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知识讲解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1、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和离子必考知识点总结1、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
Page 5
5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__学__性___质_的最小
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原子
____化__学__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
离子 化学变化中,原子___得__失___ 电子后形成的__带__电____微粒
是否 再分
化学变化中可__以__再__分__
化学变化中 不__可__再__分__
第一讲 分子 原子 离子
【考试说明】 1. 理解物质构成的微粒性。 2. 了解分子、离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
微粒。 3.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 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5. 了解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
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6. 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3 )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 4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
上。
( 5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是指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但
核外电子数可以得失。
Page 8
8
第 2讲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 理解氢、碳、氮、氧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常见元素。
2. 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 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 4.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 的元素。 5. 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等。
1. 分子
( 1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2 )特点:在
中,分子可以再分;在物理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 3 )物质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气态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化合物、酸类、有机物等。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离子6大类型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一、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转变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必然质量。
关于原子的熟悉远在公元前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境尔顿依如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题目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式、干货!)分子: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维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非是单个分子所能维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老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速,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距离。
一样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紧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整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咱们都有如此的生活体验:假设口渴了,能够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能够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二、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非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组成的。
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确实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而每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通过各部的互相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阅历。
初中化学必考学问点归纳:分子、原子、离子1、必考学问点一原子:化学改变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肯定质量。
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
但没有科学试验作根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依据试验事实和严格的规律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2、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肯定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简单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3、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2、必考学问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全部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 课时训练
7.(2002年徐州市)下列粒子不显电性
的是 ( A )
A.氢原子 B.氢离子
C.质子
D.电子
8.(2004年南昌市)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
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
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
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6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又可 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
区别:不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
联系: 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 原子 离子的化学表示方法
[2011·杭州]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 验现象无关的是 ( A )
阳离子
质子数 <电子数
阴离子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最__外__层__电__子__数关系非常密 切。
·人教版
► 类型四 粒子与物质的构成关系
命题角度:从粒子的结构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例 2 [2010·上海]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
代表氧原子。下列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C)
[解析] 根据模型表示,可推断选项A、D中都只含有一种元 素,它们表示的均是一种单质分子,选项B中含有三种元素,只 有选项C中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注:普通氢
(不带电)
原子无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与中子数无关)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干货丨分子、原子、离子最全面的必考知识点
分子、原子、离子最全面的必考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必考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第1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粒子电 不显电性 性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示 如:X n+
得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失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阳离子
联系
首页
末页
二、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 子 核
(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 正 电荷) ________
原 子
中子
中子不带电荷 ( )
电子
(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 负 电荷) ________
首页 末页
5.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 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 A.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首页
末页
6.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B )
首页
末页
7.(2016•北京)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A.O2 B.MnO2 C.CO2 D.H2O2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 8 超过 个,当只有一层时,不能超过 2 个。 (2)原子的结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以氧原子为例: 核电荷数 带正电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首页
末页
(3)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最外层电子数 与 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元素类 别 金属元 素 非金属 元素 最外层电 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 性质 活泼 结论
首页 末页
4.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定义 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彼此之间有间隔,总在不 相同 停运动。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 点 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并且具有种类和 数目的含义。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图 2-1-5 (1)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8 。
(2)若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 y= 8 。
(3)写出铝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2 2Al2O3 。
第二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构成物质的微粒
要点梳理
●要点 1 构成物质的粒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 、 原子 、 离子 等。
1. 分子: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2)性质:分子具有 质量很小 、 体积很小 、 不停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等 性质。 (3)特点: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在 化学变化 中,分子可以再分;在 物理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2. (2012 揭阳)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现有 A、B、C、D 四种微粒,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微观示
——碳原子
意图
——氧原子
(1)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 。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D (填物质序号),属于有机物的是 A
(填化学式)。 (3)一个 C 分子是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 构成的。 (4)写出反应 A+D→B+C 的化学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 。
