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状元造假案例
重庆文科高考状元民族身份造假其父被免职
![重庆文科高考状元民族身份造假其父被免职](https://img.taocdn.com/s3/m/171790c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4d.png)
⽗母受处 昨⽇傍晚,重庆市巫⼭县公布了对重庆⾼考⽂科状元何川洋少数民族成分变更责任⼈的处理意见,包括何川洋⽗母在内的3名责任⼈受到免职或停职处理。
状元咋办 何川洋已与北京⼤学签订预录取协议,但充满了变数。
其母卢玲琼称,⾹港⼤学28⽇下午打来了电话,邀请何川洋前往该校读书,称将不受内地录取之限制。
巫⼭县政府公众信息称,6⽉29⽇,巫⼭县委召开常委会,对何川洋少数民族成分变更违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
决定对责任⼈原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万民强(现为巫⼭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巫⼭县⼤学中专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业⼤(何川洋⽗亲)作出免职处理。
同时,对巫⼭县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卢玲琼(何川洋母亲)予以停职反省。
经查, 2006年上半年,在县招⽣办⼯作的何业⼤找到时任中共巫⼭县委统战副部长、巫⼭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的万民强,请他帮忙更改何川洋民族成分。
卢玲琼知道此事。
何业⼤的妹妹何业清办理了所需资料,并于2006年7⽉12⽇将以上资料及申请书交到万民强⼿中。
万民强没有按照规定查看何业⼤⾝份证和户⼝簿的原件,签注“同意报批”的意见,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6年10⽉9⽇批准申请,并发放了更改证明书。
鉴于何业⼤、万民强、卢玲琼的⾏为已经违反相关规定,经巫⼭县纪委、监察局研究,并报巫⼭县委同意作出上述处理决定。
⽬前,当事⼈均表⽰服从处理。
“不失为⼀个办法” ⽂科状元接到港⼤电话邀请 昨⽇中午,重庆巫⼭,持续不停歇的⼤⾬。
17岁的何川洋来到母校巫⼭中学(左图)。
这位在母亲被责令前往县纪委、监察局调查时以“别着急!⼤不了我再读⼏年”相劝的重庆⽂科状元,希望散散⼼。
刚到教学楼下,就遇到了两位⼥教师。
“何川洋,你真棒!我们⽀持你!”“不要泄⽓,会挺过去的。
”两位⽼师并未教过何川洋,却主动给他打⽓。
何川洋笑笑,点点头。
他知道,⾃⼰的未来⽬前还是个未知数。
母亲卢玲琼说,孩⼦跟着丈夫何业⼤,3岁看四⼤名著少⼉读本,5岁多就开始读书,平时功课都不⽤⽗母操⼼。
统计造假案例剖析
![统计造假案例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e31a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f.png)
统计造假案例剖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统计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然而,一些不诚实的行为也随之出现。
统计造假案例时有发生,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下面将列举一些典型的统计造假案例,以便深入剖析其原因和后果。
1. 中国某省份高考成绩造假案在某省高考成绩发布后,有媒体爆出该省份高考成绩造假的消息。
据报道,该省份的教育部门在统计高考成绩时,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提高平均成绩,包括删除低分考生的成绩、操纵评分标准等。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让考生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信力。
2. 美国汽车销量数据造假案在汽车行业,销量数据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然而,一些汽车制造商为了提高自己的销量数据,采取了一系列不诚实的手段。
他们可能通过向经销商提供财务补贴、租借车辆等方式来增加销量数据,以此来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3. 医药领域临床试验数据造假案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临床试验数据是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得更好的试验结果,可能会对数据进行篡改或者隐瞒不良反应。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也损害了医药行业的信誉。
4. 中国经济数据造假案在中国,经济数据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官员晋升,可能会对经济数据进行篡改或者伪造。
比如,他们可能夸大地方GDP数据、虚报财政收入等。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误导了决策者,也给投资者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5. 学术领域科研数据造假案在学术研究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评估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些学术界人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声誉和获得研究经费,可能会对数据进行篡改或者伪造。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误导了学术界,也损害了科学研究的公信力。
6. 金融行业交易数据造假案在金融行业,交易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好的交易结果和吸引更多客户,可能会对交易数据进行篡改或者操纵市场。
五旬农民策划砀山高考舞弊案调查揭开惊人内幕
![五旬农民策划砀山高考舞弊案调查揭开惊人内幕](https://img.taocdn.com/s3/m/1ea56598fab069dc51220128.png)
五旬农民策划砀山高考舞弊案调查揭开惊人内幕五旬老农策划高考舞弊案司法机关调查揭开去年砀山未遂案件惊人内幕砀山高考舞弊案发生后,司法部门立即介入调查,推动该案尽快进入司法程序,以平息舞弊(未遂)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恶劣影响。
随着司法机关调查的深入,一桩由农民策划,教育、公安和医生参与的舞弊内幕,被揭露出来。
一、利益驱使让农民“策划”高考舞弊○关键人物:王文贤王文贤是这场高考舞弊案的绝对主角。
现年52岁的王文贤,是砀山县关帝庙镇清河村的一名农民,虽然身份是农民,但“能量”巨大。
当地教育、公安、医院等关键部门中的关键人物,被其“银弹”开道,致使2007年高考前,砀山成为全国焦点。
找枪手活动经费达30万2007年高考报名前,王文贤向安徽大学在校生孙某提供约30万元的活动经费,让孙某先付“枪手”每人1000元的“定金”,并告知若考取本科院校,还将得到5000~10000元的报酬。
