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先生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
名医医案精读秦伯未施今墨秦伯未经验选之...
名医医案精读秦伯未施今墨秦伯未经验选之...
名医医案精读秦伯未施今墨秦伯未经验选之小便流浊
尿道流出浊物似脓,混有血液者为赤浊,不混血液者为白浊。
小便前排出较多,尿时不觉疼痛,多因心气不足,相火妄动,湿热下注。
初起用治浊固本丸,后用萆分清饮。
过去有治游史者,常与淋证并见,尿时刺痛,用八正散加土茯苓、
萆薢。
小便色黄浑浊不清,多见于热证,《内经》所谓:“水液浑浊,皆属于火。
”治宜处方内的加滑石、木通清利。
如果出现在杂病中,色不甚黄,澄清后有粉样沉淀,多为中气不足,用保元汤加芡实、升麻。
治浊固本丸黄柏黄连茯苓猪苓半夏砂仁益智仁甘草莲须
草分清饮
萆蒲乌药益智仁茯苓甘草盐
八正散
扁蓄木通霍麦山栀甘草车前大黄滑石
保元汤
黄諾人参甘草肉桂。
秦伯未:头绪分明讲《金匮》的治咳方
秦伯未:头绪分明讲《金匮》的治咳方导读最近网上有很多感冒和咳嗽的验方和经验,值得借鉴参考,归根朔源,学习经典是提高临证效果的不二法门,今天我们一起跟中医活字典秦伯未老一起学习或复习一下《金匮要略》治疗咳嗽的方法吧。
〖咳嗽、上气病〗作者/秦伯未上气的上字读上声,即气分上升的意思。
在病理上有因咳而气升的,也有因气升而作咳的,故咳嗽和上气很难划分。
但在治疗上咳嗽和上气毕竟有所区别,兹先就《金匮》对于本病的原因作出如下的分类。
1寒邪(1)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2)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2热邪(1)大(《金鉴》谓当是火字)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2)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3)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3水饮(1)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2)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3)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内经》上说:“肺病者喘咳逆气”,又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胀满膨膨而喘咳,”故咳嗽上气无不关于肺。
肺气阻塞,不能清肃,如何去其致咳之原因,实为治疗的目的。
从《金匮》用药来说,有麻黄、桂枝的散风寒,麦冬、石膏的清火,皂荚、泽漆的行痰,厚朴、半夏的理气燥湿,射干、紫菀的降逆气,干姜、细辛的化水饮等,可见包括了多种因子。
而这些因子又非单独发病,有风寒兼水饮者,有外邪挟内热者,也有因体虚或症情迫急而随症施治者,故除皂荚丸专攻浊痰外,其他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越婢加半夏汤和小青龙加石膏汤等都为复方一类。
必须辨别哪方面是主因,哪一项是主症,然后对于《金匮》的治咳方剂可以头绪分明,也说明了上面所说的寒邪、热邪和水饮仅在大体上分类,不能以此划界自守。
后人以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不是真的无声,指音小而不响)为嗽,意思是气,上作咳,痰升成嗽,故治咳嗽注重顺气化痰,一般用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为主方。
秦伯未先生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
57.奔豚汤(当 芎 夏 葛 甘 芍 姜 李根皮 )---解散寒热而降逆气。和阳虚寒气上冲的奔豚症治法区别是:一重在肝,一重的肾。两者截然不同。“奔豕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 热,奔豕汤主之”。
58.苓桂味甘汤----重在制止冲气。“青龙汤下之,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72.橘皮汤(橘皮 生姜 )---理气止呕法。
73.橘皮枳实生姜汤---30.9.15兼有宽胸作用。
74.橘皮竹茹汤---(橘皮 竹茹 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也是橘皮汤加味,宜于呕吐之属于胃中虚热者。
75.薏苡附子散(45.30)----祛寒利湿,舒展胸膈痹闭。“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61.茯苓泽泻汤(茯16 桂4 术9 甘4 姜8 泽8 )---与五苓散性质相挥。五苓以利小便为主,此则以呕吐为主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62.
63.泽泻汤----“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64.五苓散-----〈〈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65.枳术汤(枳实 白术 )健中化湿。后来常用于脾胃薄弱,消化不良,作为消补兼施法。“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66.栝蒌桂枝汤----即桂枝汤加瓜蒌,宜于表热不退,津液损伤筋脉失养所呈现的痉状,并非痉病主方。
67. 栝蒌瞿麦汤----(瓜蒌根6瞿麦3山药9茯苓9附子6)生津利水为主,加附子当是助其气化。
26.甘草干姜汤-----4。2温养肺胃法。〈〈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 渴者,嘱渴。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秦伯未秦伯未中医入门-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搜索文档或关键词普通分享>秦伯未中医入门VIP免费2016-07-2070页用App免费查看秦伯未中医入门(一)?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和医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
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
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
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
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
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
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
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
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
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前言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怎样着手学习?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
国医秦伯未《金匮要略杂病浅说》之惊悸!...
国医秦伯未《金匮要略杂病浅说》之惊悸!...
《金匮要略》上指出惊悸的定义:“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
”
品老认为:经合计,既然同是心跳心慌的病症,为什么张仲景一定要区分开来呢?
