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资料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心理学与生活》带你踏上一个旅程,在那里,精确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赋予你更大的能力去控制那些影响你生活的因素。

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行为behavior: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行为就是行动。

(可观察,显而易见)心理学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很多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不理解精神过程(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能理解人的行为的。

心理学寻求改进每个个体和集体的幸福感的质量。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的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行为数据behavior data: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

(选择适宜的分析水平,设计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1.每个水平的分析都产生心理学家希望最终得到的有关人性的复杂肖像的基本信息。

2.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这是最重要的。

因为每个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因此,防止这些个人因素混进数据并扭曲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机体变量organnismic variables:行为的内部决定因素,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等在个体内部起作用的因素。

对人类而言,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或情绪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行为的外部影响,(个人之外的事件)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用他或她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对同一个现象已经发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心理学与生活 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 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一:一,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定义: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个体、心理心理学的目标:描述(不同的描述水平:概括到精细)、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描述:不同的描述水平:概括到精细解释:两种变量,机体变量(秉性变量)、环境变量(情境变量)预测:科学预测是对事物相互关联方式的理解控制:不受赞赏的行为模式都能通过适宜的干预加以修正1,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根基“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重要人物: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指对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观点的目标是远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思的潜在在结构。

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观点的延续:心理学家们现在同时探索行为的结构和机舱。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1)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2)心理动力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由佛洛依德发展起来。

(3)行为主义观点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4)人本主义观点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5)认知的观点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一一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

(6)进化论观点思想非常简单: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他们的基因)。

(7)文化观点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二:1、【一见钟情,靠的也是出色的外貌】。

但凡一个人说“我不喜欢一见钟情式的故事”,多半代表——这位,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

《心理学与生活》——(美)查理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美)查理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1、定义:把心理学(Psychology )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与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且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机体变量(内部)、秉性变量(决定性)、环境变量(外部)3、19世纪末,当实验室技术开始应用于来自这些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心理学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出现。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4、结构主义:铁钦纳在跟随冯特学习后回到美国,他强调心理的内容,他的观点以结构主义著称于世。

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5、当代心理学7种观点心理动力学: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弗洛伊德)行为主义:特定的环境刺激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通过实验室实验收集数据。

生物学观点,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观点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发现的背景理论(theory)是一个组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

大多数心理学理论有一个一般的核心,即决定论的假设。

这一假设认为,一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

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阐述。

2、观察者偏见补救措施,标准化,操作性定义,自变量,因变量实验法,安慰剂效应,双盲控制相关法,相关并不代表因果3、心理测量,包括自我报告法和行为测量法心理测量的目标是产生可信和有效的发现。

信度(reliability)指心理测验或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致性或可靠性。

心理学与生活 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 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一:一,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定义: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关键部分:科学的、行为(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个体、心理心理学的目标:描述(不同的描述水平:概括到精细)、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描述:不同的描述水平:概括到精细解释:两种变量,机体变量(秉性变量)、环境变量(情境变量)预测:科学预测是对事物相互关联方式的理解控制:不受赞赏的行为模式都能通过适宜的干预加以修正1,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根基“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重要人物: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指对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观点的目标是远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思的潜在在结构。

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观点的延续:心理学家们现在同时探索行为的结构和机舱。

当代心理学的观点(1)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2)心理动力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由佛洛依德发展起来。

(3)行为主义观点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4)人本主义观点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5)认知的观点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一一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

(6)进化论观点思想非常简单: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他们的基因)。

(7)文化观点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二:1、【一见钟情,靠的也是出色的外貌】。

但凡一个人说“我不喜欢一见钟情式的故事”,多半代表——这位,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

心理学与生活(修改版)

心理学与生活(修改版)

