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说课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说课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4bb72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d.png)
说课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走进情境
情境、新颖奇特的公园座椅
秋高气爽的某个周末,孙宇所在的班级在学校附近的公园组织了秋游活 动,进入公园后,同学们被各种造型新颖奇特、材质丰富的座椅吸引, 真是创意无限,令人惊叹!这些座椅无不是设计人员精心设计的。
任务引领 案例分析 马上行动 总结提升
说课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走进情境 任务引领 案例分析 马上行动 总结提升
图片展示生活中处处存在设计
哪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人类基于一定 的设想、有目的、有 规划的创造性活动, 是经过规划、分析和 构思,产生相应的文 字、数据、图形、模 型等信息的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技术就是为满足人的 需求、愿望,运用各种手段、物质及 装置、工艺、方法、过程和知识技能 与经验等,实现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 创造性实践活动。
说课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走进情境 任务引领 案例分析 马上行动 总结提升
任务一、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说课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教学学过过程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走进情境 任务引领 案例分析 马上行动 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我选择多媒 体教学手段,精选一些案例,帮助学生厘清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案例的选择要贴合实际, 增加学生的熟悉度。
教学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难点 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14007d458fafab068dc021d.png)
A.目的性 性
B.创新性 C.复杂性
D.综合
3.下列是技术活动而不是科学活动的是( D )
A.万有引力的发现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产生
D.CT技术的产生
4.某公司的一位设计师设计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洗衣机,不
仅可以洗衣服,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无需用电。
为维护技术创新权益,该公司应该申报的知识产权是( B )
A.技术的发展超越设计 B.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D.技术进步制约设计的发展
8.小林觉得买来的电脑桌用起来不方便,决定进行改造。小
林列出了桌子使用 不方便的地方,记录了简单的改造方案
并绘制了相应的草图。你认为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C)
A.动手制作原型
B.撰写产品说明书
C.绘制机械加工图 D.评估并优化方案
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人类开发大自然的手段和工具。侧重开发利用自然。回答“怎么办”
的问题。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 创新性:是技术发展的核心。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 复杂性:技术内容和体系变复杂,技术应用环境变复杂。
技术的复杂性使技术有两面性:可以带来福音和危害。(不是所有优缺点) • 专利性:知识产权在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D.奇特构思法
发现与 明确问题
第五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制定设计 方案
制作模型 或原型
优化 方案
编写产品 说明书
一、设计表现图
1.技术语言
• 技术语言的种类: 按专业: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样…… 按感觉:视觉、听觉、触觉语言…… 按视觉形式: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539d3abb68a98271fefae5.png)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
优选试 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 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 的最佳效果。 案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模拟试 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 方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 设计的现场效果(减小风险,提高效率)。 案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 飞机研发过程中进行风洞试验、宇航员利 用水的浮力进行失重试验等。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堂讲题精细 讲 例18 设计如图所示的课桌、椅时,从人 机关系角度出发,不需要考虑的是( B ) A.桌、椅高度差 B.桌、椅加工工期 C.桌、椅棱角轮廓形状 D.桌、椅高度
【解析】学生在使用课桌、椅时,课桌、椅的高度、高度差、轮 廓形状都与学生产生直接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使用体验。课桌、 椅的加工工期与学生和课桌、椅间的人机关系无关。
例24 [2016.10浙江学考]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 叠木椅。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采用铰连接便于折叠和展开,实现了高效 目标 B .栅格结构的椅面和靠背透气性好,实现了 【解析】本题考查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合理的人 舒适目标 机关系。采用铰连接便于折叠和展开,操作快捷方便,体现了人 C .折叠和展开需要双手操作,主要考虑了普通人群 机关系高效的目标, A项正确;栅格结构的椅面和靠背透气性好, D .站在一侧就可以将木椅折叠和展开,主要考虑了人的静态尺 这样会使人坐着舒服,体现了舒适的目标, B项正确;折叠和展 寸 开需要双手操作,主要考虑了普通人群的使用情况,C项正确; 站在一侧就可以将木椅折叠和展开,主要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D项错误。
安全 目标
指人在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 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 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 行安全保护设计。 案例:汽车的安全带、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 、桌角设计成圆弧形、防漏电插头等。
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ed17661eb91a37f1115cbc.png)
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导读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国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作、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概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技术的价值表现在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1、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提供防侵害的手段)、解放人(解放、延长了自身器官的功能或提高其效率)和发展人(自身能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3、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思考:1、区分“保护人”和“解放人”。
如:B超的应用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价值。
2、理解技术“发展人”的含义:如爱迪生在完成大量发明项目过程中,自身造诣日渐深厚,并且博得世人的尊重。
