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路易十四的历史简介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

《路易十四时代》名词解释路易十四( 1638年-1715年),法国国王, 1661-1715年在位。
“太阳王”的意思是指他终身执政,所到之处象太阳一样发光。
路易十四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君主, 18世纪的欧洲以他为中心而运动。
1644年,路易十四被送进巴黎高等军事学校学习, 1650年被封为法兰西王太子,后即位为法兰西国王,在位期间国家极其强盛,在其统治下法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欧洲国家,路易十四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继文艺复兴后第二个黄金时代,被称为“路易十四时代”。
但路易十四为人好色荒淫,沉溺于游戏,无所作为,在位期间实行恐怖政策镇压反抗,导致大革命爆发。
路易十四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治集团内部政争不断,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 [gPARAGRAPH3]杂了多方面的矛盾和分歧。
最终大革命的风暴使王权旁落,国王成了一个徒有虚名的木偶,因此也被称为“废王的时代”。
在这一时期,新教势力上升,与天主教会长期对立,迫使路易十四改变政策,采取了亲天主教的政策。
路易十四时代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统治集团内部政争不断,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日益尖锐。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路易十四的晚年及死后的王位继承问题。
路易十四临死前,年仅5岁的儿子路易十五继位,路易十四仍旧掌握着实际大权。
路易十四去世后,王太子年幼,年仅12岁的路易十五继承王位,但由于路易十五没有生母,这给了新教诸侯以机会,新教的奥尔良派逐渐形成独立的政治势力。
1661年,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继位,其弟安茹公爵路易十四之子路易十八被立为太子。
1661年,在各路诸侯推举下,安茹公爵路易十四之孙路易十八正式登基,路易十六退居凡尔赛宫,当上太上皇。
路易十八统治期间大量启用路易十六的旧臣,他们得到路易十八的信任,以至于受到路易十八的猜忌,发生多起宫廷政变,为了镇压政变,路易十八将许多大臣投入监狱或处死,造成了严重的政局不稳。
路易十八下令废除自1643年开始执行的帝制,将权力移交给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总统。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简介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简介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著名的国王,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路易十四人物简介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é,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英语:the Sun King),是法国波旁王朝著名的国王,纳瓦拉国王,巴塞罗那伯爵,1643年5月14日—1715年9月1日在位。
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则于1640年出生。
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和榜样。
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路易十四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他发动的大量战争(包括法荷战争、大同盟战争等)使法国的国家经济破产。
他一共执政72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人物生平路易登基初期路易十四在当时被看做一个奇迹,因为他的父母结婚23年没有子女。
他四岁时(1643年)就登基做国王了,但此后的18年中红衣主教马萨林是法国的真正统治者。
1660年路易与西班牙公主玛丽结婚,1683年玛丽死后他又与地位比他低的孟脱侬女伯爵弗朗索瓦丝·徳·奥比尼结婚。
路易比他的儿子和最大的孙子活得都长,他的重孙路易十五才继了他的位。
后来盗墓者将他的心从他的墓中偷走卖给了英国的哈考特爵士,而他又将这颗心卖给了西敏寺的主持人威廉·巴克兰。
据说巴克兰的儿子将这颗心吃了。
统治路易年轻时法国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乱(投石党,1648年至1653年),它主要是针对马萨林主教的政策。
这次暴乱对路易可能影响很大,他决定永不允许这样的暴乱重现。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尔贝都是重商主义的信奉者,他们按这个理论在法国积蓄了许多贵金属。
在他的统治期内法国参加了四次大的战争:1667年至1668年与西班牙争夺荷兰,1672年至1688年与荷兰的战争,1688年至1697年与德国皇帝之间的九年战争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继承权战争。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王权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王权(本文将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让读者了解法国路易十四时期(1643-1715)的绝对王权)在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被认为是绝对王权(Absolute Monarchy)的巅峰时刻。
绝对王权是指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且不受任何制约。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17世纪的法国,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时代的绝对王权。
1. 宫廷生活:绚丽的繁荣和虚荣路易十四不仅是一位国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宫廷生活和外貌的人。
在他统治期间,法国宫廷变得异常繁荣且奢华。
宫廷成为了法国社会最重要的地方,这里聚集了许多贵族和大臣。
在法国宫廷,每个人都力图向国王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因为这是他们获得权力和特权的途径。
2. 绝对控制:国王与政府在绝对王权的体制下,国王在政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路易十四掌握着所有政治和行政事务的最高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负责。
同时,国王还设立了各种职位和机构,用来监督国家事务并维持国家的纪律和秩序。
这些机构由国王亲自任命,他的命令是至高无上的。
3. 军事征服:法国的辉煌在绝对王权时期,法国的军事力量逐渐增强。
路易十四以他强大的军队而闻名世界,他们成功地征服了许多领土,成为当时最庞大的帝国之一。
国王将军事力量用于扩张法国的疆土,并为法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威望。
4. 文化耀眼:艺术与文学的巅峰绝对王权时期也是法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尤其在戏剧、文学和艺术方面。
路易十四成立了法兰西学术院,该学院吸引了许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家。
一系列文学作品、戏剧和艺术作品在这个时期创作和发表,追求优雅和华丽的风格。
绝对王权的庇护让法国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留下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和艺术品。
5. 社会等级和贵族特权:权力之上的权力绝对王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等级和贵族特权。
在这个时代,法国社会被严格划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
