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5常考难点易错点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高一至高三)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第一部分必备知识点第二部分学习难点必修1知识点重难点高考考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1.1.1、集合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2.1、函数的概念1.2.2、函数的表示法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3.2、奇偶性重点:1、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

2、函数定义域的求法3、函数性质难点:函数的性质1、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3、函数的概念、三要素及表示方法4、分段函数5、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幂函数重点:1、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特殊的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指数、对数的运算难点:1、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相结合2、指数对数与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结合1、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3、特殊的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指数、对数的运算5、数值大小的比较6、习惯与不等式、导数、三角函数等结合,难度较大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3.2.2、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重点:1、零点的概念2、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难点:1、函数模型2、函数零点与导数,含有字母的参数相结合1、零点的概念2、二分法必修2知识点重难点高考考点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重点: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3、会利用公式求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难点:空间想象能力1、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重点:1、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2、证明线面垂直3、点到平面的距离难点:1、线面垂直2、点到平面的距离1、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关系,考查线面位置的关系2、以解答的形式考查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3、证明线面垂直4、点到平面的距离第三章: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2、直线方程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重点:1、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2、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进行转化3、掌握直线方程并会用于定理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和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和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各章节知识点与重难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要点】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2、“属于”的概念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元素如: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如果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4、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3)图示法(Venn图)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要点】1、“包含”关系——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2、“相等”关系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A B B A且⇔⊆⊆3、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知识要点】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 交B”),即A∩B={x| 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

高中数学易错点盘点

高中数学易错点盘点

高中数学易错点盘点考试临近,对于考点知识都清楚了?结合练习整理一下自己解题时的易错点以便考试时能做到尽可能少错。

以下是我整理的易错点供同学们参考,重要的是找出自身的易错点。

1.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认识不明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三种性质。

要看清楚集合的描述对象,到底是数集,还是点集,是求x范围呢,还是求y的范围。

2. 遗忘空集A包含于B时求集合A,容易遗漏A可以为空集的情况。

比如A 为(x-1)的平方>0,x=1时A为空集,也属于B.求子集或真子集个数时容易漏掉空集。

3. 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一般检验的时候要检查元素是否互异。

4. 充分必要条件颠倒致误必要不充分和充分不必要的区别——:比如p可以推出q,而q 推不出p,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p不可以推出q,而q却可以推出p,就是必要不充分。

还容易错的是语序错误,例如,“p的充分条件是q”等价于“q 是p的充分条件”,q推出p,很多学生一看到充分条件就“前推后”,导致错误,要注意题目的措辞。

5. 对含有量词的命题否定不当比如说“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都没有”,“至少有两个”的否定是“至多有一个”,“至多有三个”的否定是“至少有四个”。

诸如此类。

6. 求函数定义域忽视细节致误根号内≥0,真数大于零,分母不为零,比较容易出错的是忽视分母。

7. 函数单调性的判断错误这个就得注意函数的符号,比如f(-x)的单调性与原函数相反。

8. 函数奇偶性判定中常见的两种错误判定主要注意:1,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2,注意奇偶函数的判断,化简要小心负号。

9. 求解函数值域时忽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总之有关函数的题,不管是要你求什么,第一步先看定义域,这个是关键。

如果用了换元法求函数值域,一定要先求出“新元”的范围。

10. 抽象函数中推理不严谨致误注意赋值法的运用,一般赋0,±1,-x,1/x等。

11.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转换不熟练二次函数令y为0→方程→看题目要求是什么→要么方程大于小于0,要么△=b的平方-4ac大于等于小于0种种。

数学必修1 基本易错题总结

数学必修1 基本易错题总结

数学必修1基本易错题总结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出题的题型千变万化,各种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同学们很困惑。

事实上,难题并不是占据了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同学们可以掌握的题型。

在初等题中有一大部分是基础题型,这是大家需要牢牢掌握的。

而中等难度的题绝大部分是由初等题型转化,综合,变型而来的,基础题型掌握好了这个也很容易解决。

而在难题中,有绝大部分是由于综合性比较强,但是基础扎实了后也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这里帮同学解决主要总结基本易错题型,以及我们已经学到的数学解题思想。

一、基本易错题1、忽略空集(1)已知2{|320},{|20}A x x x B x ax =-+==-=且A B A =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解:∵A B A = ∴B A ⊆ 又2{|320}{1,2}A x x x =-+==∴B =∅或{1}{2},∴C={0,1,2}总结:此题要理解为什么B =∅时0a =(2)已知集合2{|3100},{|121}A x x x B x p x p =--≤=≤≤+-.若B A ⊆,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解:①当B ≠∅时,即1212p p p ≤∴≥+-. 由B A ⊆得21215p p ≤≤-+且-∴ 23p ≤≤ ②当时B =∅,即1212p p p >∴<+-. 综上由①、②得:3p ≤.总结:不少同学在解决①时很容易忘了考虑前提2p ≥,在最后23p ≤≤和2p <做并集时直接就写成了23p ≤≤和2p <。

练习1 设集合2{|40}A x x x =+=,22{|2(1)10}B x x a x a =+++-=,A B B = ,求实数a 的值. (答案 1 1a a ≤-=或 )2、集合的含义已知集合{|A x y ==,2{|,}B y y t t A ==∈,求B A解:{|{|11}A x y x x ===-≤≤,2{|,}{|01}B y y t t A y y ==∈=≤≤, {|01}B A x x =≤≤总结:首先要注意的是集合中的元素和元素符合的条件,在集合A 中元素为x 是函数的定义域,在集合B 中元素为y 是函数的值域,要注意此时B 中这个条件t A ∈。

