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五章
财政学第五章选择题
财政学第五章选择题1. 国家征税的依据是()。
[单选题] *A.财产权力B.公众的意愿C.政治权力(正确答案)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答案解析: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故本题选C。
2. 下列有关纳税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B.扣缴义务人就是纳税人C.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正确答案)D.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不包括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答案解析: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C项正确;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它与纳税人有时是一致的,如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同时也就是负税人;有时是分离的,如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只起了交纳税款的作用,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A项说法错误;扣缴义务人虽然也上缴税款,但不是纳税人,它不承担纳税义务,只是代替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并按时按量将纳税人上缴的税款上缴税务机关或国库,B项说法错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D项说法错误。
3. 下列对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密切联系的统一体,缺一不可B.税收的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保证C.税收的无偿性特征是针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的D.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的征收对象、范围、税率等永远固定不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税收包含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三个基本特征,他们之间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才构成税收。
强制性是指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和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是指征税前预先规定课征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得随意改变,但固定性是相对的,不会永远不变,故D选项说法错误;税收的强制性决定无偿性,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征收的固定性,ABC三项说法均正确。
财政学第5章
二、财政收入的功能
(一)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 (二)财政收入是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三)财政收入是政府理财的重要环节。
6
(一)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 只有先取得财政收入,政府才能进行财政支出,只有实现财 政支出,财政收入的目的才能实现。由此可见,财政收入是 财政支出的前提,是政府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 (二)财政收入是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三、财政收入的形式
1.无偿形式 2.有偿形式 3.补偿形式
1.无偿形式
是指凭借国家权力获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获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2.有偿形式
是指国家以债务人身份按有借有还的原则向国内外发行
的债券和借款,这是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
3.补偿形式
是指以行政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是指各种财政收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因素 (四)政府职能范围 (五)税收制度设计与征管水平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 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是一个根本性 因素,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特别对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来 说是如此。因为财政收入来源于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在其它 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而 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经济和财政的 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1、绝对规模指标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即财政总收 入。
财政学第五章投资性支出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22
PPP项目融资(铁路)
2020/11/26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36
本章考核要求:
1、政府投资的范围、特点和决策标准; 2、 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3、财政为什么对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进行投资?其投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4、投入农业的资金来源与财政投入农业的范围; 5、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17
第二节 基础设施财政投资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基础设施
公路、铁路 机场、港口 桥梁 通信、水利 城市设施等
第二节 投资性支出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18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 (1)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 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 (2)建设周期比较长,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和投资回收期长 ➢ (3)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1)投资规模要适度; (2)投资结构要合理; (3)要注重投资效益。
2020/11/26
第五章 财政性投资
3
投资乘数 收入或消费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乘数 = △Y/△I = 1/ (1-边际消费倾向)
举例:投资100亿元 100 + 100*0.8 + 100*0.8*0.8+..100*0.8n-1 =100*1/(1-0.8) =500亿元
财政学第五章 外部效应理论
边际成本加上外部边际成本,即MSC=MPC+MEC。
图5-3 负的外部与政府矫正性税收
P
S'
S=MSC
A
E' 55
E 50
45
G
D=MPB
O
Q* Qe
Q(玩具产量)
现假定生产最后一吨塑料玩具的外部边际 成本为10美元,由于生产者进行产量决策时不 会考虑这10美元的外部边际成本,所以生产者 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由于 厂商只按自己的边际成本而不是社会的边际成 本来决定产量,所以由E点决定的产量水平高 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三)负的外部性矫正的实例
