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E阅读教学模式介绍
ACTIVE阅读教学模式介绍
ACTIVE阅读教学模式介绍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TESOL教授Neil J. Anderson编著的Active Skills for Reading(《积极英语阅读教程》,第二版包括预备级和1~4级五个级别)是一套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训练词汇学习技能为特色的英语教程。
那么,什么是ACTIVE reading 呢?其实,ACTIVE reading是Anderson 教授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an approach to reading),它包含以下六个部分,ACTIVE正是这六个部分的首字母:A =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激活先前知识)C = Cultivate V ocabulary (培养词汇学习技能)T = Think About Meaning (思考理解意义)I = Increase Reading Fluency (提升阅读速度)V = Verify Strategies (运用阅读策略)E = Evaluate Progress (评估进度与质量)这个阅读(教学)模式是符合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的,因而操作起来也是最自然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该教材每单元有2篇课文,每篇课文有明确的阅读技能和词汇学习技能训练项目,如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训练Predicating和Antonyms,第二篇课文训练Scanning和Irregular Past Tense Verbs。
每个单元开头有个Getting Ready(一般是提供几个问题供讨论)单元最后还有一个Real Life Skill训练。
本文主要想探讨如何借鉴ACTIVE阅读教学方法(或称模式)来进行人教社《高中英语》(或国内其他任何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课的教学。
(未完待续)人教社《高中英语》是以语篇阅读为核心,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外语教材。
而ACTIVE Reading主要培养的是阅读能力和词汇学习技能。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一)、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词短语→单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
(二)、top-down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解→段落理解→短语单句→生词短语,强调语篇和语义的理解。
(三)、interactive approach互动式模式:也是现阶段教师采取较多的阅读模式。
首先运用“自上而下模式”让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短文,获取信息,然后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语言知识。
基于这种阅读教学理论,教师一般采取“三段式”阅读教学。
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
1、pre-reading(1)、guess (title,pictures),brainstorm→ prediction,reading expectation (2)、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idea → reading with a purpose2、while-reading(1)、fast reading ( silent reading,skimming,scanning,topic sentence)→ main idea(2)、careful reading → ( questions,matching,multiple choice,analysis)3、post-reading(1)、language points learning(研究课中,作课教师一般将此步骤略去,留在下节课处理)(2)、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discussion,role play,retelling,exercises,writing etc.)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作者:叶淑芳珠…文章来源:人教社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17/2008 摘要:本文试图用图式理论来解释阅读过程,并分析学生不能阅读材料的原因,探讨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及提出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设想,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ESA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ESA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ESA(Engage-Study-Activate)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ESA模式通常用于语言学习和阅读教学中,它会引导学生逐步的学习,并且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
以下是ESA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EngageEngage阶段是教师引入话题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阶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份有趣的背景材料,并介绍给学生听。
例如,如果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篇有关音乐家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音乐家的成就,曲风和所代表的年代,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
二、StudyStudy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的时候。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这个阶段很关键,它需要教师掌握好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少有困惑和不理解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然后再带领学生分析阅读文章的重点和含义。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或语音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ActivateActivate阶段是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练习的阶段。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理解文章中的新单词和语言结构,并运用这些知识,写一篇文章或者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演出机器人的故事,或者为文章配上画面和音乐,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总之,ESA教学模式是具有非常广泛应用价值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个人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熟练掌握ESA模式的应用技巧,灵活运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
