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吃月饼的民间传说
![中秋节吃月饼的民间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618e596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9.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民间传说中秋节吃月饼的民间传说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那为何中秋会吃月饼呢?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都与吃有关,那中秋节必不少的就是一边赏月、吃月饼啦!有关中秋为何吃月饼这样的风俗,在民间呢有三个传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并没有留下月饼起源的确切记述,然而,古人却留下了无数个美丽传说。
第一种是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为何中秋会吃月饼呢?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都与吃有关,那中秋节必不少的就是一边赏月、吃月饼啦!有关中秋为何吃月饼这样的风俗,小编查阅古籍并没有特别的记载,而在民间呢有三个传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种四大美女杨贵妃与月饼的“缘分”无疑是最深的。
据说,有一年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杨贵妃和唐玄宗李隆基一起赏月,旁边桌子上不但摆放有葡萄、西瓜、石榴等瓜果,还放了十多种各式各样的糕饼,有甜的、咸的,有带馅的、不带馅的,有方的、也有圆的(古人称糕为方,饼为圆)。
杨贵妃拿起其中一个带馅的饼尝了一口,发觉口感极佳,于是大为赞赏,遂问此饼何名,谁知,在座的无一人能叫出名字。
又把做饼的御厨叫来,竟然也不知其名。
于是,李隆基与众人同声说道,“还是贵妃娘娘起一个名字吧。
”贵妃低头看看手中的圆饼,再抬头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随口便道,“就叫月饼吧。
”大家齐声叫好,于是便有了专为八月十五赏月时吃的“月饼”。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另一种说法:八月十五赏月时,杨贵妃拿起一块饼,吃了之后甚感香甜,问叫何饼。
一下人说叫胡饼,贵妃问为何叫此名,下人答曰,“因由胡人而做,又从胡地传来,所以叫胡饼。
”可是,李隆基和杨贵妃都觉得这名字不好听,于是,杨贵妃就说:“以后就叫它月饼吧。
”第三种传说是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
八月十五为什么吃月饼的由来
![八月十五为什么吃月饼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508043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6.png)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月饼。
那么,为什么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呢?这个习俗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和传统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解释其中几个版本。
一、嫦娥奔月最有名的中秋节传说之一是“嫦娥奔月”。
相传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人们生活在灼热的气候下。
为了拯救人们,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使天气恢复正常。
他被尊为英雄,但他的妻子嫦娥却因为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而被流放到月亮上。
据说每年的中秋之夜,嫦娥会从月亮上降临到人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中秋节要仰望月亮的原因。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开始在中秋节吃月饼,因为月饼的形状和圆满的月亮相似。
二、起义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八月十五吃月饼与反抗外族统治有关。
据说,公元14世纪末,元朝统治者对中国人施加了严厉的统治,中国人民受尽了苦难。
此时,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最终建立了明朝。
根据传说,起义期间,朱元璋的密探将反抗的计划写在了月饼里,并分发给起义军。
他们成功地策划了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每年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以纪念起义军的英勇行动。
三、祭奠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月十五是一个重要的祭奠日子。
在传统观念中,祭祀祖先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会为了感恩和祭奠祖先而举行仪式。
而中秋节正好成为祭祀祖先的一个好时机。
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人们会摆放一些食物和水果作为供品。
相传古人为了避免供品被恶鬼抢走,所以会做一些假生活用品,将真正的供品隐藏其中。
为了防止被发现,这些供品被包在了月饼的外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奉月饼成为了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文人习惯八月十五之夜,在明亮的月光下,各种文人墨客观月赏月,饮酒吟诗。
月亮被文人们视为灵感的象征,他们相信在这个时候,在月光下完成的诗词、字画将抓住更多灵感。
在这样浪漫的背景下,文人们相互赠送月饼,并以此为契机,创造出了许多美丽深情的诗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简短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b0ec8c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7.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简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阳历九月中旬)为中秋节。
而中秋节与吃月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将简短介绍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便是著名的“嫦娥奔月”。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舜帝因为其治理得宜,万民景仰,被太阳神封为玉皇大帝的继承者,同时,也受到了众神的喜爱。
舜帝有一位妻子叫做嫦娥,她非常美丽善良。
然而,后羿夸诞了很多次,将其射杀,并诬陷他心怀不轨。
嫦娥无法忍受并且承受了太多压力,于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投奔月宫逃避了人世间的纷扰。
但是,中秋节却留下了一个理想的日子,让人们寄托了自己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希望,这一天叫做中秋节。
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开始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当属吃月饼了。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这个习俗同样源远流长,据说最早是源于古代百姓对团圆的期盼。
相传,当时许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而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能团聚。
然而,中秋节这一天,他们会通过赠送月饼这一小小的举动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祝福,希望能够早日团聚。
除了团圆的意义外,月饼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月饼由于形状圆满,材质丰富,口味独特,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向往。
