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

合集下载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施工简介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施工简介

1工程概 况
潮州 供水枢 纽是 合理调 配水资 源 、 为 城 镇 及工 农 业 用 水 创 造 条 件 , 合发 电 , 结 兼 顾 航运 和 改善 水 环 境 保 护 等 综 合 利 用 的 枢 纽 工 程 , 程 等 级 为 I , 要 建 筑 物 级 别 工 等 主 为2 。 房 位 于西 溪右 岸 深 厚 的 冲 积 层 软 级 厂 地基 上 , 高程 为 V . m , 基 面 高 程 为 一 3O 建 1 3 m , 大开 挖 深 度为 2 . m , 坑 为矩 6. 5 最 15 基 形 , 1 .米 , 8 。 长 61 6 宽3 米 距厂 房 基 坑 3 m的 O 东 侧 为 已建 土 坝 , 侧 为 已建 水 闸 和 厂 房 西 围堰 , 外 还 有 两 座 高 压 线塔 和 为 厂 房 施 此 工 用 的 两 台 施 工 门 机 , 坑 的 周 边 环 境 复 基 杂。 坝 址 地 层 主 要 由第 四 系 河 流 拥 砂 砾石 层和 三 角 洲 海 陆 交互 淤 泥和 淤 泥 质土 层组 成 , 厚 度达 7 总 0~8 m。 0 河床 表 面 为粗 沙 , 以 下 地 层为 淤 泥 及 淤 泥 砂 、 细 沙 、 土 、 粉 粘 砂 卵 石 层 , 泥 及淤 泥砂 总厚 约2 m, 底 高 淤 0 层 为 一1 ~-23 砂卵 石 层厚 约 3 m, 部分 坑 8 。 0 大 底据 该 层6~7 由于 距坝 址 3 i 的上 游 有 m。 k n 处 长 1 0 m, 0 m的 范 围缺失 中间弱 透 O 0 宽6 0 水 层 , 水 与 下 层 强 透 水 砂 卵 石 层 直 接 相 江 通 , 力 联 系 极 为 密切 , 水 使该 砂 卵 石 层 含 水 量 丰 富 且 补 给 水 快 , 房 基 坑 范 围的 地 下 厂 水 位 与 围堰 外 江 水 位 有 正 变 关 系 。 基坑 开 挖 至 一 定 深 度 时 , 高 水 头 的 作 用 下 , 卵 在 砂 石 层 中 的 地 下 水将 对 基 坑 底 部 产 生 浮 托 、 隆起 、 涌 等 一 系 列的 破 坏 作 用 。 不 采取 管 如 适 当 的工 程 措 施 , 必将 危 及 基 坑 的 安 全 。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潮州供水枢纽城区浸没影响分析及其工程措施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V 1 T 6 文 献 标 志 码 : A
广 东 省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工 程 坝 址 位 于 韩 江 下 游
东、 西溪 两溪 口附近 ( 图 1 , 潮 州 市 区 4 k 坝 见 )距 m, 前正 常 蓄 水 位 为 1 . 0 5m。枢 纽 水 库 按 地 形 地 貌 可 分 为 二个 地貌 单元 : 竿 山 以上为 山 区峡谷 型 水库 , 竹 竹 竿 山 以下为 三 角洲 平 原 河 道 型水 库 , 岸堤 围作 两 库岸 , 两岸 地势 均 由韩 江 向两侧 略 为倾斜 , 表 高程 地 大 部分 为 7~1 0 m。潮 州城 区 的 防护 堤 围 自竹 竿 山 以南 至 枢纽 坝址 主要 由北 堤 、 堤 、 堤 组 成 , 长 城 南 全 约 8 2k . m。当坝 前 正常 高蓄 水位 为 1 . m 时 , 址 05 坝 至竹 竿 山河道 的库水 位 比两 岸 堤后 平 原 约 高 出 0~
方达标加 固中 已采 用 高压 旋 喷防渗 墙进 行 处理 。北 堤 的高喷防渗墙全部进入 下卧相对 隔水 的淤泥层 ; 城 堤的大部分 已缺失相对 的隔水 层 , 为悬 挂式 高喷 防渗 墙, 该防渗墙延 伸至堤基下 2 高程 为 一 3I。 5m, 1 I T
3 2 防渗 工程措 施 .
2 1 年 4月 01
” “ 一 ; 其~

水 利 水 电 快 报 E H WR I
第3 2卷 第 4期


文章 编 号 :0 6O 8 (0 )40 3 -3 10 -0 12 1 0 -090 1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城 区 浸 没 影 响 分 析 及 其 工 程 措 施
林 少 川

广东潮州供水枢纽西溪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广东潮州供水枢纽西溪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现
科技信息
计 算机 与 网络
广东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船 闸计算棚监控系统的 实坝
广 东省潮 州供 水枢 纽管理 处
[ 摘
饶 雯婷
要] 文简要介绍 了广 东潮州供 水枢纽西溪船 闸的工程概况 , 本 详细介绍 了计算机监控 系统 的实现结构 、 配置 、 功能等。
上位机 监控 台为公用 L U的 P C用于船 闸高低压配电装置。 C L () 2 闸坝配 电房 L U屏布置 于闸坝配 电房 内, C 主要 对闸坝配 电房 内的坝 区变及柴油 发电机断路状态 、 . V电流及 电压量等 进行 监视 。 04 k 配电房 L U屏内配置各 P C模块 、以太网模块 、0英寸 以上彩色液晶 C L 1 触摸屏等之外 , 还设置必要 的信号指示灯 、 远方 / 现地权限切换开关 、 手 动操作按钮 等元器件 ; U S电源 ( 设 P 在线 式 、 采用工频原理 , 备用时间 1 小时 , 选用蓄电池设计使 用寿命 不少于 l 年 ) 5 及避雷器 , 控制 电源 由配 电房 中的专用电源上引出。 () 3 通航信 号灯包括上下游远 程信号灯 、 闸首 进出 闸信 号灯 、 上 下 闸首进 出闸信号灯等。电源由船 闸照 明电源 回路 中引出。 () 、 4 上 下游收费亭 内各设一 台收费工作站 , 用于船闸收费管理 ; 收 费设备采用刷卡器 , 由船 闸运行 管理 单位向过往船只发卡 , 过往船只可 随时通过收费设备进行充值 。 33网络拓扑结构 _ ( ) 闸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开放式体系设计 、 1船 光纤 以太网网络结 构 、 成熟 的标准汉化系统。系统通过 以太 网交换机连接船 闸现地层设备 与 船闸中控室设备 , 中控室计算 机都留有 与枢纽调度 中心的接 口。 ( ) 闸监控系统的网络 拓朴结构分为 以下三层 : 2船 最上层是监控管理层 ,包括两 台互为热备用 的操作 员工作站 和一 套数据服务器 , 三台计算机通 过以太 网连接 。 中间层是现地 L U控制层 , C 现地 L U向上通过 以太网通信模块 与 C 监控管理层实现通讯 , 通讯介质为光纤 , 上下 闸首 的两 台收费工作站通 过光纤 以太网和监控管理层相连 。现地 L U分布在上闸首 、 闸首 的 C 下 左 有机 房 和 闸坝 配 电房 内 。 底 层是设 备与器件层 , 各种设备与器件通过硬 线电缆与 L U及继 C 电器 、 接触器相连接。 各 P C之 间及 P C与上位 机之间的通讯采用 光纤以太 网。 现 地 L L 控制单元通过现场 总线实现连接 , C L U主要完成被监 控设备 的就地 数 据的采集及监控功能 。 ( ) 闸控制 系统 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 1 3船 :

