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教学过程实录(夏宜)
《甲烷》教学设计(甘肃省县级优课)

课题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三
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4、了解甲烷及其取代反应产物的主要用途
过程与
方法
1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启发诱导、引导归纳、自学、讲述、实验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学建议通过简单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式
画出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甲烷分子的结构。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H4电子式:
H
H :
C
:
H
H
⋅⋅
⋅⋅
H
|
结构式:H- C—H
|
H 强调甲烷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2014-2015学年万源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甲烷

《甲烷》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节。
一、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典型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学生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已经对甲烷的分子式、存在和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本节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为以后的有机教学打下一个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既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又有实验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入了一个新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一个新的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教材重点: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教材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取代反应发生的实质。
2、 学情分析所面向的学生是农村高中的平行班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煤矿坑道气等的主要成分。
在元素周期律这一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物质结构的上位概念,应当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抓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好基础。
的立体结构模型,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案设计 1、 教学目标①通过情境教学,了解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研究思路;①通过情境教学,了解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研究思路;②通过理论假设、实物模型、动画展示,②通过理论假设、实物模型、动画展示,掌握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能初步构建有机物的空掌握甲烷的正四面体构型,能初步构建有机物的空间结构;间结构;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体会有机反应与无机反应的区别,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等。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等。
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环节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推断甲烷分子式【引导】同学们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物质的发现和性质的研究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科学家们的探索研究找到了物质的本质和它们的规律。
甲烷的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课堂技能大赛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设计参赛选手:化学学院2013级2班王帆2015年11月课题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课型新授课时1教材目次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第一目授课人王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2、了解甲烷在生产生活上的用途3、掌握甲烷的组成和结构4、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观看实验、模型、图片、甲烷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精神。
2、通过讲授、讨论、学生制作等教学方法和抽象、模型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交给学生科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在“实验——反思——再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甲烷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3、结合甲烷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甲烷的空间结构教学方法问答法、引导—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模拟抽象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用“引导——探究法”开展学习活动,把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利用实验和理论结合的科学研究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观察和知识总结提取能力,并且化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协作能力。
教学媒体教具:黑板、对媒体、PPT翻页笔、球棍模型等教学过程【引入】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
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又不同的特点,其学习思路是:组成—结构—性质—用途;规律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看,甲烷是初中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延续,是化学键理论的具体应用,甲烷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起始课,又为本章乃至选修5整个有机化学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又为选修3中共价键的方向性和杂化轨道理论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既承接了初中的知识又拉开了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序幕。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包含了三个板块的内容: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甲烷的成键特征和立体构型;甲烷的化学性质。
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
2、学情分析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有了化学键的理论基础,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未知事物的积极性高,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还有待提高,所以问题设置的梯度要符合学生认知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预期障碍:由于立体几何知识的欠缺,我预测学生对甲烷空间构型的推断和理解以及取代反应的学习都可能会存在困惑。
