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传感器技术 前言

传感器技术 前言

传感器技术前言传感器技术是测量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光学、声学、精密机械、仿生学和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和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之一,是现代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是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传感器技术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的一部分。

传感器在工业部门的应用普及率己被国际社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标志。

传感器技术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

从八十年代起,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传感器热”。

美国早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创立。

日本工商界人士声称“支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支配新时代”。

世界技术发达国家对开发传感器技术部十分重视。

美、日、英、法、德和独联体等国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关键技术之一。

美国国家长期安全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的22项技术中有6项与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直接相关。

关于保护美国武器系统质量优势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其中8项为无源传感器。

美国空军2000年举出15项有助于提高21世纪空军能力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名列第二。

日本对开发和利用传感器技术相当重视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6大核心技术之一。

日本科学技术厅制定的90年代重点科研项目中有70个重点课题,其中有18项是与传感器技术密切相关。

美国早在80年代初就成立了国家技术小组(BTG),帮助政府组织和领导各大公司与国家企事业部门的传感器技术开发工作。

美国国防部将传感器技术视为今年20项关键技术之一,日本把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通信、激光半导体、超导并列为6大核心枝术,德国视军用传感器为优先发展技术,英、法等国对传感器的开发投资逐年升级,原苏联军事航天计划中的第五条列有传感器技术。

“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作者:尤婷李培江叶虹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1期尤婷1 李培江2 叶虹1(1.衢州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2.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摘要】本文从分析目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确立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及内容,通过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角色分配、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完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转型,从而提升该课程的品质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思路;评价体系基金项目:衢州学院2012年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217)。

作者简介:尤婷,女,浙江衢州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读博士研究生,衢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结构健康监测、优化算法、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0 引言什么样的课堂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什么样的课堂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通过“课堂转型”有效举措尽可能的改变当前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提高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问题,迫在眉睫。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围绕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方式为主线,才能达到全面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我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与众多学科相互交叉。

传感器技术作为系统信息获取的感官,是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信息的获取的主要手段,将各种信号转变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

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及举例

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及举例

综述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并设计一种传感器应用实例。

一、 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1. 传感器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来自自然界的物质信息都需要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才能获取。

如下图所示, 人们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 把传感器比作人的五种感觉器官, 执行器比作人的四肢。

尽管传感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相比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但传感器在诸如高温、 高湿、 深井、 高空等环境及高精度、 高可靠性、 远距离、 超细微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人的感官所不能代替的。

传感器的作用包括信息的收集、 信息数据的交换及控制信息的采集三大内容。

2.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1) 传感器在工业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石油、 化工、 电力、 钢铁、 机械等工业生产中需要及时检测各种工艺参数的信息, 通过电子计算机或控制器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 如下图所示。

传感器是任何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

外界信息五种感官 五种感官人脑 计算机四肢等执行器2) 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目前, 传感器在汽车上不只限于测量行驶速度、 行驶距离、 发动机旋转速度以及燃料剩余量等有关参数, 而且在一些新设施中, 如汽车安全气囊、 防滑控制等系统, 防盗、 防抱死、 排气循环、 电子变速控制、 电子燃料喷射等装置以及汽车“黑匣子”等都安装了相应的传感器。

美国为实现汽车自动化, 曾在一辆汽车上安装了90多只传感器去检测不同的信息。

3) 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现代家庭中,用电厨具、空调器、 电冰箱、 洗衣机、 电子热水器、安全报警器、吸尘器、电熨斗、照相机、音像设备等都用到了传感器。

4) 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在生产用的单能机器人中, 传感器用来检测臂的位置和角度; 在智能机器人中, 传感器用作视觉和触觉感知器。

在日本, 机器人成本的二分之一是耗费在高性能传感器上的。

5) 传感器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医疗上,应用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人体温度、 血压、 心脑电波,并帮助医生对肿瘤等进行诊断。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吴旗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吴旗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吴旗绪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为了检查、监督和控制某个生产过程或运动对象,使它们处于所选工况的最佳状态,就必须掌握描述它们特性的各种参数,这就首先要测量这些参数的大小、方向和变化速度等。

所谓检测,就是人们借助于仪器、设备,利用各种物理效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客观世界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获取定性或定量信息的认识过程。

