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审美范畴
刚柔
•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 一对重要范畴。 • 与崇高(或壮美)、优美(或秀美)相当, 但并不完全等同,带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 • 《易》:一阴一阳之谓道。
气韵
• “气”:哲学的宇宙生命本源之“气”、艺 术本体之“气” • “韵”:音乐和谐之“韵”、一切艺术内在 情趣意味之“韵” • 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基 本精神,也反映着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要求。 • 表现: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使其含蘊无限情 趣的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造成形有尽意 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 审美范畴 是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美学思想形成 的漫长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与时代的 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民族心理密切联系在 一起。
• 西方传统美学: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 性 • 中国传统美学:中和、刚柔、虚实、气韵、 意境
优美与崇高
• • • • • 一、优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二、崇高的文化内涵 三、崇高的审美特征 四、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五、高尚、圣洁的灵魂美
• 对于康德的崇高 在于体积巨大的 观点,受到后人 的批评。英国的 勃拉德莱在《牛 津诗学讲义》中, 就举了俄国作家 屠格涅夫写到的 麻雀抗拒猎狗的 例子反驳康德的 这个观点。
勃拉德莱F.H. Bradley (1846-1924)
中国美学中与“崇高”范畴有关的论述
•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崇高这个审美范畴。 但是与崇高近似的内容在古代的典籍和文学 作品中早就出现了。比如,《易经》把各种 事物归为阴阳两类,相应地,美的事物也可 以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即刚性美和柔 性美。“骏马西风塞北”是刚性美,“杏花 春雨江南”是柔性美;苏轼的“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阳刚之美,柳永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阴柔之美。这里的 刚性美就近似于崇高,而柔性美就近似于优 美或秀美,是一种优雅、秀丽的美。
中国传统美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
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
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填空)什么是美学?(一)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学说:1。
艺术哲学(黑格尔)2。
现实美(车尔尼雪夫斯基)3.审美主体(西方现代)4.审美关系(中国当代)(二)美学是以人类的审美关系为对象,研究一切审美对象的一种带综合性质的人文科学。
它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关系以及人类的创美活动,其中尤其是艺术活动。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关系。
第一章美学的发展概况(填空,名解)一、在西方,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次高潮(代表人物+观点):1、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与比例,美就在事物本身.苏格拉底——①实用就美。
②相对主义的观点: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美。
柏拉图——美是绝对的。
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十八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法国的“启蒙主义”以及德国的“理性主义”等各学派都使美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3、1750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鲍姆嘉登的《aesthetics》(美学)一书的问世为主要标志,他被誉为“美学之父”。
4、▲十九世纪经过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的充分发展使美学成为一个极为庞大、内容及其丰富的美学理论体系。
在十九世纪马克思的实践美学的观点(从人类实践的脚步)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另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也具有革命性意义。
5、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德国的费希纳的实验美学、利普斯等人的“移情说”、法国丹纳的“艺术社会学”等等学派开始了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哲学美学也由此走向科学美学的广阔道路。
6、▲20世纪,诸如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社会批判美学等等。
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在自己的著述中阐述了各自的美学思想。
先秦以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东汉时哲学家王充的《论衡》南朝梁时刘勰的《文心雕龙》唐朝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以及历代的《书论》《诗论》《画论》《诗话》《词话》《曲话》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二、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1、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2、艺术美学的成果非常显著3、对风骨。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古代器物的云纹装饰图案窥探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浅谈中国文化中的云气精神徐华摘要:作为一部中国装饰的艺术史,云纹装饰以极大的时空跨度和极尽丰富的形象样态,显示了中华民族对“云”的文化兴趣和审美热情,显示了中华文明把自然现象提升为文化和艺术现象的创造力量。
云纹装饰的开端与发展在以“气”为哲学生命本源的中国有着自身的历史背景和特殊规律。
从商周的“云雷纹”、先秦的“卷云纹”、到楚汉的“云气纹”出于特定的社会现实和审美取向,历史又选择了隋唐以来的“朵云纹”、“如意纹”使之成为了充分体现彼时时代精神风貌的典型纹饰。
从而使之整体的进入定型化的时期。
从云纹装饰多样性的发展的影响中可以让我们窥探到一个中国的知识文化体系。
既包括社会学、人文科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
因此,通过阐释和梳理云纹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它的一些历史特征,清理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核心问题,从中体悟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展,是本文的一个基本目的。
关键词:装饰图案云纹云气精神中国美学非功利性审美意识引言中国文明留下了大量的语言、文字、雕塑、诗歌等文化符号“产品”,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人类审美心理的珍贵材料。
