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点概括

合集下载

血流动力学基础

血流动力学基础

二、流体能量和柏努力方程
在血流动力学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它是由柏努利方程(Emoulli equation)来描述的。
1)流体能量:理想流体在流管中作稳定流动时,其流体能量为单位体积的压强P、动能1/2ρv2和势能ρgh之和为一常数,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E=P + ρgh +1/2ρv2=常数
10、湍流流动:当血流在血管中流动遇到阻塞时,障碍物对流体产生加速和瀑乱的旋涡喷射,血流运动变化反复无常,这便形成湍流。在湍流状态时,流体万分间相互错杂交换。此时压差和流率之间不遵循泊肃叶流体定律。
在心血管系统疾患中,湍流常发生于血流从高压心腔经过窄孔进入低压心腔时,如狭窄瓣口、狭窄隔膜、返流瓣口、异常缺损或分流通道。当血流经过窄孔时,血流分布可分为射流区、湍流区、射流旁区、边界层和再层流化区等几部分。
上式称为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
2)狭窄处血流动力学:在狭窄口两端的压力阶差,可用简化的柏努利方程来测算。当血流经过狭窄口时,流速和压强均要发生变化。
ΔP=4V2 2 即为简化的柏努利公式
简化柏努利方程不仅用于计算狭窄口的压差,还用于解释动态压强对于血流梗阻的影响;红细胞的轴向集中;弯曲血管中的流速分布。
4、流率:流率系指单位时间里的流体体积。即 q = A·V=t
当流体匀速流动时,流率等于管腔横截面积与流速的乘积。在非匀速流动时,流速qI = A·VI
即流率等于横截面积和瞬时流速的乘积。
流率的单位是流量/时间,常用ml /s 或L/min表示。
当流体流动时,由于粘性作用,流体各处的速度出现差异。在圆筒形容器中,形成层流状相互滑落。
由于通过管腔的流量不变,面积的扩大必然导致流速的减低。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血流速度和方向,评估血管功能 和血流状态。
04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
高血压与血流动力学异常密切相关,高血压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 增大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个体化血流动力学研究
根据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的血流动力学研 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血流动力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心血管疾病诊疗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心血 管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为治疗提 供依据。
重症医学应用
在重症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 要意义。
药物研发与评价
热稀释法
在导管头端加热一定量生 理盐水,通过温度变化计 算心输出量。
血气分析
抽取动脉血液样本,分析 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了 解氧合状态。
动态监测技术
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通过放置在心脏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心输出量和血流 动力学参数。
生物阻抗分析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身体阻抗变化,评估体液分布和循 环血量。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基础解读课件
• 血流动力学概述 •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 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疾病 • 血流动力学治疗与干预 • 血流动力学研究展望
01
血流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总结词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血管系统 中的流动和压力变化的一门科学。
详细描述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心血管系 统中的流动特性、压力分布、血流量 、血管阻力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之 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血液的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凝固性和渗透 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维持血液 循环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血压与脉搏
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压达到 的最高值,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压达到的最低值。
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血管的搏动,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密切相 关。脉搏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反映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05
血流动力学护理实践
护理评估与诊断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 态。
诊断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 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 如心脏疾病、血管病变等 。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重点。
VS
详细描述
个体化护理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 、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实践 证明,个体化护理方案在血流动力学护理 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护理教育与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总结词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是推动血流动力学护理发展 的重要途径。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 流动状态、血流速度、压力、阻力、 血流量等参数,以及心脏、血管等器 官对血流的调节作用。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功能维持
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如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除
等。
疾病诊断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许多疾病的共同 特征,通过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 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血流动力学三要素

血流动力学三要素

血流动力学三要素
血流动力学三要素是:流量,压力,阻力。

血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横截面的血量,也称为容
积速度。

其单位通常为ml/min或L/min。

血流速度指血液中某一质点在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当血液在血管
内流动时,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而与血管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血流阻力指血液流经血管时所遇到的阻力,主要由流动的血液与
血管壁以及血液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产生。

