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小说·赵树理、孙犁的小说

合集下载

孙犁的小说

孙犁的小说

孙犁的小说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孙犁原名孙树勋。

1944年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作品很多,主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新时期以来,有以散文为主的文集《秀露集》、《澹定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等出版。

1992年又有8册《孙犁文集》出版。

孙犁的小说皆为诗化小说。

《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在《荷花淀》、《芦花荡》、《光荣》等小说中,作者着力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

他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艺,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如雪的苇塘,粉红色的荷花箭,荷花叶的清幽香气,衬托出女主公对正在进行浴血战斗的丈夫的一往深情,点染她们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

作者的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地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

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描写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但也不是从再现火光硝烟入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

一句话,在长篇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也是武戏文唱的绝技。

《铁木前传》写的事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也不触及运动本身的进程,而是更着重于写人的命运,人的心灵,让读者从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性格的发展中,把握时代前进的步伐。

赏读孙犁的小说,首先可以感觉到,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根基,糅进浪漫主义情调,是孙犁艺术风格最主要的特点。

第二,孙犁的作品喷放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荡着作者对故乡的爱。

孙犁的小说对美有一种特殊的追求,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

四十年代小说·赵树理、孙犁的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赵树理、孙犁的小说..

《小二黑结婚》出版那点事

四三年春天,赵树理从农村回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 交给我一篇他写的通俗小说《小二黑结婚》。这是他 到辽县 ( 现今左权县 ) 搞农村调查,了解到一桩农村 干部迫害争取婚姻自由的青年农民岳冬至致死的案件, 他就以此为直接素材,运用了他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积 累写作而成的。我看了这篇稿子后,觉得很不错。因 为这篇小说是写男女婚姻和反对封建势力的,我送给 了彭德怀同志,他看了,很满意,就给了北方局妇委 书记浦安修同志看。她看了也很喜欢,随后即由彭德 怀同志交给了太行新华书店去付印。
《小二黑结婚》故事内容

作品叙述的是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 烟自主的故事。小二黑、小芹的自由恋爱,既要面对 金旺、兴旺兄弟这样的农村封建恶势力的破坏,还要 面对来自父母家人基于封建迷信和旧婚烟观念而产生 的阻挠 ,最终在区长的支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品所着力刻画的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农村的新 人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农村新 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阶段的精神面貌。作品描写了农 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 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 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 思想的胜利。小说魅力: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现代演绎。
孙犁的诗化小说
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
A.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显示时代风貌,于平 凡中见伟大。 B.淡化情节,抓取生活片段、场景、细节 描写人物
C.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充满诗情画意
3. 分析代表作《荷花淀》 A.解放区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识大体顾 大局,爱丈夫,更爱祖国的美好心灵 B.跳跃性的生活片断:夫妻话别――马庄寻夫 ――湖上遇敌――回村建队 C. 诗味浓郁的意境

12.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第二节《赵树理与孙犁》PPT课件

12.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第二节《赵树理与孙犁》PPT课件
❖ ---老舍女儿舒乙回忆
1、《小二黑结婚》的创作过程真实的案件。岳冬至和 智英祥 。把原本是悲剧性的事件写成大团圆的小说 。 小说抨击农村中的封建残余势力,批判封建思想,歌 颂新人物新时尚。通过一对农村“小字辈”小二黑、小芹争取婚姻
自主的故事,描写了中国农村新旧变革中新生力量与愚昧落后观念及反动封 建势力间的冲突,揭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与复杂性。
动的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花好月圆》和各种舞台剧。
40年代后期被解放区文学界树为“赵树理方 向”,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前进的旗帜,赵树 理因此确立并巩固了自己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历 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一些行政职务,主编 《说说唱唱》。1955年创作长篇小说《三里 湾》。后来又写了短篇小说《登记》、《锻炼 锻炼》等,长篇评书体小说《灵泉洞》(上)。
“文革”中1970年9月23日被批斗致死。
“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 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 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 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 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 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 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
----赵树理语
❖ “赵叔从来都是一种打扮:头 上戴一顶蓝布人民帽,身穿一 套蓝布制服,脚上穿一双家制 黑布鞋,衣服还经常是皱皱巴 巴的,一点也不挺括,这一身 打扮哪像一个作家呀?简直就 是一个活脱脱的老农呀!”
2、在艺术的通俗化、大众化方面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 艺术经验。小说汲取传统和民间艺术中有生命力的因素,融合 新小说的长处,形成雅俗共赏的评书体小说样式。在结构安排 上,重视情节的故事性和结构的完整性、连贯性,在人物塑造 上富干行动性,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显示人物性格 。
3、在语言上,他把北方农民的口语融汇在人物对话和叙 述过程中,通俗而不庸俗,口语化而又有艺术感染力,使用经 过加工提炼的群众语言,作品中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都达到了 口语化的程度,幽默风趣,贴切传神,雅俗共赏。

