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沉淀率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沉淀率与货币供给量
这正是货币供应量 (- !) 过大的主要原
" 。由于通货膨胀与 因或主要原因之一 #
图 表 1
货币供应量 (- !) 过大之间的明显相关 性, 显然可以推出货币流通速度 (!) 的 大幅下降乃是造成通货膨胀之元凶的
" 结论 $ 。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流通速度
物价总水平的增长率 % (# !-#. 3 # () 把 “! ” 右端的数据代入 (. ) 式进行计算, 并将 口径计算的结果相比 计算结果与按 (现价 012(# -) 较, 于是有表 %。表 % 所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 人们 可能会很自然地特别关注 %&&’ 年之前两个口径之 间明显很大的差距, 或者特别关注 %&&’ 年到 -//年间两个口径之间的高度吻合。 不过笔者倒希望读 者更多留意两种口径的平均值都高达 4,56’左右 而不是两者的孰高孰低上。毕竟 012 每增长一个 百分点, 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大致降低 /+6 个百分点 的统计事实绝不能令人感到自豪。 值得注意的是, 首先, 第二种口径的货币流通
表2
& 4* ! & 5*
(& "
)*
(& )* %& **) 是比重增加的商品 %& **) & )* / "
& 4* ! & 5*
与服务的平均价格, (& )*+& **) & !-" " )*/ "!则是比
& 4* ! &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增加的商品与服务的总比重; " ,和 & ,的定义与 此相似, 分别代表比重下降的商品与服务的平均价 格和比重下降的商品与服务的总比重。 鉴于以下关系: 恒有 & --& ,)4 由于比重权数的归一化性质, 在过去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一方面我国的 &,-。 国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不能忽略的, 例如整个必需
货币供应量及其管理
货币供应量及其管理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成为了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货币供应量的分类以及货币供应量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两个指标。
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而狭义货币供应量只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
二、货币供应量的分类根据货币供应量的不同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内生货币供应量和外生货币供应量。
1. 内生货币供应量内生货币供应量是由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的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的循环,不断扩大货币供应量。
当商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时,借款人将这笔贷款存入银行,银行又可以将这笔存款作为贷款的基础,继续向其他借款人发放贷款。
这种循环过程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扩大。
2. 外生货币供应量外生货币供应量是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创造的货币。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当央行希望扩大货币供应量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放出更多的贷款;当央行希望收紧货币供应量时,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三、货币供应量的管理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经济的稳定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目标管理货币供应量的管理需要设定合理的目标。
央行通常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设定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
通过设定目标,央行可以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2. 工具管理央行通过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管理货币供应量。
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工具的参数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以达到经济政策的目标。
【精品】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可编辑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日期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注会七班闫博货币供给的公式为M/H=(Rc+1)/(Rd+Rc+Re) 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c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 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可以看成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对存款比率的函数。
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变动上,所以可以认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
所以一般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的供给。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金融知识————货币供应量
金融知识————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货币供应量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就不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影响介绍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
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
层次划分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作者:徐松歌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1期徐松歌(漯河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处,河南漯河 462000)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
在名义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着货币供应量的多少,货币政策的制定要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
而且,货币流通速度连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和金融领域的货币,反应了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因此,系统的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周期波动;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30-0117-01收稿日期:2013-09-10作者简介:徐松歌(1976-),男,河南省漯河市人,漯河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处.经济师,现主要负责单位财务工作。
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货币是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方程式的左边表示货币市场,右边表示商品市场,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货币供给量就等于货币需求的实现量。
