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公共支出规模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ppt

合集下载

公共支出规模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支出规模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2019/11/10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8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
? 定义: 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 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free riding ) ; 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 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 者(free-rider problem )。
? 结果:整体利益得不到最大化 ? 两个重要概念:
2019/11/10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30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 (一)基本思想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考察了英 国产业革命和当时的美、法、德、日等国的工 业化状况之后,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 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 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 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这就是瓦格纳法则。 它可表述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财政支出占 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2019/11/10
A B C
DE F
ab c
MUpg 政府预算
MDt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5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theory of maximum social gain )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
2019/11/10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6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7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一)按公共物品的性质划分:
1.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 ) 2.准公共物品(quasi public goods )
(二)按公共物品的地域划分:
1.全球性公共物品(global public goods ) 2.全国性公共物品(national public goods ) 3.区域性公共物品(regional public goods ) 4.地方性公共物品(local public goods )

公共经济学课件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3 公共支出规模

公共经济学课件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3  公共支出规模

大坝高度(米)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3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
一、边际效用理论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三、自愿交换理论 四、公共选择理论
2019/10/21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4
一、边际效用理论(marginal utility theory)
公共物 品的边 际效用 (+)
O
纳税的 边际负 效用 (-)
3.假定政府已对用于生产全部公共物品的各种方 案进行了评价,而且知道每种方案所产生的 社会收益。
2019/10/21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8
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
社 会 收 益
c b
a O1
300 301
增 加
1
TSB








财政支出(元)
收 益
2019/10/21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6
特征 竞争性
排他性
纯私人物品 1.排他成本很低 2.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 例如:食品、衣服等
非排他性
混合品 1.集体消费,但存在着拥挤 2.由私人部门生产或直接由公
共部门提供 3.通过市场或国家预算分配 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或 税收
例如:公园、公共游泳池、共 同产权资源(如城市绿地)等
(1)政府官僚机构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缺乏竞争, 导致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低下。
(2)官僚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官僚行 为的成本相对较高。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成员对公共 部门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时,没有确切的依据。

《公共支出规范理论》课件

《公共支出规范理论》课件

失败案例
某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规范 不够,导致工程质量低下和腐 败问题。
案例分析的启示
案例分析可以为公共支出规范 的完善提供借鉴和经验。
总结
公共支出规范理论的重要性
公共支出规范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落实公共支出规范的关键因素
政府的决策、机构的建设和公众的参与是落实公共支出规范的关键因素。
2 监管的方式
政府、审计机构和公众参与是公共支出监管的主要方式。
3 监管的机构及其职责
财政部、审计署和监察机构等是公共支出监管的主要机构。
公共支出的管理
管理的目的
管理旨在确保公共支出的执行和 执行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管理的方式
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 是公共支出管理的关键方式。
管理的工具
预算制度、会计制度和绩效评估 是公共支出管理的核心工具。
为什么需要规范
规范可以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公共支出规范的意义
规范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公共支出规范的基本原则
透明、公开、合法、效率和公正是公共支出规范的基本原则。
公共支出的监管
1 监管的必要性
监管可以防止滥用公共资
效果评估的方法
2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是公共
支出效果评估的常用方法。
3
效果评估的意义
效果评估可以判断公共支出的成效和影 响,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效果评估的结果
效果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政府和公众了 解公共支出的质量和效果。
公共支出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中国的农村教育支出规范取得 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育资源 的均衡分配。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公共支出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公共支出

简单地说,瓦格纳认为在社会经济日益工业化的过程中,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延都 在不断扩大,即不仅旧有职能不断扩大,而且新的职能不断出现,导致政府 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经费开支相应上升。
瓦格纳法则是基于经验分析得出的结论,它正确预测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但法则未能有效利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支出的增大,这是因为他始终 把国家看成是一个独立于社会成员的由某个人决定的有机体,这是瓦格纳法 则的局限,因此使之不能全面反映政府公共支出的变化情况及由此带来的影 响。
合起来看,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理论分类和统计分类。
理论分类
1.按支出的性质分 (1)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用税收购进并消耗商品和劳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支出。 在购买性支出中,政府付出资金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物品或服务,这类支出反映
了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求,由公共部门运用了这部分社会资源,就排 除了私人部门运用这部门资源的可能,因此也被称作消耗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并没有商品和劳务的补偿,转移只是在社会成员之间 的资源再分配,政府部门只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它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 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 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公平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在动荡时期,政府的支出不能不急剧增加,于是,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或增加新 税,不愿意多缴税的公众也会被迫接受提高了税率和新增的税种,但在动荡 时期过后,税率水平并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有些新税还要继续存在, 因而政府能够继续维持动荡时期的高额支出。
3.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这个模型是经济学家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Musgrave和Rostow)根据经济发 展阶段理论建立并用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原因的。

