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实验报告一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功能,了解地理数据的组成和类型。

2.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地图扫描、GPS定位等。

4.学习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查询、空间关系分析等。

5.完成一个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例如根据地图数据绘制出一些区域的土地利用图。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实验环境准备:安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式。

4.数据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查询和分析功能,绘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空间关系分析。

5.实验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得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四、实验心得与体会本次实验使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现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我们还可以进行遥感监测、环境评估、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在地理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IS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GIS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GIS原理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一:GIS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GIS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计算机;
2.ArcGIS软件。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
1.实验原理: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的系统。

它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结合起来,可以用来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GIS技术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1.启动ArcGIS软件,在主界面点击“打开”按钮,选择一个已有的地理数据文件进行加载。

3.通过“绘制”工具栏的不同绘图工具,可以在地图上绘制点、线、面等地理要素。

4.选择“选择”工具栏,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选择操作,如选择一个
区域内的所有要素。

5.选择“查询”工具栏,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属性查询操作,如查询
其中一字段大于其中一值的要素。

6.选择“分析”工具栏,可以对地理要素进行空间分析操作,如计算
两个要素之间的距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实验总结:
七、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GI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ArcGIS
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查阅相
关资料和询问老师的帮助,我顺利完成了实验。

实验中,我发现GIS技术
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我们理解地理问题和进行地理数据分析非常有帮助。

我会继续学习和研究GIS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GIS空间分析 实验报告模板

GIS空间分析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空间量算组名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能够掌握 ArcGIS 中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及其实现原理:1.能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进行正确的地图投影与地图单位的设置;2.能够通过不同方法实现周长与面积的量算;3.实现对面积的中心与重心的计算;4.通过查询政府公报确定福州各区县的面积,并且以此作为真实的面积,计算数字化后的面积的误差;5.在计算周长以及面积的基础上计算不同的形状指数;6.利用数据中的GDP属性,制作GDP专题地图;二、实验原理根据ArcGIS中的ArcToolBox、GeoDatabase、Calculate Geometry等实现对面状地物周长以及面积的提取,根据收集到的官方数据,作为标准以计算出面积误差,并计算出其形状指数,最后依据各个地区的GDP,制作专题制图。

三、实验设备与数据1.硬件:计算机2.软件:ArcGIS9.33.数据:GIS导论实验七福州市政区矢量图四、实验步骤(一)数据预处理1.通过Mapinfo中“工具”----“通用转换器”,将TAB格式转换成Shape格式2.已知原始数据的坐标系统为WGS84坐标系统图1 原始数据2.查看投影信息图2投影信息(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表1. 面积计算误差分析地名实际面积栅格面积误差矢量面积误差罗源县1,081,000,000 10,907,392 13,040,0001,014,000,000 61,017,408 61,200,000福州市区五、分析与讨论1、关于投影与坐标的介绍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使用经纬度来定义球面或椭球面上点的位置的参照系统,是一种球面坐标。

最常见的位置参考坐标系统就是以经纬度来量算的球面坐标系统。

地球坐标系统不是地图投影,只是对球体或椭球体的模仿。

地理坐标系统有经线和纬线组成,经纬度以地心与地表点之间的夹角来量算的,通常以度分秒(DMS)来度量。

地理坐标系统使用一个三维椭球体来定义地球上的位置,其经常被误认为是一个数据,但是数据仅仅是地理坐标系统的一部分,地理坐标系统包括角度测量单位、本初子午线和数据(数据是基于椭球体)。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解,
掌握GIS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GIS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 创建地理数据,包括点、线、面数据;
3. 对地理数据进行编辑、查询、分析和可视化操作;
4. 制作地图输出,并进行布局设计。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GIS软件,创建新项目;
2. 导入地理数据,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
3. 对数据进行编辑,添加属性信息;
4. 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5. 设计地图输出,包括添加比例尺、图例、文字标注等;
6. 输出地图文件或打印地图。