可见,所有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将反向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一、货币流通速度与居民消费习惯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流通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处于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的时间内,同一单位货币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实现多次周转,我们定义在一年当中,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为货币流通速度。
从长远来看,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与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等从很大程度上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若一国居民偏爱消费,则货币更多的会投入到流通领域,则此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快,反之,若偏爱储蓄或节俭,货币流通速度则会相对较慢二、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流通量、物价水平利用交易形式的货币数量方程:,我们知道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表示为货币流通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总量。
它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对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供应的合理控制,能够影响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因此,货币供应的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货币供应的构成货币供应主要由M0、M1、M2和M3四个层次组成。
1. M0:即现金流通量,包括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和硬币。
2. M1:即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0和活期存款。
3. 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1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等。
4. M3:即超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2和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这四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逐渐扩大,反映了货币的不同形态和流通范围。
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这些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
二、货币供应的影响因素货币供应的大小和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金融政策等。
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货币的支持,因此,当经济增长较快时,货币供应量通常会相应增加,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 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大会导致通货膨胀,因此,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
3. 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利率水平。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相对充裕,利率可能会下降;反之,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利率可能会上升。
4. 金融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金融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例如,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水平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三、货币供应的管理货币供应的管理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定量目标管理: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设定货币供应量的目标。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以实现目标。
2. 灵活调控:中央银行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货币政策。
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些分析
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些分析组员:毕楚麟李迪宽蒋朝庆张巍张英鹏刘飞李钦佩王键羽熊希盟刘思敏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含义:指一定时期内,货币存量在融通该时期收入流量时周转运动的次数,它等于GDP 与货币存量的比率(名义量或者实际量的比)。
在一定时期内,货币存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决定着市场上货币流通总量的多少。
这对社会物价总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问题主张不一样,因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也就不同。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根据费雪方程式MV=PT,得出V=PT/M,根据货币理论可知,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经济货币化、利率、预期通货膨胀、收入水平等。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如下:( 1)1990年以来,我国的现金总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但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下降后再平稳的趋势(见表1、图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 从1990年的1.22次下降到2002 年的0.64次,V1 从1990 年的2.69次下降到2002 年的1.68 次,其中在1993—1995 年出现小幅回升,1996 年后再下降,之后又进入了加速下降的阶段。
从2002年后开始,V2开始趋于平稳,在零点六几附近徘徊,V1有略微上升的趋势,总体也保持了平稳。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及增长率表1图1(2)我国货币流通增速的变化率很大,从表1,图2可以看出,V1的波动是非常大的,在94年增长了8.14%,而99年由下降了9.43%,变化率都在10%内波动。
V2的波动比V1小一点,但波动也大,但变化趋势基本与V1趋势一致。
图2(3)以上都说明我们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定值,而是变化的,变化率很大,V1、V2都呈下降后平稳的变化。
三、中美日货币流通速度的的比较(1)从图2中可以看出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Bordo 和Jonung (1987) 将货币化程度、银行的普及、金融发展、经济稳定性程度等因素量化, 引入货币-12.00%-10.00%-8.00%-6.0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V1,V2增速比较V1增长率V2增长率流通速度函数中,改进只考虑利率和收入变量的传统模型。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1、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MV=PT(费雪方程式),或:P=MV/T
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
V-------代表
货币流通速度,
P-------代表价格总水平,
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P的值取决于M V 和T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V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T的增
