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带释义及典故

合集下载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曹植七步诗注释及解释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
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鉴赏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鉴赏

诗句鉴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燃:动词,燃烧的意思。 豆萁:豆茎,有些地方也称豆杆。 釜:古代锅的一种称谓。 解释:煮豆是用豆杆燃烧来煮的,豆子在
锅中哭泣。 引申:这里豆和豆萁都是豆苗生长的,是 不同的部位,同根长出的,为后买埋下伏 笔。
诗句鉴赏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煎:煎熬,动词,比喻迫害。 解释:本来都是同根生长的兄弟,为什么
要这么着急煎熬逼迫呢? 引申:比喻古往今来在皇权争斗中,人伦 丧失的无奈,兄弟君臣之间多有阴谋隔阂, 难有人伦温情。
感谢聆听
七步诗
曹植
七步诗原文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曹操病逝后,魏文帝曹丕继位,由于对争 封太子的经历耿耿于怀,担心曹植威胁到自 己的帝位,故一心想除掉自己的兄弟,据史 书记当时载魏文帝曹丕命曹植在七步内作诗, 如作不出将予以处决,曹植面对亲情冷血, 在极度悲愤中应声成诗。

《七步诗》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七步诗》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七步诗
两汉:曹植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步诗》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泣:小声哭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

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

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

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

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

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

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

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步诗》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泣:小声哭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

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

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

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

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

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

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

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

七步诗曹植四句意思

七步诗曹植四句意思

七步诗曹植四句意思七步诗曹植四句意思《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萁跟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残酷斗争跟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感情。

下面是七步诗曹植四句意思,欢迎参考阅读!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意思是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曹植对曹丕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萁跟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曹植内心悲愤。

中小学作文素材:《七步诗》原文及注释译文

中小学作文素材:《七步诗》原文及注释译文

《七步诗》原文及注释译文
《七步诗》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

豆茎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与豆茎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出来的,那么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急迫。

七步诗曹植带解释

七步诗曹植带解释

七步诗曹植带解释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燃:烧。

豆萁:大豆豆秸,是大豆脱粒后剩下茎,晒干后可以当柴烧。

釜:古代用作烧煮食物无脚锅。

泣:哭。

本:本来。

同根生:豆子长在豆萁上,豆子和豆萁是一条根上出来。

煎:煎熬,用火烹烧,这里形容用权力逼迫。

何:为什么。

原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诗]煮豆子燃烧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豆浆。

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赏析]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释常谈》)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

”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

”可见前人都指出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这首脍炙人口诗。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据说曹丕听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非凡才华,具有出口成章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第二句中“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豆子,用以制成调味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意思是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曹植对曹丕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萁跟豆来比喻同父共母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曹植内心悲愤。

曹植《七步诗》解读及译文

曹植《七步诗》解读及译文

曹植《七步诗》解读及译文曹植《七步诗》解读及译文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植《七步诗》解读及译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1.羹:(gēng)2.漉:(lù)3.萁:(qí)<韵译>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评析>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担心弟弟曹植与他争夺皇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文学常识>体裁:诗年代:三国作者:曹植作者小传: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字子建。

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

七步诗 曹植

七步诗 曹植

七步诗曹植《七步诗》作者:曹植【魏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注释:漉:过滤。

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

釜:锅。

持:使用、用来。

然:燃烧。

煎:煎熬。

本:原本。

《七步诗》意思: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七步诗》写作背景: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

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

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七步诗》鉴赏: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样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古诗词《七步诗》原文及解释
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七步诗》曹植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传说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诗。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但此诗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争议。

因此事仅为《世说新语》所录,是否为史实待考,而且此诗并未收录于《曹植集》。

作品原文七步诗版本一(出自《世说新语》)煮豆持⑴作羹⑵,漉⑶菽⑷以为汁。

萁⑸在釜⑹下燃⑺,豆在釜中泣⑻。

本⑼自同根生,相煎⑽何⑾太急?版本二(出自《三国演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品注释⑴持:用来。

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⑶漉:过滤。

⑷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⑸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⑹釜:锅。

⑺燃:燃烧⑻泣:小声哭⑼本:原本,本来。

⑽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⑾何:何必。

作品译文版本一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的那么狠呢?版本二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创作背景传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

曹丕好不羞愧,只得饶过曹植。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作品鉴赏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

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七步诗的诗歌四句

七步诗的诗歌四句

七步诗的诗歌四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解析。

1. 开头两句。

-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这两句就是在说啊,煮豆子呢是要把它做成羹汤,把豆子过滤后得到豆汁。

你看,曹植就从一个很日常的煮豆子的场景开始说起,就像我们平时唠家常一样。

这就好比你要做饭了,先把食材处理处理,他把这个场景描绘得特别细致,就好像我们能看到锅里煮着豆子,旁边还放着过滤豆子的工具呢。

2. 中间两句。

-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这里就很有趣啦。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呢。

曹植这想象力可真丰富,他把豆子和豆秸都给拟人化了。

你想啊,锅底下烧着火,豆子在锅里被煮着,那可不就像在哭泣嘛。

而且啊,这豆子和豆秸本来是一体的呀,现在一个在烧一个被煮,多可怜。

这就像家里兄弟俩,本来是一家人,现在却要互相伤害,特别让人揪心。

3. 最后两句。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可是整首诗的精华啊。

曹植直接就点明了主题,说我们本来是同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你何必这么急迫地煎熬我呢?就像兄弟之间,有着相同的血脉,应该互相扶持才对,怎么能互相迫害呢?这就好比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本来是同一个爸妈生的,应该相亲相爱,要是互相使坏,那多不应该呀。

这两句说得特别直白,又特别有力量,让曹丕听了估计也得好好反省反省呢。

二、赏析。

1. 意象与情感表达。

- 这首诗里啊,曹植用“豆”和“萁”这两个意象来比喻自己和哥哥曹丕。

这意象选得可太妙了,简单又贴切。

他通过描写豆子在锅里被煮,豆秸在锅下燃烧的场景,把自己那种被哥哥迫害的无奈和痛苦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就好像他在对曹丕说:“哥呀,咱们可是亲兄弟,你这么对我,我可太委屈了。

”2. 写作手法。

- 从写作手法上来说,先描写场景,再进行情感的升华,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特别棒。

前面几句把煮豆的场景描绘得那么生动,让读者一下子就进入到那个情境当中了。

然后突然来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像给人当头一棒,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曹植内心的悲愤。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的曹植《七步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原文七步诗(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创作背景黄初元年(220年)正月,六十六岁的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荣升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

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

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

七步诗 曹植原文四句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注释
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泣:小声哭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七步诗原文及翻译

七步诗原文及翻译

七步诗原文及翻译《七步诗》中,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步诗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注释】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鼓(gǔ):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翻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赏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去世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因为曹植和曹熊(第四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

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

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

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曹植就念了这首七步诗。

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步诗曹植带释义及典故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七步诗曹植全诗的诗意
锅里煮着豆子,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2、七步诗的由来
七步诗的典故来源:《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曹植是曹操的四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曹操死后,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因为曹植和弟弟曹熊在父亲亡时没来看望,曹丕一再追问此事,曹熊因为害怕自杀身亡,曹植被押进朝廷。

最后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成诗,否则杀无赦。

曹植便念出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明白其中弟弟暗指兄弟情意,只好放了曹植。

这个典故的释义:现形容人才思敏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