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货币供给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Enger-Granger协整理论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Enger-Granger协整理论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engergranger协整理论分析可编辑经济增长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理论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率索洛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 1 年第 2 期 00 3
经济研究导刊
E CONO C RES ARCH GUI E MI E D
其短期非均衡关 系。 ( 单位根检验 一1 鉴 于时 间序列可能存在非平稳性 , 为避免为回归问题 , 首
结果显示 : 5 在 %的显著显著 水平下 , 差 e 是平稳 的 , 残 t
接受 IG P和 MS nD *之 间 的协 整假 设 。 于是 ,协 整 向量为
(. 6 ,. 2 ) 1 6 504 4, 修正项为 : 。 6 2 误差 e
No2 . 01 .3 2 0 S r lN .7 e i o9 a
总第 9 期 7
我国货币供给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 于 E gr G agr n e- r e. n 协整理论分析
刘思佳 , 卓德保
( 上海 师范大学 商学 院, 上海 2 0 3 ) 的核心 , 经济增 长中的促进作 用 日趋明显。货 币供给 量的变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在


基 于 E g rGrn e 协整理 论分 析 n e— g r a
为分析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关系 , 本文选取 了 l 8— 99
20 0 8年的年度数据( 1。经济增长以国内生产 总值 G P衡 表 ) D
量, 货币供 给情况分别 由 M 2和金融机构年末贷款来衡量 , 分 别 以 MS和 L来表示 。为消除异方差差 行 ,货 币供给量 M2 ( )金融机构 年末贷款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D ) Ms、 L和 G P均采用 自然对数形式 ,分别生成 lMS lL和 l D n 、 n n P三个时间序列。 G

中国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中国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经济全球化 、 国际市场 一体化 已成为 世界经 济发 展
主旋 律 。 国际 资 本 流 动 的 速 度 不 断 加 快 , 量 增 加 。许 流
析 。采用 18 —20 年的数据 进行 分析 , 95 0 8 数据 来源 于 中
国外 汇 管 理 局 网站 和 中 国统 计 局 网 站 。
刘 鸽 曹永峰
( 湖州师范学院 商学院 , 浙江 湖州 330 ) 100 [ 摘 要]通过建立 V I模型 , 用脉冲反应与方差分解技术 , Al 利 对我 国 18- 20 年期 间 中国资本 流动 95 0 8 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 实证 分析 , 结论证 实了我 国的资本流动与 经济增 长存在 着长期的协整 关 系。其 中 , 资本
21年 第 1 00 期
总第 17 8 期
黑 龙 江 对 外 经 贸
} J F rin E o o c Re t n Ⅱ o eg c n mi l i s& T a e ara eilNo. 8 17
[ 贸论 坛 ] 经
中国资本流动 与经济 增长 的实证研究
平稳 性 检 验 , 非平 稳 的变 量进 行 差 分使 之 成 为 平 稳 时 间 对
序列。再 采用 Jhne 检 验方法检 验变量之 间 的协 整关 oasn 系。若变量间存在协整关 系, 则在滞后项充分 多的前提下 可以建立 V I模 型。在此基 础上 , Al 利用 脉 冲反 应分 析和
流 出促 进 我 国经 济增 长 , 本 流入 抑 制 经 济发 展 。 资
[ 关键词 ]资本流动 ; 经济增长 ; Al V I模型 [ 中图分类号]F 1 .1 144
引言
[ 文献标识码]A

