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题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0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
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周国平)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莫言)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段材料是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是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
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
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
如果把“安静”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把“喧嚣”理解为“喧闹”“热闹”,不作偏题处理。
“内容”层面,可侧重对“安静”和“喧嚣”意义的直接解读;“含意”层面,可以由“安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
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
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这一段话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对材料的指向的理解。
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拘泥于陌生人的叙写,显然失之于肤浅;如果转向陌生人的不可或缺,也属于蜻蜓点水。
材料的提示语中,“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对于陌生人,我们只怎样的态度?陌生人之间相处时是怎样的状态?有怎样的戒备心理?麻木冷漠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我们渴求怎样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番问询之后,我们便可发现,这则材料指向的是人际关系。
高考作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题立意(三)》课件34张
•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 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 (三)立意的要求 • 1.正确:一是思想内容正确,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意义; 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 东徙犹恶子之声。”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 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 抄袭。
• 画中人(物)细节对比点:亲吻为哪般?掌掴为哪般?
• 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各种要素,就可悟出画中人(物)所呈现出的寓意:以分 数论成败?高分=人才?
• [立意]
• (1)从批判“唯分数论”的角度: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可以立意为 “分数,你让我活得好累”“分数、奖赏让我画地为牢”等;从教育者(家长 或教师)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能只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莫让分数左 右了孩子的成长”等。
四、审题立意方法(单则材料)
(三)寓意揭示法
•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 “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 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 最佳立意角度。
• 例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 ②经验主义要不得 •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会考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考定会获成功。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作⽂素材审题⽴意分析及参考例⽂【九篇】》供您查阅。
⼀、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体可以归为三类,寓⾔类(包括寓⾔故事、寓⾔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字)、名⾔类(包括名⼈之名⾔、领导之名⾔等以说理为⽬的的警⾔类⽂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活的表述性⽂字)。
③审导思。
这些⽂字引导你思考的⽅向。
如“有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
”“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部分,它⼀般要明确题⽬或话题,如“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等指导⽴意取向的⽂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度、明确⽴意,⾃选⽂体,⾃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审题⽴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的,从不同的⾓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趴在鱼缸⾥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样呼吸⾃由的空⽓了。
”鲥鱼奄奄⼀息:“虽然我的⽣命短暂,但我⾄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湖光。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_作文专题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2:【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
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
1 / 3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
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3:【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_作文3000字_材料作文_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材料审题立意训练精选30题1、深秋,黄叶纷纷从枝头上落下来。
有位哲人看到了说:“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要求: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
“落叶并非殒落,是胜利凯旋”,否定了“殒落”而肯定了“凯旋”。
哲人否定黄叶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胜利者的归宿。
它落到树根化为另一种生命的营养,再去滋润一种新的生命。
落叶的殒落,只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因此,哲人不认为落叶是殒落,而是胜利的回归。
参考命题:《“落叶”是值得赞美的》《奉献--永恒的美德》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裙子成了废品。
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故事型材料。
(一)切题:1.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2.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3.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二)符合题意:1.做人不能被失误打倒。
2.要战胜困难才能成功。
3.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三)基本符合题意:1.创新塑造成功。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四)离题,如“潮流往往是偶然的创作”“我们不应盲目追求潮流”等。
3、阅读下面一篇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400多年。
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和例文
材料作文一:试题1:材料:有位神父在非洲传教时,看到乡村的妇女都背着沉重的木头艰难前行,而她们的丈夫最多持一根手杖,远远的走在前面。
根据当地人的观念,为丈夫负重是女人的荣耀。
神父为此深感不安,他决定引进独轮车解决这个问题。
他就买了200辆独轮车送给她们,几周后神父发现这里没人使用独轮车。
他不解地问:“你们怎么不用车呢?”一个女人回答说:“要是我们把这车上装满木头,在全背在身上,那实在太重了”。
根据上述材料,自我提炼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分方案:构思一:立意:有创意才够味框架:从思考人生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开头:开篇点题,举出古今中外发明家科学家都是如此。
