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词语理解的影响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 关键词 ] 词语 ; 句 子; 孔雀尾 式; 狮子 头式 [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 9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8 0 9 1 ( 2 0 1 3 ) O l一 0 1 1 4— 0 3
纵 观我 国的翻译史 : 从东 汉 时期 的佛 经 翻译 至新 中 国翻译 时 期 , 我 国 出
一 文
●
史 Biblioteka ● 哲 中 西 方语 言 文化 差 异 对 英 汉 翻 译 的影 响
口毕 玉 娟
[ 内容提要 ] 语言是文化 的载体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 间的相 互转换 , 更应该是 两种不同民族 之间思想 内容 的
对等交流。 中西方 国家 的人 们使用 两种 不同的语 言。 中国使用 的是 汉语 , 而西方 国家大部分 讲的是英语。英汉 两
种语言都具有独特 的文化背景和悠 久的历史。 由于 中西 方 国家 人们 的思维 方式和 价值观 不 同, 导致 了人们对语 言 内涵 的理解存在偏差 , 影 响 了人 们之间 的交流。 因此 , 研 究中西方 语言文化差异 , 实现 两种语 言之间的意义对等 转换 , 对促进 中西方 国家人们之 间的交流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 义。本文 着重从 中西方语 言 文化差异 对词语 翻译、 句
( 1 ) A l l t h e p e o p l e i n C h i n a a r e a c t i v e i n S —
p o r t s n o w.
●
a t s e v e n o’ c l o c k e v e r y da y .
史
●
我父 亲 每 天 早 上 七 点 打 开 收 音 机 收 听 新 闻。
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方式有时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法结构、词汇使用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以期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沟通。
一、语法结构的差异中西方语言在语法结构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文以词序为主导,即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
而英语则以主谓宾的结构为主,主语在句子中通常位于句首,谓语和宾语紧随其后。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文和英文表达方式的灵活性和重点不同。
中文注重修辞和意境的表达,通过词语的排列和组合来展现情感和思想;而英文则更注重信息的准确传达,句子结构相对严谨。
二、词汇使用的差异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导致了词汇使用上的差异。
中文在词汇丰富性上具有优势,一个词可以有多种含义,形成了丰富的词义和表达方式。
而英文则更注重精确性和准确性,一个词通常只有一个具体的含义。
此外,中文中的成语、俗语和谚语等在表达方式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英文中则相对较少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
三、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会影响到表达方式。
中文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含蓄和间接,善于运用比喻、暗示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而英文则更直接和直白,注重信息的直接传达和清晰表达。
这种差异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上尤为明显,中文写作常常带有诗意和抒情色彩,而英文写作则更注重逻辑和条理。
结论: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这种差异体现在语法结构、词汇使用和表达方式上。
通过了解和理解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并学习对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同时,也要注意在表达时避免误解和歧义,尽量使用准确、明确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思。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
中西方文化差别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翻译其实不是纯真地变换语言文字, 而是一种跨文化社交行为。
不一样民族之间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俗民情等方面差别较大, 因此我们应认识中西文化差别,找到中西文化适合的切入点, 灵巧运用翻译技巧 , 以此来防止翻译误区, 使得翻译出来的语句更切近原文意思。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 ) 翻译概括详细而言 ,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变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
换言之,翻译是借助不一样的语言文字再现原话者的正确意思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翻译的过程中 , 为了翻译正确 , 不行任意增减。
翻译人员的职责在于变换文字, 可是不得改变其原意。
因此 , 表达性和正确性是翻译的两种重要因素。
表达性则是保证文字简单被世人所理解 , 正确性则是翻译的基础必需条件[1] 。
(二 ) 文化概括当前为止 , 文化还没有被正确立义 , 十九世纪四十年月 , 有名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试试采纳唯心主义重要观点, 将文化定义为其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表达形式。
我国现代人类学者则提出 , 文化是指某一特定人群的活动、感觉、思想与妆扮的全部方式。
(三 ) 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活动包括了翻译。
翻译有益于促使译语文化的发展, 同时遇到译语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社交活动中, 翻译饰演侧重要角色 , 处于当先地位。
翻译有益于促使文化沟通、丰富人类文化、建立精神文明国家。
从微观层面而言, 翻译又有利于提升我们专业素质、文化涵养, 保证职业生涯顺利实现 , 使得我们使用和学习外语的能力提升。
二、东西文化差别背景下英文翻译常有误区(一 ) 拼写错误剖析我国公共场所英语表记语翻译得悉, 拼写错误层出不穷, 只需略微拥有英语能力的人都能易如反掌地发现拼写错误, 这是一种最初级的错误。
比如,“卫生间”的正确翻译为 Toilet, 但是本质生活中 , 人们广泛将其翻译为 Tolet、Tolleet。
(二 ) 汉语拼音取代英译若我们对城市的各个街道予以认真的察看, 能够发现随地都存在利用汉语拼写来对英语翻译予以代替的状况。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2482018年41期总第429期ENGLISH ON CAMPUS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文/张植晟引言英汉翻译是通过使用语言机制,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目标,也是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多种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们想要达到思想交流,就需要以翻译作为媒介,由于其属性特点,翻译需要依赖文化而存在。
目前,英语是世界大部分国家沟通时使用的官方语言,因此保证其翻译精准度十分重要。
一、文化对于英语翻译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多,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双方沟通交流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脚步加快,建立与他国有效沟通是必然发展要求,英语翻译作为重要工具,可直接影响沟通效果。