各门艺术传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找到相同之处或是相通之处。
中国的语言和艺术形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
⑴通过展示它们,可以使我们看到审美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
在受到“在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观念的影响下,艺术家常以一种泛神论的眼光去面对自然,自然形象本身所带有的“神性”、“灵性”给了他们丰富的启示和体验。
因此,作为一种装饰图纹样,或者作为一种造型的母题,云纹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也同样被给予了一种主观的意愿。
如“祥云”的“祥”就有吉利、平和、理想、美好以至神圣之意。
它已不再是对“天上之云”的客观写照,因为它同时也包含着主体对自然现象的观念认识和情感态度,是“心物合一”的产物,是中国人“心中之云”的表达。
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承载了丰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这些观念和价值贯穿于整个古代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过程中。
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与现代人有所不同,他们注重内涵、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强调美与道德、美与人性的关联,这些观念和价值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也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一、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美学观念的核心是“以美为目标”。
古代文人认为,文学作品的最高追求就是可以引起读者的审美情感和享受,因此在写作中注重创造美的艺术形象、表达美的情感和唤起美的意境。
他们通过运用比喻、形象描写、修辞手法等方式,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美的意境,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强调“内涵美”。
相对于外在形式的追求,古代文学更注重作品内部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古人认为,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表现形式的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层内涵。
他们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心理,展现生活的喜怒哀乐,表达对道德、人性、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关怀,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美。
古代文学还注重“道德美”的追求。
古人认为,艺术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因此,在古代文学中可以看到对于正直、善良、孝顺等美德的赞美,同时也对于邪恶、自私等丑恶行为的批判。
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古代文学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读者对美德的认同和追求。
二、古代文学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代文学通过其表达手法和艺术形象的创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审美趣味。
在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见到山水诗的壮美、田园诗的宁静、爱情诗的浪漫、豪放诗的激情等不同的审美风格和情感体验。
这些不同的审美趣味和情感体验,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学享受。
其次,古代文学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引发读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经历各种挫折和磨难,展现出不同的人性面貌。
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中西方历史进程不同、文化源不同,对美的认知异然“美学”一词源于西方,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
18世纪,随着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蓬勃发展,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门类开始确立。
鲍姆加登于1750年第一次使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后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赋予美学更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借助西方美学系统理论,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西方谓之的“美学”理论,但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在儒家、道家的哲学体系和理论体系中却比比皆是,这种理学体系至今保持完整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
对事物本质、意识的认知,古籍《易经》、《尚书·洪范》、《论语》、《大学》、《诗经》等皆涵盖其中。
客观世界的主观意识起点高,主观世界的客观意识视野广,传统文化中以儒家、道家为主导的哲学理论延续至今,与西方哲学体系中建立的美学理论有所不同,这就是中国学者理解西方文化及美学理论较容易,西方学者真正明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相当不易的道理。
当然,文化本身不是用来比较的,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中。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着眼现实世界,认知中西文化的优秀与伟大,使之坚守与传承,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快乐生活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深入探究美学的意义,真正理解人类哲学思想的建立与发展,从意识形态的演变、长期社会实践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学理论的完善提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学追求的特点。
中西文明的历史进程、哲学体系不同,宗教、伦理及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所以对美的本质的认知、审美意识、审美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其皆因文化源不同。
西方文明是海育文明的结果。
中国传统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及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及设计应用中国传统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及设计应用太极图即“中华太极图”,亦称“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图形经典,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其基本构成是用一个圆形的黑白互纠表征世界的阴阳两分关系,它是一个独立的图形,构成图形的所有线形均无拐点,全部为流畅饱满的圆弧。
在东方文化系统中,太极图是最基本、最简洁、最成熟的图形符号,是中国传统象征图形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直到今天,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对东方文化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 太极图形的美学特征1.1 形式美,对称饱满在美学法则中,对称是重要的形式美法则,太极图是遵循对称法则的典型代表。