高考最新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最新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最新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没有捷径,就是课前做好预习、做例题、做好相应课后习题,课上依然认真听讲,课后还要认真做数学作业。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数学必修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知道)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运用(比较抽象,较难知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核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3、圆方程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挑选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常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核。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计划,听课时易知道,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控技能。

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样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文科选修选修1--1:重点:高考占30分1、逻辑用语:一样不考,若考也是和集合放一块考2、圆锥曲线:3、导数、导数的运用(高考必考)选修1--2:1、统计:2、推理证明:一样不考,若考会是填空题3、复数:(新课标比老课本难的多,高考必考内容)。

[高一数学易错点]高一数学易错题

[高一数学易错点]高一数学易错题

[高一数学易错点]高一数学易错题高一数学易错点(一)易错点1 遗忘空集致误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时也满足B⊆A.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易错点2 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易错点3 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易错点4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颠倒致误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 的必要条件;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易错点5 “或”“且”“非”理解不准致误命题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命题p∧q真⇔p真且q真,命题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綈p真⇔p假,綈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也可以把“或”“且”“非”与集合的“并”“交”“补”对应起来进行理解,通过集合的运算求解.易错点6 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易错点7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易错点8 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如果函数y=f(某)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某)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某)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易错点9 导数的几何意义不明致误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值是函数图像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但在许多问题中,往往是要解决过函数图像外的一点向函数图像上引切线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设出切点坐标,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写出切线方程.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列方程(组)求解.因此解题中要分清是“在某点处的切线”,还是“过某点的切线”.易错点10 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致误f′(某0)=0只是可导函数f(某)在某0处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即必须有这个条件,但只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要考虑是否满足f′(某)在某0两侧异号.另外,已知极值点求参数时要进行检验.高一数学易错点(二)易错点1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对于函数y=Ain(ω某+φ)的单调性,当ω>0时,由于内层函数u=ω某+φ是单调递增的,所以该函数的单调性和y=in某的单调性相同,故可完全按照函数y=in某的单调区间解决;但当ω<0时,内层函数u=ω某+φ是单调递减的,此时该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y=in某的单调性相反,就不能再按照函数y=in某的单调性解决,一般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内层函数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加以解决.对于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应该根据图像,从直观上进行判断.易错点2 图像变换方向把握不准致误函数y=Ain(ω某+φ)(其中A>0,ω>0,某∈R)的图像可看作由下面的方法得到:(1)把正弦曲线上的所有点向左(当φ>0时)或向右(当φ<0时)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2)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缩短(当ω>1时)或伸长(当0<ω<1时)到原来的1ω倍(纵坐标不变);(3)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当A>1时)或缩短(当0易错点3 忽视零向量致误零向量是向量中最特殊的向量,规定零向量的长度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零向量与任意向量都共线.它在向量中的位置正如实数中0的位置一样,但有了它容易引起一些混淆,稍微考虑不到就会出错,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易错点4 向量夹角范围不清致误解题时要全面考虑问题.数学试题中往往隐含着一些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因素,能不能在解题时把这些因素考虑到,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如当a·b<0时,a与b的夹角不一定为钝角,要注意θ=π的情况.易错点5 an与Sn关系不清致误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an与其前n项和Sn之间存在下列关系:an=S1,n=1,Sn-Sn-1,n≥2.这个关系对任意数列都是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分段的,在n=1和n≥2时这个关系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解题中经常出错的一个地方,在使用这个关系式时要牢牢记住其“分段”的特点.