四、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创建了一个包含多种地理数据的GIS项目,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编辑和分析,最终设计制作出了一幅具有美观布局
和丰富信息的地图输出。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GIS的应用和功能,提高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五、实验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信息处理工具,已经在各个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对地理信息的管理、分析和展示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
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还加深了对空
间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流程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
能更加灵活和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空间分析。

六、参考文献
暂无
七、附录
实验数据文件及地图输出截图
以上为本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GIS实验报告⼀、引⾔Introduction1.1背景⾦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西南部,东南距省会成都424公⾥,离阿坝州州府马尔康91公⾥。

⾦川县地处川西北⽣态经济区中⼼地带,阿坝州南部综合经济区重要板块,位于⼤渡河上游,⼤⾦川河旁,省道211经过县城。

此次⾦川县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是对⾦川县城的城市发展⽅向做出判断。

⾦川县城沿⼤⾦川河发展,周边⼭地丘陵地形复杂,城市位于槽⾕地带。

随着⾦川县社会经济的⾼速发展,现状⽤地已经不能满⾜其发展需求。

在本次实验报告中,将运⽤GIS的科学分析⽅法,对像⾦川县城这样处于的复杂⼭地地形和河流⾕地的城市建设⽤地发展⽅向做出较为理性的评价。

1.2实验假设本次实验的⽬标是:整理分析各项对于建设⽤地选择有影响的评价因⼦,运⽤GIS的数据管理能⼒,综合评价城市建设⽤地的选择⽅向。

改变以往规划环节中依靠感性的设计⽅法,为项⽬提供科学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设计流程,并以此为依据,对建设⽤地进⾏反向论证,不断优化设计,提⾼规划的科学性。

1.3区域现状本次实验的研究⽬的是进⾏建设⽤地选择,因此研究区域范围较⼩,主要包括:⼤⾦川河两侧⽤地⾯积较⼤且较为平缓的地带。

(沿⼤⾦川河,⾦川⽼城区南部,⽼城区北部、⽼城区东部)⼆、⽅法Methods2.1资料收集根据实验⽬的提取实验所需要的各项要素,并将提取出来的要素整理为便于实验操作⽂件格式,祛除多余冗杂的信息,减少⽆效数据的⼲扰,提⾼实验效率。

本次实验报告的地形CAD较为复杂,⽼城区部分由于城市建设情况,⽽缺乏⾼程赋值的等⾼线,故此次实验以⾼程点为基础,选择所有的⾼程点;原位粘贴到“0⾦川县⾼程点.dwg”⽂件;将研究区域内的河流及泥⽯流槽描边并单独放⼊“0河流.dwg”⽂件;将⽼城区及周边建设⽤地现状描绘整理到“0建设⽤地现状.dwg”⽂件;将提供的地质灾害报告中的地灾评价整理到“0地灾评价.dwg”⽂件中;最后,将整个研究区域的边界线描出整理到“0地形边界线.dwg”⽂件中,⽅便出图。

GIS实验报告总结

GIS实验报告总结

gis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年级:2013级实验一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

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

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

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 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 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 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 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教师:2011年5月实验一:GIS平台初识实验要求:SuperMap GIS软件的安装、卸载以及界面和主要功能熟悉实验时间:2011年5月5日实验地点:N实验过程:一、系统安装1、基本步骤1.1 将SuperMap GIS 5 产品安装光盘CD1 放入CD-ROM 驱动器,出现如图所示界面1.2 选择“安装SuperMap GIS 5”,安装向导列出可供选择产品,如图所示:1.3. 选择SuperMap Deskpro 5.0,进入准备安装状态,如图所示;1.4准备阶段结束后,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1.5显示如图所示对话框,请认真阅读最终用户许可协议,选择“接受条款”或者“不接受条款”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1.6仔细阅读系统安装说明,如果系统配置符合要求,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所示;1.7键入用户名和公司名称之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如图所示:1.8在如下选择安装文件夹对话框中,如按照系统缺省进行安装,则直接点击“下一步”按钮;如需要改变安装文件夹,则点击“浏览”按钮,指定安装路径,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SuperMapDeskpro 5.0 产品提供四种安装类型:典型安装、压缩安装、定制安装。

