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教育思想
朱熹教育思想述评
朱熹教育思想述评
朱熹教育思想是宋朝文学家朱熹先生留给人们的重要遗产。
自出生以来,他就
一贯致力于改革宋朝教育制度,提高教育水平。
他的教育思想依据儒家传统,以诚信合乎“仁、礼、义、忠”这四组夫妇核心价值观制定的。
一、实事求是的态度
朱熹在教育中强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有真诚的态度,
去探讨社会和世界上真正有用的知识。
他认为,学习毕竟要经过实践与实践,学习不可避免要进行实践,同时实践也不可避免要通过知识理论来支持和指导。
二、强调早期教育
朱熹认为,幼儿脑子的智力可发挥的极限已经定型,所以教育应该尽早进行,
以便把握知识以及获得真知识的最佳时机。
三、实践在学习的重要性
朱熹认为,学习知识不仅要进行理论研究,还要尽量重视实践教育,以强化学
生思考、比较、选择、综合等能力。
他认为,学习要以“理论促实践”,实践又要首先有理论基础,才能获得优良的结果。
四、尊重人格
朱熹强调尊重个体,要求教师采用“知己”的态度,利用尊重和体贴等方式来
激发学生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自我意识。
他认为,尊重个体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自觉社会行为和关系愉悦的人际关系。
另外,朱熹还主张以“教不止于学”的思想,旨在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德行,塑造文明的性格,把智慧和道德的本质结合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总之,朱熹教育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宋朝教育制度及方法上也作出了重大
贡献。
他提出的“实事求是”态度、“早期教育”理念、“实践在学习”的重要
性和“尊重人格”的思想,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很有裨益。
朱熹教育思想的实践
朱熹,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后世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出发,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一、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 格物致知朱熹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明理,而明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
格物,即观察事物,探究其本质;致知,即获得真知。
通过格物致知,使人认识到事物的规律,进而达到明理的目的。
2. 诚意正心朱熹强调,教育要培养人的品德,而品德的基础是诚意正心。
诚意,即真诚地对待他人和事物;正心,即保持内心的正直。
通过诚意正心,使人具备高尚的品德。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认为,教育应从修身开始,逐步发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即培养个人的品德;齐家,即管理家庭;治国,即治理国家;平天下,即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 重视经典教育朱熹主张以儒家经典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认为经典是先圣先贤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价值。
通过学习经典,使人获得道德修养、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知识。
二、朱熹教育思想的实践1. 教育内容在朱熹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古代中国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如《四书》、《五经》等。
这些经典成为学生必读的教材,通过学习经典,使学生掌握儒家思想,培养高尚的品德。
2. 教学方法朱熹主张以“讲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经典,引导学生理解经典中的道理,使学生能够将经典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朱熹强调“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教育评价朱熹认为,教育评价应以学生的品德和知识水平为主要标准。
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修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4. 教育实践朱熹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朱熹创立了“朱子学派”,该学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汉族,福建福州人,南宋理学大家,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
他独创的“格物致知”、“致良知”等教育理念及实践方法,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之一。
本文对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浅析。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1. 格物致知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唯有通过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真知。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灌输知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真理和本质,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这种教育方法是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
朱熹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人格完善,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在他看来,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这种品质的内在根基就是“良知”。
他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良知”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引导人正确地认识善恶、遵循道德规范。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良知,并且通过教育的实践活动,使之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3. 教育方法朱熹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
他主张“以问为学”,即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还提倡“小班教学”,认为小班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和指导。
这些教育方法都体现了朱熹注重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
1. 标本兼治在教育实践中,朱熹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通过“量体裁衣”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2. 教书育人朱熹提出的“教书育人”思想,是他的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
论述朱熹的教育思想
论述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是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和目的,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以及论读书法。
一教育思想㈠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⒈教育作用:“变化气质”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至纯至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的善性。
⒉教学的目的:“明人伦”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的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㈡论“小学”和“大学”教育⒈“小学”教育⑴教育任务八岁入小学,朱熹认为小学教育任务是“圣贤坯璞”,是打基础的阶段。
⑵教育内容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
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⑶教育方法首先,朱熹主张先入为主,及时施教。
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⒉“大学”教育⑴教育任务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
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⑵教育内容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⑶教育方法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两点值得注意:其一,重视自学,其二,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㈢关于道德教育思想(低频,简答)⒈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是理学教育的核心,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首位。
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
⒉道德教育内容要实现道德教育“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进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这是朱熹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他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
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年-1200年)是中国古代儒学家、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朱熹教育”。
他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修养,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和国家,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教育。
首先,朱熹强调教育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他认为个人的修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通过修身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社会作出正确的引领和示范。
他倡导“诚实守信,将义修能,加以正学为道义”,即通过诚实守信和努力修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再通过学习一以贯之的知识与学问,使之能够自觉追随“道义”的方向,才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才。
其次,朱熹主张以理学为主的教育内容。
他认为理学是一种科学的体系,可以为人类提供关于天地人事的正确知识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他主张学生要通过学习理学,全面地了解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通过观察和研究寻找出最为合理的解释,培养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将四书五经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认为这些经典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通过学习经典中的道理和格言,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正确和高尚。