开创ACTIVE的英美文学教学新模式——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是英美文学教学更要注重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 让学生充分 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 在文学 的海洋中发挥 自己 的才 华, 发表 自己的见解 。 目前 , 在很多创新 教育 的活动实 践 中, 很好地体现 了以学生 为中心 的理 念。把教师从 学 习的指导
改革与 实践研究 的研 究成果 ; 齐齐哈 尔大学 2 1 — 0 2年 重点课题 : 00 21 网络环境下 的英 美文 学教 学模 式改革与 实践 的阶段性成
果( 目编号 :0 0 1 ) 项 2 12 3
18 5
部 分是重要 的, 哪些是考试 的重 点 , 至要求 学生 按照 教师 甚
心” 的教学方法 , 教授传统 的学科 知识。这些新理 念是对传
统 的授课方法 的一个挑战 。在我 国“ 以学生 为中心 ” 的教学 理念始于 2 O世纪 9 0年代初 , 大部分研究者支持这种新 的教
提供的观点完成论文 的写作 等等 。诸 如此类 的问题 教 师都
收 稿 日期 :0 1 0 — 8 21— 82
者、 教授者变成引导者和参与者 , 学生成为课堂上 的主体 , 让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 当教学“ 以学生 为中心” 时教师 角色的转变
构建“ 以学生为 中心” 的教学模式 需要重大 的变革 。首 先 , 明确教师的角色 , 要 少替 学生完成 学 习任务。教师 要从 传 统的权利控制者、 堂主导者 转换成一 个资源库 , 课 帮助学 生 理解 知识 , 解决问题 。换 而言之 , 教师从 课堂 上的 主角变
生并鼓励他 们积极参 与。在这 一理念下 , 师应少替学生完成学 习任务 , 告诉 ” “ 教 变“ 为 指导 ” 充当课 堂的设计 , 者和示 范者 , 给学生创造更 多的 学习机会 。本 文 旨在研 究在 高校英 美文 学教 学 中以学生为 中心的 A TV C IE六
新视界综合教程2Activereadi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坚持主 动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 思维水平。
02
多样化阅读材料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阅读 材料,如小说、散文、新闻等 ,以丰富阅读体验。
03
结合其他学习策略
将主动阅读与其他学习策略相 结合,如笔记、讨论和总结等 ,以提高学习效果。
04
寻求反馈与指导
建议学生寻求教师、家长或其 他专业人士的反馈与指导,以 便更好地掌握主动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心得和 重点,读后进行总结和反 思,加深理解和记忆。
使用阅读策略
预测与验证
在阅读前预测内容,阅读后验证 自己的预测,提高理解和记忆效
果。
重点阅读
针对不同文章和书籍,采用不同的 阅读策略,如略读、跳读、细读等。
提问与回答
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尝试回答, 促进思考和理解。
评估阅读理解
题材广泛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书 籍,包括小说、散文、新 闻、科普等,以拓宽知识 面和阅读视野。
定期更新
不断更新阅读材料,保持 阅读的新鲜感和挑战性。
培养阅读习惯
固定时间
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如 每天早晨或晚上,保持阅 读的规律性。
限时阅读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 的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 效率。
笔记与总结
把握文献结构
注意文献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布局,有助于把握文 献的整体框架和逻辑关系。
提炼重要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提炼关键信息和重要观点, 并做好笔记,以便后续回顾和引用。
参与学术讨论
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在学术讨论中,要善于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和讨 论。
发表独到见解
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e.s.a原理
阅读是巩固英语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阅读课中的参与情况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教育家杰里米·哈默提出了“ESA”教学模式,即在英语教学中,投入(engage)、学习(study)和应用(activate)三种要素必不可少,根据此三种要素顺序变换和不同组合,可以创造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本文阐述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ESA”教学模式,探究“ESA”教学模式在实际閱读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高中英语中“ESA”教学模式的特点“ESA”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师生互动。
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同,“ESA”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掌握各种信息;他们可以控制学习过程,参与学习计划。
同时,教师的角色更加灵活,他们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演员或组织者。
不过,“ESA”教学模式强调情境、任务型和交际教学活动,它围绕一种语言形式设计交际教学任务或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ESA”教学模式还可以将英语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元素,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研究和应用“ESA”教学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ESA”教学模式的途径(一)直箭头序列教学模式的应用直箭头序列将学生带入一条直线:首先,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参与其中,然后学生学习一些东西,并试图通过将其投入应用来激活它。
以下是一个直线箭头序列的例子,以“想吃什么”进行阅读课堂训练。
问题:妈妈说吃什么?这类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用“ESA”进行如下分析:(1)参与: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教师展示一幅关于食物的图片,学生讨论如何对食物进行分类,如蔬菜、肉类、水果和主食。
例谈ACTIVE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word精品文档4页
例谈ACTIVE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三级阅读目标,初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开展指令阅读和简单故事阅读,理解细节和大意。
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策略的关注不足,学生并没有掌握相关策略知识。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做出新的教学尝试。
ACTIVE 阅读策略是由美国阅读教学专家Neil J. Anderson总结归纳来的,主要包括Active prior knowledge(激活背景知识)、Cultivate vocabulary(培养词汇能力)、Teach for comprehension(传授阅读技巧)、Increase reading rate(提高阅读速度)、Verify reading strategies (验证阅读策略)、Evaluate progress(评估学习效果)、建立阅读动机(Build motivation)和选择合适材料(Select appropriate reading materials)。
前六个策略借助首字母刚好组成ACTIVE,意在说明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ACTIVE阅读策略,效果显著。
