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评价方法跟评价体系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跟评价体系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跟评价体系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摘要:旅游产业评价主要包括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价。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对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做了总结和阐发,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潜力

1.旅游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 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全球第二大创汇产业, 同时也是提供

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部门, 各国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日益重视。田中喜一

( 1950)、Porter ( 1969) 及 Bekhter( 1974) 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旅游产业的主要性质及旅游活动运行的主要特点[ 1]; K rapt ( 1954 ) 和 M.Troisi ( 1955) 对旅游投资与收益的比较、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游客开支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发展旅游业创造经

济增长与就业研究中, Adwar dyi n 、Mar ktle ( 1978) 同美国商业经济发展局 ( 1981) 均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 2]。我国对旅游产业的研究较晚, 但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 许多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有价

值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 以孙尚清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旅游产业进行了战略、规划、项目的深化研究[ 3]; 唐留雄( 2001) 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研究入手, 完整地阐述了旅游产业经济特

征[ 4]。

2.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1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由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 ,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推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等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

支柱产业之一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而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 ,可以清楚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以便区域旅游管理部门针对优势和不足提出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具体战略。

旅游产业竞争力, 是旅游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争夺旅游客源市场和产

业发展要素以获取产业增长动力的能力。国际上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从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目前,旅游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成果主要有:国外方面,K.Metin和 R.Mike 构建了包含软指标和硬指标在内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

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土尔其相对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

等国的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5]。J.E.Michael 和N.James 认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既包括旅游的核心资源和吸引物,也涉及旅游供应商,在对香港市民和旅游企业界人士进行广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 IPA(Importance 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分析了香港旅游业竞争力的有利和不利因素[6]。

我国的学者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 成果也比较零散,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杨森林、郭鲁芳和王莹 ( 1996) 较早对旅游竞争力这一概念进行研究, 并对我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黎洁、赵西萍( 1999) 对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还有一些学者如郭阳旭 ( 2000) 和李葆盛( 2000) 均将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实证进行研究。万绪才、李刚、张安等人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三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各地市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7]。冯学钢与赖坤专门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竞争力与旅游业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8]。苏伟忠、杨英宝和顾朝林探讨了城市旅游竞争力,选取郑州市与北京、南京、西安三个城市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9]。朱应皋与万绪才对全球旅游 11 强(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0,11]。

2.2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及指标构建

2.2.1区域旅游竞争力构建的原则

在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在考虑到相关的影响因素之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所建立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便于在实际中应用。根据实际需要, 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1) 完整性。由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要尽可能地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以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解释性。

( 2) 针对性。在产业竞争力指标的选择过程必须针对所研究的对象, 特别是要突出区域特色, 如当地政府的作用和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 以及旅游产业特点,如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空间性和文化性等特点。

( 3)可行性。筛选评价指标的过程,要尽可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客观地分析所选指标的经济含义,但同时必须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操作性,尽可能采用有数据支撑的量化指标,对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要作适当的舍弃。

( 4)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虑到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许多因素都是无法用定量指标描述,而这些因素又是评价中所必须考虑的,因此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2.2.2区域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 是正确评价旅游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及其内在关系,运

用层次分析法(AHP) ,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本层次概括为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其他条件三方面。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可从知名度、垄断度、品位度、丰度四方面考察; 社会经济条件评价着重于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来源、旅游人力资源 (指掌握高科技和丰富的旅游科学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很高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企业(指旅游企业的规模、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政府扶持、民众支持等方面的评估与分析;其他条件包括区位条件、环境条件;国际旅游业绩选取国际游客数和国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由此构成第二层评价指标域。再将第二层的部分指标具体细分,构成第三层评价指标层,具体如表1 所示。

表 1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Tabl e 1 The ratio of int ernational compet itivenessassessment factor

in touri sm indust ry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合理性。确定权重的常用方法有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本文评价因子权重值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辅以德尔菲法,并借助计算机处理获得。具体方法如下:第一, 向有关专家发放征询卷,根据征询

结果确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标定系列得出相应的标定值(即因子间重要性比较标定值)[2]。第二,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并

计算各行特征根值

3, , , n; n 为评价因子数目)[ 3]。第三, 求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Qi= Ti / 2ni= 1Ti ( i=1, 2, 3, , , n)。为了确定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 发出征询卷120份, 回收111 份。通过对原始有效数据处理,并根据上述方法,参照有关研究成果,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表1)。

3.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3.1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研究