秦老认为
凡暂时受外来刺激而心跳的叫做惊;
因内脏衰弱,长期恐吓心跳,或微有声响即心跳不宁的叫做悸。
故惊为实证可镇静,
悸为虚症则必须滋补,这是中医辨证细致的结果。
一般所用枣仁汤(枣仁、人参、黄芪、当归、茯苓、陈皮、甘草、远志、莲子、姜、枣)、
加味安神丸(地黄、芍药、川芎、当归、陈皮、贝母、黄连、甘草、茯神、麦冬、远志、枣仁、硃砂)
琥珀养心丸(琥珀、龙齿、远志、蒲、茯神、人参、枣仁、生地、当归、黄连、柏子仁、硃砂、牛黄)等,都是治疗虚证的方子。
《金匮》对惊悸只提出“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等分
(各等分这里指的是痰饮引起的心悸,
这个方子主治水饮之心下悸证。
水饮内停,上凌于心,遏阻心阳,而致心下悸动。
方中麻黄半夏,一宣通肺气,以散水邪;后者和胃降逆,以蠲寒饮。
二者相合,用于饮盛而阳郁的病变。
又因水饮既积,难以骤除,又麻黄过用,发越津气,故本方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可知仲景制方之严谨。
又说:
火邪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这是误用温针引起的坏证应该与本文无关!
看来惊悸这个病有虚有实!虚症多,实证少!无论何症,均需要辩证论治!
医者贵在识证,否则再好的方子,用之不当,反成祸患!。
秦伯未:揭秘中药配伍与用量的奥秘
秦伯未:揭秘中药配伍与用量的奥秘一、配合(包括禁忌)一药有一药的作用,通过药与药的配合,能促使作用加强,或减少不良反应,发挥更好的效能,这是中药配合应用的重要意义。
从单味药的应用到配合应用,再发展到方剂,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前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药与药配合的反应,不仅指出了有利的一面,还指出了不良的一面。
共分六类:1 相须:即两种功效相同的药物经过配合使用,可以互相促进加强效果。
如知母配合黄柏,滋阴降火的作用更强,成方中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就是知母与黄柏配合使用的。
2 相使:两种不同功效的药物,配合后能使直达病所,发挥更好的疗效。
如附子以茯苓为使,成方中真武汤、附子汤均用茯苓为附子之使。
3 相畏:一种药物能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克制,因而减低或消除其烈性的,叫做相畏。
如半夏畏生姜,故炮制时即以生姜制半夏毒,中半夏毒者亦以生姜解救。
4 相恶:两药合用时,因牵制而减低其效能,叫做相恶,恶是不喜欢的意思。
如生姜恶黄芩,因黄芩性寒,能降低生姜的温性。
5 相杀:指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如防风杀砒毒,绿豆杀巴豆毒。
6 相反:合用后能发生剧烈的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相反和相畏的药必须慎用,所以前人编有十八反歌和十九畏歌。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
歌中所提十八种药,即表示相反比较显著。
如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与乌头相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与甘草相反,人参、沙参等和细辛、芍药与藜芦相反。
十九畏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煴炙煿莫相依。
歌中所提十九种药,即表示相畏比较显著。
如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荆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1957年资料7 秦伯未 金匮要略襟病浅说(续)
6.夫吐血欬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吐血是一个重要症,上面的叙述显然不够全面。但在这数条中包括了热症、虚症和死症,从一般来说,吐血的原因也以热症和虚症为最多,只是
症状和方法,无论如何不够详细的。我认为治疗血症,可以参考葛可久的“十药神书”和唐容川的“血证论”。并必须分别三因:外因多为风火暑燥的激动,治宜甘凉清肃,或轻清滋养;内因多为肝肾心脾的损伤,治宜壮水潜阳或导火归元,或苦辛顺气,或大补气血;不内外因多为坠下跌伤,努力并气和烟酒所造成,治宜祛瘀和络,或予通补。此外,缪仲淳的吐血三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使血液循行经络,自然不向外溢,在血症初起用此,可以避免许多流弊。
二十八、鼻衂症
鼻衄多为热症、轻症,暂时发作,虽有出血不止,发现虚脱现象者,毕竟少数。“金匮”上说:“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目黄当指内热而言。又说:“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也不外指阳气鼓动,迫血妄行。可惜仲景没有留下方剂,其实后世也极少治衄专方,一般多在清热方内加入茅花、柏叶、藕节等,较重的再入生地、阿胶,最严重的用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皮)。
二十六、惊悸症
“金匮”上指出惊悸的定义:“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即为悸。”惊和悸同样是心跳症,为什么一定要分开来说,我认为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凡暂时受外来刺激而心跳的叫做惊;因内脏衰弱,常期恐懗心跳,或微有声响即心跳不宁的叫做悸。故惊可镇静,悸则必须滋补,这是中医辨症细致的一斑。一般所用枣仁汤(枣仁、人参、黄芪、当归、茯苓、陈皮、甘草、远志、莲子、姜、枣)、加味安神丸(地黄、芍药、川芎、当归、陈皮、贝母、黄连、甘草、茯神、麦冬、远志、枣仁、硃砂)和琥珀养心丸(琥珀、龙齿、远志、菖蒲、茯神、人参、枣仁、生地、当归、黄连、柏子仁、硃砂、牛黄)等,都是为了虚症而设。“金匮”对惊悸只提出“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系指水饮所引起的心悸又“火邪者,桂枝去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当是温针等误治的坏症,与“动则为惊,弱则为悸”,不相联系。