中国现当代文学:九、孙犁、赵树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九、孙犁、赵树理

第二十章 解放区文学创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解放区文学成就;第二节讲述赵 树理的小说创作。
教学重点: 解放区文学成就;“山药蛋派”;赵树理小 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孙犁小说的风格。
必读作品及 《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荷花淀》 文献: 《白毛女》
第一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概述
解放区的文学成就: 一、描写工农兵的小说:
三、走向民间的戏 剧: 出现了《兄妹 开荒》、《夫妻识 字》、《牛永贵挂 彩》、《惯匪周子 山》、《一朵红花》 等广泛流传的新秧 歌剧。
在此基础上,先后产生了贺敬之、丁毅执笔的 《白毛女》,阮章竞的《赤叶河》,魏风等执笔 的《刘胡兰》等代表剧作。
《白毛女》是中国现代民族歌剧 的奠基之作。故事来源于晋察冀 边区流传的一个关于“白毛仙姑” 的传说,后经鲁艺工作团改编, 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1945 年由鲁艺工作团演出,全剧以喜 儿与黄世仁的阶级仇恨为主线, 表达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 社会把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
②类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尚未觉醒、背负着沉重的历史 传统的老一代农民,以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他们的悔 悟,寄托了作者对老一代农民的殷切希望,表现了新社会 对农民教育的现实可行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
九、孙犁、赵树理
孙犁简介
孙犁,原名 孙树勋,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 荷花淀派 ” 的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 荷花淀 》,中篇小说 《 村歌 》《 铁木前传 》,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 》, 叙事诗集《 白洋淀之曲 》。
赵树理简介
赵树理,现代 小说家 、 人民艺术家 , 山药蛋派 创始人。赵 树理开创的“ 山药蛋派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 文学流派之一。他善于刻画农村中那些具有浓厚小生产者狭隘意识的富 有个性的人物,被称为描写中国乡土文化的“ 铁笔圣手 ”。其代表作 品有短篇小说《 小二黑结婚 》,中篇小说《 李有才板话 》和长篇 小说《 李家庄的变迁 》《 三里湾 》等。

40年代小说(二)--赵树理、孙犁

40年代小说(二)--赵树理、孙犁
40年代小说(二)
陈灵强
第一节 解放区小说概况


短篇小说:
赵树理、孙犁
长篇小说: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第二节 赵树理 孙犁


一、赵树理
(一)“农民”与“知识分子”


地道的农民气质 与 知识分子视角


2、采用画面联缀式的小 说结构:(具有诗的特性)
只撷取生活中最富于意义的一 个或几个特定的横截面,把人 物放在特定的时空构架,从容 不迫地展开描述。在两个横截 面之间,或是几笔带过,或不 作过渡。《荷花淀》由三个横 截面组成:一是月夜的家里, 二是几天后去看望丈夫和回来 的路上,三是紧接着战斗结束 后的荷花淀里和回家路上。 《嘱咐》则由两个横截面组成: 一是在家里的相聚,二是次日 清晨送水生回部队的路上。
《吴召儿》:红棉袄象“突然 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 来”,把棉袄白里子翻过来, “就活像一只散着黑头的小白 山羊,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 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在 不断被风吹着,像从她的身上 撒出一朵朵火花,落在她的身 上”。 只是几个瞬间,人物之外在与 内在的美,与作家主观感情上 对于美的赞赏,完全融为一体。 《荷花淀》的开始部分。

孙犁以充满诗意的笔致侧重于歌颂“变”之后 人民群众的“新”和“美”,将艺术的聚焦点 对准他们的心灵世界。
(二)独特的题材选择

孙犁小说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惊心动魄的场
面,展现的主体部分是散发着浓郁的水乡气息
的日常生活:

