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考证
央院考级1级曲目
央院考级1级曲目近年来,音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音乐会、电影配乐还是个人的休闲娱乐,音乐都能带给我们美妙的享受。
而音乐考级则成为很多学习音乐的人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央院考级作为中国顶级音乐考级体系,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本文将为读者们介绍央院考级1级曲目,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考试。
在央院考级1级曲目中,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包括琴、琵琶、理论等多个乐器和知识领域。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古琴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在央院考级1级曲目中,选取了一首名为《阳春白雪》的曲子。
这首曲子以简洁、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古琴的韵味和表现力。
学习者需要掌握曲子的谱面、音节和弹奏技巧,同时注重对曲子情感的表达。
第二部分:琵琶琵琶是中国古典乐器中的代表之一,有着悠扬动听的音色。
央院考级1级曲目中,学习者将学习一首名为《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曲目。
这首曲子的编曲简单,但具有明快的旋律和流畅的音乐语言,要求学习者在演奏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无误地弹奏出每个音符,还要注重曲目的情感表达,以传达出曲子所表达的主题。
第三部分:理论知识除了具体乐器的弹奏,央院考级1级还涵盖了理论知识的考核。
学习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音高的认识、音符的记号和基本节奏。
同时,还需要理解乐曲的结构、音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学习者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理论的积累和总结。
央院考级1级曲目的学习需要耐心和坚持。
学习者需要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时间,不仅要掌握技巧,还要注重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音乐班级或社团,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央院考级1级曲目涵盖了古琴、琵琶以及理论知识等多个方面。
学习者需要用心演奏每一个乐曲,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在央院考级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
唯一存世唐代古琴谱,被日本僧人当作字帖临摹!(高清可临)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我国有关古琴音乐和琴事活动的记载见《周礼》、《诗经》以及持续近三千年的典籍内容,有关琴曲曲目、琴曲题材和琴人的记载自东周时期的典籍延续至今,有关古琴谱的正史记载最早见《新唐书》。
唐朝诗人张籍(约767——约830年)作《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涉言琴谱: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
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古琴谱最晚于唐朝已存在。
在减字谱出现前,我国的古琴是文字谱。
减字谱的创制者是唐人曹柔,其活动年代大致在中唐前后。
从中唐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至少度过了近千年的漫长岁月。
明朝初期《永乐琴书集成·指法·释谱》有言:制谱始于雍门周,张敷因有别谱不行于后代。
赵耶利出谱两帙,名参古今,寻者易知。
先贤制作,意取周备。
然其文极繁,动约两行,末成一句。
后曹柔做减字法,尤为易晓也。
这段出自明朝的记载说明了古琴谱从原初的文字谱衍变为减字谱的过程。
自明朝初期朱权编著的《神奇秘谱》开始至现在传世的明朝、清朝琴曲谱全部都是减字谱。
碣石调·幽兰(管平湖)来自御凰品冰岛00:0010:33▲上面这曲《碣石调·幽兰》是管平湖先生据《古逸丛书》打谱所奏。
▲古琴“减字谱”▲古琴“文字谱”(左)与“减字谱”(右)对照▲影旧卷子本碣石调幽兰谱一卷清写本此册系常熟顾坤一据杨守敬古逸丛书本影抄,摹写极佳。
《碣石调·幽兰》是现存唯一的古琴文字谱。
文字谱,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文字叙述记录乐曲的弹奏方法。
该谱传自南北朝时梁代的隐士丘明(公元494-590年)。
自唐以后,该谱佚于海外,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不为人所知。
1880至1884年间,我国著名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1837-1897)先生在日本公办之余,四处访求中国古籍善本,当他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访问时,发现神光院的和尚练字的字帖古意浓重,研究后发现不但是原装唐本,更是唐代古琴文字谱,此古琴谱为七世纪唐人手写卷子谱——《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
关于古琴知识点总结
关于古琴知识点总结1. 古琴的起源和历史古琴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古琴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秦国,在史书中有关于琴的记载。
古琴的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在汉代,古琴被列为宫廷音乐乐器,成为贵族文人的代表性乐器。
隋唐时期,古琴的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琴身更加精致,琴音更加优美,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追逐的音乐艺术。
2. 古琴的音律和演奏技巧古琴的音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五声音律构成的。
古琴的五声音律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也被称为宫商角徵羽。
它们代表了音乐的基本音调,是古琴演奏中的基本音阶。
古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琴身手法和调弦技巧等。
指法是指用手指按弦,发出不同的音调。