增长和要素替代弹性——中国经济增长1978—1999年的实证研究

增长和要素替代弹性——中国经济增长1978—1999年的实证研究
以来 市场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 此 可 以判 断这 时 期 经 济 增 长 的 特 征 。 由
关 键 词 要 素 替 代 弹 性 CE S生 产 函数 经 济 增 长 作 者 张 明 海 , 旦 大 学经 济 系 博 士 研 究 生 。 复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素 替 代 弹 性
在 一 定 的技 术 条 件 下 , 素 替 代 弹性 度 量 的 是 劳 动 力 和 资本 要 素 边 际 生 产 力 相 对 ( 资 利 要 工 润 比 ) 化 所 导 致 的 资 本 劳 动 力 要 素 投 入 之 比 ( 本 密 集 度 ) 对 变 化 。 如 果 整 体 经 济 所 使 用 变 资 相
反 映 了 经 济 制 度 中价 格 机 制 对 要 素 配 置 调 节 的 范 围 、 度 和 效 率 , 数 值 大 小 与 经 济 中要 素 配 深 其 置 的 市 场 化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关 系 。有 关 要 素 替 代 弹 性 的 文 献 都 阐 述 了 它 的 经 济 制 度 涵 义 , 如
下 , r w 等 ( 9 1 证 明 ( ) 所 隐 含 的 总 量 生 产 函数 为 C Aro 16) 1式 ES生 产 函数 :
Y — F( , K L)一 ( 6K + ( 1— 6) ) LP Y— f k)一 -( + ( ( /6 1— 6 “ )) ( 2)
其 中 Y 为 GDP, 为 资 本 存 量 , 为 劳 动 力 数 量 , K L k为 资 本 密 集 度 ( L) 为 规 模 系 数 、 K/ , 6为
Klmp等 ( 0 0 指 出替 代 弹 性 与 货 币 金 融 体 系 的 效 率 和 开 放 程 度 联 系 在 一 起 。 在 实 证 研 究 u 20) 中 , 代 弹 性 更 是 广 泛 地 被 用 作 衡 量 市 场 机 制 在 经 济 中所 起 调 节 作 用 的依 据 , 如 E sel 替 例 a try等 ( 9 5 在 研 究 中 用 较 低 的 替 代 弹 性 刻 画 了前 苏 联 经 济 中极 低 的市 场 比例 和 高 度 集 中的 计 划 经 19 ) 济 模 式 。张 军 ( 9 6 1 9 ) 解 释 计 划 经 济 的 低 替 代 弹 性 时 指 出 , 计 划 体 制 下 , 素 很 难 流 1 9 ,9 8 在 在 要 动 的 , 全 靠 计 划 者 进 行 分 配 , 划 者 分 配 的 能 力 就 限制 了 要 素 的种 类 和 范 围 。 完 计 为 进 一 步 说 明要 素 替 代 弹性 和 市 场 化 程 度 的关 系 ,考 虑 在 技 术 进 步 时 劳 动 力 边 际 产 出增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
是 一种 极不稳 定 的“ 锋式 ” 均衡增 长 。 刃 的 随 后 出现 的新 古 典 增 长 模 型 则 从 不 同 角 度 解 释
能 充 分有 效地 利 用 资源 . 且 给环 境 等一些 经 济发 并
展 所 需 的 外 部 发 展 条 件 带 来 很 大 的 破 坏 性 , 法 实 无 现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性 发 展 。在 莪 国 具 体 表 现 为 重 复 建
In 2 0 a.02
我 国经 济增 长 方 式 的实 证 研 究
祝 孔 海
苏 卅 大 学 财 经 学 院 盒 融 系 . 苏 苏 州 2 5 2 ) 【 江 10 1