下面以《牛津译林2011课标版》7A Unit2 reading为例,谈谈ACTIVE 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兴趣引领,激活背景知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世界杯进球集锦片段,然后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足球的问题:①What’s the video about?②How do you feel while watching the video?③Do you know any famous football players?④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m?【评析】精彩的足球比赛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之间和足球相关的话题讨论激活了学生的相关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阅读充满期待。
active课程设计
active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活跃词汇、语法结构及文化背景;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如描述事件、表达观点等;3. 学生能通过阅读、听力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在口语交流中能流利表达,发音准确,运用恰当的语速和语调;2. 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能正确使用语法,组织合理,表达清晰;3. 学生能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积极态度,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2. 学生尊重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国际视野;3.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理解和关心他人。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互动、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特点:所在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求知欲强,喜欢参与课堂活动,但个体差异较大。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和达成。
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教学内容安排:- 词汇:学习与课程主题相关的20个新词汇,复习巩固10个旧词汇;- 语法: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阅读理解: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的文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学习日常交流场景的表达方式,如介绍、道歉、邀请等;- 书面表达:练习写作句子、段落,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2. 教学进度:- 第一周:学习新词汇,复习旧词汇,导入课程主题;- 第二周:讲解语法,进行课堂实践;- 第三周:阅读教材相关文章,分析理解;- 第四周:口语表达训练,小组讨论;- 第五周:书面表达训练,作业批改与反馈。
3. 教材章节:- 词汇:教材Unit 2的词汇部分;- 语法:教材Unit 3的语法部分;- 阅读理解:教材Unit 4的阅读文章;- 口语表达:教材Unit 5的口语场景;- 书面表达:教材Unit 6的写作练习。
ACTIVE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
ACTIVE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作者:张艳娥来源:《中国商人》 2016年第11期人们在学习语言、驾驭语言、从而运用语言的最重要方法就是阅读。
如何快速阅读文章,准确捕捉所需理解信息,一直是英语阅读课堂的探究目标。
本文结合Neil Anderson 的研究如何将阅读理论灵活整合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将阅读的核心元素整合成一套阅读教学体系。
即ACTIVE:A 指active,激活原有知识;C 即cultivate,积累词汇;T 即teach 为理解而教;I即increase,提高阅读理解速度;V 即verify,检验阅读策略;E 即evaluate ,评价进步。
本套体系贯穿于阅读教学前、中、后各个阶段,灵活有效的运用本套体系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激活已有的知识学生在阅读中要掌握阅读材料所包含的背景知识,激发自身已有的生活经历、教育经历、语法知识、第二语言以及文化背景知识。
在教学阅读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warming up 活动。
教师可以预设阅读目标、通过提问、讲解文章结构、提供阅读背景等方式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Fun with English 八年级上Unit2School Life 教师在课前就可以问学生1,What is your school lifelike ? 2, Who is Nancy ?让学生讨论校园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知道国内和国外的校园生活的异同,并例举一些列子。
通过课前的预习探讨,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的。
二、积累词汇阅读的基石是词汇,而同时阅读也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的最佳方式之一。
可以在阅读的两种形式即泛读和精读中培养英语词汇的学习。
不过方式是有区别的。
精读过程帮助学生积累许多词汇、短语、句型,教师详细讲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进行识记。
而在泛读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强化已经学过的基础词汇,另一方面可以接触一些新的没有学过的词汇。
ACTIVE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读者与文本 、 与作者 、 与 自身的交流过程 。
读, 要求读者调动 已有知识和文化背景 , 整体把握
《 课程标准L , k 级要求英语学习者能识别不 同 阅读材料 ;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即微观 阅读 , 强调
词、 句、 篇 的识 别 和理 解 ; 交 互 补 偿 的 阅 文 体 的特 征 ;能 理解 阅读 材 料 中不 同的 观点 和态 读 者 对字 、 度; 能欣 赏浅 显 的英语 文学 作 品和根 据学 习任 务 的 读模 式综 合 了上 述两 种 阅读模 式 , 主要 涉 及读 者 的 认 知 能力 和对 文章 结构 的把 握 能力 。笔 需要从多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九级要 语 言能 力 、 求 能 阅读 一般 的英 文报 刊 ,从 中获取 主要 信 息 ; 能 者结合 自身 的教学经验和现行 的高 中英语 阅读课 把 Ne i l J . An d e r s o n ( 2 0 1 0 ) 倡导的 A c t i v e 阅读 一 般 的英 文 原 著 , 抓 住 主要 情 节 , 了解 主 要人 教学 模 式 , k i l l s f o r Re a d i n g运 用 到 高 中 英 语 阅读 课 堂 教 学 物; 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英文说 式分 以下六个 步骤 , 即激 活背景 的资料。 英文阅读在选材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 中,
Ac t i v a t e p r i o r k n o wl e d g e ) 、拓 展 词 汇 知 识 语言水平 , 题材广泛 , 体裁多样 , 具有思想性 、 趣味 知 识 (
假说 “ I ( I n t e r l a n g u a g e ) 4 - l ” 的 回答 最 为经 典 , 他 认 s k i l l s ) 、 验证阅读策略( V e r i f y r e a d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 、 评