长也相对稳定,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 的变动。
2、运用微分方法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y
v
m-
+
=
π
π----代表价格总
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
m-----代表货币
供给量的变动率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
y-----代表GDP的变动率
3、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
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产出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上涨。
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研究
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研究引言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货币在经济体内的流动次数,而货币供应量则是指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探讨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实际经济中提取案例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理论分析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根据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流通速度(V)与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经典方程MV=PY来表达,其中P是物价水平,Y是产出。
这一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物价水平和产出的乘积。
这意味着,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要么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要么物价水平和产出增加,或者两者兼具。
通货膨胀理论也支持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著名的量价理论,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快于经济实际需要的增长,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因此,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发生重大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实证研究分析除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一项研究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估计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它们会相互调整以维持稳定。
这意味着,当货币供应过多或不足时,货币流通速度会相应调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
另一项实证研究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来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长期趋势下,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下降,反之亦然。
这说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可能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影响经济的运行。
案例研究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我们从实际经济中提取了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在某国家,政府决定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
货币流通名词解释
货币流通名词解释
标题:货币流通名词解释
正文:
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不断地交换和流通,以及货币在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换和转移。
货币流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流通的基本概念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
其中,货币供给量是指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数量,货币需求量是指人们日常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在一年内交换的次数,货币汇率是指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指中央银行每年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整的增长率。
在货币流通过程中,由于货币的交换和流通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投资和储蓄、借贷和支付等。
这些经济活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此外,货币流通还包括货币的虚拟化和数字货币化等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货币的流通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拓展:
近年来,随着数字货币的推出,货币的虚拟化和数字货币化趋势逐渐明显。
数字货币是一种使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货币,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支付和转账,避免了传统货币的中介机构和高昂成本。
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的流通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为数字货币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商业机会。
然而,数字货币市场也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由于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缺乏监管,数字货币市场存在着过度投机和价格波动的风险。
因此,投资者需要谨慎
对待数字货币市场,做好风险控制和投资策略。
货币模型名词解释(二)
货币模型名词解释(二)货币模型名词解释1.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整个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可用于即时支付的存款。
2. M0、M1、M2、M3 (M0, M1, M2, M3)M0、M1、M2、M3是衡量货币供应量不同细分层次的指标。
•M0(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流通中的现金,如硬币、纸币等。
•M1(货币供应量一):包括M0,以及可随时提取的存款,如活期存款。
•M2(货币供应量二):包括M1,以及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较容易转换为现金的存款,如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货币供应量三):包括M2,以及较不容易转换为现金的存款,如大额存单和商业票据。
3.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达到调控经济发展、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的目标。
4. 利率(Interest Rate)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即向借款人收取的一定比例的费用。
它是货币供求关系的体现,也是货币市场的重要指标。
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影响经济主体行为和经济活动的过程。
它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方式。
6. 货币增长率(Money Growth Rate)货币增长率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通常以年度百分比表示。