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 d5z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  d5zPPT课件

➢政策
➢计划
➢评估
➢项目与活动
➢预算
➢绩效
03.08.2020
13
(二)现行制度完善
• 1.部门预算是指按政府的每一职能部门编制的预算,实 行综合预算,将单位的预算内外收支一并纳入到一 本预算中,一个部门一个预算。
• 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开设国库 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 户体系,进行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又称国库 单一账户制度。
一、确定政府项目的目标 二、列举成本和收益 三、测算成本和收益 四、贴现成本和收益 五、选择决策标准 六、选定项目
03.08.2020
15
一、确定政府项目的目标
在成本—收益分析中,最先遇到的问题是确定政 府支出项目的目标。确定政府支出项目的目标是一个 比较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表现在:
1.在众多的目标之间做出选择。
03.08.2020
5
一、分项预算
分项预算(line-item budgeting):以上一年度每一项目的支 出数额作为基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或按一定比 例,确定下一年度各项支出数额的一种预算方法。
三个步骤:
(1)以外推法将过去的支出趋势延伸至下一年度,或者 说以上年度的支出额为基础。
(2)将基数适当提高,以反映人员经费的调整以及购买 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上涨。
(3)将基数再度提高,以反映新计划和新方案的需要。
03.08.2020
6
一、分项预算:图解






(3)

(2)

(1)
O
t-1
t0
03.08.2020
t1

公共支出规模课件

公共支出规模课件
v 至于纳税人是否纳税,那是企业财务监督的 事。企业财务监督的实质是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利 的监督。
v 2、财政监督低效率的原因
v 议会授权给审计部门,这是一种行政性授权,
非经济性授权,因此不会形成被授权方之间的竞 争。被授权方与授权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可 能性,被授权方也有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 v 议会委托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去监督, 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倾向等问题,只 不过这是一种经济性委托。如果能建立起中介机 构之间的竞争机制,可能提高效率。
v 可见,在不适合种植的土中,在不适合的时 令种植树木,是造成大量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
v 4、同样的笔记本价格为何相差5倍?
v 江苏省民办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 原来在公办学校当副校长时,学校准备给每 个老师发一个笔记本。校长审批后,由总务 处采购,总务处长派人到商场文具柜台购买 了一种皮面笔记本,每本花了12.5元。
v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理性经济人,官 僚追求的不一定是社会福利,而是通过追求预 算规模最大化实现薪金、津贴、声誉、晋升等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倾 向被人们称为内部性。
v 在实践中,内部性会导致公共支出规模的 扩张,因为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张才能实现公共 权力的最大化,而公共权力的最大化才能实现 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v 到民办学校后,学校也要给每个教师发 一个笔记本,学校的采购人员先到小商品批 发市场看货比价,并顺便了解笔记本生产厂 家的电话号码,然后直接与厂家洽谈、签约。 一模一样的笔记本,每本只花了2.3元。
v 【参考文献】
v 张明喜,《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 支出规模研究》,《财贸研究》, 2005.10;
图7.3 官僚垄断产出是效率产出的2倍
美国著名学 者尼斯卡宁 认为:由于 官僚效用是 预算规模的 增函数,因 而官僚提供 的公共部门 产量可能是 “社会最适 产量”即效 率产量的2倍。

《公共经济学》.ppt

《公共经济学》.ppt
《公共经济学》
教材选用:
1、樊勇明 杜莉编著:《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2、郭小聪:《政府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10月
3、黄恒学主编:《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10月
4、韩丽华等:《政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5、王雍君编著:《公共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一阶段从分析“市场失灵”出发,强调政府干预的
必要性。