假定塑料玩具的市场是自由竞争的,每个 厂商只是塑料玩具价格的接受者。在图5-3中, 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这一点决 定的均衡价格为50 美元,均衡产量为70万吨。 需求曲线D代表着购买者可从塑料玩具的消费 中得到的边际好处。
假定这条需求曲线同时也代表塑料玩具的社 会边际好处,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厂商为 生产每一边际产量的塑料玩具的私人边际成本, 即S=MPC。生产塑料玩具会产生污染,假定生产
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资源 配置效率
外部效应导致私人的边际效益和边际 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 离,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为个 人或厂商的经济决策是根据私人边际效益 等于私人边际成本而不是根据社会边际效 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做出的。
个人或厂商往往仅从自身的利益出 发,而不是从社会的利益出发来决定产量。 由于他们不会考虑外部效应给他人或厂商 带来的效益和成本,他们做出的决策就是 偏离社会所要求的均衡产量的。这种决策 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五章 外部性
❖ 激励型方法的改进。
❖ 虽然命令控制方法在美国环境政策中唱主角,但经济学家倡导激励型方法的呼 声也在日益高涨。特别是已开始实施的几种总量控制交易制度。如渔业和野生 动物的管理。
整理课件
7、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不仅要考虑外部性的效率,还要考虑其对收入分配 的影响。但要估价环境改善对收入公平分配的影响, 还需解决许多难题。
移动到效率产量水平的得失
美元
MSC = MPC + MD
d 巴特损失面积dcg↘
c
h ↙莉萨收益面积 cdhg g
MPC MD
0 社会效率产量
bf ae
Q* Q整1理课件 实际产量
MB Q /年
❖ 第三,污染为零并非理想的社会状态。要找到合适 的污染量,需权衡成本和收益,权衡的结果往往是 某一正值的污染水平。
4、外部性的公共对策:税收与补贴
❖ 政府通过对特定市场活动征税和补贴进行干预,是纠正外部 性的有效途径。
(1)税收 ❖ 庇古税。政府对污染者征税,其税额正好等于污染者在效率
产量水平上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害。税收迫使污染者考虑他造 成的外部性的成本,促使他进行有效率的生产。 ❖ 外部性具有相互性,补偿受害者不一定能获取效率,而且的 确有可能导致无效率。 ❖ 庇古税制实施起来有些实践问题。
财政学第5章PPT课件
税收可以调节收入分配,通过个人所 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减少贫富差距。
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税收可以调节资源配置,通过税收优 惠等政策引导资源流向某些行业或领 域。
税收的管理
01
02
03
税收立法
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政 策,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 规范性。
税收征收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标 准,对纳税人进行征收管 理。
财政政策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财政政策的应用是指政府在不同经济形势下采取的财政措 施。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和物价上涨。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 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和经济增长。此外,政府 还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实现社会公 平和区域均衡发展。
税收监管
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 监督和检查,确保税收的 及时缴纳和合法使用。
05 财政赤字与公债
财政赤字的定义和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刺激消费 和投资,促进经政赤字可能导致货币 供应增加,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的定义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 内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 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公共支出的管理
总结词
公共支出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目的是提高 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改善政府治理。
详细描述
公共支出的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两个方 面。预算管理是政府对公共支出的计划、组织、协调 和监督的过程,目的是确保公共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 性。绩效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绩效目标、评估绩效成 果等方式来提高公共支出效益的一种管理方式,目的 是将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于预算分配和政策调整等方面 ,以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课件
2、推行休耕、限耕计划,控制耕种面积。具体 方法是:每一农场主的基本耕种面积要分为三 个部分,即计划内面积、弹性面积和环保性休 耕面积。计划内面积必须耕种计划作物并可得 到政府的补贴,弹性面积可耕种任何计划作物 和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计划外作物,但不 能获得政府补贴;环保性休耕面积是不耕种的 面积。农场主是否参加政府的休耕、限耕计划 是自愿的,但凡是参加这一计划的农场主都可 得到现金、实物或贷款补偿。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1财政农业投资的主要内容 在农业方面,政府的投人主要表现为财政支
援农业的投人,这又分为预算内资金投人和预 算外资金投人两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 支出。
(2)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费,这包括向低收入者发放用于领取食品的
“食品券”,向在校儿童供应有政府补贴的早、
午餐等。扩大出口方面,美国政府主要采取提
供补贴和给买主以出口信贷的办法来促进农产
品的出口。
《财政学第五章》PPT课件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简要提示:
❖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政府对于农 业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这些政策使农场主 的收入稳定提高,使他们应付经济危机能力 得到加强,从而保证了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 当然,美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 是财政方面的负担日益加重。因此,近年来 美国经济界对现行的农业政策展开了各种形 式的争论,有的主张取消价格和收入支持政 策而代之以收入保险政策,有的主张采取 “收入稳定补贴”政策等,但由于长期实行 的这些支持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利益 集团,改革现行政策的阻力较大,因而现行 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动《的财政可学第能五章性》PP不T课大件 。
财政学 第5章
2.关税按课征目的,可分为财政 关税、保护关税和自由贸易关税。
5/2/2020
18
关 税 壁 垒 (Tariff Barrier;Tariff Wall),是指用课征高额进口关税和各 种附加关税的办法树立屏障,以阻止 或限制别国商品输入的一种措施。
2.课税隐蔽,是间接税。