它是衡量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性和货币政策预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7.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频率。
它反映了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参与交易的次数,是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8.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持续扩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它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对经济产生诸多影响。
9. 通货紧缩(Deflation)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萎缩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刘钥铭【摘要】本文通过统计各项数据,得出1985-2010年的货币流通速度,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基本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速度有趋缓的态势,但是在2009年,货币流通速度又出现一个幅度较大的下降.随后本文将从经济货币化、利率、产业结构、地区发展差异四个方面着重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并从金融现代化角度分析货币流速下降幅度趋缓的原因,最后从经济危机导致的GDP下降和居民预防需求增加两个方面解释2009年货币流速大幅下降的原因.【期刊名称】《金融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经济货币化;利率;产业结构【作者】刘钥铭【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22.2古典经济学在研究货币问题时的传统做法是把货币流通速度看作常数处理,重点考察货币数量对物价等经济变量的影响。
货币数量论者欧文·费雪就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很小,在考虑短期经济问题时可以假定它不变。
在著名的费雪交易方程MV=PT中,货币流通速度V就固定为常数。
然而,其他许多流派,却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指出了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进而指出利率的变化对于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有重要的影响。
除此之外,凯恩斯还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化。
他还认为,无论货币数量以及其他经济因素如何变化,人们手持现金在繁荣时期都有减少的倾向,在萧条时期则有增加的可能。
也就是说,在经济上升时期,货币流通速度是加快的;在经济下滑时期,货币流通速度是减慢的。
【最新精选】关于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特点的分析关于货币流通速度,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主张。
费雪看到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变的,认为仅基于技术的提高而促使运输成本降低一项,便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上升的趋势。
但是他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很小,在其现金交易方程式的分析中假定其为常数(费雪,1911)。
现金余额说代表人庇古认为货币收入有多种用途,且相互排斥,当觉得保持现金所得收益大于其损失时,则必定会增加现金余额,这就意味着流通中现金的增加,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庇古,1923)。
凯恩斯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塑的”。
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国民收入与货币需求的比例,它是实际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函数,实际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通过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起作用的。
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要慢于收入变化。
并且利率上升将减少实际货币需求,从而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凯恩斯,1933)。
弗里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不是一个常数,但却与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利率有着十分稳妥的函数关系。
但是,这个结论在70年代末受到了挑战。
随着金融创新和制度的变迁,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大,它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一般特征是不稳定的。
这里我们用我国1994—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
对于货币的流通速度的计算,其理论依据不外乎传统的交易型货币数量公式MV = PT 和收入型货币数量公式MV = Y ,其中M 为货币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 P 为交易商品的价格, T 为商品交易量, Y 为名义收入。
我们收入用GDP代替,货币量分别M1、M2,并计算流通速度。
年份M1(亿元) M2(亿元) GDP(亿元)V(M1)V(M2) 1994 20540.70 46923.50 48197.90 2.346458 1.0271591995 23987.10 60750.50 60793.70 2.534433 1.0007111996 28514.80 76094.90 71176.60 2.496128 0.9353661997 34826.30 90995.30 78973.00 2.267625 0.867881998 38953.70 104498.50 84402.30 2.166734 0.8076891999 45837.30 119897.90 89677.10 1.956422 0.7479462000 53147.15 132487.52 99214.60 1.866791 0.748862001 59871.59 152888.50 109655.20 1.831506 0.7172232002 70882.19 183246.94 120332.70 1.697644 0.656672003 84118.81 219226.81 135822.80 1.614654 0.6195542004 95971.01 250802.79 159878.30 1.665902 0.6374662005 107279.91 296040.13 183217.40 1.707844 0.6188942006 126028.05 345577.91 211923.50 1.681558 0.6132442007 152519.17 403401.30 257305.60 1.687038 0.637842008 166217.13 475166.60 300670.00 1.808899 0.6327682009 221445.81 610224.52 340507.00 1.537654 0.558003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货币的流通速度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且呈现出总体向下,有一定的波动,而且M1的波动大于M2的特点。
货币流量名词解释
货币流量名词解释
货币流量指的是货币在市场中的流动和流通情况。
它通常用于描述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流动方式和流向。
以下是一些货币流量的常见名词解释:
1.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指单位时间内在市场上供应的货币总量,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存款和其他货币工具等。
2. 货币需求量(Money Demand):指市场参与者对货币的需求量,通常在货币的流动性、交易需求和资产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3.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表示单位时间内货币
在经济体中的平均交易频率,即货币在一段时间内被使用的次数。