国内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研究起始于 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主要是对区域旅游合作、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及某一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等进行研究。彭一万( 1985) 和刘明信 ( 1986) 等分别对某一个具体区域旅游联合发展进行了探索[13] [14]; 涂人猛( 1994) 对区域旅游规划进行了系统研究[15]; 郭康( 1995) 对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研究不够深入。还有一些学者对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因素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王水泉 ( 1996) 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指出旅游业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 分析了旅游业的特点和四川省甘孜州旅游资源潜力优势, 提出了发展甘孜旅游业的措施。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中,王森( 1998) 以江苏省为例, 提出了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下, 积极发展旅游支柱产业。李新运等 ( 1997)、李瑞和刘长运( 2000) 及徐玖平等 ( 2001) 分别在分析区域旅游开发潜力时,分析山东、南阳和西藏的评价指标都选择了资源条件、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要素, 且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评价[16] [17]。马勇( 1997) 针对性的将区域旅游资源持续发展潜力进行细分, 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评价的定量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但仍以资源为导向, 忽视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变化、旅游客源市场特点以及旅游企业经营能力等对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影响, 缺乏旅游产业观念。

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区域旅游产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定要素的刺激下, 旅游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潜在的、能够发挥出来并能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特定的旅游区域是否具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以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该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 而要有效挖掘和提升这种潜在能力又依赖于对其正确客观的评价。

3.2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指标构建

3.2.1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因素分析

目前关于区域旅游产业的理论与方法仍有所不足, 现有研究落脚点仍以资源为导向, 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 大部分研究以大量的定性描述为主, 缺乏量化分析, 理论与实证的结合不够, 操作性较差。一般只运用几个有限的指标来评价某一个区域的区域旅游发展潜力, 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评价指标体系来适用

于大多数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说服力不强。针对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在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提炼之后, 选取了几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

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旅游开发的效益、各种社会经济支撑和开发条件来评价区域旅游的发展潜力。

( 1) 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就是指在这个旅游资源复合系统里, 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支撑其发展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是从旅游资源对旅游发展的作用

方向上反映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 2) 旅游市场潜力不仅包括旅游市场的需求空间、还包括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等, 它的大小决定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空间大小。旅游市场潜力是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和保证。 ( 3) 旅游开发的效益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由于旅游产业是集环境、资源、资金、人力和智力于一体的综合产业, 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的系统工程[18]

。政府对旅游产业的管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科技支持力及环境保护等等因素均与旅游开发的效益密不可分。因此旅游开发的效益必须包括以上各影响因素,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大的方面来考察。

( 4) 各种社会经济支撑是以人的活动为根本, 表达人的技术、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人为条件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作用力。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是从社会经济对旅游发展的作用

方向上反映了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 因此是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 5) 开发支撑条件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方向上反映了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旅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效应决定了旅游资源潜力的大小, 这个潜在的承受能力就是在不对旅游资源产生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

旅游活动的最高限量。旅游资源潜力主要包括交通条件、现有基础设施、区位经济实力、施工环境、投资条件、客源潜力、景观容量和地域组合等因素, 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持条件[ 1 8]。

3.2.2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指标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 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指标如下:

(1)旅游资源潜力指标。旅游资源潜力可以通过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生态境柔性几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其中旅游资源容量可以由旅游资源数量、单个旅游资源容量和产品线路可组合性这几个三级指标来评价。同样旅游资源质量包括知名度、垄断度、品位度和开发利用程度等几个指标。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高低则通过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几个评价指标反映出来。

( 2) 旅游市场潜力指标。影响旅游市场潜力的主要因素有旅游市场需求潜力、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和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在三级指标的设定中, 选取国内和国际

旅游状况 (包括人次数、人均每天消费、停留时间)、重游率等几个三级指标来衡量旅游市场需求。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则由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的增长性来反映。区域旅游市场发展空间该二级指标则是通

过旅游偏好、区域旅游渴求性、区域旅游吸引性和区域游客比例来衡量的。

( 3) 旅游开发效益情况指标。旅游开发的效益划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指标。经济效益主要是从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出发, 从旅游收入、旅游企业税金等来评价。社会效益由就业增长、收入水平增长、居民生活质量、公共设施建设来表示。环境效益可以划分成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环保投入的增长。

( 4) 社会经济支撑条件指标。各种社会经济支撑主要分为政府管理能力、政府发展旅游态度、经济发展能力、科技支持力和旅游人才培养能力几个方面。在每一个社会经济支撑条件的二级指标下根据指标的评价原则选取了可获得的、较易量化的三级指标。政府管理能力是通过政府财政收支状况、政府管理声誉、法制建设和吸引投资能力来体现的。政府发展旅游态