琴身手法是指演奏时手部的位置和动作,会影响到音色和音质。
调弦技巧则是调整琴弦,来获取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3. 古琴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古琴的制作工艺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要求匠人具备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美学的理解。
古琴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琴身、琴弦、琴桥和琴柱等。
琴身是古琴的主体部分,一般采用松木或者枫木等高质量木材制作而成。
琴弦是发出音调的主要部分,一般采用丝线或者鱼线制作。
琴桥和琴柱是支撑琴弦和固定琴弦的部分,一般采用坚硬的材料制作而成。
4. 古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古琴音乐以其深远的内涵和高雅的情调,被誉为“天籁之音”,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
古琴音乐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寓意着君子风范和高尚情操,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的象征。
5. 古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古琴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在现代社会里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古琴音乐的美妙和独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和研究。
古琴演奏者不仅在中国受到高度的尊重,还在国际上备受关注。
中国四大古琴
“古琴”或“七弦琴”。
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
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蚯蚓今天就介绍一下四大名琴中的焦尾琴。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公元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蔡邕生性笃孝,自小博学多才,喜辞章、数学、天文之学,“覃恩典籍,韫读六经”,熟知两汉史事,正定六经文字,自书于碑,世称《熹平石经》,为古今隶书之典范。
他创“飞白体”,写《笔论》、《九势》、后人尊其为“书法之开山鼻祖”。
这里有一个故事,描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
起初,蔡邕住在陈留,他有个邻居准备了酒菜请他来赴宴,他去的时候邻居已经喝得兴起了。
坐上有个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蔡邕到了邻居门口悄悄一听,说:“啊!用音乐招我来却藏有杀心,怎么回事?”于是回去了。
请他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先生刚来,到门口又走了。
”蔡邕向来被乡里人尊崇,主人赶紧追赶并问起原因,蔡邕把事情都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扫兴。
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鸣蝉,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螳螂的动作一前一后。
我心里有些担心,唯恐螳螂丧失了机会,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杀心流露到音乐中来吗”蔡邕莞然而笑说:“这足以表明了。
”他竟然能听出音乐中的感情,真乃神人!蔡邕的“焦尾琴”名扬千古,还有一个“蔡邕救琴”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有很多说法。
虽然说法不同,但是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一样的,那就是他从火中救出一块良木,然后制成了琴。
蚯蚓这里摘录其中一个。
蔡邕在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
古琴考级
聊一聊古琴考级和曲目--考级真的必要吗?一级:古琴吟湘妃怨凤求凰慨古吟陋室铭兰花花小白茶二级:双鹤听泉良宵引清夜吟极乐吟秋风词拉纤歌三级:玉楼春晓精忠词泣颜回风雷引秋江夜泊飞鸣吟阳关三叠春晓吟满江红映山红小草四级:石上流泉神人畅酒狂韦编三绝孔子读易归去来辞秋夜长渴望信天游五级:鸥鹭忘机楚歌关山月高山洞庭秋思释谈章(普庵咒)文王操碧涧流泉岳阳三醉采茶调浏阳河茉莉花六级:梧叶舞秋风庄周梦蝶长清沧海龙吟平沙落雁获麟操山居吟黄云秋塞醉渔唱晚双乙反调七级:忆故人长门怨龙朔操佩兰天风环佩白雪列子御风风云际会春江花月夜山水情八级:流水渔樵问答梅花三弄欸乃雉朝飞渔歌汉宫秋月孤馆遇神瑶族舞曲九级:离骚捣衣龙翔操乌夜啼秋塞吟水仙操墨子悲丝阳春大胡笳楼兰散十级:潇湘水云樵歌广陵散秋胡笳十八拍幽兰梅园吟三峡船歌江雪古琴考级是从何时开始建立的?具体考级情况是怎么样的?答:第一次考级是2000年8月,有二十多个人参加考级。
从推行考级制度以来,上海、南京、昆明、天津、成都、常熟等地相继举行了古琴弹奏艺术水平考级,北京是每半年就有一次古琴弹奏艺术水平考级,一般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举行,参加人数大约在二十至三十人不等。
一般情况下考生可先在本省咨询古琴弹奏艺术考级事宜,如本地暂未授理考级事宜,可打电话至中国琴会咨询考级事宜。
记者:考级的曲目是什么?考生跳级考级,相应的规定又是什么呢?杨青:考级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曲目到十级曲目,一般情况下不鼓励跳级,应该循序渐进。
但确实弹得好的琴友,第一次考试也可直接跳级,跳级时除需要弹奏本级(或一首本级,一首高于本级)曲目两首以外,还得加弹一首上一级曲目(或者比本级曲目更高级的曲子)。
问:考级手续要怎么办理?答:详细报名手续是:(1)填写报名表。
(2)交照片三张、报名费、考务费,办理准考证。
(3)第一次就报考四级(含四级)以上或者跳级者,须出示曾考过的等级证书。
问:跳级考试的费用怎么计算?答:除了交纳所属级别的费用以外,另还得交纳前一级曲目费用的50%做为跳级费,同时还需要交纳的其它费用:报名费10元,证书(文化部统一印发——封皮20元,证书页15元)工本费共35元,如果是第二次考级,则可以只要证书页,工本费为15元钱。
古琴考级曲目
古琴考级曲目
一级:古琴吟、湘妃怨、凤求凰、慨古吟、陋室铭、兰花花、小白菜
二级:双鹤听泉、良宵引、清夜吟、极乐吟、秋风词、拉纤歌
三级:玉楼春晓、精忠词、泣颜回、风雷引、秋江夜泊、飞鸣吟、阳关三叠、春晓吟、满江红、映山红、小草
四级:石上流泉、神人畅、酒狂、韦编三绝、孔子读易、归去来辞、秋夜长、渴望、信天游
五级:鸥鹭忘机、楚歌、关山月、高山、洞庭秋思、释谈章(普庵咒)、文王操、碧涧流泉、岳阳三醉、采茶调、浏阳河、茉莉花
六级:梧叶舞秋风、庄周梦蝶、长清、沧海龙吟、平沙落雁、获麟操、山居吟、黄云秋塞、醉渔唱晚、双乙反调