30万的活动经费,对王文贤并非难事。
早先,他联系了一批欲找人替考的学生及多名河南籍欲在砀山县参加高考的学生(高考移民),先收取被替考生及“高考移民”每人数千元至万元不等的“定金”,计划根据录取高校的档次再收取相应的费用。
2007年高考学生体检期间,王文贤为使“枪手”及“高考移民”顺利通过体检,送给砀山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生朱杰6000元。
朱杰在“考生”未参加体检的情况下,违规办理了30人的体检表。
2006年12月间,王文贤将43人的高考报名资料交给崔剑、张辉,3人找程庄中学校长张洪学,让张以程庄中学学生的名义报名。
为此,崔剑、张辉先后向张洪学送现金3000元。
张洪学明知程庄中学当年度不组织学生参加高考,仍安排相关人员在崔剑、张辉携带的35份学生名单上加盖学校公章,同意报考。
农民带着教师行贿教育局一日晚,王文贤、崔剑、张辉预谋向砀山县教育局副局长魏某某(另处)、招生办主任徐云峰、副主任赵桂连行贿,让“程庄中学考生”报名参加高考。
当晚,王文贤驾车先后将崔剑、张辉送至徐云峰、赵桂连的住处,崔、张二人出面,分别送给徐云峰4000元、赵桂连1000元。
国家教育考试违纪舞弊典型案例汇编
![国家教育考试违纪舞弊典型案例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8073525336c1eb91a375dd9.png)
国家教育考试违纪舞弊典型案例汇编、黑龙江宁安高考替考作弊案案情经过:年,黑龙江宁安一中考点王雅芬等名监考人员没有仔细核查考生身份,致使宁安一中高二学生梁永男替曹广慧(本校复读生)参加了当年高考,总成绩为分。
被替考人曹广慧被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信息管理系录取,后经人举报事情败露。
查处结果:按规定,黑龙江省招考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做出了取消了曹广慧的录取资格年内不准参加高考的;梁永男下一年度不准参加高考。
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宁安市教委副主任、考点主考张星男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王雅芬等名监考教师记大过处分。
案例分析:本案一方面反映出学校仔细广泛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尤其是对重点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不够,导致个别考生无视考场纪律,心存侥幸心理实施作弊行为;另一方面也说明个别监考人员思想麻痹,存在“高考谁敢去替考”的思想,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在检查考生身份的环节上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未能在考试期间发现考生的替考行为。
、湖南嘉禾高考大面积舞弊案件案情经过:年,由于原嘉禾县一中校长雷建文在考前准备会上对监考人员作了误导性发言,要求监考人员对考生转头、递纸条等现象要把握分寸,提醒一下就可以了。
原嘉禾县教育局副局长、招生办主任胡平顺未按规定组织监考人员抽签安排所监考场,而是随意决定监考人员所监考场,并授意监考人员放宽监考尺度,关照事先打过招呼的考生等因素,致使嘉禾县一中考点在2000年高考中纪律松驰,秩序混乱,考生夹带书本资料、互相抄袭、传递纸条、交头接耳,造成试卷大面积雷同。
参加考试的名考生中,舞弊考生达人。
查处结果:事发后,湖南省教育厅联合调查组责令嘉禾县委、县政府做出深刻检讨,撤销嘉禾县副县长莫仲齐行政职务。
给予嘉禾县教育局局长雷柏成留党察看、撤销教育局局长职务处分。
给予嘉禾县教育局副局长胡平顺开除党籍、撤销教育局副局长职务处分,并以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
撤销嘉禾一中校长、书记、考点副主任雷建文党内外一切职务。
网络舆情文本评析——以仝卓高考舞弊事件为例
![网络舆情文本评析——以仝卓高考舞弊事件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a901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e.png)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2下舆情研讨150新闻文化建设 2021.网络舆情文本评析——以仝卓高考舞弊事件为例张馨月摘要: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论也是网民针对某一社会事件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相关意见、态度、情绪等的总和。
以仝卓高考舞弊事件为例,从发生时间顺序上来看,事件发生后网民站在自身立场上对事件采取了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解读,“拼爹论”“以权谋私”等情绪化表达激增。
关键词:网络舆情;情绪传播;社会舆论一、仝卓高考舞弊事件始末及舆情生命周期2020年5月22日,仝卓在微博直播中曝出自己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随后教育部、山西当地等介入调查。
5月23日该言论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后,仝卓在直播中回应,以大段篇幅陈述了自己复读期间的压力,但对于“往届生改应届生”的操作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5月28日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点名批评仝卓高考舞弊事件,严肃指出“教育公平事关中国未来,容不得一丝舞弊造假。
”5月29日中央戏剧学院表示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本科招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密切关注此事,配合教育部开展调查。
教育部要求山西教育厅、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展调查,教育部表示,对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零容忍,此事虽时隔多年,但会坚决追查到底。
5月29日晚,仝卓发布道歉信认错。
事件结果:6月12日,山西省教育厅通报:仝卓参加2013年高考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临汾市委组织部作出对仝卓党员身份不予承认的决定;中央戏剧学院通报:未授予仝卓学位证书,撤销其毕业证书。
截止6月3日9:30,与之相关的微博话题#延安教育局协查仝卓事件# #山西临汾市人大调查仝卓父亲# #仝卓被指不满18岁即入党#累计阅读已达6亿+,讨论3.6万+,其中#山西临汾市人大调查仝卓父亲#阅读达4.1亿+,讨论3万+。
5月22日仝卓高考舞弊事件曝出后,开始只是在小范围内讨论,随着5月28日人民网网络评论部官方微博点名批评后,5月29涉事各方表态,舆情热度迅速升温,5月29日达到舆情峰值,随后热点下降,6月1日,仝卓父亲被调查,舆情热度再次上升。
重庆文科状元造假实录
![重庆文科状元造假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df15958f01dc281e53af037.png)
,
一
.