潮州供水枢纽坝基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

潮州供水枢纽坝基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

②一 2层:为 a l Q 河流相冲积砂层,主要为中 砂 、粗 砂 ,松 散 状 ,在枢 纽 河 床大 部 分 已被 冲刷 ,
主要 分布 于河 道两岸 ,层 厚约 3 m- 1 3 m,层 面高程
约 2 . 7 m _ 4 . 5 m。
善 航运 、美 化环 境等作 用 。枢纽 主要 建筑 物有 拦河 闸坝 、发 电厂房 、通航 船 闸和 两岸 连接土 坝等 。东 溪 河道 宽约 5 0 0 m,西 溪河 道 宽约 4 1 4 m,各设 l 6 孔 开敞式 水 闸, 闸宽 1 4 m, 坝前 正常 蓄水 高程 1 0 . 5 m。
破坏等系列工程地质 问题 ,设计采取了有效的工程
处 理措 施 ,使 工程顺 利完 成 。
2 坝基 主要地质 问题及处理方法
2 . 1 主要 工程 地质 问题 坝 址 区第 四系覆 盖层 深 厚 , 达8 0 m - 9 5 m,成分
④一 2层 :为 a l Q 河流相冲积砂层 ,主要为中 细砂 ~ 中粗砂 , 中密状 , 广 泛 分布 , 层 厚一般 l m- - 4 m, 局部 达 9 m,层面 高程 一般一 1 7 m- 一 2 O m。 ④一 3层 :为 a l Q 河流相冲积砂砾卵石层,卵 砾石含量一般约 占l 0 % 2 0 %, 卵径一般为2 e n  ̄5 c m, 母岩 成分 主要 为石 英砂 岩 , 砂主 要为 砾砂 , 密 实状 ,
广 泛 分布 ,层 厚 1 2 m 以 上 ,层 面 高 程 一 般 为

复杂 ,有粘土 、淤泥质土、粉细砂~ 中粗砂 、砂砾 卵石等地层 ,经历多个沉积旋 回,地层组成、分布
等 特征 如 下 :
2 0 m - . 2 5 m,埋 深约 2 l  ̄ 2 8 m。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管理处




文体活动

枢 纽 拦 河 闸启 闭设 备

环 境绿 化
韩江 流 域及 梯级 规 划 示 意 图


枢纽拦河闸
枢纽船 闸

推动省潮

潮汕 人 民 生命线




州供 水枢纽 实现 科学发展
利 枢 纽


努力打造

园林式水 程 管理 单
广 东省潮 州供 水 枢 纽 管理 处 ( 以 下 简 称

为争创


全 国
级 水 利

潮 州管理 处


) 是 省水 利 厅 直 属 的正 处 级事



而奋斗
业 负责潮 州供水枢 纽 的防洪调 度
广 东省潮 州供 水枢 纽 是 韩江 下 游及
地 区 水资源统


角洲
发挥枢 纽 的经 济效 益 和社 会效 益 在厅 党组 的正 确领导 下 解放思想
, ,

调 配

解 决 当地 人 民 群 众 生 活

潮 州管理 处将继 续

用水和 工 农 业 生产用 水 的关键 性工 程

被誉为
深 入 学 习 实践 科学发展观


管理 和维护

协调韩江 下游 管理 枢纽 受水 ( 包 括 水 质 水

角洲 的航运

瘸 灏 剥 傅 水
区 范 围 内 的 水 资 源


量 )

负责枢纽 工 程 的安全监测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厂房自排水减压井施工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厂房自排水减压井施工

西溪厂房 4 0个减压井 , 总进 尺为 16 m。综 合考 虑工期 要 44 求 及 施 工 场 地 的 限 制 , 用 3台 回旋 钻 机 钻 孔 , 游 2 采 上 5口井 安 排 2台 , 下游 1 5口井安排 1台机进行施 工 。封边 时 采用 1台套 高
压 旋 喷 设 备 进 行施 工 , 工 工 期 为 1d 施 工 过 程 中 可 以根 据 需 施 5, 要 统 筹 安 排施 工 机 械设 备 。
维普资讯
总第 11 2 期 20 0 6年第 5 期
西部探矿工程
W ES T— CHI NA XP 0RAT1 E L 0N NGI E NEE NG RI
s r s No 1 1 ei . 2 e
M a .2 6 y 00
文章编 号 : O 4 5 1 ( O 6 0 —0 1— 0 10— 76 20 )5 29 2
主要 有滤 管 、 滤 料 、 土 及 泥 浆 等 。 反 粘
减压井降排水 情况与 开挖 关系 密切 , 计通过 水力 学计算 设 及水力模 型试验 , 出了开挖 高程 与基 坑承 压水位 对应关 系 如 得
表 1 所示 。
表 1 开挖高 程与基坑承压水位关系表 开挖 V—l. 3 3高程平台不 同开挖 开挖 V—l . 2 2高程平台不同开挖 深度允许水位值 ( 进水交通桥段) 深度允 许水位值 ( 尾水流道段)
滤 管 采 用 内径 10 m 的无 缝 钢 管 , 壁 厚 4 5m 管 mm, 管 段 滤 长度为 1m, 0 按滤管孔 隙率 1 ~1 布置滤孔孔径 和孔 间距 。 5 7
滤管段外壁分布 6条 8的钢筋 , 围螺旋缠绕 3 外 铅丝 , 丝外 铅
围缠 绕 3层 1 铅 丝 筛 网 , 0 网孔 尺寸 2 mmX2 m , 用 细 铅 丝 扎 m 并 ( 转 第 2 1页 ) 下 2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关键词 :管理信息 系统 ;计算机 网络 ;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TP 1 ;U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 8 1 (00 3 03 - 4 39 T 9 6 2 2 4 2 1)0 - 0 1 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信息化 已成为一种世界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东部潮州 性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融合 ,正 市韩 江流域 下游 东 、西溪 河段 内 ,坝址上 距潮 州市 在 改变着 我们 周 围的一 切 。当今世 界 ,信 息化 水平 约 38 里 ,坝 址控 制 集 水 面积 20 4平 方米 。枢 .公 98 已成为衡量一个 国家综合实力 、国示竞争力和现代 纽可 实现合 理调 配东 溪 、西溪 、北溪 水资 源 ,改善 化 程度 的重要 标志 ,信 息化 已成 为社会 生产 力 发展 韩江下游三角洲及邻近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 并可 和为类 文 明进 步 的强大 动力 。水利 工 程管理 信 息 系 结 合发 电 、兼顾 航运及 水 环境保 护等 综合 利用 。 统 ,就是 充分 利 用 “ S ( I ,G S S 技术 , 3 ” G S P ,R ) 目前 ,枢 纽 工程 已经实施 完 成 的信 息 管理 系统 开发 和利用 水利 信息 资源 ,包 括对 水利信 息 进行 采 有 枢纽计 算 机监控 系统 ( 括拦 河 闸及 电站计算 机 包 集 、传 输 、存储 、处 理和 利用 ,提 高水利 信 息 资源 监 控子 系统 、船 闸计算 机 监 控 子系 统) 、枢纽 工业 的应用 水平 和共 享程 度 ,从 而全面 提高 水利 工程 管 电视子 系统 、枢纽 语音 通信设 备 等 、大 坝安 全监 测 系统 、水情 自动测 报 系统 。 理的效能和效益和规范化程度的信息系统。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厂房基坑开挖及措施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厂房基坑开挖及措施