此外,朱熹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更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品质、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
他主张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育,包括阅读、写作、绘画、音乐、体育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他提出了“课中有文科,课后有杂艺”的教育方式,即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朱熹还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社会性。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而应该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朱熹认为教育不仅是对个体的培养,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改造。
他曾说:“一人成就,则渐成己有道德,则乃长远有国家。
”他认为个体的进步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结合,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使之有能力和责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
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1、立志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
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
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
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
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
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
"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
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
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功夫;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功夫"。
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志,所以都不肯做佳养功夫。
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
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
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是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
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
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有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2、主敬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
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
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
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
朱熹的教育思想 教育 教化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朱熹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化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朱熹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化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朱熹(1130-1200)是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提出了以教育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张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探讨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以及对后世教育的影响。
一、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朱熹认为,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美的关键所在。
首先,他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在朱熹看来,德是人的根本,只有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其次,他注重智育,认为人的智力开拓决定了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再次,朱熹关注体育,他认为强健的体魄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朱熹强调群育,认为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最后,朱熹提倡美育,他认为美是精神的陶冶,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能力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也非常关键。
朱熹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他提出的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后世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朱熹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对教育的定义和目的的阐述启发了后世教育家对教育的思考。
朱熹将教育定义为“教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这一观点得到了后世教育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其次,朱熹提出的五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对于后世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理念指导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对于改善教育质量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这一理念也对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引发了对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和美育的平衡发展的关注和实践。
另外,朱熹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也影响了后世教育的发展。
他将教师视为人类学问和知识的传承者,注重培养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提倡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共5篇]》
《朱熹教育思想及意义[共5篇]》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一、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先天之道与后天之学朱熹认为,人的先天天性具有善恶二元性,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先天性的善性。
因此,后天之学成为了实现先天之道的必要途径。
2.教育以“诚”为本朱熹提出了“性之善恶在诚之中”的说法,认为“诚”是人类道德成长的根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诚信和品德,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坚守诚信不移。
3.殷勤教诲与示范言传朱熹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强调教育需要殷勤匡导,通过实例化和规范化的言传身教方式,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4.知行合一朱熹强调,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学习应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5.强化家庭教育朱熹认为,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主张父母应该从儿童早期开始慢慢塑造儿童的品格,对儿童进行大量的言传身教教育,从而培养出一代道德高尚的人类。
1.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朱熹教育思想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人性观念融入了教育理念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 对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朱熹教育思想注重个性化教育和精神坚韧,强调以诚待人、以身作则,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这些教育理念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3. 为当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朱熹教育思想强调统一知行、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4. 面向未来,塑造教育人才的优秀品质朱熹教育思想广泛影响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同时对于塑造教育人才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成才,具有值得借鉴的部分,这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教育事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朱熹教育思想以自身独特的理论洞见和实践经验,成为中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朱熹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
“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
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仍有借鉴价值。
一、教育目的:明人伦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
“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豪、教育条,他对幼儿教育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
①注重胎鼓。
他从"理气二元论"出发,论述胎教问题。
他认为,母亲受胎后一育一行对胎儿都会有影响,所以孕妇在各方面要非常注意。
朱熹作为一个理学宗,不仅没有将腑教视为"邪说",而且充分地注意刊胎教的积擞意义,不仅关系到儿童的体形容貌,甚至影响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在这一点上,他的认识水平超过同时代的思想家。
②重视乳母之敷。
朱熹十分重视母对婴儿的保育作用,主张墨慎挣乳母。
他提出乳母的条件是:必求其竟褡慈惠,量良恭敬,慎耐寡言者,使为子师"。
③要求善从师,慎师发。
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弱,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习与正则正,习与邪则邪。
