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最著名的油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在威廉·透纳的风景油画中寻找诗境
在威廉·透纳的风景油画中寻找诗境作者:白云天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探索威廉·透纳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继承和发展其艺术手法和绘画思想。
本文通过对其时代背景、绘画历程和创作风格简要梳理,总结出其绘画特点的成因,尤其是风景油画作品中绘画语言的浪漫主义情怀,一种来自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下的真情流露,来自于对生活的感动的诗境之美。
关键词:威廉·透纳;风景油画;诗境一、透纳——英国学院派的代表威廉·透纳全名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1775年生于英国伦敦的梅顿莱茵的一个理发师家庭。
他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深厚的兴趣,11岁时画了《圣约翰大教堂》,这张画的布局和用色已经远超同龄人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由于他的天赋异禀,14岁被破格招入了英国当时最高艺术殿堂皇家艺术学院,15岁时水彩画就入选了艺术学院的画展公开展出,并被破格选为皇家艺术学院最年轻的会员。
在19岁时被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思想的画家科普斯发现,并在他的影响下渐渐走上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发展道路,也为他后期的浪漫主义诗境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他21岁时在学校学的是水彩,而油画完全是他努力自学的。
他的油画也像水彩画一样追求清澈、明快、光彩夺人。
呈现出近乎抽象画的诗境韵律感。
这种使用自然光的表现手法,源于他的一个偶像——克劳德·洛兰。
而这种作画手法也一直影响了透纳的一生,每一张画都好像一首诗,能给人留下一种微妙、深刻的印象。
二、透纳风景油画的语言特点透纳创作的第一幅油画《海上渔夫》是他的绘画风格向浪漫主义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这张画中可以看出透纳像吟游诗人一样的浪漫情怀。
透纳曾说,描绘自然需要准确的观察力。
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并亲身投入到大自然中,最终总结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和创新色彩。
在透纳的绘画作品中不难看出,对大自然的准确、细致的观察,控制画面构图,增强画面空间感,或是用色彩、光线和颜色的对比,或是用控制笔触的方向及薄厚,渲染空灵与朦胧的诗境美。
近五年关于透纳绘画运用比较法进行的研究综述
近五年关于透纳绘画运用比较法进行的研究综述作者:王静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1期摘要: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英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最知名的风景画家之一,作为风景画领域重要代表,他的绘画风格与技法对风景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开创性意义,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比较法是经常用到的一种研究方法,整理近五年国内关于透纳绘画艺术研究的中文期刊,运用比较法进行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透纳早晚期绘画比较、透纳与其他画家比较、透纳绘画与中国画的比较。
关键词:透纳绘画;比较;研究风景画在西洋美术史上的发展,直到18世纪中叶才开始有了其独立的地位。
而早期英国绘画的非主流角色,也在如此的文化演绎下起了变化。
其中,透纳在风景画领域的出色表现,可说是极具影响力的一位。
通过对有关透纳绘画艺术研究文献的搜集,发现近五年来国内对于透纳的研究并不多。
一、透纳早晚期绘画的比较透纳的绘画从早期到晚期有着明显的变化。
其晚期(1825 年以后)作品于英国绘画乃至整个西方绘画体系都有着重大影响。
华侨大学汪细飞在《透纳晚期绘画之我见》[1]中,对透纳早晚期的绘画,分四点做了比较:第一,画面里的情绪:透纳早期的作品更强调的是写景,晚期的作品更强调的是抒情。
第二,对于色彩和光的把握、表现性:(1)早在1820 年以后,透纳用水彩这种媒介画了大量的色彩小稿。
在这个时段画家突破了传统古典绘画用色体系,改用冷暖体系来传达空间的远近。
在这些色彩小稿的背面记录着很多当时透纳写生时的瞬间光色变化。
透纳晚期致力于表现光和色场景的瞬间变化。
(2)透纳晚期绘画已经完全突破了早期绘画的那种光滑的表面肌理,画面的表现性很强。
第三,边线的处理:相比早期作品来说,在晚期作品中,画家不再具体地描绘很多的细节,他对于边线的处理也就不像早期作品中那么刻意,很多边线也不再画得如早期那么实。
第四,画面整体感:透纳晚期的油画,没有过多的细节描绘,画家在画的时候更注重局部作为一个画面元素在整体画面中起的作用,而并不强求细节的具体性。
瑰玮宏奇的自然威力记录者、19世纪欧洲风景画坛的领航人——透纳
瑰玮宏奇的自然威力记录者、19世纪欧洲风景画坛的领航人——透纳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美术界是崇尚青春的圣坛,美术史是天赋唱主角的舞台,从无数个神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毫不吃力地窥见这一点,世界首屈一指的海景画大师透纳也是这样一个例子。
19世纪初的欧洲风景画坛是属于英国的,在这里一时瑜亮地出现了两位世界级重量的画家--康斯泰布尔和透纳。
前者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妙手,而后者却在表现瑰玮宏奇的自然威力面前发散了他无与伦比的创作才能。
在他悠长的一生里,不断地在英伦三岛和欧洲漫游,进行观察和写生。
“透纳于19世纪1775年出生在伦敦一位理发师的家庭,这多少和画家这个职业有些相去甚远,如果说梵高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做一名神职人员,但他终究在短暂的一生中与巨大的十字架和神做过短期的“亲密接触”,而透纳,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把心思放在理发师上面,这个职业对于年轻的他来说,没有一点的诱惑力,他先是跟随担任过军队测绘师的地形画家托马斯.马尔顿学习水彩画,14岁时就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皇家美术学院的美术中学,开始了他终身为之迷恋的绘画之路,艺术之神似乎对透纳给予了特别的眷顾,一年之后,也就是在他15岁时,他的水彩作品就参加了公开的展出,從此艺术之路上,闪耀着天才的光芒。