比如,象征着”团圆“的蛋黄已经成为了月饼的标志之一,同时,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制作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以满足各个人的口味需求。
尽管月饼的风味、种类多种多样,但每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却一直流传下来,如今已经成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月饼也不仅仅是中国的特产,如今已经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传播。
总之,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它代表了人们对团圆、祝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亲友团聚,还是通过月饼表达美好祝愿,中秋节都成为了人们共同的精神寄托,对待亲人、友人和生活更加珍惜和向往。
这一传统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和温暖。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b76630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4e.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在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那么你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_月饼的由来和传说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种表现。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已经成为我们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话之一,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把月亮作为一种神对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爷儿的,是把兔子奉为与嫦娥一样神的。
只是现在兔爷儿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胡饼看到月亮时,心血来潮说就把胡饼叫做月饼吧,于是把月饼的冠名权归杨贵妃了。
当然这只是民间的演绎。
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让月饼多了团圆的另一层含义,圆圆的月饼正好取了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民国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
”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之中,月饼已经普及得相当广泛了。
于是水到渠成,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便理所当然要吃月饼,仅仅成为了一种惯性而机械地存在,而忘记了月饼中曾经寄托着我们民族对自然之神的向往了吗?我们如今只是把月饼当成了一种吃品和礼品,如此实用主义来对待,而悲惨地没有了我们祖先纯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自然的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了吗?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是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会有关。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ded7f2957f1922791788e81c.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
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
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
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
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
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
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
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
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中秋节月饼简介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9b240f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7.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据说,中秋节最初是为了祭拜月亮而设立的节日,因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逐渐形成。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炎热的太阳让人受不了。
于是,一个名叫后羿的人决定用弓箭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照亮人间。
在后羿的努力下,九个太阳一个一个被射下,人间终于变得凉爽了起来。
人们为了感谢后羿的英勇事迹,纷纷向他献上自己制作的美味佳肴。
而其中一种美食,就是后羿最喜欢的月饼。
人们通过吃月饼表达对太阳的感激之情,同时也纪念后羿的英雄事迹。
另外,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在东汉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族统治,策划了著名的起义——霸王别姬。
为了传递暗号,拯救将军刘秀的兵士们在中秋节前夕,在月饼中夹带了密信。
这样,兵士们能够安全地传递重要消息,密切配合起义计划。
尽管中秋节吃月饼的具体来历已经无法考究,但是,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已经成为寄托人们思乡情怀的象征之一。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亲手制作或购买各种口味的月饼,用来招待亲朋好友。
吃月饼的同时,人们还会赏月、敬香、燃灯等,共同度过一个欢快祥和的节日。
此外,月饼还寓意着团圆和祈福。
因为中国人对月亮有着深厚的羁绊,把月亮看作家人团聚的象征。
而月饼的圆润造型,则象征着团圆和完整。
所以,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的时候,也是希望能够与远在他乡的亲人团圆,并希望家人平安、幸福和健康。
总而言之,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远流长,既有民间传说的影响,也融入了反抗外族统治的历史事件。
月饼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和思念的文化载体。
无论传说如何变幻,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将会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a86cb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5.png)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关于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其实就是中秋节,但是很多朋友在中秋节这一天并不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为什么吃月饼原因月饼原先是祭祀产品,张骞从西域带来芝麻和核桃等产品,使月饼的口味更好,人们也就有了食用祭祀月饼的习俗。
唐朝杨贵妃给当时叫宫饼的小食命名为月饼,这个叫法沿袭至今。
朱元璋起义时约定互赠月饼传递信号,互赠月饼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是什么1、月饼原先是祭祀产品,张骞从西域带来芝麻和核桃等产品,使月饼的口味更好,人们也就有了食用祭祀月饼的习俗。
唐朝杨贵妃给当时叫宫饼的小食命名为月饼,这个叫法沿袭至今。