著名中医药学家秦伯未详解五脏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
著名中医药学家秦伯未详解五脏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秦伯未(1901~1970年),原名之济,号谦斋,上海市人。
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诵读医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先悬壶沪上,后曾在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执教,精研内、难、仲景学说,致力于医教研工作。
1955年调北京,历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秦氏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内科杂病。
对时令病、老年病,临床上强调抓主症以明病机,再立法遣方用药,理法方药贯通,辨证精细,治法多变,处方稳重,用药轻巧,疗效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秦氏从早年著《内经类证》,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到晚年集理论与临床之大成的《谦斋医学讲稿》一书的出版,共著书六十余部,计千万余字,真可谓邃精岐黄、著作等身。
秦氏还广列门墙,遍栽桃李,不遗余力地培养中医人才,尤其在中医教学、中医函授教学和普及中医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国最早开办中医函授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在继承与发扬中医科学、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
要了解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
中医对于疾病,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对于病因,主要分为内、外和不内外因;对于辨证,主要分为八纲、六经、三焦以及卫气营血,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脏腑。
这里不再多引文献来说明,只举一个浅近的具体例子。
比如说,感受风寒引起咳嗽,因肺主皮毛,职司清肃,常用麻黄、紫苏疏散,杏仁、象贝化痰止咳。
即使邪在鼻腔、喉头,出现鼻塞流涕,喉痒音哑,治疗上也从“肺开窍于鼻”和“喉为肺系”来考虑,用辛夷、苍耳子通窍和蝉衣、胖大海等润喉。
这些药物都是走肺经的,也就是都通过肺脏来治疗。
再说,感受风寒后出现腹痛泄泻,饮食呆减,则因胃肠主受纳、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苏、木香、乌药、生姜等温中散寒的胃肠药。
秦伯未,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
秦伯未,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八、水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运用今天,就我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介绍水肿病的几个基本治法,以期找出一套治疗规律。
治法是从理论来的,应该从理论谈起,现在倒过来从治法谈到理论,主要是便于理解和结合临床,没有别的意思。
是否有当,请予指正。
中医治疗水肿有六个基本法则,随着不同证候而灵活运用。
这六个基本法则如下。
1.发汗用于水在表,肿在腰以上,头面特别明显,及有外感症状的,药如麻黄、浮萍、紫苏、防风。
(发汗须通过宣开肺气,也称“宣肺”、“开肺”,但宣开肺气亦能促使利尿,不一定为了发汗,故有时用杏仁、桔梗一类。
)2.利尿用于水在里,肿在腰以下,下肢特别明显的,药如车前、泽泻、茯苓、猪苓、大腹皮、冬瓜皮、木通、防己、葫芦瓢。
(淡味的通草等称为淡渗药,亦属于利尿,力量薄弱,水肿上较为少用。
) 3,燥湿用于水在里,腹满舌腻,及有消化不良症状的,药如苍术,厚朴、半夏、砂仁、蔻仁。
(燥湿是化湿法中的一种,轻者用藿香、佛手等芳香药,称为芳化,重者用苦温辛燥药,称为燥湿。
凡化湿不能离开脾胃,故包括和胃、健脾。
)4.温化用于水在里,小便不利由于膀胱气化不及,或脾不制水而肾阳亦虚的,药如附子、肉桂、干姜、胡芦巴、椒目。
(主要是温肾阳故亦称温肾,温肾又多与补肾结合,亦用熟地、山萸、仙灵脾等,但不是直接退肿法)5,逐水用于水在里,二便癃秘,以致水势泛滥,腹大如鼓的,药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亭苈子巢丑,(水从大相出,系一种下法,亦用大黄槟梅积实等。
)6.理气用于水在里,院腹胀满的,药如木香、青皮、陈皮,枳壳、沉香。
(气行则水行,不是直接退肿法。
)治疗水肿的主要目的在于消水退肿。
这六个基本治法中,有直接消水退肿的.如发汗利尿,燥湿、逐水:也有间接消水退肿的,如温化、理气,包括宜肺、和胃、健脾。
临床上因燥能胜湿及水湿都从小便排出,故燥湿和利尿成为必用之法;又因气行则水行,故常以理气作为协助。
秦伯未讲《金匮》:中医中风的前生今世
秦伯未讲《金匮》:中医中风的前生今世《金匮》所说中风,不同于《伤寒论》的中风,《伤寒论》的中风是一种感冒,即所谓伤风症,这里的中风是指四肢偏废,和痹病的手足酸痛相似。
故《金匮》首先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说明中风和痹在肢体不遂上有半身和手臂局部的不同;在感觉运动上,中风是手不能握,足不能行,不觉痛痒,痹病是手指能屈,但举臂疼痛,屈伸不能自如,两者有着显著的区别。
古代认为中风病由于体虚而感受风邪,可以由经络深入脏腑。
故《金匮》说:“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浮为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这里所说:“虚寒相搏”,就是正气虚弱而外邪侵袭,所说“正气引邪”,就是邪气所伤的一边经络放纵无力,为无病的一边所抽引而成为口目歪斜,这是中风证的一般证候。
再观察其病在肢体的称作中络、中经,病在内脏的称作中腑,中脏。
所以侯氏黑散是中风表里的通治方,方内人参、白术、茯苓补正和中之外,有细辛、防风、桂枝祛风寒,当归,川芎和血活络以治表,黄芩、菊花、牡蛎清热,皂矾、干姜、桔梗化痰湿以治里,近人以为中风即脑出血。
脑部出血灶有大小及出血的部位有不同,于是专用脑出血来解释《金匮》中风,遂有一无是处之感。