我 其 实根 本 不 晓得 是 怎 么 回 事
.
.
对 其他 3 0 名违 规 更 改 民
;
类是散居
我 就 是 专 心 把 书读 好
。
其 他 的什 么 都 没
一
族 成 分 的考 生 也 全 部 取 消 2 0 0 9 年 全 国 普
通 高 校 招 生 录 取 资格
。
据 有 关 高考 加 分 政 策规 定
生 加 分 分 为 两 种 情况
一
民族 考
我 愿 意接 受 组 织 上 对 我 的任 何 处 罚 接着
.
”
:
类 是 聚 居 民族 采访 管
”
何 川 洋也 首 次 接 受 了 记 者 的
。
与此 同 时
正 式 发布 通 告
.
重 庆 市 招 生 自考办 公 室
考 生 ( 即 户 口 所 在 地 是 少数 民族 聚 居 区
直 稳 居 前十 名
一
.
但并 不
他 表 示 愿 意 接 受 采访
业 大说
.
,
并 首 次 对 记 者讲
。
。
南 开 中学 某 尖 子 班 的
.
.
位考
算拔尖
一
.
高 中三 年
。
次 都 没 拿过 年 级 第
.
述 了 他 为 儿 子 修改 民 族 身份 的经 过
.
何
生 告 诉 记 者 考 试 结束 后 他 的 班 主 任 告
r
新 闻 调 查
-■
在今 年的 高考 媒 体大 战 中 何 川洋 显 然 是 无 可 争 议 的 主 角 但 是 面 对 各种愤怒的 谴 责 或 者 同
高考造假案频现拷问档案管理机制
![高考造假案频现拷问档案管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7e760a5bf01dc281e53af0bf.png)
2009年,媒体上频现轰动性的高考造假案件,如“罗彩霞案”、“何川洋案”、“新疆最大的高考移民案”。
这些案件都涉及学生档案造假,应当引起档案管理部门及档案工作者的深思,以下是三例高考案件的概要:“罗彩霞案”是在2004年湖南省邵东县高考招生过程中发生、于2009年被媒体全面曝光的一起高考造假案。
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利用个人关系与金钱违规获取高考相关信息、伪造高考纸质档案和户口迁移证,策划、实施其女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是严重的违法违纪案件,相关的违法违纪人员已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此案件中档案是关键,学生档案的造假、高考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一致性核查责任缺失。
“重庆高考状元何川洋民族身份加分造假案”是2009年轰动众媒体的有代表性的高考造假案件。
高考民族加分造假是一个不小的群体,何川洋案之所以轰动,不只因其重庆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裸分考出659的高分,因民族身份造假被北大拒录),更因其身居要位的父母。
据媒体报道,其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其母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
该案的相关人员也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
所谓的民族身份造假,其实就是篡改学生档案,也即学生档案造假。
“新疆最大的高考移民案”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高考造假案件。
该案于2009年5月18日在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主犯杨某某非法收受他人人民币141.5万元,构成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该案涉及200余名高考移民考生。
该案主犯阿勒泰地区巴里巴盖派出所原所长杨某某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非法为几十名河南籍学生办理了迁移证。
2007年、2008年办理了假户口的孩子们陆续到了高考的年龄。
为了顺利参加新疆高考,这伙人与阿勒泰市科教高中副校长吴某某联系,继续伪造假学籍。
高考移民需要更改一系列的个人信息,如户籍、学籍等,也就必定实施学生档案造假。
罗彩霞案、何川洋案、新疆高考移民案等高考造假案件皆非个案,这一系列的高考案件,无一例外都涉及学生档案造假,严重违犯《档案法》,特别是罗彩霞案还质疑了高考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一致性核查工作。
高考加分造假手段起底
![高考加分造假手段起底](https://img.taocdn.com/s3/m/a56035e01ed9ad51f01df2d8.png)
高考加分造假手段起底作者:佚名来源:《高中生·快乐阅读》2010年第01期消失的第一名何川洋原来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文科实验班。
这样的实验班还有一个别称:清北班。
何川洋和田中他们,都是冲击北大、清华的种子选手。
他们是重点中学竞争中的王牌,更是学校荣誉与利益的来源。
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保证这些“品牌产品”顺利进入北大或清华。
而获取加分,只是手段中的一种。
在异常激烈的北大、清华名额竞争中,这早已不算秘密。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何川洋过得无比煎熬。
这名生于1991年的重庆高考文科第一名,成为重庆官方首次全而调查高考加分造假名单里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他的第一名身份很快被人曝光于网络,随即,他担任巫山县招生办主任和组织部副部长的父母也人尽皆知。
自2009年6月24日分数放榜起,这名重庆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手机就一直关机,这导致当地媒体对他的例行报道与排版首次出现严重失衡。
在高考理科第一名的详细报道及近照旁边,关于何川洋的情况只有班主任对他的评价及他的一张证件照。
除了重庆有关部门联合调查的结果,和之前风传于这座山城的各种造假段子还尚待证实以外,有一个事实是,近几年,重庆考入北大、清华的加分考生比例越来越大。
2008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2名文科考生中,就有17名获得了加分,其中13名二级运动员,4名民族聚居区考生。
在何川洋的同班同学郎冉冉(化名)眼里,与半个月的隐藏踪迹相反,何川洋是个外向活泼的男生。
作为文科班上不多的男生之一,他平时喜欢和女生在一起疯,来劲时,还大方地给大家跳舞。
他特别喜欢古典诗词,写作文时总爱引经据典,像个“古典文艺小青年”。
学习起来,何川洋则像变了一个人,课堂笔记、课后习题写得极其认真,以至于许多同学都争相拿他的笔记复印。
他的数学好得“不像文科生”,英语则相对弱些,香港大学认为他的英语口语表达处于边缘而弃录,“不是借口”。
郎冉冉说,升上高三后,大家都清楚,班级前10名是冲刺北大的种子选手,他们平时也得到老师更细致的关照,何川洋属于这个队列里的人,只是在高考前没人认为他会成为第一名。
“假民族生”事件的警示——重庆高考“变更民族身份”加分造假事件
![“假民族生”事件的警示——重庆高考“变更民族身份”加分造假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c8adf3fab069dc502201aa.png)
他 原 谅 了 父 辈造
.