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模型的搭建,能说出甲烷的空间结构特点;通过微课自学、交流讨论、模型模拟,能从宏观、微观、化学符号三个层面描述甲烷的取代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模型制作、实验探究、对比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能源危机和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感受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难点:甲烷分子空间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及从化学键角度来理解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机理。
5、策略和方法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本节课由生活中的情境引发一系列的学习任务,我借助模型、实验、微视频启发引导学生,而学生则通过课前自学、交流讨论、猜想对比、搭建模型、实验探究来完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延伸到甲烷综合利用,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甲烷的教学实录与反思21

甲烷的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目标1、掌握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了解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学习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了解甲烷的用途。
3、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研讨甲烷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以及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4、通过甲烷结构、性质、用途之间关系的教学,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一分为二分析问题”、“内因和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中国的页岩气革命——煤的颠覆者[引入新课]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设计意图一、甲烷的分子结构[提问] 请同学们写出甲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甲烷的结构式虽然可以初步说明碳、氢各原子间的结合情况,但是并不能够说明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
实验测出甲烷分子中的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每相邻的两个碳氢键之间的键角相等。
[活动一] 请同学们根据这一事实,大胆地想象甲烷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可能有几种?请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有三种可能的结构。
[课件展示] 1、正方形结构(甲烷分子中4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正方形,碳原子在正方形的中心)2、正四棱锥(碳原子在正四棱锥的顶点上,4个氢原子在底面的4个顶点上)3、正四面体(碳原子在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在4个顶点上)[提问] 同学们已经想象出了甲烷分子三种可能的结构,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是甲烷分子的实际结构呢?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甲烷极难溶解于水,由这一性质,请同学们根据以前学过的“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则,来判断上述三种可能的结构中,哪些结构不合理?[回答] 第2种结构不合理,因为第2种结构属于极性分子的结构,而水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如果甲烷分子的结构是第2种结构,则甲烷应能溶于水,这与事实不符。
《甲烷》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甲烷》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及其结构和性质。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本节课内容将帮助学生学习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2)认识取代反应、氧化反应(3)能正确书写甲烷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甲烷可能的空间构型(球棍模型),推导甲烷的空间结构;通过数据计算甲烷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分析讨论等学习过程,体会模型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2)通过学习甲烷的取代反应,了解取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甲烷性质的学习,对分子结构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号有机化学的信念。
3.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六中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武汉的经济是比较发达的,在2013年全国地级市的GDP排名中,武汉排名第九,其总收入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等地。
但武汉却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源的短缺是一个巨大的瓶颈,请大家想一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西气东输【投影】西气东输【教师·设问】为了改善东部的能源结构,我国启动了“西气东输”工程,国家的这个战略确实让武汉这个城市受益很大。
【投影•教师】我把这种受益概况为这样几句话:引得西气入江城能源变革天地新多元格局兴低碳清洁福气惠民生【过渡•教师】(教师指着“引得西气入江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气”是指什么吗?【解释•学生】天然气【追问•教师】那么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解释•学生】是甲烷【追问•教师】其实,煤矿中的瓦斯、池塘中的沼气,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展示·教师】(展示甲烷)这就是一瓶甲烷,你们对甲烷有多少了解呢?【学生】(教师高高举起甲烷的集气瓶)无色,再让学生闻气味(一个学生对着全班同学,展示闻气味方法)无味,老师是用排水法来收集甲烷的,这说明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补充:极难溶于水、而且密度比空气小【学生】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可以燃烧等【过渡】我们现在对甲烷是很熟悉,但是大家知道吗,在历史上,人们认识和研究甲烷,大约经历了5000年的历史(稍停顿,后投影)【投影•教师】早在3000年前《易经》中就有发现甲烷的记载,有“泽中有火”之说。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教案课题:甲烷教学内容:甲烷的性质和应用学科:化学年级:高中时长: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3. 能够分析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难点: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气体收集瓶、试管、气体洗瓶等。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等。
课件、教案、实验操作说明、知识点总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2. 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引出甲烷这一主题。
二、理论学习(20分钟)1. 环顾本课的内容,介绍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讲解甲烷的制取方法和应用,包括天然气中的甲烷、工业中的甲烷制取等;3. 分析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操作:以制取甲烷的实验为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2.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课堂讨论与总结(5分钟)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甲烷的制取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甲烷的环境和生活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2. 鼓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甲烷的制取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学生展示了对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的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甲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甲烷(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甲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2.使学生记住甲烷的物理性质及存在、用途。
