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仁和礼是《论语》中经常被提及和讨论的两个概念。
仁指的是道德与人性,而礼则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两个概念在《论语》中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建构。
首先,仁与礼在《论语》中被认为是互相促进的。
孔子认为,仁是在个人内心修养的基础上建立的,而礼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来实践的。
仁的核心是关爱他人,而礼是将关爱他人的行为规范化。
只有仁心和礼仪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格修养。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了很多关于仁和礼的言论,例如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强调了仁和礼的重要性,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次,仁与礼在《论语》中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以仁心为基础,通过礼仪的规范行为,可以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要“以礼义之,以孝悌之”,这句话意味着通过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可以建立起亲情和友情的良好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网络。
此外,仁与礼在《论语》中也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和价值观。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仁心和遵循礼仪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他强调了仁义道德的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即体现了他对于仁和礼的高度重视。
孔子通过教育和培养的方式,希望能够培养出有仁心、遵循礼仪的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综上所述,在《论语》中,仁与礼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既互相促进,又共同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仁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而礼仪则是将仁心转化为行为的规范。
只有通过仁和礼的结合,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一、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三、忠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二)事君(三)治民四、信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
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看,信从人从言,由“言”和“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五、恕从曾子对“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所做的“忠恕而已”的高度概括,再到子贡“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追寻,可以感受到仁爱精神从理论层面进行一次次凝练的同时,实际上也为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而摸索出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恕”“”何为以““勇”乱”二、“智”在论语中的体现1.为学方面做学问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为智。
爱学习,不放荡,打好根基为智。
《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出“智”,而是以对待知识的态度来说明智的语句也有很多,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荒于嬉2.统治国家方面作为统治者能够了解人才,选拔正直的人居上位为智。
不失人亦不失言,即慎言为智。
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鬼神但不沉湎于鬼神之事为智。
3.为人处事方面居住在仁德的地方,接近仁德为智。
“有道”时智,“无道”时愚,实际上在混乱世道下装傻,即“愚”,是大智若愚。
入仕从政,出来做事为智。
三、智的性质与内涵智,.。
孔子论孝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
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不违礼)。
”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论语·为政》)。
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
所谓生前的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
怎样才是“生,事之以礼”呢?1.《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
子曰:“关心父母的健康(父母唯其疾之忧)。
”2. 《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
子曰:“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
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
不敬重,有何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
子曰:“和颜悦色很难。
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了吗(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也就是说。
孔子的“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
所谓死后的无违就复杂了。
孔子绝不仅仅满足于“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样的简单应付差事,他还要求无改呢!什么是无改,怎样才是无改呢?《论语·学而》记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以说是孝啦)。
”这简直就是荒唐致极的嘛!秦二世胡亥果然是三年无改父道,算是尽孝了,可也却亡国了,不仅没得到赞美,反而让司马迁着实嘲讽一通,留下千古骂名。
那么,孔子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标准呢?所谓无违,就是能养、能敬、能葬、能祭。
这似乎好理解,就是为了让人老有所养,是爱人,这是文明进步的结果。
其实,问题也并不尽如此。
孔子孝道观今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孔子孝道观今析摘要:孔子孝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上“能养”,精神上“敬”、无违与谏诤、子承父志、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体现了内在亲情,包含了礼和仁。
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使孝道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
孔子孝道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感恩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孝”最早出现在“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尚书·商书·太甲中》),其主要含义是尊祖祭祖,后来逐渐加进了孝亲的伦理内涵。
到西周时期,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虔诚祭祀祖灵、祈求佑护逐渐向善事活人、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
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经过孔、孟的理性提升及《孝经》的理论化、系统化,孝逐渐上升到百德之首、百善之先的地位。
汉代以后,出现“以孝治天下”、“举孝廉”、“九品中正”之类,孝被赋予了政治化的内涵。
一、孔子关于孝的基本观点“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给孝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孝”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
