂双分子层厚度要变小:膜的流动性。

28.制备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法,动物体内培养法。

29.ATP连续两次水解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0.从光合作用到呼吸作用H2O中的O的循环过程:H2O→O2→H2O。

31.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ATP。

32.ATP并非生物大分子物质。

33.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的共性。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第一篇: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高中生物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细胞壁:细胞壁是一种由纤维素组成的坚硬外壳,可以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例子: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能够形成植物的结构,比如树木的稳定性和草地的紧密程度。

2. 细胞膜:细胞膜是一个柔软的脂质双层,包裹着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离,同时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

例子:细胞膜是人体内皮细胞实现白细胞通过壁向外逃脱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而避免了炎症等情况。

3.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生产中心,能够将葡萄糖等分子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例子:线粒体的运转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力有关。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线粒体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机体降低抗病能力。

第二篇:病原体与免疫人类常常与病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互动,因此免疫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高中生物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病原体: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

例子:冠状病毒就是一种流行病毒,能引起类似SARS的病症。

2. 免疫系统:人类和动植物都有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原体并进行攻击,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例子: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识别和摧毁病原体,其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常常反映出人体血液中的状况。

3. 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或者进一步的干扰会导致免疫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例子: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崩溃,进而引发免疫性疾病和重度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第三篇:核酸与遗传核酸对于遗传和进行生物学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高中生物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1. 核酸:核酸是分子基因的生物大分子,有两种类型:DNA和RNA。

例子: DNA是双链螺旋结构,掌握大部分基因信息,从而控制植物和动物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篇)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篇)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二)基因的本质1.DNA的化学结构: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

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五篇)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共13种。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①多次利用:K离子,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缺少时新组织受损)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

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高中必修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2细胞与稳态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1)毛细淋巴管具有盲端,毛细血管没有盲端,这是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方法。

高中生物的二级结论

高中生物的二级结论

高中生物的二级结论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发育、进化等方面。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基本概念和知识,其中二级结论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按照类别介绍高中生物学的二级结论。

细胞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的基础。

在高中生物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分裂和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二级结论: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

3.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4. 遗传是细胞分裂的重要过程之一,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过程。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和演化的科学,它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中生物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生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及生物的分类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二级结论:1.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的。

2.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物种是具有相同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态特征的生物群体。

3. 生物演化是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基因流动等过程。

4. 生物演化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和生物适应性的提高。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中生物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二级结论: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单位。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态位、生态圈等。

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能量流、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生物二级结论汇总

高考生物二级结论汇总

高考生物二级结论汇总
1. 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2.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

3.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单位。

4. 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5. 光合作用是生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6. 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方式。

7.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转变保证了种群的多样性。

8. 遗传变异是导致生物种群进化的基础。

9. 自然选择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产生新物种的主要驱动力。

10.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会通过适应、竞争和合作等方式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11. 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2. 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包括进化和行为适应。

13. 外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有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

14. 生物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15. 生物体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6. 生物体能够通过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17. 生物产生的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18. 生物体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19. 生物的进化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

20. 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对生物实验和现象的观察研究,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所形成的一些结论。

这些结论是在广泛的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得出的,可以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学生的生物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研究,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例如:1. 遗传结论: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可以得出一些遗传结论,如表型的分离、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重组等。

这些结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发生。

2. 能量结论: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关于能量转化和能量流动的结论,如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的流动等。

这些结论对于学生理解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态结论:通过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得出一些生态方面的结论,如不同生物的种群变化趋势、生物的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等。

这些结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分子生物学结论: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关于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结论,如DNA复制的规律、基因的表达和转录等。

这些结论对于学生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分子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5. 进化结论:通过观察和研究,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关于进化的结论,如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自然选择和适应性等。

这些结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实验和观察的研究,学生可以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

这些结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研究,并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汇总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汇总3篇)

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汇总3篇)办公离不开文档编辑撰写,写作前很多人会搜索同类型范文。

高质量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很多,那么,优秀的范文模板有哪些呢?下面是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篇11、水分代谢:指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

2、半透膜: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

3、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

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4、吸胀吸水:是未形成大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

如: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和干燥的种子。

5、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6、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

7、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可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一个动物细胞可以看成是一团原生质。

8、原生质层: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可看作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9、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

10、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11、合理灌溉: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效益。

高中生物必修二总结篇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细胞的统一性:动植物细胞基本相似结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一移二转三调”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物知识只有不断重复才能记下来,生物中的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考试考察的重点内容,需要高三学生特别关注这部分内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二重点总结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 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①DNA分子的结构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c.平面结构: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②DNA的复制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生物的变异(1)基因突变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②基因突变的特点: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③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④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⑤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2)染色体变异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③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④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⑤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⑥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⑦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人类遗传病与优生(1)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夫妇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3)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整理归纳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必修二结论性语句汇编

高中生物必修二结论性语句汇编

高中生物必修二结论性语句汇编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②控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①选取了合适的实验材料;②采用严密的实验分析方法(用统计学分析数据);③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先研究一对性状、在分析两对或多对性状);④成功应用了“假设-演绎”的方法。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

高中生物二级结论总结||,考前必定要记住!1.细菌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第一清除)||。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3.抗体的产生需要淋巴因子的参加||。

4.血钙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

5.植物细胞在必定条件下||,其实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6.基因工程是定向改变基因频次||。

7.提取色素用丙酮||,分别用层析液||。

8.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

9.呼吸作用为零||,细胞死亡||。

10.棉蚜吸食棉花汁液||,种间关系为寄生||,非捕食||。

11.所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12.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没法进行有氧呼吸 ||。