典型安装,将安装最常用的选项,这里推荐大多数用户选择此项。

压缩安装,将安装所需的最少选项,当您的磁盘空间有限时可以选择此项。

定制安装,可以自定义选择要安装的选项,推荐高级用户使用此项。

选择安装类型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如图所示;1.9在弹出的选择程序文件夹对话框中,输入新的文件夹名称,或者采用默认的文件夹名称,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如图所示;1.10仔细阅读当前设置,如果要查看或者更改任何设置,单击“上一步”,如果对当前设置确认无误,点击“下一步”按钮,如图所示;1.11进入安装状态,如图所示1.12SuperMap GIS 5 空间数据库引擎SDX(Spatial Database eXtension)需要使用Microsoft Data AccessComponent 2.7 或者以上版本,同时还需要Microsoft XML SDK 4.0,如图所示;1.13完成MDAC2.8 以及其他支持选项的安装后,系统会弹出选择安装加密类型的对话框,提示用户安装配置软件的许可。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实验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GIS导论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年级:2013级实验一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

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

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

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 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 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 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 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GIS 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 GIS 在地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6,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实验数据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道路数据等。

三、实验内容1、数据导入与预处理首先,将实验所需的各类数据导入 ArcGIS 中。

在导入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格式的兼容性,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坐标系的定义、数据的裁剪和拼接等。

通过这些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奠定基础。

2、空间数据编辑在 ArcGIS 中,使用编辑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修改和完善。

例如,对道路数据进行线段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对土地利用数据中的错误分类进行纠正,保证数据的质量。

3、空间分析运用 Arc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

(1)缓冲区分析:以道路中心线为基础,创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用于评估道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

(2)叠加分析:将土地利用数据与地形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

(3)网络分析:通过构建道路网络模型,计算最短路径、服务范围等,为交通规划和资源配送提供决策支持。

4、地图制作与输出根据分析结果,制作专题地图。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合理选择地图符号、颜色和标注,以清晰直观地展示地理信息。

同时,添加图例、比例尺和指北针等地图要素,增强地图的可读性。

最后,将制作好的地图以多种格式输出,如图片格式(JPEG、PNG 等)和 PDF 格式,以便于分享和使用。

四、实验结果1、数据预处理后,各类数据的坐标系统一,数据完整性得到保障,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空间数据编辑使得道路和土地利用数据更加准确和合理,提高了数据的质量。

GIS导论实验报告(完整版)

GIS导论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一桌面GIS的功能与菜单操作一、实验内容了解ArcView、MapInfo等GIS软件的界面、功能及菜单操作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通过GIS软件(如:MapInfo、ArcView、ArcGIS等)的实例演示与操作,初步掌握主要菜单、工具栏、按钮等的使用;加深对课堂学习的GIS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的理解。

三、实验指导(一)了解主流GIS软件平台基础1.熟悉并标注ArcView的工作界面、菜单及命令功能。

2.熟悉并标注MapInfo的工作界面、菜单及命令功能。

(二)地理数据可视化操作1.所需数据:GIS_data\Data12.使用软件:MapInfo GIS3.主要内容如下:①打开中国省区图。

打开MapInfo软件,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File)”|“打开表(Open Table)”命令,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打开”对话框,在其中选择所要的数据PROVINCE.TAB文件。

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显示如下图所示的中国省区图。

②浏览人口数据。

在打开中国省区图的前提下,选择“窗口(Window)”|“新建浏览窗口New Browser Window”命令,在“表格浏览器”中就显示了中国人口统计表格,如下图所示。

单击表格中每一行前的空格,在左边的中国省区图即可显示对应的省区的阴影,如下图。

③显示人口密度的分布。

在打开中国省区图的前提下,选择“地图(Map)”|“创建专题地图(Create Thematic Map)”命令,在随后弹出的“创建专题地图—步骤1/3”对话框中选择模板类型,单击饼图按钮,出现模板名为“缺省饼图”,选中此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如下图。

