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合集下载

【金版学案】高中政治(课堂达标 课后提升)第四课 第1课时 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必修3

【金版学案】高中政治(课堂达标 课后提升)第四课 第1课时 传统文化的继承(含解析)必修3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1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1.“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

以上材料说明( )A.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地看待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解析:A、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片面,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答案:B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由来已久。

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

由此看来,应该(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解析:A、B两项都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材料强调的是封建社会的“愚孝”束缚了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B项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合;C项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D项是指文化的包容性。

答案:B3.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的是( ) A.传统文艺 B.传统思想C.传统习俗 D.传统建筑解析:此题是基础知识识记题,依课本即可。

答案:B4.《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

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③庆祝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由“重阳佳节”可知,①③符合题意,由“组织敬老活动”可知,②符合题意,材料中讲的是传统节日,而非传统习俗,此外对待传统习俗要具体分析,故④不能入选。

答案:A5.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浸透了所有中国人、所有海外同胞的心田。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虽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能消除文化的多样性。

回答1-2题。

A 1、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要与中国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

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对其理解正确的有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从不同民族的节日中,能够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唯一表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B 2、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一经产生对社会影响久远。

回答3-5题。

C 3、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C 4、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立国平天下。

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四课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道德观念等。
②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 和中国的社会
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 基本特征,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 _纽__带__。
3.明确其作用。 (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就 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 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 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要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尊重 其他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5.要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思想
包括在长期历 史积淀中形成 的理论观点、 学术思想和道 德观念
对今天中国人 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 国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刻影响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地 位
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 之一
是展现中 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 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 已经成为中华文
烂文化的重要 化中一个非常重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它是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之一。A 项正确。
答案:A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里的许多
做人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
师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

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诸葛亮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No.4 128 125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 .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8.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

是“中国年”年年必不可缺少的元素。

但2013年1月由于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炮竹,这就使年味淡了一些,于是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人过年纠结心里的认识?(14分)9.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8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自习案---1.大约用35分钟的时间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内容,重要问题动笔写写。

2.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巩固如下问题: (1)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是什么?(2)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课堂案---【考点梳理】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作用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 (2)传统建筑 (3)传统文艺 (4)传统建筑【特别提示】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 (2)4.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特别提示】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对现实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必须具体分析。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影响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形式 共性 传统习俗
①都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解析】 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这里面并没有。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 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这也是错的,我们只能在传统元素当中加速了流行元素,但是 并且取代它,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取代,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去发展。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音乐,有舞蹈,有声光 电,是可以的。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因为它是我国的一项优 秀历史文化。故选D。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直击】
(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
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
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考直击】
10、(2017全国卷II 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 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 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 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 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 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 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为什么要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 提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 代科技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这些文化遗产的手段 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 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①特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是充分利用 教育途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
1.全面认识、理解文化继承 1.围绕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继承与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
2.理解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 因素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本框内容。
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及答案: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轮总复习试卷及答案: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

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

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

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4.“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

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

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会无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中,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和而不同”思想。

【全程复习方略】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3 第2单元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广东专供)

【全程复习方略】2014年高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3 第2单元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广东专供)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认识其重要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起着维
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2)辨别其双重性: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其作用也 有双重性。传统文化只有因时而变,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 积极作用,否则就会起到消极作用。 (3)对其正确态度:一方面要分清其精华与糟粕,“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做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另一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 上不断发展、创新,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出体
展。 教育 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_____ 选择 、 (3)_____:
传递 、_____ 创造 文化的特定功能,影响着人类文化的传承。 _____
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辩证关系 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_________, 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 继承是发展的_________, 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对待 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的_____ 过程 中继承。 (1)在继承的_____
批判地 继承传统文化,不断_________,_________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 (2)_______
1.科学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 ) 提示:此观点错误。人类实践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科学
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源。
2.传统文化就是古代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复古。( × )
②四方面体现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深刻影响,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 成部分
(2)相对稳定性:一是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二是其具

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4课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K12课件
8
2.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 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和智慧的集中展示。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
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K12课件
13
变式训练2 [2015天津文综,14(1),9分]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 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 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 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 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 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
K12课件
2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交流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文化发展 中华文化
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 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K12课件
18
名师点睛 有关传统文化的命题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 (3)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 族认同感。 (4)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 需求,就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所以应该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5)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概述(PPT 30张)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概述(PPT 30张)

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形式 kp39-41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含 义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 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 尚、礼节和习惯。
被称为凝固的 艺术。
被称为民族精 神的火炬。
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 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 德观念等。
影 响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 在世界建筑史 有悠久的历史

舟,中秋节赏月、吃月
,客家围龙屋 等。
诗歌、散文、 书法等。
”的社会理想。
饼等。
(2010福建模拟)专家指出:“福建土楼就是原 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下列关于建筑的说法,正确 的是( ) ①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④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B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
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清期、亲迎,
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
法不正确的是( )
①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②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③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 文化得到发展。
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kp44
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 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 第四课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 第四课 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共24张PPT)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请说出理由。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 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 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 育思想的影响。
片面。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 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我国古 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 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借 鉴吸收,不能全抛弃。
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的激荡 4、教育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根本因素)
引起 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 生产关系的调整 要求 经济、政治的变化 决定 原理
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 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文化形态的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服饰变迁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饰都 有严格的等级标准。自宋代开始 就明文规定,只有皇帝能穿黄龙 探 究 : 袍,普通庶民是不许使用龙的图 案和穿黄色的衣服。 (1)封建王朝、中华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由昨 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
从加多宝诞生记这一视频中, 思考:加多宝凉茶在经营上继承了什么? 发展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继承:用中草药熬制(配方成分不变), 可保健、预防上火作用(功能不变)。 发展:凉茶品种、煮茶工艺、罐装。
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民国、社会主义新中国不 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 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 同社会制度下服饰的变更 与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 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 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 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 装,与短发配合;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第2框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4课 第2框
第二单 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导学线索