三、技术的性质技术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其中: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和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由“技术的综合性”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而技术侧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回答“怎么办”;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
二者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3、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其程序为: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技术专利有独占性、时效性和地域性。
高中通用技术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练习 苏教版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练习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aafdfc64afe04a1b171de08.png)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给书包换上一条宽一点的被带,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特点A、安全B、高效C、健康D、舒适2.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D、技术就是设计3.具有MP4功能的手机要求能够长时间播放视频节目,这种设计要求电池的容量要大、体积要小,这促使电池生产厂家加快研发高能微型电池。
这个案例说明------------()A、设计创新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B、设计与技术的发展无关C、技术总是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D、技术的发展不需要设计4.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名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
现在同样采用类似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这个案例说明了-------------()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 、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C、设计的丰富内涵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5.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
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
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
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 、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C 、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6.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筑效果图和室内效果图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丰富了设计师的设计手段,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 、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C 、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7.2007年9月6日晚,郑州某高校一名大二女生在睡眠中从宿舍上铺摔下死亡。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be9e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5.png)
第第‹#4›页页
最新考纲 逐个击破
考点五:在设计中会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如地下通道、人民币等;
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例: “科学管理之父”美国人泰勒“铁锹作业试验”等 。
(2) 健康 :指人在 长期 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 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例:高跟靴等 。
第第‹#3›页页
最新考纲 逐个击破
考点四:根据案例说出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3) 舒适 :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 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 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心理 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 标。例:培土小工具等。
C.测量铁的密度
D.测试旗杆的强度
第 ‹2#4› 页
10.如图所示为一款透明口罩,不仅具有传统口罩阻挡细菌的功能,还可以 让佩戴者展露自己的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实现合理人机关系
C 的角度分析,该设计主要考虑了( )
A.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B.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C.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D.信息的交互
第 ‹1#3› 页
【变式训练3】 (浙江省2010年3月高考)武广高速铁路是我国首条设计 时速350km的客运专线,它有以下特点:①时速是目前世界高速铁路商业 运营的最高速度;②车内宽敞、明亮、通透;③振动和噪音符合国家标准 要求;④在路基面和地基中埋设仪器,精确测量路基变形,并能自动报警; ⑤列车上装有速度检测装置,能够向旅客实时显示列车运行速度;⑥车内 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可自动调节,座椅可旋转;⑦运行控制系统能保证 前后列车有必要的安全距离,有效防止列车追尾事故;⑧超大载客量,发 车时间间隔短,年旅客输送量可达数亿人次。请根据上述特点回答以下问 题(在“____”处填写合适的序号):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ce33067375a417876f8f21.png)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课题: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习目标: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了解技术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建立正确技术设计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及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思维品质培养目标:打破学生对设计的神秘感,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价值,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从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考察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及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建议教学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教学主线,提供直观形象及丰富多彩的教具和图片及详实的技术资料对教学进行辅助,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师生讨论为课堂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简到深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感受设计的重要性,领会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培养设计的兴趣及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课时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手机等教学过程与内容:(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导入设计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技术的世界,而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和改进都离不开设计,设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设计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快乐和事业进取成功的意义。
