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基教研版)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1: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区别。
题目中冬麦、高粱等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故选择B。
2【答案】D【解析】由题中描述可知,该处为希望的田野,为主要发展种植业的平原地区,故选择D。
3【答案】C【解析】交通地图属于专题性地图,是重点反映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故可用于设计出行线路,故选择C。
4【答案】A【解析】公路运输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效果突出,故选择A。
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位置,③处东侧为晓月阁和宛平城东门,南侧为七七事变弹坑遗址,西侧为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指示牌相符,故选择C。
6【答案】B【解析】如图,改日天气晴朗,无雨雪雷电天气,故选择B。
7【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故选择A。
8【答案】D【解析】文中说到“南北渐远,寒暖殊别”,体现了南北方地区热量差异,导致了种植时间的差异,故选择D。
9【答案】A【解析】题中问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中国人口一直处于净增长状态,故选择A。
10【答案】A【解析】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影响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故选择A。
11【答案】B【解析】 B图体现了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粮食危机问题,故选择B。
12【答案】C【解析】当湖泊流域发生旱灾时,水位低于河流,江水注入湖泊,故选择C。
13【答案】A【解析】题中问为发挥调节作用,故应该采取退耕还湖和保持水土的方式。
而防治污染不能直接增强其调节作用,故③不选,故选择A。
14.【答案】C【解析】由图5可知此图等高距为50,山峰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加等高距即取值范围为250米-300米之间,C符合要求。
15.【答案】D【解析】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山谷,地势低无法看到湘江风光;②处受到山峰阻挡也无法看到;③处受到山脊阻挡无法看到橘子洲头;④处位于山脊,可以远眺观赏江湖水。
故选D16.【答案】A【解析】在电子地图上,岳麓山周边地形区分布的实地范围无法改变,即B、D、选项不符合题意;手机大小不变,图幅大小不发生改变;但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的大小来反映图上事物分布的详略程度,故选A。
北京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题。
1、2完成第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那个一片高梁淌。
一片冬麦,; 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1. 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B.乡村,A.乡村,这里有河流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城市,C.城市,这里有田野 D. 该聚落地处 2.D.灌溉便利的平原 B.地表崎岖的山区冰天雪地的高原 C.干旱缺水的荒漠A. 1为纪念馆周边地区示意图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图 3~6题。
及学校地理小组绘制的指示牌。
据此,完成第设计从学校到纪念馆的行程路线,需参考3. 中国地形图 B.京津冀地区水系图A. D.北京土地利用类型图C.北京市交通图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从学校集体前往纪念馆4., 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C.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5.指示牌位于图中的③D.④C. B.A.①②图6.2为某同学在纪念馆正门拍摄的照片。
据图判断当时的天气是,所种宜黍稷等:江淮以北,高田平旷“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
且以江淮南北论之 ....引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稼;江淮以南 8题。
据此,完成第7、自《王祯农书。
地利篇》) 7.“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 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D. 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8. 种植水稻江淮以北水田广布,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A.B. 热量差异越大南北距离越远,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D. 9~11题。
2018北京中考真题地理含答案
2018北京中考地理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第1、2题。
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2.“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第1、2题。
该聚落地处()A.地表崎岖的山区B.冰天雪地的高原C.干旱缺水的荒漠D.灌溉便利的平原3.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如图为纪念馆周边地区示意图及学校地理小组绘制的指示牌。
据此,完成第3~6题。
设计从学校到纪念馆的行程路线,需参考()A.中国地形图B.京津冀地区水系图C.北京市交通图D.北京土地利用类型图4.从学校集体前往纪念馆,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5.指示牌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6.如图为某同学在纪念馆正门拍摄的照片。
据图判断当时的天气是()A.B.C.D.7.“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伴。
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
地利篇》)。
据此,完成第7、8题“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8.“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伴。
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
地利篇》)。
据此,完成第7、8题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9.如图为我国1950﹣2010年每十年人口净增长统计图。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试卷-答案
北京市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可知,该聚落类型描述的是乡村,并且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也会有河流流经。
故选B。
【考点】聚落的类型。
2.【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小河”“一片冬麦”“一片冬麦”“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可知,该聚落应位于灌溉便利的平原。
故选D。
【考点】乡村聚落的分布。
3.【答案】C【解析】从学校到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需要选择准确的行程路线,应选择含有该城市具体的交通路线信息的地图,因此应该参考北京市交通图。
故选C【考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4.【答案】A【解析】从学校到纪念馆,距离不远,选择公路运输最合适。