Abtat ae ntec aat ii fh o nai rh o e os f hohuWae Sp l C nrl r et tesp s c:B sdo hrce sc o te{ dt nf epw r ueo azo t u py o t o c, h u‘ r h rts u o ot h C r oP j
tc h ws ta o h t eme h d n h e s rs ae r a o a l n ce t i n r vd o e eiilrf r n e esm- i e s o h tb t h to sa d t eI a l e r e s n h e a d s in i ca dp o i es me b n f a ee e c st t i n l f c oh
中 图分类号 :T 52+ v 3 (6 ) V 5 T 7 l 2 5 文献标识码 :t l 文章编号 :10 - 80 2 0 0 -0 8 0 0 0 0 6 (0 6)5 06 -5
Fo n a i n e c v t n a d c n t u to e s r s f r p we h u e o u d t x a a i n o sr c i n m a u e o o r o s f o o
C nr r et o tl o c oP j
工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况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韩江干流潮州下游东 、两 溪分流 E,是合理 调配 东 、 l 西溪 水资源,结 合发电 、
c, , b 田  ̄ c
, 工
雯 萎主 篆 纂 霎 差 0 嚣
水利工程建设史 施工难度最为复杂的大型深基坑开 挖之一。
及控制措施,并结合工程实践对软深基坑 开挖施工中应注意的支撑监测、地下水降压、外水内渗处理

潮州供水枢纽拦河水闸消能工改造设计

潮州供水枢纽拦河水闸消能工改造设计
r
目片 目片
目 片 目 目 卜片 目 目 卜 片 片 片

2
目 片 目 目 片 t}l 目 目 阵 目目 目 目日 尸 脾 g 阴V目寻 日 日 日日 日 日日日 日日 巨日日 日巨 日 目 目 日日日日 日 巴 阱目 日 四 7 目 日 日日 日 日 日二汇 日二 日 〔 亡二二 厂 二 日 日 日三 匡 日 赶 目 百日 只日 日 〔二日日 二【 二 二二〔 日日 日 仁二巨 〔 二 E乙 〔二日巴 二 二日 二亡 二 日 二「 巨二〔二一 日二二云 二二二二二 目 目 「二厂, . 匕三户祠 日 〔二〔二 二 厂 〔 日 二〔二日 日日 日日日 【二仁二 国巨二 日 】 日日日日互‘ 日 仁 吕吕 亡了 厂了日 - 日 日 日目 日二〔 日 1 广 巨二 2 〔 口 〔二 〔 〔二 仁二 ' 片
3 消能工改造方案
拦河水闸消能工改造有三种途径: 1) 新建二级消力池,分两级消力池消能; 幻 重建一级消力池,由消力池一次完成消
能;
3) 在下游适当位置修建童水堰, 维持原有 消力池消能作用,奎水堰解决 自身消能防冲问
题。
除现有消力池及海漫, 并开挖至一6. O 以下, m
并拆除消力池下的搅拌桩桩头,此方案施工难度 较另外两个方案大。同时,水流从出闸到池底落 差达 5. 5m, 消力他底板厚度大,消力池及支挡 结构工程量明显比增设二级消力池方案多。闸下 消力池太深,对软基水闸稳定不利。因此,方案 二不予推荐。
2006 年 3 一 5 月枢纽连续通过了三场较大
洪水 ,并发现了西溪消力池后 的海漫冲刷破坏。
经量测,破坏主要在浆砌石平段,冲毁的余渣堆 积在与平段紧挨着的干砌石斜段上游端,平均冲
深约 3m ,最大冲深 4. 3m. 经分析认为,枢纽下游河床的下切使下游水 面线下降,破坏了原消能设计的水力学条件,消 能达不到原设计的效果 ,使水流出池流态紊乱, 是导致海漫损毁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韩江流域 ( 潮州供水枢纽下游河 段) 受人为挖沙等因素的影响,东溪南溪口以上 河段、西溪蓬洞河 口以上河段河床下切幅度大, 下游河道河床冲淤变化较小。据实测资料显示, 1998 一 2006 年潮州枢纽坝下的水位流量关系变 化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同流量条件下水位下降 严重。河床下切,闸坝下游水位一流量关系曲线 结合枢纽实际情况,本次拦河水闸消能工改 造提出以下三个方案进行比较: 即方案一; 东、 西溪增设二级消力池方案; 方案二: 东、西溪重 建一级消力池方案; 方案三: 东、西溪增设塑水 堰方案。 三个方案的比较: 由于重建一级消力池方案 ( 方案二) 必须拆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设计方案选择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开挖及降水设计方案选择
毕 , 采 取 的抗 基底 浮 托 措 施 不 能 引 起 已建 水 闸产 生 过 大 的 所
西 溪 厂 房位 于西 溪 左 岸 。 坑 长 约 2 0 m, 3 . m。 基 0 宽 46 河
床高程约 2 . m,主机段开挖高程一 6 0 n,最大开挖深度 0 l. l 2
1 . m, 82 除开挖深 度小于 6 m处的基坑采 用格 构式 水泥搅拌
桩 挡 墙 支 护 外 ,基 坑 较 深 处 采 用 内 支 撑 式 地 下 连 续 墙 支 护 。
沉降及不均匀沉 降。
3 设 计 方 案选 择
基坑坑底被 承压水顶 破而发生 涌砂 、 隆起是 基坑工程 中
最 危 险 的事 故 之 一 。 取 的抗 承 压 水 措 施 必须 安 全 可 靠 。从 采 国 内外 处 理 基 坑 底 部 承压 水 的 经验 来 看 , 目前 应 用 较 多 的处 理 方 法 是高 压 旋 喷 封底 法 , 如上 海 彭 越 浦 泵 站 进 水 总管 基 坑
的 电 站 厂 房 和 江 东 洲 连接 土坝 以及 东 溪 1 水 闸 、右 岸 装 6孔 机 1 8 MW 的电 站 厂 房 、 接 土 坝组 成 。 连
挖深度达 1 . m。基 坑底 以下 3 5 n 下卧砂卵石层 为承压 82 - l
本工程于 20 0 2年 6月开工 , 至西溪厂房基坑 开挖 前 , 西 溪除靠近厂房基坑的 2孔 水闸未施 工外 ,其余 l 4孔水闸及 右岸船闸均已基本施 工完毕 , 西溪厂房在混凝土纵 向围堰 的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址处河床高程为 2 . m,厂房 0
的建 基 面 高 程 为- 6 0 m, 于淤 泥 、 泥质 土上 。厂房 场 地 1. 置 2 淤 土 层 自上 而 下 为 : ① 人 工 填 土 层 (Q) s 主要 分 布 于 厂 房 左 侧 上 游 副 厂 房 , 多为索填 土, 以粉 土 、 质 黏 土 加 粉 细 砂 为 主 , 塑一 塑 土 粉 可 硬 状 。 厚 3 5 m, 均 。 — 不