正因为此,对于“千金方”的小续命汤(防风、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姜、枣)愈加怀疑了。
其实感受暴风严寒的刺激,也能招致僻不遂症,不一定由于脑出血,相反地,前人也明白中风症并不完全由于外风。
如《内经》上说:“阳气者大怒则形(现于面色的意思)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
”又如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
”极其重视情志刺激和血行不调,即是现在一般所谓中风。
故必须明确中医论中风有内外二因,后人分析外因为真中风,内因为类中风,类中风的意义是类似中风,说明风自内生,亦致昏仆,形似外风,实与外风无关。
秦伯未,少腹痛,脐腹痛,小腹痛,腹满
秦伯未,少腹痛,脐腹痛,小腹痛,腹满秦伯未,244.少腹痛腹痛偏在少腹,或左或右,或两侧均痛,痛时兼有胀感。
多属肝经证状,用金铃子散,并可加柴胡、青皮疏之,有寒者加肉桂、乌药温之。
亦可针刺关元、归来、行间、三阴交等穴。
少腹痛偏着右侧,按之更剧,常欲踡足而卧,寒热,恶心,大便欲解不利,为“肠痈”证。
《金匮要略》上说:“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利,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一大黄牡丹皮汤主之。
”此证由于湿热瘀滞壅遏于肠,初起宜清化逐瘀。
病势缓和者亦可用清肠饮。
张景岳治肠痈单方:先用红藤一两,好酒两碗煎成一碗,午前服,午后用紫花地丁二两,如前煎服,服后痛渐止为效。
但已经化脓,下法在所当禁,防止肠破产生其他变化,所以《金匮要略》又有“脓已成不可下也”之戒。
肠痈证也有时愈时作,痛不剧烈,身不发热或热极轻微,属于慢性的一种,用活血散和利之,病后体弱,兼下张血不清者,用丹皮散补虚解毒。
此证用针灸治疗,取闲尾穴为主,配合足里内庭、公孙、天枢腹结、大肠俞、内关、气海等穴。
少腹痛按之有长形结块,名为“痃癖”。
参阅本门“腹内硬块”条。
金铃子散金铃子、延胡索大黄牡丹皮汤大黄、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清肠饮当归、银花、地榆、麦冬、玄参、甘草、苡仁、黄芩活血散瘀汤当归尾、川芎、赤芍、苏木、丹皮、枳壳、瓜蒌仁、桃仁、槟榔、大黄牡丹皮散人参、黄芪、丹皮、白芍、茯苓、苡仁、桃仁、白芷、当归、川芎、甘草、肉桂、木香245.脐腹痛脐腹属少阴,痛时绕脐,喜用手按,伴见肠鸣,饮食少味,大便不实,舌苔白腻,大多属于寒证,兼有脾和大、小肠证状。
其中暴痛由受寒和啖生冷引起,痛不休止;久痛为脾肾虚寒,时轻时重,绵绵不休。
前者用天台乌药散去巴豆,寒重加肉桂、干姜;后者用理中汤,阳虚甚者加附子。
脐腹痛,由于气滞者,多兼胀满,并与肠胃消化不良有关,治用五磨饮。
理气不应,痛时如刺,或当脐㽲jiǎo痛,脉象沉涩,宜从血郁治疗,用手拈散。
从秦伯未的两张处方所联想到的
从秦伯未的两张处方所联想到的一、阳和汤治痰饮咳喘:秦氏谓:“我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效果胜于小青龙汤。
理由很简单。
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症状”(《谦斋医学讲稿》第231页)这里所指的痰饮咳喘证,实则包括了大部分肾阳虚的患者。
除秦氏列举上述二点原因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中以大剂量的熟地为君,故有此奇效。
像张景岳认为“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阳虚而真气散失者, 舍熟地何以归原”,所创金水六君煎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辨证要点咸痰,脉沉细)。
而现代名医裘沛然亦通过实践验证这一理论。
中医教材论述气的生成,常说“肺为气之主,脾为气之源,肾为气之根”,论述水液代谢常联系肺、脾、肾、三焦、肝等脏腑,唯独论述痰的生成,独独只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推而广之,大而化之,从我个人理解可以推论,肾为生痰之根。
肾精亏虚,肾气不能将水谷精微蒸腾气化为肾水封藏肾间,反致肾水四溢上泛为痰(当然也有肾阴不足泄泻的)。
有人会问,说了这么多,那么与《伤寒杂病论论》有什么联系吗?回答是肯定的,有!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夫短气,有微饮.......肾气丸亦主之”,仲圣书中虽对药理、病理解释不多,但大道早已蕴含在其一举手一投足的辨证施治中。
由此及彼,再如《金匮》此篇中的治疗支饮胸闷的厚朴大黄汤,治疗“肠间有水气”的己椒苈黄丸,大黄是可以治疗痰饮的。
《神农本草经》:“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别录》“除痰实,肠间结热”,后世的礞石滚痰丸亦是对此运用的发展。
这些都是药证、方证的具体体现。
二、桑菊饮治面瘫:秦伯未桑菊饮治疗风热型面瘫的经验,其学生中的佼佼者朱进忠、李士懋都曾提到过。
朱进忠在其书中对面神经炎的辨证施治论述颇详,如升降散、柴胡加龙牡汤、清暑益气汤等等,所以从“相对论”、“两点论”来说,就不只有治疗风寒型的小续命汤、葛根汤等方。
秦伯未蒲辅周施今墨经验集之胸痛
秦伯未蒲辅周施今墨经验集之胸痛胸为阳位,阳气不足或寒邪乘袭,均能使气机痹阻,所以《金匮要略》上称为“胸痹”。
这里所说的寒邪,包括中焦积冷,饮食生冷和桃浊在内,与胃有密切关系。
故除了喘息、咳唾、气塞、气短等上焦证外,还出现引背掣痛、脘痞嗳噫和呕恶等中焦证。
《金匮要略》用括菱薤白白酒汤辛温通阳为主,还用桂枝、半夏、枳实、生姜、茯苓之类随证加减,其意义也便是为此。
胸痹既为阳虚寒阻,通阳散寒,则疼痛自止;亦有寒湿留着,痛无休止,阳胜暂缓,阴胜转急的,称为“胸痹缓急”",当用薏苡附子散。
又有久发不愈,多因气滞而致血其特征为痛时如刺,固定不移,宜瓜蒌薤白白酒汤加郁金、积売、归尾、桃仁等行气活血。
胸痛偏左,骤然发作如针刺,伴有气闷室塞,或牵及左肩与左臂亦痛、次时间极暂在受寒、劳动和精神刺激后,最易出现,脉象细数或呈结代、属于心痛一类。
凡“真心痛”乃猝然受寒,大痛不止,不能言语,面青呼吸气冷,手足至节,多致死亡,用肉桂、细辛、附子、干姜等急救,或得一生。
此则由于心气不足,影响营卫流行,病情缓而暂,痛时牵及肩臂。
依据《内经》手少阴、太阴经的“臂厥”证宜用人参、丹参、生地、桂枝、三七、藏红花、乳香等,调心气而和血脉!胸痛常欲按压,或用手捶击较轻,在将痛前思饮热水,饮后亦较舒适,病名“肝着”,用旋复花汤加红花、郁金。
