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实验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PPT教学课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PPT教学课件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https://img.taocdn.com/s3/m/82fafd7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5.png)
2 用实例说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
施。
自然因素 图1
A
(土质)
(岩石)
山坡
B
(植被) 山坡
C
(降水强度)
小雨
山坡
D
(坡度) 平原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图2
(松土)
山坡 山坡
大雨
山坡
山坡
1、沙土比黏土吸附水的 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
2、地表植被越少, 水土流失越严重。
3、降水强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3.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C ) A. 修路采矿 B. 利于耕作 C. 保持水土 D. 修筑窑洞
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 完成《点拨训练》上的习题
10 总复习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RJ 3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用点拨训练 跟错题说再见——《点拨训练》
易错辨析 课 后 作 业
坡 面 水
流
水平梯田能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三、水土保持的措施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淤坝地地坝玉米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三、水土保持的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三、水土保持的措施
二、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采取_植__树__种__草__等生物措施与__建__梯__田__、_修__挡__土__坝___等工
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___退__耕__还__林__、__还__草___,
__过__度__放__牧___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施。
自然因素 图1
A
(土质)
(岩石)
山坡
B
(植被) 山坡
C
(降水强度)
小雨
山坡
D
(坡度) 平原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图2
(松土)
山坡 山坡
大雨
山坡
山坡
1、沙土比黏土吸附水的 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
2、地表植被越少, 水土流失越严重。
3、降水强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3.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 C ) A. 修路采矿 B. 利于耕作 C. 保持水土 D. 修筑窑洞
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 完成《点拨训练》上的习题
10 总复习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RJ 3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用点拨训练 跟错题说再见——《点拨训练》
易错辨析 课 后 作 业
坡 面 水
流
水平梯田能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三、水土保持的措施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淤坝地地坝玉米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三、水土保持的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三、水土保持的措施
二、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采取_植__树__种__草__等生物措施与__建__梯__田__、_修__挡__土__坝___等工
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___退__耕__还__林__、__还__草___,
__过__度__放__牧___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水土流失___.ppt
![水土流失___.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115111b7360b4c2e3f64f6.png)
区和一切有坡度 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 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 空。 风力侵蚀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 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 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 (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
坡
坡
面 水
流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 、 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 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 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本 前提)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 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复垦回填
风沙区
西北黄土草原
西南土石山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 农村地区 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流失强度大,侵蚀比例高。我国每年土壤侵蚀量 达50亿吨,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
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东北黑土区, 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成因、产 生危害、治理重点各不相同。
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对土壤的 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②降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透强度才会产生 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土壤。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 壤不被侵蚀的作用。 人为因素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修路、开矿、采石等。
坡
坡
面 水
流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 、 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 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 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本 前提)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 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复垦回填
风沙区
西北黄土草原
西南土石山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 农村地区 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流失强度大,侵蚀比例高。我国每年土壤侵蚀量 达50亿吨,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
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东北黑土区, 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等各区域的自然和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成因、产 生危害、治理重点各不相同。
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对土壤的 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②降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透强度才会产生 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土壤。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 壤不被侵蚀的作用。 人为因素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修路、开矿、采石等。
水土流失的治理PPT教学课件
![水土流失的治理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94f8c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2.png)
① 植被的破坏
历史——营造宫殿 樵采、毁林开荒、
战争
地表抗蚀能力降 低 ,雨水径流风力
直接侵蚀地表
B、水土流失形成的 人为原因
② 不合理的耕作度
轮荒制度
破坏林草植被, 破坏植被种源
B、水土流失形成的 人为原因
③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破坏植被, 排弃大量 土石,成为水土流失
新物质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
在许多建设项目中,一些机电工程项目由一些小承包商私人承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不能有效参与工作,只能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验收。这样的实际发展不能有效控制机电工程的质量。 如今,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建筑领域也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在持续发展中长期使用。建筑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有
效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机电设计存在缺陷
同学们再见 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离不开对电力的需求。因此,在一些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设项目中机电工程的安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中要将用户需求与建设项目
方案有机结合,设计出更符合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设计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电气施工工艺水平。电气施工过程计算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许多施工企业将这部分工作移交给专业组织。这 样,虽然可以保证过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外部组织完成这部分工作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整个电气建设项目的工期。另一方面,不同的机电安装项目有各自的特点,电气施工过程的计