在弹出的“创建专题地图—步骤2/3”对话框中,选择字段为Total_pop_1990进入到饼图/直方图数据处理栏中,如下图。

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创建专题地图—步骤3/3”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后,MapInfo将给出默认的创建好的专题地图的图例。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影像配准和要素提取概述:GIS数字化是将地图经过扫描到计算机或是存储设备中,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在数字化过程中通过人工输入矫正数据对扫描数据进行重新编辑。

第1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数据: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实习1-地图.tif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ArcMap,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添加控制点”按钮。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如下图所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大于7个),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点击“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的“查看链接表”按钮。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

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增加所有控制点,并检查均方差(RMS)后,在”影像配准”菜单下,点击“更新显示”。

GIS实验报告1(地理信息系统)

GIS实验报告1(地理信息系统)

实验报告一学号:200901015 姓名:李鹏飞实验步骤:1,启动ArcMap;开始->程序->Arc GIS->Arc Map 10,新建一个空地图。

OK确定,即可新建一个空白地图文档。

2,检查要素图层;点Open打开实验数据一下面的Redlands.mxd。

打开加州的数据。

3,显示其他图层;勾选图层旁边的复选框即可显示相应的图层。

4,查询地理要素;Bookmarks->ESRI即可定位到ESRI定位的区域。

如下图点击下图示工具栏小图标即可用鼠标点取对象获得对象信息。

5,检查其他属性信息;如图示可以回到初始显示界面。

6,设置并显示地图显示信息;如下图所示。

7,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8,根据属性选择要素;可以看到被选择的元素高亮显示。

9,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打开属性表,被选中的元素以黄色高亮显示。

10,退出Arc Map.实验问答:1,学习本实验预备知识相关材料,结合GIS原理总结ArcGIS Desktop 主要特点;2,GIS 中两种基本查询的原理是什么;3,回答如下问题:a) 在ArcMap中, 打开Redlands.mxd。

街道名称为“NEW YORK”的是什么类型的道路?Local street(本地街道)Minor street(次要街道)Interstate(州际道路)Major street(主要街道)b) 在ArcMap中, 打开Redlands.mxd 。

在Railroads图层中有多少条铁路线?答:1,①制图编辑的高度一体化,Arc Map提供了一体化的完整地图绘制、显示、编辑、输出的集成环境,②便捷的元数据管理,Arc Catalog提供了强大的元数据支持,③灵活的定制开发。

2,根据属性查询和根据位置查询。

根据属性查询可以通过某一属性的值建立数学规则来选择符合定义的数学关系的相关记录。

根据位置查询是通过对象的空间位置建立其与周围对象的关系(如与指定对象的距离)来过滤不符合条件的记录从而得到符合需要的查询记录。

GIS实验报告范文

GIS实验报告范文

GIS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掌握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管理和展示等基本操作,了解GIS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1.数据获取: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数据集,并导入到GIS软件中。

2.数据分析: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三、实验步骤1.数据获取:选择一组关于城市规划的地理信息数据集,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地等要素。

2. 数据导入:将数据集导入到GIS软件中,如ArcGIS、QGIS等。

3.数据分析: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如对建筑物和绿地的叠加分析,计算绿地覆盖率等。

四、实验结果1.数据获取:成功获取了关于城市规划的地理信息数据集,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地等要素。

2. 数据导入:将数据集成功导入到ArcGIS软件中。

3. 数据分析:利用ArcGIS进行了建筑物和绿地的叠加分析,计算得出绿地覆盖率为30%。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GIS实验,我深刻认识到GIS在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

GIS软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获取、管理、分析地理信息数据,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通过本次实验,我也掌握了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该软件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和展示。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GIS技术,提升自己在地理信息领域的能力和水平,为实际工作中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能够将GIS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地信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的基本技能,提高在实际项目中应用GIS技术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系统。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1. 数据采集:通过遥感、GPS、地面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校正、投影、拓扑等。

3. 数据分析: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属性分析等,提取有用信息。

4. 数据输出: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步骤:1. 数据采集:使用GPS设备采集实验区域的地形数据。

2. 数据处理:利用GI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3. 数据分析: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