七级:忆故人、长门怨、龙朔操、佩兰、天风环佩、白雪、列子御风、风云际会、春江花月夜、山水情
八级:流水、渔樵问答、梅花三弄、唉乃、雉朝飞、渔歌、汉宫秋月、孤馆遇神、瑶族舞曲
九级:离骚、捣衣、龙翔操、乌夜啼、秋塞吟、水仙操、墨子悲丝、阳春、大胡笳、楼兰散
十级:潇湘水云、樵歌、广陵散、秋、胡笳十八拍、幽兰、梅园吟、三峡船歌、江雪。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考级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考级
摘要:
一、古琴考级的背景与意义
二、古琴考级的级别设置与内容
三、古琴考级的报考条件与流程
四、古琴考级的好处与意义
五、如何准备古琴考级
六、总结
正文:
随着古琴艺术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这门古老的音乐。
为了规范化、标准化古琴教学,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推出了古琴考级制度。
本文将从背景、级别设置、报考条件、意义和备考方法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古琴考级。
一、背景与意义
古琴考级旨在推广古琴艺术,为广大琴友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价平台。
通过考级,可以检验学习者的古琴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更多的古琴人才。
二、级别设置与内容
古琴考级共分为十级,从入门级别的一级到专业级别的十级。
各级别考试内容包括琴曲演奏、琴谱阅读、音乐理论、古琴制作知识等。
随着级别的提高,考试要求也相应提高,以全面评价考生的古琴技艺。
三、报考条件与流程
1.报考条件:年满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古琴基础的学习者均可报名参加考级。
2.报考流程:首先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官网报名,然后参加指定考点举行的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主要测试音乐理论和古琴制作知识,面试为古琴演奏。
四、意义与好处
1.提升个人技能:通过考级,可以系统地学习古琴演奏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获得权威认证:古琴考级证书由国家认可的权威机构颁发,是对学习者能力的肯定。
3.拓宽发展道路:考级成功后,可参加更高层次的古琴比赛、演出等活动,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五、备考方法
1.选择正规的古琴培训机构,跟随专业老师学习。
学习古琴的十大基础知识
学习古琴的十大基础知识展开全文古典乐器千千万,古琴那是最好看!几乎所有影视剧都是美女和文人墨客人手一件的道具,今天良音宝宝带您认识一下!一、名称与历史古琴,在古代一般称作“琴”,也称作“瑶琴”、“玉琴”、“七弦琴”,近代为与西方乐器区别,才在名字前加一个古字,称作古琴。
2003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名列其中。
古琴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在孔子的春秋时期已盛行。
古琴的创制者,有黄帝、伏羲、神农、舜多种说法,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
二、构造与象征古琴长一般在三尺六寸五分左右,象征三百六十五天;面板呈弧形,象征天;地板是平的,象征地;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暗合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据传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代,分别各加一根弦,增至七弦;古琴有十三个徽位,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闰月;古琴下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凤沼,象征太阳和月亮。
三、形制与流传古琴的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等等。
同时历代琴人也创造了很多新形式,今天的斫琴人也在不断创新形式。
但历代下来,流传最多,流传时间最长的,是伏羲式和仲尼式。
今天还有1000多年前的唐琴,流传于世,并可以演奏。
而宋、明、清代流传的琴就更多了。
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会上,一张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出品,宋徽宗御制官琴“松石间意”,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1.3664亿元成交,创造了世界乐器拍卖记录。
四、古琴音色古琴有四个八度的音域,音色有三种:1、泛音:左手在弦上如蜻蜓点水,右手弹拨时所发出的声音,其声空灵清越,清冷入仙,象征天的声音。
2、散音:右手直接弹拨琴弦,所出发的声音。
其声厚重朴拙,松沉旷远象征地的声音。
3、按音:左手将弦按于面板,右手弹拨所发出的声音,其声细微悠长,如人对话,象征人的声音。
汉代古琴文化初探
· 40 ·
汉代古琴文化初探
在高山抑或志在流水的琴曲,由此可知琴 在先秦没有严格的身份界限,也没有被神 化的地位,而是上至宫廷贵族,下至民间 百姓流传的极其普通的一种乐器;至孔子 之后,文人在琴人中的比例才日渐扩大, 但亦不是普遍现象。
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发展作用。至 汉代,琴的形制也基本定型,由之前的五弦、 十弦、七弦,固定为七弦。“自周道既亡, 礼乐大坏,更秦燔毁,寂无遗绪。……同 律度而兴礼乐……作琴之制,可著明矣。”[3] 汉朝历代统治者都是好乐之人。据说刘邦 唱《 大 风 歌》 时, 由 他 亲 自 击 箸 领 唱, 一百二十多将士随其和唱,其声势之大, 可谓排山倒海。汉武帝也是一个喜好音乐 之人,《汉书·艺文志》中写道:“自孝 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氏之讴,秦、 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 观,我俗知厚薄云。” [4] 武帝设立乐府、 派人到民间采集民歌,推动了琴曲的发展。 汉皇室中好琴之人颇多,著名的如刘安。 刘安是汉高祖之孙,他才思敏捷,好诗书 喜欢鼓琴,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在他所著的《淮南子》中用了大量的篇幅 说明音乐对治国的重要性;汉成帝妃子班 婕妤善诗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 的女作家之一。在她所作的《捣素赋》中 有不少关于琴的记述:
2. 两汉琴学的发展概况 儒家认为琴是人们道德修养的必备之
· 41 ·
YA N G T Z E RIVER CIVILIZATION
长江文明·第 22 辑