易错点6 对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理解错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在公差不为零时是关于n的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一般地,有结论“若数列{an}的前n项和Sn=an2+bn+c(a,b,c∈R),则数列{an}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0”;在等差数列中,Sm,S2m-Sm,S3m-S2m(m∈N某)是等差数列.易错点7 数列中的最值错误数列问题中其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正整数n的函数,要善于从函数的观点认识和理解数列问题.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是高考的命题重点,解题时要注意把n=1和n≥2分开讨论,再看能不能统一.在关于正整数n的二次函数中其取最值的点要根据正整数距离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远近而定.易错点8 错位相减求和时项数处理不当致误错位相减求和法的适用条件: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的乘积所组成的,求其前n项和.基本方法是设这个和式为Sn,在这个和式两端同时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得到另一个和式,这两个和式错一位相减,就把问题转化为以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或前n-1项和为主的求和问题.这里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错位相减后对剩余项的处理.易错点9 不等式性质应用不当致误在使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论证时一定要准确,特别是不等式两端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式、两个不等式相乘、一个不等式两端同时n次方时,一定要注意使其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如果忽视了不等式性质成立的前提条件就会出现错误.易错点10 忽视基本不等式应用条件致误利用基本不等式a+b≥2ab以及变式ab≤a+b22等求函数的最值时,务必注意a,b为正数(或a,b非负),ab或a+b其中之一应是定值,特别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对形如y=a某+b某(a,b>0)的函数,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一定要注意a某,b某的符号,必要时要进行分类讨论,另外要注意自变量某的取值范围,在此范围内等号能否取到.高一数学易错点(三)易错点1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分类讨论不当致误解形如a某2+b某+c>0的不等式时,首先要考虑对某2的系数进行分类讨论.当a=0时,这个不等式是一次不等式,解的时候还要对b,c进一步分类讨论;当a≠0且Δ>0时,不等式可化为a(某-某1)(某-某2)>0,其中某1,某2(某10,则不等式的解集是(-∞,某1)∪(某2,+∞),如果a<0,则不等式的解集是(某1,某2).易错点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处理不当致误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求法是:借助相应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其中的主要方法有数形结合法、变量分离法、主元法.通过最值产生结论.应注意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区别,如对任意某∈[a,b]都有f(某)≤g(某)成立,即f(某)-g(某)≤0的恒成立问题,但对存在某∈[a,b],使f(某)≤g(某)成立,则为存在性问题,即f(某)min≤g(某)ma某,应特别注意两函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关系.易错点3 忽视三视图中的实、虚线致误三视图是根据正投影原理进行绘制,严格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规则去画,若相邻两物体的表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原分界线,且分界线和可视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画出,这一点很容易疏忽.易错点4 面积、体积的计算转化不灵活致误面积、体积的计算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用到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题型.因此要熟练掌握以下几种常用的思想方法.(1)还台为锥的思想:这是处理台体时常用的思想方法.(2)割补法:求不规则图形面积或几何体体积时常用.(3)等积变换法:充分利用三棱锥的任意一个面都可作为底面的特点,灵活求解三棱锥的体积.(4)截面法:尤其是关于旋转体及与旋转体有关的组合问题,常画出轴截面进行分析求解.易错点5 随意推广平面几何中的结论致误平面几何中有些概念和性质,推广到空间中不一定成立.例如“过直线外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等性质在空间中就不成立.易错点6 对折叠与展开问题认识不清致误折叠与展开是立体几何中的常用思想方法,此类问题注意折叠或展开过程中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不仅要注意哪些变了,哪些没变,还要注意位置关系的变化.易错点7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不清致误关于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类试题是高考全面考查考生对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程度的理想题型,历来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两个:一是逐个寻找反例作出否定的判断或逐个进行逻辑证明作出肯定的判断;二是结合长方体模型或实际空间位置(如课桌、教室)作出判断,但要注意定理应用准确、考虑问题全面细致.易错点8 忽视斜率不存在致误在解决两直线平行的相关问题时,若利用l1∥l2⇔k1=k2来求解,则要注意其前提条件是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如果忽略k1,k2不存在的情况,就会导致错解.这类问题也可以利用如下的结论求解,即直线l1:A1某+B1y+C1=0与l2:A2某+B2y+C2=0平行的必要条件是A1B2-A2B1=0,在求出具体数值后代入检验,看看两条直线是不是重合从而确定问题的答案.对于解决两直线垂直的相关问题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利用l1⊥l2⇔k1·k2=-1时,要注意其前提条件是k1与k2必须同时存在.利用直线l1:A1某+B1y+C1=0与l2:A2某+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1A2+B1B2=0,就可以避免讨论.易错点9 忽视零截距致误解决有关直线的截距问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求解时一定不要忽略截距为零这种特殊情况;二是要明确截距为零的直线不能写成截距式.因此解决这类问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掉截距为零时的情况.易错点10 忽视圆锥曲线定义中的条件致误利用椭圆、双曲线的定义解题时,要注意两种曲线的定义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如在双曲线的定义中,有两点是缺一不可的:其一,绝对值;其二,2a<|F1F2|.如果不满足第一个条件,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而不是差的绝对值为常数,那么其轨迹只能是双曲线的一支. 看了<高一数学易错点>的人还看了:1.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点2.高一数学期末考易错知识点总结3.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4.高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5.高一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易错点(附配套例题与答案)