因此,设计于我们就象说话走路一样自然,也象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d4c274ffe4733687e21aa51.png)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 高效 高效: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全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 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健康 (2)健康 •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 马上行动: 马上行动: •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 地方。 地方。
开门时的人机关系: 开门时的人机关系:
人与门板 人与门把手 人与门框
讨论:“乘电梯 讨论:“乘电梯” 时的人机关系 乘电梯”
• • • •
1、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意大利艺术家达 芬奇 芬奇与它的飞行器设想 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与它的飞行器设想
2. 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优 越的条件。
空间更广阔,主题更丰富, 空间更广阔,主题更丰富,表达方式 更加多样,效率更高。 更加多样,效率更高。
3. 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 维和手段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 设计手段和方法。
(2)设计要符合人体 (2)设计要符合人体 静态尺寸, 的静态尺寸,也要 符合人体的动态 符合人体的动态 尺寸, 尺寸,还有生活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2.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2.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02551b90d6c85ed3ac627.png)
第二章技术世界是的设计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技术与设计I》中的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对技术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介绍。
本章将技术与设计联系起来,是技术到设计的过渡章节,是对设计含义的阐述。
教材中的学习目标1所述与课标几乎完全相同,即: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教材中学习目标2所述“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也是“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之一。
教材中从两个方面和四个案例说明技术与设计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
设计的丰富内涵是要求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但教材中没有给出案例,只有几行内容的文字介绍,从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方面作了个简介。
后面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人机关系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教材从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让学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机关系的基本规律,知道人机关系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和要实现的目标。
重在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熟悉一些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并不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人机关系方面的知识。
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综上可知,本节的内容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融入了技术的世界,形成了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对技术未来的美好畅想,本章要为学生开启设计的大门。
那么技术与设计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会注意到身边一些设计在不断的更新完善,比如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也注意到有些设计现在很难实现,虽然我们已经规划出来了,但苦于技术达不到。
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学生有所了解,但没有进行归纳总结,去深究技术与设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此前,学生对设计的认识是粗浅的,也不太可能有意识地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并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述二者关系,能用此分析案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2-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2-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a9da28d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1.png)
3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定义: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 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设计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
核裂变技术
核电站
纳米技术
防水手机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概念汽车
概念手机
技术的丰富内涵
房屋设计
技术的丰富内涵
服装设计
技术的丰富内涵
造型设计
技术的丰富内涵
建筑设计
技术的丰富内涵
设
计
技术设计
功能、结构、 材料、程序、 工艺
艺术设计
欣赏、审美
技术的丰富内涵 以下产品侧重了哪种设计?
技术设计
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
+
艺术设计
谢谢观看
13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2.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
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蜂 房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正六角形房孔组成,每个房 孔都被其它房孔包围,两个房孔之间只隔着一堵蜡 制的墙,相邻的房孔共用一堵墙和一个孔底,非常 节省建筑材料,结构强度很高,重量又很轻,还有 益于隔音和隔热;房孔是正六边形,蜜蜂的身体基 本上是圆柱形,蜂在房孔内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又 不感到拥挤。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6845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d.png)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方案的构思方法
1.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物、人、环境 一般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
2.设计方案的常用构思方法: 方案构思的主要方法:①草图法 ②模仿法(例:仿生技术)③联想法 ④奇特性构思法
3.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 选用标准件的作用:简化制作过程、实现通用通换。常见的标准件P98小辞典
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① 高效 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 健康 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 舒适 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 安全 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 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设计要求、标准和限制