要 : 济 发展 的 低 级 阶段 . 经 土地 、 本 、 资 劳动 等 生 产要 素 对 经 济 增 长 的推 动 作 用 比较 明 显 : 当经 济 恩 量 增 长到 而
经 济 学 的 角 度 分 两 个 阶段 考 察我 国 改革 开放 二 十年 来经 济 发 展 的 轨 迹 . 讨 我 国经 济 增 长方 式 时 实际 状 况 探
关 键 词 : 放 型 生产 方 式 ; 约 型 生 产 方 式 : 市 道 格 缸 斯 生产 函 数 粗 集 柯
中 图 分 类 号 : 14 6 F 2 .
几 十 年 来 . 国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一 苴是 沿 粗 放 刑 我 生 产 方 式 的 道 路 发 展 的 . 种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在 经 济 这
基 础 比较 薄弱 的情 况 下 . 以较 快地 推 动经 济 的发 可 展 但经 济发展 到一定 规模 后 . 再依靠 加大 投入 量来 推 动经济 发展 . 其作 用会越 来 越小 . 负作 用就 更加 其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实证研究——基于对细分的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实证研究——基于对细分的信息产业、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放型 向集 约型经济增 长方式 的转变 ,将 长期作 为我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 ,我国第一篇 以信息 产业与经济增长关 系为题 的研究 出现 在 1 9 9 8 年。 章奇、马永 ( 1 9 9 8 )运用定性研究 的方法对 我 国 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 了初步探讨 ,并 得出了信息产业本身 的经济规模偏低 ,对经济增
长的直 接推动 作 用不 尽 如 人 意 的结 论 ,这 是 当 时
国政府、学者共同面对的难题 。在美国 “ 新经济”
期间 ,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对整个国 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作用已经被世人所公认。随
着 我 国信 息 技 术 的不 断 进 步 和信 息 产 业 的不 断 发 展 ,信息技 术与信息产业 以其广泛 的渗透性 、强 关 联 性 以及技 术密集性使我 国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的实
关系是极其必要的。为此 , 本文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 之上 ,进一步探讨细分的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 ,为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作用提 供科学信息。
收 稿 日期 :2 0 1 2 —1 2 —( I 2
( 2 0 0 9 ) ,赖志花 、王 必锋 ( 2 0 l 1 )则利 用柯布一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 信息产业在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2 期( 总第 2 3 2 期)
2 0 1 3 年 2月
工 业技 术经 济
o u r n l a o f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i c l a E c o n o mi c s
N o . 2( G e n e r a l ,N o . 32 2 )
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在此之后 ,更多定量的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实证研究———对奥肯定律的检验

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实证研究———对奥肯定律的检验
经济统计、产业经济学
3 5
的偏离和实际失业率 与 自然失业 率之 间 的偏离
Ho d r i c k - P r e s c o t t F i t e r ( 1 a mb d a = l O 0 )
的关系 ,其表达式为 : Y 一Y = c( u 一 u t . )+专 其中Y 是 实际产 出增长率 ,Y ’ 是潜在产 出 增长率 , Ⅱ 是实 际失业 率 ,u ’ 是 自然 失业率 , c 为参数 , 为 随机干扰 项 。我们 选 取实 际 G D P 的增长率 作为实 际产 出增长率 的指标 ,城镇登
H o d r i c k — P r ∞c o n R R e r f l a ' n b d a = l O  ̄
: …
UNE M
Tr en d
Cy c l e:
图 2 失业率 H P滤波 图
1 9 8 0
1 9 8 5
1 99 0
1 9 95
2 0 0 0


引 言
济增长和失业 的关 系 ,回答 上述 疑 问 ,同时对
二、数 据选 取和模型构 建 1 、线性奥肯定律在 中国的适 用性检验
经济学家 阿瑟 ・ 奥肯 ( O k u n ) … 利用 美 国 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的经济数据 ,测算 出经 济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率 和失业率 的近
律 不适合 中国。 出将 G D P的增 长率下 调为 7 . 5 % ,这 是我 国八
增 加了不对 称版本 。笔 者选 取教科 书上 使用 的
缺 口版本 的奥 肯定 律 ,缺 口指 的是产 出缺
在2 0 1 2年 的中央政府工作 报告 中,明确指 缺 口版本来检验奥 肯定律在 中国的适用性 。 年来 G D P的增长率 预期 目标 首次 低 于 8 % 。那 口和失业缺 口,通 常定义 为实 际产 出与潜 在产