度分为管理观念、产业政策、行业管理、产业规划、宣传促销、资金投入和社会文化建设几个三级指标。经济发展能力指标细分为: 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值占 GDP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科技支持力则通过每万人各类学校在校生数、人均科教文卫经费、企业新产品开发投入资金、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等三级指标来衡量。最后将旅游从业人员数量、旅游院校、景区居民素质作为评价旅游人才培养能力的衡量指标。( 5) 开发支撑条件指标。结合区域旅游产业潜力的自身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结果, 选取了三个主要的评价二级指标: 区位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区位条件可分为: 与主要客源市场距离、于其他旅游景点的临近、人为地理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可以由通讯设施、道路交通、邮电通信业务、银行保险反映。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由旅行社数量、星级宾馆、商业餐饮设施、文娱设施和管理与医疗设施等几个三级指标来衡量。以上各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的取舍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各自情况来进行,形式和内容不要求高度的统一。本指标体系关键的创新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 指标体系比较全面,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各类指标的评估能够全面衡量区域旅游的发展潜力, 适用性强; 第二,整个系统的各子方面兼容性比较好, 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第三, 进行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 不仅是对区域旅游自身的发展的评估, 同样也要关注周围环境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 把各类因素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 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 [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

[2] 爱德华因, 马克科. 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M]. 张凌云, 译.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

[3] 孙钢. 旅游经济新论 [M] .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7 .

[4] 唐留雄. 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 [M ].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 ( 5) .

[5] K.Metin, R.Mike. Measuring tourist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empirical findin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Management 1999,18 (3): 273-283.

[6] J.E.Michael, N.James.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 (6): 777-788.

[7] 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3):355-358.

[8]冯学钢,赖坤.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

究,2003,(7):40-45.

[9]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

刊,2003,18(3):39-42.

[10]朱应皋,万绪才.全球旅游 11 强(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 109-112.

[11]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

理,2005,20(1):57-61.

[12]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604- 636.

[13] 彭一万. 发展闽南三角地区旅游业刍议 [ J]. 福建论坛, 1985 , ( 12): 45- 47 .

[14] 刘明信. 沪港旅游合作问题探索 [ J] . 财经研究,1986 , ( 11): 28- 31 .

[15] 涂人猛. 区域旅游理论研究 [ J]. 社会科学家,1994 , ( 5): 83- 88 .

[16] 徐玖平, 王洪振, 王念东, 樊昌均. 西藏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J]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 ( 2):100- 106 .

[17] 李瑞, 刘长运. 南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 ( 6): 90- 93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DAQI NG PETRO LE UM I NSTIT UTE 第28卷 第3期 2004年6月V ol.28 N o.3 Jun. 2004 收稿日期:2004-03-09;审稿人:赵俊平;编辑:王文礼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 01-25) 作者简介:邵 强(196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邵 强1,李友俊1,田庆旺2 (1.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2.大庆石油管理局人才劳动力交流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453) 摘 要: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数理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指标重要程度是否相同分别建立了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并给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程序. 关 键 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程序 中图分类号:F091.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891(2004)03-0074-03 多指标综合评价作为全面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1994~2002年我国中文期刊发表的有关综合评价方面的学术论文达2770多篇,其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中,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关键问题之一.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涉及社会、经济乃至军事的上百种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缺乏严格的优选方法和程序,往往就同一评价对象给出了多种相差甚远的指标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研究.笔者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出发,提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数理方法,并给出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1 评价要素集与指标集的关系 综合评价某一事物所涉及的各相关要素构成评价要素集.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用以评价该事物的一系列指标构成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集是评价要素集的一个映射.一个评价要素集存在多个映射指标集.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在多个映射指标集中寻优.评价要素集和评价指标集之间存在4种映射关系,见图1.图1(a )是一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只反映一个评价要素;图1(b )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评价指标反映多个评价要素;图1(c )是一对多关系,即有多个指标共同反映同一个评价要素;图1(d )是多对多关系,即同时存在图1(b )和图1(c )的2种情况. 在4种映射关系中,一对一的关系最简单,也最理想,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不存在重叠或交叉;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中,指标间存在重叠和交叉. 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关于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目前有2种典型的表述:一是全面、不重叠(或交叉、或冗余)和指标易于取得;二是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1-3].比较而言,第1种要比第2种更加明确.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首先应根据评价目的反映有关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状况,如果指标体系不全面,就无法对评价对象做出整体判断;其次,指标间不能重叠过多,过多的重叠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即使对重叠进行适当的修正[4],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和工作量;最后,计算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应是容易采集的,指标容易计算或估计,否则指标体系就无法应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评价指标尽可能全面、不重叠和易于取得的原则. ? 47?

企业战略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战略企业技术发展战 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文档资源★★★一、现行战略评价理论的评析 传统的战略评价理论认为战略评价包括三项基本活动:考察企业战略的内在基础、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和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行动与计划的一致。 现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主要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是从战略的适应性、可行性与可接受性构造指标体系,在战略选择阶段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价;第二种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评价,适用于战略制定后实施前;第三种是战略业绩评价,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对战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这三种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了评价,然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者只是在战略选择阶段进行评价,或者只能在战略实施结束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不能对战略进行连续的评价。(2)没有结合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或者完全是数量指标,造成评价工作量大,可操作性差;或者完全是质量指标,评价结果中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影响评价质量。(3)评价指标过于简单,很难对战略进行全面的评价。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在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的每一阶段对战略进行连续的、不定期的评价,以指导企业有效实施技术发展战略。 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技术发展战略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评价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属于一定的评价目标体系。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旨在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技术发展状态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为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对技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步骤