摩擦消耗一部分能量
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因此血液流动时能量逐渐消耗,使血压逐渐降低。

发生湍流时,血液中各个质点流动方向不断变化,阻力加大,能量消
耗增多。

生理情况下,体循环中血流阻力的大致分配为:主动脉及大
动脉约占9%,小动脉及其分支约占16%,微动脉约占41%,毛细血管约占27%,静脉系统约占7%。

可见产生阻力的主要部位是小血管(小动
脉及微动脉)。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瑞呼吸小讲堂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休克
定义: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引起组织器官低灌注,造成组织器官缺氧;
休克
急性循环衰竭
氧输送障碍
Sc/vO2下降
氧利用障碍、细胞缺氧
乳酸增加
©2020瑞呼吸大讲堂
休克分类
©2020瑞呼吸大讲堂
MAP=CO*SVR
分布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的循环衰竭是相对的循环衰竭,此时的心排量是高于正常的,但是由于外周循 环的扩张造成组织灌注不足;
➢ 心功能异常合并CO下降,优先补液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仅有心功能异常不需要使用强心药物;
评价容量反应性
➢ PLR; ➢ SVV/PPV; ➢ 不是有容量反应性就需要补液
©2020瑞呼吸大讲堂
生化指标
➢ 血乳酸 ➢ SVO2/SCVO2
血流动力学 ➢ MAP=CO*SVR
©2020瑞呼吸大讲堂
休克和血流动力学
休克
鞭抽病牛
急性循环衰竭
微循环 大血管 心脏
液体复苏
©2020瑞呼吸大讲堂

前负荷
细胞氧利用障碍
目前无有效手段 血管活性药物 正性肌力药物 改善心输出量
目前无有效手段
改善组织灌注
对于感染性休克,组织的氧利用障碍加重了病情的进展
MAP=CO*SVR
分布性休克由于SIRS造成外周血管扩张,张力性容量下降,为 了维持灌注压力,机体代偿性增加心排量;
冷休克则是由于心排量下降,机体为了维持灌注压力则代偿性 收缩血管;
©2020瑞呼吸大讲堂
休克诊断
临床表现
➢ 组织低灌注:皮肤粘膜、神志、尿量 ➢ 低血压非必备条件(注意个体化)
休克和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基础

血流动力学基础

血流动力学基础血流动力学是指血液在循环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根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或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续的的测量和分析,并将这些参数反馈性用于对病情的发展的了解和对治疗的指导。

血流动力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应用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的飘浮导管(Swan-Ganz Cather)的出现,从而使得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系统化和具有对治疗的反馈性指导。

对任何原因引起的心理动力学不稳定以及氧合功能的改变,或存有可能引起这些改变的危险因素的情况,都有指征应用Swan-Ganz导管。

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粘膜等途径间接获取有关资料。

(一)心率(二)心电图(三)无创血压(四)心排血量和心功能1.心阻抗血流图(ICG)2.超声心动图3.多普勒心排血量测定4.二氧化碳无创心排血量测定二、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是指经体表插入各种导管或探头到心腔或血管腔内,利用各种检测仪或监测装置直接测定各项生理学参数。

(一)中心静脉压测定是测定位于胸腔内的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的压力,主要反映右心室的前负荷。

1.适应症包括(1)休克、失血、血容量不足等危重病人的手术麻醉;(2)较大、较复杂的颅内手术;(3)术中需要大量输血、血液稀释的病人;(4)麻醉手术中需施行控制性降压、低温的病人;(5)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或手术本身可以起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的病人;(6)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病人;2.禁忌症包括(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内以及锁骨下静脉穿刺;3.置管部位围手术期监测CVP最常用的部位是右侧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左颈内静脉及股静脉也常被选用;4.测压方法有换能器测压和水压力计测压两者。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点概括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点概括