例谈ACTIVE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例谈ACTIVE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者:朱玲骊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08期【摘要】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策略的必要性和ACTIVE阅读策略内涵,以《牛津译林2011课标版》7A Unit2 reading为例,探讨ACTIVE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ACTIVE阅读策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者简介】朱玲骊,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三级阅读目标,初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开展指令阅读和简单故事阅读,理解细节和大意。
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策略的关注不足,学生并没有掌握相关策略知识。
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做出新的教学尝试。
ACTIVE 阅读策略是由美国阅读教学专家Neil J. Anderson总结归纳来的,主要包括Active prior knowledge(激活背景知识)、Cultivate vocabulary(培养词汇能力)、Teach for comprehension(传授阅读技巧)、Increase reading rate(提高阅读速度)、Verify reading strategies(验证阅读策略)、Evaluate progress(评估学习效果)、建立阅读动机(Build motivation)和选择合适材料(Select appropriate reading materials)。
前六个策略借助首字母刚好组成ACTIVE,意在说明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ACTIVE阅读策略,效果显著。
下面以《牛津译林2011课标版》7A Unit2 reading为例,谈谈ACTIVE 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兴趣引领,激活背景知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世界杯进球集锦片段,然后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足球的问题:①What’s the video about?②How do you feel while watching the video?③Do you know any famous football players?④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m?【评析】精彩的足球比赛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师生之间和足球相关的话题讨论激活了学生的相关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对文本阅读充满期待。
ACTIVE阅读策略解析
ACTIVE阅读策略解析作者:夏谷鸣来源:《英语学习·教师版》2014年第06期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从英语起始教学就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十年的英语学习中,学生阅读水平大多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解读上,阅读速度慢、效率低,阅读过程中缺乏批判性理解,他们基本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强烈的阅读兴趣。
这些现象在历年高考的试题和考生的成绩,以及许多中国学生在美国SAT I中Critical Reading部分的表现等方面足以得到证实。
究其原因,还得反思阅读教学:一味追求单一的时间概念上的快速阅读,结果是囫囵吞枣,不知文本所云;过分重视词义的猜测,造成学生遇到生词的心理障碍;局限于试题型的文本阅读,引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厌烦……阅读教学所重视的是阅读的教学活动,而不是阅读本身的实践和体验。
“教学阅读”一词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都未曾出现过,但顾名思义,它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了教学目的的阅读,或是为提高阅读能力的阅读,不同于“阅读教学”,其关注点在于“阅读”,而不在于“教学”;是教师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实施阅读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阅读;是一种积极的阅读,因为学生通过阅读的实践,主动体验和领悟文本的信息流和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处理的心理活动。
美国著名英语阅读教学专家尼尔·安德森(Neil J Anderson)在他的《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Issues and Strategies)一书中将阅读教学理论与他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归纳总结为八种阅读策略,即:1)激活背景知识(Activate prior knowledge)2)培养词汇技能(Cultivate vocabulary)3)传授阅读技巧(Teach for comprehension)4)提高阅读速度(Increase reading rate)5)验证阅读策略(Verify reading strategies)6)评估学习效果(Evaluate progress)7)建立阅读动机(Build motivation)8)选择合适材料(Select appropriate reading materials)这八种教学策略中,前六种的英语表述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为A、C、T、I、V和E,刚好组成ACTIVE。
《Reading Actively》 说课稿
《Reading Actively》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Reading Actively”。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阅读课所选的教材是教材名称,该教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本节课的阅读文本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涵盖了具体的主题相关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这篇阅读材料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是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在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运用方面还不够熟练。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较长或较难的文本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文本中的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型。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主要细节。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精读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预测、推理、归纳等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态度。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获取信息。
2、教学难点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如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