“三结合”
治理方针 ——保塬、护坡、固沟
3、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①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 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
历史——营造宫殿 樵采、毁林开荒、
战争
地表抗蚀能力降 低 ,雨水径流风力
直接侵蚀地表
B、水土流失形成的 人为原因
② 不合理的耕作度
轮荒制度
破坏林草植被, 破坏植被种源
B、水土流失形成的 人为原因
③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破坏植被, 排弃大量 土石,成为水土流失
新物质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
在许多建设项目中,一些机电工程项目由一些小承包商私人承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不能有效参与工作,只能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验收。这样的实际发展不能有效控制机电工程的质量。 如今,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建筑领域也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在持续发展中长期使用。建筑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有
效提高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机电设计存在缺陷
同学们再见 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离不开对电力的需求。因此,在一些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设项目中机电工程的安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中要将用户需求与建设项目
方案有机结合,设计出更符合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设计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施工单位电气施工工艺水平。电气施工过程计算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许多施工企业将这部分工作移交给专业组织。这 样,虽然可以保证过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外部组织完成这部分工作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整个电气建设项目的工期。另一方面,不同的机电安装项目有各自的特点,电气施工过程的计
“三结合”
治理方针 ——保塬、护坡、固沟
3、小流域综合治理(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①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 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说课稿ppt 中图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说课稿ppt 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ae2934fad6195f312ba684.png)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水土流失的分析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通过分析不同区域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环境问题培养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的观念;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成因危害分析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 生存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的措施。 分析:水土流失在我国黄土高原区最为严重和典型,要让 学生学会分析和探究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必须先让学生熟 悉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的措施,这样 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对知识灵活应用。 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举例、讨论、练习等方法突出 重点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包括多个方面,需要多 学科知识做铺垫,学生理解和概括难度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经验少,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陌生,理解难度大。 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查找、实践调查、课堂 上的分组讨论、师生讨论、资料分析等形式化解难点
读我国某地形区图片回答问题:
• 1 判断该地形区名称并说明判断依据 • 2 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
(一)原因分析: 1 先充分利用课本上“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片,使学 生了解黄土高原范围环境特征为后面的原因分析做铺垫; 2 让学生观看水土流失实验过程图片:坡度不同的两坡面, 不同的土质,不同的植被覆盖率,不同的降雨强度,让学生 判读两坡面的水土流失程度、总结影响因素、描述各因素的 减沙过程、结合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3 展示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图片,让 学生总结和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要求学生完 成“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恶化循环”图,使学生深刻理解 人地关系紧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4 用笔归纳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 .ppt
![水土流失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ead579a26925c52cc5bf5c.png)
区,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等各区域的自然 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水土流失成因、产 生危害、治理重点各不相同。
水土流失类型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 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 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 风力侵蚀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 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 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 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
风沙区
西北黄土草原
西南土石山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
•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我国水土流失
不仅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还广泛发生在城镇和工 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 流失强度大,侵蚀比例高。我国每年土壤侵蚀
量达50亿吨,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
• 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东北黑土
黄土高原分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 、 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 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 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 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复垦回填
水土流失危害
破坏土壤资源,导致可耕地的土地面积减少。
流失的泥沙进入江河、湖泊、水库造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淤 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泥石流、山体 滑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长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荒漠化,又带来沙尘暴 等其他形式的自然灾害。
水土流失类型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 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 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 风力侵蚀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 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 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 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
风沙区
西北黄土草原
西南土石山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
•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我国水土流失
不仅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还广泛发生在城镇和工 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
• 流失强度大,侵蚀比例高。我国每年土壤侵蚀
量达50亿吨,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
• 流失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我国东北黑土
黄土高原分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 、 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 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 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 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复垦回填
水土流失危害
破坏土壤资源,导致可耕地的土地面积减少。
流失的泥沙进入江河、湖泊、水库造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淤 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泥石流、山体 滑坡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长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荒漠化,又带来沙尘暴 等其他形式的自然灾害。