夫妻间的私语、离合、思念、乃至误会、龃龉,
乡亲邻里的和谐,军民之间的亲情……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三)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三)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三)一、赵树理小说的历史贡献。

赵树理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从《小二黑结婚》到《李家庄的变迁》。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创作了旨在揭示新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的农村问题小说,是赵树理对解放区文学乃至整个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赵树理的小说不是新社会的单纯颂歌,也不是新政治的简单演绎,而是紧紧追随着农村政权问题解决之后更加艰难曲折的民主改革进程,及时地反映和揭示了这一改革进程在农村社会关系的各方面、农村生活的各层面所引发的重重矛盾和种种问题,从而使他的小说成为中国农村民主改革诸问题的生动写照。

这种新的农村问题小说,是赵树理强烈的革命责任感、清醒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与新的农村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五四”以来的问题小说、乡土小说和3O年代的社会分析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塑造出了地道的翻身农民形象,并注重揭示农民在政治和精神上翻身的艰难曲折,是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又一贡献。

在赵树理之前的第一、第二代新文学作家曾先后塑造了精神麻木的旧派农民和富于反抗精神的新一代农民形象。

赵树理笔下则出现了血肉丰满的翻身农民形象。

这些形象从思想感情到个性气质以至于思考和表达思考的方式,都具有地地道道的农民特质。

不论是对落后的二诸葛、三仙姑,还是对坚韧老练的李有才,以及乐观进取的小二黑、孟祥英等,赵树理都注意揭示他们走向新生活、新社会的曲折过程,从而使这些翻身农民的形象,莫不形神俱肖,真切生动,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形象画廊。

在现代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赵树理的贡献也颇为突出。

他针对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接受水平,汲取了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小说的特长,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评书体小说形式。

这种小说既因其民族化、大众化而为工农兵群众所乐意接受,又是对通俗化、大众化的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扬弃与提高。

这种努力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描写和语言的运用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赵树理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新文学在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上获得了重大的进步。

当代文学填空题

当代文学填空题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 1966 年的文学。

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7.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9.《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1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轻灵”与“救世”——孙犁与赵树理小说中的乌托邦精神

“轻灵”与“救世”——孙犁与赵树理小说中的乌托邦精神
取其 相 同之处进 行 归并 , 臆造 出新 词 “ t i” 意 uo a , p
征兆 , 但这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迹象 , 其深层彰显的 是一种多维价值体 系相互对 峙、 交融 、 蜕变 的状
态 。 当旧的存 在 固守不 变 、 日渐 衰败 , 而新 的存 在 蓬勃 发展 、 机勃 勃 时 , 旧立新 也就 成 了时代 的 生 破
坛 的发展 。在西 学 东 渐 的文 化 交 融 过程 中 , 种 这
求 表达社 会 “ 应该 如何 ” 的理 想 。从 近 代 涌 动 的
各种类型乌托邦小说可见一斑 : 老残游 记》 如《 中
就描绘 了一个 宁 静 和谐 的地 方—— “ 桃花 山” 在 ,
人 的精 神与行 为之 间刻 画 了社会 本应 具有 的和 睦
种 普遍 选择 。所 以 , 人们 在 “ ” 新 的文 化格 局 里
总会有一种对 未来充满 既焦 虑又期待 的心理体 验。这种体验反映到文学艺术上 , 往往会激发一 种人本主义意义上 的乌托邦文学创作 , 审美 的 用 激情呼唤民众理想精神的重塑 , 应然” 用“ 的理性 追求实现改造 “ 实然” 现实 的需要 。反观上世纪 4 O年代“ 与“ 交杂 的“ 新” 旧” 文学一政治” 生产场 域, 恰恰形成 了滋生乌托邦文学的最好温床 , 而最 具代表 陛的莫过于孙犁与赵树理 的小说创作。
种东方幻想引人到文学乌托邦创作 中, 中国 而
在这种 动荡 时局 中, 乌托邦 文学更 多地 将 “ 应然 ” 的社 会想 象根植 于 “ 然 ” 实 的现 实 当 中 , 这
就产 生 了一个在 虚 拟 空 间 中用 反 现 实 的方 式 , 以
却将西 方 的乌托邦 传统 纳入 到历史 现实 中 的政 治 革命 纲领 , 且 以一 种 流 变 的样 式 影 响着 中 国文 并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五)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五)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五)2.“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民众剧社。