朱元璋起义时约定互赠月饼传递信号,互赠月饼的习俗也被保留下来。
2、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
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
“只是这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
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
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
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
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
”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
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是在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仅是一种点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到了明代,月饼真正成为了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的为什么吃月饼
![中秋节的为什么吃月饼](https://img.taocdn.com/s3/m/564770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1.png)
中秋节的为什么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秋节传统习俗之一,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寓意团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而月饼的形状像圆月,象征着家人团聚。
吃月饼是为了表达对亲友团聚和家庭和睦的祝愿。
2. 祭拜供奉: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燃放烟花、猜灯谜等庆祝活动,同时也会祭拜月亮。
在祭拜活动中,人们会将月饼供奉给月亮,表示对月亮的敬意和感激。
月饼被视为一种祭祀食品,有助于传达人们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3. 丰收祭祀:传统的中秋节也是农耕社会的丰收时节,人们用月饼祭拜土地神,以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
月饼又被称为“团圆饼”或“福饼”,象征着好运和幸福。
4. 饮茶文化:月饼与中国茶文化密切相关。
中秋节期间,人们常常在家人和朋友一起品尝月饼,并以茶水做为搭配,相互祝福。
这将月饼的油腻口感得到了缓解,也彰显了中华茶文化的庄重、雅致和温馨。
总而言之,中秋节吃月饼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表达对家人团聚、感恩、祈福和祭祀的一种方式。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e9dd56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0.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短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敬拜和祈福,并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其中,吃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和故事流传至今。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说法:一、象征着团圆和忠诚的传说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述了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相传在汉朝时期,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到了民族压迫和异族统治。
为了联合起来反抗敌人,中国人秘密策划起义,并决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发动起义。
然而,由于暴露的危险,他们不能通过传统的书信来传递消息。
于是,智慧的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起义的消息写在月饼里,然后派人送给同胞。
每个人都收到了月饼,并发现饼的皮上刻着字迹。
他们纷纷打开月饼,读到了起义的计划。
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成功地展开,压制了敌人,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为了纪念这一刻重要的时刻,人们便开始在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忠诚。
二、传承着感恩和祈福的传统另外一个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是与古代的祭月仪式有关。
相传在远古时代,中国人认为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刻,也是月女嫦娥的生日。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会在户外设立祭台,供奉着各式各样的供品和月饼。
这些供品和月饼代表着人们对月亮女神的感恩之情,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
人们会跪拜、燃香,祈求月亮女神保佑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平安、健康,并帮助解决他们的难题和困扰。
随后,人们会品尝月饼,象征着与月亮女神的共享。
三、流行的佳节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逐渐深入人心,演变成为了一种团圆的象征,成为中秋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人和朋友会相聚一堂,共同分享美食和欢乐。
除了月饼,各种传统糕点和美食也会被准备出来,丰盛的餐桌上充满着喜庆和祝福的气氛。
此外,中秋节还有其它的习俗,比如赏月、放天灯、打太极、赛龙舟等。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庆祝中秋节,但无论如何,吃月饼作为这个节日最经典的传统之一,始终贯穿其中。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f212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e.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与含义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习俗有关。
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古代的一个秋天,中国人祭拜月亮,以感谢丰收的季节。
一个常被提及的传说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传说中,有十个太阳在天空同时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为了使人们免受伤害,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保留了一个太阳,人们称其为"太阴"或"太阳"。
后来,后羿飞升至月亮,成为了月亮女神嫦娥的丈夫。
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品尝月饼,象征团圆和对后羿和嫦娥的纪念。
含义:
中秋节吃月饼有多种含义。
首先,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重要节日,吃月饼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思念远方的亲人,通过吃月饼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其次,月饼寓意着丰收和好运。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月饼在形状上类似于明亮的月亮,因此与丰收和好运相联。
人们相信,吃月饼会带来好运和幸福,希望未来的生活能像圆月一样圆满。
最后,月饼也是中秋节传统的象征之一。
中秋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吃月饼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无论是精美的外包