胸痛连脐腹痛硬,手不可按,日哺潮热,大便秘结,病名“结胸”,用大陷胸汤;轻者只心下结痛气喘,用小陷胸汤。
还有胸腹痛连腰胁背膂上下攻痛如刺,痛不可忍,甚至抽为“血结胸”证多因患伤寒等外感病而月经适来,凝滞于内,或月经将净,尚有余血未尽所致,用延胡索散。
咳嗽经久,胸部痛,为血滞络痛,应于方内的加桃仁、红花。
跌仆撞击,损伤胸部,呼吸作痛,或咳嗽吐血,用七厘散黄酒冲服。
本文来源于中医临证备要!。
秦伯未,痛证的治疗。四肢痛,上肢痛,下肢痛
秦伯未,痛证的治疗。
四肢痛,上肢痛,下肢痛秦伯未,痛证的治疗,四肢痛,(七)四肢痛脾主四肢,因脾脏病变引起的四肢症状,多属手足无力,肌肉萎缩,浮肿作胀等。
在疼痛方面,则以经络为主。
上肢为手经所循行,下肢为足经所循行,三阳经循行于外侧前侧,三阴经循行于内侧后侧,这是部位的区别。
原因则偏重在风寒湿三种外邪,这三种外邪往往混合发病,但在程度上有轻重。
由于外邪侵入经络,使气血流行不畅,肌肉关节发生痛觉,故前人称为“痹证”。
痹是痹闭,即气血阻塞不通的意思。
风寒湿三邪结合后,性质属阴,在寒冷阴湿的气候易于复发或加剧,这在前人经验中又总结出“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内经》),并谓痹证“宜针引阳气”(《金匮要略》)。
当然,引起四肢疼痛的还有其他原因,但以风寒湿为主。
兹就发病部位分为上肢痛和下肢痛两类。
1.上肢痛风寒湿侵袭四肢的主要症状,为肌肉骨节酸痛,运动障碍。
风胜者多走注,寒胜者遇冷更剧,湿胜者重着麻木,为其特征。
上肢手臂系手六经的交会,偏于风寒为多,因肩胛处最易受凉,痛时常从肩胛向肘下行,手臂不能高举,亦不能向后弯曲,痛时多一臂或两臂交替,《金匮要略》所谓“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说明与中风偏枯不同。
本证一般有寒冷感觉,或伴低热,或牵及项背板滞,对内脏很少影响。
治宜疏散活络法,用防风汤(防风、羌活、桂枝、秦艽、葛根、当归、杏仁、黄芩、赤苓、甘草、生姜),痛剧而有拘挛现象的,用透经解挛汤(防风、荆芥、羌活、白芷、当归、川芎、红花、苏木、蝉衣、天麻、山甲、连翘、甘草)。
凡通经络必须佐用和营活血之品,两方内均用当归,透经解挛汤还重用血药,便是这个道理。
如果单纯的血不养筋,可用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加秦艽、桑枝。
【方剂名称】透经解挛汤【功效主治】疠风,风热筋挛骨痛。
【组成配方】川山甲三钱(炮)、荆芥、红花、苏木、羌活、当归、防风、蝉壳(去土)、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钱、连翘、川芎各五分,13味。
【用法用量煎法】水、酒各半煎服。
药物之部-秦伯未讲中药
第四章药物之部很多人想学中医,苦于无师指点,无法入门。
今推荐一本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从而改变思维,达到入门修道之目的。
中医治病,以道为核心,依据理、法、方、药为综合医疗方法。
秦伯未《中医入门》此书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这是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
药物之部第一节采集和炮制一、采集中药品种,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1892 种,后来,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716种之多,以后,各地陆续有民间应用药草出现,一般估计当在3000种左右。
这些中药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部,而以植物占大多数。
因此,中医药物书籍称做“本草”。
药物的产地和采集时期,对于疗效有着密切关系。
故李东垣曾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
”举例来说,如贝母产于四川的和浙江的效用不同;羌活和独活,草红花和藏红花,也不相同。
因而,中药有很多名字是根据产地而起的,如党参因产上党得名,川芎因产四川得名。
在一般处方上还特地写明产地如川贝母、浙贝母,以及川桂枝、川黄柏、广木香、秦当归、杭菊花、云茯苓、建泽泻等,目前有些已不需要,有些还是应当写明。
由于植物的生长成熟各有一定时期,入药部分又有根、茎、花、叶之分,所以药物气昧的保全和消失,全靠采集季节的是否适当,及时采集不仅提高功效还能保证丰收。
兹简介如下:1 .根:药物用根部,取其上升之气,如升麻、葛根等,应在尚未萌芽或已枯萎时采取,精华蕴蓄于下,药力较胜。
2 .茎:能升能降,取其调气,如苏梗、霍梗等,应在生长最盛时采取。
3 .枝:取其横行走四肢,如桑枝等,采集方法同茎、叶;4 .叶:取其宣散,如桑叶、荷叶等,亦以生长茂盛时采取为良,但不宜于下雨后采摘,防止霉烂变质。
5 .花:取其芳香宣散,如菊花、辛夷花等,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采取,其气最浓。
6 .实:取其下降之气,如枳实、青皮等。
应于初熟或未老熟时采取。
秦伯未:漫谈处方用药
秦伯未:漫谈处方用药处方用药的一般法则如七方、十剂等,同学们都很熟悉,不准备多谈。
现在谈我所看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抱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可能有批评的地方。
希望同学们也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互相促进。
一、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法处方用药是根据理法而来,也就是从辨证施治而来的。
所以就理法方药来说:说理、立法、选方、议药。
从辨证施治来说: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选方,据方议药。
因此,看到一个处方,对药与证是否符合,药与药的配合是否密切,药量的轻重是否恰当,药物次序的排列是否合适等,都能衡量理论水平。
处方的目的为了治病,就必须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对证下药。
因而处方的组成包括三个方面,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即:(病因病位)症状病因是致病的根源,病位是发病的所在,均为用药的目的,首先要明确。
症状是病情的具体表现,经过治疗后多数跟随病因的消失而消失,所以临床上根据症状来辨证施治,在处方时又往往不受症状的拘束。
但是既有症状的存在,而且病人的痛苦和精神威胁常随症状的轻重和增减而转移,应该适当地照顾。