3.使学生学会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
4.通过动手搭建模型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难点:甲烷的结构三、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演习四、教学过程【导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展示目标】组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渡】学生观察几种常见物质的组成,初步感知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2.设计文字游戏:从“碳”、“氢”这两个汉字中各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汉字“烃”,以及它的发音,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烃的概念。
3.推理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引导学生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完成巩固练习,深化对有机物知识的认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COB. CO2C. H2CO3D. CH3CH2OH2.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A.H2OB.C2H2C.C2H5OHD.金刚石(C)【过渡】组织学生书写甲烷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激发学生对甲烷分子机构的探究欲望。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依据甲烷的结构式,利用老师提供的圆球和牙签制来作甲烷的结构模型。
当学生完成甲烷的结构模型后,点评学生制作的模型,提出问题,再利用气球模型来验证,最后总结得出甲烷的分子结构:正四面体结构。
介绍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
【检测】组织学生完成检测题,巩固认识甲烷的分子结构。
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甲烷分子中4 个C-H 键是完全等同的键C.甲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共价键D.甲烷分子中均是极性键共价键【学习指导】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1 页第2.3.4 自然段,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思考完成下列任务:1.记忆甲烷的物理性质。
2.了解甲烷的稳定性。
3.书写甲烷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高中化学《甲烷》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4 2 2 2环节一:新课导入( 1 分钟)【新闻导入新课】有关 2017 年 5 月 18 日可燃冰的开采新闻导入课题。
【过渡】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板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介绍】本节课学习目标及本节课重难点。
环节二:新授内容1. 甲烷的存在(看课本 P60)2. 甲烷的组成与结构(学生书写在市本 P54 学以致用 1.2 上)化学式: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结构:(实物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小结】甲烷的结构特点: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其中四个 C —H 键 的键长都是相等的、键角是相等的。
3. 甲烷的物理性质看课本 P61 做市本 P54 随堂 5 巩固。
【过渡】看课本 P61 资料卡片【师点评】如果空气中甲烷含量达到 5%-15%时,遇到火花就会立即爆炸,所以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如通风、严禁烟火等,以防止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事故发生。
因此,甲烷气体在点燃前需要验纯。
【提问】瓦斯爆炸发生了什么反应?【板书】4.甲烷化学性质【板书】( 1).氧化反应CH + 2O − 点−−燃→ CO + 2H O 【回顾思考】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甲烷气体燃烧时的想象,并思考如何检验其燃烧产物。
【合作探究 2】如何验证甲烷的燃烧产物?(1 分钟)【学生回答】在火焰的正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看到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产,将烧杯快速倒过来,往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产物有水、二氧化碳 。
【学生点评】说出该学生的观点。
【师点评】甲烷燃烧产物是 CO 2 和H 2O ,无污染,且放出大量热,是很好的气体燃料,现在有很多出租车用的就是天然气,经济又环保。
可以造福于人类。
【设疑]】请大家观察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回答】化学方程式中间用(箭头)而不是用(等号),这主要因为有机物参加的化学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副反应比较多,我们写出来的是其主要反应。
甲烷第一课时教案

甲烷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甲烷1.教材分析必修 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及其结构和性质。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本节课内容将帮助学生学习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2)认识取代反应、氧化反应(3)能正确书写甲烷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教学重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甲烷的空间构型,推导甲烷的空间结构;通过动手、分析、讨论等学习过程,体会模型法、归纳法等科学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2)通过学习甲烷的取代反应,了解取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甲烷性质的学习,对分子结构的探究,丰富科学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念。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甲烷的自然存在的几幅图来引导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物质——甲烷,首先告诉学生学习物质时,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所以我们先来了解甲烷的结构。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设计学生自己书写甲烷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并让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分子式:CH4 电子式:结构式:提问那为什么一个C要结合4个H结合?而不是3个、5个或者更多呢?回忆前面我们讲了C是第几主族的元素?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呢? [板书]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述]C原子有4个价电子,而H原子有1个电子,C原子的1个价电子与H原子的1个电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
所以,C原子欲形成八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所以1个C原子要结合4个H原子。
常用一根短线来代替一对共用电子对,从电子式便得到结构式。
[探究活动] 甲烷的空间构型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纸板制作出甲烷的空间构形。