它由黑白两条鱼形纹组成圆形图案,以圆心为中心点旋转对称,图形简洁,构图巧妙,两条“鱼”逆向回旋于一个圆形之中,两个“鱼眼”示黑白相间,相交的“S”曲线显示出不息的运动感和韵律美,如图1所示。
这种S形构图被承袭为图形中最重要的骨架形式,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
[1] “S”线也可灵活运用,如“S”线重复、交叉排列,“S”线变为折线或半圆弧展开排列等形式骨架,为图形的创作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正是这种无穷变化,才启发了后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产生奇思妙想,创造了无数新颖的形象。
太极图形以最对称图形----圆形为基本形,双鱼构成进制阶数为二的转动。
其整体构成图像形式是建立在对“圆”这一平面空间进行理性分割基础之上的。
图形、色彩统一于一个大圆外,并反复于二阶数如两鱼、两眼、两色之间,通过圆心画任一条直线所得皆为黑白两份。
[2]阴阳鱼形设计既充分自在又充分和谐;鱼头鱼尾扩张避让之间,有攻守进退此消彼长之意。
阴阳鱼是太极之鱼,更是自在之鱼,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征候,成为连接中华民族有机世界观的思想模型。
1.2 和谐美,形神交融太极图形蕴含着“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太极图形的构成形式上看,阴阳互补图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阴柔之美,静美也,神清、骨秀、质柔、味 淡、韵适。
对人而言,男为阳刚,女为阴柔。
服饰 -- 汉代开 始男女的服饰 开始朝着阳刚 阴柔分化。 男-袍服、冠 帽(骨拙、质 刚) 女-襦裙(骨 秀质柔)
第三节 中国传统人体审美 一、中国历代人体审美观 1、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以健壮、高大、白皙、 清新、自然为美; 2、春秋重朴素为美,战国好修饰为美;
表达了一种协调适度的美感,如“和悦、和 畅、和谐、柔和”等等。 音乐的和谐
“凡弦上之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 于温润呈之。” “无毗阳毗阴偏至之失,而后知润之之为妙, 所以达其中和也。”
建筑:
“故宫三大殿及其附属建筑艺术最富中和之审 美特色……其中心均在中轴线上呈纵深有序排 列。”
人体美的欣赏
美学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医和认为音乐的创造应该 和大自然的规律保持和谐一致。 宋 代 欧 阳 修 提 出 “ 与 造 化 争 巧 ” 发 展 为 “当造乎自然”、“天然去雕饰”、“巧 夺天工”才是美的创造的最高境界。(盆 景)
四、文质之美
“文”即文饰,“质”即不加修饰的本质。
“文”不仅指色彩、形状的美化,还包括语言、文 笔等一切外在形式的美化;“质”不仅指本色给予 人感官上的美,更主要的还是指人的精神美。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一、阴阳五行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的两个 哲学思想,最初分别按照各自对构成宇宙的 基本元素的认识,来探讨宇宙的起源、生成 及其系统存在。但在以后的长期发展中,二 者相互补充、统一为一个体系。“阴阳者, 天地之大理也”,而五行则是宇宙万物在阴 阳二气“大理”支配之下的根本存在系列。
试论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
试论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引言:美术作为一种永恒的视觉形象把握着自然世界,它是表现情感世界的艺术语音,它里面包含了浓浓的美感,而美学更是一门充满感性的学科,尤其是中国古典美学更是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只要一谈到服饰,人们就会莫名的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出神人化的制作工艺,千姿百态的款式,变幻莫测的材料,姹紫嫣红的色彩。
一般从直觉和现象角度看,服装确实有诱惑人的地方,让人爱不释手;然而要从美学和理论的角度说出服装美与不美,究竟美在何处,为什么会美,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者靠的是感觉,后者凭的是理性。
本文就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探讨传统服饰的美学特征。
1. 服装美学思想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朴素的美术哲学观点,证明了“形”与“神”的依存关系,而中国传统服饰也正具备了形与神这两种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说“形神兼备”是中国传统服饰所独具的风格。
中华民族在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开始制作麻纤维的织物服装,慢慢进入到后来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当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们便开始以“礼”和“法”的形式约束对服饰的理解和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在更多的历史阶段上,我们也能够发现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思潮对服饰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人们在服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创造与革新能力,都使我们强烈感受到中华传统服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那种跌宕起伏的力度和张力。
另外,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我们发现,从一些专家学者那儿看大的人物的图像,一些陶瓷工艺作品甚至是一些出土的实物,我们可以发现古代的人在装饰自己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尤其是精湛的雕刻工艺、把握整体的设计理念、装饰品的朴素大方,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代人对内外兼修思想的深刻理解,当然,这里也凝聚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之美的重要内容,看到它们,将会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去把握和探寻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学精神。
楚雄师范学院-18级-美术学-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自然美三大类社会美从审美对象来分审美意识学科史艺术美绪论1、鲍姆嘉通:第一次使用“感性学”1735年《诗的哲学默想录》。
2、“感性学”:鲍姆嘉通提出了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的观点。
鲍氏因此被称作“美学之父”,新兴学科的开拓者(感性学)。
3、近代诸多美学论题在康德处获得集大成的哲学论证。
三种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概述如下:1.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依托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干儒道释。
“美”与“德”紧密相连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向美的二次生产。
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
2..近代中国美学建设的代表人物、首先是将西方美学理论与中国审美精神结合诠释的王国维,这也是中国本土美学远超出学科知识介绍的深度开端。
蔡元培(中国美学教育制度建设的近代奠基人),朱光潜和宗白华(结合中国文化推广近代美学的代表)3.当代中国美学呈现出超越上述中国主流美学的多元化趋势。
基于马克思的哲学美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1.首先,马克思主义美学基于生产一生活的现实审美眼光,2.其次。
