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换算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课件

70立方分米=( 0.07 )立方米 高级单位
解决体积问题
在解决有关体积的实际问题时,要看清 已知条件的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 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请你圈出每组数据中与其他数据不相等的那个数。
(1)5.08m³ 50800cm³ 5080dm³ 5080000cm³ (2)6039dm² 6.039m² 603900cm² 60.39m² (3)1500cm 1500dm 15m 150dm
稍复杂的换算问题
6.(易错题)一个纸箱从里面量,长30 cm、宽26 cm,容 积为18.72 dm3。要把一个长24 cm、宽16 cm、高 25 cm的长方体机器零件装入纸箱,是否可以装下?
18.72 dm3=18720 cm3 18720÷30÷26=24(cm) 30>24 26>25 24>16 答:可以装下。
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
1.在 里填上“>”“<”或“=”。 8 m3> 800 dm3 240 cm3< 2.4 dm3 0.072 m2< 120 dm2 45000 cm3< 4 m3
2.选一选。
(1)把一根长2 m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
了100 cm2,它的体积是( B )。
A.200 cm3
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为40厘米,它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40×40×40=64000(cm³) 64000cm³=64dm³
答:它的体积是64000cm³,合64dm³。
茶厂工人要将长、宽均为20cm,高为10cm的 长方体茶盒装入棱长为30cm的正方体纸箱,一 箱最多能装几盒?怎样才能装下?
B.10000 cm3
C.2 dm3
D.20000 dm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1—4章知识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1—4章知识归纳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S=6a2
3.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m3,dm3,cm3。
3.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m3=1000dm31dm3=1000cm3
4.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1.2旋转
1.旋转的意义: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2.图形旋转的方向: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上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
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相等。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1的分数单位是.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为a÷b =(b≠0)。当分母为0时,分数无意义。
4.2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像1,1,…这样的分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和带分数都一定大于真分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S=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S=a3。(其中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为V=Sh
5.容积的意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6.容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宽、高。

【学习资料】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1)

【学习资料】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1)

人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4/5的分数单位是1/5。

4、分数与除法A÷B=A/B(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例如:4÷5=4/5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1余数作为分子,如:(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如:(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7、分数的基本性质: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成有限小数。

反之则不可以。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24/30=4/510、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如:2/5和1/4 可以化成8/20和5/20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

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如:0.3=3/10 0.03=3/100 0.003=3/1000(2)分数化为小数: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如:3/10=0.3 3/5=6/10=0.61/4=25/100=0.25方法二:用分子÷分母如:3/4=3÷4=0.75(3)带分数化为小数: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12、比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间换算的应用》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间换算的应用》优秀课件

7.62 m3=(7620 )dm3=7(620000 )cm3
2670 dm3=( 2 )m3( 670 )dm3
第二步 新知引入
学习了单位换算,有时候在解决实际 问题时会用到这些知识,阅读课本第 34、35页,看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单 位换算?

单位换算
×进率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宽 长
相邻的两个体积
8×8×8×15=7680(dm3)=7.68 m3 答:需要黄土7.68 m3。
易错辨析
辨析:忽视了单位不统一。
3.下面的做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一个长方体水池的体积是8000 dm3,底面积是20 m2
,水深是多少米?
8000÷20=400(m) 答:水深是400 m。 不对。改正:8000 dm3=8 m3 8÷20=0.4(m)
合100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无盖水族箱,长是6 m,宽是60 cm,高是 1.5m。这个水族箱占地面积有多大?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玻 璃?它的体积是多少?
60 cm=0.6 m 6×0.6=3.6(m2) 6×0.6+0.6×1.5×2+6×1.5×2=23.4(m2) 6×0.6×1.5=5.4(m3) 答:这个水族箱占地面积有3.6m2大。需要用 23.4 m2的玻璃。它的体积是5.4 m3。
40cm
4 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
箱上的尺寸一般是 这个长方体的长、
宽、高。
50cm
40cm
4 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
V=abh =50×30×40 =60000(cm³)
50cm
答: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60000cm³。
还可以换算成以立方分米或立方米为单位。

人教版五下数学体积单位换算

人教版五下数学体积单位换算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 )。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000 )立方厘米
练习1: 7.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8506立方分米=( )立方米 8.5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43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8.29方=(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练习2: 9.3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5.07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29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8.89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8.26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7.37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练习3: 2立方米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9立方分米6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8立方米5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3立方分米654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 4立方米9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7立方分米587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 4立方米8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练习4: 3.0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 8.004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 5.03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 5.001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厘米 7立方米90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9立方米3500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3 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