4. 数据输出: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输出。

四、实验步骤1. 数据采集:- 准备GPS设备,包括接收器、数据线等。

- 选择实验区域,并确定采集路线。

- 按照设定的路线,使用GPS设备采集地形数据。

2. 数据处理:- 打开GIS软件,导入采集到的GPS数据。

- 对数据进行校正,包括坐标校正、海拔校正等。

- 对数据进行投影转换,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

- 进行拓扑处理,包括消除重复点、连接线等。

3. 数据分析:- 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 对分析结果进行属性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或优化建议。

4. 数据输出:- 将分析结果以地图、图表等形式输出。

- 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如PDF、JPEG等。

- 打印或保存输出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通过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实现了以下目标:1. 加深了对GIS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掌握了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的基本技能。

GIS综合实验报告

GIS综合实验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11月目录前言-------------------------------------------------3 实验一:几何校正-------------------------------------4(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二:数据库设计基本流程---------------------------9(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三:空间分析-------------------------------------12(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四:地图制图-------------------------------------20(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内容与步骤总结------------------------------------------------25 前言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的学习,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建立、采集、处理与存储组织、gis空间分析的原理方法、地图可视化等内容,并了解常用gis软件的操作,为后续其它gis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实验课程要求掌握:arccatalog的基本操作、arcmap地图可视化、空间分析等操作。

强化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并不断学习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实验一:几何校正一、实验目的利用影像配准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熟悉编辑器的使用,掌握如何进行几何校正。

二、实验原理通过已校正图像数据对未校正的图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

三、实验软件arcgis 10.2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地理配准工具数据:05年淮南土地现状图.jpg、rectify05年淮南土地现状图wgs84.tif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 GIS 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提高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软件为 ArcGIS 106,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实验数据来源于网络和实地采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数据采集1、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了某地区的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道路数据。

2、使用 GPS 设备进行实地采集,获取了一些特定地点的坐标信息。

(二)数据预处理1、对下载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统一为 ArcGIS 支持的格式。

2、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去除重复和错误的数据。

3、对坐标系统进行定义和转换,确保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能够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分析。

(三)地图绘制与数据可视化1、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加载到 ArcGIS 中,创建了不同的图层,如地形图层、土地利用图层和道路图层。

2、对每个图层进行符号化设置,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

例如,将地形图层用等高线和颜色填充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地利用图层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道路图层用不同宽度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道路。

(四)空间分析1、缓冲区分析以道路图层为基础,创建了不同宽度的缓冲区,分析道路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影响。

例如,创建了 500 米和 1000 米的缓冲区,研究道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2、叠加分析将地形图层、土地利用图层和道路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地利用的分布规律和道路建设的适宜性。

例如,找出坡度较缓、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且距离道路较近的区域,为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五)数据输出1、将分析结果以地图的形式输出为图片文件,如 JPEG、PNG 等格式。

2、将分析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为 Excel 文件,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结论。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GIS实验报告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它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管理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一、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1 地理数据收集与管理GIS通过收集和整理地理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获得。

GIS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实现数据的存储、更新和共享,为规划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1.2 空间分析与模拟GIS能够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和模拟,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影响,比较不同区域的优劣势,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GIS还可以进行城市模拟,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情况,为规划者提供参考。

1.3 可视化展示与决策支持GIS能够将地理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帮助规划者更直观地了解城市的情况。

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城市的地貌、道路网络、绿地分布等信息。

这些可视化的展示方式有助于规划者做出决策,并与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GIS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2.1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GIS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可以评估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GIS还可以帮助规划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交通管理与城市运营GIS在交通管理和城市运营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道路网络、交通流量等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交通规划,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GIS还可以对城市的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包括水电供应、垃圾处理等,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

2.3 社会经济发展与决策支持GIS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决策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实验一,我感觉还不能很熟练的应用mapinfo的功能以及菜单栏、工具栏中各个图标的功能,所以当我开始做实验一时碰到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是对mapinfo软件的相关操作功能不太了解,比如加载数据的图标,如何使打开的图变大缩小,如何浏览做完后的实验成果图,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哪些步骤是不能省略掉的,比如使用控制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的这个小实验,就要注意打开几个图层的界面看起来非常复杂,通过图层控制来操作,可以使图层在缩放范围内显示,这就需要在图层控制的对话框中哪些框框该打钩,哪些不该打钩,这样所显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只有熟练掌握了mapinfo的基本操作,以及步骤间的衔接才能完成实验。