2
3 4 5
主干知识 梳 理 释疑解惑 生 华 重点难点 突 破 随堂达标 验 收 课后素养 演 练
主干知识梳理
• 知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 识点 1
发扬
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________,从 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 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同一过程 • 2.继承是发展的____________,发展是继 承的____________。继承与发展是 继承 发展 ____________ 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 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
• [解析]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但不是决定因素,A项不选;文字的出现 ,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项错误;4D 电影《甲骨文》让人们领受了甲骨文的风 采,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 化传播,C项正确;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 答案应为C。
释疑解惑生华
• 2.教材P44“探究问题” • 提示: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1)观点一 认识到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提 出应克服这些消极影响,这是正确的。但 没有看到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 施教”、“学思结合”等正确思想,对此 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吸收,而不能全部抛弃 。 • (2)观点二看到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积 极的合理成分,但没有看到其不足之处, 所以对古代教育思想不能全盘吸收,应该
• 知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 识点 2 •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
____________的变化,也决定着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 。 •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 影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易错易混
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X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X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 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国家、社会)
➢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个人)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P43第一段)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 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地位
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中秋节赏月、端 例子 午节吃粽子、春
节放鞭炮吃饺子
建筑,是凝固的 艺术
以古典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 画为代表
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化发展的含义: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即 “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32
2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P43-44]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第4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复习

第4课《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复习

课堂小结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文化继承的含义
(2)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等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引伸 教育的作 用
• 当堂诊学
(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 “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 明传统文化具有 •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2009· 广东高考· 改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 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表明本土 文化具有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特点
【解析】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B表达片面;C\D与题目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
• (2008年高考海南卷,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 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 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 功。回答下题。 •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 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 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独立自学

政治——高三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

政治——高三一轮复习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
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
立以屠继呦承呦优为组秀长传的统科研文组化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 《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
(2)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
①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 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 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 优秀成果。 ③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继承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 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 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发展 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 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1)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启示。(10分)
答案:
①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 世界影响力。
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

高中政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
导入:我们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着双重作用,那么,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我们应全盘继承;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予以抛弃。
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种观点展开辩论:
学生总结:以上两种观点是否是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果不是,正确的态度是什么?(结合学习过的哲学知识进行分析。视情况,教师可做适当总结。)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必须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6、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日益受到冷落。为此,有些专家、人大代表建议将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为传统节日立法()
通过对传统习俗和传统思想继承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导入下一问题: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材料一: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事各顺其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材料二、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某某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可以有效地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整合: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对稳定性
特 点
传统文化
鲜明的民族性
表 现 形 式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传Biblioteka 思想不同 影响要 求
对待 态度
观点判断:
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做 到首先继承,然后发展。( ) 错。解析: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 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 两个方面,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就是既要继承, 又要发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 中继承。并非先继承,后发展。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 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 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 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 旧主义。
• ▲提示:区分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 • 1、侧重: • A文化传播是横向;不同国家之间; • B文化继承是纵向,同一国家历史和现实之间。 • 2、原因: • A文化传播:文化的多样性, • B文化继承:指文化具有继承性。 • 3、态度; • A 文化传播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B文化继承批判继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四)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1.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含义
•A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 所发扬,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是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 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两者的关系 •(1)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是同一过程的 两个方面。 •(2)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继承) •(3)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
完善建构:
内涵与形式→基本特征→作用→正确态度
传统文化
文化继承
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必要前提+必然要求
文化发展
影响因素
决定因素→影响因素
• (三)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 治决定文化) •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 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 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 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 的角色。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 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 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 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主要考点:
1. 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和影响 • 1.传统文化 •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 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 A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 B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C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 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D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 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2.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从横向上说的,既有不变性又 有应变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纵向上讲的,既是特定 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纽带。 • 错。解析: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在历史的纵向发 展中,内容形式和内在精神既被一定的保留和继承, 又因时而变,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鲜明的民族性是在不同民族文化的横向比较中凸显民 族特色,是标识民族身份,形成民族认同,凝聚民族 精神,维系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基础。具有鲜明民族 性的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结晶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 展的精神纽带。
•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 A 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文化不断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作用。 • B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作用, • C 一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 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 区分: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和民族 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 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强调具有民族 特色,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纽带。
•4. 与思想运动、科技进步和教育不同的是,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决定着文化发 展的方向。 •对。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产物 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 系决定其总体面貌和发展方向。
• 2.传统文化 • (1)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 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 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 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 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 而变。)
观点判断: 1. 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任何传统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时 代性和历史性特点。 对。解析: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 和传统思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 都是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 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 化的历史积淀,具有厚重的历史性,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又能因时而变,具有时代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