中国FDI、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中国FDI、技术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Z HA NG S u — l o n g
( Y a n g z h o u P o l y t e c h n i c C o l l e g e , Y a n g z h o u 2 2 5 0 0 9 , C h i n a )
Abs t r ac t:F o r Ch i na,a d e v e l o p i n g c o u n t r y,i n t r o d u c i n g FDI a n d u s i n g t h e F DI t e c h n i c a l s p i l l o v e r e f f e c t i s a n e a s y wa y t o ma ke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g r e s s a n d a c h i e v e e c o no mi c g r o wt h. By u s i n g t h e Co bb — Do u g l a s p r o d u c t i v e
产 生 正 向技 术 溢 出的理 论 条件 , 结合 计 量 分 析 的基 本理 论 , 分 析 了产 生 这 一 微 弱 正 ; C o b b—D o u g l a s生 产 函数 ; 技术 内生: 技 术溢 出
中 图分 类 号 : F 8 3 2 . 6
进 步 和 经 济发 展 的便 捷 方 式 。 本 文 利 用技 术 内 生 、 规模 报 酬不 变的 C o b b—D o u g l a s生 产 函 数 , 实证地 分析 了
1 9 9 4— 2 0 0 7年 中国 F D I 和技 术水平之 间的 关 系, 得 出了 F D I 对 中 国有微 弱的正 向技 术 溢 出的 结论。并根 据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一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角度的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一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角度的研究
三、 建立 模 型 依据 柯 布一 道 格 拉 斯 生 产 函 数建 立 模 型 :
y = AKn e I ” 8
模 型检验 : 从系数的 T统计量来看 , 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经济增长 的 影响是显著的, 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我 国 GD P影响是显著 的。但技 术投 入对 我 国经 济 的 影 响 不 是很 显 著 。从 R 和 F统 计 量 来 看 , 型设 计 模 中数据的拟合度较好 , 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从 D W值来看 , 模型不 存在 自相关 。对 残 差 进 行 分 析 也 没有 发 现 异 方 差 , 型 拟合 程 度 较 好 。 模 四 、结 论 和 政 策 建 议 经过 了柯布 一道格拉斯模 型的分析和检验之后, 出以下结论 : 得 1 、d= .74 7, 0 3 18 D=1 70 5 , .5 3 7 d+p=2 1 14 . 2 84>1我 国 经 济 的 增 长表 现 为 规 模 报 酬 递增 。是 符 合 我 国的 现 实 情 况 的 。 目前 许 多 西 方 发 达 国家经济处 于成熟稳定期 , 它们 的经济呈现出近似于规模不变式增长 , 但 由 于 中 国正 尚 处 于经 济 高速 发 展 时 期 , 济 增 长呈 现 出 明 显 的 规 模 递 增 经
论 支持 和政 策 建 议 。 文 献 综 述

2 2 00
6 69 5 2 2 5
2l 1 8 12 6
5 3l 9 4. 6
7. 7 3
7 37

213 ( 0
2 4 00
6 3 2 5 9 1 .7
75 2. 9 01 0
2 5 6 3 4 5 .6
—— —飞
全全 壁
一 一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高级化、服务化、知识化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了解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演变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

我们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从实践层面看,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实证模型以及具体的分析过程,并逐一展示实证结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领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证分析,为我们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证据。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上。

钱纳里和塞尔昆(1989)在其经典著作《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罗斯托(1960)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阶段理论,强调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绿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绿色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德 国 学者 厄 恩斯 特 ・ ・ 茨察 克 在 《 倍 冯 魏 四
跃进 :一 半 的资 源消耗 创 造双倍 的财 富》 中指 出 ,
只 要 技 术 革 新 和 效 率 革 命 到 位 ,在 同 样 资 源 消 耗
条 件 下 实 现 财 富 的 四倍 跃 进 ,或 在 经 济 成 倍 增 长
物 处 理 等 的 设 施 、 没 备 和 有 关 费 用 支 出 。 第 二 层 次 :在 第 一 层 次 的 基 础 上 加 上 资 源 有 效 开 发 和 节
约 利 用 的 投 入 ,包 括 用 于 节 能 、节 材 、节 水 、节 地
等 措 施 的 费 用 支 出 。 第 三 层 次 : 广 义 “ 色 投 绿 资” ,即 凡是 能 推 动 “ 色 G P 增 加 的 投 入 ,亦 绿 D ”
2 1 / 0 总第 4 4期 0 1 1 1
文 章 编号 :101—1 8 (0 1 0—0 4 0 4 X 2 1 )1 16—0 5
商 业研 究
C oMMER I L R S A C CA E E R H
绿色投姿对【国经济增长作用晒实证研究 l 1
刘 志雄
( 西 民族 大 学 商学 院 , 南宁 广 5 00 ) 3 06
我 国 需要 制 定 相 应 措 施 ,进 一 步 加 大 绿 色投 资 , 实现 绿 色经 济 发 展 。
关 键 词 :绿 色投 资 ;绿 色 经 济 ;经 济 增 长
中 圈 分 类 号 :F 3 . 9 805
文 献标 识 码 :B