上海戏剧协社。

“爱美剧”的出现。

“小剧场运动”的艺术试验。

3.五四戏剧家的创作:胡适的《终身大事》。

欧阳予倩的《泼妇》。

洪深的《赵阎王》。

田汉的剧作的思想与艺术。

丁西林剧作的思想与艺术。

二、三十年代文学(一)三十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1.革命文学的论争:内容与过程。

2.左联的成立及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传播。

3.左翼文坛与自由主义作家在思想理论上的论争:与新月派的论争。

与京派的论争。

(二)三十年代的小说1.左翼小说:(1)蒋光慈、柔石、丁玲的小说。

(2)张天翼、沙汀、吴组缃的小说。

(3)叶紫、艾芜的小说。

(4)“东北作家群。

”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的小说。

2.京派小说:废名的小说。

萧乾的小说。

3.海派小说:张资平的小说。

新感觉派诸人——刘呐鸥、穆时英及施蛰存的小说。

(三)茅盾1.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

2.《蚀》、《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内容。

3.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特征。

(四)老舍1.老舍小说构筑的“市民世界”。

2.《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

3.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五)巴金1.前期小说对青春的歌赞:《灭亡》。

《爱情三部曲》。

2.《家》的杰出成就。

3.后期小说对人生世相的揭示:《憩园》。

《寒夜》。

(六)沈从文1.沈从文小说构筑的“湘西世界”。

2.《边城》的创作成就。

3.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征。

(七)三十年代的新诗1.“中国诗歌会”及臧克家的诗: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特点。

臧克家的诗。

2.后期新月派与徐志摩后期的诗。

后期新月派。

徐志摩后期的诗。

3.现代派诗人的诗:现代诗派。

戴望舒的诗。

卞之琳的诗。

“汉园三诗人”的诗。

(八)三十年代的散文1.林语堂的散文。

2.左翼作家的散文:艾芜的散文。

萧红的散文。

吴组缃的散文。

3.“京派”及其他作家的散文:何其芳的散文。

李广田的散文。

吴伯萧的散文。

丽尼的散文。

(九)三十年代的戏剧1.“国防戏剧”运动。

四十年代小说(三)

四十年代小说(三)
(1)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 《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
(2)恋爱婚姻习俗。《登记》、 《小二黑结婚》。
4)坚持现实主义精神
赵树理的小说继承了“五四”文 学传统,坚持了现代知识分子独立 的理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不趋时、 不媚俗。不盲从。作品写农民在新 生活中的现状、精神面貌,他们的 矛盾、变化、憧憬。农村进步的长 期性、复杂性等等,具有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
2、赵树理的文学观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乡土文学家。是 “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多来自 他熟悉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是继鲁迅之 后最了解农民的一位作家。与鲁迅一样, 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不 仅在于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 且在于精神被奴役,他懂得农民摆脱旧的 文化制度、风俗习惯的艰巨性,所以。他 在观察和表现中国农村社会时,即从农民 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
3、赵树理作品的成就
赵树理小说的创作主要以农村 生活斗争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为题材, 他是我国真正熟悉农村、热爱人民 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之一,他的作品 乡土气息浓厚,真实地再现了我国 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有一种 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 众化风格。
1)反封建的内容
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 内容。从他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 到《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 以及解放后的《三里湾》、《锻炼锻 炼》等小说,多从家庭人伦关系角度 表现反封建内容,反映社会变革。体 现了作家深厚的生活根底及对生活的 洞察力和魄力。
2)艺术形式的民族化
A在结构上,运用中国传统的评书、章 回体小说形式,注重故事的完整性,讲究 情节的连贯性。根据当时农民的文化水平、 欣赏习惯,创造出一种既能说又能看的现 代评书体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赵树理、孙犁的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赵树理、孙犁的小说
赵树理作品的一个总的主题就是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变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婚烟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婚烟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40年代小说:
赵树理、孙犁
孙犁的小说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 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与生活。 他的小说,也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场景,渲 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的色彩,这形成了 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
孙犁艺术上对鲁迅师承,以及曾受到普 希金、契诃夫、梅里美等外国作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在创作方法上虽以现实主义为主, 但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以他为首,后 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丛维熙等, 追随其创作风格,在50、60年代形成了被称 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小二黑结婚》描写解放区农村的个性解放:歌颂新人 形象小二黑、小芹――批判封建迷信专制(二诸葛、 三仙姑)――打击农村恶势力(金旺兄弟) B.正面表现农村政治斗争 《李有才板话》描写解放区建立民主政权和实行减租减 息:地主与农民的斗争――工作员的两种作风(章工 作员、老杨)――农民的三种态度(李有才、“小” 字辈、老秦)
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问题小说”和新评书体