孔子的孝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伦理道德,其具体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子女对父母“能养”且“敬”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能够伺候父母,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并关心父母的年龄和身体健康。
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子女要紧随父母身旁多加伺候,不要使年迈的父母担忧自己。
更重要的是作为儿女,还要做到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身体。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从内心尊敬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如果孝仅仅是够养活爹娘变行了,而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诚心诚意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对母的孝包括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物质层面是基本的,精神层面是更高要求。
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
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
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
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
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三十章》1、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第三章》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二十七章》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
如何合理?即合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第七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一章》】(二)能推己及人。
论孔子的忠孝观
论孔子的忠孝观“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核心恰恰是“孝弟”.“礼"则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对人的行为起了规范作用。
孔子的忠孝观在这两方面可略见一斑。
记得子夏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而宰我也曾因为说三年的守孝期太长了被孔子斥之为“不仁”。
可见孔子对“孝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孔子以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所谓孝弟,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衣食无忧,满足其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而这往往是大家很难做到的。
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家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
物质生活在提高,道德品质却在日渐退化。
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报道。
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不禁要问他们的子女:难道你们忘了母亲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你带到这个世上的,而后又是多么艰难地把你养大?他们的确忘了,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忘了做人的根本。
还有一些人,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钱为报。
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从不曾陪伴在父母左右,能聊表他们孝心的是每月按时寄到父母手里的钱。
但要知道,作为父母,他们不要你的钱。
他们只希望你能多抽空陪陪他们,天伦之乐远比金钱宝贵的多.钱是冰冷的,无法温暖他们寂寞的心。
在孔子眼里,这两种人都算不上是孝了吧。
前一种人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不履行,乌鸦尚知要反哺,何况人乎?这样的人只怕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吧。
后一种人在物质生活上对父母可谓尽心尽力了,可是他们忽视了父母的精神生活,并不能使其发自内心地快乐。
也许孔老夫子追求的孝是要竭尽全力,身心合一吧。
忠这个字,一分为二即“中"“心”,可见也是要发自内心的。
孔子主张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事君能致其身”。
在这方面孔子自己率先为后人作出了表率。
孔子为政期间,可谓鞠躬尽瘁了.他竭力主张君王为政以德.希望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道”社会,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浅谈孔子人学思想中孝道观
浅谈孔子仁学思想中的孝道观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独具风采,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有其勃勃的生命力,而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那里寻找到根源。
孔子思想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将自西周早已有的“仁”的思想加以继承、完善和发挥,并最终将这一思想塑造成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最为辉煌的一点,而其中包含的孝道精神又是“仁”学思想的基本点。
(一)“仁”与孝的联系《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
孔子所论述的“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孝”。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意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可以说,“孝”是“仁”的肇端。
《论语》中有两句话,“《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为政篇)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篇)从这两句话都可以看出,“事公卿”和“事父兄”的精神是大体一致的,所以只要在家庭中良好的实行孝悌,就可以锻炼人们从政的本领,也可以发挥和从政一样的政治效果。
由此而见,孔子讲究的孝道和他的“仁政”思想是一致的。
而从孔子弟子有子的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学而篇)中,也深刻地揭示了,孝道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样很自然的,孔子就将它伦理学范畴上的“仁”推广到政治层面上了。
从政治的另一个方面讲,促使孔子的学说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原因是,即使是在上层贵族阶层中,也都是以一个家庭或姓氏组织成的一个王朝,对这个庞大的贵族集团,孔子也提出了孝的思想,这是容易被统治者所采纳的,也是有利于这个宗法伦理制度平稳、牢靠地加强统治阶级的力量的。
所以唐明皇李隆基也曾说过“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
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
”从他的话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出,古代帝王对于“孝”的推崇。
(二)孔子孝道与现代家庭之间的联系孔子十分重视孝道。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下面着重阐述以下对论语中“孝”这一思想看法和感悟。
孔子的孝道表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施行“仁”道德基础,从国家建设来说明孝的重要性。
一.孝不违礼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无违”,也就是说不论父母是在世或是已经往生,都要用礼的要求来对待他们。
我们要做到“晨昏定省”,才能称之为孝。
孝顺父母不仅是父母在世时要孝顺父母,还要谨遵父母的遗志,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的正道,这才是真正的尽孝!
