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破除迷信”
北师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九 破除迷信:活见鬼》 赛课教案_3
2导学生交流赴饮者惊恐之下所做动作。设身处地地想象语言。
●撩:老师动作表演,学生体会“撩试”的意思。
●挤:极度惊恐之下,他又怎样做?表演这个动作。
●趋:引导理解古文中有的字与现代文意思不同。
场景三:号呼有鬼
1ppt出示相关句子。
2指导场景表演。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利用课文的译文协助学生读懂课文,走进场景,抓住细节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结合表演,创设情境,在反复的阅读中真正读懂“疑为鬼也”、“告以遇鬼”、“号呼有鬼”这三个场景,感悟人物心里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品味古汉语语言文字准确凝炼的独特韵味。】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九单元《破除迷信》
《活见鬼》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下雨的夜晚,一个赴宴回家的人持伞独行,有个在屋檐下避雨的人钻到他的伞下一同走,一路上那个人也不说话,持伞的人怀疑那个人是鬼,所以走到桥上时,就把另一人推下了水,然后跑到了做糕的人家里,说自己遇到鬼了。过了一会儿,另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也跑进来,说遇到鬼了。两人都说遇到鬼了,但互相看着却大笑起来。这个短小精悍,幽默风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
②组员交流:赴饮者惊恐之下所做动作
●撩:撩试的意思,用脚试探,说明赴饮者有点心虚了。
●挤:表演动作。
●趋:感受急匆匆地逃跑。
汇报场景三:
①中心发言人读相关句子:“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②组员抓样子、动作、语言表演体会投伞者的惊恐与狼狈。
●号呼有鬼
●遍体沾湿
●踉跄没有鬼的,不要无中生有,庸人自扰。
第9单元破除迷信语文天地2
课题语文天地2--习作指导设计者教学目标1、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
2、做小实验,解开自然界中的谜团。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写作通顺,层次清晰。
2、把自己试胆量的故事写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出示本次作文的要求写前辅导1、出示“笔下生花”的要求2、齐读3、选择自己的意向。
4、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1、以“写自己试胆量的经历”为例。
本次习作应写清楚试胆量的原因、经过、结果及自己的真切感受。
2、培养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热爱科学的意识,成为一个勇敢者。
3、小学生一般胆量都很小,怕这怕那,本次习作之所以选择“胆量”这个话题,就是要培养学生试胆量的能力,在试胆量的过程中锻炼自己,使学生由过去的胆小鬼变成一名勇敢的小少年。
4、写本文之前,认真回忆一下自己是怎样试胆量的?在试胆量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出现了什么情况,结果怎样?这次试胆量有什么收获?文章的重点应放在详写试胆量的过程上。
还应注意写好心理活动。
同时在写的时候还可以展开适当的想象,把有些没有描写到的心理活动等内容通过想象补充出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读一读写作的要求.回忆自己以前的事情,说一说自己试胆量的经历.谈一谈自己当时想到了什么?后来是怎样克服困难和恐惧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习作过程1、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讲片段,再次指导。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2原因、经过、结果感受(心理活动)教学反思学生能够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九单元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全文。
板书设计:
课题
活见鬼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3、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齐读课题,体会题目的字面意思。
创设语境:“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过渡:其实啊,这三个字就出自一则小笑话,名字就是——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指名读文。
教师关注:本课的六个生字和多音字“撩”“亟”的读音。
(2)读出停顿。
课件出示:标注停顿的课文。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天灾 人祸
(开凿灌溉) (巧除迷信)
略 详
教后小记:
课题
活见鬼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
(四)深入研读,走进故事。
师:读得过瘾!我想问问:读这个笑话,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笑?