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
段,经济自由复兴,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政府行为的内
在动机,强调“政府失败”或“政策失败”的可能性,
主张重新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新
凯恩斯主义以重构凯恩斯微观经济学为出发点,复兴
5、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市场 评价与社会评价不符)
6、信息的不完全(信息性失灵)
(1)逆向选择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乔治.阿卡洛夫在1970年发表的 著名论文《次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
高质量车
坏车
卖主 买主
20000 24000
10000 12000
假定买到好车和坏车的概率为50%,在此情况下,购买者愿意支付 的价格为:
者、雇员的利益。
4、仲裁人的角色

其角色职责是超越于各个经济主体之上,协调、处
理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5、守夜人的角色

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性因素。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

公共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二)公共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利息、就业与货币通论》 1959年马斯格雷夫《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
完整最新ppt
9
四、与其他学科研究的关 联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 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 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即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稳定
完整最新ppt
7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政府)的含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 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非金融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被称为广义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福利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评估各种资源的 配置和分配的方式。它为我们考察政府的经济 行为提供了理论启示
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成为公共经 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整最新ppt
13
5.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
公共经济学一方面从非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汲取营养; 另一方面也向其他非经济学的社会科学渗透
具体地讲,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 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 内容;二是关于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对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全面采用了现代经济分 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完整最新ppt
10
2.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 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
第9章 税收原则 第10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第11章 税收效应 第12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13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第14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第15章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公共经济学完整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 d3z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  d3zPPT课件
❖最小检验(minimum test)
预期收益(至少)>预期成本
❖最大检验(maximum test)
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的余额最大化
26.06.2020
.
17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
三条假设:
1.假定私人部门的所有市场在理想状态下运行, 即:不存在外溢性、成本递减等现象。
2.假定存在着某些私人部门不能生产的公共物品 而且这些公共物品也不能在私人市场上出售。 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构成政府的全部经济活动
.
8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
定义: 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 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free riding) ; 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 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 者(free-rider problem)。
结果:整体利益得不到最大化 两个重要概念: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税收价格(tax price)
付130
意100 愿
DS DB
) 70 DA
0 10
26.06.2020
大坝高度(米)
.
13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
一、边际效用理论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三、自愿交换理论 四、公共选择理论
26.06.2020
.
14
一、边际效用理论(marginal utility theory)
公共物 品的边 际效用 (+)
类比于价格机制配置资源
市场价格配置私人物品 税收价格配置公共物品:
纳税人—购买者(消费者)
26.06.2020
.
22
三、自愿交换理论:林达尔均衡
(二)基本假定

第三章公共支出规模ppt课件

第三章公共支出规模ppt课件

公共服务的拥挤效应
民间部门的生产函数为:
yi F (ki,Gs )
(1)
其 中 ,yi 为 第 i 个 民 间 部 门 的 人 均 产 出 ,ki 为 第 i 个 民 间 部 门 人 均 资 本 存 量 ,
Gs 为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
Barro and Sala-I-M artin( 1992)、 Fisher and Turnovsky( 1998) 以
▪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是一种边际支付意愿曲线, 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给自身带来效用的评价 (边际收益);
▪社会需求曲线(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为每个人需
求曲线的纵向相加。
2019/12/29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7






DS
O
2019/12/29
DB
DA
公共物品数量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8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6
特征
竞 争 性
排他性
纯私人物品
1.排他成本很低 2.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 例如:食品、衣服等
非排他性
混合品(拥挤性公共物品)
1.集体消费,但存在着拥挤 2.由私人部门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
提供 3.通过市场或国家预算分配;PPP模

4. 例如:公园、公共游泳池、共同产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公共支出最优规模
2019/12/29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4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最小检验(minimum test):预期收益至少要超过预 期成本。 最大检验(maximum test):社会净收益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坝高度(米)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3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
一、边际效用理论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三、自愿交换理论 四、公共选择理论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4
一、边际效用理论(marginal utility theory)
公共物 品的边 际效用 (+)
O
纳税的 边际负 效用 (-)
3. 消费均衡点及其轨迹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4
(三)消费均衡点的确定及其轨迹:以A为例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5
三、自愿交换理论:(四)林达尔均衡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6
四、公共选择理论
现代民主社会中,政治程序也是公共物品 供给的一个决定因素。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税收价格(tax price)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9
A和B的支付矩阵
假设: (1)A\B有2小时 1小时→3面包或1
大坝
A用2小时生产面包 不合作均衡
A用1小时生产大坝
B用2小时生产面包 A和B每人都得到6单位 A得到5单位面包的效
19
社社
会会
收成
益本
b
O 社社 会会 收成 益本
c 45°
A
TSC
TSB