何
.
是 否 需要 依 赖
、
外人
帮忙 许 多父 母 总 会 竭 尽
假 对 自己 的 伤 害
父
。
亲的确错 了 但 这 是 出于对
他 接 受 了所
所 能 千 方 百 计 地 利 用 自己 的 关 系 网 为 孩 子 做 点
我的爱
罚
.
,
我原谅他
有对 自己 的 惩
.
什 么 找 找 老 上 司 跑 跑 老 关 系 托 托 老 熟人
藏。
挥 了重 要 的参 与 和 推 动 作 用 : 几乎 与举 报 同 时 。 联 网 上 的 相 关 帖子 互 即 引起 网 民关 注 。之 后 , 纸 与 网 报 络 的 热 烈 讨 论 也 直 接 推 动 了对 这
一
我们看到 . 高招 公 示 制 度 已经
日渐 透 明公 开 : 在 5月 2 日 , 早 5 . 重 庆 市招 办 就 按 照 教 育 部 “ 光 招 阳 生 ” 关 规 定 , 全 市 高 考 加 分 考 有 将
■ 麓菇 面—i亭骞 : ; 打
一 蟪蛳
《0o 2 年高考专题测试卷》 ( 1 文科6 ( 元 曼 磊 堡 0 册9 6 宴 0 研!耍) (折) 7
,
2 ! 耋=篓篓翌矣堡 0 O 鲁蔓 孝耍曼裹瞿坌誊 差妻 咎耋 壅努 !蚕、 检型煮》 i !
糖 巍 囊 壤 州2 箱 毒 暂 希 辊 收 譬 凛 信 青 赣} 旃 () 斑≯
深思。
— —
造 假 行 为 起 到 震 慑作 用 。 令 企 图 能 弄 虚 作 假 的 极 少 数 家 长 、 生 悬 崖 学
勒 马 回 溯整 个事 件 ,不难 看 出 , 正
清华744分高考状元真的假的
![清华744分高考状元真的假的](https://img.taocdn.com/s3/m/96e0402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1.png)
清华744分高考状元真的假的最近,一篇题为“清华2021高考状元744分疑点重重”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该文章质疑了清华2021年高考状元霍臻哲744分的成绩的真实性。
有关这份文章的讨论和辩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下面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高考是一项非常严格的考试,考试的过程和结果都会被严密监测,各个环节都有监考员或监管机构进行监管。
因此,高考成绩是非常可靠的证明。
当然,考生的卷面成绩和总分都需要经过统一的审核和认证程序,以确保成绩的准确性。
考试结束后,考生和学校都可以登录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自己的成绩,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所在地招生考试中心的网站查看成绩,这个过程十分透明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是一所非常严格的高校,其对高考状元招生的标准也是非常高的,需要对考生的成绩、科目搭配、文化成绩等方面都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认证。
因此,能够成为清华高考状元的考生,其成绩必然是有口皆碑的,而且在审核过程中也要求毫不偏袒、一视同仁。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霍臻哲744分的疑点重重的问题。
首先是传播方式,这篇文章并非由正规、权威的媒体发布,而是出自某点评机构。
该机构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明或原始数据,来证明这位学生的成绩是虚假的。
该文章中对霍臻哲成绩的疑点都是建立在对高考成绩的理解上,这可能与不同省份的高考出题标准有关,在另一个省份的高考中可能是可以得到这个分数的。
因此不能因为理解上的差异就质疑其成绩真实性。
我们也需要看到,虽然高考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但是也不是绝对没有错误的。
如果确实存在相商霍臻哲744分成绩不实的情况,那么相应的监管机构将会进行调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综上所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轻易地否认清华大学2021年高考状元霍臻哲744分的成绩真实性。
这位学生的优异成绩应当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赞赏,而且我们也应该为这位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希望这位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发挥其精英才能。
高考录取中的舞弊伎俩透析
![高考录取中的舞弊伎俩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105077482fb4daa58d4b9a.png)
高考录取中的舞弊伎俩透析作者:熊国英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2010年第04期自古以来,有考试就有舞弊者。
当今,高考考场内的舞弊现象依然屡禁不绝,舞弊手段越来越高明。
与此同时,考场之外的舞弊手法也是五花八门,诸如冒名顶替上大学、政策加分弄虚作假、换国籍本土“留学”等等。
鸩占鹊巢:冒名顶替何以能得逞2007年,河南省宜阳县高三学生楚文博的高考分数已经上了三类本科分数线。
班主任李改伟在未经楚文博同意的情况下,给他报了三类本科的升达经贸学院。
楚文博不想去,因为他觉得一万多元的学费太贵了。
其父亲老楚说:“我当时让孩子去问老师,如果不去会不会影响明年再考。
”当时,班主任李改伟跟楚文博说,肯定不会影响第二年考试的,只要你把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寄回去就没问题了。
没想到,楚文博后来的高考录取之路竟变成了打假之旅。
2008年,在宜阳县实验中学复读的楚文博,报了河南中医学院,但是在录取时却因“不诚信”档案,被河南省中医学院退档了。
如果考试违纪或者被录取后不报到,都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省高招办会在下一年度录取时提供给高校参考,有可能被退档。
老楚急了。
后来,李改伟和年级主任李少旭又找到老楚,提出让楚文博改名字或者身份证号,老楚没同意。
之后,楚文博坚决要求去宜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第二次复读。
所幸的是,在2009年高考中,楚文博考了566分,结果顺利地被河南大学录取。
可是,楚文博去河南大学报到时,又一个意外让他措手不及。
到学校后,楚文博打电话告诉父亲说,他的学籍注册不了,因为学籍信息已经在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注册了。
老楚赶到河南大学后,在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广告学二年级学生楚文博的电子学籍注册信息中发现,别的信息都有,就是没有照片。
河南大学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老楚,只有在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那边注销“楚文博”的学籍之后,他们才能在国家学籍注册平台上重新为楚文博进行学籍电子注册。