培养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灵活运用阅读技巧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任务,如阅读理解题、讨论问题等,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的阅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语言的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探讨
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探讨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绘本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更主动参与,更加积极地学习呢?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的应用。
什么是“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呢?“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在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创造出一个积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情境设置或者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段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内容,或者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故事的背景,让学生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创设互动环节,促进学生参与在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故事中来。
教师可以在故事中适时停顿,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或者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英语语言的魅力。
这样的互动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来。
3. 创设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任务,比如做角色小报、设计故事情节延续等。
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设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除了阅读故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游戏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active阅读策略解析
active阅读策略解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阅读的普及以及实体图书的大量出现,人们的阅读量和尝试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繁多的信息让读者有时候会丧失兴趣,而Active阅读策略就能有效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精准取舍,并积极的参与到文章的内容中找寻解释和答案。
什么是Active阅读策略? Active阅读策略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非常积极参与,以达到深层次阅读及理解内容的目的。
它融合了各种阅读活动,如概要笔记,点评,简要,批判性分析,以及写作技巧等,用以有效提升阅读效率以及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此外,Active 阅读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文章的议题以及核心论点,帮助读者用自己的想法提供证据来支持文章的观点,帮助读者塑造一个客观,深刻的阅读态度。
Active阅读策略的四大基本步骤:第一步:预读预读即在阅读文章之前,先从文章的标题,插图,图表,精彩摘录等元素中进行探索,以激发自己对文章内容的兴趣,同时从元素中发现文章的重点内容,有助提升阅读效率以及减少读者误解的可能。
第二步:读取读取即当读者真正开始阅读文章的时候,它就要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特别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仔细读取文章细节,以深刻理解文章的意思。
第三步:归纳理解归纳理解指的是在阅读完成后,读者要从文章中抽取重要信息,总结出文章的重点,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发现细节或者矛盾等。
第四步:应用应用指的是利用文章中提及的知识,在其他领域进行灵活运用,帮助读者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Active阅读策略的优势:第一,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发现文章中的议题以及核心论点。
第二,读者可以利用Active阅读策略进行编写笔记,把文章的内容及关键点汇总起来,便于学习以及复习。
第三,它能够促进读者的头脑思维,培养出思考能力,进而提升自身思维能力。
第四,它可以促进读者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因此,Active阅读策略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并培养出写作技巧,同时激发读者阅读的乐趣。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ACTIVE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ACTIVE阅读”教学策略
卓斌斌
【期刊名称】《英语教师》
【年(卷),期】2022(22)17
【摘要】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特征。
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ACTIVE阅读”教学策略:激活兴趣、设计问题链、迁移知识、启发思维、评价学习成果、享受读思。
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深度解读,巧妙设计问题;深度思考,培养高阶思维;深度梳理,善用思维导图;深度反思,优化教学评价等建议。
【总页数】6页(P166-171)
【作者】卓斌斌
【作者单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阅读语篇教学为例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4.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5.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探讨
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探讨近年来,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
为了提高故事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关键的。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上“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的应用和意义。
一、“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的概念和特点“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上,“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1. 视觉互动:在故事阅读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故事的情节、角色等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语言互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帮助学生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表达角色情感等。