”“他有着令人咋舌的天分,几乎是无师自通的天才中最了不起的一个:13岁时他便布置和描绘了理发店的橱窗,以至整条街的人都知道这家美丽的理发店里有一个小小的画家。
15岁事他的天分被伦敦的学院派美术家发现,在皇家美术学院举办了他的第一次画展,展出了他著名的《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他的才华便被完全地开发出来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任由自由发挥的艺术世界。
18岁上,透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手下的一批学徒,以后的数年里,排队购买他作品的画商整整占满了半条街道。
”“透纳的一生是幸运的,他的才能没有被浑浑噩噩的世界埋没;他的一生又是大不幸,人们除了“神童”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关注,仅仅几年后,法国的印象派大师们才从隔绝阴阳的前辈身上学到期待以久的东西。
威廉透纳作品中云中透光效应表现
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画家,被誉为“色彩画家中的诗人”,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浓烈的色彩和对光影效果的表现而闻名。
在透纳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了云中透光效应的表现,这一特点成为了他作品的标志之一。
在透纳的作品中,云中透光效应的表现给人一种神秘、梦幻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1. 云中透光效应的出现透纳的作品中,云中透光效应往往出现在他的风景画中。
通过对云层的精细刻画和对光线的运用,透纳成功地表现出了云中透光的效果。
这种效果使得他的画作具有了独特的光影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画面当中,感受到天空中的神秘氛围。
2. 表现方式透纳通过对色调和色彩的精准运用,刻画出了云层中光线透过的效果。
他常常运用渐变的色彩来展现云层的轮廓和质感,通过光影的对比来表现出云中透光的效果。
在透纳的作品中,观察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光线从云层中穿过的感觉,这种效果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神秘、梦幻,增加了观赏者的审美享受。
3. 独特感受透纳的作品中,云中透光效应的表现给了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观赏者仿佛被吸引到了画面当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奇妙。
透纳深刻的理解自然和对光影效果的把握,使得他的作品在表现云中透光效应时,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影响与意义透纳的作品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表现手法和对光影的理解,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他通过对云中透光效应的表现,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魅力,更是向观赏者传递了对美的独特理解。
这种代代相传的艺术魅力,使得透纳的作品在当今艺术界依然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总结威廉透纳作品中云中透光效应的表现,是他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他在艺术史上的重要贡献。
通过对色彩、光影和云层的精细刻画,透纳成功地表现出了云中透光效应,赋予了他的作品独特的魅力和艺术意义。
透纳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对自然光影的理解,为后世的艺术家树立了典范,对整个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威廉·透纳油画作品,光与色的极致
英国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一,威廉·透纳油画作品,光与色的极致光与色一直是绘画的主旋律,一部绘画史几乎就是光与色的变化史,代表着人类如何看待并理解光与色。
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作为风景画中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代表着印象派之前,人类对光与色理解的极限。
1775年,透纳出生在英国伦敦高汾花园,他的父亲是个理发师,而母亲是个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余生。
贫寒家庭中出生的透纳,显出对绘画的惊人天赋,并在十岁时开始正式的艺术训练,起初与托马斯·马尔顿学习水彩画。
而后考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时年仅13岁,15岁时正式在学院年展中展出自己的作品,并在18岁成年自立门户,拥有了自己的画室,可谓是少年成名。
而后随着他声名远播,他那带有古典风格的作品受到英国社会的广泛喜爱。
代表作品赏析透纳《弥诺陶洛斯号运输船海难》透纳《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1839年透纳《海中渔夫》1796年《海中渔夫》,是透纳在学院正式展出的第一幅有时间记录的油画。
在这幅画中,年仅21岁的他已经显示出对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以光为核心,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此画中,月光被薄云遮挡,水光一色,小小的孤舟在壮丽的自然面前,竟如此脆弱而悲壮,一如人类的命运。
在之后的艺术生涯中,透纳创作过相当多以海难为主题的作品,他对大海与光的热衷,将贯穿他一生。
透纳《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透纳早期的作品中,悲壮的历史风景画成为主流,并延续18世纪古典主义技法,写实而注重永恒之美,着力于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比如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遮天蔽日的雪暴,向汉尼拔的军队袭来,人类倾国之力的象征“帝国军队”,在自然面前竟如此渺小。
整个画面恢弘而惊心动魄。
对此,透纳的挚友、英国著名评论家约翰·罗斯金曾将透纳比喻为“除了莎士比亚和弗朗西斯·培根之外,在智慧天空中的第三颗恒星”,因为“莎士比亚向你们揭示了人性的真理,培根告诉了你们自然的法则,而透纳则给你们描述了自然的样子”。
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