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和叫做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条长..+.4.条宽..+.4.条高..=.(.长.+.宽.+.高.).×.4.。

用字母表示:C=..(.a+b+h .....).×.4.。

4.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5.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用字母表示:C=..12..a .。

7.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特别注意:当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时,其他四个面是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温馨提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长方体的摆法不同,长、宽、高也就不同。

温馨提示: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分别是相对的面。

温馨提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不是唯一的,左图只是其中的一种。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S=2(ah+bh)贴墙纸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用字母表示:S= 6a2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休,只有1 种摆法。

3、只要对着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的任意1个正方体添1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4、从正面、左面、上面3个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而画出的图形就是三视图。

5、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通常只有一种摆法。

6、由三视图拼摆正方体的方法: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

7、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8、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一摆就简单了。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2、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12÷2=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3、2、3、5的倍数特征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人教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也就是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4/5的分数单位是1/5。

4、分数与除法A÷B=A/B(B≠0,除数不能为0,分母也不能够为0)例如:4÷5=4/5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1(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得分子如:(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以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如:(4)1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7、分数的基本性质: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化成有限小数。

反之则不可以。

9、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如:24/30=4/510、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如:2/5和1/4 可以化成8/20和5/20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

一位小数,分母是10;两位小数,分母是100……如:0.3=3/10 0.03=3/100 0.003=3/1000(2)分数化为小数: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10、100、1000……如:3/10=0.3 3/5=6/10=0.61/4=25/100=0.25方法二:用分子÷分母如:3/4=3÷4=0.75(3)带分数化为小数: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12、比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小,分数才大。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课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课件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但瓶里的水不够高。
乌鸦一颗一颗的往瓶子里装石子。
水面为什么上升了? 瓶里的水渐渐升高。
石头占有一定的 空间!
哪个物体的体积大?哪个物体的体积小?
电视机
影碟机
手机
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并 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 体的体积。
哪个体积大?
为了便于比较或准确知道物体的体 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
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推理的能力。 •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盘活教材 有效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说教材流程
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目标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学建议 具体教学措施
单元介绍
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 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 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V=sh
相对的棱 长度相等
12条棱
相对的面 面积相等
正方体 的特征
长方体 的特征
长三
方长
培养学生解决
体方 体
问题的能力
和和
正正
方方 体体



小 于
假分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如果a×b=c(a、b、c都不为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数与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1、2、3…..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1、2、3…..相乘,所得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特征: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特征: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注:一个数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2、3、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数都是2、5的倍数.。

同时是2、3、5倍数的特征:(1)个位上是的数,(2)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或个位上是、2、4、6、8的数),最小的偶数是。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或个位上是1、3、5、7、9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注:自然数中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数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质数和合数按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除外)可分为:质数、1、合数三类质数:一个数,假如只要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如许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换算练习题(2)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单位换算练习题(2)

体积单位换算练习题
一、换算
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4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7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³=()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米立方=()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立方米=()立方分米米立方=()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2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米=()分米2分米=()厘米
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
6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米5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9000平方厘米=()平方米2平方米=()平方厘米
7立方米28立方分米=( )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5立方分米89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6立方米7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6立方米7立方厘米=( )立方米。

2021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与复习》优质课件

2021最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整理与复习》优质课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1
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 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 cm ³、 dm ³和 m ³。
2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9
7. 算一算。
4³= 64 4×3 = 12 4+4+4 = 12
8²= 64 8×2 = 16 8+8 = 16
10
8. 建筑工地要挖一个长 50m、宽 30m、深 50cm的 长方体土坑,一共要挖出多少方的土? 50cm = 0.5m 50×30×0.5 = 1500×0.5 = 750(m³)= 750方 答:一共要挖出 750方的土。
50800cm³ 6.039m² 1500dm
5080dm³ 603900cm² 15m
5080000cm³ 60.39m² 150dm
27
7. 一个长方体的无盖水族箱,长是 6 m,宽是 60 cm,
高是 1.5 m。这个水族箱占地面积有多大?需要用多
少平方米的玻璃?它的体积是多少? 60 cm = 0.6 m 6×0.6 = 3.6(m²)
答:这面墙一共用了 36000 块积木。
25
5. 学校运来 7.6m³,铺在一个长 5 m、宽 38dm的沙 坑里,可以铺多厚?
38dm = 3.8m 7.6÷(5×3.8)
= 7.6÷19
= 0.4(m) 答:可以铺 0.4m厚。
26
6. 请你圈出每组数据中与其他数据不相等的那个数。
(1)5.08m³ (2)6039dm² (3)1500cm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两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两课时)