潮州供水枢纽拦河闸泄流计算

潮州供水枢纽拦河闸泄流计算
23 . ( 卜 () 6
考虑 水流 收缩 , 通过 断面 c的 流量为 : 则
Q = e h 2= e h 2 / Bv B ̄ o ( 0一h g 4 )
=t h√2 / 一h g z B ( 0 ) 4
() 3
式 () 3 就是 泄 流 的基 本公 式 , 中 :Q为 流量 ; 为 其 收缩 系数 ; B为 闸宽 ; h为堰 顶 水 深 ; 为 流速 系数 ,
言将拦 河闸泄流计算编成应用程序 , 程序 简单 实用 , 计算成果经验证准确 可靠。
关键词 :无坎 宽顶堰 ; 堰流 ; 孔流 ; 泄流计算 ; i a ai Vsl B c u s
中图分类号 : V 3 T 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1 2 2 0 )505 -2 0 80 1 (0 7 0 -0 8 0
收稿 日期 : 0 7 72 2 0 - .7 0
作者简 介 : 邓正波 (9 9 ) 男 , 17 一 , 工学硕士 , 助理工 程师 , 从事水 资源管理工作 。

5 ・ 8
维普资讯
2O O 7年 1 O月
第 5期
邓正 波 。 :潮州供水枢纽拦 河闸泄流计算 等
1 潮 州供水枢 纽拦河 闸简 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潮州 供水 枢纽 工程 位 于广东 省 潮州 市 境 内 , 是韩 江 下游 及其 三 角洲 的水 资 源 调 配 控 制 性 工 程 。坝 址 以上 流域 面积 为 2 8 m , 90 3k 水库 正 常 蓄 水 位为 1. 珠 O 5m( 江基 面 ) 相应 库 容 为 0 4 , .9×1 m 0 。韩 江 干 流 经 潮 州 供水 枢纽 后分 为东 溪 和西溪 两条 干 流 , 在东 溪 和 西溪 上 分别 修建 了 1 平 板 拦河 闸 来控 制 下泄 流 量 , 闸孔 6孔 每 净宽 为 1 闸顶 高程 为 1 . 闸底 堰 顶 高程 为 15 4m, 62m, .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拦河闸消能工除险改造试验研究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拦河闸消能工除险改造试验研究

河闸上游为正常蓄水位(05m 条件下,不 同泄流 1. ) 单宽 流量 g对应 的一 级消力 池水 跃跃 长 关 系见 图
6 ,不 同泄 流单宽 流 量 g和池 末尾 坎 前 水 深 与跃 后 水 深 的 比值 ( P+h / 的关 系见 图 7 )h 。

图 5 消力池水力参数示意图
深 10m, 长 2 池 末水平 护坦 段顶 高 程 一23 . 池 2m, . m、长 2 下游 接 12 0m, :0的海 漫段 和防 冲槽 。
13 消 能工 设计初 拟 方案试 验 .
通 常 ,拦 河 闸在上 游 为正 常蓄水 位 、闸 门局 部 开启 泄 洪运行 时 ,下游 河道 水位 较低 ,拦河 闸泄 流
工修 改方 案主 要如下 。
末尾坎前水深和跃后水深 的比值 ( P+h /: )h 随泄 流单宽流量 口的增大而减小 。当拦河 闸泄流单宽
流量 口 0I /sr ( ≥1 3(・ n n)相应 闸 门开度 e . 总 ≥14m、 泄流量 pI228m /) 8 3s运行 时 ,池末 尾坎 前 水深 和 >
消力池末端尾坎后 ,再翻滚跌落进入下游二级消力 池 ,消能效果差 ,流 态极 为 紊 乱 ;二 级 消 力池 水 流 波动翻滚剧烈,无法形成正常的水跃 ,消能率较低。
()在 各级 洪水 流量泄 流条 件下 ,一 、二 级 消 3 力池 上 、下 游 泄 流 落差 达 25 5m,设 计 方 案 的 . 二级 消力池 水 流波动 较大 ,消力 池 的池 长无法 满足 工程 设计 的要求 。
2 除 险 改 造 工程 推 荐 方 案 试 验 和 运 行
21 消能工 推荐方 案 . 经模型试验的多方案 比较 和优化后 ,得 出西溪拦