新闻稿“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绘画作品珍品展首次来到中国,4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将透纳不同时期和特色的作品完整地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来自泰特英国美术馆珍藏的112幅油画和水彩作品,其中包括透纳最精美的作品。
展览由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作为英国使/领馆文化教育处运作)、泰特英国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合作举办,展期为4月24日至6月28日。
六十年前,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发出宏愿,希望透纳的作品能够到中国展出。
现在,在中英两国政府的支持下,透纳艺术的中国之行终于得以实现,这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
透过那些充满时代激情的水彩和油画,透纳的典型风格跃入眼帘:表现巨大“虚空”的云海霞光,雾气缭绕的山光水色,特别是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蒸汽、速度与光亮。
那些敏感而具有现代感的画中有旋转眩晕的波浪线条,白炽刺眼的太阳光芒,神秘幽远的深海区域,以及朦胧缥缈的日落景观……在欧洲美术史上,透纳是一位有特殊地位的画家。
他于18世纪末引领英国画坛,他毕生致力于风景画创作,并且把风景画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将历史感怀和现实思绪引入风景画之中,使风景画如同历史画那样承载“崇高”内容,而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宏大与崇高。
他把含义丰富的叙事成份及戏剧性激情融于风景画;将光、色、影和线条节奏结合,将厚涂肌理和运笔速度配合,形成自成一派的风景画风格。
他的绘画不仅标志在继法国古典风景画和荷兰海景画之后又一个风景画高峰期的来临,也因在国际性的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中加入具有英国历史和环境特有的品格,而显示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气质。
在观察角度、创作思想以及技法探索中,透纳都远远走在同代画家的前面。
今天,当人们谈到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艺术和20世纪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时,似乎都可以上溯至18世纪的这位英国画家大胆而卓有成效的艺术探索。
透纳的绘画给中国画家和观众带来的审美享受不仅仅是富有浪漫激情的异国景色,如那些描绘历史的兴衰故事,在风浪和风雪中搏斗的渔夫和古代将士的绘画;更有中国人对风景的情有独钟以及赋予风景的道德和思想的内容;那些崇高的山脉和悠远的风景,人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使人们都能从透纳风景画中获得一份似曾相识的感情。
西方艺术史:19世纪英国美术-天才的水彩风景画家威廉·透纳【69】
西方艺术史:19世纪英国美术-天才的水彩风景画家威廉·透纳【69】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8、19世纪英国美术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特纳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年),出生于伦敦。
他1789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画,1790年在美术院第一次展出了水彩画,1799年入选皇家美术协会成为会员。
他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
透纳以善于描绘光色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
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强度、云彩和风雨的活动。
透纳自己曾说,描绘自然需要准确的观察力,他的绘画是他视觉经验的准确体现,而透纳的视觉经验正是他长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结果。
特纳被认为是英国绘画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风景画是人与自然的史诗,他的技法对以后包括印象派在内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纳的代表作品有《雪暴:汉尼拔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国会大厦起火》、《奴隶船》、《蒸汽和速度——大西方铁路》等。
1796年的油画《海上渔民》引起广泛注意,这幅画反映出他运用自然光色表达自己感情的天赋。
《海上渔夫》《遇难船》此画描绘了船只在大海上经历海难时现实和恐惧的深刻感受,船上的人在挣扎、嘶喊。
在大海汹涌波涛和天空乌云翻腾的威力压迫和威胁下,人的渺小和无助彻底表现了出来。
表现了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威力,以及人同大自然做顽强斗争的激烈场面。
《遇难船》1805年在他1805年后创作的以泰晤士河速写为素材的绘画中,《惠桥的泰晤士河》、《温莎的泰晤士河》及《里奇蒙山和桥》,透纳在现实的视角和主题中很自然地寄托了田园牧歌式的怀旧情绪。
《惠桥的泰晤士河》油画,1806年《温莎的泰晤士河》油画,1807年《里奇蒙山和桥》油画,1808年《沙丁鱼季节的圣莫斯》1812年特纳并不是纯粹的风景画家,在他的艺术中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面对着大自然永恒的壮美,人生的历程是短促而虚幻的。
走在时代前面的艺术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走在时代前面的艺术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封面配图:《大风中的荷兰船》,艺术家透纳)太阳照在明亮的大理石教堂正面,反映在清澈见底的威尼斯泻湖上,闪耀着道道白色和金色的光芒。
在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艺术中,阳光是如此炽烈,足以让我们感到夏日的真正辉煌。
在透纳以威尼斯为题材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丝阴影出现,有的只是光和水以及夏日梦幻般倦怠情绪的结合。
那些使用纯色的笔触,那些近看时只是一些小块颜料的人物和建筑物,仿佛都在预示着透纳逝世三十年后法国印象派的崛起,尽管没有证据表明透纳与印象派的最初作品有直接的联系。
透纳的自画像透纳作品,风暴和水蒸气而且还不止此,在画家透纳晚期的作品中,海和天合为一体,构成一个巨大的风暴涡流,吞没一切形体。
这些作品似乎预示了现代抽象派绘画的试验,尤其是抽象表现派画家杰克逊·波洛克的试验。
康斯特布尔曾把这种以旋风的形式表现风暴的手法称为透纳的“彩色蒸汽”。
《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就是一例。