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核心部件就是传感器。

传感器是感知被测量(多为非电量),并将其转化为电量的一种器件或装臵。

检测包含检查与测量两个方面,检查往往是获取定性信息,而测量则是获取定量信息。

一、自动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这句话来说明自动检测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是很恰当的,所谓“事”,就是指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事业,而“器”则是指利用自动检测技术而制造的仪器、仪表和工具等。

所以说自动检测技术是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必要手段,它的水平高低也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近年来,随着家电工业的兴起,自动检测技术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例如:电冰箱中的温度传感器、监视煤气溢出的气敏传感器、防止火灾的烟雾传感器、防盗用的光电传感器,等等。

在机械制造工业中,通过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切削速度、床身振动等许多静态、动态参数进行在线测量,可控制加工质量。

在化工、电力等行业中,如果不随时对生产王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自动检测,生产过程就无法控制,甚至产生危险。

在交通领域,一辆现代化汽车所用的传感器多达数十种,用以检测车速、方位、转矩、振动、油压、油量和温度等。

在国防科研中检测技术用得更多,许多尖端的检测技术都是因国防工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例如:研究飞机的强度,就要在机身、机翼上贴几百片应变片,并进行动态特性的测试。

有人把计算机比喻为人的大脑的延续,称之为“电脑”,而把传感器比喻为人的感觉器官的延续,称之为“电五官”(视、听、昧、嗅、触)。

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硕士研究生课程《智能传感器技术》(考查)自选课题题目: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压电式传感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Piezoelectric Sensor at Home and Aboard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摘要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自发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及发展的研究

传感器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及发展的研究

传感器在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及发展的研究一:传感器在检测技术中的作用及地位检测(Detection)是利用各种物理、化学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装置,将生产、科研、生活等各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的方法赋予定性或定量结果的过程。

能够自动的完成整个检测处理过程的技术称为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检测技术是现代化领域中很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他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已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是,由于作为“感觉器官”的传感器技术没有与计算机技术协调发展,出现了信息处理功能发达、检测功能不足的局面。

目前许多国家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各类新型传感器,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主要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与操作对象、作业环境状态,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

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传感器也将无所不在。

传感器技术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其水平越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

在一套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如果不能利用传感检测技术对被控对象的各项参数进行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并转换成易于传送和处理的信号,我们所需要的用于系统控制的信息就无法获得,进而使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有效的工作。

传感器(Sensor)是一种常见的却又很重要的器件,它是感受规定的被测量的各种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为有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对于传感器来说,按照输入的状态,输入可以分成静态量和动态量。

我们可以根据在各个值的稳定状态下,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关系得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和准确度等。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探讨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探讨

参考文献
[ 1 ] 陈瑞 义 .无线 传感 器网络 的 目标特征 提 取及分类 [ D 】 .厦 门大学 , 2 0 0 9 .
稳 定发生改变 ,进而为实 际应用造成 了一定 的
困难 。这 就需要结合传感器的实 际用途及 自身
经初 步形成传感器设计 、研发 、制造 的发展体 的使 用性 能 ,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传感器 的功
N e t w o r k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网络与通信
传 感器 技术 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探讨
文/ 蒋 硕 硕
能高 、响应快 、非接触 等优 点。近年来 ,出现 成与融合 、复合传感器 等。多功能是指仪器具
随 着社 会 经 济的迅 速 发展 , 传 感 器技 术作 为信 息技 术基 础之 已经成 为各 发 达 国家技 术发 展 的 标 志 , 同 时 也 是 优 先 发 展 的 顶 尖技 术之 一 。传感 器技 术 涉及 到 的知 识领 域 是特 别 广泛 ,传 感 器 的研 究和 发展 与 其他 学科 技 术
活 中的 重 要 组 成 部分 。

已经广泛用于科学技术和国 民经济领域 中,并 发挥着重 要的作 用。 2 . 2生物传 感器技 术研 究现状 生 物 传感 器的 开发 和研 制在学 术 界具有 重要的影响力。在对生物传感器技术展开研 究 时 ,多数国家将其划分到酶传感器 、基 因传感 器 、免于 传感器及细胞传感器等多个领域 中。 需要 注意的是 ,在整个酶传感器 中,受酶纯 化
1传感器技术 的发展历史
2 O世 纪 中期 传感 器技 术才 刚刚 问世。此 时传感器技术与数字控 制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相 比是远远落后于他们 的,大部分 的先进成果仍 处在实验研究的 阶段 ,并没有 应用于 生产和应 用中 ,转化率相对较低 。在 国外传感器 技术 是 在各 个国家发展 中的工业浪潮 中出现 的,早期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信息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各个行业及领域发展的先驱技术。