潮州供水枢纽库区浸没影响问题探讨

潮州供水枢纽库区浸没影响问题探讨

谢 青 , : 州供 水 枢 纽 库 区 浸 没 影 响 问 题 探 讨 等 潮
N . Jn2 1 o6 u . 00
东 厢堤 南段部 分 区域 表层 粘土 层很 薄甚 至缺 失 , 变
排 水 ; 堤 ~上埔 堤 ~坝 址 段 设 高 压定 喷 防渗 墙 , 计 南 设 墙 体最 小厚 度 为 2 0 0 mm, 深 深入 第 一层 相 对 不 透 水 墙
意东 堤 、 东厢 堤 , 有北堤 、 岸 城堤 、 南堤 , 堤顶高程 一般 为 l 4~1 m。堤后地 面高 程 约 为 7~1 m, 南 方 向有 枫 8 1 西
图 1
溪 , 面逐渐 降低到 4 地 m。
库 岸第 四系地 层很 厚 , 为 4 9 m, 北 向南 逐 约 5~ 0 从 渐增 厚 。地层 结构 多 为 “ 粘一 砂一 粘一砂 ” 透 水层 结 双 构, 在杂 填土 以下 为 a 灰 黄色 粉质 粘土 、 土 , 本 l Q 粘 基 呈连续 分布 。该粘 性 土层 下为 aQ 粗 砂 , 部 粉细 砂 l 局 层, 基本呈 连续分 布 , 穿过 该砂层 进入 i l 三角洲 n+a Q
aQ ‘ 卵砾 石层 和 aQ 含 卵砾 砂 层 , 约 4 l 砂 l 厚 0~5 m, 0
呈 中密 一密实状 。双 透水 层结 构 在 各个 堤 段 区域 表现
为厚 薄不 同。
城 堤大 部分堤段 和南 堤首 段 堤基 地 层从 表 层 至基
岩面厚 约 3 5 m 全部 为河 流相 冲积 粗砂 、 砾层 , 4— 9 砂 推 测该堤 段是古 决 口段 , 砂 层 与韩 江 河床 砂 层相 连 通 , 该 水 力联 系密切 。
中 图分 类 号 :V 9 T 67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截流若干问题探讨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截流若干问题探讨
或淤 泥层 , 卵砾 砂 层或 砾 砂 卵石 层 。其 中东 溪河 床 覆 盖层 含
自右 向 左 逐 渐 递 增 , 覆 1 7 m 砂 层 , 下 淞 泥 质 粘 土 或 淤 上 ~ 以
泥层所 组 成 , 河 床介 质 的 抗 冲刷 性 能极 差 , 流 对 河 床 砂 其 水
层 的 起 动 流 速 为 1. s 是 软 弱 基 础 河 床 可 能 产 生 深 层 破 7 m/ ,
在破 坏性 因素 。 b )本 工 程 的 厚 覆 盖 软 基 主 要 由 砂 层 、 泥 质 粘 土 或 淤 淤
织 和石 料 块度 是 否满 足填 筑储 备 和抗 冲刷 的 要求 , 直接 影 将 响到 截流 工作 能 否顺 利进 行 。 3 软 弱 基 层 上 截 流 的 主 要 技 术 措 施
潮 州 供 水 枢 纽 工 程 位 于 广 东 省 潮 州 市 境 内 韩 江 干 流 下 游 , 调 配 水资 源 为城镇 居 民及 工 农 业供 水 , 兼顾 发 电 、 是 并 航 运 、 环 境 保 护 等 的 综 合 枢 纽 工 程 ; 纽 所 在 的 韩 江 流 域 属 水 枢 亚热 带季 风 气 候 , 海 洋 性 东 南 亚 季 风 影 响很 大 , 温 、 受 高 多 雨 、 润 ,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161  ̄ l 韩 江 属 于 暴 涨 暴 落 山 湿 多 0 nl 。 l , T
作 者简 介 : 曾陈平 , , 男 主要 从事水 利 水电施 工 和施工 技术 管理 工作 。
区 性 河 流 , 水 主 要 形 成 于 台风 雨 。 洪
截流 采取 分 溪导 截流 , 年 枯水 期 主要 进 行 西 溪 截流 。根 据 今
西溪 截 流水 工模 型试 验和 计算 分 析 , 主 要 技术 参 数 见下 表 其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深基坑减压井降排水技术的应用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深基坑减压井降排水技术的应用


6 2 6 第 1期 中国画部 科 技 ・ 0 年 6 0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深基坑减压井降排水技术的应用
吴清平 (东 二 股 有 公 增 53 ) 广 水电 局 份 限 司 城 14 0 1
摘 要:本文对潮9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深基坑的减压井降排水施工技 术做 了详 细的介绍。 ‘ t , l 降排水 深基坑 关键 词: 供水枢纽工程 减压井
() 1 反滤料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 的规格进行准备 , 以
保 证反滤效果。 () 2 钻机就位应平 整、 固, 稳 确保施 工中不发生倾斜、 移动 。 () 3 钻进过程孔斜率严格控制在 08 .%内, 对孔斜 率大 于 08 .%的钻 孔, 采用 重新扫孔 等措 施进 行纠偏 , 使孔斜 率 达 到设计要 求。 () 4 填充反滤料应一次性进行 , 从而保证淤泥不堵塞 滤孔 , 充填时边填边注入清水 。 22 减压井 降排 水 .
西溪 厂房深基坑 减压井降排水 是整个基 坑开挖施工 的关键 , 关系着 厂房开挖 的进度及成败 。严格控制减压井 施 工质量 , 采取合理方法进行深基坑降排水 , 是深基坑开 挖 的一个重 点。 21 减压 井施 工 , 减压井施 工程序如 下图 l :
() 8 旋喷桩封边: 反滤料、 沙填满以后, 可进行封边工 作, 每个减压井周 边拟 布置 3 根高压旋喷桩见布桩 图 ( 图 2, ) 旋喷长度 为设计要 求的封孔深度 至每个减压井所处的 基础开挖面高程 。
施 工要 点 如 下 :
D n .mm, mi=15 每孔按理论计算反滤料总量的 1 倍准备 。 . 2 () 2 机械就位: 经监理检查孔位测量合格后 , S 0 将 P30 型回旋钻 机安放到选定的孔位上, 使钻头对准孔位 , 平 调 并加 以固定。钻杆垂直度应小于 08 .%。 () 3 钻进成孔: 钻机 调试完毕 即可开钻 , 钻进过程 采用 清水钻进 , 根据 不同地层采取合 理的钻进 参数钻进 至设计 孔底高程 。 () 4 清孔、 清渣 : 钻进至设计孔底高程后 , 时进 行清 及 孔、 清渣 工作 , 置换后的泥浆 比重控制在 11 . 5~ l3 并 _ 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钻孔深度。 () 5 滤管 的制安; 管采用 内径 ̄ 5 滤 , o的钢管 , 1 管壁厚 4 mm, 滤管段长 度为 1 .m, 00 按滤管孔隙率 1 %~ l %布 5 7