水土流失的治理PPT教学课件
![水土流失的治理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f0d7c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7.png)
施(耕作区) 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⑫喷灌和
本 专
滴灌 技术、科学施肥等
题 栏
不适宜耕种的土地:⑬ 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地,
目 开
(3)生物
表植被
关
措施 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植树种草,实行⑭ 乔、灌、草
结, 合——提高地表抗侵蚀能力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思维活动】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三类治理措施中,哪类见效快?为什么说
课时2
探究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本 专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 栏
材料一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
目 开
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土石山区。截至2007年
关 底,全国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7.8万平方千米,其中
综合治理面积4.5万平方千米,实施封育保护3.3万平方千
施,而忽视生物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解析 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在沟谷处打坝淤地;
在缓坡地植树种草;在一些塬面上,平整土地。图中 a 为塬,b、c
为坡,d 为沟。丙地位于南坡,光照条件好,且位于山脊附近,地势较
高,不易积水,适宜建窑洞。本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米。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材料二 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示意图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基本农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
本 专
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题 栏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公开课精美课件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公开课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3248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9.png)
集雨节水灌溉
通过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将雨水收集 起来用于灌溉,减少地表水流,降低 水土流失风险。
04
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与展望
水土流失治理的成果
植被恢复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得到显 著提高,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
土壤保持
通过修建梯田、拦沙坝等工程措施,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得到有效 控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肥力。
淤地坝建设
在沟谷中建设淤地坝,拦截泥 沙,形成肥沃的淤泥,同时防
止下游的水土流失。
农业技术措施
合理轮作
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水土保 持能力。
等高耕作
在坡地上按照等高线方向耕作,降低 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力,减少水土流失 。
深耕深松
通过深耕深松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 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提高土壤的水土 保持能力。
影响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和 社会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面积
危害黄土Biblioteka 原水土流失面积广泛,涉及多 个省份。
导致土地贫瘠、水资源减少、河流淤 积等。
程度
水土流失程度较严重,部分地区出现 荒漠化现象。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大且集中,黄土 质地疏松,易于侵蚀。
水质污染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中的污 染物进入水体,影响水质 。
水量减少
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水流失 加速,地下水位下降,影 响水资源量。
水库淤积
水土流失还可能造成水库 淤积,影响水库的蓄水功 能和发电效益。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 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
水土流失实验说课课件(共16张PPT)
![水土流失实验说课课件(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ee958bb0717fd5360cdc3e.png)
四、实验方法设计
• 1、控制变量法 • 2、小组合作法 • 3、观察对比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 图片导入:(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片)
实验准备
• 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和制作实验器材
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 第1组实验 • 第2组实验 • 第3组实验 • 第4组实验
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拓展延伸
水土流失 肥力下降
第4组实验肥力下降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植被减少降水减少水土流失恶性循环示意图搞清楚了影响水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我们就可以结合成因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降低水土流失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实验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课标解读
•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影响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目的明确。2、针对性强大。3、准备充分。4、评说准确。 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 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的一个 组成部分。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 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 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 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 路和方法,从而为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 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 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科学 的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 爱家乡的情感。
三、实验内容设计
• 该实验一共分为四组小实验,分别探究以 下问题:
• 第1组实验:植被覆盖率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2组实验:土质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3组实验:地形坡度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4组实验:降水强度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教学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d0b12e59eef8c75fbfb3e3.png)
17
资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
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
400毫米
山地高原
平原
18
黄 由平原过渡到高原山地
土
高 由湿润过渡到干旱
原
的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过
渡 性
由种植业过渡到畜牧业
处在自然环境的 过渡地带
区域可持续发展
19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轮荒制度
20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27
坡 黄土塬
沟谷
28
沟谷 黄土塬
分组讨论: 1、分析沟道治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析坡面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 3、黄土塬的治理措施?
坡
29
30
31
1、沟道治理:打坝淤地 ——固沟
拦泥蓄水,淤地造田,防止泥沙流入下游
32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 “沟里筑道墙, 拦泥又收粮 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A
B
影响因素:地表构成物质
区域可持续发展
10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
B
C
影响因素:地表植被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5
学习目标
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 措施等,分析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归纳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资料: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
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
400毫米
山地高原
平原
18
黄 由平原过渡到高原山地
土
高 由湿润过渡到干旱
原
的 由森林过渡到草原
过
渡 性
由种植业过渡到畜牧业
处在自然环境的 过渡地带
区域可持续发展
19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轮荒制度
20
开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27
坡 黄土塬
沟谷
28
沟谷 黄土塬
分组讨论: 1、分析沟道治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析坡面采取了什么治理措施? 3、黄土塬的治理措施?