从这个角度看,透纳似乎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头。
《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透纳无休止的试验确实留下了不少令人疑惑的问题,也留下了许多人们可以探索的新方向,对此,透纳的同时代人是毫无思想准备的。
然而,我们也应把透纳的作品看成是更广泛的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在透纳的一生中,这一运动席卷了所有的艺术领域。
浪漫主义颂扬和赞美更具感情色彩的事件和冲突,而前一世纪的人则偏爱协调与和谐。
浪漫主义探寻人和自然中的强大非理性力量,与18世纪平和、冷静的理性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方面,浪漫主义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上的动荡局面。
法国大革命及其后发生的战争和动乱荡涤了古老欧洲的稳定秩序。
《fort vimieux》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自相矛盾,画家透纳死前被人误解,遭到非议,成为局外人(至少与透纳前期的巨大成功相比是如此),但这种地位恰恰是与当时正在缔造的艺术家的新形象相符合的。
浅谈威廉·透纳作品中的光与色
291
颜色差异,虽然在传统绘画中,受光面都要更亮, 背光面更暗,但透纳所观察到的远不止于此。在传 统的基础上,他添加了冷暖来区分受光与背光。在 他的作品中,涉及到光影的地方都会这样来表现。
二、透纳作品中的光与色在艺术史上的影响 透纳晚期对于油画的探索把油画这种古老材 质性能发挥到极致 , 他将海景表现得如历史画一般 恢宏大气,使得风景画的地位大大的提高。同时, 他的探索也让英国风景画得以摆脱欧洲传统风景画 的影响 ,以一种新的英国绘画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对印象派的影响 , 透纳摆脱了古典色系,改为 采用鲜艳的色系来作画,并开始用冷暖来体现画面 的远近关系。作品的光色都很准确,能够清楚地分 辩各个时间段的不同光色。他在室外画了大量的色 彩写生小稿,这也改变了画家一直在工作室里画画 的这种状态 , 后来印象派画家提倡走出工作室,在 室外写生,描绘灿烂阳光。可以说,自从透纳晚期 绘画的面世,印象主义的出现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透纳的一生创作了无数的作品,仅现世留存 下来的作品就有两万多幅。他创作时细心观察自然 界的光与色,但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他只能带着 水彩工具画小稿。但即使如此,他的做法给后来的 印象派画家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示范。富有冲击力的 色彩,朦胧的画面,勇敢的将具象的物体抽象化的 做法激励了几十年后的那群对传统学院风格说不的 法国年轻画家。 对抽象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影响:透 纳晚期绘画中想要描绘某一具体的事物的意图越来 越弱。而展现给观众看的是画面的颜色的搭配和画 面肌理。使画面近看和远看的效果很不一样,产生 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有其具象一面,又具有抽 象的意味。后来的抽象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确实可以 在透纳晚期的形象模糊的画里面找到影子。 在透纳晚期的作品里,他将想象与现实糅合, 有意识地将意境一词带进画面。就算是现实的风景, 也经过了夸张处理,截取能够打动人心的画面并加 以夸张、放大。最终带给观者壮观瑰丽的梦幻般的 色彩。正是这些做法,给了现代绘画中如抽象主义, 后现代主义等流派以启发。 国内不乏受透纳作品影响的油画家。其中, 潘思同是专门研究透纳的一位画家。还有很多画家 虽然并无直接文献表明他们学习过透纳的风格,但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参观各 种画展,浏览各种信息的时候,人们或多或少会对
透纳
•
• • • • • • • • • • • • • • •
•
•
这是透纳艺术生涯早期最具气势,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透纳从自己的诗作《希望的谬误》里抽出几行, 这是透纳艺术生涯早期最具气势,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透纳从自己的诗作《希望的谬误》里抽出几行,附在展 览目录上。这也是他第一次引用自己的诗。 览目录上。这也是他第一次引用自己的诗。 狡诈、背叛与欺骗——撒拉斯人的军队 狡诈、背叛与欺骗 撒拉斯人的军队 紧追不舍,殿后的大军心惊胆战! 紧追不舍,殿后的大军心惊胆战! 胜利者和俘虏突然大肆掠夺, 胜利者和俘虏突然大肆掠夺,——萨贡托的战利品 萨贡托的战利品 同样成为他们的猎物。 同样成为他们的猎物。主帅继续前行 满怀希望地望着太阳——低垂、辽阔而苍白; 低垂、 满怀希望地望着太阳 低垂 辽阔而苍白; 来年凶猛的弓箭手齐弯弓, 来年凶猛的弓箭手齐弯弓, 意大利苍白的屏障前 横扫箭簇的暴风。 横扫箭簇的暴风。 哪怕每一关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哪怕每一关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哪怕巨石滚落,山崩地裂, 哪怕巨石滚落,山崩地裂, 他仍然想着坎帕尼亚肥沃的平原。 他仍然想着坎帕尼亚肥沃的平原。 然而和风声声哽噎道: 小心卡普阿的欢乐呀! 然而和风声声哽噎道:“小心卡普阿的欢乐呀!” 利用这些诗句,透纳增加了这幅画的文学和历史成分, 利用这些诗句,透纳增加了这幅画的文学和历史成分,再加之以他对令人生畏的场景和风与水那排山倒海般自然力 量的极其旺盛的想像,结果便是,这幅画将风景对人的情感形成的崇高感和历史画的道德、思想关怀结合了起来。 量的极其旺盛的想像,结果便是,这幅画将风景对人的情感形成的崇高感和历史画的道德、思想关怀结合了起来。 通过这种结合,透纳逐渐从历史本身中寻求崇高。 通过这种结合,透纳逐渐从历史本身中寻求崇高。 这幅画也许是根据历史学家李维( 这幅画也许是根据历史学家李维(Livy)的记载所作。公元前 )的记载所作。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 年 迦太基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 途中与当地部族一路作战。透纳将这一场景安排在了瓦莱达奥斯塔,他曾于1802年到过那里。这幅画的视角略 年到过那里。 利,途中与当地部族一路作战。透纳将这一场景安排在了瓦莱达奥斯塔,他曾于 年到过那里 战争场面一直延伸到远处(在地平线上能够看到汉尼拔传奇的大象)。 )。盘旋上升的暴风雪迷雾中一再出现步兵 高,战争场面一直延伸到远处(在地平线上能够看到汉尼拔传奇的大象)。盘旋上升的暴风雪迷雾中一再出现步兵 和骑兵的身影,但透纳作了模糊处理,以此来表现这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大场景。 和骑兵的身影,但透纳作了模糊处理,以此来表现这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大场景。