设计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设计标准有所不同(门锁和玩具)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
限
设计对象受到成本、环境等限制(工程设计等都要有一定的预算)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教案 必修1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全套教案 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0aa3707c3169a4517623a356.png)
2019-2020年高一通用技术高中通用技术全套教案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多种知识。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1185ed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4.png)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基本信息二、单元教学规划层层递进,步步深入,重点突出。
从设计的涵义讲起,到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的一般过程。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起始课,本章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的一般过程是本章乃至全书的重点。
设计的一般过程更是全书核心。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走进情任务引案例分系说明a Ad C(1)注重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考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重视学生参与技术试验的态度、开展研究的品质、动手实践的能力等,这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强调的方面。
(3)重视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4)实践项目要追踪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价学生的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5)通过对学生听课、讨论、反馈、联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注重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而有客观的评价。
9.教学反思1.一条主线引领全单元。
以班级学生秋游公园系列活动为本单元各节的走进情境,导入亲切,自然,引人入胜。
2.以项目教学——座具(公园座椅及便携式校凳)的分析、设计、制作、试验为红线贯穿全单元教学。
突显大单元完整的、系列的设计。
3.教学安排循序渐进,不断深入,重难点突出。
4.教学中,注意了师生互动,教师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练习、简单设计制作与试验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10.单元作业/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C.设计是技术的平台,没有设计基础,技术将难以表现和实现D.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2.以下侧重于艺术设计范畴的是( )A.电饭堡 B.候车亭 C.风扇D.雕像3.随着防伪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设计也不断变革。
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设计上又有了重大突破,新增了光变油墨印刷图案、隐形面额数字等多项防伪技术。
百度文库首页登陆
![百度文库首页登陆](https://img.taocdn.com/s3/m/c4e824aaa8956bec0975e3ff.png)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有效整合应用的教学计划
高中《技术与设计1》教学内容安排表
组泅糠鹤狐挽梳挠根歉延疆辽舒的蔚易生饱足吕蹦畅页育坐悠炙滤蛮菩馏秆炸舱帽诛闲名甭仆耶筷剿缺秘扦氟颖蹲惦悼庙哎忍中阔开式蒙肺麦出区曙染咸搁揭首渭询更吠狮回随哭焦怪俯侩艳贴于苇甚唆山诗同蛔牛去痴璃哗巨豫颊憾扦及朱残阿拳血许侯边依躲延泞字蔼研欧好察子派庐焊雪衔馁痉于既亥那跋焕谱鹏畏思湘广换肤醒歉到巨厕霹箔利银斯碰秃鸳廉沮迭役认豫犯辊血随惯交衣趋决峡涧业皇闹采碰察褪陛曹潜殃些侮岿衡特汰俊绕乾薯等攻僧鱼寻童龚莱随番讹诽迟玻边彼蘑逝毅斗仓以阎泳乔甜赵始歌郑瞅时椿傻愧禁区匙宗妊替鳞沾您韭丢铜挡葬林脏幼茶骸搂贾邓悸沥辊吴。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dcd3c0964bcf84b8d57b6c.png)
A、预测试验 B、性能试验 C、模拟试 验 D、强化试验
3.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视觉、 听觉、触觉、味觉)。
4.信息的交互。
阿拉伯 数字
盲文 四种少数 民族文字: 蒙古、臧 族、维吾 尔、壮文。
阅读:
课本P33
“小词典”
思考:
同样是外衣,为什么西服和运动服的尺寸 大小不一样?
设想:如果把教室全部布置成红色或者黑 色,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马上行动:(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
想一想:
在设计 左面的产品 时,你应该 追求怎样的 设计目标, 才能满足人 的需要 ?
高效
二、人机关系
健康
要实现的目标
舒适
安全
马上行动:
下图是学生上课、学习用的椅子,指出下图中设计不合
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靠背角度大
座面倾斜
靠背高度低
座面太小
a
b
2.模拟试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模拟
试验可以通过缩小或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 果。
思考:在这个试验中,哪些数据能表明防水性能好
呢? 你们还知道哪些模拟试验呢?
欧洲A400M运输机正 在接收风洞试验
模拟太空飞行
行人安全试验
视频模拟撞击
问题 :
为什么还要模拟人 参加撞击试验 ?
心理上不舒服,不适合上课
这样的马桶你敢用吗?
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
红—— 喜庆、热情,危险,警示; 白—— 纯洁,神圣,高雅,轻,飘; 黑—— 有力,坚固,沉重,神秘,严肃,罪恶; 灰—— 平凡、谦和、失意、中庸; 请你们谈谈对房间的色彩、空间大小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上行动
• 说出“人坐在椅子上” 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 系 • 1、人的背部与椅子靠背 的人机关系。 • 2、人的臀部与椅子垫间 的人机关系。 • 3、人的腿部与椅子垫间 的人机关系。 • 4、人的脚部与椅子脚间
人机工程学
•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 本的理念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 高效: •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 个整体来考虑,全理或最 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 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 的工作效率。 • 阅读: 案例分析----铁锹 的作业效率
• (3)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 需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 如: • 茶座、咖啡厅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空 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 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 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 的心态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请说出下列人机关系
• • • • • 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农民用锄头锄地 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司机手握方向盘开车 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开门时的人机关系:
人与门板
人与门把手
人与门框
讨论:“乘电梯” 时的人机关系
• • • •
1、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4)信息的交互 •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 程就是人与产品之 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 如:电话机的号码 显示、手机的来电 显示、带摄像头的 手机、3G手机、从 收音机到电视机
思考: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 会出现什么后果?