坡
29
30
31
1、沟道治理:打坝淤地 ——固沟
拦泥蓄水,淤地造田,防止泥沙流入下游
32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 “沟里筑道墙, 拦泥又收粮 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A
B
影响因素:地表构成物质
区域可持续发展
10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
B
C
影响因素:地表植被
区域可持续发展
23
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5
学习目标
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 措施等,分析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通过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归纳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49a9ca763231126fdb114c.png)
1 4 7 10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三、水土流失的成因
位置 处在过渡地带,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 要素
地形 地质 气候
地形起伏大,坡度大 地质灾害频繁 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水文
短 短时时间间内内,,水水量量大大,,流速流快速快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长城 日 月 山
秦岭
太 行 山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的概念、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自然 要素
地形 地质
气候
地形起伏大,坡度大
水文
人文 要素
植被 土壤
地震第带一节 区域地水震土名流失及震其级治(理M) 发震日期
山西临汾地--震---以黄8 土高原19为65例年5月18日
汾一渭、地水震土带流失的概念、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二、水土流失的山西危洪害洞地震
8
1303年9月1日
三、水土流失的成因
植被 天然林草不均利具于有保水持土水流土失的功能
人文 要素
土壤
2005年05月9日山西吉 县下了一夜的小雨。夜里 23点,史家4岁的儿子突 然哭醒,沈妈妈一拉电灯, 看见炕上有脱落的白灰皮, 抬头往上望,窑顶一道裂 缝,还不停地有白灰皮往 下掉。沈的第一反应是, 自家的窑洞要塌了
她叫醒院子里5户22口人,大家拼命往对面山坡有灯光的 地方跑。一堆人刚跑过公路,听到身后一声巨响,黄土 像瀑布一样从高处泻下来,一瞬间,整座山都倾下来, 堆出了另一座高80米、长250米的土丘,公路被封堵。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实验探究》说课课件(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实验探究》说课课件(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d82c5248d7c1c708a145f4.png)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实验探究
说 课 内 容
1
2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内容设计
3
4 5
实验装置改进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效果评价
看得见、摸不着、理解有难度
01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能直接体验到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的不同对水
土流失的影响,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逐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水土流失
土 土质疏松 质
地表破碎,多沟谷斜坡 地形坡度
05 实验效果评价
①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理解更容易。
将自然界中宏观现象搬进地理课堂,打通实验与教材、学生生活经验间的联系。
②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升分析、归纳、逻辑思维能力。
③准确控制变量,严谨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自主做出合理解释,得出实 验结论,并利用实验结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02 实验内容设计
水土流失实验是要研究植被、土质、降水强度、坡度对水土流 失的影响。
实验一 有植被与无植被的水土流失对比。 实验二 黏土与沙土的水土流失对比。
实验三 小雨与暴雨的水土流失对比。
实验四 缓坡与陡坡的水土流失对比。
03 实验装置改进
在实验中,我们要模拟降水和地表,并要比较水土流
失状况,因此,水土流失实验装置包括三部分:
模拟降水装置 水土流失 实验装置 模拟地表装置 收集水沙装置
常用实 验装置
手持开孔的饮料瓶或喷壶
模拟降水
降水强度难控制 地形坡度难控制 土层厚度难控制
实验探究
说 课 内 容
1
2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内容设计
3
4 5
实验装置改进
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效果评价
看得见、摸不着、理解有难度
01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实验能直接体验到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的不同对水
土流失的影响,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逐步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水土流失
土 土质疏松 质
地表破碎,多沟谷斜坡 地形坡度
05 实验效果评价
①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理解更容易。
将自然界中宏观现象搬进地理课堂,打通实验与教材、学生生活经验间的联系。
②提升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升分析、归纳、逻辑思维能力。
③准确控制变量,严谨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自主做出合理解释,得出实 验结论,并利用实验结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02 实验内容设计
水土流失实验是要研究植被、土质、降水强度、坡度对水土流 失的影响。
实验一 有植被与无植被的水土流失对比。 实验二 黏土与沙土的水土流失对比。
实验三 小雨与暴雨的水土流失对比。
实验四 缓坡与陡坡的水土流失对比。
03 实验装置改进
在实验中,我们要模拟降水和地表,并要比较水土流
失状况,因此,水土流失实验装置包括三部分:
模拟降水装置 水土流失 实验装置 模拟地表装置 收集水沙装置
常用实 验装置
手持开孔的饮料瓶或喷壶
模拟降水
降水强度难控制 地形坡度难控制 土层厚度难控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af84b0f242336c1fb95e4e.png)
植被:森林向草原过渡,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低
土壤:地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营造宫殿 过度樵采
破坏植被 地表抗蚀 能力降低
雨水径流 风力直接 侵蚀地表
加速水 土流失
毁林开荒
破坏林草植被
轮荒
破坏植被种源
开挖原生地面
破坏植被
开矿
排弃大量土石
ppt课件
河道滩地开矿
水土流失新物质
41
泥沙入河
毁林
人均
开荒
人 口 增 长
耕地 减少
破 坏 植
水土
土地 流退
农 业 单 产 不
燃料 需求
被
化
失
稳 不
增加
高
需 开更 垦多 荒的 地劳
动 力
人 口 增 长
ppt课件
破坏生态平衡 3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
黄土高原位置的 过渡性 黄土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形崎岖,地质 灾害频繁
植被覆盖率低
黄
自 土人
然
高为
原
原 水原
因 土因
流
失
人口增长迅速,人 地矛盾突出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方式如轮荒、开矿
破坏植被如垦荒、 伐木烧薪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pp土t课件流失的主要因素,其根源在36
于人口的增长
❖ 1.黄土高原的黄土和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的 形成原因分别是( )
A.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D.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招一招手
ppt课件
7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水土流失课件
![水土流失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99493267ec102de2bd89c9.png)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 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 质量。并改善放牧管理, 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 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④有计划做好煤矿的