“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 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 的问题,感到不解决会妨 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 把它提出来”。 “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 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 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 ——赵树理

题材类型: A.描写农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反映社会变动。
孙犁 与“荷花淀派”
孙犁(1913-- )赵树理、周立波和 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 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 笔”。孙犁原名孙树勋。1944年 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小 说诗歌文学作品,受到广泛赞扬。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很多,主要有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 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一、填空题2.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3.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准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8.《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10.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11.《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1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15.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都梁的《亮剑》20.王蒙90年代的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和《狂欢的季节》集中体现了作家晚年的怀旧情结和对革命的深入思考。

21.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创作风格论文

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创作风格论文

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创作风格摘要:赵树理与孙犁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个性有所差异。

具体表现在作品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三方面,于此略作比较。

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个性;题材;主题;艺术风格;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创作技巧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98-01自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创造性地将农民引进小说领域,真诚地将他们奉为作品的主人公之后,农民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不渝的审美对象,农村题材小说川流不息,蔚为壮观。

其间,赵树理、孙犁他们通常以普通农民为视角,叙述和思维具有浓厚农村乡土气息。

特别是孙犁,他的小说,塑造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乡村普通百姓的乐观、无私和勇敢,具有一种鼓舞大众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诗意向上的力量。

他以农村乡土小说为输出革命和继续革命理念的所在,十分注意塑造农村乡土世界中具有高度革命觉悟的农村革命新人。

一、艺术风格方面1、从题材上看赵树理完全称得上是一位具有大众风格的农民作家。

他出身农家,长期同农民生活在一起,同农民建立起了鱼水般的感情,并立志要写农民、唱农民,写给农民读。

因此,他的作品以农民的视角和思想感情看待生活,观察社会,选取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在工作中及时引起注意的社会意义深刻的创作主题,他将这些社会问题通过文学形式艺术地再现出来,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腔热情地表现农民的生活、心理和农民的气质特点及审美情趣,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

孙犁的小说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特征,描写的是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抗日根据地党领导下的农民,无论是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还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韵律和人物心灵,无不有着这个伟大时代的鲜明特色,显示了坚忍不拔、开朗热情、乐观自信的生活美和性格美,给读者以积极向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审美感受。

2、从主题上看赵树理的作品并不以雄伟的气势取胜,而是寓韵味于平淡幽默之中,掩卷之后发人深省,显示了一种见微知著的风格特色。

浅论赵树理和孙犁的创作

浅论赵树理和孙犁的创作

(一)他们都擅长写农村题材,塑造了一大批的农民形象他们都擅长写农村题材。

孙犁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喜爱和偏好来选择描写对象,而并非以是否“重大”为唯一准绳。

因此在他叙述抗日战争时代风云的小说中,正面叙述的往往不是炮火硝烟、刀光血影,而更多的是战争背景下抗日军民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和情感变化等,其着眼点始终放在民间的乡土中国如何对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作出自己的回应。

他的艺术处理方式不是将革命斗争史诗化、戏剧化,而是将其日常化、乡土化。

在《荷花淀》中,“妻子送郎上战场”这样一个解放区文学中习见的主题,被作家表现得极富人伦情感:小家庭院的温馨、中国妇女的忠贞、青年夫妻间的恩爱。

而这一切一头系结着白洋淀的风物人情,一头升华到民族大义的神圣情感,开创了纳“革命”主题于乡土文学的先例。

出现在孙犁作品中的人物也大多带有浓郁的民间乡土生活气息。

如《风云初记》中单纯、热情的春儿,憨厚、质朴的芒种,耿直、刚毅的高四海,厚道、乐观的长工老温,聪明又有几分迂执的民间艺人变吉等;反面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的,如蒋俗儿浑似一个俏丽的荡妇加泼妇,高疤整个儿就是江湖上的土匪兼兵痞,老蒋是个傍着有钱人谋食的二流子,田大瞎子则是乡间精于算计的土财主。

这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乡土中国的社会基础,他们之间的错综关系既表现出传统的人伦关系和人伦情感,又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年代注入了新鲜的历史内涵。