混沌带来的不确 定性是崇高感的重要来源。 定性是崇高感的重要来源。 透纳在画面里营造出了一种大战在即的生动强烈的感觉,而他的诗则扩展了这幅画的含义,既反映过去也指涉未来。 透纳在画面里营造出了一种大战在即的生动强烈的感觉,而他的诗则扩展了这幅画的含义,既反映过去也指涉未来。 透纳配诗结尾的那句“小心卡普阿的欢乐呀!( !(Capua’s joy beware!)”,暗示了李维记述的历史:意大利高原 暗示了李维记述的历史: 透纳配诗结尾的那句“小心卡普阿的欢乐呀!( ) 的纸醉金迷削弱了士兵们的士气和体力,终于导致汉尼拔大军在意大利中部的溃败。 的纸醉金迷削弱了士兵们的士气和体力,终于导致汉尼拔大军在意大利中部的溃败。透纳的这幅画揭示出奢糜生活 的危害,可以说具有教化的含义。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透纳实现了一个世纪前市民人文学者, 的危害,可以说具有教化的含义。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透纳实现了一个世纪前市民人文学者,如夏夫兹伯里和雷诺 兹爵士等作家,所描述的历史画的任务。他们当时试图建立一个画派来教化英国人避免奢华安逸, 兹爵士等作家,所描述的历史画的任务。他们当时试图建立一个画派来教化英国人避免奢华安逸,防止帝国走向衰 落。 这幅画也影射了透纳同时代的拿破仑。透纳在1802年到巴黎旅行的时候看到过大卫的《拿破仑穿越圣伯纳德山隘》 年到巴黎旅行的时候看到过大卫的《 这幅画也影射了透纳同时代的拿破仑。透纳在 年到巴黎旅行的时候看到过大卫的 拿破仑穿越圣伯纳德山隘》 (1800年)一画,其中拿破仑被表现成了当代的汉尼拔。透纳创作此画之际,正值拿破仑进攻俄国。因此他的这幅 年 一画,其中拿破仑被表现成了当代的汉尼拔。透纳创作此画之际,正值拿破仑进攻俄国。 画很可能影射了拿破仑入侵提洛尔人的阿尔卑斯领地事件。诗中的警句和画中的风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画很可能影射了拿破仑入侵提洛尔人的阿尔卑斯领地事件。诗中的警句和画中的风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象征 或预示了迦太基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也象征或预示了拿破仑统治的法国的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同时,画面中云、 或预示了迦太基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也象征或预示了拿破仑统治的法国的野心注定失败的命运。同时,画面中云、 风和雪交织形成的旋流也是透纳迄今对自然力量的最生动的自然主义的再现。 风和雪交织形成的旋流也是透纳迄今对自然力量的最生动的自然主义的再现。以仔细观察的具体现象指导对自然风 景的描绘,同时又令其充满道德和历史含义,这便是透纳风景画最为特别的一点。 景的描绘,同时又令其充满道德和历史含义,这便是透纳风景画最为特别的一点。
近三十年国内透纳晚期风景油画研究述评
(下转第24页)一、透纳生平及其艺术风格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1775—1851)出身贫寒,父亲是理发师,生活拮据。
透纳到25岁时,其风景写实画已经很受欢迎。
由于这些画的畅销,透纳很早获得了经济独立,这也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自由地探索与创新。
透纳没有结过婚,游历很广,旅行伴随着画作诞生,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19世纪20年代初期是透纳绘画创作的晚期,在这期间,他两次游历意大利,学习、模仿意大利风景绘画大师的作品,感触颇深。
之后他又去荷兰游览、学习。
透纳经过这几次出国,回到英国后,绘画风格有了明显的改变。
1825年,通过艾哥蒙伯爵的资助,透纳有了一间私人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拥有安稳的创作环境。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透纳进入了他人生中的创作高产期,画风也由此开始演变。
这个时期透纳的绘画风格由之前的温柔、质朴变成了疯狂、老辣,画面的表现力大大增强,技法也更加大胆与别出心裁。
艺术史上把透纳1825年以后的绘画创作阶段划为他的创作晚期。
在此期间,透纳画了大量的技法娴熟老辣、风格光怪陆离且孕育着空气感的风景画。
1840年,标志透纳艺术生涯达到巅峰的《奴隶船》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尽管当时的人并不看好此画,觉得它就像一幅还没画好的画作。
透纳一生完成了近2万幅画作。
作为一位高产的画家,透纳在创作盛期以油画创作为主,多创作写实风景油画,这些画都符合当时流行的英国风景花园的画境。
二、透纳的风景作品赏析人与自然相结合,感受自然与人情感的关联,这至今仍是艺术家所探求的主题。
19世纪的艺术大师透纳对自然、乡村的表现,并不单纯对其加以如实描摹,而是注重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乡村的感受,传递自己对某一特定地区的情趣。
透纳通过这样的创作方式与传统决裂,变成以绘画为表达手段的诗人,在创作中寻找动人的戏剧性效果。
艺术家选择题材的自由促进了绘画分支——风景画的形成。
“曾经,风景画一直被看成艺术的小分支,尤其是以画乡间宅第、花园或如画的风光之类的‘景色图’为生的画家,并不被真正地当作艺术家。
透纳绘画艺术探微
2 0 1 4 年1 月中 第2 期 总第5 4 8 期
透纳绘画艺术探微
郭 锐
新乡 4 5 3 0 0 0 ) ( 河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河南
【 摘 要】 透 纳是 十九世纪西方 画坛 最为杰 出的 艺术 家之 一 ,他以油画著称 ,同时又对水彩 画的发展做 出了杰 出贡献 , 将 英国水彩画推 向 了繁 荣的巅峰 。透纳让 水彩 画脱 离了线条 和淡彩的束缚 ,对 色彩在 空气 中如何得 以呈现进行 了大量 尝试和 创新 ,形成 了 自己独特 的绘 画风格 。他被看作 印象主 义的先驱 ,为现代主义 艺术的到来开创 了道路 。
【 关键词 】 透纳;康斯太勃尔;印象主义