贵族享有特殊的权力和特权,他们在政府和军队中占据重要的职位,并享有豪华的生活。
路易十四法国的太阳王

路易十四法国的太阳王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君主,也是伟大的法国国王。
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太阳王时期,这个时期展示了法国的强大和繁荣。
本文将从路易十四的背景、统治方式、对文化艺术的贡献以及对法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路易十四于1638年出生在法国,成为法国国王的继任者。
他在1661年登基,直到1715年去世,统治整个法国长达72年之久。
他继承了一个国家贫穷而混乱的情况,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将法国从衰落中重新崛起。
二、统治方式路易十四的统治方式相当集权,他将国家的权力紧紧集中在自己手中。
他以绝对君主的身份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他建立了维持国家安全的军队,推行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来统一法国的内部管理。
他有一套完善的行政制度,通过官僚体系来管理全国各个地区。
三、对文化艺术的贡献路易十四是一个热爱艺术和文化的君主,他对法国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建立了凡尔赛宫作为皇家府邸,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学者。
他大力支持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都诞生在他的统治之下。
四、对法国历史的影响路易十四的统治对法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通过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强大,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其次,他的君主集权统治方式,对法国王室的后续统治者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奠定了法国绝对君主制度的基础。
此外,他的文化政策也对法国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让法国在文化和艺术上成为欧洲的中心。
结语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突出成就的君主,他的统治期被称为太阳王时期。
通过他的努力,法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他的统治方式和文化贡献对法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可以看到他的遗产。
法国历史中的路易十四时代

法国历史中的路易十四时代在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时代被广泛认为是法国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自1643年继承王位起,到1715年去世为止,路易十四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长达72年之久。
在这个时期,法国政府、文化和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政治与行政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政府实行了绝对集权的制度,即君主独揽大权。
路易十四将国家治理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皇权。
他大力扩展国家行政机构,设立了包括内阁和最高法院在内的一系列官方机构,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秩序。
此外,路易十四还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令和法规,以加强国家的财政、军事和外交实力。
他采取了保护性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工业和贸易来增加国家收入。
在军事方面,他致力于强化法国的军事力量,扩张领土,并在欧洲大陆上树立了法国的霸权地位。
二、文化与艺术路易十四时代也是法国文化与艺术的黄金时期。
在他的统治下,法国文化达到了巅峰,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大文豪莫里哀便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
他的作品《唐吉诃德》以幽默的风格揭示了社会的荒谬与不公,并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同时,许多其他文学家也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拉封丹的《三个火枪手》和鲁埃达的《劝学文》等。
此外,在艺术领域,巴洛克风格在路易十四时代达到了高峰。
法国建筑师路易·勒芒斯光和安德烈·勒诺特尔等人设计了大量宏伟壮丽的宫殿和教堂,如凡尔赛宫和巴黎圣心堂,展现了巴洛克风格的奢华与精致。
三、对外扩张在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法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领土扩张。
他不仅通过战争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地,还试图进一步扩大法国的势力范围。
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并积极参与欧洲各种政治和军事联盟。
然而,这种扩张主义政策最终导致了法国经济负担过重和社会不满的加剧。
国家财政危机迅速蔓延,民众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升级。
路易十四的扩张主义政策最终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以失败告终,法国的国际地位也受到了严重损害。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文学成就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文学成就一、背景介绍法国路易十四时期(1643年-1715年)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被称为“太阳王时代”。
在这个时期,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卓越的发展。
尤其是在文学领域,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涌现出来,对欧洲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诗歌与戏剧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诗歌与戏剧成为最受重视且最活跃的文学形式之一。
1.寓言诗寓言诗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Fontaine)以他独特的方式创作了一系列寓言故事,通过动物角色传递了关于道德和人性的智慧。
2.古典主义戏剧古典主义戏剧在路易十四时代变得流行起来,并广泛表演。
皮埃尔·科涅(Pierre Corneille)和让·巴蒂斯特·雷昂内迪耶(Jean-Baptiste Racine)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戏剧家。
他们的作品注重规范化、雅致和尊严,强调人物形象的冲突和情感。
三、小说与散文法国路易十四时期也见证了小说和散文文学的发展。
1.小说在这个时期,小说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
马代来娜·德·拉·费特(Madame de La Fayette)以其代表作《普鲁斯特夫人》(LaPrincesse de Clèves)被公认为第一部现代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并描绘了社会礼仪在个人自由与欲望之间的矛盾。
2.散文路易十四时期也见证了许多散文大师的出现,如布雷哈特·阿东纳斯尔(Blaise Pascal)。
他以其清晰明确的语言风格,在《思考录》中探讨了宗教、哲学和人性等重要议题。
四、艺术对文学的影响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艺术领域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绘画和建筑方面。