3. 听力互动:通过听故事、听录音、听音乐等形式,让学生锻炼英语听力,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技术互动: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在故事阅读课上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5. 合作互动:设计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以上种种互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 丰富教学内容:通过“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
2.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各种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探讨
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探讨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成为了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打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互动课堂模式成为了老师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的“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展开探讨。
一、为什么需要“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在小学英语原版绘本故事阅读课中,采用“Interactive互动”课堂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 创设情境:在故事阅读课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穿着相关角色的服装,布置相关的道具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
2. 提问引导:在阅读故事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询问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故事内容。
3. 分组合作: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比如让学生自行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4. 游戏互动:在课堂中可以设置一些英语游戏环节,比如单词接龙、猜谜语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英语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5. 多媒体辅助:在故事阅读课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多媒体资源,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互动学习。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3. 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口语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之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TIVE阅读教学模式介绍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TESOL教授Neil J. Anderson编著的Active Skills for Reading(《积极英语阅读教程》,第二版包括预备级和1~4级五个级别)是一套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训练词汇学习技能为特色的英语教程。
那么,什么是ACTIVE reading 呢?其实,ACTIVE reading是Anderson 教授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an approach to reading),它包含以下六个部分,ACTIVE正是这六个部分的首字母:A =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激活先前知识)C = Cultivate V ocabulary (培养词汇学习技能)T = Think About Meaning (思考理解意义)I = Increase Reading Fluency (提升阅读速度)V = Verify Strategies (运用阅读策略)E = Evaluate Progress (评估进度与质量)这个阅读(教学)模式是符合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的,因而操作起来也是最自然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该教材每单元有2篇课文,每篇课文有明确的阅读技能和词汇学习技能训练项目,如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训练Predicating和Antonyms,第二篇课文训练Scanning和Irregular Past Tense Verbs。
每个单元开头有个Getting Ready(一般是提供几个问题供讨论)单元最后还有一个Real Life Skill训练。
本文主要想探讨如何借鉴ACTIVE阅读教学方法(或称模式)来进行人教社《高中英语》(或国内其他任何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阅读课的教学。
(未完待续)人教社《高中英语》是以语篇阅读为核心,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的综合性外语教材。
而ACTIVE Reading主要培养的是阅读能力和词汇学习技能。
所以,ACTIVE 阅读教学模式对《高中英语》的课文阅读教学有借鉴意义。
事实上,《高中英语》的语篇教学设计与ACTIVE 教学模式有相似之处。
试比较:语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激活学生关于该语篇内容的背景知识。
不管叫warming up, getting ready还是别的什么,如starter, lead-in,其本质是一样的,一是要激活背景知识(Activate background knowledge),二是要激发对话题的兴趣,三是为阅读做词汇准备。
但具体方式又是灵活多样的,可以用图片、问题等。
第二步是阅读前的活动,主要训练学生通过标题、图片等预测课文内容的技能。
常用的技能是scan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skimming (for the main idea), predicting等。
这个过程在ACTIVE阅读模式中属于运用阅读策略(Verify strategies)。
第三步是完整阅读课文,这是整个语篇教学的核心部分。
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主要是通读全文,即抓住主旨大意,又理解细节。
即关注内容意义,又关注语言形式(词义、结构)。
这部分必须用足时间,下足功夫,确保学生真正读懂全文。
第四步是检测阅读理解。
检测阅读理解的方式也有很多,如选择题(multiple choice)、判断题(true or false)、排序、配对、回答问题等等。
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来确定用什么形式。
这里检测的是对文本字面的(literal meaning)理解。
第五步仍然属于comprehension的范畴,但与第四步不同的是,这已经不是对文本的字面理解,而是更进一步的理解。
这步常常以讨论题的方式进行,这些问题在文章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
读者(学生)要用自己的视角去分析文章,带着自己的思想观点评判文章中的观点,即所谓“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 critical thinking)。
水平太低的班级可以不做这步,或者降低要求。
以上第三、第四和第五步都是让学生思考意义(Think about meaning)。
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并使他们掌握词汇学习的技能。
因此,语篇阅读后要有词汇的巩固练习。
词汇练习一定要在语境中进行,可以是句子小语境,也可以是段落大语境。