财政支出



MSC
O
MSB
A
财政支出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0
三、自愿交换理论:林达尔均衡
(一)核心思想 (二)基本假定 (三)消费均衡点的确定及其轨迹 (四)林达尔均衡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最小检验(minimum test)
预期收益(至少)>预期成本
❖最大检验(maximum test)
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的余额最大化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7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
三条假设:
1.假定私人部门的所有市场在理想状态下运行, 即:不存在外溢性、成本递减等现象。
2.假定存在着某些私人部门不能生产的公共物品 而且这些公共物品也不能在私人市场上出售。 这些公共物品的提供构成政府的全部经济活动
一、中国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二、公共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40
一、中国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
1. 公共支出比率变化的三阶段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 (2)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3)1996年至今
50 40 30 20 10 0
2020/7/27
(1)政府官僚机构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缺乏竞争, 导致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低下。
(2)官僚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官僚行 为的成本相对较高。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社会成员对公共 部门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时,没有确切的依据。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36
三、官员行为增长论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 公共支出的
的基本问题 最优规模
第三节 公共支出 的增长趋 势:理论
分析
第四节 公共支出 的增长趋 势:实证
分析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2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的基本问题
一、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 四、公共物品的需求与效率产量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3
一、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 (二)纯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4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
1.定义 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 :任何一 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 少别人
对这种物品的消费; 纯私人物品(pure private goods) :只有获
3.假定政府已对用于生产全部公共物品的各种方 案进行了评价,而且知道每种方案所产生的 社会收益。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8
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
社 会 收 益
c b
a O1
300 301
增 加
1
TSB








财政支出(元)
收 益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7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一)按公共物品的性质划分:
1.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 2.准公共物品(quasi public goods)
(二)按公共物品的地域划分:
1.全球性公共物品(global public goods) 2.全国性公共物品(national public goods) 3.区域性公共物品(regional public goods) 4.地方性公共物品(local public goods)
非竞争性
混合品
1.
1.
2.由私人企业生
2.直接由政府提供或在与政府
3.通过市场分配,辅之以补贴或校正 签 约情况下由私人企业生
4. 例如:学校、交通系统、社会保障
、接种疫苗、有线电视、非拥挤 性桥梁等
3. 4.资金来源是强制性税收收入 例如:国防、法律制度、社会
治安、环境保护等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预算内支出比率 预算内外支出比率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11111999999556677383616——————11111199999956677872505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一)基本思想
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考察了英 国产业革命和当时的美、法、德、日等国的工 业化状况之后,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 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 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 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这就是瓦格纳法则。 它可表述为: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应提高。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8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
定义: 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 为称为免费搭车行为(free riding) ; 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
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 者(free-rider problem)。 结果:整体利益得不到最大化 两个重要概念:
某种物品的人才能消费该物品的物品。
2.数学表达
(1)纯公共物品:
Xn
j
Xi n j
(2)纯私人物品:
n
Xj
X
i j
i 1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5
(二)纯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2.非竞争性(nonrivalness)
2020/7/27
2020/7/27
A B C
DE F
ab c
MUpg 政府预算
MDt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5
二、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theory of maximum social gain)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16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作 为 政 府 支 出 函 数 的 效 用 水 平
29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理论分析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三、官员行为增长论 四、多数票规则增长论 五、公共支出增长趋势的基本决定因素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30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6
特征 竞争性
排他性
纯私人物品 1.排他成本很低 2.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 例如:食品、衣服等
非排他性
混合品 1.集体消费,但存在着拥挤 2.由私人部门生产或直接由公
共部门提供 3.通过市场或国家预算分配 4.资金来源是销售收入或 税收
例如:公园、公共游泳池、共 同产权资源(如城市绿地)等
边际收益
G*
政府支出
G*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政府支出
个 人 选 择 偏 好 的 最 优 公 共 支 出 水 平
28
统 一 税 制 下 的 效 用
O 累 进 税 制 下 的 效 用
O
2020/7/27
Gp Gm Gr
富人的效用 中等收入者的效用
公共物品的数量
富人的效用
Gp Gm Gr
穷人的效用 公共物品的数量
(二)图示
2020/7/27
第三章 公共支出规模
37
四、多数票规则增长论
(一)利益集团与公共支出增长 在多数票规则情况下,利益集团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