器,弹琴可以静心、禁邪念、守礼教,成 为不从流俗、不念功利的谦谦君子。儒家 学说里把“中和”视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载:“雅琴者, 乐之统也,与八音并行……大声不喧哗而 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适足以和人意气, 感人善心。故琴之为言禁也,雅之为言正也, 言君子守正以自禁也。”琴之音悠远绵长、 琴之调平淡庄严,无论是弹琴者,或是听音 者,都能从这平和安详的氛围中,将尘世的 嘈杂与纷乱趋离开去,使心灵得以净化。
中国古代乐器古琴
中国古代乐器古琴琴,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某些乐器的统称。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乐器古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琴的起源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伏羲在位年代2400 BC-2370 BC,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2370 BC-2338 BC)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
《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
《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徵羽音。
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
)琴发明的地点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之都在今山东曲阜)。
琴的运用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
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也是此理。
这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琴的出处〔古文〕琴《唐韵》巨今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靲。
《说文》本作琴,禁也。
象形。
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
周加二弦。
《徐曰》君子所以自禁制也。
《白虎通》琴以禁制淫邪,正人心也。
《琴论》伏羲氏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方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合四气。
琴长三尺六寸,象三百六十日。
广六寸,象六合。
前广後狭,象尊也。
上圆下方,法天地也。
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武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三礼图》琴第一弦为宫,次商角羽徵,次少宫,次少商。
琴有弦有徽,有首有尾,有脣有足,有腹有背,有腰有肩有越。
脣名龙唇,足名凤足,背名仙人,腰名美女。
越长者龙池,短者凤沼。
临岳琴首,絚弦者也。
岳山琴尾高起,絚弦者也。
城路,岳山下路也。
鴈足支肩下,系弦者也。
轸支足下,转扭调弦者也。
《正字通》琴名奇雅者,如伏羲,婴贡梓。
帝命下相柏皇为琴,曰丹维,曰祖牀。
帝俊琴曰电母。
中国美术考古史上的古琴艺术
[ 收稿 日期] 2 l —0 一 l O2 2 6
隶 定 为 “ ” , “ ” 的 繁 体 。 据 罗 振 玉 考 集 字 为 乐 字
石》 的意义
琴 是 中国最 为古 老 的弦 乐 器 之 一 。关 于它
的 起 源 , 说 甚 多 , 如 神 农 氏 、 羲 、 、 创 制 传 诸 伏 尧 舜 之 说 , 不 可 尽 信 , 也 不 是 无 稽 之 谈 。 根 据 古 虽 但 籍 文献 所载 , 初 创 的时 间 , 少 可上 溯 到商 代 。 其 至 对 此 , 以从 词 源 学 上 予 以 说 明 。 可 殷 墟 甲骨 文 中 , 一 “ ” , 文 学 家 把 它 有 乐 字 古
释 :“ 字 从 丝 附 木 上 ,琴 瑟 之 象 也 ” 此 。西 周 时 代 的 金 文 与 甲 骨 文 之 “ ” 构 形 相 同 , 西 周 乐 字 唯
金 文 在 两 丝 之 间 增 加 了一 个 “ ” , “ ”, 白 字 为 桀 与
《 文 》之 篆 文 一 样 。 研 究 者 认 为 , 文 所 加 说 有 金
拊 琴瑟 之 意。 我 们 知 道 , 个 “ 指 ” 是 出现 一 能 总
在 “ 指” 后 , 言之 , 因 为 先有 了琴 瑟 之类 所 之 换 正
的 弦 乐 器 , 后 才 有 可 能 创 造 出 能 够 指 称 它 的文 然 字和 名词 。因此 , “ ” 的起 源 可 以推 断 出 , 从 乐 字 至少 在公元 前 30 5 0年 之 前 , 国 就 己 经 出 现 了 中 琴 瑟 之 类 的 丝 弦 乐 器 , 应 该 是 一 个 勿 庸 置 疑 的 这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续)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续)台湾屏东教育大学李美燕内容提要: 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约有53件 (自唐、宋、明、清至民国以后),其多元之风貌是今人重构古琴史与传统工艺文化的重要材料,本文旨在提出如何辨识后世误断时代、伪作之古琴,以馆藏之“鹤鸣秋月”、“凤皇”、“万壑松风”、“山左昌乐石凤桐制”4张琴为例,从古琴之断纹、款识刻工、髹漆、形制风格等特点,参诸古今人士之文献记述以考辨。
关键词:古琴湖南省博物馆断纹考辨一前言笔者于2005年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研究,特为馆藏的53件古琴(自唐、宋、明、清至民国以后)逐一整理与建档,并发表《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一文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二期,文中讨论唐“独幽”与“飞泉”琴;明“朝阳鸣凤”琴;清左宗棠与谭嗣同藏琴(2张)及清代浏阳古乐七弦琴(16张)。
本文拟对湖南省博物馆藏之其他古琴继续提出考辨与研究,旨在提出如何辨识后世误断时代或伪作之古琴,以馆藏之“鹤鸣秋月”、“凤皇”、“万壑松风”、“山左昌乐石凤桐制”4张古琴为例。
从历代传世的古琴回顾,由于文人嗜琴成好、收藏成癖,使得为牟利而伪作之古琴应运而生,根据《桯史》的记载得知,自宋代起即有古琴作伪的史实[1],因此,今日对老琴就必需审慎地辨识其真伪。
然古琴辨伪是一门极专业而深入的学问,时至今日,由于可见的传世古琴并不多,尚难以建立一套绝对客观的理论作为考辨的标准,所以,人们对于老琴的认识,也多半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直觉经验上。
当然,今人或许会想到,是否可以透过科学验证如碳十四的检测或红外线的扫描以确立老琴的年代呢?基本上,就古琴的年代论断而言,主要是依据一张琴的斫制及使用年代,并非依据琴身材质的年代来决定,因为自古以来斫琴家制琴多半都采自陈年古材,材质较松透,音色较沉宏圆润,所以,一张老琴的材质年代往往早于斫制年代甚久,我们也就不能单凭琴身的材质来论断。