作为步入21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级安装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所需的要求非常高,所涉及的知识也相当广泛。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与其他学科技术发展紧密相连。

在本篇文章中,首先对于传感器技术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不仅对于近几年来的新兴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又对其将来来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光电传感器;生物传感器0.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摄取与传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及其主要的位置。

传感器技术在自然领域对于信息的获取十分重要。

也是现代科学的中流砥柱。

作为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连接中枢,对于传感器技术的研究主要对在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转换,将其转换成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

由于现代传感器技术巨大的应用潜力,世界许多国家已将其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作为同等重要技术发展项目,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传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回顾最初的传感器技术开始于20世纪中期。

在其发展初期,相对于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相比,传感器技术明显落后。

在国外,随着各个国家对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传感器技术逐渐诞生,并应用于军事技术与航空航天领域中。

岁机械工业等的快速发展,以日本和欧美国家为主的传感器技术发展迅猛,并逐步显示出其重要位置。

而在我国,传感器技术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并经过不懈努力,在其研究、开发、自己杂牌、可靠性改造等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体系,更在数控供观众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

但我国经济与发展十分迅速,现有的传感器技术产品由于并未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优势,革新速度慢等缺点,不能适应经济与科技的需求。

2.光电、生物传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信息如此发达的21世纪,人类已经逐渐买入老人信息化社会。

在众多的学科中,光电信息学以及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而它们极其广阔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也是其成为了这一重要阶段科学技术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很大的机会寻求进一步的突破与质的进步。

传感器技术介绍

传感器技术介绍
传感器技术介绍
1.1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传感器技术及产业在国家“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在国 民经济中的普遍应用”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资金的支持下,近年来也 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有1688家传感器研发机构,产品约6000种,年 产量13.2亿多支,其中约1/2产品销往国外。预计到“十五”期末,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年总产量可望达到20亿支,销售总额将达约120亿 元。
在使用传感器时,若测量要求较高,必要时也应对附加 的调整元件、后续电路的关键元器件进行老化处理。
1.1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1.1.2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寻找新原理 开发新材料 采用新工艺 探索新功能
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1)寻找新原理
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是基于各种效应和定律,由 此启发人们进一步探索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 并以此研制出具有新原理的新型物性型传感器件, 这是发展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和小型化传感器 的重要途径。结构型传感器发展得较早,目前日趋 成熟。结构型传感器,一般说它的结构复杂,体积 偏大,价格偏高。物性型传感器大致与之相反,具 有不少诱人的优点,加之过去发展也不够。世界各 国都在物性型传感器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 研究,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
感单元同时感受被测量,其输出则是这些单元输出的平均值,若将每个单元
可能带来的误差均可看作随机误差且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误差理论,总的误
差将减小为
式中 n—传感单元数。
δΣ=±δ/√n
可见,在传感器中利用平均技术不仅可使传感器误 差减小,且可增大信号量,即增大传感器灵敏度。
(3)补偿与修正技术
补偿与修正技术的运用大致针对两种情况: ★ 针对传感器本身特性 ★ 针对传感器的工作条件或外界环境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在国外,光电传感器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各国军事技术、航空航天、 检测技术以及车辆工程等诸多领域。例如,军事上,国外激光制导技术迅 猛发展,使导弹发射的精度和射中目标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美国在航 空航天领域,研制出了新型高精度高耐性红外测温传感器,使其在恶劣 的环境中仍能高精度测量出运行中的飞行器各部分温度;国外的城市交 通管理也大多运用电子红外光电传感器进行路段事故检测和故障排解 的指挥;同时,国外现有汽车中常装载有新型光电传感器,如激光防撞雷 达、红外夜视装置、测量发动机燃料特性、压力变化并用于导航的光纤陀 螺等。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在全球学术界都 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国外,现代生物传感器已被详细划分为酶传感器、 细胞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基因传感器等。
酶传感器,由于酶的纯化困难,加之固化技术影响酶的活性,现代生 物传感技术中采用:(1)多酶体系利用,即对不同化合物采用不同类型的 酶进行最大活性的催化反应,并运用多酶的反馈调节可大大节省原材料 并提高工作效率;(2)固定化底物电极,即使玻璃电极附近的 PH 变化与 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3)酶的电化学固定化,即制作厚度 小、酶含量可控的酶层。
— 273 —
●新人新作
《经济师》2009 年第 9 期
紫外光电倍增管以及日盲型紫外光电倍增管等多种形式。 紫外告警系统由于性能独特,现在已成为电子战技术开发的新热点,
开创了新型传感技术的又一个颇具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领域。目前诸如紫 外告警系统的新型光电传感技术已成为装备量最大的来袭导弹告警系 统之一。
细胞传感器以活细胞作为探测单元,能定性定量地测量和分析未知 物质的信息;并可连续检测和分析细胞在外界刺激下的生理功能。
免疫传感器是利用抗体对抗原的识别并能与抗原结合的功能构成 的生物传感器,根据生物敏感膜产生电位的不同,可分为标记和非标记 免疫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教案