读书感悟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
告别自卑 ,走向自信 破解幸福的密码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
1.希波克拉底人格理论:多血质、 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血液 多血质 活泼型 粘液 粘液质 安静型 黑胆汁 抑郁质 研究型 黄胆汁 胆汁质 战斗型
2.阿尔波特的特质人格理论:首要特质、
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马丁 路德 金
作者简介
理查德· 格里格是美国纽约州立大 学的心理学教授。在认知心理学研究 领域有专长,是美国心理学会实验心 理学分会的会员。
菲利普· 津巴多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心理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 国心理学会现任主席。
内容概述
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 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为的 生物基础、感觉、知觉、记忆、智力与 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 心理治疗、人的毕生发展、社会过程与 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内容概述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为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记忆智力与智力测验解人类人格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人的毕生发展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心理学与生活
报告人:黄 灿
主要内容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内容概述
读书感悟
作品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 一本优秀的、经典的 心理学教科书,不仅 在美国,在全世界许 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 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林 肯
麦当娜
பைடு நூலகம்
告别自卑,走向自信
一.人人有自卑 二. 自卑的表现
1、自我封闭性
2、社交恐惧症 3、心理品质反常 4、语言表述差
三.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我能行)
1.正确评价自我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2020年8月30日19:44一、心理学研究了什么?它的应用有哪些?1、定义2、对象往往是个体3、主要关注个体的行为4、认知科学5、意义二、为什么解释行为和预测行为是紧密相连?1、两者定义2、都属于目标3、心理学家的目标通常是通过一个潜在的原因去解释多种行为,对造成特定行为方式潜在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4、举例:朋友不愿交新朋友是因为害羞,那么下次在新的陌生的社交场合,朋友依旧会害羞三、冯特对现代心理学的贡献有哪些?1、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正式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2、构造主义3、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4、创立实验心理学5、培养大批心理学家四、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观点有什么?1、关注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2、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3、青年期:力比多高潮期4、强调当前的社会环境5、强调对个体生活经历具有持续影响的方面6、强调社会动机和人际关系的角色7、强调自我的功能和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五、怎么看待“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1、本能论2、弗洛伊德观点3、建议放上行为主义观点比对,以辩证的观点分析4、生物遗传是前提基础5、在发展的低级阶段,遗传对行为的制约较大六、精神分析法(心理动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0、精神1、缘起于弗洛伊德对精神病人的临床工作2、正常行为、变态行为都可3、心理咨询4、无意识的动机5、儿童发展6、遗忘七、遗传、环境与个体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先天遗传给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环境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心理学既研究人类心理的先天因素,也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文化背景与人类心理发展的交互作用。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单纯由遗传或环境决定的心理发展几乎不存在。

1、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

《心理学与生活》1 PPT课件

《心理学与生活》1 PPT课件

Page 12
(3)意识
概念:是对心理内容的的觉知。 作用:意识有助于生存,调节人们关于 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睡眠 生理节律中行为静止的阶段称之为睡眠
睡眠障碍:
失眠症(58%):长期不能得以充 足睡眠的人具有不能很快入睡、经常醒
来,或早醒等特点。
日间嗜睡(43%) 突发性睡眠
睡眠窒息
梦:心理的剧场 梦提示了人的无意识愿望,有趣的是 梦对重要问题的解决或新思想的出现。 例:发明缝纫机
• 重大生活事件
• 创作/灾难性事件 例:拖沓的健康成本
应对压力
1、对压力的评估 初级评估 认知评估 2、改变认知策略 积极心理暗示 应激思想灌输法1)记录事件起因、后果 2)采取策略方法 3)行为结果进行评价
Page 27
健康促进
导致死亡的十大原因
Page 28
达到个人最佳健康状态的10步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美]格里格,津巴多
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成 果,用来解决生活中的 相关问题
Page 2
心理学概论
感觉、知觉、意识
学习、记忆、认知、智力、情绪 心理障碍
Page 3
一、心理学概论
概念: 心理学是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 程的科学研究
目标: 描述、解释、预测能及帮助控制行为。
1、体罚不能起到人们预想效果 2、儿童以此为榜样,形成功击性行为 3、体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
Page 18
2、记忆
概念:存储和提取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 例:随机数字、字母读一遍 7(+或-2) 长时记忆 组块 组块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
组块的应用:
0629 19411917186518121776