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艺术起源于劳动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学与人类学,超出了艺术起源于自然环境的法国理论。
3.再次,“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揭示了审美与艺本的社会属性位置及功能。
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1.艺术2.“美”3.审美经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美学研究的三个层次:1.哲学美学2.实用美学3.边缘性美学美学相邻学科1、美学与艺术学2、美学与心理学3、美学与宗教学另外,美学有着明显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很多话题需要以哲学来进行解释。
第一章审美活动论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审美活动论: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美学思想史上首次专题讨论审美本质的文献。
亚里士多德:“美本身”体现为“美的事物”属性亦即“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江汉论坛 2009.3 95
中时, 他们都是把山水田园当作自己的情怀的寄 托或人格的象征, 以致在中国的诗画传统题材中 形成了所谓 “四君子” (梅、 竹、 菊、 兰),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等永恒的标志, 甚 至一直延伸到当代中国的诗坛画苑, 毛泽东、 陈 毅、 朱德、 陶铸、 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的诗文之中就经常有梅、 竹、 松、 菊、 兰的倩 影婆娑。 至于中国古代诗学中要求文艺为政治伦 理的教化服务的观点就更是比比皆是了, 总是要 求文艺能够 “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 化, 移风俗”。
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是从柏拉图那儿继承的认识型模式尼采的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把这种艺术认识论模式具体化了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流行起来的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美学以及与此关系密切的接受美学依然脱离不了追求科学认识上真实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的脐带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把西方美学的发展线特别是文艺美学的发展线索概括为现实主义美学与非现实主义美学的矛盾互补融合消长的辩证过程是符合西方美学理论的实际状而这种现实主义美学和非现实主义美学两大主潮的流变态势却不能简单地套到中国古代传统美学发展的规律上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美学不是以认识关系为基点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而是以伦理政治关系为基点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因而似乎可以把中国传统美学发展概括为教化功利主义美学儒家美学与无为非功利主义美学道家和禅宗的美学两大主潮的矛盾互补融合消长
文学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张玉能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主要在于: 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型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倾 向于审美主体的研究; 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是审美直觉型的; 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是 潜隐的。 这些主要特征是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
美学与审美体验的心理学
美学与审美体验的心理学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人类对于美的感知和体验。
审美体验则是美学的实践部分,是指个体在欣赏艺术、自然景观或其他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美学与审美体验的心理学基础,旨在深入了解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的心理过程。
1. 美学概述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审美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美,以及美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文化和个体对于美的理解和定义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美学研究追求的是人类普遍认同的美的本质和特征。
2. 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过程,其心理过程可以分为感知、情感和思维三个层面。
2.1 感知层面感知是人们对于艺术品、景观或其他美的事物的直接感觉和感知过程。
感知包括对颜色、形状、纹理等感官特征的感知,以及对于整体构图和布局的感知。
感知的过程中,个体会对不同的感知特征产生偏好,并根据感知特征的组合产生美的感受。
2.2 情感层面情感是审美体验中的核心因素,它包括欣赏者对于美的事物产生的喜好、享受、共鸣等情感体验。
情感是对于美的事物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反应,可以是愉悦、兴奋、感动等。
情感的产生与个体的背景、文化和经历等因素有关,不同个体对于同一事物的情感体验可能存在差异。
2.3 思维层面思维层面是审美体验中的理性反思和解读过程。
个体在进行审美体验时,会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背景对于美的事物进行思考和评价。
思维层面的反应可以是对艺术品的解读,对景观的意义思考等。
这种思维过程为审美体验赋予了深度和价值。
3. 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心理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可以揭示个体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为美学的理论建构提供实证支持。
3.1 美感心理学美感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对于美的感知和感受的心理学领域。
美感心理学通过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探究个体对于不同感官特征和组合的感受,以及不同因素对于美感的影响。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
【摘要】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思想内涵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
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
“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
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
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
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
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
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
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