而碳十四只能检测出古琴材质的约略年代,却无法对其斫制及使用年代给予判断。
[精]古琴考级(一到十级曲目)
古琴考级(一到十级曲目)第一级1.古琴吟…………….据《琴学入门》陈尧廷演奏谱许健记谱2.凤求凰……………..据《梅庵琴谱》李祥霆订指法3.慨古吟……………...清末龚光表、俞味莼传查阜西授李祥霆记谱4.兰花花……………...陕北名歌李祥霆订指法5.小白菜……………...河北民歌李祥霆订指法6.秋风词……………...据龚一《古琴演奏法》7.秋风词……………...据《梅庵琴谱》王吉儒演奏谱许健记谱第二级1.极乐吟………………据《梅庵琴谱》2.良宵引………………据《自远堂琴谱》龚一打谱3.清夜吟………………据《徽言秘旨》汪孟舒演奏谱王迪记谱4.湘妃怨………………吴宗汉传谱5.双鹤听泉……………据《卧云楼琴谱》詹澄秋演奏谱许健记谱6.拉纤歌………………龚一曲7.满江红………………古曲李禹贤订指法8.泣颜回………………据《今虞琴刊》徐元白演奏谱许健记谱第三级1.春晓吟……………….据《自远堂琴谱》龚一打谱2.风雷引……………….据《梅庵琴谱》管平湖演奏谱王迪记谱3.精忠词……………….据《治心斋琴学练要》岳飞词王善曲张子谦、樊伯炎打谱4.秋江夜泊…………….据《梅庵琴谱》程午加演奏谱王迪记谱5.玉楼春晓…………….据《梅庵琴谱》陈心园演奏谱王迪记谱6.映山红……………….傅庚辰曲7.小草………………….王祖皆、张卓娅曲第四级1.石上流泉………………据《琴学入门》詹澄秋演奏谱王迪记谱2.神人畅…………………据《西麓堂琴统》龚一打谱3.酒狂……………………据《神奇秘谱》姚丙炎打谱许健记谱4.韦编三绝………………贾阔峰传谱乐瑛演奏谱王迪记谱5.孔子读易………………据《天闻阁琴谱》喻绍泽传谱曾成伟整理6.阳关三叠………………据《琴学入门》查阜西传授7.归去来辞………………据《真传正宗琴谱》刘景韶打谱、传授刘善教记谱8.秋夜长…………………据《梅庵琴谱》刘景昭传授刘善教记谱9.渴望……………………雷蕾曲10.信天游…………………谢承强曲第五级1.鸥鹭忘机………………..据《自远堂琴谱》查阜西演奏谱徐健记谱2.楚歌……………………..据《神奇秘谱》姚丙炎打谱3.关山月…………………..据《梅庵琴谱》查阜西演奏谱4.高山……………………..据《春草堂琴谱》徐元白打谱李祥霆整理5.洞庭秋思………………..查阜西和参普成公亮记谱6.碧涧流泉………………..据《古冈遗谱》杨新论演奏谱谢导秀记谱7.岳阳三醉………………..据《琴学入门》乐瑛演奏谱李凤云整理记谱8.采茶调…………………..四川民歌9.茉莉花…………………..江苏民歌陈长林编配指法第六级1.梧叶舞秋风……………..据《勤学心声》吴景略演奏谱许健记谱2.长清……………………..据《风宣玄品》管平湖定谱王迪记谱3.平沙落雁………………..据《勤学丛书》管平湖演奏王迪记谱4.平沙落雁………………..据《蕉庵琴谱》张子谦演奏谱许健记谱5.获麟操…………………..据《风宣玄品》管平湖演奏谱王迪记谱6.山居吟…………………..据《五知斋琴谱》龚一打谱7.醉渔唱晚………………..卫仲乐传谱8.双乙反调………………..谢俊仁曲9.沧海龙吟………………..据《琴谱谐声》乐瑛演奏王迪记谱10.普庵咒…………………..据《北京琴会谱》11.忆故人…………………..据《今虞琴刊》第七级1.长门怨…………………….据《梅庵琴谱》徐立荪演奏谱许健记谱2.龙朔操…………………….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许健记谱3.佩兰……………………….据《天闻阁琴谱》喻绍泽演奏谱曾成伟整理4.天风环佩………………….据《风宣玄品》管平湖定谱王迪记谱5.风云际会………………….据《琴学入门》李禹贤打谱6.春江花月夜……………….陈长林移植7.山水情……………………金复载曲第八级1.流水………………………据《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演奏谱许健记谱2.渔樵问答…………………据《勤学丛书》杨葆元演奏谱许健记谱3.渔樵问答…………………据《琴学入门》吴景略打谱许健记谱4.梅花三弄…………………据《蕉庵琴谱》张子谦演奏谱许健记谱5.梅花三弄…………………据《琴谱谐声》吴景略演奏谱许健记谱6.欵乃(节本)……………据《天闻阁琴谱》管平湖打谱节选李祥霆演奏7.雉朝飞……………………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8.渔歌………………………据《自远堂琴谱》查阜西演奏谱许健记谱9.渔歌………………………据《五知斋琴谱》吴景略整理订拍并记谱10.孤馆遇神…………………据《西麓堂琴统》姚丙炎打谱姚公白记谱第九级1.离骚(节本)……………..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李祥霆节选2.捣衣………………………..钱寿占作曲龙琴舫演奏谱许健记谱3.捣衣………………………..据《梅庵琴谱》徐立荪演奏谱4.龙翔操……………………..据《蕉庵琴谱》张子谦演奏谱许健记谱5.乌夜啼……………………..据《神奇秘谱》姚丙炎打谱姚公白记谱6.秋赛吟……………………..据《五知斋琴谱》吴景略演奏谱许健记谱7.墨子悲丝…………………..据《五知斋琴谱》吴景略打谱8.阳春………………………..据《诚一堂琴谱》吴景略演奏谱许健记谱9.大胡笳……………………..据《神奇秘谱》陈长林打谱10.大胡笳……………………..据《神奇秘谱》龚一打谱11.楼兰散……………………..金湘曲第十级1.潇湘水云…………………..据《五知斋琴谱》等合参吴景略演奏谱许健记谱2.潇湘水云…………………..(宋)郭楚望曲查阜西传谱龚一整理3.樵歌………………………..据《蕉庵琴谱》刘少椿演奏谱许健记谱4.广陵散……………………..据《神奇秘谱》管平湖打谱5.胡笳十八拍………………..据《五知斋琴谱》吴景略演奏谱6.幽兰………………………..据《古逸丛书》管平湖定谱王迪记谱7.梅园吟……………………..许国华、龚一曲8.三峡船歌…………………..李祥霆曲9.风雪筑路…………………..李祥霆曲10.春风………………………..许国华、龚一曲11.。
中国古琴基础知识
中国古琴基础知识1:古琴的发展史:古琴,亦称"七弦琴",史籍之中多称"琴"。
唐诗中有"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之名句,"泠泠七弦"指的就是古琴。
春秋擂鼓墩墓与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琴"更证实了它的历史之长久,《诗经》、《尚书》等古籍和唐宋诗词也常常见到有关"琴"与琴乐的继续。
所以,古琴是中国历史十分悠久的一件民族乐器2:古琴的结构古琴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也有用其他松质木材)和一块梓木底板(也有用其他硬质木材)胶合而成,外表髹以中国大漆。
琴宽的一端为头部,下面有七个可以调音的小轴,叫做"轸",琴面外侧嵌有十三个小圆形的标志,叫做"徽",为泛音和按音音位的标志。
琴面系弦七根,外侧至内侧由粗至细,横置于琴桌上演奏。
与很多乐器相比较,古琴有如下独特之处:古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超出一般乐器的弦长,振幅宽大,音质低沉浑厚,幽静古朴;古琴的琴面即指板,无品无柱,出音孔开于底板,向下传音;琴上存有一百多个实用的泛音,堪称乐器之最。
3:琴论《新论--琴道》:琴论专著。
汉代桓谭作。
原书已佚,清代有几种集佚本。
《后汉书棗桓谭传》说此篇未完成,由班固续成。
现存残篇中包括琴的史论和琴曲解说。
介绍琴曲有《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和《伯夷操》。