故选A。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5.【答案】C【解析】首先观察指示牌,根据指示牌中小手指的指向确定指示牌的位置,可知,指示牌位于图中的③处。
故选C。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
6.【答案】B【解析】A表示的是雷阵雨,B表示的是晴天,C表示的是中雨,D表示的是小雪。
根据图中拍摄的照片可知当时的天气是晴天。
故选B。
【考点】常见的天气符号。
7.【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可判断出江淮以北适合旱作农业,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江准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可判断出,江淮以南土地湿润,多为水田,适合种水稻,因此,泛指我国南方地区。
故选A。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8.【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可以推断出,南方和北方距离远,接受到的热量不一样,故播种早晚不同。
故选D。
【考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差异。
9.【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每10年净增长人口都是正数,因此可以推断出我国的人口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故选A。
【考点】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10.【答案】A【解析】我国自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净增长逐渐下降,尤其是1990年以后,人口净增长下降最明显。
2018中考地理试卷分析汇总
2018中考分析汇总2018中考地理北京卷整体评析搜狐教育06-28 17:53一、试卷整体分析从试卷内容来看,考查较为全面,依照中考考试说明,考查了“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知识。
从试卷材料来看,题目结合歌曲、文学作品以及诗词等元素,体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价值观的作用。
同时结合史料以及当下热点时事,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时政的关注度。
从选择题来看:1、2题考查聚落类型和聚落特点。
3、4、5题考查地图与交通运输方式。
6题考查天气。
7、8题考查中国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
9、10、11题考查人口增长。
12、13题考查河流和湖泊。
14、15、16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17、18、19题考查自然灾害。
20、21题考查西北地区以及农业的自然条件。
22、23题考查台湾。
24、25题考查民居。
26、27、28、29题考查北欧瑞典。
30、31、32题考查南海和东南亚。
33、34题考查国家概况和国际经济合作。
35、36、37题考查南极地区。
38、39、40题考查地球运动。
从综合题来看:41题以北京为背景,考查北京的历史文化、地势河流,以及水资源的知识。
42题以青藏地区为背景,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河流湖泊等知识。
43题以地中海为背景,考查地中海的位置、气候,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4题以秘鲁为背景,考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以及国际合作交流。
综上,本次考试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二、考点分析三、2019届考生备考建议1. 夯实基础,回归课本2. 联系生活,注重生活体验3. 回顾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熏陶4. 扩展知识面,关注时政。
《基教研教研员版——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解析》总体评述作为“五选三”新四科中考科目首次命题,地理学科力争在平稳中求创新,在朴实中展现学科特色。
命题中将中考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导向作用放在首位,试卷形式和内容均有创新。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一、整体特点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学科命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为依据,贯彻北京市中考改革的精神,基于北京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试题难度适中,突出立德树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生活,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凸显价值观导向试题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自尊。
1.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选择题第3—6题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线索,渗透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主义情感;综合题第41题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等。
2.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选择题第1、2题通过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歌词考查乡村聚落;选择题7、8题通过农业古籍《王祯农书.地利篇》考查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差异;选择题第14—16题通过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考查岳麓山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等;综合题第43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等。
(二)突出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人地协调观:例如:选择题第13题以长江流域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湖泊的生态作用;选择题24、25题,通过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综合题第41题(4)小题,列举生态涵养区对北京平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等,都在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
2. 区域认知:试题考查学生从不同尺度认识区域的思想方法。
例如:综合题第41题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认识家乡的发展;选择题第20、21题认识“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题第42题认识“青藏地区”;选择题第26—29题认识“瑞典”,综合题第44题认识“秘鲁”;选择题第35—37题认识“南极洲”等,尺度逐渐增大,视野也不断扩展。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地理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购买了一个地球仪。
据此,完成第1〜3题。
1.课上他发现老师所用的地球仪比自己的大,但不论大小,地球仪都能反映出A.赤道是0°经线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D.地球是一个球体2.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的做法是A.手持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B.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C.手持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D.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3.小畅想自制一个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图1),图中画错的是A.纬线相互平行B.铁丝是倾斜的C.经线相交于极点D.经线是折线某地质勘探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前,利用等高线图了解当地情况。