作家以这种方式寄寓了自己对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人民的深切眷恋、深厚情感和深情赞颂。

(二)赵树理和孙犁的作品中都较多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赵树理和孙犁的作品中都较多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三)赵树理和孙犁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一同发扬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赵树理和孙犁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传统。

传统。

(一)在艺术构思上,二者切入生活的角度不同。

(二)从语言上来看,赵树的语言质朴、幽默,是真正口语化、大众化的从语言上来看,赵树的语言质朴、幽默,是真正口语化、语言。

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赵树理与孙犁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赵树理与孙犁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两位杰出的农村题材小说家。

二者的创作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又有些许差异。

本篇学术论文将从题材选择、角色形象、叙事手法以及意义传达等方面对赵树理与孙犁的农村题材小说进行比较分析。

一、题材选择赵树理的小说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写农民小说。

他的小说家喻户晓,例如《红高粱》、《茶馆》等。

赵树理的小说多以收成、人物之间的矛盾、农民生活、历史事件等为主线。

他通过农村题材来反映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孙犁的小说同样以农村生活为主题,但更多的是通过这一主题反映出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小说是《荷花淀》和《围城》,这两部小说描写了现代化大城市中的弊端和矛盾。

相比于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孙犁更加注重反映现代化以及城乡差异的问题。

二、角色形象赵树理的小说中角色形象生动,情感细腻。

他善于刻画一些特别的人物形象,如《红高粱》中的北风、新兵团中的李力君等。

他的小说中多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农民,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真正的幸福。

孙犁刻画的角色形象则更加注重现实问题。

他善于用笔刻画一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物,如《荷花淀》中的小金,这些人物面临着一些沉重的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良心坚持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三、叙事手法赵树理的小说常用类比、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善于运用夸张等技巧来加强文学效果。

例如在《红高粱》中,他运用了设定“高粱女儿”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赵树理的小说也善于使用多层次、多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孙犁的小说则更加注重情感和意义的传达。

他的小说中多使用长段式描写,通过反复的笔触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此外,孙犁也善于运用隐喻和类比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意义传达赵树理的小说目的则常常是为了唤起人们的责任感和思考。

他的小说中包含着许多社会性的思考和批判,着眼于社会矛盾和问题。

孙犁的小说则涉及到更加深刻的思考。

他的小说往往着眼于人性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通过小说来引起读者对于社会矛盾以及人性问题的深刻反思。

孙犁与赵树理创作风格之比较

孙犁与赵树理创作风格之比较

孙犁与赵树理创作风格之比较孙犁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

原名孙树勋。

河北省安平县人。

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

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

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

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

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

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

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

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
在十年浩劫中,赵树理受到严重冲击,身心受到极度摧残。1970年9月23日, 在饱受了多天病痛《小二黑结婚》(1943、5)。主要描写了根据地农村刘家峧一 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为冲破封建传统礼教、争取婚姻自主, 与阻碍他们的金旺、兴旺等混进农村干部队伍中的恶霸势力和他们 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亲“二诸葛”、“三仙姑”之间的斗争, 歌颂了新政权领导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批判了农村中的封建 落后思想意识,揭露了封建反动势力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罪恶, 赋予了作品崭新的时代主题和思想意义。小说是根据抗战时期发生 在山西辽县农村的一个真实故事,岳冬至和智祥英自由恋爱、被迫 害致死的悲剧改编而成的,但更典型,更有积极意义。
第二,写出了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翻身之后,必须在思想精神上也获得 翻身,反映了农民进行思想改造的艰难过程。对于农民精神状态的挖掘,一直 是新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赵树理继承了新文学思想启蒙的传统,以大量笔墨 揭示了农民身上的封建迷信观念和作为小生产者的落后思想意识,表现了新的 政权和新的思想观念对农民旧思想旧观念的教育改造。如《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邪不压正》等都批判了农民的封建迷信 思想、胆小势利心态和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小二黑结婚》塑造了两个具有迷 信思想的落后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通过他们的拙劣行为,反映了农 民的落后思想意识。《李有才板话》中写到了一个老秦形象,尽管生活在阎家 山的最低层,却固守着封建等级观念不能自拔,反映了老一代农民悲惨可怜的 生活和精神地位。尤其是在《邪不压正》中,通过下河村村干部小昌因为斗地 主有功,而仗势欺人,甚至以自己的权势多份财产,威逼中农王聚才的女儿软 英嫁给自己的儿子,处处为自己谋利益,反映了当时华北解放区土改运动中, 农村干部多吃多占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表现出了很高的认识价值。可以想 象,小昌那样的干部,实际上就是阿Q革命成功后的具体表现。赵树理在歌颂 农民的优秀品质和翻身解放的喜悦时,并没有忘记农村中广泛存在着的落后现 象,而对它们进行深刻的挖掘,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作家对农民以及广 泛的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可以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继鲁迅 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 第三,歌颂了解放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新的人物和新的政权。 这是赵树理小说的主体部分。 总之,赵树理的小说,作为一种历史叙述,多方面地展示了中国农村正在发生 的巨大变化,并预言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犁的诗化小说
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
A.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显示时代风貌,于平 凡中见伟情完美结合,充满诗情画意
3. 分析代表作《荷花淀》 A.解放区农村妇女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识大体顾 大局,爱丈夫,更爱祖国的美好心灵 B.跳跃性的生活片断:夫妻话别――马庄寻夫 ――湖上遇敌――回村建队 C. 诗味浓郁的意境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 《暴风骤雨》是反映土改斗争的两部作品,并 于1951年分别获得前苏联斯大林文学奖第二、 第三等奖。
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是,其创 作构想、情节发展、人物设置都是 按照当时关于农村土地改革与农村 阶级斗争的理论与政策来安排与设 置,同时结合了作家个人对农村具 体生活与人物的理解。
《小二黑结婚》重要评论