5/2/2020
8
3.是对物税。指不考虑纳税人的经 济条件及负担能力。
4.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具有累退性。
5.具有收入稳定、可靠、征收管理 简便的特性。
5/2/2020
9
二、增值税(Value Added Tax)
VAT是以每一产销阶段新增的课 税商品或劳务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为课税对象,实 行分阶段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5/2/2020
42
一、税收管理体制模式
在多级财政体制中,税收管理体制 一般实施分税制(Tax Sharing System), 即按照各项税收自身的特征,来划分中 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和税收管 理权限,以此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 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稳定中央和地方 政府之间的纵向分配关系。
31.71 209.60 228.60 435.90 514.81 575.05 680.40 803.64 894.06
31.37 64.76 66.15 137.34 176.81 385.45 816.95 920.97 1004.01
14.57 35.32 38.33 141.85 171.12 184.94 313.97 632.99 888.34
5/2/2020
30
社会保障税的优点:
财政学笔记 第五章 外部性及其矫正
外部效应的本质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的前提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或⽣产者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外部效应的本质初始均衡点在Q初,边际收益(由需求曲线反映)等于边际成本(由供给曲线反映),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包括私⼈边际成本和所承受的边际损害,形成新的均衡⽔平Q初始均衡的效率点在Q1当存在正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包括私⼈边际收益和边际外部收益,形成社会最优均衡⽔平Q2对于产⽣正外部性的实体来说,没有因此⽽得到相应的补偿,仍然在动。
Q1 < Q2 ,表现为市场失效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边际外部成本递增边际外部成本递减涵义外部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趋于递减,并最终为零。
这种情况发⽣的可能性很⼩这是因为外部边际成本递减意味着污染造成的总损害将按⼀个递减的⽐率增加,⽽在某⼀点之后,追加的污染不会带来进⼀步的损害,显⽽易⻅,污染损失不可能存在着⼀个最⾼限额边际外部成本不变假设:完全竞争市场;边际个⼈收益=MPB=MSB)⼚商个⼈效⽤最⼤化的决策边际个⼈收益=边际个⼈成本,即实现社会福利最⼤化的决策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即真实产量超过最优产量0.5单位,这0.5MSB线以上部分的福利损失,即阴影部分结论假设完全竞争市场;边际个⼈成本=边际社会成本(消费者个⼈效⽤最⼤化的决策边际个⼈收益=边际个⼈成本,即MPB=MSC,均衡点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化的决策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即MSC=MSB,均衡点为假定:边际社会收益( MSB )下降,最终递减⾄与MPB 重合之前:A点⽆效率(MSC=MPB≠MSB),B点有效率(重合之后:假设供给曲线也发⽣变化,C点为新均衡点C点与A点的区别:A点,MEB>0,市场机制失灵C点,MEB=0,市场机制有效只要⽔产⼚愿意⽀付的款项MD⼤于造纸⼚放弃单位产量⽣产导致的净收益(净收益等于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即易可能性,即MD>(MB-MPC)当造纸⼚产量为Q1时,MD>0,MB-MPC=0可以讨价还价,⼀直到MD+MPC= MB为⽌,即在MD>(MB-MPC) 在效率均衡点Q2右侧成⽴。
财政学_第五章_外部性
(三)创造市场(
Creating a Market) 1、向生产者出售污染许可证 2、向生产者分配污染权 两者都能出清市场,污染量等于政府设 定的水平。 但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差别。
3、克罗帕和奥茨认为出售许可证优于征
税,其理由是征税受获取污染信息和税 额缺乏通胀弹性的限制。
(1)Q*右边,莉莎愿意支出的代价高于巴
特减少产量的补偿要求; (2)Q*左边,莉莎愿意支出的代价低于巴 特减少产量的补偿要求; (3)莉莎只愿意为巴特的产量减少到效 率水平Q*而支付代价。
方案二:莉莎拥有河流产权
谈判路径:巴特购买污染,增加产量 (1)巴特为增加产量而愿意支出的条件: 支出小于MB-MPC (2)莉莎对增加污染要求补偿的条件: 补偿大于MD
二、外部性的图解
负外部性——污染问题 巴特工厂排放污水
莉莎利用池塘养渔
Figure 5.1
=巴特工厂的边际收益 MPC =巴特工厂的边际私人成本 MD =莉莎的边际损害 MSC = MPC+MD = 边际社会成本
MB
现实产量Q1: 为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巴特确定的产量
谈判路径:莉莎购买水资源,巴特减少产量 (1)莉莎愿意支付的条件 支出小于边际损害即MD (2)巴特期待的补偿条件 补偿大于生产的净收益即MB-MPC
(3)讨价还价的条件 莉莎为减少边际损害愿意支出的代价大于
巴特为减少产量而要求的补偿条件,即MD 大于MB-MPC
有效均衡的产生
M B M S C M P C M D
3 0 02 Q 0 Q 4 0 2 Q Q 6 0
*
Q* 到 Q1的无效损失
《财政学》第五章
财政收入含义与分类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分设4类: 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 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 金收入。 (5)债务收入。分设2类:国内债务收入、 国外债务收入。 (6)转移性收入。分设8类:返还性收入、 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移支付收入、政 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预 算外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收入。
财政收入含义与分类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税收收入。分设20款:增值税、消费税、营业 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退税、个人所得税、资源 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 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 占用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 关税、契税、其他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设6类: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 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其他社会保险基 金收入。
(3)非税收入。分设8类: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 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 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财政学
第五章 财政收入总论
目录
CATALOG
第一节 财政收入含义与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原则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第四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01
财政收入含义与分类