《琴清英》:琴论专著。
汉代扬雄作。
原书已佚。
《全汉文》辑有佚文。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琴论专著,收入《琴苑要录》中。
作者为琴僧义海的弟子,北宋著名琴家则全和尚。
文中阐述海大师"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
又提出"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具体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琴史》: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
作者朱长文。
蕉叶式古琴形制考论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蕉叶式古琴形制考论何清俊湖北美术学院摘要:蕉叶式古琴因琴体边缘似波浪般上下起伏、宛如一片翻转的芭蕉叶而得名。
根据琴体边缘起伏的大小,蕉叶琴有"大蕉叶”和"小蕉叶”之分。
蕉叶琴究竟是何时、何人所创,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本文通过梳理历代文献中对古琴形制的记载、结合分析存世历代古琴样式,推论出蕉叶式古琴始于元末明初,而关于蕉叶琴始于唐代的说法并无根据。
关键词:古琴形制蕉叶琴刘伯温祝公望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001-04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与瑟、筑、筝、琵琶、箜篌等同属“丝”类,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中国历代斫琴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创造出了丰富的古琴样式,现流传下来的古琴实物以仲尼式、伏羲式等样式居多。
中国古代斫琴工艺在唐、宋时期得到很大发展,有观点认为蕉叶式古琴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
蕉叶式古琴是指琴体边缘似波浪般上下起伏、宛如一片翻转的芭蕉叶的古琴样式,其琴额与琴底面中央有一长条浅沟,仿若蕉叶之茎,蕉叶琴因此得名。
关于蕉叶琴的来历,目前有三种论点:第一种认为蕉叶式古琴始于唐代;第二种认为明代刘伯温为蕉叶创始人,并将其蕉叶式琴命名为“刘伯温样”;第三种把蕉叶琴的发明归功于比刘伯温稍晚一百多年的祝公望。
本文就以上三种观点做初步的考证。
一、传为唐代的三床蕉叶式古琴现存传为唐代蕉叶琴实物有三件:房氏家藏武侯蕉叶琴;胡若思旧藏唐蕉叶铭文琴;唐代“秋波”蕉叶琴。
雅昌拍卖网与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10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七弦遗韵一宋元明古琴专场”上拍出了一床明朝天启元年由收藏人题记“房氏家藏武侯蕉叶琴”的古琴。
雅昌拍卖网称,台湾著名古琴家郑正华、古琴演奏家李祥霆、邹轲对此琴评价甚高,认为是唐琴。
此琴琴背刻有上、下两行字,上行为“房氏家藏武侯蕉叶琴”;下行为“黄石山樵制于拜书轩”。
古琴艺术考级教材
感谢观看
古琴艺术考级教材
读书笔记模板
Hale Waihona Puke 01 思维导图03 读书笔记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考级
要点
古琴
中心
示范
艺术
演奏
古琴
艺术
教材 古琴
学习
艺术
考级
人才
曲目
旅游部
文化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本书是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为促进古琴艺术考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而编撰的教 材,系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系列教材之一。本书规定了古琴艺术考级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包 括古琴艺术考级对象、等级区分、考试内容、等级要求、评分规则、考试办法等,并配有相关学习内容和考试选 用作品,供考生参加古琴艺术考级学习参考。
读书笔记
极为优秀的业余学琴与专业学琴参考教材。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现在的水平也就是个1.5级。
目录分析
【初级】一级学习要 点
【初级】二级学习要 点
【初级】三级学习要 点
【中级】四级学习要 点
01
【中级】五 级学习要点
02
【中级】六 级学习要点
03
【中级】七 级学习要点
04
【高级】八 级学习要点
九级演奏曲目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 中心古琴艺术考级
示范试题(二) [中级]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 中心古琴艺术考级
示范试题(一) [初级]
文化和旅游部人才 中心古琴艺术考级
示范试题(三) [高级]
精彩摘录
这是《古琴艺术考级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古琴考级曲目一到十级
古琴考级曲目一到十级
古琴考级曲目,一般分为十个等级:初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和十级。
每个级别都有特定的曲目要求,这里将介绍每个级别的曲目要求。
一级:放虎归山、大鼓曲、三百六十行、夜深沉、凉风吹、小酌歌、落花流水等。
二级:芦笛吟、花马唱晚、清明上河图、月儿弯弯照九州、梅花三弄、九天玄女、长相思等。
三级:清平乐、送子鼓、赠汪伦、醉花阴、武陵春、江城子、满庭芳等。
四级:琵琶语、调笑令、梅花令、柳枝词、寒蝉凄切、鹧鸪天、玉楼春等。
五级:高山流水、竹林之夜、扬州慢、灞上谣、感皇恩、贺新郎、采桑子等。
六级:高山仰止、谢池春、凤栖梧、稽首膝前、蝶恋花、忆故人、婆娑舞等。
七级:秋声赋、白雪歌、踏莎行、三更灯火五更鸡、百花争艳、小楼昨夜又东风、古琴吟等。
八级:春江花月夜、梁州调、菩萨蛮、梅花引、平沙落雁、满江红、金陵慢等。
九级:醉落魄、芙蓉楼送辛渐、浣溪沙、渔家傲、十面埋伏、琵琶行、鹊桥仙等。
十级:渔樵问答、归去来兮辞、乌夜啼、采莲曲、江城子、梦游天姥吟留别、长相思等。
古琴考级曲目是古琴演奏者从初学者到高手演奏水平的评估标准,要求演奏者在技艺、音乐性、节奏感、技巧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这种考级曲目的学习和演奏,不仅能让演奏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古琴的音乐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从而更好的体现古琴的精髓。
申请古琴协会的条件
申请古琴协会的条件古琴协会是一个旨在推广和传承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组织,要想成为古琴协会的会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下面是申请古琴协会的条件,供参考:一、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二、热爱中国古乐文化古琴协会致力于推广和传承中国古乐文化,因此申请成为古琴协会会员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热爱和认识。