'因此来熹也与古代许多教育家一样,强调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慎择师友。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教学内容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
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
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
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
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2009-02-28 08:09:45)标签:分类: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
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
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朱熹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古文家。
他在教育思想和实践方面的贡献被誉为“朱子学派”。
其思想深受尊重,为后人所传颂。
本文将从朱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有着严格的规范,他强调学习要以尊崇道德为根本,始终把教育当成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
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他要求学生要明辨是非,关注大义,脚踏实地,追求真理,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其次,他认为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严谨和实用,即既要讲究科学精神的严谨性,又要注重直接的实用性,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最后,他还强调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半吐半吞。
朱熹的教育思想有着浓厚的儒家色彩。
他尤其重视儒家的“仁政”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一个有德才的人,成为能够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他还认为,教育要按照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进行,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这个理论有利于使学生逐步加深自己的认识和不断增长知识。
二、教育实践朱熹的教育实践以经学为主,他坚信唯有学好经典,才能学好其他知识。
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首先要求学生一统天下的主题思想,再去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他常常强调“读书若耳暨”,即学生需要反复阅读、体味书中的经文,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体悟来领悟书中的思想理念。
他还经常拿《论语》作为启蒙读物,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本开宗明义的书,它在传统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此外,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言行和行为要求严格,防止出现无序的情况。
朱熹的教育实践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他始终关注民生,认为教育是人民幸福的关键,因此他的教育实践非常注重实用性,就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社会人格问题,使社会受益。
所以,他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应对各种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体现出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精髓,他的思想教育离开了传统,讲求实用、真正落地、实施。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
朱熹教育思想及实践浅析朱熹(1130年-1200年),宋代大儒,理学创始人之一,其教育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教育。
朱熹的教育思想以培养人的德才为中心,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修身立德,提出了“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世界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才能获得真知。
他强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人的智慧和德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认知能力,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朱熹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出“格物致知、止于至善”的教育理念,即通过观察和认识外在世界,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智慧。
这一理念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朱熹的教育思想还注重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既具有德行高尚,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他提倡“诚意正心、达学通经”,强调培养学生的诚实正直品质和通达经典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全面的修养和知识。
朱熹在教育实践中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全面成长,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熹教育思想的实践表现在他的教学活动中。
他注重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强调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真知。
他倡导“格物”、“致知”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来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德行。
他主张“通经达学”,注重学生熟读儒家经典和典籍,培养学生的博学多才,使他们具备宽广的学识和文化修养。
朱熹还注重了学生的德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朱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不仅影响了古代教育,而且对今天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提倡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品行端正的行为习惯。
我们也应当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提倡通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人物简介朱熹(理学思想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与程颐、程颢并称“程朱理学”)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朱松失官在家,教书伟业,朱熹从小攻读儒家经典,后师从程颐三传弟子李侗。
朱熹先后任官14年,其余时间多著书授业(《四书章句集注》元朝科举以此取士——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每到一地都要创办学校,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前后讲学达59年之久。
朱熹关心国家大事,向朝廷推崇理学,强调修身,力主抗金,但不被重用。
二、教育思想(一)人性论——人性二元论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就是理(性即理),是绝对至善;“气质之性”因人而异。
朱熹曾经做了一个比喻。
他说“天理”就像一只“明珠”。
人的形体气质就像盆中的水,有的盆中水是清激的,有的盆中的水是混浊的,清出的程度义各不相同。
把“明珠”放在清水盆里,我们看到的还是明珠;放在浊水盆里我们看到的就是暗珠;如果水太混浊了,我们连珠子都看不到。
明珠在水里面的具体显现就好比”气质之性”。
(二)教育的作用“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接近“天命之性”(接近天理)。
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隐私就是“欲”,所以“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对个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明明德对社会:齐家、治国、平天下——亲(新)民(三)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四)“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1.“小学”教育(15岁前):①教育任务:教之以事——打坯模——打好做圣贤的坯模②教育内容:伦理道德规范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学习③教育方法:尽可能具体明确,生动直观形象2.“大学”教育(15岁以后):①教育任务:教之以理——加光饰②“大学”主要是读书,读书穷理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五)朱子读书法(寻私心,且吃力)1.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定的次序,不要颠倒;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即量力性原则;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圆囵吞枣,急于求成。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展开全文一、朱熹终身热衷教育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
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
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阁待制。
他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学识渊博,秉性刚直,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余卷,著述等身! 世称“朱子”。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
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
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三)。
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教育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
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
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
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
此处是个周围隆起,中间低洼的小盆地,像个朝天的洞穴,故名白鹿洞。
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
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
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
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
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