潮洲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混凝土围堰爆破拆除设计

潮洲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混凝土围堰爆破拆除设计
维普资讯
・8 20年1期 中国西部 科 技 1・ 0 6 0
潮洲供水枢纽工程西溪厂房混凝土围堰爆破拆除设计
吴清平 ( 东 电 局 份 限 司 增 5 3 ) 广水二股有公 城 14 10
摘 要:本文对潮州供水枢纽西溪厂房混凝 王 堰拆除的爆破预埋孔、 围 装药量、 参数选择、 清理和安全作业等技术进行了 详尽阐述。
关键词 : 供水枢纽工程 厂房混凝土围堰 爆破 拆除
1 工程概况 潮州供水枢 纽工程是合理调配水 资源 、 为城镇及工农 沙石的吸水率、 掺合材的品种及需水量等、 粉煤灰的烧失量 及 S) 的含量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 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3 以及硬化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 值得一提的是粗骨料的级 配问题 , 骨料粒形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长期 以来, 我国工 程技术人员对骨料粒形和级配的不够重视,实际工程中所 用的骨料的质量也较差,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技术 指标要求 , 但工程实际用骨料合格 的少。 粗骨料的级配和粒 形不好, 必然要加大混凝土 的胶凝材料总量和用水量, 不仅 增加混凝土收缩 , 而且会增加混凝土 的渗透性和有害介质在 混凝土中的扩散系数。 因此, 要对粗骨料的粒形及级配进行 业用 水创造 条件, 结合发 电, 兼顾 航运和改善水环境保护 等综合利用 的枢 纽工程 , 是韩江干流梯级开发 中的最末一 混凝土的抗冻性试验 目前一般采用快速冻融法, 影响混 凝土抗冻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混凝土的含气量, 更微观说是 气泡 的直径 、 形状 、 分布状态、 定性等。 稳 不同国家针对不 同 的骨料粒径给 出了不同的混凝土的要求含气量值 , 我国 目前 一般要求非蒸养混凝土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的含气量要在 4 %~ 6 %之间, 际针对不 同的胶材用量、 实 不同的骨料粒径, 混凝土的含气量可突破此界线。 其次, 骨料的吸水率及线性 膨胀率对抗冻性也有影响 , 混凝土在冻融过程 中吸水饱合是 一个渐进过程, 骨料吸水率大、 线膨胀系数大, 混凝土越容易 冻坏 ; 粉煤灰 的含炭量对抗冻性也产生大的影 响, 含炭量越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概述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概述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境内的韩江干流,距潮州市区约4km,现有护堤公路通至坝址右岸。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为城镇及工农业用水创造条件,结合发电、兼顾航运、水环境保护等综合利用的枢纽工程,工程等级为Ⅰ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韩江由北向南流经坝址,坝址处河床较为宽阔,被江东洲分割成东溪和西溪两道河槽,江东洲顺水流方向绵延十几公里。

东溪河床宽约500m,河床高程1.5~2.5m,西溪河床宽约400m,河床高程1.2~2.2m。

西溪为主河槽,水较深,东溪水较浅,两河床坡降平缓,水流缓慢,坝址处河床剖面呈“W”字形,两岸及江东洲均有堤围防护。

枢纽由拦河闸、发电厂房、船闸、土坝等建筑物组成。

东、西溪各布置16孔拦河水闸,东溪右岸及西溪左岸各布置一座厂房,装机容量分别为16MW和24MW,船闸布置在西溪右岸,发电厂房与江东洲、船闸与南堤、东溪拦河闸与东厢堤之间用均质土坝连接。

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 水文气象枢纽所在的韩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东南亚季风影响很大,高温多雨湿润,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雨量1610mm,年雨量分配不均匀,约占全年雨量的80%左右集中在4~9月,其中4~6月多为锋面雨,7~9月多为台风雨。

多年平均气温21.4℃,年内气温变化较大,最高气温为39.6℃,最低气温-0.5℃,日内温差变化不太大。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1%,一般在70%~90%之间。