只有真正喜欢和深入了解古琴以及中国古乐文化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古琴协会的会员。
三、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和成就古琴协会的会员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更多的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表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音乐人和艺术家。
因此,申请成为古琴协会会员的人需要在古琴表演上有一定的经验和成就。
四、拥有相关的职业背景古琴协会会员的申请者需要拥有相关的职业背景,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老师或者从事古琴表演等相关行业的从业者。
这样可以保证该人员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古琴协会带来更多的贡献。
五、遵守古琴协会章程和规定古琴协会是一个组织,会员需要遵守古琴协会的章程和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协会的各项决策,并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和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古琴协会做出贡献。
六、通过古琴协会的考核和评审申请成为古琴协会会员后,需要通过古琴协会的考核和评审。
这一过程主要由古琴协会的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委员会会根据申请者在古琴表演、音乐素养、热爱古乐文化、相关职业背景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评,最终确认是否具备成为古琴协会会员的资格。
以上就是申请古琴协会的条件。
如果你满足这些条件,并且真心热爱和推广中国古乐文化,那么你可以考虑申请成为古琴协会的会员,为推广和传承中国古琴文化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续)台湾屏东教育大学李美燕内容提要: 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约有53件 (自唐、宋、明、清至民国以后),其多元之风貌是今人重构古琴史与传统工艺文化的重要材料,本文旨在提出如何辨识后世误断时代、伪作之古琴,以馆藏之“鹤鸣秋月”、“凤皇”、“万壑松风”、“山左昌乐石凤桐制”4张琴为例,从古琴之断纹、款识刻工、髹漆、形制风格等特点,参诸古今人士之文献记述以考辨。
关键词:古琴湖南省博物馆断纹考辨一前言笔者于2005年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研究,特为馆藏的53件古琴(自唐、宋、明、清至民国以后)逐一整理与建档,并发表《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之考辨与研究》一文于《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二期,文中讨论唐“独幽”与“飞泉”琴;明“朝阳鸣凤”琴;清左宗棠与谭嗣同藏琴(2张)及清代浏阳古乐七弦琴(16张)。
本文拟对湖南省博物馆藏之其他古琴继续提出考辨与研究,旨在提出如何辨识后世误断时代或伪作之古琴,以馆藏之“鹤鸣秋月”、“凤皇”、“万壑松风”、“山左昌乐石凤桐制”4张古琴为例。
从历代传世的古琴回顾,由于文人嗜琴成好、收藏成癖,使得为牟利而伪作之古琴应运而生,根据《桯史》的记载得知,自宋代起即有古琴作伪的史实[1],因此,今日对老琴就必需审慎地辨识其真伪。
然古琴辨伪是一门极专业而深入的学问,时至今日,由于可见的传世古琴并不多,尚难以建立一套绝对客观的理论作为考辨的标准,所以,人们对于老琴的认识,也多半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直觉经验上。
当然,今人或许会想到,是否可以透过科学验证如碳十四的检测或红外线的扫描以确立老琴的年代呢?基本上,就古琴的年代论断而言,主要是依据一张琴的斫制及使用年代,并非依据琴身材质的年代来决定,因为自古以来斫琴家制琴多半都采自陈年古材,材质较松透,音色较沉宏圆润,所以,一张老琴的材质年代往往早于斫制年代甚久,我们也就不能单凭琴身的材质来论断。
而碳十四只能检测出古琴材质的约略年代,却无法对其斫制及使用年代给予判断。
至于以红外线扫描出土文字(如:竹简),能为考辨提供精确的辨识与解读,然而此种技术对于藏于琴腹且已漶漫不清的题字款识却有不逮之憾,除非将琴腹剖开来看,然剖腹之举对古琴文物的保存而言,无疑是一种破坏作法。
换言之,今日的科技虽日新月异,然科学的工具只是辅助,对于老琴的考辨而言,所能给予的协助很有限。
因此,就目前来说,古琴的辨伪工作只能在前人鉴定的经验基础上做更深入的探讨。
而事实上,前人的鉴定成果除了建立在见多识广的经验上,对于老琴的鉴定多少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如依据琴式、断纹、款识、漆色、音色、纹饰等,再参诸史料文献的印证,历代斫琴风格与工艺特点的比对,及斫琴师父的背景与生平的考证等。
这些细节必须面面俱到,稍微有点伪作的可能就不能遽下断言。
所以,今人可以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先用排除法把不可能的因素剔除,以缩小一张老琴断代的可能性,再作更精细的搜证与比对,以提高断代的精确性。
而在对一张老琴作断代考辨时,首当注意者是断纹,因为从后代伪作的古琴来看,断纹最常为人们所造假,因此,如何检视断纹的真假,也就成为辨识后世误断时代或伪作古琴的重要依据。
古琴的断纹有如树木的年轮,随着岁月的增长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对于断纹除需判断其真假外,尚需仔细地审视遍布在琴身上的诸断纹样式产生的先后,才能提供一张古琴斫制年代的依据。
再者,则需注意古琴琴底及琴腹的款识也是经常为后人所造假的地方,必需审慎辨识。
换言之,从老琴的断纹和题字款识入手,当是古琴辨伪的重要关键,倘若两者皆无问题,进而再从髹漆及形制风格等特点,参诸古今人士之文献记述以考辨,才能对一张老琴作较精确的判断。
以下笔者即以湖南省博物馆藏之“鹤鸣秋月”、“凤皇”、“万壑松风”、“山左昌乐石凤桐制”四张古琴为例,加以论述:二对“断纹”辨识的文献回顾与省思——在“信古”与“疑古”之间的取舍从前人对历代传世名琴的研究可见,“断纹”的真伪一直是判断老琴年代的重要证据。
何以老琴会产生断纹呢?这是因为当古琴在琴面与琴底两片木板黏合以后,在琴体的木胚表面需髹上灰胎与表漆,而木胚与漆灰的质量随着时代风尚与工艺技术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用料选择,及浓淡厚薄不同比例的调配,尔后,在传世的过程中,随着气候热胀冷缩的变化,木胚与漆灰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再加上经手于历代琴人抚弹后,琴弦振荡摩擦琴面,日积月累之下,自然会产生各异其趣的断纹。