学生批注:用横线画出文中可笑之处。
学生汇报。
1.品味:“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第九单元《破除迷信》分级测
露珠 高山 阳光 天空 碰着 湿淋淋 赴宴 目瞪口呆 跌跌撞撞
1、有赴饮夜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有个人赴酒宴后深夜回家,正赶上天下大雨,就撑起伞来遮雨。。 2、以足撩之,偶不相信,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就用撩试,正巧没碰着,更加害怕,于是乘过桥之机用力把那个人挤下桥去, 撒腿就跑。 六、1、拟人;2、比喻;3、夸张;4、夸张
七、1、我们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了。 困难和挫折不是高山,高不可攀,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给他看看。 3、(1)他们东张西望。 (2)我们进行游戏。 八、1、(糊涂) (放心大胆2、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 3、说说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西门豹故意面对着漳河站着,迫使官绅们磕头求饶。老百姓终于明白了 巫婆、和官绅的骗局。 4、你怎样评价西门豹?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九、 1、宋 程颐 程颢 龚州知府 2、区希范成了神,并且降下了旨意:“快给我在南海这一片地方建立 祠庙”!前不久,我们把它送到浔州(今广西桂平),那里的长官说它是 妖,下令把神像和祭祀用的东西,全部扔到江里可是你说怪不怪,那神像 竟然不是顺江而下,却是逆流而上。这可把长官吓坏了,赶快把像收下, 加倍致敬,这才没事儿。”
1、有赴饮夜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
2、以足撩之,偶不相信,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 2、来头的目光像把刀子,狠狠地往黑暗里戳,一下子顶住了那鬼的心窝。 ( ) 3、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 ( ) 材的学习任务已经完成,我们即将进入 紧张的复习阶段,为了让我们在期末的检测中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编写了这套复习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9单元破除迷信西门豹治邺2
课题西门豹治邺设计者教学目标1 、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理解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3、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感受西门豹的智慧。
教学重点1、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行为的经过。
2、联系文中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激趣导入自主学习探究训练1.听写词语,订正。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课文共分几部分,每部分讲述什么内容?4.本节课继续深入学习《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思考:西门豹初到邺地看到的是什么景象?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这些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出下文2.自由读文章的第二部分,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他回过头来......送去。
”等了一会儿,......催一催吧。
”3.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掉呢?4.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些什么呢?齐读最后一段。
5.、你认为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6、.指名朗读课文西门豹通过调查已经了解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是人为的——给河伯娶媳妇闹的;(二)是天灾——年年闹旱灾。
通过调查,情况已经了解。
假如你是西门豹,你将怎样做?谁先来汇报一下,西门豹首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巩固运用1、读句子,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
(浮)(沉)(2)他显得格外沉着,完全不慌张。
(沉着)(慌张)(3)妈妈待人很热情,一点儿也不冷淡。
(热情)(冷淡)2、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田地因无人管理二长满野草。
(荒芜)(2)居住的人非常少。
(人烟稀少)(3)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导学案
第九单元破除迷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两篇主题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四篇课文力求用不同的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儿童,学生通过学生喜本单元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启迪,从小梳理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健康地成长。
《西门豹治邺》写的是战国时期西门豹用巧妙的办法惩治了巫婆和管生投资,破除迷信,赞颂了西门豹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品质。
《活见鬼》写了两个人因互相怀疑对方为鬼,而闹出了笑话的故事,从而给人以启示:世上并没有鬼,不要相信迷信,更不要疑神疑鬼。
《鬼是一棵矮杉树》写了战争年代少年来头由怕鬼到永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战胜鬼的成长历程,说明了来头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试胆量》是讲现代孩子怎样在夜间锻炼自己胆量的事。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四篇与鬼神有关的文章,要懂得尊重科学,破除迷信。
单元学习目标:1.能利用工具书大体了解字的意思。
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词意,结合工具书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文言文译成现代文的方法,能尝试着通过先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再理解全文的意思。
2.体会西门豹循着巫婆给河伯娶媳妇的思路,假戏真做,在巧妙的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过程中破除了迷信。
3.通过对比,找出来头两次值夜班哨的不同。
体会心理描写的妙用。
4.重点学习体会试胆量的过程。
了解这次试胆量的重要意义及校长教育方法的巧妙。
学习内容:《西门豹治邺》《活见鬼》《语文天地》学习课时:6课时《西门豹治邺》学习基本建议: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201所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方法与过程1.搜集图片,让学生置身于邺地的荒芜环境之中,感受当地老百姓的艰难生活。
2.朗读课文,融入当时的情景,体会主人公的处境。
3.梳理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4.联系历史与现实,谈谈自己还看过哪些像西门豹这样的清官及其事迹,学习他们的机智、果敢,为民办事的精神。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破除迷信》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破除迷信。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科学精神。
2.家长参与作业:请学生与家长一起探讨迷信现象,了解家长对迷信的看法,并共同探讨如何破除迷信。请家长签字确认,以增强家校合作。
3.写一篇关于“破除迷信,倡导科学”的作文,字数在300-4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
4.制作一份关于迷信与科学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迷信现象、科学解释、名言警句等。要求设计新颖,版面美观,字迹工整。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理性认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事实、证据来破除迷信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生活中常见的迷信现象,引发学生对迷信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3.实践活动,提高能力: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如收集身边的迷信现象、查找资料、请教他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求科学的解释和证据,提高破除迷信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4.适时引导,培养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给予耐心解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