前期科研训练第三周总结流体力学理论概述流体力学: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1.流体质点(Fluid Particle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2.连续介质(Continuum Medium ):质点连续地充满所占空间的流体和固体。

3.连续介质模型(Continuum Medium Model ):把流体视为没有间隙地充满它所占据的整个空间的一种连续介质,且其所有物理量都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的一种假设模型。

流体的性质1、流体的惯性惯性(Fluid Inertia):指流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惯性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密度( Density ),以表示,单位/。

对于均质流体,设其体积为V,质量为m,则其密度为:(1.1)对于非均质流体,密度随点而异。

若取包含某点在内的体积为△V,其中质量为△m,则该点的密度需要用极限的方式表示,即:(1.2)2、流体的压缩性压缩性(Compressibility):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变化可引起流体的体积变化或密度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流体的可压缩性。

压缩性(Compressibility)可用体积压缩率k来量度:k=(1.3)其中:P为外部压强。

在研究流体流动过程中,若考虑到流体的压缩性,则称为可压缩性流动,相应地称流体为可压缩流体,例如高速流动的气体。

若不考虑流体的压缩性,则称为不可压缩流动,相应的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如水、油、血液等。

3、流体的粘性—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粘性(Viscosity ):指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

粘性大小由粘度来量度。

流体的粘度是由流体流动的内聚力和分子的动量交换所引起的,粘度有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v之分。

ICU基础课5-血流动力学基础

ICU基础课5-血流动力学基础
表心输出量。
Page 18
动脉血压(BP)、心输出量(CO)、外周阻力 (PVR)三者之间的关系: BP=CO×PVR
Page 19
SVR与PVR在临床上经常被测量,以此反映心室 后负荷。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原因如下:
1.血管阻力是心室后负荷的一小部分,主要部分 反映在大血管的顺应性上;
Page 2
1.人体有100trillion细胞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以维持活力,这个过程由循环流动的血液来完成;
2.心脏每天泵出8000升血液进入血管系统;全身 血管的总长度加起来超过60000英里(超过地球 周长的两倍);
3.本课主要讲解两个问题,第一是血流动力学的 基本参数,第二是心输出量的测量。
压意义同RAP.
6.肺动脉压(PAP)
正常值:收缩压2.00~3.33kPa(15~25mmHg),舒张压1.07~
1.87kPa(8~14mmHg),平均压1.33~2.67kPa(10~20mmHg)。
Page 21
外周血流(末梢血流)
人体的末梢毛细血管总长度达60000英里; 提醒:我们所学习到的关于微循环的知识都是基
于以下模拟: 1.微循环的血流是规则的层流; 2.微血管都是不可压缩的、刚性的血管; 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微循环的血流也是搏动性
的、不规则的喘流;微血管也是可压缩的、非刚 性的血管。
Page 31
四腔导管
Swan-Ganz漂浮导管 (四腔:血压、指示剂、 温度传感器、漂浮气囊)
Page 32
导管从心室进入主动脉过程中的血压波形 的变化
Page 33
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
热稀释采用冷生理盐水作为指示剂,具有热敏电阻的 Swan-Ganz漂浮导管作为心导管。热敏电阻置于肺动 脉,向右心房注入冷生理盐水。心输出量可由 Stewart-Hamilton方程确定:

最新血流动力学知识(一)

最新血流动力学知识(一)

最新血流动力学知识(一)最新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内流动规律的学科。

它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最新血流动力学知识。

一、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基础心肌缺血是指心肌血流量不足,无法满足心肌代谢需求,最终导致心肌细胞的内皮细胞受损、肌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和心肌纤维化等。

血流动力学研究发现,心肌缺血时,局部的血流阻力会增加,导致局部血流速度缓慢。

同时,心肌缺血时,心脏自身调节机制会被激活,从而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进一步增加了心肌缺血的程度。