《小二黑结婚》写的是一个农村中恋爱的故事。…… 作者是在这里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吗 ? 不是的!他是 在讴歌新社会的胜利 ( 只有在这种社会里,农民才能 享受自由恋爱的正当权利 ) ,讴歌农民的胜利 ( 他们 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懂得为更好的命运斗争 ) ,讴 歌农民中开明、进步的因素对愚昧、落后、迷信等等 因素的胜利,最后也最关重要,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 势力的胜利。作者对二孔明与“三仙姑”的描写,算 得是够讽刺的了,但当我们看到这两位“神仙”为自 己儿女的事情弄得那么狼狈不堪的时候,我们真有点 可怜起他们来,待到后来看到他们的转变,简直要喜 欢起他们来了。原来作者攻击的对象,并不是他们, 而是金旺兄弟,那些横行乡里的恶霸们。(周扬)
40年代小说:
赵树理、孙犁
解放区小说创作以1942年的延 安文艺整风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最初的解放区 小说大多与抗战有直接关联, 国统区作家进入延安,用反封 建思想表现革命根据地的生活。
»»»»»
»»»»»
第二阶段 1942年延安文 艺整风和毛泽东《在延安文 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 后,解放区小说创作发生了 根本的变化。
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问题小说”和新评书体


“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 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 的问题,感到不解决会妨 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 把它提出来”。 “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 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 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 ——赵树理

题材类型: A.描写农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反映社会变动。
《小二黑结婚》作者创作谈

我的材料大部分是拾来的、而且往往是和材料 走得碰了头,想不拾也躲不开。因为我的家庭 是在高利贷压迫之下由中农变为贫农的,我自 己又上过几天学,抗日战争开始又作的是地方 工作,所以每天尽和我那几个小册子中的人物 打交道;所参与者也尽在那些事情的一方面。 例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就是我父亲的 缩影,兴旺、金旺就是我工作地区的旧渣 滓;……
赵树理小说的贡献:解放区的“赵树理方向”
A塑造解放区农村的新人形象――农民的生活,农民的 心理,农民的语言。
B农村“问题小说”――直面农民关切的事和亟待解决 的问题折射现实生活斗争。
C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以人物自身言行表现 人物性格的方法,评书体的说故事形式,质朴风趣的 农民口语,推进了现代小说的民族化。 例如:二诸葛、三仙姑的“忌讳”是小说大故事中套 着的小故事。作者以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性格, 对落后事物给予了含笑的批评,以笑声来轰毁旧思想, 让落后人物在笑声中与过去告别。叙述和描写完全是 口语化的。
《小二黑结婚》出版那点事