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中的影响程度,改变固有“闭门造车”的发展形势,不仅能引入国外优质文化,还能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
在英汉翻译工作中,其核心内容在于推进两国之间有效联系,从根本上来看,一切翻译工作均有其实际意义,除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在保证交流质量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共享文化”的理念,实现文化互动,建立与他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多种影响1.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
地域差异的影响往往与当地人们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其日常生活中涵盖着当地的经济水平、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
因此相关语言的运用要符合地域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言应用的目的。
翻译人员要重点注意,不能仅从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分析其文化背景,例如:西方文化中,白色white代表着纯净与天使,因此新娘需要身穿白色婚纱,而在我国文化中,red(红色)寓意着幸福美满,所以中式婚礼上,新娘往往要穿大红色喜服。
在美英民族中将红色视为血液的颜色,意为危险、可怕。
为中华民族中,则用白色表示对已逝亲人的哀悼。
不同的地域会繁衍出不同的地域特色,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会导致英语翻译受到一定影响。
浅析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后相联系 , “ 区居 民”于是指 那些社 会地 位不高 ,收入有 限的人 。 郊 而在欧美 ,由于城市 中环境污染 , 通拥护 等问题 , 交 有钱人往往迁到 空气 清新 、环境 优美 的郊 区居住 ,所 以 “uubnn a. in ”指 sb ra i b t t h as “ 住在郊区的有钱人” ,与 中文截然不 同。再如 ,俄语里 的 “ 白桦” 有喻指 “ 祖国” 、 “ 俄罗斯少女 ”的意思 ,而 中文里 的这个词却没有 附着这种含义。所以 ,在词汇教学 中,不能简单地用字母进行单词释 义 ,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外语并补充该词可能隐含的意思 ,指导学生正
高 校 工 00 0 6
对 浅 析 西 方 文 化 里 英 语 阅读 的 影 响 目尿
朱 景 丽
( 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 濮
摘 要
阅读是 掌握语 言知 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 渠道 。而熟 悉西方的文化 背景 ,就成为提 高阅读 能力的非常关键
“
隐喻句。 《 圣经 )上讲 , 上帝在地上抓 了一把泥土捏 了个人 。然后对 着他的鼻子吹了 口气 ,人从此就开始了生命 。Ca 这个词就来 自这个 l y 典故。在这 句话中它比喻相对于人的精神而言 的人的躯体 。这句话的 含义 为:父母给 了学生生命 ,而教师则把学生培养成人 。试想 ,如果 中国学生对 西方文化一无所知 ,就很难产生相关的联想 ,理解它的意 思 。而传统 的外语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上 ,
如 ”dao ”与 “ ”。 中国人 习 把龙视 为权力、吉祥的象征 , rgn 龙 惯 而 在英 语文 化中 , “ ao ”被看 作一种神秘的 ,邪恶 的怪物 。再如 , d gn r sb raihb a t uubnn ai n ”与 “ 区居民”。中文 里一般把郊区与偏僻落 t s 郊
浅析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浅析文化背景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组成要素之一。
阅读不仅是一个翻译转码过程,更是作者与读者进行心灵与情感交流的文化交融过程。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词汇及语法的教学,过于依赖语法知识分析理解语义,并作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文章语言形式的教学,忽视了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长此以往,学生很难进一步提升其英语运用与阅读能力。
学生想要对英语文章能够有一个全面理解,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熟悉外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知识,这里的背景知识主要是指有关当地国家的地理、军事、历史、政治、外交、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知识。
本文主要针对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影响进行描述。
一、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降低学生阅读兴趣文化背景知识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对所读知识内容的提前认知;二是对特定材料的提前认知;三是对阅读材料所需词汇的提前认知。
英语阅读理解语境下的文化背景知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学活动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部分阅读或深入阅读。
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文化背景知识对文本信息进行填充,使阅读文本能够一气呵成,进而正确理解作者意图。
如果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缺乏了这一部分知识的填充,则不仅会让学生对文本知识进行曲解,还让学生被英语阅读过程生僻晦涩的单词及专业术语给唬住,进而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生阅读兴趣。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吸取与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美国经典的著作或电影视频,让学生在阅读及观看过程中,增进对美国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进而对其产生兴趣,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二、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将影响语篇正确理解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文化背景知识是阻碍其深入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
阅读主体会因对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填入或者曲解原文含义,严重影响对整篇语篇的准确理解。
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浅析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然而,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以后,学生还是有可能无法理解或无法正确理解阅读的内容。
其问题的症结就在他们对汉英文化差异理解得不足。
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理解有着重要影响。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词语的差异中英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反映得最为突出。