1.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艺术风格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鼎盛。
它的复杂性、偏爱于装饰和戏剧化的表现形式,也影响了文学的创作风格,作家们尝试通过复杂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描述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君主制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君主制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1643年-1715年),又被称为“维尔萨莱宫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通过大力推行绝对君主制,使自己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本文将就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绝对君主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政治体制与行政权力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成为了一个极权主义的国家。
他通过加强王权,削弱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起了一个绝对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路易十四对行政权力的掌控非常严密,他通过设立各种机构(如国王理事会、国王秘书处等)来管理国家事务。
他的权力几乎无所不包,法国的政策制定、司法审判、军事指挥等方面,都严格受到他的控制。
二、宫廷文化与维尔萨莱宫在绝对君主制的时期,宫廷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核心。
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建立了一个亚凡尔赛宫廷,大量贵族和官员被迁移到凡尔赛宫,并且在宫廷内发展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宫廷礼仪和文化。
凡尔赛宫使得路易十四可以更好地掌控政权,同时也促进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艺术家都被吸引到宫廷,并且为路易十四提供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成就。
三、宗教与国家路易十四非常注重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宗教方面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他致力于加强天主教的地位,并限制和迫害其他宗教。
通过签订《尼姆条约》和《再诺曼底勅令》,他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加强君主对教会的控制。
这些措施使得法国的政治和宗教关系更加紧密,并为绝对君主制的锁定奠定了基础。
四、经济与财政在经济方面,路易十四积极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他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制造业和手工业的特许经营权,并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地控制来增加法国的财富。
然而,这种政策并没有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反而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
五、路易十四的外交政策在外交政策方面,路易十四试图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的领土。
他进行了多次战争,如德西战争、荷兰战争和神圣同盟战争等,目的是加强法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法国的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的历史故事

法国的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的历史故事凡尔赛宫,这座宏伟的宫殿位于法国巴黎市西南部的凡尔赛市,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在凡尔赛宫的历史长河中,最为耀眼的一位君主当属路易十四,他以其辉煌的统治成就和奢华的宫廷生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法国凡尔赛宫路易十四的历史故事。
一、凡尔赛宫的建造与扩建凡尔赛宫最早是作为一座小型的猎宫而建造的,始建于路易十三时期。
然而,正是在其儿子路易十四的统治下,凡尔赛宫得以迅速扩建并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宫殿。
路易十四的建筑师们扩大了宫殿的规模,增添了华丽的装饰和巨大的花园。
凡尔赛宫成为了路易十四及其王朝权力和繁荣的象征。
二、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宫廷文化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国王之一,他的统治时间长达72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极力发展法国的宫廷文化,使凡尔赛宫成为了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
路易十四扶持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建筑师,他努力使法国成为欧洲最繁荣和文化强大的国家之一。
三、凡尔赛宫的宫廷生活凡尔赛宫的宫廷生活极为奢华和繁忙。
每天早晨,路易十四会举行“起床仪式”,并在众臣子的目睹下进行日常活动。
随后,他会与臣子们商讨政务,并接见外交使节。
下午,他会举行宴会、舞会、音乐会以及政府会议。
夜晚,凡尔赛宫则会举行盛大的晚宴,来宾们会穿着豪华的服饰,在华丽的宴会厅中享用美食,欣赏精彩的表演。
四、凡尔赛宫的文化遗产凡尔赛宫不仅是建筑上的杰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
围绕着宫殿,还有巨大的凡尔赛花园,这里规模宏大而精心打造。
花园中有无数的喷泉、景观和雕像,以及迷人的凡尔赛大运河。
此外,凡尔赛宫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家具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众多著名的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的首次版本和著名的斯特凡·柯尼斯堡庄园。
五、凡尔赛宫的政治意义凡尔赛宫在法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成为路易十四统治的象征,并见证了他王朝的辉煌和衰落。
虽然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时期的耗资巨大的建筑项目,但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质疑,成为法国革命后的象征。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生平简介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生平简介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王(法语:leRoi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会献上的“大帝”(leGrand,路易大帝)尊号。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路易十四生平简介路易十四简介中指出他是法国波旁王朝国王之一。
他在位时间为七十二年,创下了历史上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人们称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四在4岁时做了国王。
但因其年龄太小,当时真正执政的是他母亲。
在随后的十八年里,执政权却被红衣主教马萨林掌控。
在1648年后的五年里,法国投石党发动了几次大型的暴动,导致路易十四不得不逃出巴黎,同时这几次暴动都对年幼的路易十四影响十分大,巴黎这座城市给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马萨林死后,路易十四开始真正执权,他上位后并未任命宰相,而是独自掌权。