装、丰富的馅料还是独特的制作工艺,月饼都代表着中秋节传统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吃月饼已成为中秋节庆祝的必备习俗之一。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59ce932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c.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中秋节的传说等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这里就为大家整理和准备了有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1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英语拼写为:mooncake(月亮蛋糕)。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占领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单介绍100字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单介绍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987c5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b.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简单介绍100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华人世界的普遍传统节日。
在中秋节,吃月饼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
下面将介绍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以及相关的参考内容。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和故事。
最有名的是关于抗击外敌的故事:公元前206年,中国古代英雄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刘邦建立汉朝。
为了防止刺探军情,刘邦筹备战争,派遣间谍吴广改编成独立师团,以藏匿意图。
为了向军队传递信息,吴广在中秋节发放月饼,内藏密令,以安慰士兵。
经过计划,吴广成功传递信息,最终壮大了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自此以来,中秋节吃月饼成为传统习俗,同时也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相关参考内容:1. "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中秋节。
其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吃月饼的相关内容。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习俗图解":这本图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和相关习俗,包括中秋节。
书中有详细的插图和文字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3.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这本书详细探讨了中秋节的起源、发展和习俗。
其中包括关于吃月饼的相关内容,解释了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以及月饼的象征意义。
这本书适合想要深入了解中秋节的读者。
通过阅读上述参考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和相关的传统习俗。
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秋节的重要意义。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e6ddf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2.png)
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月饼的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由来故事与传说故事:1、嫦娥奔月传说嫦娥是远古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
当时十日齐出,非常炎热,庄稼都给晒焦了,给神州大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灾害。
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个太阳,人们终于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为天下人所敬慕。
他听说昆仑山西王母那里有种“不死药”,这种药,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两个人分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讨取,终于得到。
后羿与嫦娥夫妻恩爱,他舍不得心爱的妻子,也舍不得众乡亲,不愿意一个人上天成仙,就把药带回家交给了嫦娥保存。
后羿有个叫逢蒙的徒弟,是个奸佞小人,在八月十五趁后羿出猎,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为使不死药不落入坏人手中,便一口吞了下去。
不料吞下药后,她身轻如燕的不由自己地飞上了月宫。
后羿便在院子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
人们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于是便形成了八月十五这个节日。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的特别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等系列活动,有的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还有另一个说法: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会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遗俗。
2、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愿忍受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的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给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晚上,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ca09b4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b.png)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
与此节日紧密相关的一个习俗就是吃月饼。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由来与传统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中秋节习俗的起源中秋节习俗吃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在上古时期,中国人膜拜太阳和月亮,将中秋节作为诸神的盛大节日。
在人们心目中,月亮被视为美好、圆满、团结和和谐的象征。
因此,中秋节被看作是团圆与祈福的象征,而吃月饼则成为这一节日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二、月饼的由来月饼是中秋节习俗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
传说月饼起源于唐朝时期,当时中国经历了一个黑暗的时期,民不聊生,人们秘密策划起义,但面临着无法有效沟通的问题。
于是,智者便想出了一个方法,他们将密信藏在月饼里,分发给起义的同胞。
于是乎,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吃起了月饼。
而这个秘密传递的行动最终使起义成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三、月饼的传统1. 月饼种类繁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的种类也愈加丰富多样。