透纳是英 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也是西方艺术 史 上最 为杰 出的风景 画家。他与康斯太勃尔一起让英 国的风 景绘 画摆脱 了法国 、意大利和荷兰的影响 ,走上 了 自己独立 发展 的道路 。同时 ,正是透纳的特殊贡献才使得风景画与历 史题 材绘 画 、人物 肖像绘 画置于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他在风 景 画上的探 索和成就直接启发 了莫奈等印象主义画家 ,催生 了印象派的出现。下面就让我们一 同走进这位艺术家 的绘 画 世 界。 约 瑟 夫 ・马 洛 德 ・威 廉 ・ 透纳( J o s e p h M a l l o r d w i l l i a I T I T u r n e r ) 1 7 7 5年生于伦敦科尔特加登的一个平民家庭 。由于家 庭负担太重 ,透纳很小就被送到住在伦敦西部 一个 小镇 上的 舅舅家抚养 ,他在这里喜欢上画画 。在他 十岁 的时候去 到一 位 “ 地形”水彩画家和土木建筑师托 马斯 .马尔顿那里 学习 绘画 。1 7 8 9 年 ,透纳 进入 皇家艺 术学 院附 中 ,次年 便转 入 学院学习。在这里透纳显示 出极高 的艺术造诣 ,不 久他便 开 始向春季展览送技艺精湛 的水彩 画作 品 ,希图借助这个 平台 获得成功 。1 7 9 6年透纳创作 的第一幅油画 《 海上渔夫 》 诞生 , 这对于透纳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 ,标 志着 艺术家开始了浪漫 主义风格 的创作道路 。三年后透 纳的艺术 天赋加上勤奋让皇 家美术学院接纳他为准会员 ,1 8 0 2年成为正式会员 。 尽 管透纳 的作 品表 现 出强 烈的视觉效 果 ,但在 9世纪 的最初十年 ,仍然受到来 自各方 的诟 病 ,保守者声称他的绘 画风格对他所描绘 的景 致几 乎没有任何提高。很多人都认为 透纳 的风格模糊不清 , 作 品草率 ,画法缺少完整性 。同时代 的J . 诺斯科特和康斯太勃尔就认为透纳 的作品 “ 越来越 浮夸 , 离 自然越来越 远” 。不过透纳 接受 了这 一批评 ,不久他 就 以 身作则地开始 了在 泰晤士河 岸进行户外写生的作画运动 ,寄 以重新思考 怎样在 画面 中再 现 自然 ,而学习的直接对象正是 法 国风景 画家克洛德 ・ 洛兰 。但透纳并非一味模仿洛兰 ,而 是将 英 国主题融入其 作品 ,将现 实景致与想 象融合到 一起 , 在作 品中注入 了 田园牧歌般的怀 旧情绪 。透纳在作 画时开始 放弃传统 的深褐色底子 ,改用 白色画底 ,这种方式很可能是 从水 彩画 中得 来 的灵 感 ,这使得 表现空气 的微妙更 为容易 。 1 8 1 3年透纳 创作 的油 画 《 雾晨 》正是这 样一件 受 到诟 病 的 作 品。当时的业界估计还很难接受这样前卫 的画法 。 不过今天看来 《 雾晨 》无疑 是一件优 秀杰 作。画面描绘 的是一个普普 通通 的野外场景 : 一辆马 车停 靠在 三岔路 口, 另有几个 人散落在 路边 ,天空 阴郁朦胧 ,天际处微微 泛黄 , 树的枯枝张扬着伸 向苍穹 ……英 国乡间冬 日里 的苦 寒扑面而 来 ,这样 的景致让人感受到 的不仅仅 是萧 杀更有铺 展开去的 无尽惆 怅。所幸艺 术家并非完 全 的孤独 , 《 雾晨 》面世 三年 之后 ,文 学家威廉 ・ 赫兹里特对透 纳的风景 画做 了如下评价 : “ 由于所 画的对象是 空荡无物 的 ,更加反衬 出画家 的知识 是 何等丰 富,画笔是何等 有力 。 ”继而他又说 : “ 艺术 家乐于 回 到创世之初 的混沌状 态……有人 说他的风景画 ‘ 画的就是空 无’ ,我认 为恰 如其分 。 ”充满溢美之辞。 众所 周知透纳最早 受到各方关注与好 评是 缘于他的水彩
透纳朦胧下的凝重
透纳是戈雅同一时代浪漫主义画派最主要艺术家之一。
与戈雅不同的是,透纳对于光线选择更加明亮,尤其对于其偏爱的黄颜色的把握更是令人惊叹。
透纳后期的油画充满了朦胧之美,而这种朦胧美对后期的印象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透纳:朦胧下的凝重/《中国民商》 庄双博“如果说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 M.W.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国 19世纪初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想必没有人会提出太大疑义。
正如本刊上期《从轻声漫语到振聋发聩》中讲到的戈雅,透纳是戈雅同一时代浪漫主义画派最主要艺术家之一。
与戈雅不同的是,透纳对于光线选择更加明亮,尤其对于其偏爱的黄颜色的把握更是令人惊叹。
透纳后期的油画充满了朦胧之美,而这种朦胧美对后期的印象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如《印象主义时期的大师》一书中所表示的,“印象派的色彩观念和技术在 19 世纪 70 年代呼之欲出。
在他们之前,英国画家透纳和康斯泰勃尔以及巴比松画派在光色的表现上已取得大成就,而他们的成就又是在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关于光色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评论家格拉汉姆·雷诺兹指出,印象派画家是在这些先驱的成果上发展起来的。
”18世纪末19世纪初包括戈雅、透纳在内的诸多伟大艺术家站在浪漫主义变革最前沿,他们所做出努力、需要的勇气以及付出的代价是后来者无法企及的。
罗斯金在《现代画家》中写道:“现代绘画是自然主义的绘画,现代画家忠实于自己的视觉而不是传统的程式,因而区别于以‘理想美’为主导法则的古典主义绘画。
在这个意义上,透纳的风景画是现代艺术的代表,因为透纳所描绘的云、水、山脉等自然风景,无论在色调、色彩、明暗对照,还是空间感方面都极具真实感。
可说,透纳的风景画所体现出的观看自然、再现自然的方式,截然不同于古典主义画家笔下的自然风景,因而透纳的风景画象征着古典传统的衰落和现代艺术的兴起。
”海之凝重1775年,透纳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一名理发师,在科文特经营着一家理发馆。
浪漫主义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人物简介
多种形式
-他的作品包括水彩、油画和版画等
-他的作品涵盖了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多种题材
• 透纳的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 如大英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英国著名博物馆
• 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等世界著名博物馆
透纳对现代艺术研究
的价值与意义
• 透纳的作品对现代艺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透纳作品中的批判现实
• 通过描绘自然和社会现象,对现实进行了批判
• 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透纳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 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出浪漫主义的情感
• 作品中的人物和自然形象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情感
透纳作品中的想象力
• 通过构图和主题的选择,展现了对想象力的追求
• 作品中的奇幻元素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在意大利期间,透纳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们的启发
• 对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产生了浓厚兴趣
• 欣赏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
透纳在荷兰学习期间,受到了荷兰风景画的影响
• 对自然和风景产生了浓厚兴趣
• 开始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风景画作品
透纳的职业生涯和主要成就