通过聪明的头脑励精图治,很快让陷入内忧外患的法国强大起来。
最后建立绝对君主制,将王权发展到法国历史的顶峰。
这是路易十四简介中突出强调的内容。
随后路易十四又任命博旭哀为主教,宣传国威、巩固民心,让当时的法国教会与上层贵族彻底归顺法国皇室。
重视人才,将外交与国家重务分交给各领域的天才打理,使法国的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波旁王朝欣欣向荣。
1666年他因卢福瓦优秀的治军能力又将军队交予卢福瓦打理。
此后路易十四的军队变得无坚不摧,法国因有强大的军队保卫而趋于和平。
虽然后来路易十四决策失误,法国国库亏空。
但在路易十四简介中,法国人民还是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路易十四的故事1638年路易十四在圣日耳曼出生,他是路易十三和王后安娜之子,路易十四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路易十四是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太阳王”。
他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其主要功勋有两个,首先是使法兰西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太阳王的辉煌盛世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太阳王的辉煌盛世法国路易十四(Louis XIV)在17世纪时期执政长达72年之久,被尊称为“太阳王”。
他的统治被视为法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辉煌盛世”。
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政治体制的巩固太阳王路易十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政策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在他的统治下,维权蔑视和国王集权成为法国最重要的政治原则。
路易十四制定并强化了专制君主制度,将王权从其余贵族手中夺取,并将政府机构重新组织。
他建立了高效的行政体系,并任命忠实可靠的贵族为大臣,以控制政府的各个方面。
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控制,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这样的政治稳定为法国奠定了辉煌盛世的基础。
二、军事实力的巩固路易十四致力于扩大法国的领土并巩固其军事实力,以保护法国的利益。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荷兰战争、西班牙继承战争和大北方战争。
通过这些战争,他成功地将法国的领土扩展到欧洲各地,特别是在法兰西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天的意大利)。
同时,他还建立了雄厚的军事力量,并成立了现代化的法国海军和陆军。
三、文化繁荣的推动太阳王非常热衷于推动文化的发展,他建立了许多文化机构和艺术学院,如法兰西学院和法兰西艺术学院。
他的宫廷也成为了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法国文艺复兴达到了顶峰,有许多文学、艺术和建筑的杰作问世。
法国的戏剧、歌剧、芭蕾舞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许多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和建筑师都在这一时期问世,包括莫里哀、拉封丹、鲁贝尔和曼森等。
在法国宫廷举行了许多盛大的庆典和宴会,这些庆典和宴会的浪费和奢华也成为了欧洲其他国家学习的对象。
路易十四还注重为自己留下文化遗产,他的宫殿凡尔赛宫至今仍被视为法国艺术与文化的典范。
四、经济的繁荣在太阳王的统治下,法国的经济取得了繁荣和稳定。
路易十四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鼓励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并积极推动法国的贸易。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君主

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君主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在位时期最长的君主是清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但是在世界历史上,比康熙皇帝在位更长的君主还有很多,现来细数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十位君主,看看你认识多少(注:由于神话色彩和年代久远等原因,有些君主的在位时间超长,未知真实性如何,这里排名前十位是真实历史记载。
)第一位:路易十四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第三位君主,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路易十四是路易十三的长子,5岁继承王位,由母亲安妮摄政,23岁后亲政,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措施,宣扬君权神授,朕即国家,加强王权;大力开展工商业;对外发动吞并战争,扩大国家疆域;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等,因此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尊称太阳王,与同时期中国清朝康熙皇帝相比毫不逊色,1715年。
路易十四因病去世。
二、约翰二世约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欧洲内陆国家列支敦士登大公,在位71年(1858年-1929年)。
约翰二世是前任大公阿洛伊斯二世之子,他性格内向,终身未婚,曾出兵参与普奥战争,支援奥地利,但军队尚未到位奥军已战败,1868年,废除国家军队,宣布列支敦士登为永久中立国,1929年,约翰二世病逝,由其弟弗朗茨一世继位。
三、拉玛九世拉玛九世(1927年12月5日-至今),本名普密蓬.阿杜德,泰国曼谷王朝第九位君主,现任泰国国王,在位已70年(1946年-至今),由于他仍在位,不知是否会超过71年的约翰二世和72年的路易十四。
拉玛九世是前任国王拉玛八世之弟,早年留学瑞士等国,精通7国语言,并在法国巴黎结识现任王后,原泰国驻法大使的女儿诗丽吉,1946年6月,其兄拉玛八世驾崩,年仅19岁拉玛九世继承王位,他在位期间,与王后致力于泰国国家开展和国民幸福事业,政绩显著,大凡泰国出现政治危机和突发事件,只要他出面,多能平息,深受泰国国民尊敬和爱戴,当之无愧的泰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
法国路易十四与凡尔赛宫绝对君主制度的典范

法国路易十四与凡尔赛宫绝对君主制度的典范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是一位极具影响力和权力的君主,他的统治和凡尔赛宫成为了绝对君主制度的典范。
本文将探讨路易十四和凡尔赛宫在法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路易十四的统治路易十四(1643-1715),又被称为太阳王,是法国波旁王朝的第二位国王。
他继位时只有五岁,但在1654年卡瓦略-马扎兰嬪的指导下,他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并成为绝对统治者。
路易十四的统治特点是集权和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削弱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巩固了王权,使君主的权威达到了顶峰。
他将法国舆论、司法、行政和军队等全面集中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成为绝对的君主。
二、凡尔赛宫的建设凡尔赛宫位于巴黎以西约20公里的弗莱谢尔镇,是路易十四时期修建的皇宫,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之一。
凡尔赛宫的建设在法国历史上被视为一项重大工程,不仅彰显了法国君主的权威,也体现了绝对君主制度下的权力与财富的繁荣。
凡尔赛宫的建设规模宏大,包括皇家宫殿、宴会大厅、花园、喷泉等各种宏伟建筑。
宫殿内的装饰豪华壮丽,充满了金色、镶嵌和雕像,展示了法国王室的富饶与雄伟。
宫殿的花园被精心设计,并以规则的几何图案为基础,完美地与宫殿相辅相成。
三、凡尔赛宫的意义和影响凡尔赛宫作为路易十四的王宫,成为了绝对君主制度的象征。