读图2,完成第4-7题。
4.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5.该地区最高峰是A. AB. BC. CD.D6.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A.①B.②C.③D.④7.甲、乙两个居民点的直线距离约是A.1000米B. 500 米C. 5000 米D.200米图3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2010〜2015年实际排放量及2015〜2020年排放测算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第8、9题。
8.图中三种污染物A.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B.排放量呈波动性下降C.减少数量最多的是细颗粒物(PM2. 5)D. 2015年后二氧化硫的下降速度增大9.要达到202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测算目标,需要①五环以内车辆限号行驶②放宽机动车摇号政策③疏解和迀出污染企业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1: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区别。
题目中冬麦、高粱等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故选择B。
2【答案】D【解析】由题中描述可知,该处为希望的田野,为主要发展种植业的平原地区,故选择D。
3【答案】C【解析】交通地图属于专题性地图,是重点反映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故可用于设计出行线路,故选择C。
4【答案】A【解析】公路运输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效果突出,故选择A。
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位置,③处东侧为晓月阁和宛平城东门,南侧为七七事变弹坑遗址,西侧为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指示牌相符,故选择C。
6【答案】B【解析】如图,改日天气晴朗,无雨雪雷电天气,故选择B。
7【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故选择A。
8【答案】D【解析】文中说到“南北渐远,寒暖殊别”,体现了南北方地区热量差异,导致了种植时间的差异,故选择D。
9【答案】A【解析】题中问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中国人口一直处于净增长状态,故选择A。
10【答案】A【解析】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影响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故选择A。
11【答案】B【解析】 B图体现了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粮食危机问题,故选择B。
12【答案】C【解析】当湖泊流域发生旱灾时,水位低于河流,江水注入湖泊,故选择C。
13【答案】A【解析】题中问为发挥调节作用,故应该采取退耕还湖和保持水土的方式。
而防治污染不能直接增强其调节作用,故③不选,故选择A。
14.【答案】C【解析】由图5可知此图等高距为50,山峰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加等高距即取值范围为250米-300米之间,C 符合要求。
15.【答案】D【解析】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山谷,地势低无法看到湘江风光;②处受到山峰阻挡也无法看到;③处受到山脊阻挡无法看到橘子洲头;④处位于山脊,可以远眺观赏江湖水。
故选D16.【答案】A【解析】在电子地图上,岳麓山周边地形区分布的实地范围无法改变,即B、D、选项不符合题意;手机大小不变,图幅大小不发生改变;但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的大小来反映图上事物分布的详略程度,故选A。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地理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购买了一个地球仪。
据此,完成第1〜3题。
1.课上他发现老师所用的地球仪比自己的大,但不论大小,地球仪都能反映出A.赤道是0°经线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D.地球是一个球体2.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的做法是A.手持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B.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C.手持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D.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3.小畅想自制一个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图1),图中画错的是A.纬线相互平行B.铁丝是倾斜的C.经线相交于极点D.经线是折线某地质勘探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前,利用等高线图了解当地情况。
读图2,完成第4-7题。
4.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5.该地区最高峰是A. AB. BC. CD.D6.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A.①B.②C.③D.④7.甲、乙两个居民点的直线距离约是A.1000米B. 500 米C. 5000 米D.200米图3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2010〜2015年实际排放量及2015〜2020年排放测算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第8、9题。
8.图中三种污染物A.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B.排放量呈波动性下降C.减少数量最多的是细颗粒物(PM2. 5)D. 2015年后二氧化硫的下降速度增大9.要达到202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测算目标,需要①五环以内车辆限号行驶②放宽机动车摇号政策③疏解和迀出污染企业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
中考真题1: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区别。
题目中冬麦、高粱等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故选择B。
2【答案】D【解析】由题中描述可知,该处为希望的田野,为主要发展种植业的平原地区,故选择D。
3【答案】C【解析】交通地图属于专题性地图,是重点反映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故可用于设计出行线路,故选择C。
4【答案】A【解析】公路运输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效果突出,故选择A。
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位置,③处东侧为晓月阁和宛平城东门,南侧为七七事变弹坑遗址,西侧为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指示牌相符,故选择C。
6【答案】B【解析】如图,改日天气晴朗,无雨雪雷电天气,故选择B。
7【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故选择A。
8【答案】D【解析】文中说到“南北渐远,寒暖殊别”,体现了南北方地区热量差异,导致了种植时间的差异,故选择D。
9【答案】A【解析】题中问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中国人口一直处于净增长状态,故选择A。