二.孝是让父母少忧
孔子认为,孝就是不让父母为我们身体之外的事担心,否则就是大不孝。
父母年事已高,无法再承担我们远离他们的担忧与顾虑。
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若远游,必有去向。
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儿行千里母担忧!”
三.敬是真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父母,让父母不为衣食担忧,而是能够敬顺,否则与饲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色难”,意为能够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最难,孝不是谦让,不是效劳,而是长期的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否则,就算能让父母衣食无忧,父母也不会真正觉得开心。
四.善谏父母为孝
孝不是一味的去听从,如果父母犯错,我们要做的是对父母的过错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
劝没有被听从,仍然要恭顺,依旧担忧父母而不是怨恨。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而不是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那就太迟了。
孝顺父母要讲究方法,而不是愚孝,我们应认真研读孔子关于孝的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父母尽孝!。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悌耻感等概念内涵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孝悌耻感等概念内涵“仁者爱人”。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
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
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调宗法伦理观念。
宣扬"性善论"。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也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
"性善论"相信人性本善,崇尚道德修养,依靠道德来对权力进行约束,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而不会为恶。
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沐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
儒家哲学儒家思想的核心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九个字:仁仁:爱人。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儒家仁之德分四层境界,第一层乃修身之仁,二层乃齐家之仁,第三层乃治国之仁,第四层乃平天下之仁。
义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
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真正将“义”的精髓提炼并发扬的是亚圣孟子。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孔孟之道虽博大精深,但其精髓均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文化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贤达人才辈出,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也是其中的代表。
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代表人物的事迹。
孔子是如何“仁义礼智信”并以天下为己任的呢?一、温良恭俭让孔子的家族有五代五侯,在孔子时代,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家族。
孔子一生在齐国、卫国、宋国等国任过官或任过职,还曾做过司空、宰。
孔子在这些地方都能尽职尽责、谦恭有礼;对待政敌则能宽容忍让,遇到困难时能迎难而上。
正是由于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才使孔子能不断受到后人赞叹。
“温良”是孔子给自己最好的评价。
孔子认为应该“仁义礼智信”即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相对自由地位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在其位、谋其政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
孔子非常看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论语·里仁》)中所谓君子,就是指那些品德高尚、举止有礼且能为别人所称道而不居功的人。
因为孔子这样宽厚而谦逊而又低调做人的品行和修养使得他深得儒家各阶层人们好评。
1、不争功。
孔子的父亲为他起名为子贡,孔子小时候经常帮助父亲做一些家务事,所以母亲给他取名为“孔丘”,意思是希望让子贡将来成为一个圣人。
“子之道”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君子之道,孔子认为君子是指能为民造福而不居功的人。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有的国家遭受内乱、有的国家因为领土和主权受到侵略而战败或被迫战死。
由于战争、灾害的频繁发生,需要军队去平息战争、重建国家。
在战争和灾害的冲击下,孔子的父亲想让子贡成为一个圣人就需要让出一部分功劳来为他争光。
2、恭俭。
在对人处世方面,孔子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温良恭俭让之人。
比如在《学而》中对“勤”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颜渊》),大意是:一天晚上洗衣服时不要随便用手去擦去衣服上的灰尘;上班时不要随便穿那些很华丽的衣服。
孔子“仁”-“礼”思想
孔子的“仁”\“礼”思想摘要:“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两个核心观念,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礼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是两个核心的观念。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
”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一个简单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
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对于礼,我们可以从孔子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
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
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
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
”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誉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以及实践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儒家思想。
谈及《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仁”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君子具有仁的品德,能够明辨是非,以义为先,而小人则贪恋利益,缺乏仁的品德。
在这里,孔子将仁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指出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君子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论语·为政》中,还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仁的表现,不孝不仁。
在儒家思想中,孝道是重要的一环,而孔子通过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仁与孝的关系。