心理学与生活[全文5篇]

心理学与生活[全文5篇]

心理学与生活[全文5篇]第一篇: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一每一天的生活都不一样,所以每一天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不一样。

只有学会了控制好自己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的过好每一天。

还记得上的第一次课,老师就叫数字一样的同学们坐在了一起。

当时大家都是很不乐意,老师说这样让才能让我们适应,认识更多的人处理好我们的人际关系。

当时还分了小组,叫我们给小组取名字,画团徽,还有口号和歌。

第一堂课,我们就结交了朋友和熟悉了新的环境。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该怎么控制好自己的情感,调整好自己学习生活状态。

心理学不是能读懂他们的内心,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叫读心术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能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能够积极的生活。

一、学习还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放的罗永浩的那个视频,当时看了特别的激动。

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也拼命的学习然后也会成功一样。

初中到高中,经常会有人来学校里演讲,每一次演讲都特别的激动人心。

就像罗永浩说的一样,说得自己也想努力学习,天天看书做题。

可是这种事情一般都坚持不下去三天,然后整个人都松懈了。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谁不会呀!可是真正能实现的却寥寥无几,这就是我现在所存在的状态。

我总是给自己制订了很多的目标,开始几天能坚持,越后面就越来越坚持不下去了。

而老罗在演讲中说道,这是人的共性,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可是他却成功了,成功的很艰辛。

他做到了我们做到不到的事情,他为了不出去玩,把衣服都剪烂了,这样就没办法出去了。

学英语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为此坚持下去的精神让他成功了。

最终创办了现在的锤子手机,我想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他能把自己关在屋里学习,用卖斤数的那些励志的书来勉励自己。

他说当时他想出去玩,就打开书看到了一句非常励志的话,然后就激情昂扬的又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好学习。

每当他想退缩就打开一本书来看下,激励自己。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一样的,所付出的都是相同的。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笔记-精华版

《心理学与生活》【美】格里格,津巴多著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1、定义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

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另定义见第二章)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2、心理学的目标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

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

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2)解释发生的事情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

也称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对行为的外部影响是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或情境变量(situational)。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心理学中的预测量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通常依据它们能多好地做出精确且全面的预测来判断它们的优劣。

科学的预测也必须被足够精确地加以叙述,指出是什么样的机制把那些事件与特定的预测物联系起来。

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行为将会改变。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1、心理学的历史根基(1)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心理的内容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是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结构主义即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2)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有目的的心理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机能。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 整体优于个别


三、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理解有助于直觉的整体性 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四、知觉的恒常性

概念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 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种类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第四节

错觉
一、错觉概述
内涵: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 而出现种种歪曲。 意义:

理论: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现实: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利 用错觉为人类服务。


二、错觉种类:

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箭形错觉
左邊圖中心的圓比較大嗎?
不..他們是一樣大的喔!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知觉过程即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与依赖 #知觉定式#:


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 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称为~。
对象与背景
你看到了一對情侶或是一個骷顱頭?
你看到了一位樂器演奏家或是一位女孩的臉呢?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一)理论意义
1、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有助于学好教育理论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等 2、有助于做好思想工作 3、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
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 • • • • • •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3)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心理学与生活在线阅读(全)

心理学与生活在线阅读(全)

心理学与生活在线阅读(全)《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为美国心理学家Floyd L. Ruch撰写的一部心理学教科书著作。

此书历经十九次改版,在第八版(1971年)时菲利普津巴多加入改版,最新版本则由津巴多及理查德格里格合作撰写。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推荐为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

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十分宝贵,此中译本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这些资料。

心理学与生活在线阅读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1、定义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包括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

这种方法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另定义见第二章)行为(behavior):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2、心理学的目标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

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

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2)解释发生的事情通常承认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行为的这些内部决定因素叫做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