它不仅是政治权威的体现,也体现了法国君主制度中的等级和礼仪。
首先,凡尔赛宫成为了路易十四权威的象征。
宫殿的建设和装饰展示了法国国力的繁荣和王权的威严。
路易十四将其作为政治活动和政府管理的中心,以此展示了自己作为绝对统治者的力量和地位。
其次,凡尔赛宫的建设激发了法国贵族的争相效仿。
凡尔赛宫成为贵族们追求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许多贵族纷纷建造了类似的宫殿,形成了法国历史上的“贵族宫殿风潮”。
最后,凡尔赛宫也成为了法国艺术和文化的中心。
宫殿和花园中的艺术品和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文化人士,他们的创作和思想交流使凡尔赛宫成为了欧洲文化艺术的重要中心。
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主的辉煌统治

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主的辉煌统治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时代被誉为“绝对君主时代”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以绝对君主的身份统治着法国,他的统治给法国带来了辉煌的成就和雄伟的历史遗产。
本文将探讨路易十四时代的背景、统治方式以及他在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一、背景和统治方式路易十四于1643年登基,时年四岁,其母亲担任摄政。
在这之后的二十年里,法国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政治和社会秩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成年后的路易十四确立起自己的权威,绝对君主制度在法国建立并稳固起来。
绝对君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权力几乎完全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拥有最高的权威和决策权,不受其他势力的限制。
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的政治权力几乎完全被集中在他的手中,他通过设立庞大的宫廷和实行集权政治来巩固自己的权威。
二、政治方面的贡献在政治方面,路易十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首先,他加强了王室的权力,削弱了其他贵族的势力。
他废除了贵族的私有城堡,迫使贵族居住在他的宫廷里,成为他的臣子。
同时,他控制了政府的最高职位,使得国家各级行政机构都成为他的工具。
其次,路易十四实行了一系列的国内重建政策,以加强法国的国力。
他推行经济保护主义,支持国内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并通过建设庞大的海军和强大的军队来准备战争。
三、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贡献在文化和艺术领域,路易十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注重培养艺术家和学者的才华,促使法国艺术和文学的繁荣。
他邀请了许多著名的画家、建筑师和雕塑家,如凡尔赛宫的设计者勒瓦、画家杨塞和洛克等,为法国的艺术创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路易十四还打造了一支世界闻名的乐团,并推动了法国歌剧的发展。
他亲自演奏音乐,每天都会安排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
这使得法国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中心之一。
结语可以说,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经历了一个极为辉煌的时期。
他的绝对君主统治不仅恢复了法国国内的秩序和稳定,同时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全球在位最长的皇帝

全球在位最长的皇帝路易十四--全球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路易十四,在位72年,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号称“太阳王。
1.人物生平路易十四,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使法语成为整整两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使自己成为法国史上最伟大、也是世界史上执政最长久的君主之一,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时人尊称“太阳王”。
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诞生于圣日耳曼Saint-Germain-en-Laye的王室城堡。
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后奥地利的安娜Anned'Autriche,虽然她的称号是“奥地利”,但事实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女儿的长子。
1643年,路易继任法兰西国王,那时他还是个年幼的孩子,之后一直统治法国到1715 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为止,享年77岁。
路易十四22岁时才开始对统治国家感兴趣,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他相当擅长此道。
路易十四统治法国前后达72年之久。
因曾在话剧中出演过太阳神阿波罗,他被称为太阳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当时被看做一个奇迹,因为他的父母结婚23年没有子女。
他四岁时1643就登基做国王了,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代他执政,但此后的18年中红衣主教马萨林是法国的真正统治者。
直到1661年茹尔·马扎然死后他才开始亲政。
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和榜样。
2.人物评价在法国,路易十四因为他使法国强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无计量的战争使法国的国家经济破产,他不得不不断加强对农民的税收要求。
法国历史学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认为,这个重税、他对贵族的削权以及没有政治权力的市民阶层对政策的不满是导致17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原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权的辉煌与极权主义的危机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权的辉煌与极权主义的危机在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四时代被誉为“绝对君权时代”,这个时期充满了权力集中和权威扩张的迹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绝对君权的辉煌以及与之相伴的极权主义的危机。
一、绝对君权的辉煌1. 路易十四的统治路易十四,即路易十四世(Louis XIV),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国王。
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强化。
路易十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包括压制贵族特权、建立庞大的宫廷、实行中央集权的经济政策等。
2. 建设宫廷和凡尔赛宫为展示自身的权威和地位,路易十四修建了壮丽华丽的凡尔赛宫(Palace of Versailles)。
凡尔赛宫成为了法国王室的象征,在这里,路易十四制定了种种规定和礼仪,以显示他的权威和君权的绝对性。
3. 经济政策的改革为了加强经济力量,路易十四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改革。
他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兴修运河和道路,增强国家经济的连通性。
同时,他还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和商业。