提问请××同学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实物展示]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介绍这种结构叫做甲烷的球棍模型,它能表示分子内各原在空间的相对位置这种结构叫做甲烷的比例模型,它能表示分子内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在空间的相对位置[结论、板书] 空间构型:对称的正四面体构型让学生自己看课本总结出甲烷的物理性质二、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可以燃烧等【提问】问学生沼气是用来干什么的,学生都知道,从而引入甲烷的燃烧,甲烷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
教学案例-甲烷

《甲烷》教学案例【案例背景】苏教版化学教材突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渗透了“实验是验证与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科学探究的具体设计力求突出科学素养,体现学生的主题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所喜爱,并让学生安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发。
怎样在化学课堂中更好的处理好“知识点落实”充分运用探究手段的关系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化学总体教学目标的基本前提。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在此基础上,本节的教学内容将进一步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受热反应)等。
教材在介绍这些知识时,非常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另外,教学过程还突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对新能源储量及优势介绍,让学生了解并关注时事,理解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珍惜、节约资源并让部分有兴趣的同学立志投身到燃料的研发事业中去,投身科学事业。
【案例描述】片断一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阅读] 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师:化石燃料的组成元素和成分是什么?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何重要作用?生:学生查阅有关化石燃料资料,进行课堂演示和讨论。
师:展示“西气东输”相关资料,提问: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石油资源不多,你对解决能源危机有什么建议?生: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建议。
师:总结归纳,提出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片断二甲烷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情景创设: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g/L,含碳75%,含氢25%,请利用这些数据确定他的分子式。
师: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1mol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生:讨论,回答。
M=0.717 g/L×22.4L/mol=16 g/mol,n(H)=16 g/mol×25%/1 g/mol=4,n(c)=16 g/mol×75%/12 g/mol=1师:从计算中可以得出1mol甲烷分子含有1mol碳原子,4mol氢原子,所以甲烷的分子式可以写为CH4学习反馈:掌握根据元素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甲烷上课教案

甲烷上课教案教案标题:甲烷上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甲烷的基本特性和化学结构。
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
3. 能够解释甲烷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引发学生对甲烷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甲烷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并提出问题,如“你认为这是什么物质?你知道它有什么用途吗?”-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动机。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甲烷的化学式(CH4)和分子结构,并解释其为什么被称为“天然气”。
- 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包括从化石燃料中提取和生物转化两种途径。
- 介绍甲烷的主要应用领域,如燃料、能源和化工等。
3. 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甲烷的燃烧特性。
可以使用甲烷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用火柴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甲烷在环境和能源方面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引导他们思考甲烷的优点和缺点。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甲烷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留下一些思考题以作为下节课的引导。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甲烷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学生报告(15分钟):- 让学生准备并进行甲烷相关的研究报告,可以包括甲烷的生产、使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 学生可以选择口头报告或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
3. 问题解答(15分钟):- 回答学生在上节课中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 鼓励其他学生提出补充性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4. 拓展活动(15分钟):- 提供一些与甲烷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察甲烷气体的密度、研究甲烷的环境污染问题等。
高中化学教案甲烷

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性质;3. 理解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2. 甲烷的制备方法;3. 甲烷的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瓶装甲烷、打火机、玻璃棒、试管、酒精灯等;2. 实验材料:硫酸铜、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等;3. 教学课件:甲烷的结构式、分子式、物理性质等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甲烷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甲烷是一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常见于天然气中;2. 引导学生回顾碳的成键方式,引出甲烷的结构和分子式。
二、授课:1. 讲解甲烷的结构和命名方式;2. 探讨甲烷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如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制备;4. 探讨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作为燃料的利用等。
三、实验演示:1. 实验1:通过加热碳酸钠和氢氧化铁,观察甲烷的制备过程;2. 实验2:点燃瓶中的甲烷气体,观察燃烧产物。
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甲烷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五、作业布置:1. 布置甲烷相关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在课外让学生探索更多甲烷的信息,加深对这种化合物的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甲烷这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化学知识,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甲烷教案人教版初中

化学甲烷教案人教版初中1. 了解甲烷的性质和结构;2.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物理性质;3. 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甲烷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方法;难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瓶甲烷气体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是什么?有什么性质?二、讲解甲烷的性质和结构(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化学式和结构;2. 探讨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方程式;2. 解释制备甲烷的实验原理。