同种分子(原子)具有相同的性质;既可以讲种类,又可以讲个数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联系 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要点 3 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粒子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区别
粒子电性
分子、原子、离子最全面的知识点
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物质的基本构成与粒子结构
物质的基本构成与粒子结构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它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自然界的本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粒子结构,从宏观到微观的层面,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
一、物质的基本构成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和分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集中在核心部分,而电子则以轨道的形式围绕着核心。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可以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带负电荷。
分子是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如氧气分子(O2),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如水分子(H2O)。
二、原子的粒子结构原子是物质世界的基本构建块,深入了解原子的粒子结构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特性至关重要。
1. 原子核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它具有正电荷,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类型。
例如,氢原子的核心只有一个质子,氧原子的核心则有八个质子。
2. 电子云电子云是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电子的区域。
它是由电子的轨道组成的,描述了电子可能存在的位置。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不会沿着确定的轨道运动,而是以概率分布的方式存在于特定的轨道中。
三、原子的结合形式原子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形式进行结合,从而形成更复杂的物质。
1. 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存在着电子云的共享。
这种共享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2.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结合,形成离子晶体。
如氯化钠晶体(NaCl)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3. 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
这种形式的结合通常会形成分子化合物。
例如,一氧化碳分子(CO)中,碳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进行结合。
培优专题讲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
培优专题讲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赛点图解】【技法透析】1.如何理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理解该定义要注意以下四点:(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的化学性质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氧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2)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因为物理性质是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故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物理性质的。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它粒子。
如: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汞的化学性质是由汞原子保持着。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如何理解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粒子,理解该定义要注意以下三点:(1)“最小”意及“不可分”,故原子又可定义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的粒子或原子是用化学方法不可分的粒子。
(2)“最小”、“不可分”是有条件的,即“在化学变化中”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原子的“最小”和“不可分”是相对于化学变化而言的,因为从结构上看,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3)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任何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会发生变化。
3.怎样认识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由此得出,质子数一核电荷数一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相同,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
(4)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其中作高速运动。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中子数5.如何区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画圆圈,标核电,划弧线,中间数字一条线。
中考化学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考纲要求】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知识网络】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特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构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成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物质原子质子(带正电)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结构中子(不带电)构核外电子(带负电)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离子分类阴离子【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高清课堂《物质构成的奥秘》一、2)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这种分子聚集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
如一氧化碳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分子的聚集状态决定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水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水呈液态,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水呈气态,水分子规则排列,不能自由移动时水呈固态(冰)。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
【要点诠释】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通电氢气+氧气,在此反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
【化学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右下方没有数字,分子右下方有数字,离子右上方有数字和+或-。
一.分子原子离子区别口诀原子右下方没有数字,分子右下方有数字,离子右上方有数字和+或-。
二.分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硫酸由硫酸分子构成等。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1)“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
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2)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子只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能说成是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体所表现的属性。
如大量氧分子聚集成的液态氧呈淡蓝色。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三. 原子1.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
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而是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就是化学反应的本质。
如加热红色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四. 离子1.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盐、碱和活泼金属氧化物。
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氢氧化钾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
典型阳离子有等,典型阴离子有、等。
阳离子和阴离子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们必须共存于离子化合物或溶液中,并且由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化合物或溶液不显电性。
3.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有可能再分。
当离子为单原子的离子时,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当离子为原子团时,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好像一个原子一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原子,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原子团也可能发生变化。
物质中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夸克的概念和关系
物质中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夸克的概念和关系物质由分子构成。
分子:化学变化中可分解的最小粒子,是一个稳定的结构。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物理中,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物理中,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外有电子围绕电子:又称核外电子,顾名思义,是绕原子核高速运转的粒子,它的排布是分层的(一圈圈的),它的最外层电子个数决定着该原子的化学性质.离子:如果一个原子它得到电子,那么它叫阴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如果一个原子它失去一个电子,那么它叫阳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 质子:原子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子核的质量大部分是由它组成的.中子:构成原子核的部分夸克:现今发现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小到大排列:(构成关系)夸克构成中子和质子构成原子核,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构成分子构成物质!粒子:包括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全部。
原子:就是一个元素,比如氧气由两个氧原子够成,氢气由两个氢原子够成,二氧化碳由两个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够成。
质子和中子一起构成原子核,通常质子的数量和电子的数量相同,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菏,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菏。
质子和中子质量一样,都等于一个H原子的质量。
为1。
通常中子和质子数量相同。
中子和质子的质量之和就是原子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太小,可以不记。
分子:分子就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原子组成的,比如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都是分子。
不过有些分子也是由一个原子构成,比如银,金等等。
也就是说,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组成分子。
原子由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电子组成。