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美学之“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中国传统美学之“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作者:王小文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7期摘要:“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 出自柳宗元的《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意思是说,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通过人的意识去发现它。
外物和风景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和风景。
美在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本文将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和柳宗元的观点对美学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美学美人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概括“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追问和思考的,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审美意识早已存在,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艺就明显的体现了当时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其实是其理论形态,至少是从中国老子就开始有了。
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性的需求,这种精神活动要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存在的,但是不能将其等同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此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自由和解放,从而证实了自己的存在。
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我们可以将美的本质的研究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美感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而是“天人合一”关系中的体验。
美的领域是多样和复杂的,传统美学的领域一般都会被划分为艺术美和自然美,二者划分是基于艺术和自然的二元差异,但人们一般认为艺术美大于自然美,所以艺术美是纯粹的,社会美是没有被形成的主题。
到了当代,审美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然美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社会现实生活和艺术的界限也开始日益消失,他们都将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然而身体美的凸显及其作为自然和文化的结合点,因此关于美的形态的探讨,我们将从自然美、身体美和社会美这三者入手,理清其交叉环绕的关系。
朱熹与中国美学精神
朱熹与中国美学精神内容提要: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朱熹是继孔子后的另一座高峰,其精神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朱熹的美学如何呢?这是长期以来研究中国美学的重大禁区和难题。
毋庸置疑,朱熹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
本文认为,朱熹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理论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弘扬与提升。
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其性质和作用并不只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而在于培育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天人合一”“孔颜之乐”等无不表征着这一审美理想和追求。
朱熹的“心与理一”“平淡”等境界就是其最为具体的显现。
关键词:朱熹中国美学精神宋代美学理学美学审美境界众所周知,朱熹(11301200)是宋代的大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家。
朱熹以其博大的理论胸襟与勇气,既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又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伟大时代。
在朱熹那里,有着传统儒家的人伦精神,有着道家的自然无为,有着禅家的清心一片,也有着屈骚的深情无限,更有着自己时代的整合精神与价值选择。
朱熹立足于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与追求,出入佛道,兼融并蓄,演奏着一首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审美之间张力与平衡的人生境界追求的美妙乐章。
这一乐章的最强音就是从道德走向审美,去追求“孔颜乐处”、“气象平淡”之最高人生境界——审美境界。
朱熹美学是其整个学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在这个子系统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意蕴。
朱熹生活在一个极富审美激情、审美创造和审美意蕴的时代,同时他自身又是具有旺盛的审美实践能力和极高的审美趣味的审美者。
时代的美学特色和自身的审美素质,外在的与内在的双向互动造就了朱熹美学的特征。
其核心思想就是审美境界理论,这一理论有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底蕴,更体现着宋代美学的强大人文背景,由此也展示着朱熹美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一、宋代美学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关于宋代文化,陈寅恪有过较权威的论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1]因此,“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处于一个划时代的坐标点。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1.“虚实相生”的空间意识比西方最早的美学思想即古希腊的“仿摹说”形成还早一个多世纪的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庄子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文化内核的心理结构和审美心态的形成,直接影响着艺术活动行为和艺术形式的发生与发展,并被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广为接受和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远在中、西方文化各自形成的初期,已呈分道扬镳之势。
从老子“致虚极、守静笃”,发展到庄子的“心离、坐忘”,完成了从虚静为本的知觉体系。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虚则实”“实则虚”,“动中寓静”“静中有动”等,皆是相悖自然逻辑关系的,但在中国人创构的心理空间里,确是更自由、更宽广更具灵动之美的心理与知觉活动。
中国传统雕塑的美学特征中,无论人物、动物雕塑,乃至器物很少见棱见角,多以柔和圆浑的体面,自然流畅的转折处理,使造型富有一种弹性而不生硬的律动之美的曲线变化。
实空间与虚空间不存在形与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是相得益彰的和谐映衬,愈显影像效果清晰、完美。
给人一种美妙和谐、安然静穆的艺术美感这是中国人“静观”思维和空间意识的澄彻观照,而形成的中国雕塑艺术千古不移的造型空间的神髓和美学特征。
2.“尚大为美”的造型观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帝之所共美也”。