最大风速22m/s,风向多为NW。

1.2.2 工程地质坝址处河床地层自上而下为砂层、淤泥质粘土或淤泥层、含卵砾砂或砾砂卵石层。

其中东溪河床覆盖层自右向左逐渐递增,上覆1~7m砂层,以下淤泥质粘土或淤泥厚12~15m;西溪河床砂层厚2~4.7m,以下淤泥粘土或淤泥厚13~20m。

由于覆盖层深厚,承载能力低,对围堰稳定非常不利。

位于坝址上游右岸约16.2km处的石料场,岩石主要为中粒花岗岩和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料场内有8条较明显的断层岩脉,岩石饱和密度为2.55~2.76t/m3,饱和抗压强度为50.9~166Mpa,软化系数为0.45~1。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截流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西溪截流
( 东省 潮 州供水 枢 纽工 程管 理处 , 东 潮 州 5 1 0 ) 广 广 2 0 0
摘 要 : 东省 潮 州供 水 枢 纽 工 程 西 溪 截 流 水 流 条 件 复 杂 , 合 截 流 难 度 大 。介 绍 了 西 溪 截 流 工 程 的特 广 综 最、 流 方案 及 具 体 实施 情 况 。 截 关键词 : 水枢纽 ; 纽工程 ; 流 ; 流方案 ; 州 ; 东 供 枢 截 截 潮 广 中 图 分 类 号 : V 4 T 62 文献标识码 : A
戗堤 顶 高程 / m
西溪截流过 程 中 , 口下 游水 位 不 断降 落 , 龙 落差
越来越 大。为了防止河 床覆盖层 遭到 冲刷 , 危及 戗堤 的安全 , 经水 工模 型 试验 , 须采 取 平抛 护 底。护 底 必
戗 堤 最 大高 度 / m
戗 堤 顶 长度 / m
作业沿水 流方 向和垂直水 流方 向分 区进行 , 各分 区所
20 0 2年 1 0月上旬 , 截流指标 如表 1 所示 。
表 1 西溪 截 流 指标
项目 指 标 5 a 遇 ( 0月 上甸 甸 平 均 流量 ) 一 1
93 2 4. 0 4 1 0 8. 1 43 、8 7. 6 6 6、 1 6 8. 0 1 8. 3 30 6百 米 , 中上 部 其
3 0余 米的覆盖层 颗 粒 的起动 流速 为o 7 ~1m/, .6 s易 受 冲刷 。
收 稿 日期 :0 7 0 .2 2 0 .4 1 作者 简 介 : 少川 , , 东 省潮 州供 水 枢 纽 工 程 管理 处 , 理 工 程 师 林 男 广 助
广东省 潮州供 水 枢纽 工 程 属 大 () 水 利 工程 , I型 位于韩 江下游东 、 西溪两溪 口附近 , 主要用 于 调配东 、 西、 北溪水 资源 , 顾发 电、 兼 航运 和改善水环 境。 工程分 两期施 工 , 期用 围堰拦 断 西 溪 , 用 东 一 利 溪 天然河道 导流 , 行西 溪部 位 的工 程 施 工 ; 期 用 进 二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水库渗漏分析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水库渗漏分析
工 程于 2 0 0 1年 5月 完 成 可 行 性 研 究 , 2 0 0 1年 l 0
半 封 闭的山前平 地 , 地面高 程约 1 1~ 9 m, 宽 1~ 2 k m,
后 缘大部 分被 山体 环 绕 , 仅在东南端存在宽约 2 0 0 m
的狭小谷 口。蓄水 前 靠 近 意东 堤 附 近 的部 分 地 表 水 、 地 下水 汇入韩 江 , 后 缘靠 山附近分 布有 一 条意 溪河 , 主 要 是拦截 山上 流 出 的地 表 水 , 附 近 的地 表水 汇入 意 溪 河, 意溪 河 向东南通 过谷 口流 向库 外下 游 。 东 厢堤一 东溪 坝址处 长约 3 . 3 k m, 堤 顶高 程 1 4~ 1 5 . 3 m, 堤 后为大 片农 田区 , 地 面高 程约 8~ 7 m, 地 势 由堤脚 向东南 倾斜 , 地表水 亦 向东南 排泄 , 东南 侧 与坝
较 原河 道水位 抬升 约 6~7 m, 蓄水 后库 水 仍 在原 河道 内, 但部 分地段 水 位高于 两岸 堤后地 表 , 库水 倒灌 补 给
两岸地 下水 形成 渗漏 。
2 水库渗漏分析¨
2 . 1 地 形地 貌
北 堤长 2 . 8 k m, 堤 顶高 程 1 7 . 5~1 8 m, 堤 后 为潮 州市郊 , 地 面高程 约 1 0~8 . 5 m, 地 势 由堤脚 向西 南倾 斜, 地 表水 向亦 向西南排 泄 。 城堤长 约 2 . 3 k m, 堤顶 高 程 1 6~1 7 m, 堤 前 分 布 有宽 约 5 0~ 6 0 m 的阶地 , 地 面高 程 约 1 3~1 4 m, 堤后 为潮 州市 区, 从 堤脚 向城 内地 势逐渐 降低 ( 向西 倾 斜) , 地面 高程 由 1 2~1 3 m 逐 渐 降至 7~8 m, 地 表 水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厂房混凝土沿支撑梁底渗水处理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厂房混凝土沿支撑梁底渗水处理
维普资讯
工 程 技 术 与 管 理 N 1 ・ 0 ・ 5・ O・ 1 2 6 2 0
潮 州供水枢 纽工程 厂房 混凝 土沿支撑 梁底渗 水处 理
杨 梅莲 (东 二 股 有 公 增 510 广 水电 局 份 限 司 城 14) 3
摘 要: 本文对潮州供水枢工程厂房混凝土沿支撑梁底渗水处理采用化学灌浆施工工艺、 辅助机具材料、 注意事霉等施工
见的尚未沉淀 的细颗粒 当作沥青计算 , 由此 当然 比实际增 大了。 () 2 石料含 水量 的情 况。在做 马歇尔试验确 定沥 青用
量 时 , 料 是 经 过 烘 干 的 , 在 实施 施 工 中 虽 经 烘 干 机 加 石 而 热烘干 , 但仍有程度不 同的含水 量, 而这种程度不 同的含 水量 , 在试验 中也都计 算在 沥青用量 内, 这是沥青用量偏 大 的另一个 原因。 2 提高试验人员素质是确保工程质量 的关键 为了适 应公路事业发展需要 , 提高工程质量 , 创优质 工程, 在必须加强施工管理、 质量管理 的同时 , 必须有一支
… … … … … … … … … … … … … … ●
1 工程概况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是合理 调配水资源 、 为城镇及工农 业 用水创造条件 , 结合发 电, 兼顾航运和 改善水环 境保 护 等综合利用 的枢 纽工程 , 工程等级 为I 主要建筑物级别 等, 为 2级 。枢纽工程坝址位 于广东省潮州市境 内的韩江干 流 , 潮州市 区 4 m。 距 k 枢纽工程 由拦河 闸、 发电厂房 、 船闸、 土坝等建筑物组 成 。东 、 西溪 各布 置 1 6孔拦河水 闸, 东溪右岸及西溪左岸 各布置一座厂房 , 装机容量分别为 1MW 和 2 MW, 闸 6 4 船 布置在西溪右岸 , 发电厂房 与江 东洲 、 船闸与南堤、 东溪拦 河闸与东厢堤之 间用均质土坝连接 。 地震设防烈度 为 8 度。 2 厂房混凝土沿支撑梁底渗水处理施工 技术 厂房基坑 开挖 采用连续墙 加钢筋混凝土 内支撑 的支 护 结构。在 结构 混凝 土施 工完成后 , 发现有个 别部位沿 支 撑 梁周边有渗水现象 , 我们根据其他工程施 工的经验 , 采 用 化学灌浆堵 渗 。化学灌 浆是修复混凝土缺 陷的一种有 效的施工方法 , 具有可灌性好 , 结石 强度 高等优 点。化 学 灌浆材料 使用聚氨 酯作为堵 渗材料 , 灌浆机械采用便携式 手动灌浆机 。 2 1 施 工 流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简本)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山大学
二○一一年九月
1、项目概况
广东省潮州引韩水量和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榕江下游,由于海潮影响及练江流域严供水枢纽工程是韩江三角洲控制性工程,韩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农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对重水污染,造成该地区水质恶化,揭阳、潮阳以及南澳等市县都要求引韩增加引水量。

近十几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无序采挖河沙等人类活动,韩江下游三角洲河道严重下切,使西溪水位下降,造成枯水期东、西溪流量分配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导致东溪出现断流现象;同时八大引韩取水口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北关、安揭、东凤三大引韩工程因水位下降不能自流,靠建临时泵站等应急措施解决引水及供水问题,此已成为制约韩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须采取工程措施,兴建骨干调蓄和控制性水源工程——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使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从根本上形成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调节分配,提高供水量和保证供水,保障韩江三角州地区水资源供给需求。

此外,据2000年潮州电力现状调查,潮州市电力缺口达10.26亿千瓦时,占潮州市社会用电量的73.5%,兴建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也可同时利用韩江水力资源,缓解当地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

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韩江干流下游两溪口附近,坝址距潮州市区约4公里。

该工程主要包括枢纽主体工程和库区防护工程,以合理调配东、西、北溪水资源为目的,兼顾发电、航运和水环境保护,控制韩江流域面积29084km2,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0.5米(珠基),相应库容4900万立方米。

电站装机容量4.6万千瓦,年均发电量2.0812亿千瓦时。

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建设,2006年9月完工,总工期4年,2006年9月19日,东溪、西溪电站共四台机组全部通过启动验收,工程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