4.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指存款银行通过贷款等方式创造的货币量与银行准备金之间的比率,用于度量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5.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平衡(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 Equilibrium):在市场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平衡状态,即供给的货币量等于需求的货币量。
6. 货币流量分析(Monetary Flow Analysis):通过研究货币在经济体中的流动和流通情况,以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关系,来分析和预测经济活动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这些名词解释提供了对货币流量相关概念的基本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其它形式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应量是指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给货币所形成的、为社会公众持有的债务总量,它是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或资产总额。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概念,即某一时点的货币供应量。
2.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是指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供给,它是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价变动影响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在一定的商品、劳务供给和货币供给下,如价格水平出现大幅上升,则意味着既有的货币供给只能媒介部分商品、劳务的流通,会出现明显的货币不足。
反之,价格水平大幅回落,既有的货币供给就会明显过多。
3.适度货币供给适度货币供给是指银行系统通过货币投放与信贷投放而实际注入社会的货币量与社会合理的货币需求相一致。
这个概念内涵了三层意思:一是适度的货币供给反映了适度的货币需求;二是适度的货币供给在于使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适度的货币需求量基本一致;三是如何使货币供给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能否审时度势,把货币需求调整在合理的限度内,从而使货币供给趋于合理。
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货币供给很难取得。
因为:l 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唯一闸门,从表面上看它能强制地向社会供给任意数量的币,而事实上,货币供应量是由国民经济各收支主体共同决定的,因而银行在按自己的意图供给货币的同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部门强求银行供给货币的抵触;l 适度的货币需要量与适度的货币供给量是相互依存、相互引导的,二者中任何一方因各种因素产生了波动,都会使另一方出现波动。
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之进行调控。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社会各经济主体能够按自身的意图通过货币收付行为左右货币供给量的规模,进而影响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力度及作用。
货币供求的金融抑制假说
货币供求的金融抑制假说摘要:金融抑制是一种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由于对利率和汇率人为管制造成的金融系统的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利率和汇率的管制,降低了持币成本,导致了货币的过度需求,从而进一步使得货币增长率长期高于实际gdp和通货膨胀之和,这便是中国的货币之谜。
本文引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针对金融抑制现象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和高货币增长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抑制的影响,并以金融抑制假说解释了中国货币超额需求。
关键词:货币需求;金融抑制;vecm模型针对利率和汇率管制所导致的货币需求激增和超额货币发行,本文将采用实证方法进行进一步检验。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1997~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得出经过向量误差调整的货币需求函数。
本文的贡献就在于引入了金融抑制的两个重要变量,使得模型更具备对中国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
此外,vecm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到各个变量对于货币需求的贡献度,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m1/p 和m2/p 层次的定义来估计以充分的说明金融抑制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构变化对货币需求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实际国内贷款利率rc:实际国外利率ra;实际证券市场市价总值shang:此处选取了股票市场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用以指示股市的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cpi为通货膨胀率;需求结构约束xqys: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 d p 的比例;投资占实际gdp比重来表示需求结构约束xqys;外贸依存度wmkf。
将上述变量取对数平滑后,以x-12方法对其进行季节调整,从而函数表达式为:f( le_sa, lgcpi_sa, lra, lrc, lshang_sa, ly_sa, ws, xs, u)=lm在进行长期的协整分析之前,必须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考察它们是否具备同阶整形的条件,这也是进入协整分析的前提。
结果显示,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百科名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
如:1元货币1月内平均执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职能,就起了4元货币的作用。
货币流通速度越快。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目录[隐藏]简介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和货币乘数考查原因中国趋势简介影响因素计算公式和货币乘数考查原因中国趋势简介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
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
例如,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花生,乙用这10元向丙买布,丙又用它向丁买衣服,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
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
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
货币流通速度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②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
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较慢。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这些方面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快慢不等的变化。
③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的影响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社会整体效益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
货币常用指标说明
货币常用指标说明1.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总量的重要指标。
货币供应量可分为不同的分类:- M0:即现金流通量,包括纸币和硬币在一定时间内的总量。