四、进行甲烷的实验(15分钟)1. 展示如何通过制备氢气和硫酸铜反应得到甲烷;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10分钟)1. 介绍甲烷的常见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和卤素代替反应;2. 分析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六、进行相关题目训练(10分钟)1. 随堂测验,检验学生对甲烷的理解程度;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甲烷的性质、结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2. 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复习关键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甲烷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题目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高二化学下册《甲烷》教案、教学设计

4.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后进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甲烷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甲烷的性质、制备和应用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在800字左右。
1.学生对甲烷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深入的本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拓展。
2.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注意事项重视不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强调。
3.学生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甲烷在环保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有较高的关注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计一个甲烷制备和性质实验的方案,要求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实验方案中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与试剂、步骤、注意事项等。
3.深入研究甲烷在环保和能源领域的应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PPT,展示甲烷在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成果和前景。每组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探讨甲烷在家庭、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要求图文并茂,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天然气开采现场、沼气池、家用燃气灶等,让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的共同点,引出甲烷这一清洁能源。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场景中的能源来源吗?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甲烷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 甲烷》教案_1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米易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甲烷2教案知识与技能1、理解甲烷的构造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构造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3、理解取代反响才能与方法1、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实验才能;2、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培养观察才能;3、通过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讨论,培养思维才能和探究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动画演示等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响教学难点甲烷的分子构造,甲烷的取代反响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比照分析、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投影、导课]展示矿山瓦斯爆炸的新闻图片,提出疑问,引入新课。
[板书]第一节甲烷[过渡]展示搜集在集气瓶中的甲烷,提问:说说以往学习过程中已经理解的甲烷的知识。
[投影、板书]一、甲烷的自然存在详见PPT二、甲烷的物理性质详见PPT[过渡]投影展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引出甲烷的氧化反响、化学性质。
[投影、板书]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响〔1〕甲烷的燃烧点燃CH4+2O2CO2+2H2O[过渡]提问甲烷燃烧的现象[投影]动画演示甲烷的燃烧及产物的检验过程[考虑]1、还有哪些气体燃烧现象与甲烷一样〔答:一氧化碳、氢气〕2、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三种气体[过渡]酸性高锰酸钾是我们常用的强氧化剂,将甲烷通入其中是否会发生反响呢?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甲烷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投影、板书]〔2〕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总结、过渡]甲烷化学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均不反响,那么,甲烷能发生什么反响呢?[投影]展示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实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引出取代反响[投影、板书]2、取代反响[投影]展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响时构造变化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构造的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板书]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 CCl4+HCl[过渡]根据甲烷的反响基理,总结取代反响的概念[投影]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者者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者者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响叫取代反响。
512《甲烷》教案(旧人教第二册)

5-1-2 甲烷[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了解取代反响的特征。
〔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增强化学在人类重要作用的认识。
〔说明:对于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补充或舍弃〕[重点与难点]本课时的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响。
[教学过程]见ppt文件。
课堂练习:1.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制冷剂。
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有〔〕〔A〕有4种〔B〕有3种〔C〕有2种〔D〕只有1种2.假设要使0.5 mol 甲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响,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那么需要Cl2的物质的量为〔〕〔A〕2.5 mol 〔B〕2 mol 〔C〕1.25 mol 〔D〕0.5 mol3.将O2和C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46.8g Na2O2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反响结束后,容器内压强在180℃时约为0;将残留物溶于水中,无气体生成。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原混合气体中O2与CH4的体积比为1:3〔B〕原混合气体中O2与CH4的体积比为2:1〔C〕残留物中含Na2O2和NaOH〔D〕残留物中含NaOH和Na2CO34.把1体积CH4和4体积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Na2SiO3溶液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