二、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基础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压力过高。

现代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与心脏、血管、肾脏等多个系统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高血压时,血压升高导致动脉壁张力增加,血管内膜发生损伤,使得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等。

这些物质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从而使血管容积进一步缩小,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了心脏负荷。

三、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心肌梗死是指在心肌血液灌注不足或中断时,部分心肌细胞坏死或坏死的病变。

血流动力学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时,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

同时,缺氧、酸中毒进一步加剧心肌损伤、坏死,形成心脏可逆和不可逆的结构和功能损失。

以上是最新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一些成果,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知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成功率。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血流动力学整理版

血流动力学整理版

Allen,s试验
心 的: 心 法: 1.抬心 前臂, 术者心 双心 拇指分别 摸到桡尺动脉搏动; 2.嘱患者做3次握拳和松拳动作, 压迫阻断桡尺动脉心 流直心 心 部变心 ; 3.放平前臂, 只解除尺动脉压迫, 观察心 部转红的时间, 正常为<5~7s, 0~7s表示掌心 侧心 循环良好, 8~15s属可疑, >15s属循环不良, 禁忌穿刺;
影响波形传输的因素
• 管道堵塞 *心栓 * 管道中有心 或心 泡 * 管道扭曲 • 管道太心 • 太多连接处 • 连接不紧密 • 换能器损坏
动脉压血波形的组成
1. 收缩期峰压PSP: 收缩期峰压反映左心 室最 心 的收缩压, 在主动脉 开放后于波形上看到的尖 锐的上升心 , 代表心 流 从心 室射心 动脉系统
什么是血流动血学监测?
定义: 依据物理学的定律, 结合血理和病理血理学概念, 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血定量的、 动态的、 连 续地测量和分析. 血的: 了解病情发展、 指导临床治疗 如何监测?
循环系统
• 体循环与肺循环 • 体循环与肺循环
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1. 正常的心 泵功能 2. 充心 的心 容量( 前负荷) 3. 适当的外周阻心 ( 后负
!正常值值::55-1-21c2mcmHH2O2O
中心静脉压监测
CVP各波形意义
正常波形
ECG
R
P CVP a c
x
T
v Y
• • A波: 由右心 房收缩产心 , EKG
P波之后 • • C波: 三尖瓣关闭所产心 , C波
下降即心 室开始射心
• • X波: 右心 房舒张时容量减少
• V波: 心 室收缩射心 时房室瓣关 • 闭,上下腔静脉回流心 右房的心 产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知识点总结血液循环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生命循环之一,通过血液循环,身体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还协调了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维持了体内稳态。

在生理学的第四章中,涉及了血管结构、心脏功能、血液流速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将以从浅入深的方式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1. 血管结构1.1 血管组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血管结构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血管的组成。

人体内的血管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特点。

动脉具有厚壁和弹性,能够承受心脏泵血时的压力,将含氧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静脉的壁较薄,但富含弹性纤维,起到血液回流的功能。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直接与组织细胞接触的部分,通过其薄壁,进行气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交换。

1.2 血管的自主调节功能我们还需要了解血管具有的自主调节功能。

血管能够根据组织器官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灵活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持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

这种自主调节功能依赖于血管内膜的特殊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调控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障。

2. 心脏功能2.1 心脏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了解了血管结构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人体内一颗重要的器官,它由心房、心室、心瓣和心肌组成。

心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心房和心室的舒缩运动,使血液能够顺利地在体内循环。

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和舒张都受到心脏内传导系统的调节,确保了心脏的正常收缩节律和输出血量。

2.2 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传导心脏还具有自律性和兴奋传导的功能。

心脏不仅能够自主地维持一定的搏动节律,还能够受到外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影响,实现适应机体需要的心率和心搏力。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通过特定的电生理过程,将兴奋信号快速地传播至整个心脏肌肉组织,保证了心脏的高效协调收缩。