财政收入含义与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 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义。从动态角度看, 财政收入应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政府凭借各种权力 (包括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利),利用各种手段,从微观 经济主体那里取得一定量社会产品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一阶段或基础环节。从静态角度看, 财政收入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即政府为履行其职 能的需要而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财政学》第五章
“穷人的银行家”,对于这位66岁的孟加
拉人来说,再没有比这更恰当的头衔了。
5.1.4 城市反贫困计划
最低生活保障是一个以收入调查为基础的扶贫方案,只有
那些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贫困线(最低生活保障线)标 准的家庭才能得到救助。
在最低生活保障数额上,实行补差机制。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 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1997年8月,经试点推广之后,城市居民 生活保障制度正式确立。
按联合国标准( 1美元/天· 人),我国贫困人口则在
1.5~2.1亿;按世界银行标准(1.25美元/天· 人),则更多
(2.54亿,18%),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
2008年,中国的贫困线标准1196元:按天计算
每天消费不到3.3元,3.3元约合不到0.5美元,按月
计算每月只有 100 元的消费,意味着一个贫困之人
这种制度对劳动供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收入
I’
U’
I O F’ F
U 闲暇
图5-1 效用最大化时不同人的闲暇与收入选择
收入
对偏好收入(工作)的人,闲 暇与收入决策不变。
I’ G
U’
对偏好闲暇的人,在接受补助 金后会选择零工作。
U1 I O F’ F2 F F1 U 闲暇
பைடு நூலகம்
图5-2 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下不同人的闲暇与收入选择
尤努斯简历
1940年6月28日生于孟加拉国吉大港的一
个宝石加工场主的家庭。出生于殷实之家 的尤努斯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Vanderbilt 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如愿以偿 回到故土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一般产业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 基础设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而且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投资回收慢,私人部门往往 不愿意也没有能力介入,因此只能依靠财政提供资金。
是7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政府吸引私人资本进入 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 基本运作过程是:由政府与私人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 议,授权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承担该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 和经营,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项目公司向设施的使用 者收取费用,用于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收益。特 许期结束后,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这项基础设施无偿转让 给政府。 整个过程即建设-经营-转让
• 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
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储蓄是投资的源泉。随 着收入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储蓄 倾向递增的规律,使投资增长快于收入的增长。 加速原理说的是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加速系数: • 加速系数表示的是收入或消费增加会引起投资增 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 •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推动的, 投资波动与经济波动具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三农”仍存在的问题
•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
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土地大量被征用。 • 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
积累,而且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在城乡之间实行不同
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劳 动力转移的樊篱,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 农村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 等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等。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 功能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
(1)总量调节——直接调节自身投资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 府投资规模,使两者加起来的总量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所 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 (2)结构调节——调节自身投资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 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 求。
三、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
• 依据:农业法;中央一号文件;
三、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
• 全面取消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
• 财政补贴(“三补贴”政策) • 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 • 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 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2、特点(与非政府投资对比)
非政府投资
目的不同 追求赢利性
政府投资
整体社会效益规模不同效应不同短期性投资投资结构失衡
投资大型项目
投资基础产业
3、影响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投资中的比重的因素
(1)经济体制的不同 (2)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中应 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基础 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领域发挥作用。
1、政府财政“拾遗补缺”,提供农村公共物品。 2、原则是:凡是具有“外部效应”以及牵涉面广、规模巨大
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
3、范围和重点是:主要提供以农田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 施和农民急需的生活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环 境保护、义务教育、技能培训、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