《心理学与生活》复习资料

《心理学与生活》复习资料

《心理学与生活》复习资料专题一心理学概貌第一节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一、心理学的定义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理(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关键部分:个体、行为、心理(精神过程)、科学的方法二、心理学的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三、心理学研究什么(一)健康心理学(二)教育心理学(三)咨询心理学(四)发展心理学(五)工业心理学(六)工程心理学(七)人事心理学(八)环境心理学(九)法律心理学(十)消费者心理学(十一)广告心理学(十二)运动心理学(十三)行为经济学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家如何设计研究?一、发现与验证心理学研究的两个范畴:形成想法(发现)然后去检验它(验证)。

二、心理学验证的方法(一)相关法(二)实验法(三)心理测量法1、自然观察法2、自我报告法(四)个案研究法第三节心理学的流派当代几种经典心理学理论:➢生物学观点➢精神分析观点➢行为主义观点➢存在-人本主义观点➢认知的观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的观点一、生物学理论观点➢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行为是被身体结构和遗传过程所决定的,经验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物结构和过程来改变行为。

二、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观点➢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结构观点(人格结构理论):➢本我:生物本能欲望。

遵循快乐原则,去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抑,会产生焦虑。

➢自我:代表现实原则而起作用。

通过现实环境、后天学习获得发展。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决定对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获得满足。

➢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从以上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

一个人要保持心理、生活的平稳、顺利和有效就须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

三、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四、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兴起于1950~60年代。

➢精神分析——本能力量,伤残心理学➢行为主义——环境因素,幼稚心理学➢存在-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存在-人本主义理论观点➢强调注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一、名词解释1. 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

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

2. 气质: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3. 黄金法则与白金法则:黄金法则出自基督教《圣经?新约》中的一段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

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启示我们,在社交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人,待人真诚,公正待人。

4.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5.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6.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语言来行事,最终令语言发生。

在心理学上,自证预言是存在的,人并非被动地任从环境影响,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性的思想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践。

心理学与生活原版pdf

心理学与生活原版pdf

心理生活万象观心理学与生活:原版一、社会心理学基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它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方式。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们的信念、价值观、社会角色和期望等。

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二、情绪调节技巧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施加影响,以达到积极状态的过程。

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包括重新评估、冥想、自我安抚和积极的自我对话等。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三、提升心理健康的策略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良好状态。

提升心理健康的策略包括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睡眠习惯、均衡的饮食、定期的锻炼和良好的社交关系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稳定的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四、沟通心理学沟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沟通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它研究的是人们如何传递信息,以及信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解决冲突。

五、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际关系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心理学分支。

它研究的是人们如何建立和维持关系,以及关系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增强幸福感,并提高生活质量。

六、心理压力管理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源时所感受到的心理紧张状态。

管理心理压力的策略包括认知重构、放松训练、时间管理和寻求社会支持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七、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不良认知和行为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许多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八、自我发展心理学自我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
2.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
3.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行为体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二)人格
人格主要表现在心理动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与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2.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别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们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对象。
三、心理学的目标
(一)心理学的主要目标
1.陈述心理现象和行为
2.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
3.预测心理现象和行为
4.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与行为
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性,即人的这种行为产生的本质是什么(陈述)?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发生(解释)?可以预测这种行为将在何时产生吗(预测)?那么,影响这种行为变化的条件有哪些(调节和控制)?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学与生活》解析

《心理学与生活》解析

《心理学与生活》解析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系统介绍心理学知识和应用的书籍,它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反应,并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对该书的详细解析:
首先,该书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这些原理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不同方面。

其次,书中详细解析了心理学的四个主要成分:科学、行为、个体以及心智。

它强调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即所有结论必须建立在科学方法的证据之上。

同时,该书也关注行为的分析,即有机体如何适应环境的方式,以及个体内部过程和心智活动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此外,《心理学与生活》还提供了大量实际应用的例子,帮助读者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面对挫折、减轻压力、对抗焦虑、缓解抑郁等,书中都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这些实用内容使得该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阅读,也适合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知识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最后,该书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