五年级语文下册 9《破除迷信》活见鬼课件3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久之,不语,撑伞者(投伞者)想: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撑伞者(投伞者)想: 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撑伞者(投伞者)想:
12/12/2021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 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12/12/2021
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倾,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 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12/12/2021
1、向你的亲人、朋友讲述这 个故事。 2、课外翻阅冯梦龙的书籍。
12/12/2021
活见鬼
(明)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
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 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 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 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俄倾,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 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12/12/2021
久之,不语,撑伞者想: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撑伞者想: 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撑伞者想:
12/12/2021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 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12/12/2021
久之,不语,投伞者想: 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投伞者想: 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投伞者想:
12/12/2021
12/12/2021
本文出自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又名 《古今笑史》,是一部笑话集,也是幽 默小品集。他的故事诙谐中带着机智, 幽默中不乏哲理。
12/12/2021
冯梦龙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最有名的作品为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 “三言”。三言与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 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 说的经典代表。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 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单元破除迷信1西门豹治邺教学课件北师大
这种做法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破除迷信
西门豹在惩治巫婆等人时,装得真有其事似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装得很像?
1.说新娘不漂 亮,河伯不会 满意。 2.让巫婆去和 河伯说一声。 3.等了一会儿, 又把官绅头子 投进漳河去催 一催。
西门豹治邺做了两件事。
• 1.惩恶。 • 渠。
作者在叙述西门豹治邺时,用的笔墨不一样。 破除迷信为什么详写,而修建水渠为什么略写?
因为兴修水利易,移风易俗难。破除迷信、打 击好强权贵是治邺的关键。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反映 出西门豹卓越的才能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应当作重 点细致的描写。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了解民情
破除迷信 修建水渠
西门豹用什么方法了解民情呢?
• 1.看: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知道了邺这个地方存在很大的问题。
• 2.问:问老人家,经历多,见识广。 能准确地了解情况。
西门豹向老大爷问了几个问题? 用横线画起来。
1.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2.这话谁说的? 3.新娘是哪儿来的? 4.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问了四个问题了解到五个方面的 情况:
• 1.邺的问题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 • 2.首恶是巫婆和官绅,互相勾结,为害百姓。 • 3.“新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以至于“人口 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穷” 。
• 4.但结果还是年年旱灾。说明“河伯娶媳妇” 是欺骗百姓的。
• 5.“河伯娶媳妇”的程序。
了解民情
西门豹到邺县以后为什么 要先了解民情?
是破除迷信的基础,
体现了西门豹深入 群众,关心民众疾 苦,注重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的工作作 风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5语文天地教案北师大版
语文天地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
(2)引导学生做小实践,解开自然界中的谜团。
(3)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
课时划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老师讲述故事引入1.老师讲述故事。
2.学生听后谈谈感受。
二.揭示本课教学内容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三.开故事会1.小组内讲故事。
2.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评议4.谈谈故事会给你的体会。
5.评选“小小故事家”。
四.做试验1.过渡。
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可是,生活中却有不少人故弄玄虚,表演“特异功能”,使许多人上当受骗。
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呢?怎样做一个有胆量的,懂科学的人。
1.学生自由汇报。
2.动手做试验,请注意安全。
(1)书上的试验。
①老师表演。
②谈谈关后感受。
③阅读课文。
(2)学生做一个课外的试验。
①分组做试验。
②说说试验中的“小把戏”。
③谈谈试验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评讲作业1.指名读上节课的仿写。
2.点评。
3.投影好的仿写作品共同欣赏。
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1.投影“笔下生花”要求。
2.齐读。
3.说说题目要求。
4.选择自己的意向。
5.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三.写前辅导(一)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
1.出示范文《××××的报告》。
2.齐欣赏。
3.说说看懂了什么。
4.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
5.辅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
6.整理材料,列出写作提纲。
(二)选择“经历”的如何写作。
1.复习前面的练习“试胆量”――《第一次××的经历》。
2.投影1至3篇。
3.欣赏读。
4.说说读后感受。
5.指导“用来头的语气”描述值夜哨的经历。
(1)注意语气。
(2)口头描述一件事。
(3)串讲。
四.习作过程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评讲片断,再次指导。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点评此次作文情况对同学的习作进行整体评讲,并将优秀的习作挑出评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1西门豹治邺教案1北师大版
西门豹治邺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初到邺地,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
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教学这篇课文时,要帮助学生理解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弄清河伯娶媳妇的来龙去脉。
学情分析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荒芜”、“官绅”、“收成”“提心吊胆”等词语。
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点评:课堂学习伊始,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的交际空间,通过课题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并做一简单介绍。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单元---破除迷信
第九单元破除迷信西门豹治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