高中数学易错点(附配套例题与答案)

高中数学各章节关注点1.4 否定形式命题可考虑用逆否命题来研究.例1.4 已知R b a ∈,,则条件"21≠≠b a 或"是"2≠ab "的 条件.1.5 “且”与“或”的区分.例1.5.1 判断真假:(1) 10232≠⇔≠+-x x x 或2≠x ;(2)33≥.例1.5.2 已知 013:1=+-y ax l ,01)21(:2=---ay x a l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a 的取值范围.(1) 21l l 与相交;(2) 21l l ⊥.2、函数2.1求函数关系式时必须包含定义域;对数问题也应注意定义域.例2.1 (1)在ABC ∆中,BC AC BC x AB ,3,4,===边上的中线长y AM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函数x x y ln 22-=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2.2 函数的零点问题通常利用函数图像.例2.2 (1)若函数m x x x y -+-=4423在区间),(251-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2) 若函数m x x x y -+-=4423在区间),(251-至少有一个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例2.5.2 已知函数)(x f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当20≤<x 时,13)(2+-=x x x f ,求当75<<x 时,函数)(x f 的表达式.2.6 关注二次函数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注意∆、开口、对称轴与特殊值四要素.例2.6 (1)已知方程0)3(42=++-a x ax 有两个大于1的不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 已知方程0)3(42=++-a x ax 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7 指对数的运算法则.例2.7 (1)已知02ln =+x ,求x ;(2)已知)00(02≠>=-a a a x且,求x ; (3)解不等式)10(2log <<->a x a ;(4)已知()1,12log 2log >>>b a b a ,求b a , 的大小关系.3、数列3.1 注意题中n 取值,如:⎩⎨⎧≥-==-2n ,S S 1,n ,S a 1n n1n 的公式应用.例3.1 (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n n n S n 132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若),2(0321+-∈≥=+N n n a S S n n n ,又31=a ,求n a ;(3)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若,)(31++∈=N n a S n n 又31=a ,求n a .3.2 等比数列求和注意对q=1与q ≠1的分类;等比数列证明注意首项0a 1≠的说明.例3.2 (1) 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比1-≠q .求证:n n n n n S S S S S 232,,--也成等比;(2) 若数列{}n a 中,)(23,411++∈-==N n a a a n n .求证数列{}1-n a 是等比数列.3.3 求和:观察通项、 注意首项、 点清项数,并注意结果的验证.例3.3 求和nn S )2(8421-++-+-= .3.4 应用性问题:逐步列式,保留原始数据,便于观察规律.例3.4 小王2012年5月向银行借款100万元用于购房,年利率7.8%,2013年5月开始偿还,每年还a 万元,2032年5月全部还清,求每年还款额a (其中2078.110≈).3.5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公式或性质解决.例3.5.1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n S ,42,293==S S .(1)若数列{}n a 成等差,求12S ; (2) 若数列{}n a 成等比,求12S .例3.5.2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与{}n b 的前n 项的和分别为n n T S , , 若1423--=n n T S n n , 求2020b a .3.6 数列与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研究的方法“区别”.例3.6 (1)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nnn C a )31(2012⋅=,求数列{}n a 的最大项;(2)已知函数xex x f 2012)(-=,求函数)(x f 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3.7 熟练掌握利用错位相减法或裂项法进行数列求和. 例3.7 (1) 求和:n n n S )21)(12()21(7)21(5)21(321432--++-+-+-+-= ;(2) 求和:)12(753197531753153131++++++++++++++++=n S n .(3) 求数列⎭⎬⎫⎩⎨⎧+++)23(3522n n n n 的前n 项的和n T .3.8 通常递推关系转化为“新数列”的思想运用. 例3.8 已知数列{}n a 中,311=a ,根据下列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 131-=+n n a a ;(2)131+=+n nn a a a ;(3)()112++-=n n n n a a a a ;(4)nn n a a 331=+-.5.4 三角形问题应注意内角的判断一个或两个解.例5.4 (1) 在ABC ∆中,若32cos ,36sin ==B A , 求C sin ;(2) 在ABC ∆中,若3,31cos ,33sin ===a B A , 求边c 的长.5.5 熟练掌握正弦、余弦定理,面积公式.例5.5.1 在ABC ∆中, 面积32=S ,,6,600=+=c b A (1)求边a 的长; (2)求)(sin C B -.例5.5.2 在ABC ∆中, 三内角C B A ,,成等差数列 , 角C B A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c b a ,,, 外接圆半径为2 , 求22c a +的取值范围.6.5 熟练掌握不等式应用的两种题型.例6.5 (1) 已知+∈R y x ,,212=+yx ,求y x +的最小值;(2)已知c ax x f +=2)(,1)1(2≤≤-f ,4)2(0≤≤f ,求)3(f 的取值范围.7、直线和圆7.1 求直线问题注意斜率存在与不存在,掌握斜率变化与倾斜角变化的规律.例7.1 (1) 已知过点(0,1)的直线l 与圆)0()1(222>=++R R y x 交于B A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52<⋅<-OB OA ,求半径R 的取值范围;(2) 已知过点(-2,0)的直线l 与圆16)1(22=++y x 交于B A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1213-<⋅<-OB OA ,求直线l 的倾斜角取值范围.