传感器技术教案

教 案 首 页授课班级 课题序号授课课时1 4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章节名 称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感器应用电路模型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1.掌握传感器的定义2.了解传感器的结构作用和特点3.认识传感器应用电路一般结构4.掌握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传感器的结构作用和特点 应用电路一般结构 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无 课外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相关知识内容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传感器应用电路结构模型一、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二、传感器的结构作用和特点三、传感器应用电路结构主要包括:微处理器、传感器、键盘电路、显示器、执行电路、提示器。

四、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1、量程大小2、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3、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4、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者是非接触测量5、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是否能够承受,或者是自行研发。

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引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电视遥控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那么遥控器是怎样遥控电视、手机是怎么记录运动步数、电脑内部是怎样实现对 CPU 等器件的温度检测呢?教学过程一、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把被测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二、传感器的作用和应用领域1.通过把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把传感器比作人的感觉器官,执行器比作人的四肢,就可以制造出工业机器人。

2.用途:信息收集、信息数据的交换、控制信息采集的功能3.传感器的应用范围:(1)在制造业中(2)在汽车中(3)在智能楼宇中(4)在家用电器中(5)在安全防范中(6)在机器人中(7)在人体医学上(8)在环境保护中(9)在航空航天中(10)在遥感技术中(11)在军事上的应用三、传感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传感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农业及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起到基础和支柱作用,在世界各国也成为一种重要产业。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是一项与现代技术密切相关的尖端技术,近年来发展很 快,其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1. 发现利用新现象、新效应
利用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和生物效应是各种传感器 工作的基本原理,所以发现新现象与新效应是发展传感 器技术的重要工作,是研制新型传感器的理论基础,其 意义极为深远。例如,日本夏普公司利用超导技术研制 成功高温超导磁性传感器,是传感器技术的重大突破, 其灵敏度之高,仅次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但它的制造 工艺远比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简单,可用于磁成像技术, 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8. 传感器的智能化与数字化
利用计算机及微处理技术使传感器智能化是20世 纪80年代以来传感器技术的一大飞跃。智能传感器是一 种带有微处理器的传感器,与一般传感器相比它不仅具 有信息提取、转换等功能,而且具有数据处理、双向通 信、信息记忆存储、自动补偿及数字输出等功能。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和信息处理技术(如多传感器信息 融合技术、模糊理论等)的进一步发展,智能传感器将具有更高级的分 析、决策及自学功能,可完成更复杂的检测任务。此外,目前传感器的 功能已突破传统的界限,其输出不再是单一的模拟信号,而是经过微处 理器处理过的数字信号,有的甚至带有控制功能,这就是所谓的数字传 感器。数字传感器的特点:一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提高 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特别适用于电磁干扰强、信号传输距离远的工 作现场;二是可通过软件对传感器进行线性修正及性能补偿,减少了系 统误差;三是一致性与互换性好。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6. 传感器的微型化与低功耗
目前,各种测控仪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同时各个 部件的体积却越来越小,这就要求传感器自身的体积也要小 型化、微型化,现在一些微型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采用光刻、 腐蚀、沉积等微机械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尺寸可以达到微米 级。此外,由于传感器工作时大多离不开电源,在野外或远 离电网的地方,往往是用电池或太阳能等供电,因此,开发 微功耗的传感器及无源传感器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样 不仅可以节省能源,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寿命。