最后还是自己耐心的看书和实践中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mapinfo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怎么样制作地图图层以及如何使用模板创建专题地图。

在制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体会了很多,也感觉在做专题地图和地图制作时的整个过程充满着趣味性,使我对地图的相关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

实验二,因为已经对mapinfo软件操作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所以当在开始着手制作实验二是实验相关操作步骤时,在对fuzhou.jpg图像进行屏幕跟踪化过程时和后面进行的图像加载和配准时碰到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也比较熟练。

从实验二开始要用arcview软件时由于刚接触这个软件所以在做这部分的实验时制作速度显然比较慢碰到的问题也还有的,面对许多功能按钮不熟悉时只能查找资料和问同学,但最终还是把实验二给做了,以下是我总结的注意点。

1.做屏幕跟踪这个实验时,在mapinfo中打开图像文件时,注意选择文件类型是栅格图像,然后点击一下所要打开的福州市行政图,这样呈现出所要的画面。

2.编辑控制点的时候,至少选择三个点且三个点不要都在一条直线上,那样配准不成功。

3.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注意选中的是面状的绘图工具,选择线状的话跟踪完后不会出现实验所需的效果。

GIS实验报告(正式版)

GIS实验报告(正式版)

实验报告2016 至2017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院(系): 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专业:地理科学班级:地理141学号:20140203050126学生姓名:王兴永2016年12 月12日兰州城市学院实验报告院系:地理与城乡规划学院一、实验目的和要求ArcGIS软件的认识及简单的运用;二、实验内容对甘肃地图栅格数据进行转换,并对图层进行要素创建;三、实验数据及环境甘肃省行政区纸质扫描图、ArcMap软件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新建数据打开ArcCatalog,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mdb”,在该数据库下新建“要素类”,包括点要素县和市、线要素道路以及多边形要素行政区。

2、添加甘肃省行政区纸质扫描图,打开“编辑器”,点击“创建要素”对话框,对行政区进行要素创建,点击编辑器工具条中的“裁剪面工具”按钮,围绕甘肃省省界线进行裁剪,双击完成裁剪操作,如图1.3、打开行政区的属性对话框,在“显示”选项卡中将透明度调整为50%,按上一步的操作,将甘肃省的市级甚至县级行政区裁剪出来,双击完成操作。

4、打开图层县的属性表,新建字段“县”;对图层县进行创建要素,参照纸质扫描图层,每编辑一个点就在属性表的新字段中做出标记,直至编辑完所有的县。

5、仿照上一步,对市进行相同的编辑操作。

6、对图层县、图层市的样式以及系统符号进行适当的调整;打开图层行政区的属性对话框,在“符号系统”中选择“唯一值”,选择任意字段,调整色带,添加所有值,应用关闭。

五、实验成果及分析实验分析:通过这次实验的学习,我可以灵活应用一些简单的画线、画图等工具,此外还知道一些窗口中基本的面板的位置和如何打开这些面板。

如何搜素这些面板,在这过程中我不但找到了我熟悉的面板而且更加熟悉了菜单栏中其他命令的位置,这对于以后其他命令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次应用ARCMAP软件将地图数据矢量化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添加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将数据甘肃地图中省际矢量化、县际矢量化、国道矢量化、铁路矢量化、市、县进行矢量化。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GIS应用与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姓名:学号:2013113130班级:教师:李权国2015年7月实验一GIS支持下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作图分割,学会利用supermap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时间:2015年7月13日-7月15日三、地点:N5-409四、过程及内容1.编制专题地图:(1)开发区功能区图,显示出各功能区的面积、允许排污负荷量(要求有图例);①打开SuperMap软件,新建数据源命名;新建五个面和五个文本数据集添加到图层。