仁者必须孝顺父母,关心家庭,这也是仁的内涵之一。
《论语》中对于“仁”的思想内涵还包括了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不同关系的处理。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孔子认为仁者能够待人以诚,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互尊重。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还指出了仁与智的关系:“智者不如仁者,仁者不如勇者。
”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仁”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强调了仁的重要性,在不同层面上进行了具体的阐释,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谈及《论语》中“仁”的实践。
在《论语》中,不仅有对于“仁”的思想内涵的阐述,还有一些关于“仁”的实践的记录,这为我们理解“仁”的实际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对“仁”实践的重要指导,他要求人们要善待他人,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现。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
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
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一、综述(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
”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
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
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
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
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2、不使父母担心谓之“孝”孟武伯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
”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女非常关心和担忧父母生病呢?还是指子女使父母只关心自己的疾病而不关心别的事,即对其他方面都非常放心呢?后一种理解更深一层。
孟武子一向勇猛,父母经常为他在外惹事生非而担忧,所以在孟武子问“孝”时,孔子作了这样的回答。
《论语》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论语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概述《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文化遗产。
在《论语》中,儒家思想体现出多个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影响着中国社会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本文将探讨《论语》中儒家思想的五个核心价值观:仁、礼、忠、孝和诚。
1. 仁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孔子认为人应该关注他人的疾苦,并对他人表现出慈爱和善意。
仁不仅限于亲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面向整个社会和人类。
在实践中,仁包括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宽容包容以及从内心深处对他人怀有同情和理解。
2. 礼礼在《论语》中也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孔子认为通过恪守礼节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礼涵盖了各种规范和仪式,包括行为、言语、仪容等方面。
恪守礼节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塑造温文尔雅的个体和社会。
3. 忠忠是对家庭和国家的忠诚的核心价值观。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个体对于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
忠不仅意味着效忠君王,更代表了对家族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个体应该尽力维护家庭的荣誉并为国家作出贡献。
4. 孝孝是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它强调对父母敬重、顺从、关爱以及敦亲睦邻。
孔子认为孝道是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并将其视为德行修养、道德规范的核心。
5. 诚诚指真挚、真实以及真诚地对待他人。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强调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通过保持真实与真诚,可以建立起牢固而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结论《论语》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礼、忠、孝和诚,体现了人类共同追求的善良与道德。
这些核心价值观对于塑造和维护一个和谐而稳定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依然对中国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家庭、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推动着公平正义与人伦关系的建立。
孔子的德育教育原则
孔子的德育教育原则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
孔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许多道德规范、道德信条作为其德育的内容,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礼”和“仁”。
“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礼”中引申出来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法主要是“爱人”或“忠恕”。
孔子的“仁”是根据“礼”即等级关系去“爱人的,从家庭内部爱起,即以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为基础,在转移到其他社会关系方面,君臣之间要忠,朋友之间要信。
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与人之间各有其礼,各遵其德。
这就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他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道德在治乱问题上,即在巩固一种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问题。
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只靠法律、行政是不行的。
用刑法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只能使百姓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地不做坏事。
“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却可以起到行政、法律所不能起的作用,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上正道。
“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统一人们的行为,是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不作违礼的事,不说违礼的话,这是孔子的目标,而这一点又与孔子所提出的德紧密联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由此可知,齐之以礼也是孔子提倡的“仁”的根本要求。
在孔子那里,仁和礼,或者说德和礼,是互为表里的。
在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孝悌是孔子仁的道德的核心内容。