(《庄子·天地》)“大”即意味着“美”。
则“充实之谓,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庄子尽心下》)这种“尚大为美”的观念,直接根源于中国人无限性的大字宙的宏观意识,它对其造型观形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陵墓雕塑实为中国雕塑的一大重要门类。
它是儒家主张的“礼”制精神在观念形态上的一种具体的“物化”。
中国人的审美尺度一般以八尺为高大。
《说文》云:“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日丈夫”。
严格受到“礼制规范限定的陵蔡雕塑,以高大雄伟的空间体量的占有,炫耀皇权的威严和地位,同时也是儒学倡导“人世”与崇尚“功名”的伦理精神至尊至美的标识。
南朝石兽的尺寸高2m有余,长多在3m左右,唐陵雕塑体积和数量均又有所超过,其中乾陵的一对石蹲狮子雕塑高达3.5m,气势磅礴、雄浑有力,堪称中国动物雕塑中的盖世之作。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美学百年回顾邹其昌摘要本文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发展阶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百年美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并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美学百年美学四大来源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国人的当下生存状况.着力解决中国的问题。
大量借鉴引进西方理论,选择自己认为可行的理论来建构各自的美学体系,是中国百年美学的一大特色。
中国20世纪美学体系可谓学说林立,理论来源纷繁复杂。
从历史的建构和现存的理论形态来看,中国百年美学建构的理论根据或来源大致有四个。
第一个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在本世纪救亡图存,复兴中华过程中选定的指导思想,无疑占有主导地位。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无论是对政治生活,还是学术研究都有不言而喻的真理性,同样为美学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根据建构起美学理论的学派主要有实践论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特别是实践美学是中国本世纪美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对世界美学的重大贡献。
从历史上看,唯心主义者只注重在心灵中去考察美学,认为美是纯精神性或上帝的产物,而否认物质性的内容.尤其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民族、时代的内容。
机械唯物主义虽注重物质或客观事物方面,但又忽视人的创造性、建构性功能,把美理解为人对外在事物的被动反映。
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美学研究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就现实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取得了很大成功。
这里区别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恰好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入美学研究。
第二个来源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文化伴随西方的利炮坚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来,20世纪中西文化之争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西方各种哲学思潮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如尼采哲学、叔本华哲学、康德哲学、柏格森哲学、克罗齐哲学、杜威哲学、萨特哲学、海德格尔哲学等。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
审美趣味: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郁的美学精神,中国古代美学深植于天人合一、美善统一等哲学基础,并在古人们的心理、意识、趣味、好尚之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文章旨在通过对其精神取向以及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来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趣味特质。
[关键词]古代美学;审美趣味;精神取向;平淡之美;意境之美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就已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衍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不可磨灭的美。
中国古代美学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传统。
这个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心理、好尚、趣味之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择以审美趣味视阈,探讨中国古代美学的特质。
一、中国古代美学审美趣味的精神取向从意识形态的范围来看,我国古代的奴隶社会以至整个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无疑是一切行为方式的最高准则,这一点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美学。
而如果从哲学范畴来看,中国古代美学指的实际上就是以古代儒家和道家学派为代表的美学思想。
首先,“天人合一”的观点,即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
它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认为天与人有着共同的本性。
正如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就是说,善的本性得到了充分地张扬,也就懂得了人的本性;而懂得了人的本性,也就懂得天命了。
道家也有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而作为美学范畴,“天”与“人”所探讨的是关于美的本原与审美的归宿问题。
“天”在古人看来即是“人”及万物的本原与归宿,因此,对于美来说,也是其本原以及审美的归宿。
中国古代美学由于深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无所不适作为其最高审美境界,因而在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也总是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统一。
昆曲《牡丹亭》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昆曲《牡丹亭》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摘要】昆曲《牡丹亭》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贯穿于整部戏曲的审美观念、意境营造、情感表达、人物塑造和音乐美学之中。
在审美观念上,昆曲追求“雅致”、“含蓄”、“典雅”,注重内在修养与审美品味的培养。
通过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昆曲能够深刻描绘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丰富心灵世界,将人情世态以婉约之形展现于观众眼前。
人物塑造方面,昆曲善于刻画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音乐美学则是昆曲独特的表现方式,传统乐曲悠扬动人,配合戏曲表演增添情感色彩。
昆曲《牡丹亭》中的传统美学思想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也在当代得到传承与发展,启发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昆曲《牡丹亭》,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审美观念,意境营造,情感表达,人物塑造,音乐美学,文化影响,传承与发展,戏曲艺术启示。