引言
源利用 效率 ,把传 统的 、依赖 资源净消耗 增加 的发 展 ,转 变 为 依 靠 生 态 型 资 源 循 环 发 展 的 经 济 模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势变动的实证研究:1978-2006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势变动的实证研究:1978-2006

是由于以下几种 因素 .会计信息外部性 内部化的过程也不是 那么 度 变迁 力主 [ 关键 词]制度 变迁 容 易 一 是 企 业 在 所 有权 界 定 的前 提 下 .即便 利 益 相 关 者形 成 了

经 济增 长
制 度 创 新
个 利 益 集 团 .但 不 同 的利 益 相 关 者 存 在 着 个人 理 性 的限 制 。他 的博 弈 和 界 定 ,而 只 希 望 搭便 车 ” 。
计算增 长 了近 1 倍 ;人 均 G P 1 7 2 D 从 8年的 3 1 到 2 0 年 底 9 8元 06
8 6 按 7倍。众所周 知 ,我 国的经 济 流 转顺 畅 ”的 现 代产 权 制 度 。美 国经 济 分 析 学 家波 斯 纳 认 为建 立 的 1 0 4元 . 可比价格 增长 了 1
参 考文 献 :
[] 1蒋尧明: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研 究[]会计 J.
素 .并 不能 取 得 理 想 的效 果 。

上海政法学院
要 ]本 文 的 实证 研 究表 明 ,如 果 以 “ 洛 剩 余 ”来 测算 索
2对会计信息外部性予以内部化 (tnlai )加强政府监管 Ie aitn . nr z o 既然会计信息供 求过程 中存在着外部性 ,那么就应该将其内
因此 .只 有 高效 产权 制 度 的 建 立 .才会 使 市 场 主体 根 据 会计 劳 动 者 报 酬 占有 的 比 重 越 高 .经 济 增 长 的 集约 化 程 度 越 高 。这
行为规范展开会计管理交 易活动。同时 .会计 主体可 以根据交易 意 味 着 ,如 果 我 国 的 经 济 增 长 集 约 化 程 度 提 高 了 .一 定 会 导 致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对策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对策研究



研 究结果 发 现


个 产 业 中生 产 要 素 的提 高 和

在 19 8 8 2 0 0 7 年 间 物 质 资本 对 经 济增 长 的 贡 献 为 8 1 9 9 %



各 产 业 内部 以 及 各 产 业 之 间 的 优 化 组 合

是 转 变 经 济增 长 方
人 力 资 本 的 贡 献 为 15 7 6 % 劳 动 力 的 贡 献 为 1 18 % 全 要 素
, 、

的持 续 协 调 健 康发 展 和 构 建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具 有 深 刻 的现
使发展 的成果 惠及 全体人 民

树立 科学 发展 观 是 现 阶段 发 展

实意 义 和 理 论 价值
■ ◆


和 建设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 事业 的 根 本 指导 思 想
是促进 经 济


影 响我 国经 济 增长方 式 转变原 因的 实证 分 析

0 J3 )大 办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是 转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重 要 模 式
-◆ 二

推进 当前 我 国经 济 增 长 方式根 本性 转变 的 思 路


粗放 型 经 济增 长方 式 的缺 陷不 仅在 于 片 面 追 求外延 扩 张 而 且 在 于 资源 的
贡献份 额 (呦
界新 技术 革命 的有利 时机
积 极 发 展 对 经 济增 长 有 突破 性 重

大带 动作用 的高新技术产业

如信息 产业 生 物工 程产业 新
、 、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经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开放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工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本文旨在通过对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贸易开放和FDI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贸易开放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贸易开放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可通过扩大国际市场,促进本国工业产品出口和引进高品质的进口商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实证研究中,我们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作为贸易开放的分界线,分别探讨了中国工业行业在加入前后的发展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开放对于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工业行业收入显著提高,同时,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也提高了。

2、受劣质工业品影响较大的传统工业行业并未因为贸易开放而衰退。

与此同时,工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型工业行业发展趋势减缓,新型工业行业(如新能源、环保等)逐渐兴起。