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含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词语往往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而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几乎无处不在,包括成语、谚语、俚语、敬语、俗语、委婉语、交际语、体态语、双关语、颜色词、数量词以及含有典故和神话的词语等。
汉英民族共同的经历使这两个民族有着相似的习语,但是更多的习语却显著表现出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形式。
这部分语言由于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其真实意思,我们在阅读英文时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否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二、生活习惯的差异中文与英文是两种不同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下的产物,这两种不同的习俗导致中西方在对同一观点、学习以及评价上有不同的方法。
例如,英文和中文在颜色上就有不同的意思。
对中国学生来说很难理解“a white wedding”。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通常只有在葬礼中才穿白色,“white”在中国文化中代表悲伤;但是在西方文化中“white”代表和平与纯洁,在婚礼仪式上新娘穿着白的的裙子意味着纯洁无瑕的爱。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同样的颜色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三、文化差异和词语的理解任何语言中的词都是受文化影响的。
在习得英语词汇时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它的词汇意义,更要了解它的内涵和词性等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英语和汉语因为两国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风俗和社会习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差异。
所以,词语效果上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我们的理解。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语篇逻 辑的差异
西方英语翻译中注重形式 逻辑和论证逻辑
中国英语翻译中注重语境 逻辑和修辞逻辑
语篇逻辑差异对中西方文 化交流的影响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 语篇表达方式存在 差异,这主要表现 在句子的结构、语 序和表达习惯上。
添加标题
中文句子结构通常 较为松散,而英文 句子结构则较为严 谨,因此在进行中 英文翻译时,需要 特别注意句子的整 体结构和逻辑关系。
主语选择:中文习惯使用人称 主语,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使用 物称主语
语序差异:中文句子中修饰成 分通常前置,而英文句子中修 饰成分则常常后置
谓语选择:中文强调谓语与主 语的逻辑关系,而英文则更注 重谓语的形态变化
表达方式:中文句子中常用主 动语态,而英文句子中则常用 被动语态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句子语气存在差异。 中文句子语气较为委婉,而英文句子语气较为直接。 中文句子语气常常使用虚拟语气和被动语态,而英文句子语气则较少使用。 中文句子语气有时会省略主语,而英文句子语气则必须明确主语。
保留原文意象: 在翻译中保留 原文的文化意 象,以传达原 文的深层含义。
0 1
替换原文意象: 在翻译中用另 一种文化意象 替换原文的文 化意象,以更 符合目标语言 的表达习惯。
0 2
补充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补充 相关的文化背 景,以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 原文的文化意 象。
0 3
创新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采用 创新的表达方 式,以更好地 传达原文的文 化意象。
英语中常用抽 象名词表达具
体事物 英语中常事实 英语中常用连 词短语表达逻
辑关系
主语差异:中文多用无主语句,英文必须使用主语 谓语差异:中文多用动词,英文多用名词和介词 语序差异:中文常把修饰语放在中心词前面,英文则相反 时态和语态差异:中文使用时态和语态不如英文频繁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的影响是显著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
1.文化差异影响语言表达方式: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传统习俗、社
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化背景和语境
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文中常用的成语、谚语,在翻译成西方语
言时可能需要使用类似的俚语或成语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2.语言结构和语法的差异: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语法和语言结构上存在
明显差异。
中文中的主谓宾语结构相对固定,而西方语言中更注重主语和
动词的顺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语法和语言结构的调整,以
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特点。
3.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影响到翻译的选择。
例如,一些中文短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但在西方文
化中可能没有类似的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
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4.社会文化差异: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中的用词和表
达方式。
例如,中文中的尊称和称谓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因此在翻译
过程中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用词,以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习惯。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文翻译有深远影响,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
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中西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词汇的影响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日趋频繁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因此,在学习异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本族文化和异文化进行一定的比较,以期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本文首先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一定阐述,然后通过大量例证,就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词语和熟语中的体现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了中西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词汇的重要影响.