4. 文化艺术的繁荣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下,法国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他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提倡艺术的丰盛和富丽堂皇。
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家在他的庇护下涌现,如莫里哀(Molière)、拉封丹(La Fontaine)和拉布雷(La Bruyère)等。
二、极权主义的危机1. 贵族特权的压迫尽管路易十四压制了贵族特权,但这并没有根除贵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贵族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满情绪。
2. 重税和经济困境为了支撑庞大的宫廷和战争开销,路易十四实施了高额的税收政策。
重税压垮了农民和中小企业,导致了经济的困境和民众的怨声载道。
3. 科学和启蒙思想的冲击在十七世纪,启蒙思想开始兴起,科学家们开始质疑传统的宗教观念和君权的正当性。
这对于绝对君权的合法性构成了一种挑战,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剧变。
路易十四为什么叫太阳王

路易十四为什么叫太阳王
因为他曾扮演了芭蕾舞剧《夜》中的太阳的角色,而被人们誉为“太阳王”。
1、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史称路易大帝。
2、他亲政的55年(1661~1715),是法国专制制度极盛时期。
3、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统治欧洲,伏尔泰曾经把这个时期称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4、路易十四非常热爱舞蹈艺术。
5、他从少年起就每天接受舞蹈训练,长达20年之久。
6、他13岁起便在芭蕾舞剧《卡珊德拉假面舞会》中担任角色,32岁时他连续在26部大型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
7、只是到了中年,他感觉自己体重增加,舞姿不如过去优美,才停止参加演出。
8、但是,他一直是舞蹈艺术的热心赞助者和支持者。
9、他于1661年要求他的舞蹈教师波尚建立芭蕾基本动作规范,规定手臂和脚的基本部位和各种动作的式样,同年在他的主持下,又建立了皇家舞蹈学院。
10、他亲自批准了皇家舞蹈学院的章程和建院所需的经费,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11、由此而建立的芭蕾的基本技巧和训练体系历经几个世纪发展至今,仍是如今各个国家、各个派系芭蕾艺术的基础。
12、他还要求他的朝臣们都要参加跳舞,并且要求他们的舞蹈风格要高贵、典雅。
13、路易十四之所以重视舞蹈,是因为他认识到艺术可以用来提高他作为君王的威望。
14、他非常重视自己王者的风度。
15、他认为扮演太阳或者阿波罗之类的角色,可以在他身上激发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路易十四 Louis XIV

路易十四Louis XIV路易十四(法語、英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é),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英語:the Sun King),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執政期從1643年至1715年。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于法國聖日爾曼昂萊,王弟奧爾良公爵菲力浦則於1640年出生。
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紅衣主教馬薩林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
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李希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巴羅克式的專制王國。
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夜宴、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
在財政大臣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于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
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與教皇之間的不和、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他執政的後期,找後繼人選找得很辛苦。
路易十四一共執政72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路易十四(1655年)婚姻與生帄路易十四的誕生當年被視為一項奇蹟,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都未生育子女(另有一說為路易十四是母親安妮王后與人私通生下的孩子,且路易十四另有一名雙胞胎兄弟被關閉在監獄,終身帶著鐵面具渡過餘生,這是一種手法——避免引發王位繼承人的更多紛爭)。
他五歲時(1643年)登基為王,但至23歲之前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
22歲時,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亞·泰麗莎結婚。
路易十四(1661年)路易十四(1673年)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並親自參加演出,先後在26部大型芭蕾中擔任主角。
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和巴洛克艺术的兴起

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和巴洛克艺术的兴起法国的路易十四时期(1643年-1715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时期,巴黎成为了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路易十四以其庞大的宫廷和强大的国家力量塑造了法国的独特文化风格。
与此同时,巴洛克艺术在法国迅速兴起,并在艺术、建筑和宫廷布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和巴洛克艺术的兴起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对法国文化的影响。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被称为“太阳王时代”。
路易十四在1643年登基,成为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国王。
在他统治下,法国的政治中心逐渐从城市转移到了宫廷,国家力量和王权的集中度得到了极大增加。
路易十四在巴黎建造了凡尔赛宫,将法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集中在这座宫殿中。
凡尔赛宫的宏伟和奢华成为了整个欧洲宫廷建筑的典范。
二、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法国的发展巴洛克艺术起源于罗马,于16世纪末开始在欧洲各国传播。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是复杂而富丽堂皇的装饰,强调艺术形式的夸张和运动感。
这种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也符合路易十四扩张主义的政治需求。
在法国,巴洛克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和雕塑等领域。
巴黎的许多教堂和宫殿都采用了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如圣伯多禄教堂和国立博物馆。
巴洛克绘画以宗教和历史题材为主,具有浓密的色彩和逼真的细节描绘。
同时,巴洛克雕塑以其丰满的肌肉和动态姿势而闻名。
三、路易十四时期对法国文化的影响路易十四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集中导致了法国文化的整体风格的确立。
巴洛克艺术的兴起和路易十四政权的强大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法国文化的独特性。
首先,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文化对法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凡尔赛宫的建造和宫廷生活的奢华成为了法国贵族和上层社会追求的榜样。