?标度划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步骤 标度划分 考评标度,是考评对象在考评标志上表现不同状态与差异的类型划分。就实际情况来说,考评对象在每个标志上的变化状态与差异状态都是无限多的,但这无限多种状态中实质差异的却是有限的几种,作为考评员实际可以辨别与把握的也只能是少数几种,如何把这少数几种的状态类型与差异类型予以确定的过程便是考评划分的实质工作。 考评标度的划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术。1.习惯划分法。这是一种依据考评实践中人们对考评对象区分的心理习惯而划定标度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等级一般是3至9级,等级过少例如考评者容易操作区分,但对象差异区分不明显且评判结果相对集中,等级过多可以展示不同对象的差异,评判结果相对分散,但考评者不便把握与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9个级别,考评者往往就难以把握与 平衡了,一般来说3、4、5三个等级标度较为合适。 2.两级划分法。所谓两级划分法,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 考评标志上正反两种极端的表征,把每个指标度划发为2至 3个等级。 这种划分法便于操作,但中间状态不好评判,因此又有人在两级划分基础上增设中间一档,成为三级标度。 3.统计划分法。所谓统计划分法,就是考评指标标度的等 级划分并不是事先主观规定,而是根据考评对象在每个考评 标志上的实际表现统计,来确定等级的一种方法,例如根据 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划分。 4.随意标度法。所谓随意标度法,就是在每个指标内容中, 考评的标志是考评对象最佳状态或最优水平的描述,标志实 际上是一种最高级的标准特征表述,考评者考评时可以根据 考评对象与这一标准的差异程度酌情给以不同的分数或等 级。 评价指标体系 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的表达评价要求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评价系统的内容经过层层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例如,干部素质的测评,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进行: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 《科技查新规范》对查新工作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查新工作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是根据查新程序和工作内容而建立的,对查新人员自我评价查新质量和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评价指标见下图: 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图 从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查新质量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质量和查新报告质量两方面。 二、文献检索质量

文献检索质量是整个查新质量的基础,检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即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的质量。检索质量可以从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检索全面性 “查全”与“查准”是用于判定情报检索系统检索性能的两个标准。查新检索是对项目内容新颖性的检索,具有较高的查全要求,需要相当数量的文献,在查全的基础上追求查准率。检索的全面性主要受查新点分析、检索标识、检索范围、检索年限、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结果的检验与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1.查新点分析 查新点分析是指查新人员在对查新项目内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查新委托人对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等新颖性的查询要求和管理部门的查新规定,将需要查新的内容(一般为多主题)用一条条查新要点(单主题)清楚地表示出来,即分解开来,以便于找准查新点,选择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针对性强的公正、客观结论。该指标反映了查新人员对查新项目的实质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检索的前提,是对比分析与论述的依据,是查新质量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查新内容,找准查新点。 2.检索标识 如果说“查新点分析”是概念分析整理的过程,那么检索标识的确定便是概念的转换。检索标识是指通过对查新项目的主题分析将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即确定检索入口的问题,包括分类号标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摘要:旅游产业评价主要包括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价。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对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做了总结和阐发,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潜力 1.旅游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 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全球第二大创汇产业, 同时也是提供 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部门, 各国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日益重视。田中喜一 ( 1950)、Porter ( 1969) 及 Bekhter( 1974) 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旅游产业的主要性质及旅游活动运行的主要特点[ 1]; K rapt ( 1954 ) 和 M.Troisi ( 1955) 对旅游投资与收益的比较、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游客开支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发展旅游业创造经 济增长与就业研究中, Adwar dyi n 、Mar ktle ( 1978) 同美国商业经济发展局 ( 1981) 均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 2]。我国对旅游产业的研究较晚, 但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 许多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有价 值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 以孙尚清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旅游产业进行了战略、规划、项目的深化研究[ 3]; 唐留雄( 2001) 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研究入手, 完整地阐述了旅游产业经济特 征[ 4]。 2.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1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由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 ,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推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等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 支柱产业之一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而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 ,可以清楚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以便区域旅游管理部门针对优势和不足提出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具体战略。 旅游产业竞争力, 是旅游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争夺旅游客源市场和产 业发展要素以获取产业增长动力的能力。国际上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从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目前,旅游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成果主要有:国外方面,K.Metin和 R.Mike 构建了包含软指标和硬指标在内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 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土尔其相对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