3、贸易开放加速了工业生态系统的变化和重构,市场对于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必须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FDI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FDI作为工业经济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推动国家工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证研究发现:1、FDI对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力和技术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外资投资对于中国工业创新和技术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FDI促进了中国工业的结构升级,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逐渐外移,中高附加值行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内部亦不同程度地进行着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朱启 荣
( 山东经 济 学院 国际贸 易学 院 , 东 济 南 2 0 1 ) 山 504
摘 要 : 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 了 19 90年 以来我 国经济发展方式变 化情况 ; 在此基础上 , 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 的影响 因素。研究表 明, 2 0世纪 9 0年代 以 来,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 制度变迁 、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对我 国经济发展方
人大、 产出少、 附加值低、 经济效益低下、 资源消耗严重 、 生态环境恶化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 系列 问题。为
此 ,9 7年 , 的“ 18 党 十三 大” 出 , 从 粗放 经 营 为 主逐 步转 变 到 以集 约 经 营 为 主 的轨 道 。 19 提 要 95年 , 的十 四 党
届五中全会 明确提出,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 97年 , 的“ 党 十五大 ” 又明确提出, 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 , 改变高投入、 低产出 , 高消耗 、 低效益的状况。这些提法与要求对指导我 国经济发展发挥 了重要作
基 金项 目: 山东 省 社 会 科 学 规 划项 目 ( 9 J Z 8) 山东 省 软科 学 计 划 项 目“ 东 省 转 变 外 贸发 展 方 式 实 证 研 究 ” 0 CG 6 ; 山
(0 1 K B 0 7 2 1R G 1 1 )
作 者简 介 : 朱启荣 (92 , , 巢湖人 , 16 一)男 安徽 山东经济学 院 国际贸易 学院副 教授 , 管理学 博士 , 士生导师 , 究方 向 : 硕 研 国
构” 个二级指标 , 7 这些二级指标均只有 1 个三级指标 , 它们是“ 经济增长指数” “ 后两年 的经济增 长率 比 、前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 中图分码] A
[ 文章编号] 0— 8020 ) —000 1 3 39 (06 1 01-5 0 2
中国经济 17 —0 5 92 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 , 9 平均每 年以9 %的高速度增长 , . 4 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具
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 ,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中, 为除LK A 、 之外的对经济增长同样起作用 的包括技术进步在内的其他变量, 为国内生产总值 , Y
L 为劳动投入量, 为固 K 定资本投入量 , a 为劳动的产出
弹性 ,为资本的产出弹性, B 两者随技术进步而改变。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实证分析
( ) 一 主要文献回顾与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
R  ̄0 8 2 . ,所选 自变量的数据 ,能很好地解释因变 > 9
= 『3 /A・I)d /+ a /L LY -UL Y(YO AY ・AA (Y0 ・/)d +
( Y 0 K Y -K K 0 /K・ /)d /
而 ,Y O A Y 1 O /A・ 厂 =
O O UY= Y/ L・ a O O K厂 = Y/ K・ Y B
投 入增长都促进了G P D 的增长 。从统计学 的角度
根据( ) , 2 式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 , 就可
以得出aB 、 的值。
对( ) 1式进行全微分得 :
d O O ・ A+ Y a d + Y/K ・k Y= Y/A d 0 / L・ L a O d
看, 系数的t 检验值符合统计学标准 , 标准误差较小 ,
因素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要 素供给投入的增加包括资本 和劳动供给的增加 , 全 要素生产率 的提高则包 括要素组织和要素配置效

中国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中国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中国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内在机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联系,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

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和内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旨在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为后续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接着,文章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文章不仅关注人力资本的总量效应,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章在理论层面系统地梳理了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文章采用了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多个角度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章还从政策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中国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二、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人力资本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将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非物质资本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本投资(如教育、培训、健康保健等)可以提高个体的生产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开发对于实现内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需要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