- M1:即狭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0和个人或企业的活期存款。
- M2:即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1和个人或企业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的存款。
- M3:即超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M2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金融工具。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对经济政策制定和货币政策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供应量的稳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
2.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间内,货币平均单位在经济交易中的周转次数。
它反映了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总需求。
货币流通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M = GDP / M其中,VM代表货币流通速度,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M代表货币供应量。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经济的状况,通常会受到消费情绪、市场信心、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 货币汇率(Exchange Rate)货币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
它反映了不同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货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贸易、外汇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货币汇率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价关系,由国家或央行进行干预调控。
- 浮动汇率是指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以自由浮动。
货币汇率的变动通常受到政府政策、经济状况、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
汇率的稳定与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
4.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制定和调控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利率比货币供给量更有效一、货币供给量1.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是指: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估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但划分的基本依据是一致的,即流动性大小。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随时可以变为现金或商品,而对持款人又不带来任何损失,货币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在流通中的周转次数就不同,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一样。
2.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广义来所就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3.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 通过调控货币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 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 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4. 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利率1. 利息率的高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的供求关系。
此外还有承诺交付货币的时间长度以及所承担风险的程度。
利息率政策是西方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政府为了干预经济,可通过变动利息率的办法来间接调节通货。
在萧条时期,降低利息率,扩大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发展。
在膨胀时期,提高利息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经济的恶性发展。
所以,利率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大幅下降将大大降 (! ) 低货币的流动性和乘数, 逻辑 上 必 然 可 以 得 到 货 币流通速度 (! ) 的大幅下 降具 有 避 免 通 胀 的 产 生 (这种观点可以很好地解 释 %&&0 1!""# 年 的 通 货 紧缩与 - ! 巨额增幅同时 共生的状况) 或减低通货 膨胀程 度 作 用 的 相 反 结 论。人们无法回避这个堪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沉淀率与货币供给量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沉淀率 与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的原因分析 —— !杜子芳
摘要:长期以来, 人们一致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过大且将其原因归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大 幅放缓上, 忽视了物价总水平变动等指标口径有偏、 测算方法不妥和有效货币供应量因总沉 淀率较高而不足的影响。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现阶段我国货 币供应量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货币的总沉淀率过高, 以及由此造成的有效供应量不足。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沉淀率 货币供应量
" 呈大幅下降之势! , 而 货币流通速度 (! )
这正是货币供应量 (- !) 过大的主要原
" 。由于通货膨胀与 因或主要原因之一 #
图 表 1
货币供应量 (- !) 过大之间的明显相关 性, 显然可以推出货币流通速度 (!) 的 大幅下降乃是造成通货膨胀之元凶的
" 结论 $ 。另一方面,由于货币流通速度
到随后的燃料、 食品和运输等大宗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大幅上 从 !""# 年粮食开始涨价, 扬, 再到 !""$ 年的 %" 月央行眼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 年的 & 月份的 ’() 环比增幅高达 无疑都被看成是中国要再次进入通货膨胀时期的明确信号。 $*#+而 & 年来第一次宣布加息,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早在 !""$ 年 , 月就曾直言不讳: “ 是否加息就看今后几个月的物价指 数了” 。这就是说, 只要有通货膨胀存在, 货币供应量过大就难辞其咎。而中国过去的 %" 年 (并非此前情况不是如此, 只是这 %" 年的数据口径一致且比较齐全) 间, 表征货币供应量的 ( 有些学者更愿意称之为实际 ./() 的相对增幅 - ! 其相对增幅远远超过不变价计算的 ./( 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的增幅之和 (见图表 %) 。 但是, 一方面多数论者认为多年来
二
下 面 我 们 接 下 来 考 察 现 价 /0" !"1 及 其 差 分, 有: ("1) ! -" )1 )+" *1 * (" )1 )+" *1 )) (" *1 )+" *1 *) . -1( ."( ) ! ") * ! 1) (1 )+1 *) ( -21 *. 3 ! ") ."( * ! 1)
(0) (1)
! "-"& **" )*/"& **" **
* - ) * - )
是指当期与基期的权数和 “商品与服务” 品种均不 变条件下的价格指数, 该指数应该视为官方公布的 所谓综合商品价格指数的理论值。其中, ( .-) ./) * 是所谓创新比, (+-)+/) * 是所谓淘汰比。
). ). )+ )+
" +- " & )*" )*/" & )* 和 " %- " & )*" )*/" & )* 分
* - ) * - ) * - ) * - )
别是新生品和淘汰品的平均价格。
).