于是,老楚带着楚文博一起去了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高考生民族身份造假:可以同情但更要理性
![高考生民族身份造假:可以同情但更要理性](https://img.taocdn.com/s3/m/e4d0953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9.png)
《中国⽇报》7⽉4⽇社论:在重庆⽂科状元何川洋少数民族⾝份造假的问题上,同情是否应该战胜理性? 在北京⼤学和⾹港⼤学相继做出拒绝招录的决定之后,这个问题再次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
何川洋获得重庆⾼考⽂科状元不假,他⽗亲利⽤职权将其民族改为少数民族也是事实。
他⽗亲已经因此被撤职。
⼀向嫉恶如仇的上舆论,这回却⼀反常态对何川洋表现出了极⼤的同情。
⼀项上调查中,百分之六⼗以上的被调查者⽀持何川洋被正常录取。
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这背后的原因。
同情他的⼈们⼤概认为,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成为⼀个地⽅的⾼考状元,实属不易,不予录取,实在令⼈惋惜。
另⼀个重要的原因是,因少数民族⾝份加分对他的录取不起任何作⽤。
的确,他不需要加分也仍然是状元,凭他的分数可以上⼤陆任何⼀所的学校。
但我们假设如果加分对他进⼊⼤学或者进⼊重点⼤学⾮常关键,舆论还会同请他吗? 其实,两种情况中的任何⼀种都⽆法改变篡改民族⾝份严重违规的性质。
同样,他状元的⾝份也⽆法改变违规的事实。
我们不能因为他的⾮法加分没有侵害其他考⽣的利益,⽽认为它的违规⾏为可以得到豁免。
有些⼈可能会认为北京⼤学将他拒之门外是缺乏宽容精神,因为他们认为,那些冒名顶替上⼤学的⼈以及完全靠作弊进⼊⼤学的⼤有⼈在,他们的问题要严重得多。
不错,所有违规的⼈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
但在任何制度下都有违规者逃脱惩罚的例⼦,不能因为有⼈违规没有被抓住并受到惩罚,就因此⽽原谅被抓住的⼈。
否则我们的规定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严肃性。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这个学⽣感到惋惜。
我们也可以想象被⼤学拒录,对他的打击有多么⼤。
但这⼜能怨谁呢?我们真⼼的希望何川洋能够将打击转为动⼒,来年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如果他能从这件事中认识到⾃⼰路要⾃⼰⾛,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未来是光明的。
欲戴冠冕,先承其重 ——翟天临事件带给我的思考_700字
![欲戴冠冕,先承其重 ——翟天临事件带给我的思考_7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d70faf5da38376baf1fae4c.png)
欲戴冠冕,先承其重——翟天临事件带给我的思考_700字“人不信,无以立。
”做人贵在真,学术贵在诚。
真才实学不怕挤水分,就像“身正不怕影子斜”。
学习之路亦是人生之路,学习之真亦是为人之真。
近日,“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频繁登上热搜,而深探其源,为了往自己的脸上抹金,嘚瑟自己不是靠刻苦勤奋得来的真实学历,而是投机取巧获得的高学历,最终露了马脚。
正如《人民日报》所评:欲带冠冕,先承其重。
作为学生,没有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人设崩塌当是必然。
人必须有真本领,才能有底气自豪。
同为娱乐圈中人,李健的学术态度为他赢得了无数好评。
没有刻意地去炒作学历,该说就说,该做就做,偶尔的展示也会令人啧啧称赞。
毕业于清华,李健更有资格去宣传、去炫耀,但他只是默默地研究音乐。
他那种谦逊、温和的书卷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潜心“修炼”之中凝聚而成。
“欲带冠冕,必承其重。
”短短八字,便道尽了学术的真谛。
弄虚作假终究会被沉重的皇冠压垮,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
作为学生的我们更是如此。
在高科技时代,各种学习软件盛行,“一键拍题”,答案便轻松而来。
或者,扔一个纸团,答案亦到。
这种靠弄虚作假的成功确实来之甚易,但想一直维持着以这样的方式成功却甚是不易!纸包不住火,再完美的谎言最终仍是一击即破。
翟天临被打假给我们敲响的一记警钟,也是给我们身边无数的“翟天临”最后的终结。
学学董卿,读诗不停、笔耕不辍、出口成章;学学张学友,音乐无涯、创作不断、初奏即韵。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
高材生犯罪案例
![高材生犯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6fee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c.png)
高材生犯罪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能听到一些关于高材生犯罪的案例,这些案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材生是指在学业上表现出色,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通常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但是一些高材生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真实案例,探讨高材生犯罪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一起高材生犯罪案例。
这位高材生名叫小明,他在学校成绩优秀,被认为是学校的骄傲。
然而,他却因为在网上盗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而被捕。
在警方的调查中发现,小明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沉迷于赌博,为了还债而不得已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高材生可能会因为个人生活压力过大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一个案例是关于高材生学术造假的。
在某大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在论文中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而被撤销学位。
这名研究生原本成绩优秀,但是为了追求学术上的成就,他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高材生可能会因为功利心过重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后一个案例是关于高材生参与非法集会的。