工程投资14.2385亿元,环境保护专项投资779.2万元、水土保持专项投资267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占工程实际总投资的0.55%。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回顾
2.1环评报告结论
根据《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1年12月20日)的评价结果:
环评报告结论中认为,工程供水范围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兴建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意义重大,工程可满足下游生态用水要求。

报告结论认为,工程的不利影响少,且多为潜在性的和可消减的,建库后对库区的环境负面影响不大,且较为单纯,对河口生态也无不良影响。

尽管由于韩江下游五个出海口均设置了无过鱼设施的挡潮闸,以及其它自然和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影响,开展评价工作时,鳗鲡资源已经数量很少,本工程的兴建可能会进一步阻隔鳗鲡的洄游,但对物种的影响较微弱,没有制约性的环境问题。

环评报告最后提出:从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的角度综合评价,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在坝址选择、施工方案、开发规模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设计都较为合理。

开发方案对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它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和长期的;而不利影响是次要的,并可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环保措施加以解决或减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因此,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兴建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是可行的。

2.2 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要点
2002年7月12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审【2002】175号文对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见附件2)。

批复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水利部预审意见及广东省环保局初审意见。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工程建设中应尽量减少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防止施工对周围的扰动与破坏,文明施工。

应及时做好生态恢复工作,防止产生水土流失。

(2)须研究解决鳗鲡等鱼类洄游通道问题,并通过有关部门敦促下游五闸在改建中设鱼道措施。

未设鱼道之前,在鱼类洄游季节,须开启一个闸过鱼,严
禁捕捉坝前的鳗鲡,渔政部门在闸上应设员执勤,必要时要人工捕起辅助鳗鲡过坝。

切实做好对水生珍稀物种生存环境的保护。

(3)要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措施,不得因工程建设而对下游工农业、生活及航运等方面用水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4)该工程作为供水的水源地,要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的有关规定。

(5)建议潮州市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尽快启动广济桥的修复工作,争取在本工程蓄水前完成修复,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6)加强设计与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工作,该项目运行后,要适时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与效果
根据现场调查与项目的竣工验收调查报告显示,本工程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基本上能够落实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

但是竣工验收调查报告中未能恰当回应 “环审[2002]175号”提出的解决鳗鲡等鱼类洄游通道问题的要求,因此按照“环验函【2010】121号”的文的要求进行后评价。

4、竣工验收调查结论
(1)项目建成后保证了现状供水工程正常运转,将解决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设计枯水年及枯水季节495.85万人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不足,试运行期水库蓄水、水位抬高对湘子桥并未造成不良影响;工程也未对下游航道通航造成明显影响;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当地重点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干扰影响很小 (2)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及库区淹没补偿制定了统一的补偿标准,受影响的居民得到了补偿和较好安置。

(3)工程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下泄最小流量为33.0m3/s作为韩江下游的基流后,能够满足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生态需水要求。

(4)水利部组织专家组于2009年8月14日对广东省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组同意该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竣工验收,说明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4)根据竣工验收报告的调查结果,本枢纽工程的建设试运行间,对环境
空气、固体废物和声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5、环境影响后评价调查结果
(1)韩江流域水质评价
综合本次对区域内的地表水评价,可知在2009年—2010年期间,库区水质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项目建设前后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本项目建设后,高锰酸盐指数除急水断面出现降低外,其他断面基本上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粪大肠菌群指标则与项目建设环评阶段的同类指标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数一样,皆出现超标现象,总磷指标则明显较项目建设前有很大的降低。

根据调查分析,本项目的建设试运行期间,对库区与下游的水体水质未造成不利影响,其现状的水质超标主要是由于上游入库来水自身的水质不达标引起的。

为此,应重视上游来水的水质控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降低入库来水对库区水质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船只的行驶与停泊管理,杜绝船只行驶与停泊过程中造成水体的污染。

(2)地下水
总体而言,本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的地下水水位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已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基本能够消除影响,但考虑到工程长期运行,可能因此增加其他风险,需要加强对区域的地下水的水位监控以及库区的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

(3)根据本次对韩江河口和潮州枢纽工程附近水域的渔业资源的调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捕捞能力过剩和环境污染,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渔业资源因过度利用已出现明显衰退,实际渔获产量已经下降;项目建设后,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韩江流域的鳗鲡资源与韩江口的渔业资源皆呈现出衰退的趋势;但是,项目建设后,通过枢纽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调节,有力地缓解了北溪长年断流、东溪在鳗鲡洄游季节和枯水期长年出现断流的现状,改善枢纽闸坝上游及下游广袤的水域生态环境,改善区域鱼类资源的栖息、索铒、育肥成长的生态环境条件。

(4)工程建设对鳗鲡洄游通道的影响
根据环评报告与本次调查的结果,项目建设前,由于受粤东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韩江出海口处过度捕捞、下游五闸拦截等影响,项目
建设前韩江河段的鳗鲡资源已很少;田野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枢纽的上、下游的渔民仍能够捕获到的鳗鲡,本工程建设前后并未出现突变,不能确定现有的运行模式对鳗鲡洄游造成了显著影响。

6、拟增加的环保措施
根据本次后评价调查研究结果,本着保护区域内鳗鲡资源的原则,切实保障鳗鲡等鱼类资源能够正常洄游需要,本次后评价报告提出增加以下主要保护对策和措施:
(1)韩江下游五闸(梅溪桥闸、莲阳桥闸、外砂桥闸、东里桥闸、下埔桥闸)在鳗鲡的洄游季节采取区域联合调度方案,在不影响各桥闸御咸蓄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潮汐规律为鳗鲡洄游创造有利的水文条件,进行开闸纳苗与成鳗降河,保证鳗鲡等鱼类资源洄游通道的畅通。

(2)根据鱼闸的运行原理,结合鳗鲡喜欢昼伏夜出、溯水潜逃能力强的特点,在本枢纽船闸构筑物的闸室和船闸出入口航道位置增设相关诱鱼与驱鱼设施,使船闸具备“鱼闸”功能。

在鳗鲡洄游季节的夜间船闸禁止过船,按鱼闸模式进行空闸运行,能够满足鳗鲡等鱼类资源的正常洄游。

7、结论
从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的角度综合评价,潮州供水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周边水环境、生态环境、空气环境、固体废物、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有利影响占主导地位,且环境效益是长期的和巨大的。

建设期间,能够基本落实环保措施,工程运行后对周边的水、声、环境空气、固体废物、陆生生态等方面未造成显著影响。

项目建设后,缓解了北溪长年断流、东溪在鳗鲡洄游季节和枯水期长年出现断流的现状,有力地改善了枢纽闸坝下游广袤的水域生态环境;对鳗鲡洄游通道的部分阻隔影响,通过加强对区域内鳗鲡资源的保护力度,并需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补充措施,从而可以削减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