例如: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者、文学创作者、政治思想者,无不是以非凡的创造力誉满全球,由此可见,为人为事为文为官,有创意才够味!主体:分三段。
第一段用一个小女孩在火车上做试验被打仍坚持自己的做法和爱迪生的事例,证明观点。
第二段用自己现实生活的感受,证明观点。
第三段联系当今社会的各种情况,并把“国家发展的成功比作一条大海,那么汇成这条大海的一点一滴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们。
”再次证明自己的观点。
结尾:独句成段,再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构思二:立意:生于“守旧”,死于创新框架: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开头:从时代呼唤创新精神,提出创新的重要性。
然后笔锋举出反面的例子:因为创新而造成失败,形成悬念。
主体:用实践调查小组为切入点,对上述的例子进行分析,指出失败的原因。
接着,在说明什么样的创新才是正确的创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创新。
最后,再指出“生于守旧,死于创新”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对待创新。
构思三:立意:由非洲女人说开去框架:写一篇随感。
开头:从材料引出父子非洲女人的思维的机械定格现象。
并且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主体:由非洲女人背木头联想到教育的改革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思维,指出不能因为我们原来是如何做,现在仍然要如何做的危害性。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材料作文(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要求: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
材料从飞机及机场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问题具有思辨性。
“行为”词典解释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写作时,“行为”可以引申,可以具体化,如“勤奋苦读”是行为,“踏实苦干”是行为,“执着追求”是行为,“在困难面前毫不屈服”是行为,;反之,“懈怠懒散”是行为,“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亦是行为,“位置”词典解释为:“(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2)地位。
”从材料中看,正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他们分别处于“头等舱”“经济舱”,由此,写作时,“位置”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地位、人的生命价值以及社会评价等。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二)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动,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三)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所选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具体要求:关于议论类文章1. 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可以按45-47分档次赋分。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自在”和“成人”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自在”和“成人”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
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过程,是他从“自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也是他逐渐摆脱兽性,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磨练自身,不断获得人性的过程。
而从材料中对孙悟空经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对“自在”与“成人”并不是一视同仁的。
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让孙悟空失去了自由。
而脱离了个人绝对自由,收敛个性,遵守规则后,他却最终得以立地成佛。
而关于我们青少年的“成人”与“自在”来说,如果我们追求一味的安逸自在,自由闲适,每个人都不去上学,都不去工作,都不去为了理想辛苦打拼,那么我们始终是那个无知的顽童,我们的社会也将面临崩溃。
而正是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有了必要的约束,必要的束缚,那些胡乱生长的生命才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了向阳的决心和毅力,整个社会才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所以,写作过程中,要对个人自由与社会规则进行思辨性的讨论,而且这个讨论要结合我们自身的成长历程来进行。
首先可以明确提出,我们身为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此还可以紧跟时事,结合如今疫情封锁,出行不便时,人们如何遵守网络社交的规则这一时代话题进行思考。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素材(教师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三、材料分析审题步骤:1、整体阅读,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事件的意义、道理、寓意,提取角度。
2、分层次〔分面画〕阅读,搜索可提取的角度;3、总结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提取角度。
4、分组分类进行对比、类比,提取角度。
5、转化、解密,化含蓄为具体,提取角度;6、寻因求果关系,追根溯源,提取角度。
四、材料作文提取角度的原那么:1、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我们写作划定X围,话题作文必须要从材料中提取,我们一定先用以上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多角度提取话题,避免盲目抓住一个角度就作文。
2、选择几个角度后进行比较,选定一个最正确角度〔材料作文提取的是最正确中心〕为话题进行写作;3、选择的角度切入点要小、新颖,但要考虑所写作文的立意要深刻、要有普遍意义;4、话题的材料是为作文提取角度服务的,除议论文外,材料只是引子,提取角度后可不必再用,切忌就事论事,更不能变成对原材料的改写、扩写、补写;5、选好角度后,要结合自己实际,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想象作文等〕,确立中心,再进行写作。
五、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抓对象。
弄清对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抓真相。
材料以“面〞为内容,分析材料要看“面〞,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面〞。
从理性追问层面而言,“面〞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触发思考的符号。
3、抓倾向。
所给材料并非纯客观的,藏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倾向是可以体察到的。
4、抓关键词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03 审题立意之漫画作文-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提升讲与练
审题立意之漫画作文【概念了解】审题:就是阅读写作材料,思考作文话题,弄清写作要求,确立写作中心,明确写作方法的过程。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或话题的要求,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
【立意四原则】1、准即准确、鲜明。
立意准确就是准确提炼材料的主旨,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就是要体现时代的正能量,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
2、稳即理性、稳妥。
所持观点中肯、积极,不走极端。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行文缜密妥当。
3、深即深刻、集中。
“深刻”指论证触及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观点具有启发性。
“集中”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掘,不旁敲侧击,不零乱分散。
4、新即新颖、独到。
指观点、材料、论证过程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心灵感受与教益;但“新”建立在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事物所具有的独到、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之上,要行文有度,不可弄巧成拙。
从高考作文设置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漫画作文等。
下面我们学习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