在某大学,一名学生因参与非法集会而被判处有期徒刑。
这名学生原本是学校的学霸,但是他却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了错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些高材生可能会因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综上所述,高材生犯罪案例并不少见,他们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材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高材生的教育和管理,防止类似案例的再次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浅析高考状元造假案例
![浅析高考状元造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22fd0feff9aef8941e061b.png)
浅析高考状元造假案例
毛 凯 程
甘肃政法学院 甘肃 兰州 7 0 7 30 0
摘 要:通过 从该 案例在现有制度体 系中的依据和处理的分析,得 出了基本的矛盾是教育平 等权 ,和现有考试制度 的不利地方 以及解决方法 ,并且把 以上结论作为基点进一步从不 同层面提 出了解决现有 问题 的途径。重点分析 了平等权和现 有考试体 系的作用和 改进途径。 关 键词:教育公平 高考制度 教 育行政 管理
二、对该案例从平等权的角度分析
我们 宪法 上规定 了公民有平等 的权利 , 也 在不同层面上践行 着 ,但 由于宪 法法律的 不 可操 作性 ,很难在 制度层面上使 其更加具 体化 ,稳定化 ,不仅 仅是教育 的平 等、少数 民族 的平等 ,应该辐 射到各个平等 权利 的保 护 。但 是这个案例 能够如此漠视平 等权利 , 而 且环 节之多 、范 围之大都 是以权 谋私的恶 劣 情节都对社会造 成非常不好 的影响 ,而最 后的处理没有严格 的法律依据 ,不公开也掩 盖了更 多的问题 。
随着 国家 经济的快速发 展 ,与经 济发展 密切相关 的民商事法律 得到了逐步 完善,而 作为 公民基 本权利 的受 教育权和教 育公平的 调整依然大 部分依赖于 国家政策和 主管部 门 的规章 ,法律化 的保护 似乎短期 内无法得到 保证 。层 出不穷 的各种 关于高考移 民,高考 加分 , 自主招生等 问题 经常引起社会 的大讨 论 ,这 一关乎孩子命运 和家长希望 的制度尽 管还很难 从历史范畴上 下一定论 ,但 随着宪 法 的深入 发展和人权观 念的普及 ,可见不久 的将来能够得到大家的共识。
会 在 下面 进 行 探 讨 。
三 、平等权 的保障
平等权是 公民重要的基 本权 利 ,随着 具 体法律的完善和舆 论的但仅 仅是依靠某个案 例 或单个法规很难从根本落实平等权。首 先, 应该从制度层 面上把平等权 固定化 、制度化 固定下来 ,不 光是平等权 ,民族 权的平等 问 题,还包括一 系列制度 的制定,都包含着平 等的权利 的确 认和维护 。其 次,平等观念 的 落实 ,从如此 大规模 的造假 ,我们会看 到大 家的平等权 的观念 ,确实 是很淡薄 ,可 以说 尽管法制建设 进行 了很 多年 了,可是真 正的 平等权和保护 机制依然 没有建立 ,当平 等权 遭受侵害 时,人们依然是 寻求其他 的途径来 解决 问题 ,也是从教育 和宣传和实践 的同时 进步才能够根本 实现 的。
辽宁高考加分造假内幕“大起底”
![辽宁高考加分造假内幕“大起底”](https://img.taocdn.com/s3/m/80861cdfa1c7aa00b42acb0f.png)
I _ 圆
降 低 标 准‘ ‘ 等 着 巡 考 来 救 命 ”
辽 宁省 招生 办每 年 四月组 织 的二级 运动员 测 试 ,
是判定是否 给高考生加 分的重要环节 。业 内人士表示 , 正是这个环节 的大面积失 守让众 多假 体优生获得 了1 0 分
加分 。
位 多年从 事篮 球教 育 的老师 说 ,除 了量 身定制
辽 宁省 众多 家长 质疑 ,全 国各类 体 育 比赛 多 如牛 毛 ,办理二级运动员证不提供 比赛 视频 ,为 冒名顶替 、
法的裁判则根本都被剥夺 了裁判资格 。图
( 摘 自2 0 1 4 . 0 7 . 2 3《 新 华每 日电讯 》 )
弄虚作假提供 了巨大操作空 间。
o 公民与法治 2 1 1 1 4・ 日 嗣
每年 三 月 ,获 得 国家二 级运 动员证 书的应 届 高考
名 高 中生要 通过 体育 特长 获得 加分 ,要 经过 比
生 都可以通过市级招生办 ,向辽 宁省招生办 申请体 优生
本溪 市招 考办 主任 朱铁 军说 ,申请 加 分 的学生 需 提供 “ 两证两册 ”即二级运动员证 书 、比赛 成绩证书 以 及 比赛的秩序册 、成绩册 ,只要材料 齐全 ,我们就会报
要 提供 比赛秩序册和成绩册 ,我们就可 以为他 申报二级
运 动员 。
付旭 说:“ 国家体育 总局 的办证要 求 中 ,不需要 比
赛 视频 。”
不了关 。这时有关部 门的巡考发挥 了巨大作用 。比如 ,
在游泳 、羽毛球钡 4 试场地 ,一些学生根本不热 身 。巡考 来时 ,会 留下 “ 第几组第几道过 ”的话 。而那些秉公执
的比赛外 ,集体项 目的替补搭车过关也是不可避免 的。
造假状元
![造假状元](https://img.taocdn.com/s3/m/9d02cb56804d2b160b4ec031.png)
造假状元:有一种爱不能原谅“人生本来就充满挫折,只不过,我17岁就碰上了。
”假如挫折是指错失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话,与何川洋同病相怜的同龄人全国不知还有几多。
通常“挫折”是指路途坎坷、虽努力而不达,高考落榜,当然是横行在一代代青年人生路上的重大挫折,何川洋的挫折却不同,他因走捷径而被阻、违背规则而遭揭发。
何川洋和全社会,可以从中学到更多。
因民族成分造假而被取消录取资格后,重庆文科高考状元何川洋终于现身接受媒体采访。
但通篇报道,洋溢着何川洋与母亲的自怜和无辜,还有儿子对父亲的宽容。
“父亲的确错了,但这是出于对我的爱,我原谅他。
”我国既然有亲亲相隐的伦理传统,父子相惜相宥更不奇怪,何况何父做的事,只是修改了儿子的民族成分,为其争取20分加分优惠。
在人生的第一场也是最关键一场赛事上,父亲帮儿子把起跑线往前挪了一大截,把千万同场竞技者提前压在了身后。
看起来确是“出于对儿子的爱”。
但这是怎样的父爱呢?招办主任用权力表现对儿子的爱,其实是一种自我满足和权力炫耀的内心需要。
“不都是为了孩子么”,中国家长爱说这样的话。
有中国特色的父爱表现为:小孩跌倒了就拍打桌沿,护士打针慢了点就掌击护士,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就殴打老师,富爸爸宣称孩子要富养,穷爸爸也攀比着要倾其所有。
普通人喜欢说“自己的一切都给孩子”,有权力的爸爸干脆“把别人的东西也给孩子”。
这“别人的东西”就是偷来的身份。
将汉族篡改为土家族无异于盗窃,盗窃了国家针对少数族群的政策福利,盗窃了真正的少数民族考生的正当权利,盗窃了遵纪守法从容应考的无加分考生的录取机会。
与其说这是爱,不如说是爱的绑架。
如果这一切他真的没有告知你,说明父亲不尊重你的独立人格和自由选择;从你的裸分高至文科状元来看,说明父亲对你没有起码的了解和信心;作为招办主任他玩弄权力用尽心计,父亲没有教会你做人的基本道理而是相反。
偷来的身份将影响你的一生。
你会土家语吗?会唱山歌吗?懂土家族的礼仪吗?假使造假成功你顺利读了北大,同学同事问起你,你该如何回答。
内蒙古735分真的假的