土地复耕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
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 源生产基地,避免由 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 大规模水土流失。
6.成功案例借鉴—— 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
中国大地的动脉在流血
水土流失
盘古开天辟地
•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
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 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 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 奋力挥舞开来。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 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 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 地以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 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 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 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盘 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 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A
B
C
思考??
1.水带走了什么?
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损失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
2.水流向何处?
危害
破坏土壤肥力。裸露坡地 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 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 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实 验分析如果流失土层1厘 米,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 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 200吨,同时带走6吨-15 吨氮、10吨-15吨磷、 200吨-300吨钾。当地耕 地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产。造成损失
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件
![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fdd99bad51f01dc281f1db.png)
材料: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 流失严重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16 亿吨,导致黄河含沙量极高,“一碗水、半碗泥”。有人
称之为“中国动脉大出血”,“中华大地上一块流浓的伤 疤”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造成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严重的主导因素是 人为因素 。
毁林毁草开荒、战争、营造宫殿、樵采
黄土高原存在哪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它产生哪些后果?
轮荒耕作制度、经营粗放, 使植被及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黄土高原主要有哪些矿产? 开矿对黄土高原破坏表现哪些方面?
煤、天然气等, 破坏植被,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 触发机制,增加河流泥沙含量。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 D 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 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是千沟万壑的状态 B.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进行自然条件 的改造 D.黄土上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是形成水土 流失的惟一原因
每年平均造成经济损失100亿元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黄土高原的位置
长城
乌鞘岭以东
太行山
秦岭
观察后说明黄土高原的地面覆盖物和植被覆盖情况。
一、脆弱的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具体表现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和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两个方面。
东北平原
大兴安岭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3.2 水土流失的治理
对面喊得应、握手要一天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沟谷发育, 其地形分为黄土塬、梁、峁三种。 黄土塬地形平坦,沟谷较少, 梁、峁地形起伏大、沟谷发育旺盛 在黄土高原广大地区,只有少数黄 土源,大部分地区都已被切割成为 破碎的粱峁丘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方法设计
• 1、控制变量法 • 2、小组合作法 • 3、观察对比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 图片导入:(课件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片)
实验准备
• 课前布置同学们收集和制作实验器材
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 第1组实验 • 第2组实验 • 第3组实验 • 第4组实验
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拓展延伸
水土流失 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实验说课课件
一、课标解读
•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影响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二、实验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植被、土质、地形 、降水等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 ,进而认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
•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制作实验器材,在 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让学生观察、体验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学习的快乐。
开放的地理课堂”的课程理念。 • 4、实验器材创新、环保。 • 5、地理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有待加强。
土质疏松
植被减少
降水减少
水土流失恶性循环示意图
学以致用
• 搞清楚了影响水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我 们就可以结合成因,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 措施,降低水土流失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保护植被,禁止滥砍滥伐,植树种草等 )
情感升华
生态建设前
生态建设后
六、反思与自我评价
• 1、实验设计以学生为主,学生参与度高。 •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 3、贯彻落实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构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科学 的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 爱家乡的情感。
三、实验内容设计
• 该实验一共分为四组小实验,分别探究以 下问题:
• 第1组实验:被覆盖率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2组实验:土质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3组实验:地形坡度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第4组实验:降水强度不同对水土流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