这里孔子说能够实行孝悌,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为政的人身上去,也就是从事政治了。
这就把道德教育看作了政治统治的一个方面。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
《论语》十大思想内涵一、为政以德1.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
2.在治国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数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也叫“德治”或“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①重教化,轻刑罚;②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③为政需正己;④举贤才;⑤取信于民;⑥讲究礼节。
3.特别注意孔子的“均无贫”思想。
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二、克己复礼1.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
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2.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3.孝与仁的关系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是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
“孝”即孝敬父母,“悌”即尊敬兄长。
“孝悌”作为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出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依礼而行是“仁”的表现,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仁”是人类社会中人最神圣而美好的特质,“礼”则是人们依礼而遵循的能够和谐相处的适当的方式。
习礼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一步步靠近“仁”,使二者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礼;辩证统一在孔子儒家学说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仁”的观念固然是孔子提出并丰富的,但“仁”如何表现?它是深藏于内心的最为神圣而美好的特质,而礼的提倡正是人心的外在体现。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则成仁。
关于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仁、义、礼、智、信”诸多方面,在众多的观点中,大家一致认同的就是“仁”和“礼”。
虽然,对仁和礼的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这样那样的观点,可无法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含义的两个概念。
1 孔子倡导的“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专题论述“仁”的章句有55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后人概括总结成儒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仁”也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可见“仁”在孔子心中的分量。
那么,儒学的“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先看仁的本意。
仁字的笔画自古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说文》:“仁,从人从二。
”人,表示站立的人;二,表示复数。
不仅是一个人,还要兼及别人。
有文字学者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二还有代表天、地的意思,即以天性善良、地德敦厚来博爱、包容他人。
更有学者把二解作“丄”(甲骨文“上”字),表示提高、升华人的道德。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仁的基本含义:亲爱别人。
《说文》:“仁,亲也。
”《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
”“仁者,人也。
”孔子把“仁”的整体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
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
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
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一、仁与礼的关系“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
[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
”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
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
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
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
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
孔子眼中的“”仁义礼孝(一)孔子眼中的“仁”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
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
“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
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
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
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
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
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
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
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说人是什么人是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
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
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
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2【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一、仁与礼的关系“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
[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
”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
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
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
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
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的追求来要求自己。
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仁”110次,而“礼”仅出现75次,有些学者就以此为根据,认为在孔子以前是礼中心主义,而到了孔子这里就成了仁中心主义了。
笔者不能认同这种看法,仅从字数上来证明太过于肤浅。
仁、礼在孔子这里是并列的关系,而没有谁先谁后的次序。