10【答案】A【解析】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影响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故选择A。
11【答案】B【解析】 B图体现了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粮食危机问题,故选择B。
12【答案】C【解析】当湖泊流域发生旱灾时,水位低于河流,江水注入湖泊,故选择C。
13【答案】A【解析】题中问为发挥调节作用,故应该采取退耕还湖和保持水土的方式。
而防治污染不能直接增强其调节作用,故③不选,故选择A。
14.【答案】C【解析】由图5可知此图等高距为50,山峰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加等高距即取值范围为250米-300米之间,C符合要求。
15.【答案】D【解析】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山谷,地势低无法看到湘江风光;②处受到山峰阻挡也无法看到;③处受到山脊阻挡无法看到橘子洲头;④处位于山脊,可以远眺观赏江湖水。
故选D16.【答案】A【解析】在电子地图上,岳麓山周边地形区分布的实地范围无法改变,即B、D、选项不符合题意;手机大小不变,图幅大小不发生改变;但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的大小来反映图上事物分布的详略程度,故选A。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卷内容详解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卷内容详解第一部分——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区别。
题目中冬麦、高粱等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故选择B。
2【答案】D【解析】由题中描述可知,该处为希望的田野,为主要发展种植业的平原地区,故选择D。
3【答案】C【解析】交通地图属于专题性地图,是重点反映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故可用于设计出行线路,故选择C。
4【答案】A【解析】公路运输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效果突出,故选择A。
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位置,③处东侧为晓月阁和宛平城东门,南侧为七七事变弹坑遗址,西侧为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指示牌相符,故选择C。
6【答案】B【解析】如图,改日天气晴朗,无雨雪雷电天气,故选择B。
7【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故选择A。
8【答案】D【解析】文中说到“南北渐远,寒暖殊别”,体现了南北方地区热量差异,导致了种植时间的差异,故选择D。
9【答案】A【解析】题中问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中国人口一直处于净增长状态,故选择A。
10【答案】A【解析】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影响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故选择A。
11【答案】B【解析】 B图体现了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粮食危机问题,故选择B。
12【答案】C【解析】当湖泊流域发生旱灾时,水位低于河流,江水注入湖泊,故选择C。
13【答案】A【解析】题中问为发挥调节作用,故应该采取退耕还湖和保持水土的方式。
而防治污染不能直接增强其调节作用,故③不选,故选择A。
14.【答案】C【解析】由图5可知此图等高距为50,山峰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较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距离较近的等高线数值加等高距即取值范围为250米-300米之间,C符合要求。
15.【答案】D【解析】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山谷,地势低无法看到湘江风光;②处受到山峰阻挡也无法看到;③处受到山脊阻挡无法看到橘子洲头;④处位于山脊,可以远眺观赏江湖水。
故选D16.【答案】A【解析】在电子地图上,岳麓山周边地形区分布的实地范围无法改变,即B、D、选项不符合题意;手机大小不变,图幅大小不发生改变;但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的大小来反映图上事物分布的详略程度,故选A。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地理试卷
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地理试卷选择题1. 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图1为中国与世界人口老龄化统计与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A.1995年B.2000年C.2010年D.2025年(2)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就业困难B.劳动力充足C.儿童入学难D.社会养老压力大(3)2016年1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B.降低人口出生率C.调整性别比例D.维持社会持续发展【答案】BDD【考点】我国的人口政策【解析】(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目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来严重。
【解答】(1)由图可知,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00年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故选B。
(2)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就业困难、劳动力充足和儿童入学难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故选D。
(3)2016年1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维持社会持续发展,使人口与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故选D。
2.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左图,说明三个城市A.冬季都很寒冷B.③城市雨季最长C.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2)右图反映的是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3)将左图中的①②③三个城市与右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甲;②一乙;③一丙B.①一乙;②一丙;③一甲C.①一丙;②一甲;③一乙D.①一丙;②一乙;③一甲(4)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乙地主要出产的水果是A.椰子B.苹果C.荔枝D.柑橘【答案】CBCB【考点】降水的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等温线及其判读我国的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降水量及测定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平均气温及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天气及其影响气温及其测定方法降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我国的季风气候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解析】(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大部分地区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基教研版)/来源:北京市教委一、整体特点2018 年北京中考地理学科命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为依据,贯彻北京市中考改革的精神,基于北京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试题难度适中,突出立德树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生活,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凸显价值观导向试题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自尊。