高中数学各章节关注点答案3.1解:(1) ⎩⎨⎧≥== 2.n ,5-4n ,1n ,0a n (2) ,0)(3211=-+--n n n n S S S S 32111=--n n S S , 数列⎭⎬⎫⎩⎨⎧n S 1是首项为31,公差为32的等差数列,所以3121-=n S n ,即123-=n S n ,从而得⎪⎩⎪⎨⎧≥---==.2,)32)(12(61,3n n n n a n , (3) ,43111n n n n n n S S S S a S =⇒-==+++数列{}n S 是公比为4 , 首相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143-⋅=n n S , 从而⎩⎨⎧≥⋅==-.2,49,1,32n n a n n 3.2解:(1)当公比1=q 时,,,,0123121na S S na S S na S n n n n n =-=-≠=结论成立;当公比1≠q 时,222212131123)1()1()1)1(1)1((1)1()(q q q a q q a q q a q q a S S S nn n n n n n n --=-----⋅--=-, 22221212122)1()1(1)1(1)1()(q q q a q q a q q a S S n n n n n n--=⎥⎦⎤⎢⎣⎡-----=-, 1,0,01±≠≠≠q q a ,0)()(2322≠-=-∴n n n n n S S S S S ,结论成立.(2),)1(311-=-+n n a a 又0311≠=-a ,所以数列{}1-n a 是以3为首项,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3.3解: []11)2(131)2(1)2(1++--=----=n n n S . 3.4解:201819%)8.71(100%)8.71(%)8.71(%)8.71(+=+++++++a a a a ,2020%)8.71(100%)8.71(1%)8.71(1+=+-+-⋅a , 4.103078.0400=⨯≈a (万元).3.5.1解:(1)由91269363,,,S S S S S S S ---成等差,得,)42(2)2(266S S -+=-166=S ,所以38912=-S S ,8012=∴S .(2) 由91269363,,,S S S S S S S ---成等比,得,)42(2)2(626S S -=-86-=S 或106=S ,从而128912=-S S 或250912-=-S S ,所以17012=S 或20812-=S .3.5.2解: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n n a n S )12(12-=-得312315511539392020===T S b a . 3.6解:(1)1)1(3201231!)2011(!)1(!2012!)2012(!!2012312012120121≥+-=⋅-+-=⋅=++n nn n n n C C a a n n n n ,得25.502≤n ,即12502503a a a a >>>> , >>>505504503a a a ,所以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5035032012503)31(C a =.(2)2013,02013)('==-=x exx f x得,函数↑∞+↑),(,),)在((201320130x f . 所以函数)(x f 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是2013)2013-=ef (.3.7解:(1) 运用错位相减法,15432)21)(12()21)(32()21(7)21(5)21(3)21(21+--+--++-+-+-+-=-n n n n n S15432)21)(12(])21()21()21()21()21[(22123+----++-+-+-+-+-=n n n n S 1111)(12()21(13121)21)(12()21(1)21(141221+-+---⎥⎦⎤⎢⎣⎡--+-=---⎥⎦⎤⎢⎣⎡----⋅+-=n n n n n n n n )21(61661-++-=, nn n S )21(91691-++-=∴.(2) )211(21)2(1)12(7531+-=+=+++++n n n n n,⎥⎦⎤⎢⎣⎡+-++--++-+-+-+-=∴)211()1111()6141()5131()4121()311(21n n n n S n )2)(1(23243211121121+++-=⎥⎦⎤⎢⎣⎡+-+-+=n n n n n . (3) )2(31)1(31)23(35212+-+=+++-n n n n n n n n,))2(31)1(31()531431()431331()33121(1322+-+++⨯-⨯+⨯-⨯+⨯-=∴-n n T n n n)2(3121+-=n n .4.9解:y x y x 32cos 2sin -=+,22)32()2(1y y -≥+,031252≤+-y y ,52165216+≤≤-y , ∴值域为⎥⎦⎤⎢⎣⎡+-5216,5216. 4.10解:321sin 121,21sin 23,1sin 21,326<+≤≤+<≤<∴≤<x x x x ππ, 所以1sin 43+-=x y 的值域为⎥⎦⎤ ⎝⎛1,31.4.11解: 2tan 11tan )4tan(=-+=+x x x π, 得31tan =x . (1)原式671tan 32tan =++=x x .(2)原式7201tan tan )1(tan 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222222-=--+=+-+=x x x x x x x x x . 5.1 (1)51- 解析:CB AB AC AB CB BC AB CB AM ⋅-+=⋅+=⋅)](32[)32( 51)2716236(31231)()2(3122-=--=⎥⎦⎤⎢⎣⎡⋅+-=-⋅+=AC AB AC AB AC AB AC AB .(2)42- 解析: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C 所在直线为x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A (0,0),B (6,0),C (0,9),M (2,6),425412),9,6(,)6,2(-=-=⋅-==CB AM CB AM .5.2解:(1)213,0372)2(1)1)(23(2-=-==++⇒-⋅=++x x x x x x x 或得. (2) 26,03201)23()1)(2(2±==-⇒=⋅+++-x x x x x 得. 5.3解:(1)错 解析:0应该为0.(2)错 解析:c b a )(⋅与向量c 共线 , )(c b a ⋅与向量a 共线. (3)错 解析:正确形式为AC BC AB =+;(4) 错 解析:正确形式为CB AC AB =-.5.4解:(1),,sin 35sin A B A B <∴<=33cos ±=∴A , B A B A B A C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 9156235)33(3236±=±+⋅=. (2) 36cos ,,sin 322sin =∴>∴>=A A AB A B ,必为锐角角 ,935322363133sin cos cos sin )(sin sin =+⋅=+=+=B A B A B A C ; 由正弦定理得539353sin sin =⋅⋅==A C a c .5.5.1解:(1) 83260sin 210=⇒==bc bc S , 又,或22,4,6===∴=+b c b c b 4=c ,32,12cos 2222==-+=a A bc c b a . (2) 当4,2==c b 时,由正弦定理,C B sin 4sin 260sin 320==,得1sin ,21sin ==C B ,23)sin(,90,3000-=-==C B C B ,同理当2,4==c b 时,23)sin(=-C B . 5.5.2解:三角C B A ,,成等差060=⇔B , 由正弦定理42sin sin ===R CcA a , 所以[][])2240cos(2cos 28)120(sin sin 1602222A A A A c a ---=-+=+)602cos(8160+-=A , 由于001200<<A , 00030060260<+<A ,所以21)602cos(10<+≤-A , 从而241222≤+<c a . 5.6.1 解: (1)真. (2)假.