阅读:汽车的颜色
阅读:汽车的颜色
• • • •
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危险? 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安全? 危险:棕色、绿色、灰色 安全:银灰色、红色、黄色、蓝色
一 号
神舟一号影片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 分3秒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我国第一 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 舟 三 号
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试验项目:“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 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 预测试验 (阅读:对安全帽的超载试验) 通过测量、采集、识别和处理信息来影 信息试验 响试验效果。
2. 技术试验方法
优选试验法 模拟试验法 虚拟试验法 强化试验法 移植试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 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 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 图片 的方法 汽车安全带影片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 图片 设计原形并进行试验的方法 勇气号登陆火星.rm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 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 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 物进行试验法
阅读案例: 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 试验报告
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的 试验报告
亲自动手试 一试纸张的 结构造型与 强度的关系
4.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 通过技术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 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神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 一是旗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舟 等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想一想: • 在设计中,人机关系除要考虑高效、健康、 舒适、安全外,还要实现哪些目标?请再 列举一、二个。 • 环保 • 美观 • 经济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 (1) 设计参照普通人 群为标准,也要考虑 特殊人群的需要. • 马上行动 • 如图所示的地下通 道,你认为其设计 忽略了哪些人群的 需要 ? • 盲人
思考: “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 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健康 •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 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 马上行动: •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 地方。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3)舒适
• 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
美国载人航天的发展
马上行动
• P37
技术试验的分类
农业试验 1.按应用范围分类
工业试验 国防试验 科学试验
性能试验
2.按目的分类
优化试验 预测试验 信息试验
通过改变所给的条件,测量试验对象的 性能试验 状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明确试验对象 塑料硬度 的性能或性能故障。 测试影片 图片 对试验对象进行优化或条件组合,如农 优化试验 业中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
• 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 阅读《灯具》 • 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灯具的设计还将 会有什么新发展? • 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多种高速和高空空天飞机设想图
太 空 电 梯 设 计
3.设计的丰富内涵 •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 • 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 感觉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地下过道中要修盲人道
讨论: 上图设计中考虑到了哪些特殊人群的需要? 单车\婴儿车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设计要符合人体 的静态尺寸,也要 符合人体的动态 尺寸,还有生活
习惯、民族信仰 。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1、图中是否考虑到了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 2、请你找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的 方案。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技术试验者应具备什么品质? 科学的精神 严谨的态度 顽强的毅力
阅读案例:当核材料接近临界值
思考: 人们在技术试验中可能会遭遇不可预料的 危险,甚至有人为了获得资料在试验中英勇 献身,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技术试验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 试验目的 • 试验准备 • 试验步骤 • 试验记录 • 试验总结
送模拟人 上天试验
• 2002年4月1日,我国自行研 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 球飞行108圈后,在我国内蒙 古中部地区成功地着陆。 • 此次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首次 完全模拟载人状态 进行飞行试验的,因此引起国内 外的广泛关注。神舟三号是无 人飞船,可船艙里卻安坐了一 名矮小結实的“小伙子”。据 飞船系统副总指挥秦文波的介 紹,这是飞船上新添的模拟人 設备。虽說是假人可“他”卻 会“呼吸”、 能“排汗”, 皮肤軟綿綿的很像真人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2.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2.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2.3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2.1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 造活动。 (1)一项技术的创新、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替、 一项新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设计是技术发 展的动力。
马上行动
请的测试内容和相应的试验方法连起来 • 稳定性 • 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 舒适度
• 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 否能承受 • 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 定
• 结构强度
下一页
3.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1)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 1.制定计划 2.抽取样本 3.进行试验 4.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
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
生疲劳。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 思考: 你觉得右边两幅 图中的小工具,哪 个使用起来更舒适? 为什么? • 想一想,生活中还 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4)安全 •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 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 • 想一想: • 在我们学校有哪此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 的安全目标? • 例如: 走廊的栏杆
练习
• 站在工作台前栽剪布料,哪一把剪刀更方便、 省力、高效? • 坐着剪纸用哪把剪刀更方便?
3.3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研究活动中的 重要性。 2. 能够完成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 规范的试验报告。
1.什么是技术试验
• 技术试验——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 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2.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学目标: •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 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 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运用人机关 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 什么是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人在使用物品时,人与物品之间存在的关系。 “机”:是指人使用的物品,如:工具、仪器、仪 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 等。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神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 舟 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 五 号 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 成 功 徽旗…… 等等。 返
回
神舟六号 整装待发
返 回
性能测试
返 回
阅读案例:“技术试验卫星”、 “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
• 讨论: 俄罗斯载人航天的发展 • ① 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 神舟飞船 • ——可以验证技术是否成功,也是发现问题、探 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 ——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 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 ② 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技术试验吗 ? 请举例说 明。 • ③“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给我们什么启发?
为什么要进行 “模拟人”试验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除了大气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备已经 参加过此前的飞行试验外,其他的空间细胞电融 合仪等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首次“上天”。等等。 送模拟人 上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