关键词:语言;文化;词语;熟语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扩大,人们已经认识到:语言不是一种符号体系,即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学习语言就不可能回避文化问题;要想更好地交流,也就必须更多地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了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达到真正掌握英语,能够用之准确得体地进行交流的目的.1 语言和文化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语言是它的首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的语言受其社会演变,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心理机智的影响;然而,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依靠它的语言来传播,因此,作为传播工具的语言对文化又有着制约的一面.“人是通过他所掌握的语言去感知,去认识,去接受世界的”,这样,“从语言看到的世界已非客观世界,而是经过特定的文化分类,组合,充盈着人的主观意识的世界”l-1j.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不同民族语言的差异正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格局.中华民族的黄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有其独特的渊源;西方的海洋文化虽然较为年轻,但也有它的传统特色.由于历史和生存空间的不同,中西文化之问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2 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词汇是语言信息的载体,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对于持不同语言的民族,特征差异在词汇中的体现极为突出.下面是对一些英汉词语和熟语文化内涵的比较与分析,从中可以窥见文化因素在词汇理解中的重要作用.2.1 词语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含有丰富的色彩词.但是,同一种色彩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却有很大差异.在西方人眼中,黑色代表悲哀与罪恶,因而他们以黑色为丧服之色,有诸如black deeds(犯罪)之说;而白色象征纯洁无瑕,他们以白色作为新娘礼服的颜色;即使谎言,用white来限定,也就成了“善意的谎言”.然而,中国人在葬礼上用白色表示悲痛,意为空白.中国人喜爱红色,视之为吉祥与喜庆的象征,但凡喜事与节日,红色是必不可少的.可见,以红白相对表示喜与哀是中国人的传统,正如西方人以黑白相对一样.按照中国人赋予黄色的内涵,黄色是一种矛盾之色.在古代汉民族的观念中黄色是赖以生存的土地的颜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着无上的权利与尊严;而同时黄色又用来定义那些低级趣味,内容不健康的影像书刊等.在英语中,yellow一词却丝毫没有这层含义.西方人把y ellow与胆小,怯懦相连,与coward同义.至于黄色电影,他们称之为blue f ilm.有趣的是,blue一词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还有一层含义,即高贵的,如blu eblood(出生高贵).这正象我们汉语中的“黄色”一词,有着截然相反的两层含义.表示同一种意象,汉英使用的色彩词也会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的“红茶”,西方人叫black tea;同是表示嫉妒,中国人说“红眼病”,而西方人却说gre en.eyed;中国人有“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说法,而西方人却用be bruise d black and blue来表达_,2j.除色彩词外,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一些词语,反映了由于中西观念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中国人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家庭中辈分等级森严,成员关系复杂,相应的亲属词分工明确;而英美国家家庭规模小,亲属关系较为简单,其亲属词的通用性较强.比如,英语中的brother和sister只说明处于相同辈分,年龄长幼无关紧要;uncle和aun t分别表示与父母同辈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而在中国,“兄”“弟”“姐”“妹”“叔”“舅”“姑”“嫂”是有必要区别开的引.中国东邻太平洋,英国东邻欧洲大陆.因而,同是东风(east wind),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温暖和煦的暖风,犹如春风;然而对于英国人,东风则是来自欧洲大陆的寒冷的风,和我们的西风或北风相似.因此,英国文人笔下的east wind可用biting来形容,大有寒风刺骨的味道.而在他们的意识里,west wind(西风)才是受人喜欢的和风.此外,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会造成同一形象的不等值.以狗和龙这两种动物为例.狗在西方人看来是忠诚可爱的,他们把狗视为朋友,伙伴.在英国口语中,dog指人很普通,比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dumb dog(沉默不语的人),E 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等等.汉语中也有很多和狗有关的成语,不过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对于“落水狗”(1ost dog),西方人持非常同情的态度,而中国人则不然.在中国人眼中,“落水狗”和“丧家犬”非但不值得同情,反而应当痛打.同样的,龙在中国人心中是神圣的,高贵的,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古代帝王是真龙天子,平民百姓都望子成龙.然而,西方人向来认为龙是凶险邪恶的象征,是吐火伤人的怪物.可见,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注意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比较,不但可以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掌握它的用法,而且可以使学习变得很有趣味.2.2 熟语熟语,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文化差异的影响.熟语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较之其他语言成分,它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就更具典型性.多数熟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从文化传统上看,英语中有很多熟语取自莎士比亚的著作及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例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舞台),Homer sometimesnods.(荷马尚有打盹之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Killnot the go 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不要杀生金蛋的鹅).而汉语中的熟语主要源于中国的经传典籍,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从宗教信仰上看,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文化宝典,人们的生活和教堂密切相关.故而有这样的说法: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Every man must CfllTy his own 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as por as the church mouse(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一贫如洗).然而,对于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佛教,因此在汉语熟语中有很多借用佛,庙宇,和尚作比喻的例子.