(3)假. 解析:正确的应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例5.6.2 (1) 若角A 为锐角, 则A A cos sin +的取值范围是 ; (2)若角A 为钝角, 则A A cos sin +的取值范围是 .5.6.2 (1)(]2,1 解析:)45sin(2cos sin +=+A A A ,A 为锐角,900<<∴A , 1354545<+<∴A ,1)45sin(22≤+<∴A ,即有2cos sin 1≤+<A A .. (2)()1,1- 解析: A 为钝角,即18090<<A ,22545135<+<∴A ,22)45sin(22<+<-∴ A ,即有1cos sin 1<+<-A A . 6.1解:(1)027322132≥--=---x x x x x , 由此得解集[)⎪⎭⎫⎢⎣⎡∞+,372,0 .6.4 1024或 解析:)52()(1+=-⋅x x x ,得0=x 或3-=x ,44224)42(222++=++=-x x x x ,40=-=x ;1023=--=x .6.5 解:(1))223(21)2(321)12)((21+≥⎥⎦⎤⎢⎣⎡++=++=+y x x y y x y x y x , 即y x +的最小值为)223(21+. (2))1(35)2(389)3(,4)2(,)1(f f c a f c a f c a f -=+=+=+=;332)2(380≤≤f ,310)1(3535≤-≤-f ,14)3(35≤≤-∴f .则当1=t 时,1=k ,当1≠t 时,0)3)(1(44,0)3(2)1(2≥---=∆=-+--t t t k k t ,得;2222+≤≤-t ,所以24322-<<-R .综上所述,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 ⎝⎛-24,0.(2) 当x l ⊥轴时,)15,2(-A ,)15,2(--B ,11-=⋅OB OA ,不合, 当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2(:+=x k y l 代入圆方程,得0154)12(2)1(2222=-++++k x k x k ,由韦达定理,222122211154,1)12(2kk x x k k x x +-=++-=+, 2212212212214)(2)1()2)(2(k x x k x x k x x k x x OB OA ++++=+++=⋅)12,13(1151141)12(41542222222--∈++-=+++--=kk k k k k k ,得312<<k , 13-<<-k 或31<<k ,所以直线l 倾斜角的范围是⎪⎭⎫⎝⎛⎪⎭⎫ ⎝⎛43,323,4ππππ .7.2解:圆心(-1,0)到直线的距离53=d ,所以5109235322=⎪⎭⎫ ⎝⎛+⎪⎪⎭⎫ ⎝⎛=R . 8.1.1解:(1)513解析:因为02=+FQ PF ,所以点Q 为线段PF 的中点, O 为原点,椭圆另一焦点为'F ,则OQ PF //', 4'=PF , 由椭圆定义:42-=a PF ,'PF PF PF OQ ⊥⇒⊥,由勾股定理;52)42(162=-+a , 得5=a ,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513=e . (2) 228- 解析:如图,椭圆左焦点)0,2(-F , 右焦点即为B ,如图,由椭圆的定义得2288)(8-=-≥--=+AF PA PF PB PA .8.1.2解: (1) 1622=+y x 解析:不妨设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设直线1与2PF 交于点Q ,O 为坐标原点,4221)(21)(21212122==⋅=-=-==a a PF PF PF PQ Q F OM ,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是1622=+y x .(2) 2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1,0F ,准线1:-=y l ,连AF 、BF ,设A 、B 、M 到准线l 的距离分别为1d 、2d 、d 则322221=≥+=+=AB BF AF d d d , ∴点M 到x 轴的最近距离为2.8.2解:(1)9或964解析:当焦点在x轴上时,3181=-m ,得9=m ;当焦点在y轴上时,3181=-m ,得964=m . (2) 3171--或 解析:当焦点在x 轴上时,7)28(2=+++n n ,得1-=n ;当焦点在y 轴上时,7)2()82(=--+--n n ,得317-=n .(3) )161,0(a 解析:抛物线方程的标准式为y ax 412=.8.3解:(1)(基本轨迹法) 设)0,5(,)0,5(21F F -,动圆半径为R ,则31+=R PF ,12+=R PF ,221=-PF PF ,由双曲线定义,点P 的轨迹是以1F 、2F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1=a ,24,52==b c ,它的轨迹方程是)1(12422≥=-y x y . (2) (转移法) 设),(),,(00y x C y x G ,则3,300yy x x ==,即y y x x 3,300==,代入椭圆得1144)3(324)3(22=+y x ,又三角形中三点不共线,0≠∴x , 所以重心G 的轨迹方程是)0(1163622≠=+x y x .8.4 解: )0,2()0,2(21F F -,当x PQ ⊥轴时, )3,2(,)3,2(-Q P ,12=S ; 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 设直线)0)(2(:≠-=k x k y PQ ,代入椭圆方程得0481616)43(2222=-+-+k x k x k ,设),(11y x P ,),(22y x Q , 则22212221434816,4316kk x x k k x x +-=+=+, 2222243)1(24431241k k k k k PQ ++=+++= , 点1F 到直线PQ 的距离 214kk d +=,由此得222222)43()1(484314821k k k k k k d PQ S ++=++== , 设t k =+243,其中3>t ,则232112t t S --=随t 的增大而增大,120<<S , 所以PQ F 1∆面积S 的取值范围是(]12,0.(2)设直线2)1(:+-=x k y l , 代入双曲线方程4422=-y x 得[]01)2(4)2(8)41(222=+-----k x k k x k ,[]0)543(161)2()41(16)2(6422222=+--=+--+-=∆k k k k k k ,得3192±-=k , 双曲线的渐近线斜率为21±,如图,可知直线l 的斜率范围是)21,3192(---. 8.6解:)0,2(-F ,当x l ⊥轴时,)214,1(P ,)214,1(-Q ,不合. 设直线)1(:-=x k y l ,代入椭圆得0824)21(2222=-+-+k x k x k ,设),(11y x P ,),(22y x Q , 则 ,2142221kk x x +=+22212182k k x x +-=, 2212212212214))(1()1()1)(2()2)(2(k x x k x x k x x k x x FQ FP +++-++=--+++=⋅=2222222421)2(421)82)(1(k k k k k k k +++-++-+=02141122=+-k k ,得112±=k ,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1(112-±=x y .9.1解:(1) 373)4242(433122=⋅⨯++=V . (2)表面积ππππ425)41(4122=⋅++⋅+⋅=S ,体积ππ284)4161(31=⋅++=V . 9.2解:(1)取AB 中点O ,连OC ,则AB PO ⊥,ABC PAB 面面⊥ ,ABC PO 面⊥∴, ABC PC PCO 与面就是∠∴所成的角,103010232tan 10232==∠==PCO OC PO ,,, 所以所求角的正切值为1030.。