企业战略-战略管理运行体系的构建

★★★文档资源★★★对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规划的重视,也是近两年企业界的趋势,无论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还是各行业目前激烈程度不同的竞争现状。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必须面临的决策焦点。 从目前业界流行的组织变革、战略转型等话题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仅仅重视常规的业务投资与运营管理,已经难以确保企业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日益意识到企业自身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等要素的重要性。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那么,企业究竟如何发掘和培育企业自身的战略竞争力、构建自身在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呢?这就取决于企业战略运行系统的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等问题。进一步讲,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对宏观环境、行业竞争、市场空间、自身资源与业务能力等要素进行前瞻性的、系统的分析、计划,制定出企业明确可行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的运营目标与事业发展方向,而这种分析、评估、预测与计划的过程就是所谓发展战略规划。而只有拥有系统的战略规划,才能确保企业在日常运营与决策的连续性及目标一致性。 可见,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逻辑关系:企业要想达到持续的增长盈余,必须在产业领域里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自身独特的战略竞争力,企业只有保持运营与管理的一贯性、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才有可能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否则企业今天干这项机会业务,

明天又干那种赚钱的业务,似乎靠这种利润机会就可以获得眼前满意的利润。但关键的是,明天是否还具备这些机会?明天其他人是否没有发现这些机会(行业新进入者)?明天的机会您能否抓住(自身的资源能力是否匹配)? 要知道,缺少时间与行业经验的积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何培育?没有核心能力,何谈战略竞争力?因此,做企业还得做长远打算,这种长远“打算”就是发展战略规划!只有基于明确的事业方向指引下,实实在在地发展和培育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行业里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才有可能确保自己基业常青!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运营与管理决策”这个环节比较重视,毕竟,这个环节直接可以给企业带来“眼见为实”的“真金白银”,与企业的收入成本有着直接的关联,直接决定企业能否继续生存!为此,不少企业管理人员说“我们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还跟我谈什么战略?”,显然是一种“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究其然,难道还会认为战略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吗?企业出现生存危机,就说明企业在这个行业没有战略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而企业一旦不清楚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哪里的时候,也就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战略规划了。要知道,所谓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要围绕企业的自身独一无二的资源与能力这个灵魂来进行规划。否则,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只是一些图有其表的分析文字或者是一些强词夺理的数据的文本而已。 在这里,企业决策者或管理者有必要理清一些观念误区:战略并不是“空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阳光城集团战略指标评价体系最新版

阳光城集团战略评价 指标体系
有阳光,有梦想
阳光城集团战略指标评价体系 (2017 年版)
时间:2017 年 3 月 5 日
1 / 12

阳光城集团战略评价 指标体系
有阳光,有梦想
一、 二、
三、
目的 为推进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高效营运与利润导向,特制定本战略评价指标体系。 适用范围 (一) 适用于地产开发板块各区域公司,不含商业体系、物业体系及平台公司。 (二) 适用区域公司编制内所有人员(置业顾问除外)。 区域公司奖金池 (一) 计算公式及指标说明
1. 区域公司奖金池= A × B × C + D + E + F + G,红框内每年一次性发放,阳光共赢 奖金每半年发放一次。
2. 指标说明 1) A——结算净利润 2) B——净利润提取系数 3) C——平衡计分卡得分对应系数 4) D——单项奖惩 5) E——持有物业奖金提取 6) F——销售任务奖励 7) G——阳光共赢奖金
3. 指标 A 计算规则(结算净利润) 1) 结算净利润指地产销售收益,不包括物业服务收益、持有物业营运收益及增值, 不扣除少数股东权益部分,不操盘合作项目的权益结算净利润(须分回股东方) 计入结算净利润基数。 2) 期末结利部分的应收帐款按 50%的结算净利润计入当年的奖金池。 3) 结算净利润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提报,经审计后为准。 4) 新公司成立首年奖金按加权员工人数基本薪酬总和*30%从集团当年奖金池计提, 后续不再扣除。 5) 新公司成立首年除外,没有结算的前两年,结算利润提取的奖金按当年回款额预 提后乘以平衡计分卡得分对应系数,标准为:在售项目启动会净利润率≥10%,预 提当年回款额千分之 2;在售项目启动会净利润率<10%,预提当年回款额千分之 1.5 。 6) 新公司在进行首次正常结算计奖的当年减去之前年份已预提发放的奖金,同时其 结算净利润应扣减之前年度的期间费用。
2 / 12
4. 指标 B 计算规则(净利润提取系数)