原子构成了分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如果核外电子丢失或者得到电子,这个原子就变成了离子在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与核外电子中和后呈中性因为离子的核外电子带电量不能和原子核带电量中和,所以离子是带电的量子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应该是指量子力学中研究的各种粒子,包括质子,中子,电子……粒子也是比较宽泛的概~泛指各种微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总复习:构成物质的几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考纲要求】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和含义;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知识网络】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特征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构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成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物质原子质子(带正电)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结构中子(不带电)构核外电子(带负电)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阳离子离子分类阴离子【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分子有什么化学性质,由这种分子聚集成的物质就有什么化学性质。
如一氧化碳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所以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由分子的聚集状态决定的,单个分子不能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水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水呈液态,水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水呈气态,水分子规则排列,不能自由移动时水呈固态(冰)。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2.分子基本性质:(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0.05 g)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用此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等。
(4)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氢分子能与氧分子反应,而水分子不能与氧分子反应。
【要点诠释】用分子理论解释物理、化学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变;通电氢气+氧气,在此反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应中,水分子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同—结构的微粒构成。
如:纯水是由水分子(H2O)构成。
混合物是由不同结构的微粒构成。
如:空气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稀有气体分子和其他的微粒构成。
考点二、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H除外)。
3.原子的不可分性和可分性:(1)不可分性: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会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2)可分性: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改变。
从核反应和其他实验人们可推断出原子的结构。
【要点诠释】1.记住两个等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2)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2.对于原子,有:①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原子不显电性。
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体积主要由核外电子运动的范围决定。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能量较低,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能量较高,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1)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分层运动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现在发现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有7层,它们按离核的远近分别用K L M N O P Q表示,第1层离核最近。
1 2 3 4 5 6 7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情况。
以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例:【要点诠释】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电子层序数的平方的2倍,即2n2(n表示电子层序数)。
(2)最外层最多不能超过8个(只有l层的不能超过2个)电子。
2.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见下表)。
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较少)不稳定易失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一般>4(较多)不稳定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稳定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原子都有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有的是通过得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有的是通过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考点四、离子和原子团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Mg 2+、Cl -等。
2.离子的分类:3.离子符号的意义:注意: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离子个数。
4.确定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方法: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Na 、Mg 、O 、Cl 。
(2)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Na +、Mg 2+。
(3)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l -、O 2-。
5.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的集团,叫做原子团。
如:Ca(OH)2+Na 2CO 3==CaCO 3↓+2NaOH其中OH -、CO 32-作为整体参加反应。
注意:原子团并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保持不变。
如:在碳酸盐与酸反应时,碳酸根离子变成了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氯酸钾受热分解,氯酸根离子分解产生氧气:2KClO 3 MnO 2 △ 2KCl+3O 2↑。
6.离子的颜色:有些离子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如Fe 3+呈黄色、MnO 4-呈紫色,铜离子呈蓝色。
【要点诠释】1.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分子原子 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用分子式表示,如H 2、H 2O 、CO 2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 、Fe 、He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Cl -、Na +、NO 3-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当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时,如2H 2、2H 、3Na +,则它们只表示微粒“个数”(微观化),不表示元素或物质阳离子←−−−失电子原子−−−→得电子阴离子2.物质结构关系:3.要注意理解“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这一提法,它仅表示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导致“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并不涉及比较质子数的多少。
如:①与Ne 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有N 3-,O 2-,F -,Na +,Mg 2+,Al 3+(均含有10个电子)。
②与Ar 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有S 2-,Cl -,K +,Ca 2+(均含18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如Na +、Mg 2+;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如Cl -、S 2-。
离子 2Mg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表示2个镁离子个电子)。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及其应用1.(盐城)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的原因是()A.分子体积变大 B. 分子间隔变大C.分子数量增多 D.分子碰撞频率减小【思路点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干冰升华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答案】B【解析】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的体积没有改变,分子数目没有增加,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干冰升华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和分子碰撞频率减小没有关系。
故选B。
【总结升华】物质因为物理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变化,一般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2.(烟台)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①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②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OH-③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④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A.①B.②C.③D.④【思路点拨】利用分子、原子的性质及碱化学性质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A、根据分子的性质判断,分子间有一定间隔;B、根据碱具有通性的原因判断;C、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判断;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
【答案】A【解析】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解释错误;B、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OH-,故B解释正确;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发生电子得失,故解释C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解释D正确。
故选A。
【总结升华】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同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3.(安徽)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思路点拨】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
【答案】D【解析】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B、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和碱可显示不同颜色,故B说法正确;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D、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的点”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快,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总结升华】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4.(通辽)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依照此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的全部是原子结构B.示意图②的核电荷数x=12C.示意图④若表示的是离子结构,则它的最外层电子数y=7D.示意图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它是稀有气体元素【思路点拨】A和B选项依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解答;C选项依据17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该微粒成为离子时的电子层结构特点即可;D选项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