21>18,可以装下。
2.一个长方体包装盒,从里面量长 28 厘米,宽 20
厘米,体积 8.96 立方分米。用它包装一个长 25 厘
米,宽 15 厘米、高 18 厘米的玻璃器皿,是否可以
装得下?
方法一
8.96 dm³= 8960 cm³ 25×15×18 = 6750(cm³) 6750 cm3<8960 cm3 所以装得下。
42×5×0.1 = 21(dm3) 21dm3 = 0.021 m3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状元成才路
R·五年级下册
一 基础复习回顾
3m3=_3_0_0_0__dm3 4.5dm3=_4_5_0_0__cm3 700dm3=__0_.7__m3 95cm3=_0_._0_9_5_dm3 2300cm3=__2_.3__dm3 3.5dm3=_3_5_0_0__cm3 3020立方厘米=__3_.0_2__立方分米 2.05立方米=__2_0_5_0_0_0_0_立方厘米
1 m3 = 1000 dm3
下面是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请把下表 补充完整。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 位间的进率
长度 米、分米、厘米
面积
平方米、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体积
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 100 1000
三 理解应用,巩固提高
(1)3.8 m3 是多少立方分米? 想:1 m3=1000 dm3 3.8 m3=__3_8_0_0_dm3
2.在 6085 dm2,6.085 m2,608500 cm2,60.85 m2
这四个数据中,相等的数据有( C
D.4
【选自教材P37 练习八 第10题】
30×30×30÷(20×20×10)=6.75(盒) 最多 6 盒,竖着放 4 盒,横着放 2 盒。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的换算。

2、能用体积单位间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感受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练习八第1、2、3题。

教材解读A、读懂教材,明白所学。

1、教材内容从字面上看可能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相邻的含义:前一个和后一个)2、教材中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能补充填写教材中预留空白处的内容吗?若有困难可到B项时填补。

B、研读教材,理解内容。

一、看整个学习内容教材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可分为四部分:34页例2是第一部分,35页例3和例4是第二部分,35页做一做是第三部分,35页“你知道吗?”是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

第二部分是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第三部分是做一做。

第三部分是“你知道吗?”。

二、看各个部分1、分析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是什么?(如前所述)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过程。

<2>第一部分包含几个环节?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 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推导;(2) 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推导;(3) 列表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3>看第一环节。

(1)第一环节是什么?(如前所述)是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推导。

(2) 提出问题: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理解题意:求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就是求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探究推导:①方法一:把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

棱长为1分米可看成棱长为10厘米,照此方法可以切成10×10×10=1000(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体积就是1000立方厘米。

②方法二:它的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就是100平方厘米,100×10,一共是1000立方厘米。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972000÷27 =36000(块) 答:这面墙共用了36000块积木。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容积和容积单位(1)
R·五年级数学下册
新课导入
仔细观察: 1、谁的体积大? (木盒的体积大。) 2、魔方和木盒能装东西吗?谁多?
填出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 位间的进率
10
米、分米、厘米
100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0
体积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例1 (1)3.8m³是多少立方分米? (2)2400cm³是多少立方分米?
1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3.8立方米=( 3800 )立方分米
350ml 200ml
500ml 400 300 200 100
水面上升的高度
350-200 =150(ml)
=150(cm3) 答: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150cm3。
随堂训练
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 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的水,再 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 内的水深是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 多少?
5.2立方分米=( 5 )立方分米(200)立方厘米
判断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是900升。 ( ×)
2、一只杯子装满水是1升,杯子的容积就 是1立方分米。 ( √)
3、一块正方体木,棱长4厘米,容积是64 毫升。
(×)
4、一只木箱的容积和它的体积相等。 (×)
5、大正方体的棱长是小正方体的2 倍, 大正方体的体积是小正方体体积的8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4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4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4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4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材出示了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他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他们的体积。

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通过计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

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

二、课标要求1、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并掌握高级体积单位与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体积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三、知识体系1、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体积单位、容积单位间的进率与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区别。