——————————————————————————————————————【漫画作文】一、【概念了解】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类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命题形式之一。
高考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二、【漫画的构成】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释。
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包括画面和文字。
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三、【技法点拨】第一步: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1、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2、看画面。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品素材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品素材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初步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考察形式有以下几种: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有新材料作文.今天大家共同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二) “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例如近年山东高考作文题: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这样的题目就是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三〕审题立意指导例1、《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
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
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1、看材料,找出文中关键词2、鞋匠发现的结果是什么?3、从中得出什么观点?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参考答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答案)一、寓言故事类第一组3..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
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
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4.. 一个巴格达商人在山谷中匆匆赶路,没有星月,夜黑如漆。
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别忙着赶路,俯身拾几块石头带走吧,明天你一定会既惊喜又懊悔。
”商人一时搞不清这是神谕还是魔咒,思忖再三,随意拣了几块又继续赶路。
天亮了,商人发现他拣拾的是价值连城的宝石。
5..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
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第二组6..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
”乙说:“用火烧。
”丙说:“撒上石灰。
”丁说:“连根拔去。
”哲学家说:“都试一下。
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
”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
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7..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8.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干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学、才、识”三元作文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
2023高考作文备考----材料作文“学、才、识”三元作文审题指导与例文导写【原题再现】(河北邯郸2023届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讲的是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学问就像弓弩,才能就像箭头,以见识引导弓箭发射,才能命中目标。
以上材料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材料引用了清代文学家袁枚《续诗品·尚识》中的名句,并加以释意。
学问像弓弩,才能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会命中靶心。
学、才、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辅助构成有机整体的。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
增加学识,提高眼界,才能使用好学问之弩,让才能之镞一箭中鹄。
拉弓射箭,射中目标有两个条件,一是箭的精准度,二是拉弓的力度。
学问像弓弩,学问越多,拉弓蓄力的就越多。
力量足了,才能拉稳弓弦。
而将力量加强是个长期锻炼的过程,学习积累就似拉弓蓄力,积淀越深,学习之弓也就拉得越满。
否则,弓箭无法弹出,自然无法击中目标。
有了足够的学问,力量汇集于一处,就是在箭头。
所以,才能像箭头,才能是由足够的学问积淀而成的。
而不管是学学问,还是才学,都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才可以让学问与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见识是引导,学识是基础,才能是学习的发挥。
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
其实,学问、才能和见识都是从“学”中来,要想有丰厚的积淀,首先得确定好目标。
有了目标后,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靠实力去实现它。
有的人学习不够,急于求成,如同弓弦没有拉满就把箭射出去,其结果是射出的箭虽多,但都软弱无力,无一中的。
有的人学得很踏实,拉弓很慢,但很讲究攒足力道,箭箭都能中的。
新材料作文审题拟题示例3则
材料一
• 古时中州(河南)有一蜗牛,痛感以往 的碌碌无为,于是奋然立志,准备东上泰山, 作一次壮游。计算一下路程,要走3000多年。 于是打算南下长江、汉水,计算一下里程,也 要走3000多年。再估量一下自己的寿命,却已 经来日无多。于是悲愤交加,郁郁而死,落得 一个被蝼蚁之辈耻笑的下场。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
材料三
• 阅读短诗,根据诗的意境,发散自己的思维, 大胆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沙 • 苗得雨 • 世上好象—— • 只有沙最不值钱 • 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 • 就在它的里面。
• • • • •
【审题分析】: 1、越是平凡的东西反而往往包涵着人们不努力寻觅就看不到的价值啊。所以 人们不应该忽略表面上平凡的事物,而应该更加放开眼界,不要只去追求表 象上华丽的东西。 2、从人才角度,可以说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却在自己岗位上有着不可磨灭的 功用。 【具体立意】: 1、伟大寓于平凡。我们对待事物要透过表层的现象,看到内在的本质,能 够看到平凡的外表下珍贵的内心。就如同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都可能包含着 不凡的精神力量、优秀的品质、伟大的节操,这些就是沙砾中闪烁耀眼的真 金。
审题立意指导:
•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审题主要是正确把握 其寓意。分析寓意我们可以用“由果推因”的 方法,由故事的结局推想其原因,从原因方面 选择角度来立意。蜗牛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 大事业,但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而一事无成。 究其原因: • 一是订立的目标太高,立志不切实际;
• 二。
作文定题示例
【高考作文指导】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之三性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之“三性”一、整体性整体性就是审题时要树立全局意识。
题目提供的材料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要素都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全面地认识材料,避免随意肢解材料,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材料中,作家指出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要求考生对此观点进行评说。
这样的话题既贴近时代,契合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考生有话可说,又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对考生思想精神层面的一个考查与引领。
在下笔之前,考生应先解决这几个问题:这三本大书指的是什么?三本大书内部有怎样的联系?为什么要读这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指通常意义上的书籍,如司马迁的《史记》,鲁迅的《呐喊》等;“无字之书”,指生活、阅历、社会、实践,如徐霞客的游览,马可·波罗的远渡等;“心灵之书”,则强调对自我的反省,对自我灵魂的提升,如康德、柏拉图对自我的思考等。
其中“有字之书”是“无字之书”的基础。