“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诸如此类之说在汉语中就有很多.从地理环境上看,英国是个岛国,人民擅长航海,因而有很多关于海洋和船只的熟语.比如说:A godsea/n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坏天气才能识出好水手),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大船要求深水),Asmooth sea /levee makes a skillful/llari/ler.(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我国地处温带,幅员辽阔,有肥田沃土,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农业大国,因而有很多农谚.例如“头伏箩b二伏菜,三伏种荠麦”,“斩草不除根,逢春必要生”,“谷宜稀,麦宜稠,高粱地里卧下牛”.由此可见,熟语是文化的浓缩.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应对熟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多加注意,从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3 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对学习英语词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我们对词汇含义的深刻理解,从而影响了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对词汇的准确运用.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要想准确掌握并得体运用英语词汇,我们必须对中西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的敏感度,并且经常做一些比较,这样才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参考文献:[1] 夏雨.语言文化论析[J].外语学刊,1994(6):5—9.[2] 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育研究出版社,19 82.[3] 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4] 袁翠珍,略论英汉语熟语的文化差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4):1—2.[5] 王德春,杨索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摘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语言与社会文化环境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本文通过举例子详细地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从而强调了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让文化差异受到关注与重视,最后也给出了一些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翻译;影响;解决方案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在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可谓是大相径庭。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对待某一事物可能会有不能的角度,观点以及评价。
这种不同点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跨文化因素的差异。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永远不会在真空里产生,它总是发生在一个连续体中,译者受到各种文本内与文本外制约因素的影响。
”1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1 社会风俗的差异社会风俗是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
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非强制性的,是潜移默化的,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1]。
比如,在汉语中“狗”往往带有一种蔑视的感情色彩,像狼心狗肺、偷鸡摸狗、鸡飞狗跳等。
然而在西方国家,“狗”被当成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人类赋予它的感情一般都是忠实、友好、坚强以及勇敢。
比如“lucky dog”,它的意思“幸运儿”,再如“love me love my dog”译为中文是“爱屋及乌”也就是说“你若把我当朋友,也要把我的朋友当朋友”。
因此,社会风俗的差异是翻译过程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用本国的文化风俗一成不变的翻译他国的文化,必然会造成信息的错误传达。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避免错译的现象。
1.2 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必定存在差异。
语言受思维方式的控制,因为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各民族的语言表达也会不同[2]。
日本丰田公司有一款名为PRADO的高档车,进入中国市场时,由于这款车性能强、价格高且车的外观设计时髦,车身宽敞,因此这款车被译为“霸道”。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标签:中西方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因此将中西方文化结合,才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真正的交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渊源英国四面环海,英国人的生活离不开海,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文化使英语语言产生了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习语。
如:get into deep water(陷入深水之中,现在翻译为“陷于困境”),raise the wind(找风,译为“筹钱”),betweenthe devil andthe deep sea(在魔鬼与深海中间做出选择,现在译为“进退两难”)。
此外,英语中常用鱼来表示人,如:queerfish(奇怪的人),shvfish(害羞的人),coldfish(冷漠的人)。
而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气候温和的亚洲东部北溫带,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生活离不开土地。
如:比喻花钱如流水,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则是“挥金如土”。
A big fish in a small pool,此习语并非是小池塘容不下大鱼,而是小池塘的大鱼相当于汉语林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drinklike a fish像鱼儿那样能喝酒。
相当于汉语的“牛饮”。
二、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定的信仰产生了特定的词语。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影响着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