3. 血液流速3.1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参数我们还需要了解血液流速的相关知识。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简介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指血液变形和流动的科学。

血流动力学是以血液与血管的流动和变形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和血浆的粘稠度对身体的影响。

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血液比粘度(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红细胞沉降率、纤溶系统功能等。

血流动力学和一般的流体力学一样,其基本的研究对象是流量、阻力、和压力之间的关系。

由于血管是有弹性和可扩张性的管道系统,血液是含有血细胞和胶体物质等多种成分的液体而不是理想液体,因此,血流动力学除与一般流体力学有共同点之外,又有它自身的特点。

内容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血液是一种流体,因此血流动力学基本原理与一般流体力学的原理相同。

但由于血管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弹性管道系统,血液是含有血细胞和胶体物质等多种成分的液体而不是理想液体,因此血流动力学既具有一般流体力学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特点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血流量(blood flow)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也称为容积速度。

通常表示为毫升/分钟或升/分钟。

血流速度(blood velocity)指血液中一个质点在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成正比,而与血管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泊肃叶定律泊肃叶研究了液体在管道系统中流动的规律。

通过泊肃叶定律(Poiseuille's law)可以计算出流量。

该定律表示为:也可表示为:其中,Q是液体流量,ΔP是管道两端的压力差,r为管道半径,L 是管道长度,η是液体的粘滞度。

K为常数,与液体粘滞度η有关。

由该式可知单位时间内的血流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P1﹣P2)以及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正比,而与血管的长度成反比。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之下,如果甲血管的半径是乙血管的两倍,那么,前者的血流量是后者的16倍。

所以血管直径是决定血流量多少的重要因素。

血流动力学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ppt课件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血流 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评估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 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02
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电解质、蛋 白质、葡萄糖和激素等物质,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 质,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
血液的特性
血液具有粘滞性,即其流动性受到一定阻力。此外,血液还 具有凝血和纤溶功能,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止血机制。
高血压的分类与特点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 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冠心病与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与血流动力学异常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包括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些 异常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
药物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了解药物对血 流动力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有 助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血流动力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临床医学
血流动力学在临床医学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心血 管疾病、肾脏疾病、脑血 管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生理学研究
血流动力学是生理学研究 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助于 深入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生 理机制和调节机制。
概念
血流动力学主要关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特性,包括血流速度、血流量、血压 、血管阻力等,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性
生理机制
了解血流动力学的生理机制有助 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 以及在疾病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变

临床血流动力学

临床血流动力学

临床血流动力学临床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它涉及到心脏功能、血管阻力、血流速度、血液黏度、血压和脉压、心输出量、循环血量、全身氧耗量、微循环功能以及心肺功能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每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心脏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泵血并控制血液的流向。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血,收缩期是心脏将血液射入动脉的时期,而舒张期则是心脏休息的时期。

心脏功能的好坏对整个循环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2.血管阻力血管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血管的直径、长度以及血液的黏度。

血管阻力增大意味着血液流动减慢,反之则意味着血液流动加快。

3.血流速度血流速度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快慢。

它受到血管阻力、心脏输出量以及血液黏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血流速度的变化会影响到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输效率。

4.血液黏度血液黏度是指血液的黏稠度,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性质,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

血液黏度会影响到血液的流动性,黏度过高会增加血管阻力,减慢血流速度。

5.血压和脉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脉压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反映心脏的泵血能力。

血压和脉压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6.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它是衡量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心输出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管阻力等。

心输出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7.循环血量循环血量是指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它与心输出量和血管容量的关系密切。

循环血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体表面积、体重和性别等。

循环血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8.全身氧耗量全身氧耗量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量。

氧耗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心率、血压、体温和代谢率等。

全身氧耗量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代谢的状况和运动能力。

9.微循环功能微循环是指微小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它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包括微循环的血流阻力和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微循环的血流阻力:主要来自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压差。