就业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就业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以后 , 实证结果支持“t cua b re ” s utrl u n 假说日 r d 。袁晓虎(9 8 19 ) 运用 S s分析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 中的贡献进 行分析 , 结论表 明, 同时期的结构效应不 同1 不 3 1 。
然而 , 以上 研究要 么只关 注产业结 构与生产 率增 长之间 的关系 。 么研 究方 法仅限于 S A模 型 ; 要 S 本文拟采用计量分 析模 型 ,研究就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 , 论
20 年第 l 期 08 8 总第 3 7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S ARC GUI E C RE E H D
No 1 2 0 .8, 0 8
S r l -7 ei No3 a
就业结构变化与中国 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研究
基 于中国 2 9个省份 面板数据 的计量分析
证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显著 的结构效应 , 以及结构 效应 是 否存在显著 的时期差异性 , 通过对这 些问题的探讨 , 为国内
收 稿 日期 :0 8 0 — 7 20 — 8 1
就业结 构变化对经济增长 ( 总体劳动生产 率或 G P D 增 长) 的效应取决 于其积极作用 和消极作用影响的综合效果。 对 于同一 国家 ( 或经济 区域 )在 其发展 的不 同时期 , , 面 临的市场需求不同 , 技术条件也存在差异。在一些时期 , 大部 分产业 劳动力 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 生产率高的产业吸纳 了较 多 的劳动力 , 生产率低 的产业吸纳较 少的劳动力 ; 对于大 且 部分生产率 高的产业 , 当其劳动 生产率上升 时 , 其就 业份额 也不断攀升 , 就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起主导作
用; 反之 , 如果产 品需求不断下降( 绝对 或相对 )则会产生消 ,

中国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关系的实证研究

MC i / 卢 L+ [ = 0+ 1 3

() 6 () 7
趋 势 , 尝试 对物质 消 耗 的趋 势 加 以解 释 , 待 在 已有 的 并 期 经 验分 析的基 础上 对未 来 做 出有 限的 展望 。本 文 的结 构 安 排如 下 : 二部 分 , 第 主要介 绍本文 的实证 研究 方法 ; 第三 部 分对 我 国经 济增 长 与物 质 消 耗作 实 证研 究 。第 四部 分 对 各省 ( ) 济 增 长 与 物质 消耗 作 实证 研 究 , 五部 分 市 经 第
整 。首先 , 针对 面板 数据 的特 征 , 适合 处 理个 体 成 员 截 用 面异 方 差 的广 义 最 小 平 方 法 ( e ea zd l s surs gn rle e t q a , i a e G S即, L , 引入 异方 差 消 除 项 , 代 替 一 般 最 小 平 方 法 A) ( riaylat q ae ,O S odnr s su rs L ) e 。其 次 , 由于 数 据 包括
份、 自治 区 、 辖市 , 为 四种 实 物 , 为年 份 ) 直 C t 为各 省 ( ) 市 各 种物 质 的人 均消 耗量 , 为各 省 ( ) 市 各种 物 质人 均 消
耗 的平 均值 。
12 经济 计量分析 方法 . 经 济增长 与物 质投 入 的关 系 的经 济计 量 分析 方 法 通 常为把 人均 G P作为 自变量 , 质 消耗指 数作 为 因 变量 , D 物 选择 一定 的函数形 式 进 行 相关 分 析 。函数 形 式 与需 要 验
MC i 3 + 1 + [ = 0 卢 () 5
综上 , 2 近 0年 的研 究虽 然发 现 了去 物质 化 的现 象 , 但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与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与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与实证分析作者:王林烽何成凯来源:《商情》2015年第23期【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下,中国的经济一直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下我国经济着重于政府的有力控制,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增长,但是随着世界生产技术以及科学发展的快速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路径的选择也需要做出相应对策,下面本文在采用“人力——物质”模式的基础上探析我国经济路径的发展选择以便促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发展同时以期为后续关于经济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以及相关数据上的参考研究。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路径选择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到现在我国经济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

那么如何在曾经缓慢、粗略、低产量的经济道路中走出来,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成了现在我国经济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

大量文件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仅仅关注到物质资本,并没有把物质和人力结合起来,因此想要经济快速发展就要选择新的路径,并且通过两者结合之后的经济变化总结出更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确保我国经济稳步增长。

一、探析“人力——物质”模式中国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生产力的实际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则是主要简历在相应的物质基础上和相应的人力基础上,也就是所谓的人力与物质的实际增长带动了生产力的相应提高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实际发展,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从本质上来讲具有内生性质,所谓的内生性质其实就是指将一切的发展建立在内部技术、内部人员建设,内部环境建设、内部物资储备等等方面上。