换言之,断纹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其细致而微妙的变化,即使是在同一张老琴上的断纹也有新旧的不同。
因此,自古以来,断纹也就成为最容易为人们取信的依据。
相对地,也就有不少为牟利而做的假断纹琴产生,所以,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琴辨》即提出如何鉴定真假断纹的说法:古琴以断纹为证,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然断有数等,有蛇腹断,有纹横截琴面,相去或一吋,或二吋,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有细纹断,如发千百条,亦停匀多在琴之两旁,而近岳处则无之;有面与底皆断者;又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头,此为极古,非千余载不能有也。
盖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之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又岁久桐腐而漆相离破,断纹隐处虽腐,磨砺至再重加光漆,其纹愈见,然真断纹如剑锋,伪则否。
[2] 赵希鹄指出古琴的断纹主要有蛇腹断、细纹断、梅花断,且提出检视断纹真假的原则——“假断纹绝无剑锋”。
影响所及,明曹昭《格古要论》、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张应文《清秘藏》、屠龙《考盘余事•琴笺》、张大命辑《阳春堂琴经》、清沈琯《琴学正声•古琴辨》的说法皆一脉相承。
尔后,后人又依据断纹的形状提出牛毛断、龙纹断、龟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3],然而在实际上,若按照这些记载提供的认知观点去辨识古琴,将会发现赵希鹄的说法实有值得商榷之处:其一是“梅花断”,古人以为“非千余载不能有也”,换言之,“梅花断”极罕见,然而“梅花断”究竟是什么样子?除了赵希鹄说“其纹如梅花头”外;清程允基《诚一堂琴谈•纪事》则载曰:“康熙庚午,时予游羊城,得一琴,上有梅花断,可二三十圈。
”[4];而郑珉中先生则指出唐琴“冰纹断多在琴背龙池之上,数块相结,状如梅花”[5],换言之,所谓的“梅花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其纹如梅花头”、“其纹如圈”、“冰纹断数块相结,状如梅花”,这三种说法非但因人而异,且大异其趣。
以赵希鹄而言,既指出梅花断,显然他应该有见识过“其纹如梅花头者”,否则其言所据为何?然而赵希鹄(1170~1242年)是生于宋孝宗乾道年间,而卒于宋理宗淳祐年间的人,依其所言,梅花断“非千余载不能有也”,则他所见到的梅花断琴至少是在东汉末年至三国(220~280年)之间。
然而从今日出土可见的琴如湖北荆门市纪山镇郭店、曾侯乙墓与马王堆琴来看,这些西汉以前的古物,其琴体上皆未见有所谓的“其纹如梅花头”者,再加上唐代以前的古琴至今未流传,更遑论有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的古琴可以印证赵希鹄的说法。
换言之,赵希鹄究竟是看到什么样的古琴,而有“其纹如梅花头”者的说法呢?至今完全无从印证,即使赵希鹄当年真的看到一张极古的老琴“其纹如梅花头”,其所推断千年之久,也未必符合事实。
因此,梅花断之说并不可靠,而后人未能深究赵希鹄之说,一味地墨守传抄,以其说为认知标准,尽可能地在一张老琴的身上发现所谓“梅花断”,事实上是落入先入为主的定见中。
何况从南宋赵希鹄的时代迄今亦已八九百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赵希鹄所见“其纹如梅花头”之琴,也不知产生何许变化。
所以,今人在审视古琴断纹固应参诸古人的说法,但却不应泥于古人的定见。
其二是“蛇腹断”,在今日可见的假断纹琴中应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容易造假的断纹。
赵希鹄在《洞天清录•古琴辨》中曾提出断纹作伪的方法:伪作者用信州薄连纸光漆一层,于上加灰纸,断则有纹,或于冬日以猛火烘琴,极热,用雪罨激烈之,或用小刀刻划于上,虽可眩俗眼,然决无剑锋,亦易辨。
[6]从这段论述可知宋人如何伪作断纹,有人以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所产的薄连纸(纸质极薄而柔韧)糊在琴身上,再加上一层灰纸(即双流纸,产于今四川省双流县,纸质最差),假以时日,灰胎纸底一同裂开,断纹随之产生;有人则根据气候热胀冷缩的变化,先以猛火烘烤,再用冷雪掩盖,以产生断纹;也有人是用小刀在琴身的木胚上先刻断纹再上漆。
尔后,明张大命辑《阳春堂琴经》又提出另一种伪作断纹的方法,“或以鸡子精入灰漆琴,用甑蒸之,悬于风月燥处,亦能断纹”[7],有可能是在表层漆灰中调入了鸡蛋清之类的物质,再用炊器蒸煮后,悬挂于干燥处晾干以产生断纹。
此外,郑珉中先生还提出也有人用磨石刻意磨出断纹,而使弦外部分有大面积的断纹都显露灰胎[8]。
换言之,由于人们嗜古成癖的风尚,使自宋代起假断纹的赝琴充斥,而赵希鹄的贡献即是指出“真断纹如剑锋,伪则否”,这个说法至今仍是判断真假断纹的不二法门,因为真断纹乃是自然天成,假断纹无论如何造假,都无法达到真断纹的水平。
真断纹即使因为重漆过厚,而使断纹为新漆所掩盖,但若精细地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检视,依然可以从其纹路的走向变化看出其剑锋之微末。
唯赵希鹄不足者是,未能提出“蛇腹断”是不是最早的断纹?而蛇腹断有大小之分,大小蛇腹断的产生先后当如何判断?这些都是今人在考辨老琴时不可忽略的细节。
三断纹真假、新旧的检视原则与方法——以“鹤鸣秋月”琴为例(图一)在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琴中,除了晚唐的宫琴“独幽”是镇馆之宝外,就属“鹤鸣秋月”琴最具代表性,因为这张琴的造型非但为古来琴式所仅见,又为古琴鉴定学说的奠基者清末民初杨宗稷先生推崇备至,杨氏依声音、木质将“鹤鸣秋月”琴定为唐琴,且视为10年来仅见的唐雷威琴,亦即唐时所称的雷公琴[9]。
然而今人郑珉中先生却对“鹤鸣秋月”琴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杨宗稷先生以声音、木质作为鉴定古琴的依据,事实上是非常不可靠,尤其是声音,因为“唐琴也确有声音欠佳的时候”,“倘若仅以声音作为鉴别标准,则唐代最著名的大家所制之琴也会被埋没。
另一方面,今天在琴人手中亦有声音佳妙之品,它们可能是宋元明的佳制,但绝非唐代作品”[10]。
并且他也指出以木质的新旧来断定年代也是有问题,倘若今人择古材以制琴,又岂能依古材之老旧而断定斫琴的年代呢?最后,郑珉中先生提出其论断“其实就其(笔者按:“鹤鸣秋月”琴)背面的漆色断纹而论,它不过是一张明琴”[11]。
今笔者在前贤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地考辨,“鹤鸣秋月”琴是鹤鸣秋月式[12],其琴身通长约123、琴额约20、琴肩约19.5、尾宽14.8、翅宽23、翅宽内收17.5、翅尾19.5厘米;肩在二徽八分的位置,腰内收于九徽二分;琴面与琴底皆为梧桐木制;漆灰为栗壳色底间朱红漆,薄鹿角灰胎;冠角、岳山、承露为硬木所制,未上漆;琴轸则未见,雁足为黄花梨木制;琴轸为牛角质;蚌徽;龙池凤沼皆呈长方形(龙池长22.5、宽3厘米;凤沼长12、宽3厘米);纳音亦是长方形,微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