1.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选择题第 3—6 题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线索,渗透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主义情感;综合题第41题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等。
2.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选择题第 1、2 题通过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歌词考查乡村聚落;选择题7、8题通过农业古籍《王祯农书.地利篇》考查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差异;选择题第14—16题通过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考查岳麓山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等;综合题第43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等。
(二)突出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例如:选择题第 13 题以长江流域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湖泊的生态作用;选择题24、25题,通过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综合题第41题(4)小题,列举生态涵养区对北京平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等,都在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
2.区域认知:试题考查学生从不同尺度认识区域的思想方法。
例如:综合题第 41 题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认识家乡的发展;选择题第20、21题认识“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题第42题认识“青藏地区”;选择题第26—29题认识“瑞典”,综合题第44题认识“秘鲁”;选择题第35—37题认识“南极洲”等,尺度逐渐增大,视野也不断扩展。
综合题第44题框图,引导学生重温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强化区域认知素养。
3.地理实践力:试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例如:选择题第 38—40 题,用乒乓球、木板、铁丝等物品制作简易模型演示地球运动,这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也是平时课堂教学很重视的,考出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积累。
(三)地理图像丰富多样地理图像既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又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有力工具。
试题引导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试题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信息。
地理图像类型多样,有区域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统计图(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知识结构图、景观图、示意图、手机截屏图、漫画等,共计24幅图。
试题图文并茂,图像科学直观,新颖有趣,引导学生既在做题,也在赏题。
(四)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试题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设置新颖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学以致用,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选择题22、23题“2018年4月,我国空军连续多次出动战机绕飞祖国宝岛……”;选择题35—37题“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宣读来自我国科学考察队员的祝福”;综合题第41题关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等。
二、选择题(一)素材形式新颖、多样,构建不同考查情境,多角度考查学生能力水平首先,试题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素材和情境,从地理角度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认识。
例如在选择题7、8题中围绕《王祯农书·地利篇》,考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界线及自然环境的差异。
其次,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选择题3-6题,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情境创设,将地理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再如22题、23题,30题、31题,分别抓住台湾和南海两个热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第三,利用诗歌、歌曲、漫画等不同形式的素材,将不同情境进行整合,考查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表现出的不同能力水平。
例如选择题第1题,利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构建情境;选择题14、15、16题,利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为情境资料,结合地图考查岳麓山地区的位置和地理环境特征。
(二)关注基础、突出主干,紧密结合地理学习过程,形成“基”“宽”“活”“新”结合的考查特点充分体现中考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考查,不同题组涉及的知识点、内容领域比较全面,层次递进,不同层级比例合适。
选材丰富,充分体现试题的“宽”和“活”,让不同学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
在选择题中突出考查位置与分布,如选择题20题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位置特点,30题考查南海的位置范围,33题考查我国海陆位置特点。
同时突出区域特色,阐明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如26题考查瑞典的自然环境特点,21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三)突出地理实践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将北京地域特色与地理实践活动整合,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变化选择题情境中体现“把社会大课堂所学的内容考出来”,如选择题3-6题,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背景,考查学生选择恰当的地图设计行程路线,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等基础知识。
选择题38-40题,考查学生用常见物品制作简易模型,并演示地球的运动。
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课堂内外地理学习过程的考查,彰显了地理学科在学习兴趣激发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四)图文并茂,体现地理学习中对学习素材的识别、描述和加工过程,突出学生基于图文材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主要通过组题形式呈现,每组试题均有文字材料或图像作为载体,来表现地理事实、概念或规律,呈现试题内容,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利用图像获取地理图文信息的能力。