宫廷文化的繁荣也为艺术家和作曲家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如著名作曲家勒利奥(Jean-Baptiste Lully)和著名建筑师曼桢(Jules Hardouin-Mansart)。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与绝对君主制的确立

法国路易十四时代与绝对君主制的确立法国历史中的路易十四时代是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早期,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法国的政治权力逐渐向国王集中,最终确立了绝对君主制。
本文将讨论法国路易十四时代与绝对君主制的确立,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一、背景与起因在路易十四之前,法国政治的权力是相对分散的,君主与贵族之间存在一定的制衡关系。
然而,这种体制在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初的百年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这些战争和运动造成了法国社会的混乱和贵族集团的削弱,为路易十四的绝对君主制的确立提供了契机。
二、绝对君主制的确立1.中央集权为了确立绝对君主制,路易十四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
他通过废除贵族特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国家的政治力量逐渐集中到自己手中。
他还建立了庞大的宫廷体系,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威严。
2.宫廷文化的推广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路易十四还积极推广宫廷文化,将法兰西宫廷打造成欧洲最辉煌的文化中心之一。
他邀请了一批顶尖的文艺家、作家、建筑师和音乐家,如著名建筑师勒诺特和作曲家杜鲁瓦,为法国宫廷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3.重建法军与外交政策路易十四还致力于重建法国军队的实力,并通过积极的外交政策,扩张法国的领土。
他参与了多次战争,如德国联盟战争和西班牙继承战争,成功地扩展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三、绝对君主制的影响1.中央集权与行政体系的建立绝对君主制的确立使法国的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并建立了现代行政体系。
国王通过任命贵族和官僚,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控制。
2.法国宫廷文化的辐射效应法国宫廷文化的辐射效应不仅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后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法国的艺术、文学和音乐成就,如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都承载着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文化的烙印。
3.后续历史发展的影响绝对君主制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为法国后来的大革命和共和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路易十四范文

路易十四范文崇祯十一年。
公元1638年9月5日。
法国安妮王后在结婚23年后,终于生下一个男婴,起名路易。
男婴不是路易威登,是路易久等。
这源于一场意外。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对王后没兴趣,王后对国王很仇恨,两人长期分居。
有一天,路易十三在郊外打猎,突遇暴风雨,雷电交加,没办法回到他的行宫,只得就近回到卢浮宫。
王后建议国王睡自己的房间,于是有了小路易。
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5岁的王子变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同年,皇太极去世,5岁的福临变成顺治皇帝。
安妮王太后对小路易国王说,你长大了要学你祖父亨利四世,不要学你父亲路易十三小国王问为什么。
太后说,你祖父去世的时候,全法国人民都在哭。
你父亲去世的时候,全法国人民都在笑。
国王年幼,首相马萨林把持朝政17年。
1661年,马萨林临死前告诉年轻的国王,以后不要再找新的首相了,你要自己掌控一切。
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个建议。
各部门官员还不习惯。
他们经常问年轻的国王,他们有事向谁汇报。
路易回答就一个字,我。
路易十四23岁临朝亲政,一干就是54年,总在位时长72年,是有准确历史记载以来在位最长的君主。
就像朱元璋一样,没有首相意味着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判断,自己下结论。
路易十四经常加班工作。
为了阅读文件,他还要学习拉丁文和其他国家的语言。
他选定6名大臣做自己的助手,但决策者只有他一个。
1661年,康熙皇帝登上帝位,这两位东西方帝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紧紧掌握君权,开创了自己的时代。
路易十四在舞台上扮演太阳神阿波罗,由此得名“太阳王”,他的座右铭是“高于一切”。
的确,在地球上,所有人都得仰望太阳。
路易十四长相普通,但讲话得当、姿态优雅。
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挑战他的底线,藐视或侵犯他身为国王的神赋权力。
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朕即国家”。
历史学家写道,他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他的确是这么做的。
太阳王不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国是。
他向各省派驻官员接收地方权力,他对反叛的贵族无情镇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伏尔泰的简单情况在《路易十四时代》的最后,附录了一份《伏尔泰生平和著作年表》,从这个表里我们能得到如下的关于伏尔泰的情况。
伏尔泰的情况,用一个我们相对熟悉的人来比较的话,其作家的命运有点与李敖类似。
李敖说,自己写了100本书,99本让政府查禁了,结果使他的书沦落到了与地摊上黄色书刊为伍的地步。
伏尔泰的书,具体不知有多少(没数过),但基本上也全是被政府查禁的,有的甚至被政府公开焚毁。
他的书在当时之所以出版,多数是在国外被出版或者在法国秘密出版。
虽然没有沦落到与地摊上黄色书籍为伍的地步,但却深受盗版书的侵害。
当年,《路易十四时代》在柏林匿名出版(1751年,伏尔泰五十七岁,此书之出版当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支持,腓特烈二世后面说到。
),数日售罄,几乎同时,在爱丁堡、伦敦、普鲁士、荷兰等各地出现盗版。
至于伏尔泰本人的命运,正好跟李敖相反,李敖几乎是一辈子在台湾,哪都没去。
而伏尔泰则大多数时间流亡在国外,即使在法国呆着,也不是化名便是匿名,总之躲躲藏藏。
伏尔泰的朋友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他的人;另一类是他帮助的人。
帮助他的这类人几乎都是当时的牛人;他帮助的这类人几乎都是后来直到现在的牛人。
他帮助的这类人,不大用说,因为就是启蒙运动那些,什么狄德罗、卢梭、达兰贝、孔迪亚克等等。
帮助他的人应该说一下,首先是他的红颜知己夏特来侯爵夫人。
他们相识于1733年的西雷城(应该是在夏特莱夫人的别墅),当时伏尔泰三十九岁,夏特莱夫人二十八岁,倾慕伏尔泰已久。
而当时的伏尔泰仍然被迫流亡,此次回到法国是伪装返回法国。
夏特莱夫人于当年夏季即向凡尔赛的王室疏通希望王室允许伏尔泰留居巴黎,结果未成。
1734年,伏尔泰遭到法国政府通缉搜捕,此时夏特莱夫人收留了他,伏尔泰于是便在西雷的夏特莱夫人别墅留居,一留便是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伏尔泰与夏特莱夫人共同读书学习,研讨学问,又现红袖添香之景,而成为一段佳话。
著名的《风俗论》便是伏尔泰为夏特莱夫人写的,当时夏特莱夫人说,她读过好多历史书,但是没意思,原来的史书把历史全部割裂成了片段,好像这几千年就是那几个伟人的努力和一些无聊的战争组成的。
也就是说历史完全没有了生气,像一潭死水。
这样的历史当然没有意思,而我们现在读起历史来也常常有夏特莱夫人当时的感觉,但是伏尔泰理解的历史不是这样的,于是他准备写《风俗论》,写一部宏观、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便于他自己学习,也便于夏特莱夫人学习。