而人们将这种经济的内生性质称之为是“人力——物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相应的函数体现出来的:公式一:Y=C+K+δK=AKα·(μH)1α以及公式二:H+δH=B ·(1μ)·H在公式中“y值”主要是用来代表在进行生产环节中综合的生产量,而其中的“c值”则是用来代表一定环境下的消费状况,而其中的“k值”则是代表了物质存量数。

其中的“h值”则是代表了人力存量数。

道格拉斯斯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道格拉斯斯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戤(cobb一晰一越p舶du“∞
fIlTlc南n)的增长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 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 衙槔生产函数。它的基本的形式为:
Q=^铲韶■
(1)
其中口代表产出量,胃代表资本投^量.£代袅劳动投入量。 ^、n、卢为未知参披。^表示技车或管理等参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接受原假设意味着时问序列有单位根.即序列不平稳。Edm
Prm
0∞58 n辨17
0,460S n6092 n 2382 0.894
^DF检验
一3.3022 —n762726 一2.226564 一l_30518 一2.12206 一0.39795
检验类型 (c.O.1) (c,t,1) (c.O,1) c.0.1)
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产出将平均增加 1.02%。两个系数相加之和大于l,说明英国在这一段时期的经济 特征是规模报酬递增的。这还说明英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鞍于劳动 和资本的投^,劳动和资本的投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显著的, 但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要明显大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程度。 再看中国的cD模型,该方程商样通过了显著水平等于a 05的 t检验.修正的样本决定系数砰=n 9947,表明劳动投人(对教) 和资本投人(对散)对产出(对教)的解释能力为99.47%.银高 的解释程度表明横塑银好地拟台了样本散据。【皿EMPIJdY蕞散 o.674l表示产出对劳动投人的弹性.郾在资本投^僚}孛不变的条件 下.劳动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产出将增加0.67%。而在劳 动投^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资本投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产出将平 均增加0.77%。两个系数相加之和略大于l,说明我国在这一段时 期的经挤特征是规模报酬递增的。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 和资本的投入。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显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名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编著单位:中研智业股份公司
中研智业股份公司是中国专业从事县域政府咨询产业化运营的股份制公司,公司定位于“中国县域经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下设北京、陕西、成都、深圳、上海五大区域运营公司,10余家专业技术机构,以“专注服务于县域经济、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特色,为区县级政府提供“研究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管理”一体化咨询产业服务。

作者简介:
樊森汉族,陕西彬县人,MBA、管理咨询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先后在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就读并接受在职教育,现任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中研智业股份公司董事长。

10余年来专业从事政府咨询服务领域,创办并运营10余家政府咨询专业研究、规划及设计机构,完成了北京、西安、深圳、上海、成都区域市场布局,是中国政府咨询产业化运营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近年来,其创办政府咨询机构服务客户300余家,完成咨询项目500余项,业务涉及国内20余省。

编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现代园区规划前沿与实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政府咨询之综合解决方案》等著作。

著作简介: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是由中研智业股份公司股份公司董事长樊森主持,公司30余名从事经济研究和工作的专业人员及该领域专家参与,历时半年多精心编著而成。

本书围绕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主线要求,通过对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成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主要阐述了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得出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结构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预测中国未来投资、消费和出口各自的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投资的结构、规模和效率,消费的规模和结构,出口的规模、结构和效应,分别研究了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明确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剖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提高投资、
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水平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发展。

著作目录:
绪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现实思考
第一篇基础研究篇
第一章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规律特征
第二章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性分析
第一节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提出缘由
第二节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内涵
第三节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模式
第二篇实证研究篇
第三章中国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第二节经济增长周期性规律特征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效应评价
第四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评价
第一节经济增长方式阶段与特征
第二节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经济增长方式综合评价
第五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我国就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素及其影响作用分析
第三节回归模型及实证分析
第四节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总结与反思
第三篇专题研究篇
第六章投资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投资与经济增长特征的统计描述
第三节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消费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探讨研究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出口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经济增长过程中出口的特征描述
第三节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篇对策展望篇
第九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及对策建议第十章新经济增长方式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