②根据题目所给的功能区坐标,绘制图形,点击图形出现“属性”对话框,依次根据所给坐标在空间信息内进行修改,如图:③将修改好坐标的图形进行整窗显示,在“属性”框中的“文本属性”中可以得到各个功能区的面积,在各功能区上添加文本上色,得到开发区功能区图。

(2)建设项目图,显示建设项目及其与开发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

①按照以上步骤,绘制出项目一和项目二的图形,选择对象进行分割,得出各项目与功能区的关系。

的需要修改比例尺如下图:区各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图如下:2.输出统计表:(1)建设项目使用开发区各功能土地面积统计表;(2)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3.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①分析:由于功能区A的允许排污量为8t,功能区C的允许排污量为180t,功能区D的允许排污量为32t, 功能区E的允许排污量为420t。

而由“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各功能区的排污负荷量统计表”可知,项目一和项目二在D功能区的排放量为38.25t>32t,所以不可行。

②修改方案:由于要在在地理坐标移动最小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移动,因此最佳方案是移动项目二。

由于功能区D的允许排污量为32t,而项目一已排入6.25t,因此项目二最多只能在功能区D中排入32-6.25=25.75t 污染物;由于项目二的设计排污量负荷为8t/km2 ,因此项目二在D 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为25.75÷8=3.21875km2,即比原来要减少0.78125km2,由此再进行计算可得,只要将项目二的坐标整体向上移动0.2663275个单位即可,得到移动后的坐标(4,6.2663275)(8,6.2663275)(8,2.2663275)(4,6.2663275)修改前后的项目二位置对比如图:修改前:修改后:五、总结通过这个设计,学会了如何利用坐标画图,分割对象以及新建布局,并且在布局中修改利用和添加方向标以及比例尺等,利用布局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于supermap的了解以及使用更加熟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一
学生姓名朱山昱班级 0802602 学号 19
实验名称: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实验目的
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2.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
连接的。

4.掌握GIS两中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实验原理:
实验的主要原理是查询数据。

通过查询需要的数据并选定,最终显示出来并供浏览。

ArcMap可以加载图层并显示,调整图层顺序或只打开某一图层时就可以显示不同的信息。

用过查看图层属性表,就可以查看每一图层各种属性及其相关信息。

在属性表中,还可以通过查找这一工具根据位置来实现对某一种或几种数据属性的查询。

经过自主的筛选后,选定自己需要的图层属性,就可以通过图层显现出来。

实验数据:
Redlands市土地利用及街区矢量数据
实验过程:
1、在 ArcMap中, 打开 Redlands.mxd。

街道名称为“NEW YORK”的是什么类型的道路?
是Local street(本地街道)
打开属性表,点击选项,选择查找,弹出对话框,查找街道名称为“NEW YORK”的道路,查看其道路类型。

2.在ArcMap中, 打开Redlands.mxd 。

在Railroads图层中有多少条铁路线?
六条,仅选中Railroads,让其图层显现,数得共有六条。

实验总结:
ArcGIS Desktop是一个用于表达通用GIS 数据模型(要素、栅格、拓扑、网络等等)同时也是用于显示地表上的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视图。

是一套用来从现有的数据集获取新数据集的信息转换工具。

这些空间处理功能从已有数据集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终将结果导入到数据集中。

ArcMap 是ArcGIS Desktop 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包括制图、地图分析和编辑。

ArcGIS主要有两种查询,其原理是根据位置查询要素属性或通过属性来查询要素的功能是每个桌面GIS 软件必须提供的功能。

查询,通常是通过语句或表达式来定义的,用以在从地图上及数据库中选择要素。

知道要素的重要特征,他想要找出具有这些特征的那些要素的具体位置。

要素的位置,但是想进一步了解与之相关的特征。

在GIS中,这是很容实现的,因为地图显示区中的地理要素与它们的属性是(描述性的特征)相互关联的,属性信息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

在GIS 中,你可以在地图上点击一个要素来查看数据库中与之相关联的属性。

另一类型的GIS查询是确定符合给定条件的要素它的位置在哪里。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最普通的GIS查询就是确定在指定的位置有什么。

成绩评定:
签字:
2011年05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