1. 引言1.1 昆曲《牡丹亭》中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昆曲《牡丹亭》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其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昆曲中独特的审美观念、意境营造、情感表达、人物塑造和音乐美学等方面的特点。
在昆曲中的审美观念中,强调“雅俗共赏”,既有高雅的文人意趣,又有通俗的民间情感。
这种审美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雅”、“道雅”、“佛雅”等多元的美学理念,使得昆曲作品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昆曲通过精心的意境营造,利用舞台布景、服饰、音乐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观众在欣赏昆曲时往往能身临其境,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情感表达方面,昆曲借助音律与词藻精致的唱词,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包括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等。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独具魅力,还能触动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人物塑造和音乐美学方面,昆曲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绘和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昆曲将传统美学理念融入到作品中,使得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每一段音乐都饱含着深邃的内涵。
昆曲《牡丹亭》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对当代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传统美学注重的是审美的体验和观照,强调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和文化积淀。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主要包括五种美学取向:形而上美学、形而下美学、人文美学、自然美学和实践美学。
其中,形而上美学强调超越现实,追求宇宙的真善美;形而下美学则注重物质的形态和艺术手法;人文美学强调人的价值和情感体验;自然美学则关注自然景观和动物植物的美感;实践美学则注重生活实践和艺术创造的结合。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文化交流和传承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传统美学的深入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张玉能
摘要: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主要在于: 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型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倾 向于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体的研究; 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是审美直觉型的; 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是 潜隐的。 这些主要特征是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特征; 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54X( 2009) 03-0095-07
认为唯有艺术才真正充分地实现了 “理念的感性 显现”, 所以美学就是 “艺术哲学”。 黑格尔的庞 大的美学体系之所以如此构成就是因为它是围绕 着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美的本质的命题 结构的。
江汉论坛 2009.3 95
中时, 他们都是把山水田园当作自己的情怀的寄 托或人格的象征, 以致在中国的诗画传统题材中 形成了所谓 “四君子” (梅、 竹、 菊、 兰),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等永恒的标志, 甚 至一直延伸到当代中国的诗坛画苑, 毛泽东、 陈 毅、 朱德、 陶铸、 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的诗文之中就经常有梅、 竹、 松、 菊、 兰的倩 影婆娑。 至于中国古代诗学中要求文艺为政治伦 理的教化服务的观点就更是比比皆是了, 总是要 求文艺能够 “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 化, 移风俗”。
二、中国美学更倾向于审美主体的研 究,西方美学则更偏向于审美客体的研究
审美主体、 审美客体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 用 (即审美创造), 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块范 围。 不过, 由于研究美学的出发点不同, 在研究 对象的范围上也显示出中西美学的差异。 由于中 国传统美学是从伦理关系出发来研究人对现实的 审美关系, 所以, 中国传统美学更多关注的是在 审美关系之中的审美主体, 即使是研究审美客 体, 也是把审美客体放在审美主体的意向之中来 加以审视; 与此相反, 由于西方美学是从认识关 系出发来探索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因此, 西方 美学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审美客体 (审美对象) 之上, 在研究审美主体时, 也往往把审美主体当 作审美客体的反映者来探究。 这样, 从总体上, 西方美学形成了以 “美” (包括崇高、 秀美、 媚 等的广义的美) 为核心的美学体系, 中国传统美 学则产生了以 “意” (包括兴、 神、 味、 悟等的 广义的审美体验) 为中心的美学框架。
西方美学中当然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十分重 视美与善的密切关系的美学家, 但是, 从主潮上 来看, 西方美学却更注重审美关系与认识哲理关 系的牵连, 把美与真的联系探究得更为深入明 白。 从古希腊的 “摹仿说”, 到文艺复兴时代的 “镜子说”, 再到 19 世纪的 “再现说”、 “生活的 教科书说”, 都是从艺术对现实的认识关系的基 点上来论述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艺术的本 质。 因此, 艺术的真实性问题, 即艺术是否能真 实地反映现实, 是否能使人准确地认识现实的问 题, 就成了文艺美学的首要问题。 揭开西方美学 史自觉意识的第一页的就是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关于艺术的真实性的原则性争论。 以后, 这一原 则就始终贯穿于西方美学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上, 成为现实主义美学与非现实主义美学的分歧 焦 点 和 潮 流 分 界 线 — — — 凡 是 主 张 文 艺 可 以 而 且 应 该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真实地反映现实, 使人们 准确地认识现实的, 构成现实主义的美学, 它师 承 亚 里 士 多 德 , 中 经 贺 拉 斯 、 托 马 斯·阿 奎 那 、 布瓦洛、 狄德罗、 黑格尔, 直到车尔尼雪夫斯 基; 凡是主张文艺不可能也无需真实地反映现 实, 使人们准确认识现实的, 构成非现实主义美 学, 它肇始于柏拉图, 中经普罗丁、 朗吉弩斯、 奥古斯丁、 卢梭、 维科、 康德, 直到叔本华、 尼 采。 在 19 世 纪 以 前 , 现 实 主 义 美 学 占 据 着 统 治 地位,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欧洲雄霸了二千多年 (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即从尼采开始, 非现实主 义美学开始登上西方美学的最高宝座, 但是, 它 并未完全排除掉现实主义美学, 而且考虑文艺对 现实审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仍然是文艺对现实的 认识关系, 不过是更侧重在对认识者 (人) 的自 身认识能力的考察而已。 康德的 “哥白尼式的革 命” 是从柏拉图那儿继承的认识型模式, 尼采的 “日神精神” 和 “酒神精神” 把这种艺术认识论 模式具体化了, 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流行