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教育思想: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出⽣于福建。
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取佛、道观点,并叹收当时的⾃然科学成果,构建了⼀个“致⼴⼤,极精微,综罗百代”的集⼤成的学术思想体系。
他把“理”作为哲学体系的最⾼范畴,⽽“理”⽆所不在,“万物皆有理”。
他从理⽓论出发,提出了“宇宙⽣成论”。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天理,灭⼈欲“,认为天理胜则⼈欲退。
他还继承了孔⼦“学⽽优则仕”、“有教⽆类”的教育⽬标,提出教育的⽬的和作⽤就在于“明⼈伦”。
并且以“正⼼修⾝”为教育⽅法,以“圣⼈之德”或“贤⼈之学”为培养⽬标,以“修齐治平”作为⼠⼈阶层的最⾼理想。
朱熹四⼗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套教学⽅法和原则。
他认为学习是⼀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
⽽贯穿其中的⼜有若⼲条原则。
在他去世后不久,其门⼈编成《朱⼦读书法》⼀书,⽤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原则加以概括,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涵泳、切⼰体察、著紧⽤⼒、居敬持志。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期最有影响的⼀位教育家。
《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朝代读书⼈的必读书;《朱⼦家训》成为南宋以后家族⽂化教育的典范。
从南宋以来七⼋百年,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的影响最为深远。
正⽂:《⽩⿅洞书院揭⽰》(节选)[原⽂]⽗⼦有亲,君⾂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
尧使舜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已,⽽其所以学之序亦五焉。
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之事,则⾃修⾝以⾄处事接物,亦各有要。
其别如左:⾔忠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于⼈。
⾏有不得,反求诸⼰。
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5、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他指出,这些伦理道德皆蕴藏于儒家经典之中。
朱熹的教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
朱熹朱熹的教育思想是:
1、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他强调“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
2、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明天理,灭人欲”。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
3、教育的任务是小学“教之以事”,“大学是穷之其理”。
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
扩展资料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教育思想作者:佚名点击数:510 更新日期:2006-10-1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在此感谢本文作者。
摘要: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 并且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即 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
“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他认为,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关键词:朱熹德育明人伦方法南宋大儒朱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学识渊博,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
《紫阳朱氏建安谱》附有朱熹著作总目凡41种,400百余卷,著述何止等身!非专业人士恐怕毕其一生精力也只能接触其宏富著作之一二,更不敢枉谈研究,对朱熹思想的发掘须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断的努力。
下面就朱熹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说一点浅见,也只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甚至谬误处,期待读者和专家批评。
一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
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
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
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
朱熹一生从事教育,教化民众,可谓桃李满天下。
据《紫阳朱氏建安谱》记载,朱子门人可考者有蔡元定、真德秀、彭龟年等321名,不仅具名姓,且附列简历。
明人伦的教育思想在他本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佐证。
同时,他对当时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批评也是切中时弊的。
朱熹提出教育分两个阶段,8至15岁入小学,15岁之后入大学。
“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
至于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
“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朱子语类》卷七)。
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
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
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近思录》卷九注文)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
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
”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结合当今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许多十五六岁的学生上完初中就失学了,很让人担忧。
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是否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呢?二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
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
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
”就是说,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
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于优先地位。
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
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取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
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濂洛关闽书》卷十六)。
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
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
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于儒家经典之中。
“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
其文则出于圣人之手,而存于《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朱文公文集》卷十八《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
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
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后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朱子语类》卷七),那是做人的样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并强调“学者学此而已”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
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
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
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
能解斗争,能决是非。
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
”上述列举的这些“能”,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
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三至于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
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
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 (《续近思录》卷十二),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只要“先入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
(《小学集注·原序》)朱熹强调婴儿坠地之后,乳母之教,尤为重要。
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
8—15岁为小学阶段。
“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
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
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小学·嘉言》)。
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
为便于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于“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
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
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 ?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入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洒扫应对,入孝出悌,动罔或悖”(《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
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比今天的《小学生守则》还要细致,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
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于说不重视“知”。
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践履。
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
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