四三年春天,赵树理从农村回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 交给我一篇他写的通俗小说《小二黑结婚》。这是他 到辽县 ( 现今左权县 ) 搞农村调查,了解到一桩农村 干部迫害争取婚姻自由的青年农民岳冬至致死的案件, 他就以此为直接素材,运用了他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积 累写作而成的。我看了这篇稿子后,觉得很不错。因 为这篇小说是写男女婚姻和反对封建势力的,我送给 了彭德怀同志,他看了,很满意,就给了北方局妇委 书记浦安修同志看。她看了也很喜欢,随后即由彭德 怀同志交给了太行新华书店去付印。
《小二黑结婚》出版那点事

《小二黑结婚》久久不给出版,我便去找彭德 怀同志,向他说明情况。彭德怀同志听后,就 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字,记得是“象这样从群 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 以示支持。这个题词由彭德怀同志亲自交给了 北方局宣传部长李大章同志,由他转交太行新 华书店,小说才得以出版。彭德怀同志热情的 题词,即印在《小二黑结婚》一书的扉页上。 (杨献珍)

荷 花 淀 (节选)
孙 犁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 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撸的手并没有慌,水 在两旁大声的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 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 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 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 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 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了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 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进了水里去。渐渐 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 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




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 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 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的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 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 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 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 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的那只大船击沉了,一切都沉 下去了。 残酷的战争被革命的乐观主义激情所溶化,血腥 的战火从正面淡出,呈现的是一幅洋溢着胜利和 信念的美丽的战地风景,弥漫着生活气息,散出 浓浓的诗味。
《小二黑结婚》故事内容

作品叙述的是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 烟自主的故事。小二黑、小芹的自由恋爱,既要面对 金旺、兴旺兄弟这样的农村封建恶势力的破坏,还要 面对来自父母家人基于封建迷信和旧婚烟观念而产生 的阻挠 ,最终在区长的支持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品所着力刻画的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农村的新 人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农村新 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阶段的精神面貌。作品描写了农 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 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 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 思想的胜利。小说魅力: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现代演绎。
孙犁的小说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 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抗日战争和 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与生活。 他的小说,也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场景,渲 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的色彩,这形成了 他小说的诗意抒情风格。
孙犁艺术上对鲁迅师承,以及曾受到普 希金、契诃夫、梅里美等外国作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在创作方法上虽以现实主义为主, 但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气息。以他为首,后 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韩映山、丛维熙等, 追随其创作风格,在50、60年代形成了被称 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孙犁 与“荷花淀派”
孙犁(1913-- )赵树理、周立波和 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 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 笔”。孙犁原名孙树勋。1944年 在延安发表小说《荷花淀》等小 说诗歌文学作品,受到广泛赞扬。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很多,主要有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 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长篇小说创作在解放区文 学创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最先产生的是以章回体 写的抗日英雄传奇故事。

柯蓝1944年发表的《洋铁桶的故事》、马烽和 西戎1945年写成的《吕梁英雄传》、孔厥和袁静 1948年完成的《新儿女英雄传》等。
这类作品共同的特点是:刻画敌后 农民抗日英雄形象,表现他们的英雄气 概,映现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日反帝的战 斗精神;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带有传奇 性;用章回体,语言通俗,借鉴评书手 法。有人把这类作品统称为“新英雄传 奇”。
解放区小说创作: 赵树理、孙犁
赵树理(1906—1970),山 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 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 而蜚声解放区文坛。建国 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下乡 集》、《赵树理小说选》 及长篇小说《三里湾》、 长篇评书《灵泉洞》(上) 等。在他的影响下,马烽 等山西籍作家形成了一个 被列为“山药蛋派”的作 家群体。
其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追求 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恰相吻合,以至于产 生了所谓“赵树理方向”的口 号。赵树理小说多选自他熟悉 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他是继 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 一位作家。
赵树理的评书体小说
与鲁迅一样,赵树理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 从农民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去 进行历史的考察。 赵树理作品的一个总的主题就是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 经济上翻身的过程中,精神上的转变——农民精神、心理 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婚烟 关系、婆媳关系等)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程,
《小二黑结婚》描写解放区农村的个性解放:歌颂新人 形象小二黑、小芹――批判封建迷信专制(二诸葛、 三仙姑)――打击农村恶势力(金旺兄弟) B.正面表现农村政治斗争 《李有才板话》描写解放区建立民主政权和实行减租减 息:地主与农民的斗争――工作员的两种作风(章工 作员、老杨)――农民的三种态度(李有才、“小” 字辈、老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