13.C4植物光反响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暗反响在维管制鞘细胞中进行(这里会有分歧||,以当地教材为准)14.喜悦在反射弧中的传达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15.大气中的N2 一定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体利用||。

16.代谢速率相关要素:线粒体数量||,膜面积||,温度 ||。

17.植物组织培育中的蔗糖作用||,供给营养||,调理浸透压(后者极易忽略) 18.体细胞离体培育用到CO2培育箱||,保持PH||。

19.根尖分生区不出现质壁分别的原由是无中央大液泡 ||。

20.顶芽生长不需要其余部位供给生长素||。

21.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幼嫩细胞大于成熟细胞||。

22.盛不一样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育皿要加盖:防止水蒸发影响浓度||。

23.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出现乳酸中毒||。

第2页/共7页24.各样细胞器的复制发生在间期||。

25.细胞膜汲取钾离子起码要两种蛋白质||。

26.原代培育||,传代培育都要用胰蛋白酶办理||。

27.动物细胞吸水膨胀||,磷脂双分子层厚度要变小:膜的流动性||。

28.制备单克隆抗体:体外培育法||,动物体内培育法||。

29.ATP连续两次水解获得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02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的80条知识结论

202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的80条知识结论

202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常考的80条知识结论1.糖类的基本元素为C、H、O,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0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1.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1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件13.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要能量的直接来源。

14.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5.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6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8向光性实验发现撼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19.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

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0.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21.垂体除了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外还能分泌一类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22.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23.(多细胞)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细菌不谈等位基因(有该选项的首先排除)。

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发生的是基因重组。

3.抗体的产生需要淋巴因子的参与。

4.血钙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无力。

5.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并不都能表现出全能性,如筛管细胞(无核)。

6.基因工程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7.提取色素用丙酮,分离用层析液。

8.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

9.呼吸作用为零,细胞死亡。

10.棉蚜吸食棉花汁液,种间关系为寄生,非捕食。

11.所用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12.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13.C4植物光反应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暗反应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这里会有分歧,以当地教材为准)
14.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15.大气中的N2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生物体利用。

16.代谢速率相干因素:线粒体数目,膜面积,温度。

17.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蔗糖作用,提供营养,调节渗透压(后者极易忽视)18.体细胞离体培养用到CO2培养箱,维持PH。

19.根尖分生区不出现质壁分离的原因是无中央大液泡。

20.顶芽生长不需要其它部位提供生长素。

21.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幼嫩细胞大于成熟细胞。

22.盛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小培养皿要加盖:避免水蒸发影响浓度。

23.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出现乳酸中毒。

24.各种细胞器的复制发生在间期。

25.细胞膜吸收钾离子至少要两种蛋白质。

26.原代培养,传代培养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27.动物细胞吸水膨胀,磷脂双分子层厚度要变小:膜的流动性。

28.制备单克隆抗体:体外培养法,动物体内培养法。

29.ATP连续两次水解得到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0.从光合作用到呼吸作用H2O中的O的循环过程:H2O→O2→H2O。

31.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ATP。

32.ATP并非生物大分子物质。

33.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的共性。

34.能量不能转化为物质即不能说“什么能转化为ATP”。

35.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36.真核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但有的细胞会含有多个细胞核。

37.植物细胞在形成中央大叶泡后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38.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这点尤为重要)39.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比较局限,时间短暂。

40.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比较广泛,时间较长。

41.中央前回的顶部管理下肢;中央前回的下部管理头部。

42.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种子的形成与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43.运动中能量的供应:A T P→磷酸肌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这条指的是能量的供应顺序,即A T P 无法储存,大家都知道,但体内一定有A T P,即短暂时间内,首先消耗,A T P,但由于总量太少,随即消耗磷酸肌酸。

以跑步为例子,短跑以这两种方式为主,但路程过长时,便会有无氧呼吸,肌肉会酸胀,即有乳酸的生成,在长一点,就有氧呼吸,即所谓的有氧运动。

记住,长短是相对的,具体题目会给出是百米竞技,还是马拉松慢跑。

从而判断主要的耗能形式,
44.靠近珠孔的是基细胞,分裂成胚柄,另一个是顶细胞,成球状胚体。

45.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46.组成酶木有酶合成的调节。

47.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48.菌体生长和产物的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49.适宜条件下,酵母菌主要进行出芽生殖。

50.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越短越高,物镜越长越高。

注解:
1.细菌不含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不谈等位基因。

23.F e3+对于血红蛋白携带O2的过程影响很大,缺铁导致血红蛋白运氧能力下降,身体因缺氧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积累,积累至一定量就能导致乳酸中毒。

25.钾离子的运输需要通过钠钾泵,钠钾泵由疏水离子通道蛋白和蛋白磷酸酶构成,吸收K+时,K+先接触离子通道蛋白,而后蛋白磷酸酶将A T P上的一个磷酸基水解掉,释放能量,使离子通道结构产生变
化,使K+通过离子通道,因而说至少要两种蛋白质。

32.生物大分子的特点是分子量多达上万甚至更多。

A T P分子量不大,因此不是生物大分子。

35.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积累,夜晚适当降低温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6.举些例子吧,多核的真核细胞如肌细胞,肝细胞等。

37.老教材内容也给出来吧:渗透吸水:植物细胞在形成中央液泡以后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吸胀吸水: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内还未形成中央液泡,主要靠细胞内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也叫做吸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