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产生时,欧洲大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基督教应运而生,人们的语言也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色彩,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helps thosewho helps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Go to hell(下地狱)。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佛教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一切,因此,汉语语言中有许多词语是来源于佛教。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篇1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2012年02月13日09时09分,《英语学习:英语论文:简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1]》由出国英语编辑整理。
2、译法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英语文化中去。
如:“功夫”kong fu、“乌龙茶”oolong等。
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3、结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翻译离不开文化,没有基于文化的翻译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
本文只列举了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文化意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内容提要】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上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并且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影响。
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差异,社会风俗习惯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分别论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造成的影响,提示大家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在真正理解原文内涵的基础上,精确译出原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正文】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
语言是一种复杂而灵活的社会现象,从一种语言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谚语、思维方式、个人价值观、行为准则等。
从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来看,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基督教的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脉。
由于中西文化源流传统的差异,使得文字转换的过程更加艰难,对译文的准确性也难以把握。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人统计过,给文化一词下的定义至少有200种。
一般说来,文化可分为两类:正式文化和普通文化。
正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普通文化,即人类生活中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婚丧、庆典、节日等。
两类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正如刘重德教授所说“文化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丰富思想,进行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交流。
文化对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语言并不是一种隔离的现象孤立地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整体的部分。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世界各国在文化、经济领域的交流更加的密切。
基于对中西方文化、习惯的差异考虑,要想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翻译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标签:英语翻译;中西文化;影响;差异;研究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语言作为载体,通过转换连接自身与异同文化,在不同模式下起到了媒介作用。
1文化差异与翻译文化形成以及传播过程中,主要依赖翻译作为桥梁和纽带,扩大其影响范围。
1.1翻译功能和目的。
人世以后,对外贸易日渐频繁,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在双方交流与沟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英语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
国内贸易与世界接轨,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而英语作为主要的交流工具,与沟通结果关系密切。
在文化发展实践中,英语翻译可推广文化影响,打破传统的文化发展之势,并且将国外先进文化引进来。
1.2文化差异与翻译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其本质不只是文化表象的简单陈述,更重要的是要在原基础上关注文化背景、本质及其影响。
翻译过程中,因母语影响,若无法全面掌握西方文化,则翻译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翻译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1.3翻译的主体性。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是组织者也是实施者,其关系着翻译的最终效果。
翻译人员若想顺利完成翻译活动,必须全面把握文化上的差异。
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应当结合社会背景、文化习俗等,全面了解文化特征,然后再对其翻译,以确保能够保持文化原貌。
2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分析英语翻译实践中,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的,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地域文化。
在地域文化形成過程中,各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这对英语翻译会产生影响,甚至会产生误解。
比如,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英文翻译成Ode tO the West Wind),其中“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Nnd?”翻译为“啊,西风,假如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此句翻译时,需注释地域文化差异,否则就会产生误解或者困惑。
古希腊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古希腊文化对英语的影响古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古希腊人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开创了绚烂多姿的古希腊文化?而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神话,则是古希腊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古希腊神话内容庞杂,情节曲折动人,人物众多(据统计有480人之多)?它对世界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众所周知, 现代英语是在不断融合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逐渐演变而来的,欧洲各国语言对英语语言的发展与词汇的丰富,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因此可以说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英语中的部分词汇由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直接转化而来1.1神话对基本词汇的直接影响按照词汇学的观点直接借用外来语言中的词汇为本语言所服务,并保留了原有的拼写及全部或部分词义,这种词语叫loan word(外来词)。