《内经》论治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便是指病因。
又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便是指病位。
又说:“散者收之,惊者平之,急者缓之”等,便是指症状。
重要的环节在于治疗症状不能离开病因和病位,因为病因、病位是本,症状是标,归根到底不外“治病必求于本”。
例如:患者恶寒,喉痒, 咳嗽,痰多稀白,脉象浮滑,舌苔白腻。
诊断为风寒咳嗽,肺气宣化失职。
处方用药就需要针对疏风散寒、宣肺和化痰止嗽几个方面。
纳人上面公式,便是:(疏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处方用药不能离开这治疗的方针和范围。
比如常用的杏苏散,就是这样组成的。
方内紫苏、前胡辛散风寒,均走肺经,前胡兼能降气化痰;杏仁、桔梗、枳壳、甘草同用,能宣肺而调胸中之气;半夏、陈皮、茯苓有化痰顺气止咳作用。
也就是:(紫苏、前胡杏仁、桔梗、枳壳、甘草)半夏、陈皮、茯芩通过这例子,可以理解处方用药的大法,并能看到几个问题。
1957年资料1 秦伯未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金匮要略”祛病浅说秦伯未引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张仲景的著作。
本人认为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论治方法。
懂得了基本法则,不但全部伤寒论容易会通,阅读其它医书也容易迎刃而解。
伤寒论最可宝贵的地方就在于此。
金匮要略叙述四十多种杂病,比较分散,没有系统可寻。
但其辨证论治的诊疗规律还是一致的,并因此可以看到伤寒论方剂的灵活运用。
故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然是两部书,一治外感病,一治杂病,应该保持密切联系。
金匮要略里叙述的内科、外科和妇科等疾患,在应用上显然不够的。
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充实了很多内容,这些补充材料散见在各家集子里。
我们钻研金匮要略的时候,要理解它的实质和精神,同时也要看到发展的一面,不能仅仅在一证一方上用功夫,正如研究伤寒论应该和后世的温病学说结合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扩大金匮要略的证治范围,且在无形中消除经方派和时方派的不正确观点,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张仲景接受了内经的理论指导,我们学习内经知要之后,必须时常加以回顾。
内经不是纯理论性的,有它事实的根据,再通过金匮要略的临床实践,正好体会中医学术怎样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
有些人非议中医只有经验无理论,有些中医自己还硬把内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分割成两个系统,这是绝对错误的看法。
金匮要略的註释过去有五十多家,多数是采取逐条笺注形式。
本文就我个人最近温习体会所得,并结合二十年前教授及门弟子的经验,仅就疾病方面分类写出。
由于争取公余时间,并缺乏参考资料,当然极不充分而且极其浅陋的。
希望读者们随时把不同意见提出,自当虚心地接受,作进一步的修正。
一、痉病痉原文作痓,痓音翅,据广雅註是恶的意思,和本症不符合,巢氏病源和千金方都作痉,后来也有好多人疑是痉字传写错误,本人亦同意改为痉字,以归一致。
秦伯未先生对
秦伯未先生對金匱要略方劑的運用簡釋整理者:晨隱野金匱要略‐‐秦伯未教授對金匱要略方劑的運用簡釋,真可謂簡即明瞭,本人稍稍整理了一下,大家看一看,可能會有用1,人參湯‐‐‐(參 草 白 薑 ):即理中湯炮薑換乾薑。
凡用生薑取其辛散,炮薑守而不走,乾薑則溫多散少。
2,小半夏湯‐‐‐‐(生薑24,半夏15):和胃止嘔法,凡胃有痰飲濕引起的嘔吐均可適用。
3,半夏乾薑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藥和小半夏湯同,因生薑辛散,乾薑溫中。
又主症和吳茱萸湯相似,但彼為寒邪而兼胃虛,此則純寒,故不用補藥輔助。
4,小半夏湯加茯苓湯‐‐‐‐‐‐兼有利水作用。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5,大半夏湯(半夏15人參9白蜜30):補中止嘔法,和小說半夏湯的區別,彼有實邪故用辛散;此為胃虛,故用甘藥和之。
6,乾薑人參半夏丸:適用於寒飲嘔吐,不是為妊娠惡阻而設。
7,大黃甘草湯(大黃12甘草3):瀉火止嘔法,和大半夏湯有虛實寒熱之不同。
《食以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8,小青龍湯(薑 五 麻 細 辛 半 草 芍 枝 ):治表邪挾水氣的主方,故用於外寒引發的痰飲咳喘最為適合。
9,小青龍加石膏湯‐‐‐溫化水飲之中兼治煩躁,但畢竟飲重於熱。
與越婢加半夏湯的熱重於飲者恰恰相反。
10,越婢湯‐‐‐‐‐‐‐(麻黃18石膏24甘草6生薑9大棗5)‐‐‐辛寒解表法。
11,越婢加半夏湯‐‐‐宜於痰熱內阻,麻黃可以開肺,不一定用來發汗。
12.越婢加術湯‐‐‐疏表利濕法。
13,射干麻黃湯‐‐‐‐(射干 麻黃 細辛 半夏 紫菀 冬花 半夏 五味 生薑 大棗 )‐‐‐辛散苦泄法,能溫化寒飲,亦可用於一般哮喘症。
14,厚相麻黃湯‐‐‐‐(厚樸 麻黃 杏仁 半夏 乾薑 細辛 五味 小麥 石膏 )14.大青龍湯‐‐‐‐在麻黃湯的基礎上加石膏,宜表邪挾內熱之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伯未先生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整理者:晨隐野金匮要略--秦伯未教授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真可谓简即明了,本人稍稍整理了一下,大家看一看,可能会有用1,人参汤---(参草白姜):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
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引起的呕吐均可适用。
3,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
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似,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用补药辅助。