![内蒙古735分真的假的](https://img.taocdn.com/s3/m/f8acba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5.png)
内蒙古735分真的假的新闻报道类:2021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内蒙古自治区出现了一名同学取得了惊人的735分的高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外界对此纷纷发表了各种猜测和评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变态的炒作手段,有人则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那么,内蒙古735分真的假的呢?从官方的角度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的教育部门表示,这名学生取得了735分的高分,是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
据悉,这名学生名叫李华,是一名来自内蒙古某个中学的高三学生。
据了解,李华平时学习非常刻苦,经常熬夜不休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习和参加各种学习班,对学习非常投入和认真。
他的成绩,也正是一份很好的回报。
然而,也有人对这个高分提出了质疑。
有人认为,这个高分实在太高了,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炒作,不排除某种利益互换的可能性。
但是,教育部门对此否认,并表示这个成绩是真实有效的。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世界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猜测,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努力学习,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你想不想去尝试。
我们可以向李华这样的学霸学习,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争取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评论类:内蒙古高考出现了一名成绩惊人的学生,名叫李华,他在高考中取得了735分的高分,这个成绩远超过了普通学生的平均水平,一度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和评论。
有人认为,李华的成绩是一种真正的奇迹,他的努力和刻苦工作为他取得了这个成绩。
这也是一种正能量的展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付出,一直在引导我们探索成功的方法。
然而,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这个成绩实在太高了,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有些人质疑这个高分是一个炒作,一段谎言,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恶意行为,不利于教育行业的发展。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事件,我们应该赞赏和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成绩,也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并权衡各种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考状元造假案例
摘要:通过从该案例在现有制度体系中的依据和处理的分析,得出了基本的矛盾是教育平等权,和现有考试制度的不利地方以及解决方法,并且把以上结论作为基点进一步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解决现有问题的途径。
重点分析了平等权和现有考试体系的作用和改进途径。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教育行政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民商事法律得到了逐步完善,而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的调整依然大部分依赖于国家政策和主管部门的规章,法律化的保护似乎短期内无法得到保证。
层出不穷的各种关于高考移民,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问题经常引起社会的大讨论,这一关乎孩子命运和家长希望的制度尽管还很难从历史范畴上下一定论,但随着宪法的深入发展和人权观念的普及,可见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大家的共识。
一、该案例的基本分析
就本案例来讲,通过新浪网的一个投票,网民就是否要取消造假生的入学资格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应该取消进入北大的资格,另一种是宽容对待,各自支持两种观点的人数相近,尽管最后的结果是北大不予录取,但是这一案例背后还是有值得讨论的问题:(一)法律依据,2009年4月22日,教育部、公安部和民委办公厅联合下发的的通知中规定的,如果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就要取消考试资格,或者录取资格,对于教育法律关系的调整适用什么样的
法律和一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颁布的法律法规在我国法律体系
中具有什么样的效力和层级,这个问题会在下面进行探讨。
(二)行政程序,北大根据三个部委的通知,最终对与该考生做出了因为弄虚作假取消录取资格的处罚,从处罚的依据看,既不是法律法规也不是规章,而学校具有如此大的权力,并且没有监督,1尽管这个事件可能是相对公正的,但相信很多的招生舞弊案和这个权力的没有制约和随意自主性有很大关系。
(三)行为主体,是该案件的行为主体的责任是否应该由考生来承担,尽管本案例的确是造假行为,但是在处理上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原则,按照相关的规定,弄虚作假的考生应该取消考试资格,但是这个造假行为并不是在考试中出现的,而是加分资格上造假,怎样界定弄虚作假的范围和定义也是需要明确的。
从他平时的成绩来看,完全具备了考上北大的实力,高考成绩也证明了他达到了录取分数线,但最后的处理时该生的父母被撤职和处分,他也最后没有被录取,对于考试违纪行为责任认定的主体在此案中似乎有些过宽和过严,毕竟在行政法上的责任概念也是18岁以下的人是可以减轻和从轻处理的。
(四)舆论和个人,是平衡舆论和个体利益的角度,这个案件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有很多引人注目的字眼,状元、北大、公务员造假,结局也应该是所谓的大快人心,但这个案例的偶然性和结局的随意性,却直接影响了一名考生的一生,这一幕也许很早就能避免,从这个角度看,他用自己的肩膀承担了社会集体违法行为的责任。