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论文)

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论文)

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摘要】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

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

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

本文展望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结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发展方向;传感器网络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通常被测量是非电物理量,输出信号一般为电量。

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2005)对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一)传感器的发展历史传感技术大体可分3代,第1代是结构型传感器。

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例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它是利用金属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时电阻的变化来转化电信号的。

第2代传感器是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固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的。

如:利用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光敏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7 0年代后期,随着集成技术、分子合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集成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包括2种类型:传感器本身的集成化和传感器与后续电路的集成化。

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集成霍尔传感器UGN3501等。

这类传感器主要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好、接口灵活等特点。

集成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现已占传感器市场的2/3左右,它正向着低价格、多功能和系列化方向发展。

第3代传感器是80年代刚刚发展起来的智能传感器。

我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机遇和前景

我国传感器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机遇和前景

先 导和 以技 术 创 新为 动力 的方针 ,努力 扩增 占领 国 内 清华 大 学和 承德 钢 铁 集 团三 家 为主投 资 成立 的深 圳 清
外 市场 的份 额 , 立 了产 销 两旺 的开发 、 建 生产基 地 。为 华传 感器 设 备 有 限公 司 主办 的。 该基 地 的特 点是 从敏 此 , 基地 特 别是 中科 院 新疆 物理 所通 过七 五 、 五和 感 元 件加 工到传 感 器 制造 直到 后 期应 用产 品生产 的一 该 八 九五 科技 攻 关 , 已具 备 了较好 的生产技 术 条 件 : 现 条龙 式 的研 发和 生产基 地 ,而研 究开 发是 由 以清 华 大 学精 密仪 器 系为主 、 海 交通 大学精 仪 系参加 , 们对 上 他 力频效 应 、 陷效应 和传感 器 蠕 变 、 能 滞后 、 非线 性 、 偏载
中 国科 学院 半导 体研 究 所 陈克 铭
传 感 器 的主 要功 能 是获 取 信息 ,即能将 物 质世 界 年 1 2月 《 中共 中央关于 制定 国 民经济和 社会发 展 的十
中各 种 非 电量 转 化为 电物 理 量 ,给 当今 以电子 计 算机 年 规划 和八 五计 划的建 议》中第二十 一条 明确 了要 “ 大 为 核心 的测 控 系统 、 自动 化 系统和 通 信 系统 提 供 信息 力 加 强传 感器 的开 发和在 , 当代 的传感器 成 为 当代 信息社 会 中信息技 术 此 同 时国家 计委为 了提 高我 国传感 器研 究和 开发水平 ,
的专 家制 定并 出台 了 “ 国传 感器 发展 政策 ”的纪要 文 我 件 ;1 8 9 7年 4月 国家科 委制 定 白皮 书 的传感 器政 策部
热敏 传感 器 开发 、生产 基地 是 由 中科院 新疆 物理

(完整版)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课后答案

(完整版)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课后答案

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课后答案第1章绪论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一般情况下由哪几部分组成?国家标准(GB7665-87)传感器的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传感器有几种分类形式,各种分类之间有什么不同?共有10种分类形式。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基于物理效应、基于化学效应、基于生物效应;传感器的构成原理:结构型与物性型;能量转换情况:能量转换型和能量控制型;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容式、电感式、电磁式、压电式、热电式、气电式、应变式等;根据传感器使用的敏感材料分类:可分为半导体传感器、光纤传感器、陶瓷传感器、高分子材料传感器、复合材料传感器等;根据传感器输出信号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可分为模拟量传感器和数字量(开关量)传感器;根据传感器使用电源与否:可分为有源传感器和无源传感器;根据传感器与被测对象的空间关系:可分为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根据与某种高新技术结合而得名的传感器:如集成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仿生传感器等;根据输入信息分类:可分为位移、速度、加速度、流速、力、压力、振动、温度、湿度、粘度、浓度等。

3.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结构型: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构成的,特点是其工作原理是以传感器中元件相对位置变化引起场的变化为基础,而不是以材料特性变化为基础。