其写作流畅、通俗易懂,使得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该书也注重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总的来说,《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它不仅全面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提供了大量实际应用的例子和方法。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反应,并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该书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是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心理学与生活(导论版)

心理学与生活(导论版)
评估方法
通过自我观察、心理测试、专业评估 等途径,全面了解个体心理健康状况。
压力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压力来源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影响因素
个人认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
压力管理策略与技巧分享
管理策略
制定合理目标、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等。
技巧分享
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设定长期目标以明确方向,同时设定短期目标以 实现逐步推进和及时反馈。
应对挫折与失败
学会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保持积极乐 观的心态面对挑战。
04 人格特质与行为模式
人格特质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人格特质的定义
指个体在不同时间与情境中保持相对 一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倾向,它是对 人格的一种描述性概念。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目标应具有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 (Measurable)、可实现性(Achievable)、相 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
意志力培养方法
通过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培养兴趣 爱好等方法来提高意志力水平。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平衡
群体行为特征及领导力培养
群体行为特征
包括从众行为、社会助长与社会懈怠、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
领导力培养
通过提升个人影响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善于解决团队问 题等途径来培养领导力。
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01
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沟通技巧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
分类方法
根据特质的稳定性、影响范围等维度 ,可以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 源特质、能力特质与气质特质、一般 特质与个别特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理论根据主要来源于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 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潜意
识活动; ❖ 不但研究个人当时的行为,而且还追朔其过去的经历,以
探明目前行为构成的原因; ❖ 特别强调人类本能对以后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把性
冲动看作为人类主要的本能。
❖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 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 望而挣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 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 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 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 类比,把人脑看成是信息加工系统,借用信息 编码、加工、存储和提取等概念说明人的心理 过程。
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 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认为智慧的本质就 是适应,而适应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应两种 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这就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发展的逻辑。
(一)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二)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理论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一)观察法
自然场所观察 人工实验室观察
结构式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 参与性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
(二)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历史渊源
哲学 生物学和生理学
亚里士多德
笛卡尔
洛克
达尔文
缪勒
赫尔姆霍兹
费希纳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研 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这标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冯特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绪论 注意 感知觉 记忆 思维与想象 情绪 动机 能力 气质 性格
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的科学。
❖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 个体的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不是遗传的,
而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
❖ 认为心理活动既不是由几个元素构成的,个体 的行为也不是单纯由一些反应堆积而成。整体 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部分相加不 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 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 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 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 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 成。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意识经验分析成若干 基本元素,然后再研究整合了的要素。在研究方 法上,强调内省法,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 观察和描述。
❖ 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 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因此,不能把意识看 作是元素的集合。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 和功能,而不是象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 构成成分。
(一)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体心理
个性
认知过程 情绪和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
(二)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 意识: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内部
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 与“客体”区别开来。 ❖ 无意识现象: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 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脑干网状结构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参与 可见,注意是不同脑区协同活动的结果,既与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 随着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对活动调节动的变化 此外,在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
牙关禁闭、拳头紧握等现象。
定向反射 所谓定向反射,是指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 将有关感受器转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 地感知这一刺激。
(一)心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 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 ❖ 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 ❖ 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被提上心理学日程
(二)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 1917年,北大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 1918年,陈大齐出版了《心理学大纲》一书。 ❖ 1920年,南京高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 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 ❖ 1922年,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出版。
心理学与生活
主讲人:唐慧琳
主要参考用书
❖ [1]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3]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4][美]Burger J M著, 陈会昌等译. 人格心理学. 北京:
❖ 1949—1956:学习改造阶段 ❖ 1957—1966:开展研究阶段 ❖ 1967—1976:停滞阶段 ❖ 1977—现在:繁荣发展阶段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选讲)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 和集中性 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三)调查法
问卷法 谈话法
(四)测验法 (五)心理学研究的新技术(选讲)
❖ 反应时法 ❖ 信号检测论 ❖ 间接测量法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选讲) 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选讲)
(一)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选讲) (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选讲) (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