2、培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经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活见鬼》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
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能读懂全文.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语文天地(五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拓展阅读《鬼是一棵矮杉树》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明确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通过探究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小战士来头勇挑战自我、敢于战胜自我的精神,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鬼,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拓展阅读《试胆量》畅所欲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语言的优美.3、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品味语言的优美,以及试胆量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和试胆量德的重要意义。
4、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完成课后思考题。
5、明确只要敢于实践,实践之后就会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教学过程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畅所欲言、初显身手.教学目标:1、能做小实践,揭开自然视象中的谜团。
2、能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
3、明白尊重科学,破除迷信,培养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意识。
教学目标:教具准备用于实验的必需品。
教学过程一、师讲述故事引入。
米林县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破除迷信2活见鬼教案北师大版
指名读题
讨论交流
小结
谈谈本课对你的启发
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练笔:
将故事改变叙述顺叙后改写
仿写独自走夜路 片断
板书设计
武松打虎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想象武松打虎时的精彩场面。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撺、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了.本段抓住了老虎和武松的动作,具体地写出了打虎的过程。)
(2)武松将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大虫急要挣扎……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学生学习活动
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西门豹是怎样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西门豹破除“为河伯娶媳妇”这一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注意“豹”字的写法),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试胆量》一课时
《语文天地》三课时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联系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荒芜、巫婆、打扮、磕头、求饶、渠道、灌溉”等词语。
2、理清课文顺序,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
第九单元
本单元主题是“破除迷信”共有两篇主体课文、两篇拓展阅读和一个语文天地。教学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了解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做到读写结合,从而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反对迷信相信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课时安排
《西门豹治邺》两课时
《活见鬼》一课时
《鬼是一棵矮杉树》一课时
C、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西门豹自始至终严肃认真地演好“送送新娘”这场戏。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唬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板书:破除迷信)
三、深化专题,体验情感
1、小结提升:西门豹用什么计策来惩治他们的?在三十六计中叫什么计?(将计就计)还可以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绅的河伯娶媳妇办法来惩治他们。
2、补充题目:()的西门豹
总结: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流传至今,人们会永远记住这个成功治邺的县官——西门豹。
1、小声读1-9自然段
(1)、画一画: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
(2)、读一读:老大爷是怎样回答的。
2、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为:
(1)、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
(2)、年年闹旱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师:西门豹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却故意说——(生读:“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活见鬼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四、作业布置
知识性作业: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趣味性作业: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
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板书设计
西门豹
调查了解
破除迷信
有勇有谋
惩办恶人
敢作敢为
兴修水利
与民作主
为民除害
教学反思: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从西门豹的言行中去研究。以上文本能体现人物巧妙的句子很多,但学生最能感悟到的,感悟最深又最具文本特点的就是西门豹的语言,对巫婆、官绅头子、官绅的四次语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淋漓尽致地展现西门豹计谋的巧妙,把握这一条主线,大胆地删枝去叶,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引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课文,读完后仔细思考:课文讲了怎样的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门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为由,救出了新娘,同时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这样做既保护了新娘,又惩办了巫婆。(板书:救出新娘、惩治巫婆)
B、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西门豹假装客气,“麻烦”那些恶人去跟河伯“说一声”,在不动声色中坚决地将他们扔进漳河。(板书:惩治官绅)
5、指名分角色读这部分。
6、表演“送新娘”这段故事。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迷信,解决了主要问题,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锁。要想彻底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还有一个什么问题没解决?他还做了什么?
引读……“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从这里,你觉得西门豹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D、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巧妙之四:用事实来惩治首恶,教育百姓(板书:教育百姓)
总结:西门豹将计就计,不动声色,假戏真做。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这种办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对官绅头子治罪,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
西门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看一看西门豹是如何设计破除迷信的?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引导,重点研读四个重点句,品析词句,边读边体会西门豹的将计就计。
A、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