例如,传统的月饼里面通常包含有莲蓉、豆沙、五仁、红豆等各种馅料,并镶嵌着各种图案。
另外,还有冰皮月饼、蛋黄月饼、枣泥月饼等等。
无论是口味还是形状,都在不断迭代与创新。
2. 赠送月饼:中秋节也是人们互相赠送月饼的时刻。
家人、朋友、同事等互送月饼,以表达团圆和祝福的心意。
这成为了中秋节习俗中的重要一环。
3. 月饼与团圆:中秋节习俗吃月饼强调的是团聚和和谐的价值观。
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在家中团聚,并共同分享月饼。
这一传统表达了对家庭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现代中秋节习俗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习俗吃月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尽管月饼一直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但现代人对于月饼的需求和口味偏好有了更多选择。
商家推出了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
此外,中秋节习俗吃月饼不再局限于家庭团聚,也成为了公司、学校等团体共同庆祝的一种形式。
总之,中秋节习俗吃月饼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产生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产生](https://img.taocdn.com/s3/m/88c5741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d.png)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由来产生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在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八月正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即为“仲秋”,故取谐音称之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时,中秋赏月,满城人家,不论贫富,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爷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反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仪器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a5af0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1.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有哪些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习俗,已经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据说,最开始的时候,吃月饼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一个英雄。
现在的月饼种类繁多,口味也各异,但它的重要性和意义却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一、纪念屈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最早源于古代的楚国。
中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大臣和诗人,也是楚国的爱国者。
不幸的是,因为在对国家的忠诚和为人民提出真理的过程中,与掌权者的思想不合,屈原遭到了流放和逐出。
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离骚》等诗歌,在楚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后来屈原的家乡被敌人占领,他又被给害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都会把一些当地的食品扔到江里,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哀思。
时间一长,这样的食品就渐渐变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食俗。
传说屈原死后,月宫上的玉兔怜悯他,便拿出一枚天宫玉兔打赏给屈原子弟,满月之夜,他们就在月光下吃到了这种特别的食品。
因此,吃月饼也成了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二、表达思念的情感中秋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非常忙碌,很难有时间回到家中和家人长时间相聚,更不用说与远在他乡或异国他乡的亲友团聚。
在这个时期,人们每年到了这个节日,就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和亲人,心里就会很想念他们和想回家。
为了表达这种思念和感觉,人们就会送一些月饼给他们。
这样,在异乡他国,人们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获得快乐和慰藉,这使得中秋节在中国的传统和流行程度比其他礼物和食品更加的重要。
三、象征家庭团聚和美好祝愿在中秋节,吃月饼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和表达思念的情感,还象征着家庭团聚和美好祝愿。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家庭相聚的节日,带有较浓的亲情色彩,它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团聚以及感情的融洽和升华。
吃月饼也象征着祝福,每枚月饼蕴含着的是祝福和平安健康,也代表着亲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祝福的心。
月饼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团聚和温馨气息的代表,请代表团聚和美好祝福。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的寓意是什么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的寓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e00eb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f.png)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的寓意是什么中秋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而在这个节日里,月饼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月饼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相传,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被认为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了芝麻、胡桃等,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新的原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了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北宋时期,在宫廷内流行,但也只是“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后来,月饼逐渐在民间普及,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湛。
明清时期,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
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此时,月饼的形状和口味更加多样化,有了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不同的派别。
那么,中秋节为什么一定要吃月饼呢?这其中蕴含着多重深刻的寓意。
首先,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期盼着在这一天能够相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而月饼圆圆的形状,就如同天上那轮满月,代表着家庭的完整和美满。
