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
综合性
• 3. 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关系
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80% 60% 40% 20%
0% 经常公布成绩 经常排名次
城市小学 城市初中 乡村初中
城市小学和乡村初中“经常”或“总是”在全班 公布考试成绩的比例在60%左右,城市初中学生的 这一比例已达75%。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 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石钟山记》
• (1)课题名称: (2)课题组成员: (3)主导课程以及相关课程: (4)课题简要说明(研究缘起): (5)研究目的和意义: (6)研究条件(资料、装备等): (7)研究方案(过程、方法): (8)研究成果(特色、创新之处): (9)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 (10)研究结果的评价、鉴定:
《石钟山记》
• (5)研究目的和意义: 试图找到石钟山得名 的真正原因 ,培养不迷信旧说、有疑必察、 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求真务实精神。 (6)研究条件(资料、装备等):参考文献: 郦道元《水经注》、李渤《辩石钟山记》 装备:小舟、船工、斧子 (7)研究过程、方法:两次实地考察。第一 次:白天 ,斧斤考击,未得其实;第二次: 月夜,观察听辩,验明真相
《石钟山记》
• (1)课题名称: 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2)课题组成员:苏轼、苏迈、寺僧、小 童 (3)主导课程以及相关课程: 地理、物 理、音乐、考古
• (4)课题简要说明(研究缘起):对“石 钟山得名之因”的旧说存疑 (详读课文第 一小节),认为郦道元与李渤的说法都有 漏洞,促发他们作进一步研究。
0% 1
知识与技能 解题技巧 智力发展 创造性 情感态度 个性发展
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
70
69.8
60
50
40
30
25.2
20
19 13.5 13.2
10
0
能 识技
识 取知
力 能 践
德 和道
养 素 学
断 判 值
康 健 心
神 精 新
作 合 流
思考 性
息 用信
存 生 活
划 规 生
知获实感科价身创交判 利生人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60% 50% 40% 30% 20% 10%
0% 小学
初中
紧张 害怕 讨厌 喜欢
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依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 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或害怕或讨厌。
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
90
85.4 78
社会公众
80
学生
70
60
50
40
30
22
20
•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诵读,体会 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的特点。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文中 所讲的道理,培养艰苦奋斗、积极 向上的人生观。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 (一) 教材编写建议 • (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三) 教学建议 • (四) 评价建议
•
教学建议
•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
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
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
90
80
校长
教师
70
60
运用知识分析和解
50
决问题的能力
40
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30
责任感和道德
生存生活能力
20
创新精神
批判性思考
10
0
基础知自识主技获能取知识的能力
交流合搜作集和利用信息
传统美德
身心健康
价值判断 人生规划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60% 50% 40% 30% 20% 10%
•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的思路
•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必修课程 二、选修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
•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 一、教学建议 • 二、评价建议 • 三、教材编写建议 •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第四部分 附录
础主
任
批集
基自
责
搜
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 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
授
新
知
课
识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总目标(总述)
课
程
四个学段(阶段
目
目标)
标
五个板块(显
阶段目标
性目标)
三个维度(隐
性目标)Leabharlann Baidu
连接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个出发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 两种目标 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 1、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 • 2、强调过程评价 • 3.提倡评价方式多样化 • 4、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评价策略
• 1、评语 • 2.基于多元智能的评价策略 • 3、随堂记录卡 • 4.档案袋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附录
• 一、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 篇目的建议
体
框 架
三个维度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
四个学段
(3-4年级) 第三学 段(56年级) 第四(7-9年级)
五个板块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 际、综 合性学 习.
返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关于孟子及 《孟子》的文学常识。准确掌握文 言实词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教学目的 了解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了解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了解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行政 部门按照教学计划,用纲要的 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 文件。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 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概貌
(一)总体框架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附录
6.5
10
0
能
不能
8.1 0
不知道
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 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语文课程评价的类型
• 内容: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 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 主体:自评,他评 • 方法: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评价建议
评价目的是改进师生的教与学, 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手 段要多样而灵活,形成性评价与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 定性评价相结合;此外,还要求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 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 正面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