而来自古希腊神话的外来词在英语中比比皆是。
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有一些人物,要么因为具有某种典型的特征或超众的特性,要么因为有过特殊的经历,他们的名字直接转化成了英语的普通名词。
转化过来的普通名词,保留了原有的拼写,其词义多为神话人物的象征意义与引申意义,这种转移或引申与神话人物的特性或经历的关系密切。
同时,词义的内涵与外延均有很大的扩大,在词形未变的情况下,其词义由单一转换为多样,抽象转化为具体普通,由特指变为泛指。
同时,词性的变化也表现为非单一性。
语言学中词义的升华与转化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种直接的借用使枯燥的词汇变的富有人情味,也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神话人物特征功能演变为现代词义Siren半人半鸟的海妖, 常用歌声诱惑过路的航海者siren迷人的美女;优秀的歌手;汽笛;警报人名转化为抽象意Flore手持花束,出现在花丛之中的女性flore植物区系,植物志美国州名“佛罗里达”和意大利城市“佛罗仑刹”都源于flore Fortune幸福和成功的女神fortune命运,好运,财富Echo喜欢重复别人的话语的水泽仙女echo回声人名转化为抽象意Genie人的善良灵魂和护身神genie天才天资,天性事实上,词义的变换与更迭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频率不尽一样。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背景、社会因素、政治环境等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文化语境是指一个社会或文化所共有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翻译的选择和决策。
例如,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和表达方式。
例如,“信任”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则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一个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不了解这个文化语境,他们很可能会错误地理解并传达词意。
因此,了解文化语境对于翻译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社会因素也会影响翻译工作。
例如,政治环境会影响翻译人员的选择和决策。
如果翻译人员处于一个政治不稳定的环境中,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外部压力来影响他们翻译的内容。
此外,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翻译的目标和宗旨。
例如,在某些国家,翻译可能被用来强化国家认同感和传播国家价值观。
这些因素都会对翻译的目标和决策产生影响。
同时,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还会直接影响翻译的策略和决策。
例如,在某些语言中存在一些无法翻译的词语或短语,这就需要翻译人员采取合适的策略来传达原意。
此外,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还会影响翻译的目标受众。
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受众,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确保翻译的语言和风格适合目标受众。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文化和社会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非常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翻译必须完全接受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翻译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客观和中立,避免主观倾向和个人偏见,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翻译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必须始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17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摘要:文化的含义很广泛,不同国家的风速习惯、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宗教历史以及行为方式都各部想用。
语言作为国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包含着国家的很多传统风俗以及发展历史。
英语以及汉语就有着各自的历史以及特征,因此,在日常翻译的过程中,两个国家的语言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经常会存在和原句意思不一样的情况,这也就是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差异;背景;英汉互译1.宗教文化的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体,现有的西方文化大多都是由基督教文化衍生而来的,所以要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就需要先对基督教文化有所学习和了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在很多的词汇上,英语和汉语都有其对应的词汇,但因为历史文化不同,却有着不同的意思。
例如说龙,英语里翻译成dragon,虽然字面上的意思都为龙,但是在两种语言环境中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
中国皇帝的龙袍上刺绣着五爪金龙,在中国龙一直都是皇帝、神圣、高贵的象征,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而在西方,dragon代表的是一种七头的爬行怪物,是不祥、邪恶、怪物、凶残的代名词,所以在翻译时,就要尤其注意这一类词汇,以免发生错误。
2.风俗习惯的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不仅代表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生活方式,还受到生活环境、文化教育、政治政策、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
而语言作为一个民族最有特色的文化,记载这些点点滴滴,会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风俗及习惯,经常用的习惯用语更是可以反映出民族的风情习俗。
比如说英国人常说的“allatsea”,不了解英国风俗习惯的人肯定会翻译成“在海上”,但这是英国人常说的习惯用语,表示为茫然不知所措。
3.英汉互译中肯定句与否定句差异及其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为了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就要最大限度地弱化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工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9-30
作者简介:张良(1970-),男,河南郑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78-02
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词语理解的影响