因为孔子要高扬仁还是和礼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众所周知,孔子对周代的礼制是推崇备至的。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在《论语·阳货》里又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周代的礼制继承了夏商两代的优良传统,内容丰富而又有文采,已涉及社会的34带有普遍性的、抽象性的东西如何能在特殊的、具体的个体身上找到落脚点呢?否则它就只能是一个玄而又玄的纯粹理论了。
孔子为仁找的这个落脚点或者说是更深一层的根据是什么呢?就是孝。
二、仁与孝的关系从文字记载看,孝这个范畴并不是孔子最先提出,早在西周的典籍和铜器铭文中已有出现。
而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 应该在父系氏族社会出现家庭后才出现的。
因为只有在家庭出现之后, 才会产生稳定、清晰的父(母) 子(女) 关系。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父权家长制、基于血缘而产生的情感因素与原始的祖先崇拜相结合, 于是就产生出“孝”的观念。
孝最先的内涵主要是对祖先的追思和祭祀, 同时也兼及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
在孔子之前, 孝已与政治建立了某种联系,一个君王首先应该是有孝有德的贤人, 有好的品行才能为民众所拥戴。
仁这个范畴的出现虽然晚于孝,但其原初的涵义与孝有直接的联系。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
武王有病,周公旦为他祈祷,祷词为:‘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朱芳圃注《甲骨学文字编》称:‘古老、考、孝通。
’‘予仁若考’意即‘我仁顺祖考’,仁即是孝敬祖先的美好品德。
”①孔子是如何阐述仁与孝的关系的呢?他在《论语·学而》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孝弟被确定为是仁的根本。
也许有人会说这段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的,但我们考据孔子的言论大体与这话一致。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话视为是对孔子思想的转述。
君子注重对自己的根本修养,这个根本的修养达到了,仁义道德也就形成了。
而孝弟就是这个根本。
可见,孔子是想从小家的伦理规范“孝弟”推演出社会这个大家的伦理规范“仁”和“礼”,从具体、特殊推到抽象、普遍。
这个思想在《论语·学而》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这几句话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家能够孝父母敬兄长,那他在社会上肯定不可能做出冒犯上司或长辈的事,更不可能做出犯上作乱等违背仁礼的事情来。
中国古代十三经中有专论孝的《孝经》,虽然这并不是孔子言论的忠实记录,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比如《孝经·天子章第二》里有“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5姓,刑于四海。
”②爱亲人,对别人也就不会很坏,这就是博爱;对亲人敬爱,对别人也不会很怠慢,这就是广敬。
“君子行博爱广敬之道,使人皆不敢慢恶其亲,则德教加被天下,当为四夷之所法则也。
”③《孝经》中讲的“德教”就是“教人孝敬”的意思。
这段话与前面《论语·学而》的那段话简直是如出一辙。
看来这已是毫无疑问之事,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孔子认为“孝行于内,而流于外”的根据是什么呢?或者说“孝”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以至于能够从个体推而广之到全人类呢?孝和仁涉及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我关系。
在所有的人我关系中,“孝”所涉及的人我关系是最特殊、也最近最“自然”的一个。
说它是最“自然”的人我关系,因为父母这一第一他人(从主体出发)与我有血缘关系。
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很多学者都认为孝就是人的自然亲情,由这一亲情可以推出全部的伦理原则。
笔者认为这样的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说孝完全是出于自然的亲情,那么人应该生而具有这种自然情感,但是人是否生来就知道“孝父母,敬兄长”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是孔子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他所处的社会上就有很多“子弑父,臣弑君”的残酷现实存在。
可见,孝并非人人生来皆有,它像仁一样都是需要外在给予教育和内在自我修养才能达到的境界。
不同的是,仁的境界要高于孝的境界。
可以说,孝是达到仁的境界的基础、前提,没有孝是达不到仁的。
虽然说孝不能作为纯粹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动物也有),但是它又离不开与父母的自然情感。
由于“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父母给了我生命,又抚养我,使我自然地对父母有亲密的依赖感,而这在外人那里是不会有的。
所以说,把孝作为纯粹的自然情感是无法推演及仁的。
孔子也并不认为孝就只是一种自然情感,在《论语·为政》里有这么一段话: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现在的人觉得能养活父母就算是尽孝了,而连狗和马都有人来养活它们(人对狗和马是不是也有孝呢?),如果对父母没有敬爱,养父母和养牲畜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在孔子这里,用来区别真正的孝和单纯物质上养父母的是“敬”。
(平时我们说孝敬父母估计就是源于这里吧)那么,这种区别于自然的亲情的“敬”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为什么我对父母会产生敬,而且这种情感推而广之会产生在父母之外的其他长辈或上级身上呢?我认为,敬是我作为一个道德主体所应该产生的某种情感或状态,这种情感已经包含6了前面提及的自然情感,或者说,这个敬是要在爱的基础上的。
平时我们经常会将敬和爱放在一起使用,好象它们完全就是一个意思,其实在我认为,它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敬所指向的对象有优越性,他们高于我之上;而爱的对象没有限制,可以是高于我的,也可以是与我差不多的人甚至是低于我的人。
敬含有我对所指对象的畏惧、崇拜心理。
这种敬如何会在我与父母之间产生呢?首先,我认为,父母在时空上先于我存在,与之相应的人生阅历和内在道德修养势必高出我许多,尤其在我年少时这种感觉愈加强烈。
(而我认为,敬这种情感应该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甚至会觉得我是无法赶上他们的。
其次,父母生了我,还不懂事的我始终觉得这是件神秘而伟大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我才能对父母产生又敬又爱的情感。
而且,这种由于“他人高于我”而产生的敬适用于所有长辈及至君王。
所以才能“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母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④但是这种推理过程势必会产生一个问题:敬的对象是高于我的人,而我如何对待比我差的人呢?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子罕》),“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是他根据前面的逻辑得出的结果,但是按照“仁者爱人”的原则我却应该爱所有的人。
这个矛盾在孔子这里没有得到解决,后来孟子用“爱有差等”来给予了解决。
而如何衡量孝如同衡量仁一样,都是看其行为有没有符合礼的规定。
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在此细细分析。
留待今后对孔子做进一步的研究用吧。
总结前面所说,我觉得仁、礼、孝三者就可以构成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了: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仁和孝的外在体现;孝是仁礼之始,仁是孝的扩大化。
以上是我在受老师的启迪之下形成的一点小小的看法,想法不成熟,论证不够严密,希望老师见谅。
①转引自朱岚《论孝为仁之本》,《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②引自李学勤《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③引自李学勤《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7④引自李学勤《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