(五)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问题,教育机关有时感觉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体系,由《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来管理学校,学校的权利和义务都规定的比较详细,但是没有教育行政机关的法律依据,同时没有和更高位阶的宪法进行衔接。
二、对该案例从平等权的角度分析
我们宪法上规定了公民有平等的权利,也在不同层面上践行着,但由于宪法法律的不可操作性,很难在制度层面上使其更加具体化,稳定化,不仅仅是教育的平等、少数民族的平等,应该辐射到各个平等权利的保护。
但是这个案例能够如此漠视平等权利,而且环节之多、范围之大都是以权谋私的恶劣情节都对社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而最后的处理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不公开也掩盖了更多的问题。
三、平等权的保障
平等权是公民重要的基本权利,随着具体法律的完善和舆论的但仅仅是依靠某个案例或单个法规很难从根本落实平等权。
首先,应该从制度层面上把平等权固定化、制度化固定下来,不光是平等权,民族权的平等问题,还包括一系列制度的制定,都包含着平等的权利的确认和维护。
其次,平等观念的落实,从如此大规模的造假,我们会看到大家的平等权的观念,确实是很淡薄,可以说尽管法制建设进行了很多年了,可是真正的平等权和保护机制依然没有建立,当平等权遭受侵害时,人们依然是寻求其他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也是从教育和宣传和实践的同时进步才能够根本实现的。
四、网络舆论监督对本案例的影响
最近各种揭露各种考试中的不公平的现象层出不穷,本来涉及面很小的一个事件由于网络科技的影响大、参与范围大、响应快、成本低的崭新的舆论监督方式。
2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中国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从近几年通讯网络终端的发展来看,手机,电脑,广告等多种信息媒介能够破解过去的新闻审查机制困境,从更真实的角度揭露社会问题,相应的不带任何倾向的评论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问题的结果,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推动民主政治进程,把法律规则的适用性和适时性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为达到使群众满意的法律铺就了道路。
五、对案例的影响的价值分析
处理结果似乎大快人心,但是辐射出的问题却反映了很多人民对教育公平的忧虑,和处理部门的不信任,因为相信有一点可能更多的人都会去冒这个险,像被处则的该生本来是具备了考取北大的能力,父母出于保险角度的考虑,进行了造假,那更多的不具备考取理想分数的考生肯定抱着尝试的态度去铤而走险了,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很多考生不参加高考的结果,也体现了社会对法律规范的价值的错误认识,对3公平自由权利的蔑视,仅仅以考试成绩来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对其他更加有价值的社会精神却不加重视,甚至为了各种利益而肆意践踏。
六、本案体现的考试制度的问题
以上从不同角度对该案例进行了分析,由于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域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风俗的差异性,相关政策的制定要更好的区分层次,阶层,性别,经济状况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规定,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教育法规,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统领和配合其他机关进行改革,通过一揽子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调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经济差距为教育政策的平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价值平衡,在对教育及考试的价值观判断上,正确的区分和处理、公平与竞争、效益与公平、自由与公平的关系,在各种关系中需找一个较好的利益平衡点和契合点,实事求是的判断出现的问题,在保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做好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育招录机制。
(三)法律监督,建立更加独立有效的法律监督机构,加强考试服务的质量,不能让教育管理机关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具体实施者,把教育特别是招生制度纳入法律的保障中来,直接代表国家对考试活动进行的管理,并向社会提供考试服务,最后,需要建立独立的考试机构—考试院,不仅仅是具备现有招生考试院的信息发布职能,更要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下属的单位。
(四)改善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考试结构:首先,实现考试具体内容的全面化,由于经济对职业要求的多元化,考试内容也要从科目、测评要素等方面由专门化走向全面化;其次,实现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不
能仅仅从大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种纯智商的考试方式来选拔,要突破完4全依靠笔试这种单一的考察模式,需要更多的检测人的动手能力和心理情感方面的考察。
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话题,兼有着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特征,也是相对的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发展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也要改变社会和人们对教育功利性和评价单一的现状,孤立的讨论教育问题没有意义。
实现自由独立思想的教育终极意义的实现,相信达到这些目标以后,很多相关的教育问题的讨论就不会像本案例这样舍本逐末,才能正本清源的从根本上解决担负着几千年中国人心目中对教育情结和现实的矛盾了。
参考文献:
[1]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
[2]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
学,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