01
透纳的职业生涯始于1780年代
• 开始在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作品
• 与其他浪漫主义画家建立了联系,如康斯波尔和德拉克
洛瓦
02
透纳在19世纪初取得了重要成就
• 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的院士
• 获得了皇家金奖,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03
透纳晚期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了海景画和气象画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对印象派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透纳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西方大师】威廉·透纳
【西方大师】威廉·透纳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
透纳以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握有独到之处。
他在艺术史上的特殊贡献是把风景画与历史画、肖像画摆到了同等的地位。
透纳生前即享有盛名,1851年去世后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敬仰和追摹直至十九世纪晚期。
然而,对透纳所有艺术成就的认识则是更后来的事。
透纳晚年尤其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即致力于绘画形式与色彩的探索,从他后期那些大胆的习作中可以找到印象主义和现代抽象绘画的发端。
—————[名画记]—————。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海上渔夫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海上渔夫
【每日一画】
作者: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
作品名称:海上渔夫
作品尺寸:高: 914 毫米. 宽: 1,222 毫米
作品年代:1796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画作《海上渔夫》是画家透纳创作于1796年的一幅油画。
该油画作品现收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
油画中渔船所在的位置是怀特岛,这是英国南部海岸线外护卫朴茨茅斯市的一个大岛。
画家透纳于1795年走访过该岛,画了大量关于海岸的速写和水彩画并收录于《怀特岛速写集》,不过却没有哪幅速写能和这幅画完全对应。
直到最近,人们一直以为,画面左侧的一系列白垩岩石就是此岛西端著名的尼德尔斯礁石群。
透纳:那个教会你与灾变共舞的画家
透纳:那个教会你与灾变共舞的画家命运的安排是什么,我们并不确知。
但我们至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1各位好,今天状态不太好,没看书也没写大稿子,在家里窝了一天,看着汤加火山爆发的新闻,想起了我很喜欢的一位英国画家透纳的画。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这个人,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因为我们知道,在西方绘画史上,大多数画家的专长是宗教画、肖像画或者历史画,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喜欢的那种山水风景画在欧洲一直没有什么非常高的地位。
这个思路可能跟西方宗教思想有关,在基督教中,人类是上帝最后也最美的造物,所以理所应当的体现了最多的神性。
理所应当的成为被艺术品重点刻画的要素,至于人物背后的风景,这玩意儿似乎是次要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名家留下的油画中,人物身后的风景,都是他们的助手甚至美术学徒帮他们涂上去的。
年轻时候的透纳干的就是这种活儿,出身普通的他在美院毕业后遇到了年轻艺术家通常会遭遇到的困难——穷,自己的画作卖不出去,于是他不得不找了份儿兼职,每个晚上靠给成名的画家画背景来挣钱。
这个工作劳累而廉价,透纳干一晚上往往只能挣两个先令,用今天的话说,他是名副其实的“美术搬砖工”。
但是透纳却乐此不疲,因为他特别喜欢观察和描绘自然界的光与色,久而久之,这手搬砖活居然还被他画出了名,英国绘画圈里人人都知道有个叫透纳的小伙子画背景是一把好手,于是他的生意越接越多。
1796年的时候,积累了一定财富与名气的透纳,终于创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幅油画《海上渔夫》('Fishermen at Sea')。
从这幅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透纳似乎依然延续了那种给别人打零工时的风格,他在这幅画作中描绘了壮丽而浩瀚的风景,而画中的人物(海上的渔夫)在画作中却是渺小的,在海上听任命运的摆弄。
这种人物与风景的分配比例,在中国山水画中很常见,但在当时欧洲却是少有,正在经历启蒙时代的欧洲非常自信,相信人类能够主宰命运与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是英国最为著名,技艺最为精湛的艺术家之一,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置疑地位于最杰出的风景画家之列。
《海上渔夫》1796年,帆布油画,91.4 x 122.2 cm,该油画作品在1972年由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购得并收藏,收藏号:T01585。
油画中渔船所在的位置是怀特岛,这是英国南部海岸线外护卫朴茨茅斯市的一个大岛(53-54号)。
透纳于1795年走访过该岛,画了大量关于海岸的速写和水彩画并收录于《怀特岛速写集》,不过却没有哪幅速写能和这幅画完全对应。
那流畅的笔法和细腻画面也许尤其反映出了德·卢泰尔堡的大陆风景技法对他的影响。
但是画面上已经出现了剧烈漩涡结构的迹象,这在其后来的作品,如《雨、蒸汽及速度》中,将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遇难船》帆布油画,1705 x 2416 mm,该油画作品收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
沉船和其他海难一直是浪漫主义作品中经常遇到的主题,他们反映着蓄势待发的大自然力量,这也是远航者的梦魇。
透纳终生一直保持着对大海力量的激情表达。
透纳对该油画的选题可能来自一次真正的海难或则是源自威廉·法尔康纳(William Falconer)1804年发表的著名同名长诗。
透纳借此描绘了经历海难时现实和恐惧的深刻感受。
透纳早期惯用的沉暗色调衬托着白色浪尖和漩涡激流。
虽然《遇难船》这幅作品并未舍弃细节的描绘,但他更注重的是色彩与光线之间,那令人欣喜欢快相互关系和对于光和大气的痴迷。
《运输船遇难》1810年,帆布油画,1727 x 2412 mm,古尔班基安博物馆收藏。