无论亲人在何处,在中秋节这一天,共赏同一轮明月,品尝同一种月饼,仿佛心也紧紧相连,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其次,月饼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饼的制作工艺精细,用料讲究,往往包含着各种美味的馅料,如豆沙、莲蓉、蛋黄、五仁等。
这些丰富的馅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象征着生活的甜蜜和富足。
在品尝月饼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再者,月饼也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在中秋节,人们常常会将月饼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表达自己的关爱和祝福。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754d560ba6c30c2259019e58.png)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
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03e4eeb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9.png)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农历中秋之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欣赏明亮的月亮、家人团聚、赏月、燃放孔明灯和吃月饼等等。
而吃月饼作为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已经在其历史长河中扎根,流传至今。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由来。
据传说,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古代。
那个时候,秦朝暴虐统治着中国大地,人民生活在苦难和无尽的饥荒之中。
而在这个时代,岳飞这样的名字在整个大中国连屏幕也用特色甚至可扩展为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名声显赫.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二流政治家,并且因为他的军事才能和100%身心康复异常在军事事业上的全心投入而著称,他经历了一个乱世,又走上了老年演绎这样一个顶尖的人物.他名声大噪,担任过多个职位,甚至历经生命的低谷重回年轻时候的辉煌,可以这样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凡的人物.然而,正当他准备兴起民兵抵抗外敌的势头时,秦始皇得知了他的计划,并将其逮捕并杀死。
岳飞的死使得整个中国大地陷入一片哀悼之中,民众为了纪念岳飞,纷纷在中秋佳节时互相赠送月饼,以表达对他的思念和敬意。
除了岳飞的故事,还有一个与明朝抗击外族侵略有关的传说,也是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起源之一。
明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恢复了中原的主权,并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明朝朝廷皇帝。
这段时间里经历了感情和事业双双高潮的古代人使用品非常突出优雅.他采纳了意见相左的少年的提议,人们会将饿杯当中的朱柿子引申义为深秋,于是人们便在深秋此时欣赏“丰收之景”,形成了品味秋色的习俗。
以及与食欲有关的耳饿杯,成为这个时期的清规戒律.因此,明朝时期的各种宴会会上,人们会赠送圆形的“月饼”,寓意团圆和祈望家庭幸福平安。
尽管有不同的传说,但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月饼经过岁月的洗礼,不断演变成各种口味和形状的饼类食品。
从传统的莲蓉、红豆沙,到如今的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等等,款式繁多,味道美味可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吃月饼的来历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一个节目都有美丽的传说。
这些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现了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
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
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全家人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庆祝中秋佳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专家们认为,这是由古代祭祀先农的典礼演变而来的。
一年丰收了,收获庄稼之前要先祭祀先农。
后来出现了许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古时人们把明月看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由于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中秋节。
嫦娥奔月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
它们把土地晒得冒烟,把庄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热得活不下去了。
那时候,有个名字叫羿的人。
他的力气特别大,能够拉开万斤宝弓,射死大蛇猛兽。
并很同情受难的百姓,他用足力气弯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
最后一个太阳吓得认了错,羿才留下它,让它早出晚归,为百姓多做好事。
从那以后,羿的名字传遍了天下。
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后来,羿娶了一个名字叫嫦娥的姑娘做妻子,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嫦娥美丽、勤劳,心地善良,她常把羿打猎射到的野兽,分给乡亲们。
有一天,羿上山打猎,路上碰见一位道士。
道士对羿说:“你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劳。
我送你一包神药,要是吃上半包,就会长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会成仙升天。
”羿把神药拿回家,交给嫦娥保管。
他准备找个合适的时候,和嫦娥分吃这包神药,夫妻长生不老,永不分离。
羿射太阳出名以后,有很多人向他学武艺。
他的徒弟里有一个叫逢蒙的人,也向他学习射箭的本领。
逢蒙表面对羿很恭敬,可是心肠很坏。
他知道羿的家里藏着神药,就暗自想出坏主意。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并带徒弟出去打猎。
傍晚的时候,逢蒙一个人偷偷溜回来,闯进嫦娥的家里,逼着嫦娥交出神药。
嫦娥大声喊叫,可是羿打猎还没有回来,哪里能听见?为了不让神药落到无耻的逢蒙手里,嫦娥只好打开药包,把神药全部吞进嘴里。
突然,嫦娥觉得自己的身子像燕子一样轻,不由自主飞出窗口,飘飘荡荡飞上了天空。
嫦娥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家园,她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去,住在广寒宫里。
羿回家后听说这件事,赶紧追出门去,可是已经晚了!只见圆圆的月亮上,隐隐约约有嫦娥的影子。
乡亲们说嫦娥还会回来,劝羿耐心等待。
第二年八月十五,羿想念嫦娥,就拿出嫦娥爱吃的水果,摆在院子里,还做了圆圆的月饼,表示团圆的心意,盼望嫦娥回来。
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嫦娥还是没有回来。
慢慢地,人间也就有了过节的习惯,每到八月十五,都要准备月饼、水果等食品。
中秋节又要到了,商店里早早就有各色月饼堆积如色彩缤纷的小山。
中秋节,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吃月饼?民俗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月饼只不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尽管几千年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