人的深层审美心理之中, 不仅包蕴着一个民 族的审美传统这样一些纵向发展的历史产物, 而 且还孕蓄着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之间审美活动、 审美意识和美学理论相互碰撞、 相互影响和相互 融合的玄机。 为什么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总体 上审美活动、 审美意识 (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创作 和欣赏) 会产生那么大的差异? 当然其中必定有 社会历史原因, 不过, 社会历史原因并非直接产 生作用, 它还必然要经过人类的深层心理这个奇 妙诡谲的中介环节。 这个中介环节大多数情况下 是在人们意识不到的状态中幽渺昏冥地发生作用 的, 然而它也会渗透进各个民族的伟大美学家、 思想家、 文学家、 艺术家的美学理论和思想体系 之中, 成为指导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灯塔。 因 此, 中西美学理论往往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从 理论框架、 范畴体系、 思维方式、 表达格式等等 方面都大异其趣, 甚至背道而驰, 这才形成整个 世界美学的相辅相成、 互契互补。
从此以后, 成体系的西方美学基本上都以美 的范畴为中心构成体系。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认 为, 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 而感性认识的 完善也就是美。 这样的美学与研究理性认识的逻 辑学和研究人的行为的伦理学一起构成了鲍姆加 登的哲学整体, 而美学本身又是以美的方式去思 考的艺术, 是美 的 艺 术 的 理 论①。 这 样 又 构 成 了 一 个 “美— ——美 感— ——艺 术 ” 的 完 整 美 学 体 系 。 康德的美学体系就是鲍姆加登的美学体系的继承 和发展, 也是以美的分析和崇高分析为中心, 对 应着人的 “知 (认识)、 情 (感情)、 意 (意志)” 的心理结构而精心构筑起来的。 黑格尔的三大卷 《美学讲演录》 也是以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个中心推衍导引出来的。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 现” 是黑格尔美学的 “一般” 部分, 即艺术美和 艺术理想的部分, 接着就是这个 “一般” 的 “特 殊” 的演变部分, 即艺术由象征型中经古典型走 向浪漫型的发展部分, 最后就是 “一般” 的展开 部分, 即艺术的门类系统部分。 而且由于黑格尔
起来的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美学以及与 此关系密切的接受美学, 依然脱离不了追求科学 认识上真实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的脐带, 不 过, 它们强调的是以人为评判标准的真实性而 已。 正因为如此, 我认为, 把西方美学的发展线 索, 特别是文艺美学的发展线索, 概括为现实主 义美学与非现实主义美学的矛盾、 互补、 融合、 消长的辩证过程, 是符合西方美学理论的实际状 况的。 而这种现实主义美学和非现实主义美学两 大主潮的流变态势, 却不能简单地套到中国古代 传统美学发展的规律上, 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美学 不是以认识关系为基点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 系, 而是以伦理政治关系为基点来研究人对现实 的审美关系, 因而似乎可以把中国传统美学发展 概括为教化功利主义美学 (儒家美学) 与无为非 功利主义美学 (道家和禅宗的美学) 两大主潮的 矛盾、 互补、 融合、 消长。 然而, 当中国近代输 入引进了西方美学以后, 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的两大美学主潮也被输入引进了, 与传统美学的 两大美学主潮汇合, 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发展态 势, 只是从总体上讲, 现实主义与教化功利主义 美学汇合, 反现实主义与无为非功利主义美学合 流, 形成两大对立的洪涛。 由于近代直至当代的 中国国情的实际状况, 现实主义与教化功利主义 美学的汇流成为了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潮流。
美学理论体系而言, 中国美学就更侧重于审美关 系与政治道德的关系之间的纠葛, 而西方美学则 更倾向于审美关系与认识科学的关系之间的牵 连, 因而中国美学从古至今都呈现出浓厚的伦理 政治色彩, 而西方美学总体上也表现出更为鲜明 的科学哲理基调。
中国传统美学是以儒家美学思想为主体, 儒、 道、 佛三种主要思想相互矛盾、 相互补充、 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矛盾、 互补、 融合 的漫长过程中, 中国美学的伦理型模式就逐渐铸 成了。 从来源于周代的 “诗言志” 说, 到确立于 唐代的 “文以载道” 说, 再到清代末年的 “诗界 革命” 和 “小说革命”, 乃至 “五四” 时期的白 话文运动及 “为人生而文学” 观念的流变, 直至 建国以后的干预生活和现实主义主张的不断深 化, 都反映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政治伦理模式的巨 大规范力量。 中国人的审美活动很早就主要集中 在社会美之上, 尤其是人格美之上, 即主要欣赏 那种与善密切相关的美。 孔子的 “里仁为美”, 孟子的 “充实之谓美”, 荀子的 “不全不粹之不 足以为美”, 庄子的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素朴而天下莫与争美”, 都与人的内在修养和品 德性情密切相关。 就是在欣赏自然美的时候, 中 国人也往往无法忘怀人类自身, 总要从自然之物 与人类及其精神的关联之中去寻求美的意义。 因 此, 有所谓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的审美 “比 德说”。 这种比德说, 不仅成为儒家的审美观念 和审美理想, 而且也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文人的 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像陶渊明、 王维、 苏东坡 等伟大诗人, 无论是在儒家入世思想起支配作用 时, 还是在道家、 禅佛思想支使下遁世入山林之
96 JIANGHAN LUNTAN 2009.3
西方美学以美为中心构成美学体系, 这是十 分明显的事实。 从柏拉图开始, 西方美学就定下 了这个基本格局。 柏拉图从 “理式论” (或译为 理念论) 的哲学本体论出发, 确立了 “美是理 式” (或译为 “美是理念”) 这个基本命题, 由 此而形成美感是对美的理式 (美的理念) 的 “回 忆” 的美感论, 再推及艺术是美的理式 (理念) 的 “影子的影子” 的 “影子摹仿论” 的艺术论。 这样, 以美为中心纽结点就构成了柏拉图的美学 体系。 它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 上的美学思想体系, 因为正是柏拉图第一次区分 了 “美的事物” 和 “美本身”, 从而把美学探讨 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从此美学成为哲学体系的 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从老师的学说体系出发而加以批判继承和革新改 造, 构建了以 “四因论” 为本体论基础的美学思 想体系。 这个体系依然是以美的本质的命题为中 心— — — 美 是 由 事 物 各 部 分 的 安 排 见 出 大 小 比 例 和 秩序, 形成融贯的有机整体及其所见出的和谐, 简言之, 美是事物的形式因 (包括形式因、 目的 因、 创造因) 对质料因的组织安排所表现出来的 整体性和谐。 由这个中心分别形成了灵魂通过完 整的心理活动 (感觉知觉→公共感觉→想象→记 忆→理性) 而感受美的美感论, 以及艺术是按照 可然律或必然律摹仿现实, 使质料具有形式的创 造过程的 “真实摹仿论”。 这个体系总体上是与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体系相对应并且相对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