微动脉占据了总血流阻力的较大部分,因此血压降落也最显著。

血液流到毛细血管靠动脉端时,血压降至30-40mmHg,中段血压为25mmHg,至靠静脉端血压为10-15mmHg左右。

毛细血管血压的高低取决于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之比;
2、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交替性收缩和舒张活动来实现的。

这种活动称为血管舒缩活动,可以控制真毛细血管的开放或关闭。

当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时,真毛细血管关闭,导致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中的代谢产物积聚和分压降低。

这些代谢产物和低氧又能反过来引起局部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于是真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内积聚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当组织代谢活动加强时,处于开放状态的真毛细血管增多,以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期科研训练第三周总结流体力学理论概述流体力学: 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

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1.流体质点(Fluid Particle )几何尺寸同流动空间相比是极小量,又含有大量分子的微元体。

2.连续介质(Continuum Medium ):质点连续地充满所占空间的流体和固体。

3.连续介质模型(Continuum Medium Model ):把流体视为没有间隙地充满它所占据的整个空间的一种连续介质,且其所有物理量都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的一种假设模型。

流体的性质1、流体的惯性惯性(Fluid In ertia):指流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属性。

惯性和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其惯性就越大。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密度(Density ),以表示,单位/对于均质流体,设其体积为V,质量为m,则其密度为:(1.1)对于非均质流体,密度随点而异。

若取包含某点在内的体积为^ V,其中质量为△ m,贝y该点的密度需要用极限的方式表示,即(1.2)2、流体的压缩性压缩性(Compossibility)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变化可引起流体的体积变化或密度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流体的可压缩性。

压缩性(Compressibility)可用体积压缩率k来量度:k=(1.3)其中:P为外部压强。

在研究流体流动过程中,若考虑到流体的压缩性,则称为可压缩性流动,相应地称流体为可压缩流体,例如高速流动的气体。

若不考虑流体的压缩性,则称为不可压缩流动,相应的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如水、油、血液等。

3、流体的粘性一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粘性(Viscosity )指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

粘性大小由粘度来量度。

流体的粘度是由流体流动的内聚力和分子的动量交换所引起的,粘度有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V之分。

观察如图所示的简单剪切流动:流体剪切运动示意图上板临近的流体速度与板速一样,而下板表明附近流体的速度为则为 0。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两板之间的流体都在做定常运动。

对这种流动来说,上板受到的阻力f 与du /dh 成正比,即满足牛 顿内摩擦定律。

因为受力面积是常数,这表明壁面上的流体动力粘度 与它临近的流体之间的切应力 与速度梯度du/dh 成正比,即:(1.4)其中:为切应力;为动力粘度,即流体的粘性系数,单位为帕斯卡秒 (Pas);du / dh 为流体的剪切变形速率。

运动粘度与动力粘度的关系为:(1.5)在研究流体流动过程中,考虑流体的粘性时,称为 粘性流动,相 应的流体称为粘性流体;当不考虑流体的粘性时,称为 理想流体流动,11两块平行平板之间充满粘性流体,从时刻t=o 开始,上板突然启 动,以速度u 做匀速直线运动,下板固定不动。

按照边界无滑流假设,Vh 其中:V 为运动粘度,单位为 /s 。

hK相应的流体称为 理想流体。

根据流体是否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将流体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 顿流体,牛顿流体严格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且 保持为常数。

非牛顿 流体的切应力与速度梯度不成正比, 一般又分为塑性流体、假塑性流 体、胀塑性流体3种。

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空气、水、石油等绝大多数常用的流体。

凡是符合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可以用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表 示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即严格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且声保持为常数 的流体,否则称为 非牛顿流体,如融化的沥青、糖浆等流体均属于非 牛顿流体。

流体的粘度与压强的关系不大,而与温度的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4、流体加速度取固定于空间坐标 (,,。

