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
2.读图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指出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熟制。
3.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掌握正确阅读等温线图的方法。
2.通过微课视频,了解我国温度带划分与农作物熟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分析气温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2.我国温度带划分与农作物熟制。
教学难点
我国冬季、夏季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教具
多媒体课件、《候鸟老人:特殊的迁徙者》视频资料、中国温度带空白图、水果图片(柑橘、苹果、菠萝、桃子、香蕉、梨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央视《走遍中国》栏目《候鸟老人:特殊的迁徙者》。
2.导入:“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每年1月“迁徙”柳州,次年7月再回到北京,成为“候鸟老人”。这节课让我们从气温角度探究“候鸟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
3.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板书。
(二)合作探究
1.设置情景,课件展示:课本P.31图
2.13。结合地图思考: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为什么每年1月从北京“迁徙”到柳州?
2.组织讨论: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热心帮助解决问题,纷纷给出自己的通关提示。
何阿姨:结合图例,由南到北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李阿姨:图上找出我国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海南岛最高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
孙阿姨: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观察此线大致穿过什么山脉、河流?该线南北两侧1月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
组织学生结合三位阿姨给出的通关提示,分组讨论。
3.提问学习小组发言人,分别先解答通关提示,最后得出“候鸟老人”冬季“迁徙”柳州的气温原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位于北方的北京气候寒冷不适宜老人疗养。位于南方的柳州气候温和适宜老人疗养。
4.教师进一步指明: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是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板书。
(三)突破疑难
1.课件展示:
材料一: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
材料二:我国冬季风示意图和山脉分布图。
组织学生从纬度位置和冬季风两个角度,结合材料思考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2.随机抽两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四)合作探究
1.设置情景,课件展示:课本P.31图
2.14。结合地图思考: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为什么每年7月从广西柳州回到北京?
2.组织讨论:何阿姨、李阿姨热心帮助解决问题,又一次纷纷给出自己的通关提示。
何阿姨: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
李阿姨: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
组织学生结合两位阿姨给出的通关提示,分组讨论。
3.提问学习小组发言人,分别先解答通关提示,最后得出“候鸟老人”夏季回到北京的原因: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从气候和经济条件看,回北京更适宜。
4.追问最后一名学习小组发言人:7月16℃以上范围覆盖我国大部分,低温区在哪里?
5.教师进一步指明: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是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板书。
五)突破疑难
1.课件展示:
材料: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
组织学生结合材料思考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2.随机抽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补充。
(六)微课点拨
1.过渡: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划分出6个温度带。
2.微课展示我国温度带划分与农作物熟制:①热带:一年三熟;②亚热带:一年二至三熟;③暖温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④中温带:一年一熟;⑤寒温带:一年一熟;⑥青藏高原区:一年一熟。板书。
3.引导学生在中国温度带空白图中填写6个温度带,指出柳州所处的温度带。
(七)拓展延伸
1.课件展示:课本P.32图
2.17,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从北京到柳州路上购买的水果(柑橘、苹果、菠萝、桃子、香蕉、梨子)。
2.提问:这些水果主要产自哪个温度带?
3.引导学生演示。
4.课件展示:何阿姨、李阿姨、孙阿姨三人在北京居住的四合院和柳州居住的尖顶式房屋。
5.提问:两地房屋结构与气温有什么关系?
6.提问学生回答。
(八)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本课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回顾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气候图的能力。
2.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学生读“冬、夏季风形成图”回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我国海陆位置特点填表。
冬夏季风的性质及影响
影响范围
从陆地吹向海洋,偏北(西北、东北)。寒冷干燥。我国东部广大地区
(除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海南岛、台湾
岛、四川盆地外)。
三、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中国干湿状况”图: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2. 四个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湿润区,水分充足,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足迹来到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
3.森林。
半湿润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由高大的乔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过渡,典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实上,这片地区被开发利用得很难找到原始植被了。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