(二)政府介入“三农” 的特殊性
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
一是社会保障资金的闲置、结余部分;
二是政府部门掌握的有偿性资金; 三是邮政储蓄; 四是国企上缴利润; 五是债务性收入(包括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在国内外市场上
发行的各种债券收入和国际性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等)
其特点是来源比较稳定,筹资成本较低。
(二)财政投融资的意义
• 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产业部门投资中的作用的最 佳途径。 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
年份
合计
占总财 政支出 的比重 (%) 13.13
支援农村生 产支出和农 林水利气象 等部门事业 费(亿元) 345.87
农业基本 建设支出 (亿元) 238.03
农业科技 三项费用 (亿元) 5.60
农村救 济费 (亿元) 42.82
其他 (亿元)
61.23
“五五”
–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它的私
人部门往往不够强大,无力进行投资,所以,发展中国 家的基础设施更应由政府投资。
(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适用范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三峡、青藏铁路 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宇航事业、核电站等); 反垄断的需要。 以三峡水利工程为例,多元化集资 –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 – 自有资金 – 国内外贷款、发行债券及股份化集资等
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
(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 基础设施:上游产业部门、社会先行资本
– 基础设施的感应度系数比较高。
– 感应度系数:各个部门平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 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产业 部门为其他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而应提供的产 出是多少 。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 二、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 三、财政加大“三农”措施和力度
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重要意义
• “三农”支出是指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投入的总和。 • 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投入力度,建 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体 系,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事 业全面发展。 •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 第一,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基础设 施存量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1%
– 第二,减轻贫困,促进公平。
–第三,在经济收缩时期,增加基础设施支出,可以带 动投资,增加就业、收入和消费,抑制或减缓经济的 下滑势头。
(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基础 设施 交通运输、机场、港口、 桥梁、通信、水利、城 市供排水、供气、供电 等
广 义 基 础 产 业
狭义基 础产业
基础 工业
能源电力工业、基本原 材料工业(建筑材料、 钢材、石油化工材料)
还包括
农林部门、提供无形产品和服 务的部门(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所需的固定资产。
基础设施的特征
(1)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它具有公 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准公共物品)。 (2)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且 建设周期长,回收投资慢。 (3)是处在“上游”的生产部门。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政府采用投资 参股、优惠贷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 用权、部分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式与民间混合提供 (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道路、港口、中
小型机场)。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发电站、高速公路)。
BOT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
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
1、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
1)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纯公共品。如国防、司法、 邮政、防灾救灾、卫生防疫、大江大河治理、重大科研计 划、消防等; 2)带有显著外部收益、能够创造社会公平的物品和服务。 如城市道路、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 3)自然垄断产品。如电力、铁路、电信、地铁、供水、污 水处理、垃圾处理、广播电视等。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基础设施投资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
•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 因素。
• 投资是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预期效益,投入一定数量的货
币而不断转化为资产的经济活动。 • 投资的主体可以是非政府部门的企业等经济组织或个人, 也可以是政府。
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
• 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的意义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
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改善农村面貌
二、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
(一)政府介入“三农”投入的一般理由
693.55
“六五”
“七五” “八五”
658.48
1167.77 2271.95
8.80
9.08 9.32
437.19
836.08 1665.93
158.57
247.70 472.49
8.25
12.96 14.93
49.51
71.03 118.60
4.96
/ /
“九五”
“十五”
4938.88
9579.88
1.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 自身发展的积累。
• 农业生产与供应受自然条件影响,供应不规则 •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方法之一是 增加农业的投入,资金?
2.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 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有难度,收入增长慢,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22.58
37.43
3141.21
6641.71
1533.49
2486.96
38.47
68.1
2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