设时间间隔内dt ,质点的位移为 d (d , d , d )。

相应的速度改变为d (i =1,2,3),它由两部分组(1)、当地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1.6)(2)、空间位置变化带来的速度变化:(1.7)所以速度改变量为: (1.8)dtdt由此得出加速度表达式为:其中: 称为物质导数。

一称为当地加速度,而一为迁移加速度。

5、彻体力和表面力作用在微元体内所有质量上的力称为 彻体力,如重力、惯性力、电磁 力等。

作用在微团界面上的力称为 表面力,如压力、摩擦力等。

6.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一种可用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

以 Re 表示,Re=p vd/ a其中V 、P a 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 为一特征长度。

流体流动时的惯性力Fg 和粘性力(内摩擦力)Fm 之比称为雷诺数。

用 符号Re 表示。

Re 是一个无因次量。

利用雷诺数可区分流体的流动是 层流或湍流。

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 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 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 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紊流流场。

雷 诺数越小意味着粘性力影响越显著, 越大则惯性力影响越显著。

雷诺数小,意味着流体流动时各质点间的粘性力占主要地位, 流体各质点 平行于管路内壁有规则地流动,呈层流流动状态。

雷诺数大,意味着 惯性力占主要地位,流体呈紊流(也称湍流)流动状态,一般管道雷 诺数Rev2300为层流状态,Re=2300^ 4000为过渡状态,Re>4000为紊流状态,Re>10000为完全紊流状态。

血液流变学 流变学: 研究物质流动与变形的科学。

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Hemcrheology )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以及血管的 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1.9)(2.0)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是指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切应力、扰动流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血流量(blood flow volume ) 又称血流的容积速度。

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

常以ml/min或L/min表示。

血流量的大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与血管对血流的阻力成反比。

2.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血流阻力一般不能直接测量,而需通过计算得出。

血流量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R成反比。

在一个血管系统中,若测得血管两端的压力差和血流量,就可根据下式计算出血流阻力。

Q=( P1- P2)/R(2.1)3.血压(blood pressure ):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血压数值通常用千帕(kPa)来表示(1mmH等于0.133k Pa)4.切应力: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在液体层流中相对移动的各层之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的方向一般是沿液层面(指液体流动时,流向视为一个倒圆柱时,该圆柱的横截面)的切线,流动时液体的变形是这种力所引起的,因此叫做切变力(又叫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切变力叫做切应变力,又称切应力。

流体力学中,切应力又叫做粘性力,是流体运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一部分流体微团作用于另一部分流体微团切向上的力。

流体力学、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血液是一种流体,因此血流动力学基本原理与一般流体力学的原理相同。

但由于血管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弹性管道系统,血液是含有血细胞和胶体物质等多种成分的液体而不是理想液体,因此血流动力学既具有一般流体力学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血液流变学的力学基础是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1.流体耦合数值模拟:流固耦合力学:是流体力学与固体力学交叉而生成的一门力学分支。

研究变形固体在流场作用下的各种行为以及固体位形对流场影响这二者交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流固耦合力学的重要特征是两相介质之间的交互作用(fluid-solid interaction):变形固体在流体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变形或运动,而变形或运动又反过来影响流场,从而改变流体载荷的分布和大小。

流体耦合系统:动脉血流与血管壁组成一个瞬态流体与固体交互作用的力学系统。

2.几何模型三维重建数值模拟:CAD实体建模和基于医学图像的个性化三维重建。

3.可视化实验平台:在体外模拟系统上结合人造模型和离体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构建心血管循环系统模拟可视化实验平台, 利用流动可视化技术,可以较为直观的进行离体实验研究。

4.协同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能对复杂的三维医学解剖数据进行可视化, 并对可视化的数据进行实时操作,从而建立可供手术和手术前规划使用的虚拟环境, 获得具有解剖和生理真实的心血管的数值计算模型,实现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流动虚拟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