其基本特征是以其结构的部分变化或变化后引起场的变化来反映被测量(力、位移等)的变化。

如电容传感器利用静电场定律研制的结构型传感器。

物性型:利用物质定律构成的,如虎克定律、欧姆定律等。

物质定律是表示物质某种客观性质的法则。

这种法则,大多数是以物质本身的常数形式给出。

这些常数的大小,决定了传感器的主要性能。

因此,物性型传感器的性能随材料的不同而异。

如,光电管利用了外光电效应,压敏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4.传感器与传感技术概念有什么不同?答: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

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

在未来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中,生物传感器技术必将是介于信息和生物技术之间的新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临床诊断、工业控制、食品和药物分析(包括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物技术、生物芯片等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生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探索和揭示出生命系统中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加工、转换和控制等基本规律,探讨应用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方法。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广泛地应用各种生物活性材料与传感器结合,研究和开发具有识别功能的换能器,并成为制造新型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的原创技术,研究和开发它们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生物活性材料对象范围包括生物大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等,以及人工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ied polymer,MIP)。

由于研究DNA分子或蛋白质分子的识别技术已形成生物芯片(DNA芯片、蛋白质芯片)独立学科领域,本文对这些领域将不进行讨论。

生物传感器研究起源于20世纪的60年代,1967年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种生物传感器,即葡萄糖酶电极。

传感器在哪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传感器在哪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传感器在哪些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一、农业领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在现代化发展中需要越来越多的科技支持。

传感器作为农业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农业传感器可用于土壤监测,通过检测土壤湿度、温度、养分含量等指标,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作物管理建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传感器还可用于农田灌溉系统的智能控制,通过监测降雨量、土壤湿度等参数,实现精准灌溉,节约用水资源。

此外,农业传感器还可用于农机作业过程中的智能控制,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二、制造业领域制造业是现代工业化的重要支柱,传感器在制造业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感器可用于生产线的质量控制,通过监测产品尺寸、温度、湿度等参数,实时反馈给生产线控制系统,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其次,传感器还可用于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通过监测设备的振动、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提前进行维护,避免生产线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

此外,传感器还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中,通过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自主操作和智能决策。

三、医疗领域医疗行业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传感器的应用使得医疗技术得以大幅提升。

首先,传感器可用于医疗设备的监测与控制,例如,心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等可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并传输到医疗设备上进行分析和记录,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其次,传感器还可应用于远程医疗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患者的生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医学中心,医生可通过远程监测系统实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远程诊断和治疗建议。

此外,传感器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手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对患者进行高精度定位和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四、能源领域能源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传感器的应用可对能源进行高效管理。

首先,传感器可用于能源的监测与管理,通过监测电、水、气等能源的使用情况,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光纤光栅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

一、传感器背景及应用1.1传感器的背景传感器是高度自动化系统, 亦是现代尖端技术关键的组成部分, 因此, 传感器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着重发展的领域, 是各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核心之一。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信号(非电量) 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多指数学规律) 转换成可用信号(电量) 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电路组成。

作为模拟人体感觉的“电五官”, 传感器的出现, 使物体存在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 让难以测量的信号变得更易检测。

传感器是借助于敏感元件,将感受的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另一种信息的装置。

在一般情况下,是将信息转换成电量,以便进一步传输、显示。

研究、开发和制造传感器的技术涉及到许多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

随着现代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己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它是人类社会跨入信息时代的物质基础。

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之一,信息的处理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而信息的采集则依赖于传感器。

在国外,随着生产自动化和实时控制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效能,各国都已开始重视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前一时期,传感器技术没有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得远远落后于信启、的处理,反过来又阻碍了计算机的应用和电子工业的发展。

因此近年来各国已把传感器技术摆到了重要的地位。

如美国空军200。

年报告中将传感器列为提高二十一世纪空军能力的十五项关键技术之一;在日本更认为“唯有模仿人脑的计算机与传感器的协调发展,才能决定技术的将来。

当务之急,是全力发展传感电子设备。

”总之,传感器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的新型科学技术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开发还将日益扩大和深入,因此被视为80年代的关键技术而受到国内外的广泛瞩目是理所当然的。

1.2传感器在海洋中的应用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科学在海洋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灾害预防、权益维护等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国家制定海洋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传感器总结3000字

大学传感器总结3000字

大学传感器总结3000字
传感器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重要工具,它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例如:电阻、电容、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热电偶等,都已成为当代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

许多先进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之后,又产生了许多新型的传感器。

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感器的品种和数量剧增,而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传感器向着高精度、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系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传感器技术的一个分支——智能传感器技术,并正在研究开发之中.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工业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传感器,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正在逐步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总之,传感器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也离不开传感器。