3、高级体积单位语低级体积单位间的化和聚。

四、核心内容与价值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的。

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是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于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不同单位的题作,能更好的运用不同的体积单位去表示不同大小的物品的体积,能很好的区别于以前的面积和长度单位,能很好的运用进率计算不同体积单位间的互化。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4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第【2】篇〗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说课内容:人教版第十册数学课本的内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说教材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人教版第十册数学课本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5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新插图)5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课件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10 100
1000
判断: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 )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 间的进率是1000。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注意单位相邻还是不相邻。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Image No
这道题我们要怎么解答?
求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
次相遇,就是求3和4的最小
No
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
Image
是12,即至少12分钟后两人
在起点相遇。
No
求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相遇,
Image 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 4的倍数有:4,8,12,16,20,24,… 3、4的公倍数有12,24,…
3dm
2dm
第一行摆了4个长方形,摆了这样的6行, 拼成了一个边长是12dm的正方形。
3dm 2dm
3dm 2dm
第一行摆了6 个长方形,摆了 这样的9行,拼成 了一个边长是 18dm的正方形。
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地砖铺正方形。
小长方形的个数 2×3=6个 4×6=24个 6×9=54个 8×12=96个
(2)2400cm³是多少立方分米?
1dm³=1000cm³ 2400÷1000=2.4(dm³) 2400cm³=2.4dm³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8m³=3800dm³
2400cm³=2.4dm³
乘进率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除以进率
常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 ( 立方米 ),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1000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大全,各个版本都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大全,各个版本都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大全,各个版本都有!人教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认识①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判断: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用6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

长方体12条棱可以分成3组,分别有4条长、4条宽、4条高。

②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形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③比较④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长= 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宽= 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高= 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例1、如图,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如果用绳子将箱子横着捆两道,长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2分米。

一共要用绳子多长?2、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的意义: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新】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复习(知识点+练习题)1

【新】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复习(知识点+练习题)1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错题回顾:1、有两根钢丝,长度分别是12米、18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长度相同的小段,但每一根都不许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2、有两根分别长20和16米的方木.要把它们都锯成同样长的木段做家私用不许有剩余,每根木段最长能有多长?一共可以锯成多少段?一、教学内容:知识点①:体积与容积单位换算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举例:一个汽车油箱约能容纳40L油,即它的容积为40L。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举例:一个烧杯约能装水500ml。

3.容积单位间及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L=1000ml 1L=1dm3 1ml=1cm3※举例:520ml=0.52L 5.67L=5.67 dm3=5670cm34.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得它们的体积。

※举例:一个烧杯中原有水200毫升,放入西红柿后水位上升至350毫升处,则西红柿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350-200=150(ml)=150(cm3知识点②:长方体体积【讲透错题】:1、有一个长10分米,宽8分米,高5分米的容器,如果装水120升,那么水的高度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正方体。

两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比原来长方体棱长之和增加40厘米,求原长方体的长是多少3、将一根3米长的长方体木料锯成相同的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96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一段长方体木材,长1米,如果锯断2厘米,它的体积就减少20立方厘米,这段木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12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一个长方体容器,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

容器内装满水后,将一块铁块放入容器中,有部分水溢出,再将铁块取出,这时容器中的水面高是6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有多大?7、有两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甲水箱里有水,乙水箱空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
是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第一段:学什么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体积单位,谁知道是那几个吗?
2、很好,那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谁来说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
3、那么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你想怎么来学?
4、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段:我来学
二、研究探讨
1、刚才我们知道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说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而且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

那么谁来说下我们是怎么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呢?或者他们的推导方法是什么呢?
2、对我们可以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推导 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出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我们知道1立方米=1米×1米×1米,那么大家想一想,用刚才的推导关系怎样得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或者进率?
4、好,大家想了一会了,谁来上黑板把你自己的想法用算式书写出来。

5、表扬学生,并且书写正确的推导算式:1平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书写的关系式推导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第三段:我来用
三、巩固练习
1、20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0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我们刚才知道了相邻的2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那么不相邻的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想下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对,等于10000平方厘米,同样用推导关系可以推导出来。

那么现在大家自己动手推导出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3、集体反馈结果。

得到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0.2立方米= 立方厘米 20000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4、完成课后练习 2、3题。

5、我们还学习了容积单位,下去同学们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出来,再根据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关系,求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第四段;我来思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