大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探究

摘要:一直以来,因为对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特别是通过实时性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的重视不够。教学评价常被简化成一种机械的考核手段,划分等级成了评价的唯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反馈教学都变得十分苍白。因此,探索一套完整、系统、可行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教和学都意义深远。这里就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应用及形成策略做探讨。 关键词:大学课程;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体系构建; 英语课程 作为教学活动的两类,教与学之间的保持交流与互动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一直来,我国的教学更强调“教”的方面,如教的艺术、方法、途径等,但是对学生的“学”的强调则相对较弱,其中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特别是通过实时性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重视不够。其实,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该肩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任。同时,教学信息也不仅要从阶段性的总结与评价得到,而应该伴随整个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可行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教育学都有显著地意义,这里就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形成做一个全面的探讨。 1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解析 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有着其不断探索和完善过程,也积累了许多应用优势,这里首先对这些做一个简单分析。 (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解析。评价和教学是相伴而生的,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评价。但是,系统的研究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则主要是近代的事情。20 世纪20 年代,泰勒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课程和测验编制的原则,试图以此把社会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反映在课程与测验中。为了把这一思想与早期的测量区别开来,泰勒正式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一般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目前说到教学评价,至少有四种评价方式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分别是①诊断性评价( Diagnostic Assessment) ; ②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 ③检查性评价( Check assessment); ④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形成性评价常常作为终结性评价对立面而出现,主要特点是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对象的评价侧重于过程性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就其操作性来讲,主要通过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实时的评价。并依据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 2) 形成性评价的效用优势解析。谈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效用,首先要对目前单一性采用终结性评价带来的问题做一个分析。目前终结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考核形式单一。一般主要是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学的好还是差。第二,评价内容有限。主要是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掌握情况作出评价,学生的记忆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英语等社会科学类课程。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尤其是进一步的学习能力难以进行有效地考查。第三,评价主体一元。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中,对学生的评价完全由任课教师一人裁定,忽视了学生对评价的参与。基于对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分析,不难看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效用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不仅仅是期末考试,还可以包括课外读书报告、课堂主旨发言、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等。②丰富的评价内容。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了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外,还可以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课堂参与度、团队精神、表演能力、作品展示、学习策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等。③科学的评价主体构成。相对于传统评价中教师一元的评价主体,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自身、同班同学、教师、教务管理人员甚至学生家长

评分指标体系与评分方法

评分指标体系与评分方法 一、评分指标体系 评选定期存款银行的评分指标包括3个方面:经营状况、服务水平、利率水平,得分分别为45分、20分、35分(详见下表)。 二、评分方法 (一)经营状况和利率水平指标计分方法。(45分) 经营状况类各项指标根据银行全行数据计算得出,银行已上市的,数据一般来源于已披露的最近一年的年度报告;银行未上市的,数据一般来源于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年度报告。 净资产总额、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流动性比例、

利率水平得分的计算方法为: 单项指标得分=(本机构单项指标数值/所有参评银行在本指标中的最大值)*权重分值。 为避免因银行规模差距过大产生不平衡性,净资产总额指标中,指标数值大于参选银行指标数值中位数的银行得该项满分,指标数值小于中位数的银行以参选银行指标数值中位数为最大值进行计算打分。 不良贷款率得分计算方法为: 不良贷款率得分=(所有参评银行在本指标中的最小值/本机构单项指标数值)*权重分值 (二)服务水平指标计分方法,采用百分制打分。(20分) 1、服务便利性。(10分) (1)能够提供的银行业务上门服务及对公业务娴熟;(3分) (2)能够提供的临时应急上门服务,响应速度快,上门时间短;(3分) (3)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及专业团队服务。(4分) 2、银行支付结算、对账、分账核算能力水平。(10分) (1)有中央预算单位服务经验的;(1分) (2)能制定符合单位具体业务需要的创新或特色结算支付服务的;(3分) (3)能提供的准确、快速落实支付结算、分账核算服务;

(3分) (4)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近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银行信誉及商誉良好。(3分) (三)利率水平指标得分。(35分) 最高的得满分,其他竞标银行按与第1名的占比计分,计算公式:(竞标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率/定期存款收益率最高值×35) (四)总分计算方法。 单个评选人员对某个银行评分=∑经营状况中单项指标得分+∑服务水平中单项指标得分+利率水平指标得分参评银行最终得分为评选委员会中全体评选人员评分的算术平均数。评选委员会人数在5人以上的,参评银行最终得分为去掉全体评选人员评分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算术平均数。

企业战略 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战略-企业技术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建 一、现行战略评判理论的评析 传统的战略评判理论认为战略评判包括三项差不多活动:考察企业战略的内在基础、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和采取纠正措施以保证行动与打算的一致。 现行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要紧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是从战略的适应性、可行性与可同意性构造指标体系,在战略选择时期对可选方案进行评判;第二种是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步骤和战略方针等方面构建评判指标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评判,适用于战略制定后实施前;第三种是战略业绩评判,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对战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评判。 这三种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技术进展战略进行了评判,然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没有形成系统的评判指标体系,或者只是在战略选择时期进行评判,或者只能在战略实施终止对其结果进行评判,不能对战略进行连续的评判。(2)没有结合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或者完全是数量指标,造成评判工作量大,可操作性差;或者完全是质量指标,评判结果中主观因素阻碍较大,阻碍评判质量。(3)评判指标过于简单,专门难对战略进行全面的评判。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在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操纵的每一时期对战略进行连续的、不定期的评判,以指导企业有效实施技术进展战略。 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的构建