多读“有字之书”,我们才能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这本“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乃“有字之书”的源泉。
多读生活实践之书,我们才能践行“有字之书”的理论。
读好了前两者,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心灵之书”。
只有积累了“有字之书”丰富了“无字之书”我们才能更好地反思自我,才能让自己的灵魂变得高贵。
三本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构成了人的进步与成长。
作文时,考生要么认可作家的话,要么补充作家的话,要么对作家的话提出异议,但是疑作家的话,于考生而言,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不易下笔。
基于此,考生最好在作家的。
的基础上“阐释”和“生发”。
具体行文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三省吾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材料作文素材及作文800(高中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素材及作文800(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目录:材料议论文范文800字高中2、理想总是美好,现实似乎糟糕。
其实,大河破坏力虽大,但对自然和人类的益处更大。
它虽有所淹没和冲毁,也不过是疏通河道的需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更何况,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小溪像小孩,大河像大人。
单纯的小孩认为自己不会犯大人的错误,长成大人后却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体上大人还是比小孩强。
3、秦始皇是个典型。
他痛恨诸侯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立志于统一中国,并有建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理想。
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虽焚书坑儒、实行暴政,但他平定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郡县制,还是功不可没。
4、楚霸王步其后尘。
项羽小时候看到秦始皇,脱口便说:“彼可取而代也。
”他力能扛鼎,气吞山河,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分封诸侯,却以暴易暴,火烧了千万人民的劳动成果,阿房宫。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阿房宫多壮美啊,只是太短命了。
怪不得人们说项羽是“沐猴而冠”呢。
项羽纵然是个失败的英雄,却也算历史天空的明星。
1、刚放暑假,因为期末成绩考得还算不错,就在家里放纵了半个月。
每天与垃圾食品为伴,便积累了一身肥肉。
直到一天班主任在群里组织了为期一个月的运动打卡,我在手机上看着别人个个都能...2、我看见了未来一天,我站在窗口,看向街道,街道上烧的发热,路上的行人纷纷离去,眼前仿佛看见了许多影片,定睛一看,影片慢了下来,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不都是一些乱人垃圾的...3、与其说生活是由一个个平淡无奇的日子组成的,倒不如说生活本身就是个连续不断的奇迹。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3)(整理精校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训练(3)作文辅导0414 2251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种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
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然后,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的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奇美的绝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作文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1.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4.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5.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八、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
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基请来。
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
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
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
"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可供选择的角度:1.严格要求出精品2.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3.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4.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5.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材料作文审题素材(三)
十六、雕刻
一位雕刻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他用手中的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
一个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
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就没有了。
”青年人试了试,烦恼仍在。
于是他继续寻找。
他在山洞里遇见一位面带微笑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
长者笑着问道:“有谁捆住你没有?”青年人答道:“没有啊?”长者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青年人一想,大悟,原来是自己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住了。
审题参考: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可以这么说,烦恼和忧愁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困扰着人们。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个理。
如果一个人长期陷入烦恼的旋涡之中,被它纠缠的话,那么将一事无成。
其实烦恼只是一种心
境而已,假如你把它当作一件乐事、喜事、考验人的事,那么这苦中不就有乐了吗?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被烦恼缠住手脚而动弹不得。
让思想冲破牢笼,就是让乐观主义精神占据我们的思想阵地,那么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
十八、把握珍珠
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
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最珍贵的宝物。
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
悔地对家人说:“
十九、永远要看得起自己
审题参考:当驴在九死一生时,逃过一劫,神奇地出现在农夫面前时,谁也不曾料到它会生还,但是奇迹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
这件事告诉人们,在千钧一发时,不要轻言放弃,有时奇迹往往发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永远要看得起自己,永远要学会去面对,困难、烦恼、挫折、甚至于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丧失勇气和斗志。
哪怕还有一线希望,都不要放弃。
正如人们用两个百分比说的一句时髦的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应尽的努力。
果真如此,付出了的努力之后,收获来的肯定不只是百分之一的希望。
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
纵观古往今来,一律概莫能外。
二十、找马
从前,有一个人丢失了一匹宝马,他走呀走呀,遇上了一匹野马,他没有理睬。
后来他又见了好几匹马,但都不是他那匹。
结果这个人在路上饥寒交迫,累死在路边。
不但没有寻到自己的宝马,反而把自己的一条命都搭进去了,真是太不值了!
审题参考:为了寻找自己的宝马,宝马未寻着,反而搭进了主人一条更加宝贵的生命,这件事想起来都令人心寒!不是说这位主人不该寻找自己的宝马,而是他在寻马的过程中没有动脑筋,只是一味蛮干,假如他能骑上路上遇见的马去找自己的马,结果或许要好得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直到死也没有想到“骑马找马”这个极其简便易行的方法。
“骑马找马”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也是人生的策略。
看来仿佛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这个主人直到死都没有想到,这
命”这一沉痛的教训中我们不难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