练习形式可以是选词填空或用课文中的出现的生词(vocabulary items from the reading)填空。
此外,还要进行词汇学习技能训练,如同义词(或英语释义)、反义词、词根、词缀、搭配、画word web, 制作flash cards等等。
这步属于词汇学习(cultivate vocabulary)。
ACTIVE Skills for Reading 教材中没有专门语法学习环节,也没有写作的要求,因此只适合作为阅读补充教材,而非综合语言教材。
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挖掘其中的语法项目,开发写作任务。
人教版《高中英语》很难体现ACTIVE教学模式中的I (Increase Reading Fluency)和E(Evaluate Progress),但这可以通过课外快速阅读训练去实现。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主要是精读教学)属于文本驱动教学,首先是教授单词,然后学生朗读,教师逐句翻译讲解,并对重点单词和句法进行训练,一般情况下有朗读练习和背诵检查。
这样的阅读教学存在很多不足,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以下三种:1. PWP阅读教学PWP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分为三段: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在读前阶段,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活动进行语言教学(主要是词汇、句法教学)或激活相关背景知识。
读中阶段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训练阅读策略,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体裁、结构、中心、主题、细节等。
本层次既要解决字面阅读,又要解决推理阅读。
读后阶段多是对依据阅读内容所开展的评价和应用性活动,比如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介绍相关经历、预测故事的发展、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评论、平行写作等等。
2. ACTIVE阅读教学ACTIVE阅读教学模式是安德森(N. Anderson)根据理论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归纳而成的包含八部分操作的教学方式:激活背景知识(Activate prior knowledge)培养词汇知识(Cultivate vocabulary)传授阅读技巧(Teach for comprehension)提高阅读速度(Increase reading rate)验证阅读策略(Verify reading strategies)评估学习效果(Evaluate progress)提高阅读动机(Build motivation)备选合适材料(Plan for instruction and select appropriate reading materials)这八部分操作中,前六种操作的首字母正好组成ACTIVE。
ACTIVE反映了安德森的阅读思想,他认为,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
3. 任务阅读教学任务阅读教学吸收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强调阅读目的、阅读活动的真实性。
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阅读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其主要程序包括pre-task, while-task和post-task。
任务前阶段主要是根据阅读材料布置阅读任务,然后由学生集体和个体阅读准备阅读任务,并展示成品。
比如,让学生阅读一个故事然后表演,根据故事制作张贴画、阅读材料写报表、阅读材料写有关专题报道等等。
任务后阶段是结合学生阅读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策略的专项训练。
阅读策略和技能培养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了阅读教学中对于阅读策略技能的教学,指出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于高中阶段读的技能有如下规定:七级:一、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二、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三、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四、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五、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六、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七、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一、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二、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三、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四、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处理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六、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来落实这些技能培养呢?课程标准把阅读技能列举得非常详细,这对我们的老师设计自己的阅读教学、开展阅读技能的教学很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很好地阅读策略与技能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训练技能而训练技能,应该把课文学习、语言学习和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等技能培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这要求老师很好地去理解和学习有关阅读技能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很多老师在他们的学习经历当中没有经过一个策略培训的过程,老师自己首先要去学习、体验、掌握阅读技能,然后才能很好地设计一些课堂教学的活动把阅读内容和阅读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阅读材料时,需要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文体,这样学生才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文体,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词语与语篇特点,这样学生接触到同一文体的时候,就能很快地抓住这种文体的结构和它的内容与大意。
对于这些阅读技能的培养我们要计划性,注意逐步培养,因为技能不像知识,老师教了学生就掌握了,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逐渐地形成。
所以老师在引导过程中不但要有计划性,还要有耐心,允许学生有一个掌握阅读技能、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
另外,每一个学生会有自己的阅读特点,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有效的阅读技能,所以我们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这个阅读技能还应该要从学生的自身出发去研究,在训练中应该容许差异存在,而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必须每个同学先做什么、才能再做什么。
把阅读放在综合能力背景下看,我们可以说,课程标准在高中阶段提出了很重要的教学重点,其中一条是教会学生通过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所以技能教学,是思考如何通过技能的强化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技能的描述用的是能力指标,就是能够做什么,而且强调综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