本文根据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对传感器技术这门课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为了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人类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早期的传感器主要是利用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成的。

例如,利用温度的变化制成热电偶;利用磁场的变化制成磁电式传感器;利
用光敏物质的受光照射而改变颜色制成光电池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种类日益繁多,它们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疗卫生、生物工程、甚至文物考古等领域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小论文传感器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院 (部)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学分起始日期目录摘要 (1)引言 (1)1、传感器技术 (2)2、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5)3、结语 (5)参考文献 (6)传感器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摘要随着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其重要手段是用机器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用仪器装置代替或扩充人类的脑力劳动。

蒸汽、内燃机以及电动机的发明,曾为人类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做出过巨大的供献。

自动调节器、程序控制器以及计算机等的出现,在某些领域内,局部或全部地代替或扩充了人类脑力劳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宰。

科学技术上的这些巨大成劝和进步,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能否发明更先进的机器,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回答是肯定的。

即采用自动化技术,采用自动化了的生产机械和自动化了的生产过程以及两者结合构成的自动化车间乃至自动化工厂。

采用自动化技术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信息的获取。

就是说,只有对原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乃至订货、销售和库存的情况等信息部分成全部获取后,才能进行自动计量、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和自动管理,以达到局部成全部自动化的目的。

为获取上述各种信息,就必须采用各式各样的传感器。

可见,传感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占据何等重要地值。

近年来,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将侍感器的研制列为高技术、新技术的研究课题的首位。

例如日本,1959年有关传感器的(以半导体传感器为例)仅有6项,1964年增为300项,1974年上升为1000项,而到1984年就激增为3000余项。

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接近这样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经济应用引言在“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为全世界所公认。

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利工具。

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没有传感器,现代化生产就失去了基础。

传感器是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传感器技术(一)传感器技术简介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的总称.通常被测量是非电物理量,输出信号一般为电量.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基础是信息技术,而传感器技术被认为是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一些发达国家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位置.随着现代科学发展,传感技术作为一种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工业自动化测量和检测技术、航天技术军事工程、医疗诊断等学科被越来越广泛地利用,同时对各学科发展还有促进作用。

目前在全世界有6000多家公司生产传感器,品种多达上万种.美国把80年代看作是传感器时代,日本把传感器列为80年代到2000年重大科技开发项目.我国把传感器列为“十五”计划重点科技研究发展项目之一。

(二)传感器技术发展历程传感技术大体可分3代,第1代是结构型传感器.它利用结构参量变化来感受和转化信号。

例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它是利用金属材料发生弹性形变时电阻的变化来转化电信号的。

第2代传感器是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固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由半导体、电介质、磁性材料等固体元件构成,是利用材料某些特性制成的.如:利用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光敏效应,分别制成热电偶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70年代后期,随着集成技术、分子合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集成传感器.集成传感器包括2种类型:传感器本身的集成化和传感器与后续电路的集成化.例如:电荷藕合器件(CCD),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集成霍尔传感器UGN3501等.这类传感器主要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好、接口灵活等特点集成传感器发展非常迅速,现已占传感器市场的2/3左右,它正向着低价格、多功能和系列化方向发展。

第3代传感器是80年代刚刚发展起来的智能传感器.所谓智能传感器是指其对外界信息具有一定检测、自诊断、数据处理以及自适应能力,是微型计算机技术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80年代智能化测量主要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传感器信号调节电路微计算机、存贮器及接口集成到一块芯片上,使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90年代智能化测量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传感器一级水平实现智能化,使其具有自诊断功能、记忆功能、多参量测量功能以及联网通信功能等。

(三)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领域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具体地说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

如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即使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准确的信息(或转换可靠的数据),不失真的输入,也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传感器种类及品种繁多,原理也各式各样。

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过高的精度要求对某种使用也无太大意义;过宽的范围度也会使测量精度降低,而且会造成成本过高及增加工艺上的困难;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

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

为此,在研究高精度传感器的同时,必须重视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包括床暗器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检测与应用等诸项内容在内的传感器技术,已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专门学科。

