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解析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上可以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便产生了。

混合经济

是指经济运行中个人与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混合经济最主要特征是:存在一个强大的公共部门。也就是由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共同发挥作用的经济体系

2、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1)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也称为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即如果不让某个人变差就不能让另外人变得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

(2)公平原则——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洛伦兹曲线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

(3)稳定原则——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3、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势力)

2.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3.存在公共物品

4.可能有外部性

5.产权可能不明晰

6.未充分就业

7.市场未完全出清

4、混合经济体制主要特征有哪些?

(1)社会经济活动不仅满足个人经济目标,而且要满足某些公共目标

(2)社会经济活动不光由个人决策,也包括政府的公共决策

(3)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介于自由放任与政府管制之间的方式

(4)市场各经济主体(国家、厂商、居民)建立起合作型、契约型的经济关系

(5)政府加入经济过程造成个人经济自由相对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选举政府的自由得到补偿

第三章、第四章

1、如何正确理解公共物品的重要性?

(1)为理解政府的结构与体制提供了有用的视角。政府存在的理由;中央的集权与分权。(2)对公共产品的经济分析,可理解现代政治民主的本质。

公共物品抉择——民主原则;私人物品抉择——独裁原则。

(3)公共物品与生活水准和质量息息相关。

(4)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意愿关系着公民日常生活,并影响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2、什么是林达尔均衡?

若每一社会成员都按其所获MB(marginal benefit)的大小而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也就是社会成员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负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

3、什么是“阿罗不可能定理”?

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阿罗不可能定理”。表明在社会层面上将个人偏好信息整合为“社会偏好”信息,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也使得作为政府进行公共选择最好指南的个人偏好不能被真实地揭示出来。需要其他机制的补充

4、简要叙述蒂伯特假说的涵义?

1中心涵义: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地方公共物品能够经由辖区间的移民而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克服地方公共物品上出现的市场失灵。

2人们之所以选择在某一区域工作和居住,接受当地政府的管辖,是因为当地政府服务与税收符合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3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下,人们选择“迁移”、“转移”等办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以足投票”。归根结底是由于各地区财税特别是财政政策不均衡所造成的。

第五章

1、什么叫公共支出?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亦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造成的耗费。其本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为实现政府的各种职能服务。

(1)经济效益原则——指通过公共支出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使社会得到最大的“效益”。一是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二是在使用由政府财政配置的资源时也应以获得最大社会效益为原则。

(2)公平原则——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劳务和补助所产生的利益在各个阶层的居民中的分配应达到公平状态(横向与纵向公平)。具体体现是受益能力原则。

(3)统筹兼顾原则——政府公共支出的结构安排,必须从全局出发,通盘规划,区分轻重缓急与主次先后,适当照顾各个方面的需要,妥善的分配财力,以保证政府各项职能的实现以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公共支出规模的基本势态是什么?不同的宏观模型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支出规模都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成为公共支出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现象。

1。瓦格纳理论解释(为什么政府活动要扩张?)

(1)工业化的发展在带来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因经济结构和经济交往的日益复杂化而导致各种磨擦或社会冲突,这必然要求政府通过更多的资源配置实现法律法规和治安防范设施的完善,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环境条件”。如:西方国家实施的农产品最低价保护政策。

(2)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之后大量具有外部性特征的行业的发展需要以及私人融资的局限,政府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性活动。如:交通拥挤问题、农民烧秸秆问题。

(3)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需求收入弹性作用下,人们对教育、娱乐、文化、保健和公共福利的需求也将有所扩大。因此,政府有必要介入这些项目,将这些物质或劳务的提供纳入其职能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