高中数学题难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题难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题难点总结归纳高中数学题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无论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是对于学有所成的学生,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本文将总结归纳一些高中数学题的难点和解题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中数学。

一、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重点。

其中,绝对值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经常成为学生的弱点。

在解题时,学生通常容易陷入以下几个难点:1. 难点一:对函数与方程的理解不深入很多学生对于函数与方程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不牢固,无法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因此,掌握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是解题的基础。

2. 难点二:不熟悉常见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对于绝对值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等常见函数,学生需要熟悉它们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比如,绝对值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一条折线,指数函数的图像是逐渐上升或下降的曲线。

3. 难点三:应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需要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问题抽象成数学符号,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1. 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需要理清函数与方程的定义和性质,熟练掌握常见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深入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和运算规则。

2. 做大量的练习题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函数与方程的应用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册或试卷,坚持每天做一些练习。

3. 多理解、多思考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强思维训练,培养抽象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的能力。

可以通过做一些真实的实际问题或者数学建模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二、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察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证明能力。

其中,角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和圆的性质是高中几何题中的难点。

1. 难点一:理解角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学生需要熟悉角的度量和角的运算规则,掌握角的补角、余角、同位角、对顶角等性质。

高中数学易错点总结

高中数学易错点总结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 作差, 判正负)和导数法
11. 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50.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和椭圆的参数方程是怎样的?常用参数方程的方法解决哪一些问题?
52.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如何利用第二定义推出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如何应用焦半径公式?
七.立体几何
56.你掌握了空间图形在平面上的直观画法吗?(斜二测画法)。
57.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定义、判定和性质定理你掌握了吗?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在解决立几问题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每种平行之间转换的条件是什么?
58.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你记住了吗?你知道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什么吗?(一面、四线、三垂直、立柱即面的垂线是关键)一面四直线,立柱是关键,垂直三处见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集合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函数,,,A B A x B y f B A B x y x f y y x y →映射定义:设,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 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映射传统定义:如果在某变化中有两个变量并且对于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定义 按照某个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高一数学最难的几章知识点

高一数学最难的几章知识点

高一数学最难的几章知识点高一数学是学生们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阶段,涵盖了许多基础的数学知识。

在高一数学中,有一些章节被普遍认为是最难的几个,使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挑战。

在本文中,将探讨高一数学中最难的几个章节的知识点,并解释为什么它们被认为是难点。

1.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数学学科的基础。

在高一数学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函数和方程的性质、图像、以及应用等知识点。

这一章节的难点主要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们需要通过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函数与方程的灵活应用也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高一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后续数学学科的基础。

在数列与数学归纳法这一章节中,学生们需要掌握数列的性质、求和公式、以及递推关系式等知识点。

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对数列的理解和逻辑思维的运用。

数学归纳法作为解决数列问题的重要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3.平面向量平面向量作为高一数学中的一个新概念,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学生们需要掌握平面向量的性质、坐标表示、运算法则、以及平面向量的应用等知识点。

这一章节的难点主要在于概念的理解和向量的运算,需要学生们具备较强的几何直观和数学严谨的思维。

4.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高一数学中的一大难点,涵盖了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

学生们需要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

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概念的记忆与应用的灵活性,学生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与变形能力。

5.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一数学中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也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学领域。

在概率与统计这一章节中,学生们需要掌握概率的计算、统计学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知识点。

这一章节的难点主要在于对概率与统计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的技巧,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总结起来,高一数学中最难的几个章节是函数与方程、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以及概率与统计。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重点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中数学知识易错点梳理一、集合、简易逻辑、函数1. 研究集合必须注意集合元素的特征即三性(确定,互异,无序); 已知集合A={x,xy,lgxy},集合B={0,|x |,y},且A=B,则x+y=2. 研究集合,首先必须弄清代表元素,才能理解集合的意义。

已知集合M={y |y=x 2 ,x ∈R},N={y |y=x 2+1,x ∈R},求M ∩N ;与集合M={(x,y )|y=x 2 ,x ∈R},N={(x,y)|y=x 2+1,x∈R}求M ∩N 的区别。

3. 集合 A 、B ,∅=⋂B A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求集合的子集B A ⊆时是否忘记∅. 例如:()()012222<--+-x a x a 对一切R x ∈恒成立,求a 的取植范围,你讨论了a =2的情况了吗?4. 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n 2,12-n ,12-n .22-n如满足条件}4,3,2,1{}1{⊂⊆M 的集合M 共有多少个5. 解集合问题的基本工具是韦恩图; 某文艺小组共有10名成员,每人至少会唱歌和跳舞中的一项,其中7人会唱歌跳舞5人会,现从中选出会唱歌和会跳舞的各一人,表演一个唱歌和一个跳舞节目,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6. 两集合之间的关系。

},1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M ∈±==∈+==7. (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B B A = A B ⊆⇒; 8、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p 、q 形式的复合命题的真值表:9、否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10、你对映射的概念了解了吗?映射f :A →B 中,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它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够成映射? 11、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①如果函数()x f y =对于一切R x ∈,都有()()x a f x a f -=+或f (2a-x )=f (x ),那么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②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对称; 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0=y 对称; 函数()x f y =与函数()x f y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③若奇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增函数,则()x f y =在区间()0,∞-上也是递增函数.④若偶函数()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增函数,则()x f y =在区间()0,∞-上是递减函数.⑤函数()a 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a 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x f y =+a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x f y =+a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a 个单位得到的.12、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标注了该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3、求函数的定义域的常见类型记住了吗?函数y=2)3lg()4(--x x x 的定义域是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弄清了吗?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0,1],求)(log 5.0x f 的定义域. 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b a ,],,0>->a b 求函数)()()(x f x f x F -+=的定义域14、含参的二次函数的值域、最值要记得讨论。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5篇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背难点总结5篇

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必背难点总结5篇在学习新学问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学问,确定会累,所以要留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分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1集合间的根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留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局部,;(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那么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违反”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假设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A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B,且A②真子集:假设AC C ,那么 A B, B③假设 AA 那么A=B B 同时 B④假设A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运算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全部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全部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 ∪A = A, A∪φ= A ,A∪B = B∪A.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全部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A}S且 x x记作: CSA 即 CSA ={x(2)全集:假设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争辩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难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难点总结5篇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难点总结5篇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靠学校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育自己主动猎取学问、巩固学问的力量,制定学习方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盼望能关心到大家!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学问点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1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如图)(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三个公理:(1)公理1:假如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符号表示为B∈L=LαA∈αB∈α公理1作用:推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B、C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假如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α∩β=α∩β=L,且P∈L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b、c是三条直线a∈b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共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推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等角定理:空间中假如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留意点:①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②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③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相互垂直,记作a∈b;④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归纳5篇精选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归纳5篇精选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归纳5篇精选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归纳5篇精选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