一般情况下,由于传感器设置的场所并非理想,在温度、湿度、压力等效应的综合影响下,可引起传感器零点漂移和灵敏度的变化,已成为使用中的严重问题。

虽然人们在制作传感器过程中,采取了温度补偿及密封防潮的措施,但它与应变片、粘帖胶本身的高性能化、粘帖技术的精确和熟练、弹性体材料的选择及冷、热加工工艺的制定均有密切的关系,哪一方面都不能忽视,都需精心设计和制作。

同时,还须注意传感器的安装方法,支撑结构的设置,如何克服横向力等问题。

作为一次仪表的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组成。

转换元件通常是精密的电桥。

因此,测力秤重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由弹性体、应变片、粘帖胶及各种补偿电阻构成。

他的稳定性也必然是由这些元件的内、外因的综合作用所决定。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谈些粗浅看法,与同行商榷。

首先是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一般是由优质合金钢材及有色金属铝、铍青铜等加工成型,影响弹性体稳定性,主要是它经各种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及残余应力。

考虑到应力释放时的相互平衡关系及弹性体结构形式的约束,要想让残余应力释放,就要进行时效处理,这在实际中若采用自然时效法,则释放缓慢、周期长,常常是不可取的,需要人为缩短时间,一般要消除弹性体表面残余应力的方法是:做真空回火处理和疲劳式脉动处理及共振。

这样可大幅度地降低残余应力,在短时间内完成通常的长时间的自然时效,使组织性能更为稳定。

其次,是应变片和粘接胶。

影响应变片稳定性的是箔材本身,制造应变片的电阻合金种类很多,其中以康铜合金使用最广,它有较好的稳定性,高的疲劳寿命及小的电阻温度系数,是理想的丝栅制造材料。

此外,制造应变片过程中应消除不良影响而造成的不稳定性。

如:丝栅与基底胶的粘接强度,应变片与弹性体间的粘帖强度,基底胶内应力的释放等等,都是不稳定因素。

另外,应变片的粘帖,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之一,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胶的粘接质量,乃至测量精度,如果帖片不严格,技术不熟练,即使使用最好的应变片也无济于事。

应用于空调制冷剂液位的精确控制用过空调的人肯定都知道满液式冷水机,满液式冷水机组主要由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壳管式冷凝器、满液式蒸发器等组成。

对于满液式冷水机组,要实现液体冷媒完全将热传表面润湿同时又不会产生回液,就要对蒸发器内制冷剂液位进行精确控制,对蒸发器液位控制的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不管是哪种都需要用到传感器。

间接控制是指将除冷媒液位以外的其它系统参数作为调节对象,以间接实现对蒸发器液位的控制。

间接控制可以是对蒸发器出口过热度进行控制,即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中的控制逻辑,将过热度控制在大约1.5 至2.0℃,从而实现对液位的控制。

此外,蒸发器液位也可以通过系统排气过热度、压缩机油位等反馈参数进行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直接以蒸发器内制冷剂液位作为被调参数,通过液位传感器采集到的液位信号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对目标值进行调节,调节信号输入到节流阀驱动装置,调节目标为节流阀的开度值,从而实现对供液量的精确调节,进而达到精确控制蒸发器内冷媒液位的目的。

随着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大多都是采用间接控制的方法进行测量,这样是非常方便的。

类似的传感器不仅在空调上有应用,在洗衣机等其它类似家电上也有应用的。

应用于数字医疗捕捉电压信号微型传感器掀开数字药片面纱,“数字药片”就是在高科技盛行的时代下诞生的,这是一种内置可消化微芯片的药物,仅长宽仅1毫米,高也不过0.45毫米,体积跟一粒沙子相仿,被植入到正常药片中。

其实质是一个微型传感器,由迷你硅片组成,内含极少量镁和铜,当其被吞食的时候,可直接利用人体胃液发电被服用后会和消化液反应产生轻微电压,将信号传送到皮肤表面。

这就需要一个感应装置来捕捉和显示数字药片的信号,这以装置被称为接收片,它通常被贴在服用药片的患者贴近胃部的位置,这个装置接受轻微电压产生的信号并将其转化成为数据,传输到医生手机上,这样医生就知道病人有无按规定服药。

而这个小装置不仅可以接受信息,还能够记录病人的心率、温度等――这些信息也能通过手机应用查看。

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实现传感技术硬件系统与元器件的微小型化;四是通过传感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整合,实现无线网络化。

三、总结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

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

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因此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

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