透纳热衷于以浪漫派的手法,呈现自然界的各种力量,为了忠实呈现如狂风、洪水、暴雨等惊人且无法掌控的状况,他发展出一种漩涡型的构图手法,利用涡漩似的旋转效果,引导观者进入画面的核心,绘制出如这幅《运输船遇难》作品。
他认为如此一来,观赏者将不只是在一旁观看暴风雨,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实际体验到被卷入暴风中的感觉。
该画又名“弥诺陶洛斯海难”(The Shipwreck of the Minotaur),于1810年完成,那时正当荷兰的弥诺陶洛斯海难成为头条新闻,由于该画的画稿在1805年已经显现,故该油画的名称是之后才更改为该海难的名称,而其实与海难没有直接关系。
《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1812年,帆布油画,1460 x 2375 mm,英国泰特美术馆收藏。
这是透纳艺术生涯早期最具气势,也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透纳从自己不完整的诗作《希望的谬误》里抽出几行,附在展览目录上。
这也是他第一次引用自己的诗。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利,途中与当地部族一路作战。
透纳将这一场景安排在了瓦莱达奥斯塔,他曾于1802年到过那里。
这幅画的视角略高,战争场面一直延伸到远处(在地平线上能够看到汉尼拔传奇的大象)。
盘旋上升的暴风雪迷雾中一再出现步兵和骑兵的身影,但透纳作了模糊处理,以此来表现这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个气势磅礴的大场景。
混沌带来的不确定性是崇高感的重要来源。
透纳在画面里营造出了一种大战在即的生动强烈的感觉,而他的诗则扩展了这幅画的含义,既反映过去也指涉未来。
《沙丁鱼季节的圣莫斯》1812年,帆布油画, 911 x 1206 mm。
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
该油画于1856年作为透纳遗产之一捐赠给国家,1910年转移至泰特美术馆收藏(收藏号:484)。
该油画曾于1812年在透纳画廊首次展出,1931年曾在泰特美术馆也展出过(展位号:51)。
画家透纳曾于1811年去过位于英国西部法尔茅斯湾(Falmouth Bay)的圣莫斯(St Mawes)。
他在南海岸收集绘画素材,那时正逢拿破仑战争(the Napoleonic Wars)时期的工业萧条期,这些素材常常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沙丁鱼季节的圣莫斯》是其中的一副作品。
1812年,圣莫斯的捕鱼业同样受到萧条期的影响,但是该画作中透纳力求表现出该港口正逢沙丁鱼季节而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着经济的复苏)。
油画中同时强调了16世纪的堡垒,该系列堡垒用于防范法国的入侵,是透纳时期马特洛炮塔(Martello Towers)的前哨,常建于英国东南部的海岸线。
《多特或多特勒克:从鹿特丹驶出的多特定期船》1818年,帆布油画,157.5 x 233.7 cm,罗·梅隆(Paul Mellon)私人收藏。
油画描绘了一艘客轮从荷兰鹿特丹港使出到达多特港的景象。
油画右下方作者批注“多特”(Dort)并注明了作者名字和日期"JMW Turner RA 1818"。
油画采取了很低的视角,画中客轮正值退潮期,村民根据习俗从岸上向客轮的游客兜售货品。
“早晨编年史”(The Morning Chronicle)记载“该油画时有史以来最华丽的油画之一”。
该油画曾被透纳的老顾客Walter Fawkes所购买。
《贝亚湾,阿波罗与女先知》1823年,帆布油画,1454 x 2375 mm,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
透纳的《贝亚湾,阿波罗与女先知》以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贝亚湾为背景,描绘了“阿波罗与女先知”的神话故事。
女先知请求古罗马神赐予她有生之年使用不尽的金沙,但是她忘了要求青春永驻,到最后只有她的声音没有改变。
故事中的辛酸主题充斥着画面,时光流逝,古罗马建筑日渐破旧,然而旧地的金色景象鲜亮依旧。
该油画是透纳的后期作品,他大胆地运用了纯色,此法早在他1810年代具有实验性质的水彩速写中就已显端倪,此画是这种手法的代表作。
油画中左下角的石头上绘有题词(原文),‘Liquidae Placuere Baiae’。
该拉丁文的题词源自贺拉斯(Horace)的诗歌“卡拉培的颂歌”(Ode to Calliope)中语句(描述了诗人在贝亚湾河流中的愉悦之情)。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1839年,帆布油画,90.7 x 121.6 cm,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第34馆。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的油画作品意在表现当时日渐衰落的英国海军,以及老式风帆战舰在蒸汽动力出现之后的没落。
油画中可以看到,无畏号仿佛在雾霭里一般朦胧,桅杆上的帆紧紧收着,驶往东方,渐渐远离平静的海面,以及太阳落下的地方,一个时代的结束了,古老的荣耀与激情而今被新的历史覆盖。
小小汽船拖动巨大的战舰,劈风斩浪,让人惊叹蒸汽机强大的同时,也显示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力量。
此时,汽船带动的不仅仅是战舰,更是整个世界。
透纳的原意是想唤起对失去的感觉,并不是只是为了记录这个事件。
大笔渲染的日落和古战舰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新生代的蒸汽拖船则鲜明有力。
《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1842年,画布油画,91.4 x 121.9 厘米,现收藏于:伦敦泰特美术馆。
透纳晚年的这幅作品躁动、新颖,所取的名字为画中的那种神秘又增添了一层含义,而这种神秘对他的早期观众来说已经是一个难解之谜。
他公开的表述则是描绘那些实际上能观察到的东西:一艘汽船,处在潜在的危险之中,被困在风浪和雪雾的漩涡之中。
桅杆后面闪耀的白光来自一道闪光,这是向其他人发出的警报,说明这艘船正处在困境。
左边涌起的大浪让人惊恐万分,它高高盖过地平线,打破了任何可能的安全感,尽管如此,此画的标题仍然暗示着安全即将到来。
《安息—海葬》1842年,帆布油画,870 x 867 mm ,该油画作品1856年收藏于英国泰特美术馆,未展出。
船的左侧出现了一个来自直布罗陀的照明弹,流下了一道强烈的荧光。
但画面的主要光源来自船体被照亮的部位,也就是明轮的后边,葬礼就在这里举行。
朱迪·埃杰顿(Judy Egerton)的评价精辟地概括了透纳所创造的视觉效果:金色的红光在此聚于一处,超过了火把的亮度,仿佛在赞颂画家生前的成就,黑暗将随着海葬的结束而驱散。
前景中,掠过水面的动物应该是一只鸭子或野鸭(mallard)。
据此,有人认为,这是透纳用自己的中名(Mallord)做的双关语,象征着他也参加了这个庄严的仪式。
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开课啦!专注3-16岁幼儿绘画培训,儿童素描/国画/油画/水粉/漫画培训,1对1小班教学,幼儿美术启蒙班,少儿零基础学画画。
免费试听课程,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