张 良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英语词汇与某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对产生词汇的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文化背景;词源中图分类号:H313.9 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和汉语一样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些词和短语与汉语的成语一样,与某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1 来自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
英国在历史上曾一度被罗马帝国占领。
因此英国文化深受罗马和希腊文化的影响,其中的一些词和短语与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了解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对我们更加准确地学习英语大有裨益。
“Gordian Knot ”
(戈尔迪斯之结)从字面上就看不出它的寓意,只有从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才能了解其真正含义。
相传“Gordian Knot ”是古代弗利基亚国国王戈尔迪斯(Gordius )打的难解之结。
按神谕,只有入主亚洲者才能解开此结。
后来亚历山大大帝(A lexander the Great )以利剑将其斩开。
因此,该成语意为“难解之结,棘手问题”。
短语“cut the Gordian Knot ”也就有了“快刀斩乱麻,大刀阔斧”之意。
类似的还有app le of discord,不能把它直译成“不和的苹果”。
在希腊
神话中有个“金苹果”的故事。
不和女神Eris 在Peleus 和Thetis 结婚时从中作梗,往婚宴上扔了
一个苹果,上面写着“For the Fairest ”。
在场的天后Hera 、智慧女神A thena 以及爱与美的女神Ve 2nus 均想获此殊荣,她们争执不下,最后特洛伊王
子Paris 做裁判将苹果判了给成诺,让他得到世间
最美的女人Helen ,而由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因此“app le of discord ”意为“争端,斗争的根源”。
而“Helen of Tr oy ”意为“红颜祸水,倾城尤物”。
2 源于“圣经”及其他文学作品
在西方,“圣经”有着与中国“诗经”等同的文学地位,西方人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圣经的影响。
因此,言谈举止无不流露出“圣经”的痕迹。
如句子:The t w o boys were rescued at the elev 2enth hour 中,就不能把“the eleventh hour ”直译为
“第十一个小时”。
据圣经中记载,有一次,耶稣教训其弟子说:“到天国葡萄园干活的人第十一个小时来,却和先来的人取得同样的报酬”。
所以,“the eleventh hour ”意为只要想干一件事,即使在“最后时刻”也来得及。
许多词语或短语还与“圣经”中的人名有关。
如“poor as Job ”,“旧约・约伯记”中说:Job 本是个富翁,有七子三女,对上帝笃信不移。
上帝为检验其诚心,就夺去了他的全部财产及子女,让他一贫如洗。
同时,又让其生病并险些丧命,但他对上帝仍然坚信不移。
终于,上帝为其诚心所动,又让其过上好日子。
所以,这里的“poor as Job ”意为“一贫如洗”。
3 来自名人名作中的故事
一些名人名作中的故事也以固定的形式,不变的喻意流传下来。
如莎士比亚的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Shyl ock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放高利贷的商人。
现在Shyl ock 已有了“高利贷者”之意。
又如在起悲剧“哈姆雷特”
第3卷第1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3,No .12007年3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 (Social Science ) Mar .2007
中丹麦新王杀兄娶嫂,王子决心复仇,于是请新王在宫中看戏,重现其父被杀场面。
其中第二幕谈到这场戏最多只能演一场。
因为它不是一般口味的鱼子酱(Caviar t o General ),“caviar t o general ”就用来比喻“阳春白雪”、“高雅情调”而非“一般人的鱼子酱”。
4 源于寓言故事
在《伊索寓言》中有“the li on’s share ”这一短语,说是狮子、狐狸和驴子一同去打猎,狮子让驴子分配猎物,驴子就把猎物分为三等份,狮子大怒,遂将驴子吃了。
狐狸知趣地将全部猎物都给了狮子。
后来人们就用“the li on’s share ”来表示“最多的一份”,“较大的一份”。
5 来自历史典故及风俗习惯
有些语言现象产生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文化土壤。
如How cool the guy is!这里的“cool ”就是时下电台、电视台或娱乐节目主持人用的最多的时髦字眼,意为“酷,好极了,绝了”。
该词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黑人音乐界。
20-30年代,爵士乐在美国风靡一时,由于爵士乐及其舞蹈节奏强,震撼人心,因此,人们就称其为“hot ”(富有节奏感,感情强烈,令人激动);到了50年代,爵士乐蜕变为冷峻深沉的现代爵士乐,由“狂热”而成“保守”,人们对爵士乐的赞誉也有“hot ”变为时髦的“cool ”。
随后已故著名小号手M iles Davis 发表的爵士乐经典The B irth of Cool,标志着“cool ”流行文化的诞生。
因
此,逐渐失去“冷漠”之意而有了“绝了,酷”等喝彩和赞美的意思。
与此对应的“hot ”也除了其原来的“热”,“辣”的意思又有了“很火,很帅,长得
漂亮”等意思。
所以,我们再也不要把“He is hot ”误译了。
6 有些词语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导致
联想意义不同而出现
如“It is a p iece of fat meat,thr ow it a way ”中“fat meat ”常会让人想到“肥肉,美差事,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为什么要扔掉呢?而美国人认为“fat meat ”腻得要命,是“无价值,该扔掉的东西”。
类似的还有“chicken leg ”在英国专指“妓女的腿”,“favorite s on ”在美国是指“候选人”。
7 有些短语和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有
很大关系
如“take a French leave ”表示“不辞而别”。
早在16世纪法国人有个习惯,参加宴会常常不向主人道别就离去,很不礼貌。
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用“take a French leave ”来表示某人的不辞而别。
其它如“t o do the Dutch (自杀身亡)”,“Dutch concert (人声吵杂)”等都是由此产生。
因此,语言作为语言载体,往往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的产生与一定的历史时期、民族习惯、传奇故事、文学典故有着广泛的联系。
了解了这种文化内涵,就再也不会走进词语理解的误区了。
参考文献:
[1] 朱永涛.英美文化基础教程[M ].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 杨开三.彭吉恩成语词典[M ].郑州:河南
教育出版社,1990.
UN DERSTAN D I NG W ESTERN CU LTURAL BACKGR OUN D AV O I D M I SUN DERSTAN D I NG OF ENG L I SH WOR DS AN D PHRASES
Z HANG L iang
(School O F Foreign L anguage,Henan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52,China )
Abstract:English Learning involves not only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and gra mmar,but als o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 ound of the language .
Key words:English;cultural backgr ound;ety mol ogy
9
7第1期 张良:西方文化背景对英语词语理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