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

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

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

(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2二次函数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b/2ak=(4ac-b’2)/4ax?,x?=(-b±√b’2-4ac)/2aIII.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1-5常考难点易错点
数学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一场噩梦。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只要能把数学成绩提上来,总成绩也就能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

并且相对于语文英语等大科来说,数学想要提分也是最容易的,只要能多拿下一个选填题就能多拿下五分。

而就经验而言,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其总成绩也一定不会差,而要想总成绩能名列前茅,数学必须要有120以上。

所以对高中生来说,数学是一定要攻克下来的难关。

下面为同学们整理了数学难点以及易错点,请对照查看自己的掌握状况。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基本概念
这一章的易错点,都集中在空集这一概念上,而每次考试基本都会在选填题上涉及这一概念,一个不小心就会丢分。


一级的知识点就是集合的韦恩图、会画图,掌握了这些,集合的“并、补、交、非”也就解决了。

还有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的单调性、增减性的概念,这些都是函数的基础而且不难理解。

假期回顾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些概念,写在笔记本上,每天至少看上一遍。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指数、对数、幂函数三大函数的运算性质及图像
函数的几大要素和相关考点基本都在函数图像上有所体现,单调性、增减性、极值、零点等等。

关于这三大函数的运算公式,多记多用,多做一点练习,基本就没问题。

函数图像是这一章的重难点,而且图像问题是不能靠记忆的,必须要理解,要会熟练的画出函数图像,定义域、值域、零点等等。

对于幂函数还要搞清楚当指数幂大于一和小于一时图像的不同及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这也是常考点。

另外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对立关系及其相互之间要怎样转化等问题,需要着重回看课本例题。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这一章主要考是函数与方程的结合,其实就是函数的零点,也就是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

这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这一章的重点,要学会在这三者之间灵活转化,以求能最简单的解决问题。

关于证明零点的方法,直接计算加得必有零点,连续函数在x轴上方下方有定义则有零点等等,这些难点对应的证明方法都要记住,多练习。

二次函数的零点的Δ判别法,这个需要你看懂定义,多画多做题。

第一章:空间几何
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绘制不算难,但是从三视图复原出实物从而计算就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感,要能从三张平面图中慢慢在脑海中画出实物,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空间感弱的学生多看书上的例图,把实物图和平面图结合起来看,先熟练地正推,再慢慢的逆推(建议用纸做一个立方体来找感觉)。

在做题时结合草图是有必要的,不能单凭想象。

后面的锥体、柱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把公式记牢问题就不大。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一章除了面与面的相交外,对空间概念的要求不强,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画图,这就要求学生多看图。

自己画草图的时候要严格注意好实线虚线,这是个规范性问题。

关于这一章的内容,牢记直线与直线、面与面、直线与面相交、垂直、平行的几大定理及几大性质,同时能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只要这些全部过关这一章就解决了一大半。

这一章的难点在于二面角这个概念,大多同学即使知道有这个概念,也无法理解怎么在二面里面做出这个角。

对这种情况只有从定义入手,先要把定义记牢,再多做多看,这个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这一章主要讲斜率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要搞清楚直线平行、垂直的斜率表示问题就错不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直线垂直时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另外直线方程的
几种形式所涉及到的一般公式,会用就行,要求不高。

点与点的距离、点与直线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行,没什么难点。

第四章:圆与方程
能熟练地把一般式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通常的考试形式是等式的一边含根号,另一边不含,这时就要注意开方后定义域或值域的限制。

通过点到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另外注意圆的对称性引起的相切、相交等的多种情况,自己把几种对称的形式罗列出来,多思考就不难理解了。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难度不大,只是比较繁琐,需要有耐心的去画图去计算。

程序框图与三种算法语句的结合,及框图的算法表示,不要用常规的语言来理解,否则你会在这样的题型中栽跟头。

秦九韶算法是重点,要牢记算法的公式。

统计就是对一堆数据的处理,考试也是以计算为主,会从条形图中计算出中位数等数字特征,对于回归问题,只要记住公式,也就是个计算问题。

概率,主要就只几何概型、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只要会找表示所求事件的长度面积等,古典概型只要能表示出全部事件就可以。

第一章:三角函数
考试必在这一块出题,且题量不小!诱导公式和基本三角函数图像的一些性质,没有太大难度,只要会画图就行。

难度都在三角函数形函数的振幅、频率、周期、相位、初相上,及根据最值计算A、B的值和周期,及恒等变化时的图像及性质变化,这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较多,需要多花时间,不要再
定义上死扣,要从图像和例题入手。

第二章:平面向量
向量的运算性质及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难度都不大,只要在计算的时候记住要“同起点的向量”这一条就OK 了。

向量共线和垂直的数学表达,是计算当中经常用到的公式。

向量的共线定理、基本定理、数量积公式。

分点坐标公式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要花心思记忆。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这一章公式特别多,像差倍半角公式这类内容常会出现,所以必须要记牢。

由于量比较大,记忆难度大,所以建议用纸写好后贴在桌子上,天天都要看。

要提一点,就是三角恒等变换是有一定规律的,记忆的时候可以集合三角函数去记。

第一章:解三角形
掌握正弦、余弦公式及其变式、推论、三角面积公式即可。

第二章: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及一些性质常出现于填空、解答题中,这部分内容学起来比较简单,但考验对其推导、计算、活用的层面较深,因此要仔细。

考试题中,通项公式、前n项和的内容出现频次较多,这类题看到后要带有目的的去推导就没问题了。

第三章:不等式
这一章一般用线性规划的形式来考察学生,这种题通常是和实际问题联系的,所以要会读题,从题中找不等式,画出线性规划图,然后再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要求来求最值。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