这同样是一段佳话。
其实伏尔泰为夏特莱夫人写的书和文章,或者因为夏特莱夫人而写的著作,还有许多。
1737年,法国科学院有奖征文,伏尔泰和夏特莱夫人同时参加,分别准备,伏尔泰写的是《论火的性质》,夏特莱夫人写的是《论文:关于火的性质和火的传播》,结果伏尔泰只有荣誉而没有奖金,而夏特莱夫人对此愤愤不平,认为这是被当时的笛卡尔派所操纵,而把牛顿引力理论视为异端。
人生能如伏尔泰如此幸运者又复几人焉?1749年9月,四十四岁的夏特莱夫人去世。
当时法国当局对伏尔泰的态度已经很有缓和,在此前的三年,1746年,伏尔泰还当选了法兰西学院院士。
夏特莱夫人去世的第二年,伏尔泰便离开法国前往普鲁士,去会见又一位帮助他的当时的牛人已经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
时间如此巧合?还是伏尔泰对夏特莱夫人的特别情感驱使?我更愿意相信后者。
夏特莱夫人,这位用半生保护了伏尔泰的红颜知己撒手西去,让伏尔泰不自觉的减少了一些对法国土地的留恋。
腓特烈二世确实帮助过伏尔泰,并在伏尔泰到达普鲁士之初给予了伏尔泰超乎规格的欢迎,腓特烈二世宫廷里的普鲁士文化精英悉数到场与伏尔泰会见,甚至在伏尔泰留在普鲁士的第二年,《路易十四时代》便在柏林匿名出版,这本一直无法在法国出版的书如此顺利地在普鲁士出版,恐怕一定有腓特烈二世的支持。
但是说实话,腓特烈二世与伏尔泰的情谊多少有些功利。
在腓特烈二世还只是普鲁士太子的时候,他极其虚心的向伏尔泰写信请教各种问题,而伏尔泰也诚恳的予以解答,那时,他们是真正的师生之谊。
但在腓特烈二世成为欧洲新兴大国的国王之后,除了最初礼遇伏尔泰,帮助伏尔泰在普鲁士出版法国的禁书,其后便是因为一些小问题埋怨伏尔泰过分使用普鲁士国王所恩赐的尊敬,伏尔泰何等聪明:既然你不待见,我就走人。
1753年,伏尔泰离开柏林。
其后,他与这位国王学生的联系时断时续,而腓特烈二世对这位曾经的老师一直比较冷淡。
伏尔泰当年的高中同学,达让松,后来做到了法国政府的外交大臣,并积极向权势人物疏通,希望伏尔泰能够回到巴黎。
这是在伏尔泰离开普鲁士无处可去的时候。
而达让松也是后来的“百科全书派”非常尊敬的政府重臣。
还有一位帮助伏尔泰的权势人物,是后来担任财政大臣的杜哥(1774年),伏尔泰当时已经八十岁,流亡瑞士多年,风烛残年的老人当然最希望落叶归根,杜哥是知道这一点的。
杜哥当时主持他自己心目中的政府改革,诚恳地听取流亡国外的伏尔泰对此的意见,但是政府中的保守派对于杜哥的改革非常不合作并反对这种改革,作为非主流著名人士伏尔泰公开发表言论支持杜哥,这赢得了杜哥真诚的感动,但也更给主流的政府保守派以反对杜哥新政的理由:伏尔泰是什么人?!他支持的改革还能有好的吗?也使得杜哥的改革举步维艰。
但是杜哥还是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完成了伏尔泰最后的心愿。
1778年,在杜哥等人的努力之下,伏尔泰终于重返法国,重返巴黎,当时伏尔泰已经八十四岁,而也是伏尔泰阔别巴黎二十八年的时间。
2月13日,三百余名巴黎市民夹道欢迎伏尔泰回归,杜哥亲自前往迎接,在这些人群当中还有一位我们也很熟悉的人,那就是美国的建国元勋富兰克林,他带着自己的小孙子一起参与了见证伏尔泰回归的时刻。
5月30日,周六,午夜11时,伏尔泰在巴黎去世。
距其重返巴黎仅仅三个月稍多。
另外一点值得提及的是,伏尔泰是当时欧洲为数不多的中国问题专家,在《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中都有许多章节涉及中国,而伏尔泰对中国的评价非常之高,当然,他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有不少低级错误,但看得出,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精神理解很到位,恐怕许多中国人,包括今天的中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也未必能比伏尔泰把握的准确。
这是因为,伏尔泰那种理性和真挚的文化气质导致的,而这一点在伏尔泰的著作里非常的明显和清晰。
伏尔泰1694年出生在巴黎,辉煌的路易十四时代末期。
少习法科,后专力为文。
1778年去世,享年84岁。
2011-10-07 13:09:31 回应第1页路易十四时代的政治斗争路易十四时代的政治斗争,所有的根源都是15、16世纪之后兴起的基督教新教派与原来的统治世俗社会的天主教集团争夺世俗统治权的斗争。
具体到路易十四即位之后,首先是因为路易十四的爷爷亨利四世明目张胆的保护新教势力在法国的发展,惹起了天主教统治集团(主要是贵族和主教)的不满,所以导致他们发动内乱,这就是投石党运动。
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教材都说这是资产阶级对封建社会不满的诉求,不甚准确。
在各种妥协之后,投石党运动被平息,此时路易十四仍然幼小,于是出现了首相马扎然(通常译作马萨林)专政,他专政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这种宗教信仰引起的动乱不再发生,所以他采取的政策就是铁腕压制宗教派系武斗,进行宗教派系平衡,暗地里不禁止新教活动,明面上支持天主教集团继续统治世俗社会,而其主要精力是进行外交,参加欧洲大战,这样就进一步转移了国内宗教矛盾,使得在马扎然主政的八年里(1653-1661),法国没有再发生严重的动乱。
马扎然1661年死后,路易十四亲政。
路易十四的依靠或者说统治根基是与传统一样的支持王室的宗教保守派,也就是天主教集团。
因此路易十四一生,都是代表天主教集团的利益。
对天主教集团非常不满的马扎然,路易十四自然要进行清算。
清算的首要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马扎然扶植的可能是新教徒的原财政大臣富凯一系的势力。
路易十四首先将富凯调任为高等法院最高检察官的闲职,接着以贪污腐败堕落逮捕富凯(都是在1661年,马扎然去世的当年),三年之后,富凯被判终身流放,并全面打击富凯的党羽,富凯一系彻底垮台。
而经过亨利四世渐渐深入到政治高层的新教从此被排挤出路易十四的统治之外。
对这件事最为积极的就是天主教保守势力,柯尔伯、勒泰利埃和其子卢瓦,及掌玺大臣塞吉埃等朝中的核心成员。
从此,天主教保守势力主宰宫廷,但是这个集团又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柯尔伯为代表的温和派,一派是以勒泰利埃、卢瓦父子为代表的强硬派。
两派的共同点是绝对不容许新教势力进入政治高层。
但不同点是,温和派主张在国内允许新教势力存在,在国民生产中积极使用新教势力的优势,比如其高超的技能;而强硬派则主张彻底把新教徒从法国赶走,国内就不允许新教徒的存在。
因此出现了柯尔伯和卢瓦的矛盾。
最后柯尔伯在1683年去世,1685年通过了废除亨利四世原来保护新教徒的《南特敕令》的命令。
卢瓦一派战胜了柯尔伯一派,新教徒从法国全面流亡他乡,使法国的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691年,卢瓦去世,路易十四时代开始衰落。
路易十四时代的晚年,占主导力量的还是卢瓦的保守势力强硬派,但在卢瓦死后,政局一度不稳,此时,与卢瓦关系非同寻常的、路易十四的晚年最重要的女人曼特农夫人运用自己特别的影响扶植自己的亲信夏米亚尔担任首相和财政大臣,使得卢瓦集团继续统治。
虽然夏米亚尔老去之后,柯尔伯的侄子德马雷重新获得了财政大臣的职位,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扭转强硬派的优势地位,这就是路易十四一朝七十二年间的政治斗争形势和最后结果,即宗教保守势力强硬派主导政局。
2011-10-07 13:11:17 回应第1页关于“路易十四的对外战争”的大概情况关于路易十四的对外战争,路易十四亲政之后因为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即开始征服西属佛兰德尔地区,(此地区位于多弗尔海峡对面,紧邻荷兰,面对英吉利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著名的敦刻尔克就是此地区的重要港口)西班牙不堪一击,就在此时,佛兰德尔的邻居,刚刚独立不久的荷兰出来显摆新教国家欣欣向荣而赢得的国际影响力,提出调停法西两国的矛盾,使战争平息。
荷兰是新教国家,是路易十四和法国统治势力极为不齿的国家;而且荷兰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有前几代法国国王的支持(法国鉴于与西班牙的矛盾,支持荷兰独立);又而且,在法国对西班牙占尽优势,几乎全部征服佛兰德尔;此时荷兰打肿脸充胖子,对着当年帮助自己的法国,说调停,明显是死眼不看活眼,不识抬举,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表现。
路易十四很生气,但表面上和颜悦色的接受了荷兰的建议,签订了和约,从佛兰德尔地区撤军,但同时,路易十四已经下决心在不久的将来灭掉荷兰。
准备时间两年(约1669-1671年)。
因为荷兰与另一个新教国家,刚刚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而遭到复辟的英国结盟(顺便说一下,英王查理二世在英国复辟的支持者正是路易十四,查理二世与路易十四是表兄弟,查理二世的妈就是路易十四的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