片刻后发现试管中气体颜色____________,试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__出现,水槽中还观察到_____________。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化学《 甲烷》教案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米易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甲烷1教案2.使学生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
3.使学生理解取代反响,并学会比照分析的方法。
过程方法目的: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才能、空间想象才能,进步研究性学习的才能。
情感态度目的:认识物质构造本质,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关心社会、能源等问题;学习的精神养成。
二、重点:甲烷的分子构造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探究------归纳应用四、教学过程:[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化学家族——有机物,请大家看第五章序言部分,考虑下例问题之答案。
1.什么是有机物?其组成元素有哪些?2.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何在?[投影]一、有机物的概念1、有机物的定义: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2、有机物种类繁多,其主要原因是:3、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称烃.[板书]:第一节甲烷[展示]:一瓶甲烷气体(集气瓶倒放)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构造[讲述并电脑展示]:甲烷的分子式CH4电子式构造式空间构型分子类型:非极性分子构造式:用短线表示一对一一共用电子对的图式[板书]:二、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颜色〕无色〔气味〕无味的〔状态〕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0.717g/L(标况下),比空气轻。
甲烷是池沼底部产生的沼气和煤矿的坑道所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学生活动]: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响方程式.[板书]: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响:CH4+2O2CO2+2H2O注:有机反响方程式用箭头不用等号![讲解]绝大多数有机反响都不能完全进展,所以不用等号。
[考虑与讨论]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气体使用之前要验纯?[答案]H2、CO小结:可燃性气体使用前,都需要验纯[过渡]酸性高锰酸钾是我们常用的强氧化剂,将甲烷通入其中是否会发生反响呢?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做一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甲烷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投影、总结]甲烷不能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教学过程实录
夏宜
(扬州市翠岗中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甲烷、网络化教学、过程实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探究思维
(3)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和用途
[教学模式]引导-探究
[教学媒体]互联网、实验器材及药品
[教学过程实录]
[放映]西气东输工程简介录象(创设情境)
[教师讲述]同学们2002年7月4日,备受瞩目的石油天然气输送工程“西气东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工。
这个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跨越4200公里漫漫长路,耗资数千亿元,预计2003年底就可到达江苏。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项工程呢?[学生讨论]应该与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关吧?
[教师引导]不错,大家谈的都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西气东输工
程呢?让我们上网来看看这方面的信息吧。
[教师指导]建议大家使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输入关键字“西气东输”。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浏览。
也可以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浏览,交流]讨论关于西气东输的信息
[教师引导]大家做的很好,那么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有什么好的信息可以给同学们共享的吗?
[学生交流]学生很活跃地提供自己找到的有用的信息,并就西气东输的线路、油气资源分布、工程进度及江苏段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摘录部分信息如下:
/news/oil/200305/200305110078.html
(中国能源网,西气东输走向示意图)
/focus/talimu/default.php
(中国能源网西气东输专题)
/News/xqds.asp
(中国油气管道网西气东输专题)
[教师引导]那么既然天然气即将进入我们的家庭,大家有没兴趣进一步了解它呢?大家通过刚才的搜索和讨论已经知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了,那么,现在请大家继续搜索以下关键字:甲烷结构、甲烷存在、甲烷性质、甲烷用途,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将分为四组进行信息收集,动作比较快的组,可以在完成任务后继续搜集其他组的信息。
[学生收集、交流信息]学生很兴奋地收集信息,并交流,并不时向老师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做的很好,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甲烷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请第一组选一名同学来跟大家谈谈。
[学生小结]每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化学式是CH4 我们在/phd/file/RJSC/Menu.htm,找到了它的立体结构动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动画提供: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顾罡老师)
[教师引导]很好,第一组同学很细心,大家掌声鼓励(鼓掌)
那么它的主要存在方式呢?请第二组同学来谈谈。
[学生小结]甲烷除了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外,还是池塘中沼气、矿坑中坑气的主要成分,矿坑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我们也搜索了关键字“煤矿爆炸”,大家有兴趣也去看看。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有趣的东西叫做可燃冰,主要成分原来也是甲烷。
给大家提供一个链接。
/expert/kep/kep1.htm(中国新能源网可燃冰简介)
[教师引导]很好,第二组同学的动作很快,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大家鼓励(鼓掌)。
那么甲烷的性质呢?第三组同学。
[学生小结]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有可燃性
另外,我们还发现甲烷也可以引起温室效应,甚至比二氧化碳还厉害。
/chinese/TEC-c/359194.htm
(新闻:牛打嗝排出甲烷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源头之一)
我们还在洪恩在线找到了一个动画:甲烷的制取和性质,地址:
/lgzx/longgang/KJZZ/hx/da020301.htm
[教师评价]很好,第三组同学也超额完成任务(鼓掌)。
[教师引导],既然甲烷是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它燃烧的产物会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来检验这些产物?