1.技术进展战略评判的目的和内容。评判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一定的评判指标体系从属于一定的评判目标体系。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旨在通过对企业的技术进展水平、技术进展状态及技术进展趋势进行评判,为技术进展战略的选择提供依据,对技术进展战略的实施进行监控,并按照评判结果对战略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的目的不但要判定该战略的优劣,而且要发觉战略实施过程中显现的咨询题,进而采取纠正措施,调整战略实施方案甚至战略目标,使战略治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从技术进展战略的特性和作用动身,技术进展战略评判体系应包括战略适应性评判、战略实施过程评判和战略业绩评判三个部分。由于技术进展战略的特性和作用不受行业、企业等因素**** ,据此建立的评判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应具有普遍意义。 2.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我们在设计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时除了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等一样原则,还按照技术进展战略的特点,考虑了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所设计的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应具有普遍适用性。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技术能力要求不同,对技术的治理程度也不同,然而,技术进展战略评判关于所有企业差不多上必要的。我们设计的是一样意义上的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不同的企业在应用时能够按照行业特点增加部分指标,但评判框架都适用。第二个原则是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简单易行,即评判指标要能全面反应出技术进展战略的优劣,考虑科学性的同时兼顾有用性。尽管它不可能绝对准确,但若能采纳少数几个或至多十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得出70%~ 80%准确的评判结论,那么,如此的评判体系也是有价值的。 三、企业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对技术进展战略评判内容的分析,设计技术进展战略评判指标体系如下: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试用稿)

信息科技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 (试用稿)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信息科技课程评价体系的功能不只是甄别、选拔和评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合理地设计、调整教学环节。”“评价体系的作用范围涵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既有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也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长期来一直采用全市统一等级考试作为学生信息科技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在推动全市普及信息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只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的不足,甚至出现新的应试模式,不利于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落实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深入开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有必要按照《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的要求,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过程中探索新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特别是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近年来,不少学校和区县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改革中作了很多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2003 学年,全市又有 11 个区县进行了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的综合评价试点,为信息科技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 为了进一步规范过程性评价的目标、原则、方法、实施、监督、保障等有关问题,特制订本评价方案(试行稿),以保证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健康发展。 一.过程性评价的目标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用稿)》中指出:“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能否落实的重要保证,评价手段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围绕课程的目标展开。”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能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信息素养,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围绕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既要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也要评估学生所掌握的方法、形成的能力和养成的行为习惯。根据上述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目标是: 1.全面了解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历程,全面反映学生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业水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后,可能会发现不完善或不适应环境变化的情况。所以需要对它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 由于体系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的,所以对各个过程的评价是体系评价的基础。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1)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确定相互关系? 2)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3)程序足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前两个问题,一般可以通过文件审核得到答案,而后两个问题则必须通过现场审核和综合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综合回答可以确定评价的结果。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所谓审核就是“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审核准则”一般是指质量标准、质量手册、程序以及适用的法规等。体系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审核的结果可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体系审核有第一方审核(内审)、第一和第二方审核以及第三方审核三种类别。 3.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最高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主持、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和系统的评价。这种评审可包括是否需要修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响应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管理体系评审的依

据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管理体系评审也是一个有输人和输出的过程。其中,审核报告与其他信息(如顾客需求、产品质量、预防/纠正措施等)可作为输入;而评审结论,即确定需采取的措施则是评审的输出。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一种第一方的自我评价,又称自我评定。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馍式(如评质量奖)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和系统的评审。自我评定的结果可分为5个级别:没有正式方法(没有采用系统方法的证据;没有结果;不好的结果或非预期的结果);反应式方法(基于问题或纠正的系统方法,改进记过的数量很少);稳定的正式的系统方法(系统基于过程的方法处于系统改进的初期阶段,可获得符合目标的数据或存在改进的趋势);重视持续改进(采用了改进过程,结果良好且保持改进趋势);最好的运作级别(最强的综合改进过程,证实了达到了对比水平的最好结果)。与健全的质量体系可获得的重要收益) 自我评定结果可以对组织业绩及体系成熟程度提供一个总的看法,它还有助于识别需改进的领域及需优先开展的活动。