突出考查学生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
选择题中涉及到地图种类较多,包括平面图、景观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区域图等。
例如选择题第9题,考查学生从“我国1950-2010年每十年人口净增长统计图”中判读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第14题考查学生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岳麓山峰的海拔;第36题考查学生运用南极区域图说明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三、综合题(一)主题鲜明,凸显学科的教育价值综合题共四个题目。
试题通过不同尺度区域的考查,将世界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凝练成四大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设的重大成就以及全球发展中的重大地理问题,渗透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学生发展素养要求。
例如:41题的主题是“碧水环绕话北京”,以水为主线,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颁布为背景话题,通过北京历史的发展变化、北京的城市规划等内容的考查,突出时空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43题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续文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考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交流方式,体现了认识区域特征、区际联系的地理视角。
44题的主题“多元合作谋共赢”,以国际间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交流为背景,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树立了大国形象,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理解的素养。
(二)选材和设问角度新颖,具有创新性综合题的选材关注不同尺度的区域,从家乡北京到中国独特的区域青藏地区;从丝绸之路的文明的延续到国际间的多元合作,视野逐步放大。
这里有生活现象,有国家政策,有世界各国合作与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选材涉猎广泛,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例如:44题的设问以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出现,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学习形式一致,形式新颖独特。
(三)充分体现了中考是义务教育最后一课的理念试题突出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的考查。
首先试题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将学习内容领域、学习能力和社会热点有机结合,形成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比较从容地通过回忆课堂学习过程、利用学习中的积累和方法、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使得学习过程和考试过程形成完美的统一。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复原课堂学习过程。
例如:44题,该国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地区,学生可以通过读图提取相关信息,并依据地理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完成本题的作答。
题目突出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也强调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再如:42题,以雪域高原科学考察的真实地理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探究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变化过程,复原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将探究的方法与意识延伸到考场外,终身受用。
(四)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在综合题中,设计了一些比较开放的题目,突出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全面展示思维的综合性、合理性和创新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感,增强自信。
例如:综合题42题(6)从“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中任选其一,从地理视角进行解释。
该题从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生态保护、特色文化等角度,考查学生对该地区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欣赏我们生存的世界。
开放性和选择性的试题,利于学生将平时学习过程中掌握较好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应用,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水平。
四、对一线教学复习建议2018 年中考首次增加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此次试题对初中一线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突出注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深入理解课标及《考试说明》的要求,整体把握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关注课堂,注重基础,从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学习过程,转向设置情境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的识别,理解、分析和应用,而不是单纯知识的记忆,引导教学更多的从课本的学习到真实地理环境中的学习。
(二)关注生活实际,把日常遇到的地理问题带进课堂,再将学到的知识、方法应用到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图文等学习资料,地图工具和地理方法学习地理,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地图要素和识图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基础,能够利用地图认识生活环境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通过对学生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地理问题和现象的描述说明和解释,激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并学会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地理学习中引导学生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察、解释生活现象,改变生活习惯;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观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关注传统文化、关注时事热点,注重平时的积累。
地理学科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在地理教学中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通过国家、区域等地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