[学生讨论并回答]产物应该是二氧化碳和水,我们可以用干燥的小烧杯来验证水的产生,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来验证二氧化碳的产生。
[教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第三组同学找到的甲烷制取和性质实验动画,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想的一样:
[学生浏览]
(附)下面是从这个Flash动画中抓下的图
[教师引导]甲烷的制备并不是我们初中学习的内容,不过大家可以发现这个过程与制什么气体相似呢?为什么呢?为什么要验纯呢?这一点和什么气体相似?由于时间关系,这几个问题就作为今天的思考题,大家课后讨论,下堂课我请人总结。
[演示实验]动画还不过瘾吧,大家想不想看看甲烷燃烧的实际情况呢?下面老师就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甲烷燃烧的实验。
[教师引导]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甲烷燃烧的现象
[学生回答]甲烷燃烧时产生黄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模糊。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不过有一点我想请大家注意,实际上,甲烷燃烧的火焰不是黄色,我们这里显黄色是由于我们使用的普通玻璃导管中含有钠元素的原因,下面我们换用不含钠元素的导管来试试。
……什么颜色?
[学生回答]蓝色
[教师引导]很好。
最后是第四组同学,请谈谈甲烷的用途。
[学生小结]通过搜索,我们发现甲烷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现在还有人在设计烧天然气的汽车。
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同时,在搜索中,我们发现甲烷在使用中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储存和运输就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里面提到了液化储存、管道储存等等。
尤其有趣的是现在日本三菱造船公司正在尝试一种将天然气转化成固体状态的运输方法,以解决上述难题。
我们发现的与甲烷的储存、运输有关的信息有
/hyxx/showcontent.asp?idh=4058
(摘自《北京青年报》:可燃冰好能源难开采
/gkjqy/nykx/k21014-01.htm
(新闻:把天然气做成“球”)
[教师小结]很好,你们也超额完成任务了,大家鼓掌。
(鼓掌)
甲烷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能源,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了解了甲烷的存在、组成、性质、用途。
而且,我们还发现了可燃冰这种有趣的东西,甚至还有人想把天然气作成球状的固态物质。
目前,天然气、可燃冰的开采和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有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有一点时间,同学们,你们想想,估计有哪些问
题正捆绕着科学家们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学生讨论]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安全性和环保方面。
[作业]今天大家搜索到了不少感兴趣的信息,那么今天的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比较甲烷的制法与我们学过的气体的异同;
2、就你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关于甲烷的科普短文好,下课。
[点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主动地求知为基础的,那么教师就应该努力去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一步一步带着学生去探巡知识的海洋。
这堂课中,在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大胆地将知识拓展到书本以外,在这里,互联网就是一个提供知识的海洋,是学生们探究的舞台,教师只是一个舵手,充分体现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这种模式的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学生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超越课本的知识,教师必须及时作出适当的反应。
适当的反应不仅能避免尴尬的情况发生,而且很可能会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这堂课上学生搜集到甲烷制法的信息,此时配合教师适当的提示可以让学生对气体制法有更深的了解,反之,如果因为它不是初中内容就避而不谈,就不仅不能起到拓展的效果,而且还可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有充分的激情去创造,有兢兢业业的钻研精神去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