4,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有利水作用。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5,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止呕法,和小说半夏汤的区别,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
6,干姜人参半夏丸:适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
7,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
《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8,小青龙汤(姜五麻细辛半草芍枝):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发的痰饮咳喘最为适合。
9,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烦躁,但毕竟饮重于热。
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
10,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
11,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可以开肺,不一定用来发汗。
12.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
13,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冬花半夏五味生姜大枣)---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一般哮喘症。
14,厚相麻黄汤----(厚朴麻黄杏仁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小麦石膏)14.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15.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
温中散寒,和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
16.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黄症主方。
17.茵陈五苓散---治黄疸当利小便,内热重者用栀子柏皮汤。
热不甚者用此方。
18.大黄硝石汤-----(大黄12黄柏12硝石12栀子9)治黄疸里实症,比较茵陈蒿汤之力为猛。
19.栀子大黄汤-----(栀子9大黄3枳实9豆豉12)《酒黄疸,心中奥农,或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20.栀子豉汤--------治胸中虚烦,后世改用焦山栀,作为清宣上焦风温的通治方。
21.已椒苈黄丸-----(防已椒目葶苈大黄)--驱逐肠间水气,使从大小便分消。
22.升麻鳖甲汤-----(升鳖归草,雄黄蜀椒)有从血分透邪外泄作用。
23.天雄散-----(天雄9白术24桂枝18龙骨9)治阳虚不固的遗精。
24.木防已汤----(木防已石膏桂枝人参)行水散结主,因体虚有伏热,故用人参石膏为佐。
25.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兼有轻泻软坚作用。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
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26.甘草干姜汤-----4。
2温养肺胃法。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
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若服汤已渴者,嘱渴。
〉〉27.甘草附子汤-----(草6附2枚术6桂12)---祛风除湿,和营实卫,有敛散相互作用。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28.甘草麻黄汤-----(草2麻4)----仲景治皮水,表虚的用防已茯苓汤,表实有热的用越婢加术汤,表寒有湿的用麻黄加术汤,表实无热的用此方,目的在于发汗除湿。
29.甘草泻心汤-----湿热恋胃,胃气虚弱的,用此辛苦甘缓合剂,并不限于狐惑病。
30.甘麦大枣汤-----9.30.10养胃润燥,没有刺激性,最适用于虚弱敏感的病人。
31.半夏麻黄丸-----仲景治心悸,实际治水饮内停,比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心下痞力量为强,大概彼有呕吐,此有喘气,故同样化饮而用药不同。
32.白术散(术芎蜀蛎)----温中剂,仲景用于养胎,恰与当归散一温一清相对,没有寒湿的勿用。
33.当归散(当2术1芎2芍2芩2)--养血清热法。
仲景虽说妊娠可以常服,后人并以黄芩,白术作为安胎圣药,但虚寒者终不相宜。
34.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血虚有寒。
用寒疝,又用于产后腹痛,原因一致的。
35.当归芍药散(归9芍50芎24术12苓12泻24)----和肝健脾法,后来逍遥散的组织与此相近。
36.当归贝母苦参丸------治妊娠大便难之不能用攻下药者。
37.百合知母汤(30.9)---清润剂,治百合病误汗增燥。
38.百合地黄汤(30.60)--清热养血,当为百合病的主方。
39.百合滑石散()--百合病内热重的,使从小便排出,与刘河间六一散用意相近。
40.百合鸡子黄汤()--着重安内和中。
41.滑石代赭汤(滑石9代赭9百合30),治百合病误下,有因势利导的意思。
42.竹皮大丸(竹茹石膏白薇甘草桂枝)此方以清热除烦为主,佐用桂枝,可能另有症状。
43.赤小豆当归散---30.9仲景用于狐惑病,亦用于近血症,目的在清大肠湿热,兼有排脓作用。
44.防已地黄汤(防已3防风9生地60桂枝9甘草3)----徐灵胎谓“此方它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
”45.防已黄芪汤(术甘姜枣)---主治水湿在表,卫气虚弱。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
〉〉46.防已茯苓汤(防芪苓枝草)也助卫阳行水,比较防已黄芪汤力量为强。