绿维创景: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未来趋势

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官方网站:旅游运营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02972371.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一般意义上来讲,旅游目的地即供旅游者前往开展旅游活动的吸引物和相关旅游设施服务集中地。绿维创景侧重从旅游产业发展阶段上来思考旅游目的地,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游憩和游憩接待的系统,包含了一种系统结构与系统工程的理念思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和发展方向。 在旅游深度发展的进程中,单一或单纯的旅游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游客需求,而揉合观光、休闲、度假及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需求,成为旅游发展的要素综合性与游客一站式体验需求的有机统一体。 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以“塑造品牌形象”为首要工程,以“科学规划布局”、“创新产品开发”和“优化游线体系”为核心工程,辅以“旅游要素整合、营销推广创新、支撑体系强化”三项主要的配套工程,共同构成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构建的经典模式。 (1)一项首要工程 塑造品牌形象。以自然资源为基底,整合优势资源,提炼特色文化,积极融入本土文化之精华,塑造独特且易于市场接受的品牌形象。旨在通过确定特色鲜明的主题形象,明确项目定位,引导项目发展,实现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 (2)三项核心工程 科学规划布局。着眼全局,整体规划,着眼全局,以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互动发展的良性模式为指导,整体规划。通过撤、并、改、扩等方式科学对待现有景点,合理增加新景点,充分发挥旅游观光核在总体旅游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使旅游布局更加有序。通过优化布局思考,通过大手笔大项目的打造,构筑休闲度假综合平台,实现游与憩的有机统一,实现单一景区向复合旅游目的地的蜕变。

人才评价体系方案

人才评价体系方案 一、建立人才评价体系目的 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是对公司人才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准确掌握人力资源数量及质量,为公司人才发展、人才使用、人才储备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二、人才评价范围 公司全体正式员工:中高层管理者、后勤职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营销人员、特殊生产岗位人员(焊工、设备操作工、镀锌酸洗工等)。 三、人才评价周期 每半年开展一次。 四、人才评价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 2、定期化、制度化原则; 3、可行性、实用性原则。 五、人才评价组织 1、人力资源部:制订人才评价体系方案;拟订人才评价工作计划、制定评价标准、组织专业测评、审核评价结果;负责人才评价结果的运用(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调配等)。 2、部门负责人:根据评价方案执行本部门人才的评估;提供本部门各岗位的岗位要求,配合建立岗位评价模型。 六、人才评价模型的建立 1、确定评价指标。通过岗位分析,对完成岗位工作目标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提炼出各岗位素质指标: 知识。如完成工作目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等; 能力。如为实现工作目标应具备的操作技能、逻辑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 职业素养。如员工的工作热情、诚信、职业道德等。 工作业绩。如员工的销售业绩,研发项目等。 2、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等级可测量性的描述,体现在行为特征和目标完成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3、汇总各岗位评价指标和标准,整理形成《人才评价指标和标准》,作为人才测评的依据。 七、人才评价方法、程序 1、人才评价实行自我评价、360°测评、专项测评机制。 (1)自我评价。被评价者填写《自我评价表》进行自评。 (2)评委测评。根据员工所处的职位,选择其直接领导或下属,平级其他部门同事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填写与被评价者相应的《人才评价表》。 2、评价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评价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的,所以对各个过程的评价是体系评价的基础。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时,应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四个基本问题:①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确定相互关系?②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③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④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前两个问题,一般可以通过文件审核得到答案,而后两个问题则必须通过现场审核和综合评价才能得到结论。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综合回答可以确定评价的结果。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用于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审查的结果可用于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一方审核用于内部目的,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IS0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ISO19011提供了审核指南。 (3)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管理者的一项任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关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评价。这种评审可包括考虑修改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需求以响应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评审包括确定采取措施的需求。 在各种信息源中,审核报告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4)自我评定组织的自我评定是一种参照质量管理体系或优秀模式对组织的活动和结果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和定期的评审。 使用自我评定方法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成熟程度总的看法,它还能帮助组织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并确定优先开展的事项。 [例题]:在GB/T19000--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中将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称为( 第二方 )审核。

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及发展_吴国清

第37卷第3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7,No.3 2008年6月 Journal of Shanghai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8,Jun1 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及发展 吴国清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都市旅游正日益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都市旅游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服务链系统,是都市旅游目的地运行的核心系统,其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赖社会各系统的综合协调.基于相关概念与研究背景分析与梳理,探究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构成、特征及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集群化与融合化、旅游环境生态化与人文化、旅游服务多元化与时尚化、旅游管理法制化与标准化等,旨在推进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展趋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137(2008)0320321205 0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环境下,大都市是具有世界和区域中心地位和影响力的现代城市.作为都市与旅游两者复合体的都市旅游,不仅在国际城市的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旅游的内涵.都市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都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关注.都市旅游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和高层次阶段的产物,与一般城市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都市旅游拥有强劲的再生产功能,即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组合和扩张功能[1].都市旅游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优化和国际化,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旅游产业的素质提升和质量飞跃[2].都市设施现代化、功能国际化、形象主题化、服务产业化已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全方位需求. 都市是以其整体属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功能和服务而吸引旅游者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构建科学、完善的都市旅游服务体系正是发挥大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同时,随着都市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化与市场快速变化,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展与创新就成为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又是大都市功能的重要标志.基于我国都市旅游处于发展阶段,尝试性地分析与探究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相关概念、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向等问题,对我国都市旅游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1.1 都市、都市旅游目的地 都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是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通过发展都市旅 收稿日期:2007211221 基金项目: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C LA601). 作者简介:吴国清(1964-),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