() ./) *)为新生品的调整平 & +-2 " & )*" )*/" +3/
* - )
是淘汰品的比重。 均比重, &%的定义与此相仿, (& )*/& ** +)) (& )*/& ** +)) " !- " & **" )*/" & ** & 2* ! & 3* & 4* ! & 5*
表2
& 4* ! & 5*
(& "
)*
(& )* %& **) 是比重增加的商品 %& **) & )* / "
& 4* ! & 5*
与服务的平均价格, (& )*+& **) & !-" " )*/ "!则是比
& 4* ! & 5*
重增加的商品与服务的总比重; " ,和 & ,的定义与 此相似, 分别代表比重下降的商品与服务的平均价 格和比重下降的商品与服务的总比重。 鉴于以下关系: 恒有 & --& ,)4 由于比重权数的归一化性质, 在过去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一方面我国的 &,-。 国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不能忽略的, 例如整个必需
)* )*
品比重和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趋势十分明显。 另 一方面, 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对物价总水平及其指 数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表 # 是一个简化示例。 #4 现今 ’&( 计算时也是依据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权数进行调整的, 例如消 费品类的权数已由 )550 年的 5)4*$ 下降到 #**! 年的 6141!$ ,其中粮食的权数相应由 1476$ 降到 而服务类的权数则由 )550 年的 54*$ 上 了 74)#$ ; 升到 #**! 年的 #7471$。 但无论怎样调整也是对基 期进行的, 跳不出拉氏公式范畴。 否则 (" 8+ 74 除非经济出现滑坡等不正常情形, 由于我们总可以 " 9) 8* 将几乎永远成立。事实上, 把 " 8看成是奢侈品的价格,而 " 9总可以被看成是 必需品的价格, 而 “高价的奢侈品比重增加, 而低价 的必需品比重降低”不仅可以描述生活水准的提 高, 也是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规律之一。需要指出 的是, 在上面的示例里, 如果结构变化的特征是高 价的奢侈品比重增加,而低价的必需品比重降低, 则两者的价差越大, 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越大。 一方面商品淘汰 !4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比和新生比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新生比 也显著高于淘汰比 (不如此, 商品的日益丰富将无 从解释) , 因此必有: (. 8(+ 8*。 新生产品处于生命 04 按照商品生命周期理论, 周期的最初期,淘汰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最末期, 存续产品则处于生命周期的中间各期。相应地, 价 格比依次为: !.-". /" * 8): !+-"+ /" *9)。 显然在上述 );0 的条件下,必有 !8! .。
+ #< +
《 管理世界》 ! 月刊 " #$$! 年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 $) ()) ! ’" $!$#! !(! $%! "(" $% 相应地微分形式 (注意 #$ 为 " 年, 并不接近于 $) 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与 (.) 式比较则易见若 " #! 和 " #" ! #$ " #$ 都较小, 因而 ( " #! ) ( " #" ) 可以忽略, 则 ("-) ! #$ " #$ 式与 (. ) 式几乎无异, 但如果 " #! 和 " #" 都较 ! #$ " #$ 大, 因而 ( " #! ) ( " #" ) 不可忽略, 则 ("-) 式与 ! #$ " #$ (.) 式的差异不应忽视。事实上, 从 "**./-$$0 年 ( " #! ) ( " #" ) 几乎都在 ( " #" ) 的 "$ 年间, ! #$ " #$ " #$ 的 "$1 左右 2 倍数等于 ( " #! ) 的大小 3, 最高的 ! #$ ( " #! ) ( " #" )的绝对数高达 01 (见 "**. 年, ! #$ " #$ 表 0) 。而根据 (.) , 这些统统被算到货币流通速度 的帐上, 货币流通速度再次被低估了。 然而, ( " #! ) ( " #" ) 的不可忽略所导致的 ! #$ " #$ ("!)所产生 扭曲与以 " #! & " #" 替代 " # ! #$ " #$ "! #$ 的扭曲相比, 实乃小巫见大巫了。从表 0 的第 ! 列 数据可以看出,货币流通速度在 "**./"*** 年被 高估了, 而 -$$$ 年以后则被低估了。 因此所谓货币 流通速度下降也并非全然是事实, 很大程度上是指 标口径有偏或测算方法不妥所致。要注意的是 4 因 此导致的高估和低估均远超过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