47.附子粳米汤(附子9半夏9甘草3大枣3粳米15)----治虚寒腹痛,王旭高认为脾胃药中加入附子,有通彻上下之力。
上可散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48.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胃家实症主方,金匮中也用于宿食和下利之属于食滞者。
并用于痉病,泻实热来存津液。
即斧底抽薪法,非真能镇痉。
49.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主治胃家实症。
高痞满燥实坚全备者用大承气汤,不全用此方。
50.厚朴三物汤(大黄厚朴枳实),小承汤变方,用量不同。
承气的目的在于荡实,故重用大黄;此在行气,故重用枳朴。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51.厚朴大黄汤(大黄厚朴枳实)。
也小承气汤的变方,目的在行气逐饮,必须胃实症可用。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52.葶厉大枣汤---支饮不得息,葶厉大枣汤泻肺汤主之。
53.厚朴七物汤(大黄9厚朴24枳实12 桂枝6甘草9生姜15大枣3)。
即小承气汤与桂枝去芍汤合剂,是一种表里双解法,但里症重于表症。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方之。
》54.苓桂术甘汤----治痰饮,当用温药调和,此方实为主方,但力量和缓,只宜用于轻症或预防及病后调养。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55.苓桂甘姜汤---56.苓桂甘枣汤---治寒水之气上逆,与桂枝加桂汤的偏重于外寒者有别。
〈〈发汗发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豕,苓桂甘枣汤主之〉〉57.奔豚汤(当芎夏葛甘芍姜李根皮)---解散寒热而降逆气。
和阳虚寒气上冲的奔豚症治法区别是:一重在肝,一重的肾。
两者截然不同。
〈〈奔豕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豕汤主之。
〉〉58.苓桂味甘汤----重在制止冲气。
〈〈青龙汤下之,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59.苓甘五味姜辛汤----温化痰饮,用于无外感症者,此苓比苓桂术甘汤为强。
〈〈冲气即低,而反咳,胸满者,用苓桂味汤去桂,加干姜细辛〉〉60.苓甘五味姜辛加半夏杏仁汤---〈〈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
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
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水支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
〉〉61.茯苓泽泻汤(茯16 桂4 术9 甘4 姜8 泽8 )---与五苓散性质相挥。
五苓以利小便为主,此则以呕吐为主症。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62.63.泽泻汤----〈〈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64.五苓散-----〈〈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65.枳术汤(枳实白术)健中化湿。
后来常用于脾胃薄弱,消化不良,作为消补兼施法。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66.栝蒌桂枝汤----即桂枝汤加瓜蒌,宜于表热不退,津液损伤筋脉失养所呈现的痉状,并非痉病主方。
67,栝蒌瞿麦汤----(瓜蒌根6瞿麦3山药9茯苓9附子6)生津利水为主,加附子当是助其气化。
67.栝蒌牡蛎散----(瓜蒌根=牡蛎)生津止渴,引热下行,当是百合病口渴的主方。
68.栝蒌薤白白酒汤()叶天士所谓辛滑通阳法,为胸痹主方。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69.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半夏白酒)因兼有痰饮喘息,故加入半夏。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70.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厚朴瓜蒌实)----辛滑通阳,兼疏理胸腹气分。
仲景遇胸满常用枳实,腹满常用厚朴。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也主之。
〉〉71.茯苓杏仁甘草汤-----9.9.3宣肺宽胸法,兼有利水化饮作用。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也主之。
〉〉72.橘皮汤(橘皮生姜)---理气止呕法。
73.橘皮枳实生姜汤---30.9.15兼有宽胸作用。
74.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也是橘皮汤加味,宜于呕吐之属于胃中虚热者。
75.薏苡附子散(45.30)----祛寒利湿,舒展胸膈痹闭。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76.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汤痈77.葛根汤-----(葛麻桂芍甘姜枣)---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目的在发汗而不欲其汗大出,且照顾津液。
78.桂枝加桂汤------增强温阳散邪能力。
如果下焦有寒,可改肉桂。
79.桂枝加黄芪6汤-----与芪芍桂酒汤同治黄汗,用意亦相同,故兼治黄疸有表症。
80.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助卫,用治痹证。
符合于“针引阳气”的意义。
81.黄芪建中汤-------增强补中益气的力量。
82.桂枝加龙牡汤----固涩剂。
宜于阳气不足症。
83.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麻4附9细辛3汤治太少同病,此方结合桂枝去芍汤鼓舞卫阳,主要是透发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