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和均衡

合集下载

货币需求及供给,均衡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及供给,均衡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
定义:货币需求是当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的所 定义:货币需求是当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的所
有其他因素不变时, 有其他因素不变时,实际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利率之 间的关系. 间的关系.
所谓名义利率 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 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 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 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1. 货币供给的流动效率,有一个具体的指标, 货币供给的流动效率,有一个具体的指标, 即货币供给的“流动性” 即货币供给的“流动性”——M1/M2。 。 2. M1/M2值是趋大还是趋于减小,可间接表 值是趋大还是趋于减小, 值是趋大还是趋于减小 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减, 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减,可作为判断经济 发展态势的指标之一。 发展态势的指标之一。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 • M0=流通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 •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 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 期债券
•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 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 划分具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 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 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 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货币银行学(第三版)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课后习题

货币银行学(第三版)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课后习题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所构成。

2.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及。

3.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4.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乘积。

5.货币均衡是指和大体上相一致。

6.货币均衡是一个过程。

7.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8.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

9.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大于的典型表现。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C.现金比率D.超额准备率9.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100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万B.900万C.99万D.1100万10.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亿B.900亿C.99亿D.1100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金融学第九章货币供求及均衡
2、对政府债权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负债
1、储备货币 1)发行货币 2)对金融机构负债 缴存准备金 3)非金融机构存款
2、发行债券 3、政府存款 4、自有资金 5、其它负债
(三)货币乘数
1、什么是货币乘数 m
1)中央银行创造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 即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基础货币后,能使货币供给总量扩大
3)通货存款比: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行为
(四)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从银行体系之外进入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由银行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
2、派生存款创造的条件 1)银行的存款、贷款与转帐结算业务 2)部分准备金制度
3、创造过程 假设条件:1)法定准备金率10%; 2)客户所有收入都存入银行; 3)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 4)原始存款100万元;
剑桥方程式:Md = KPY
Md:货币需求 K=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与名义收入之比 P:价格水平 Y:总收入
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1)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提出货币需求函数:M = M1+M2 = L1(Y)+L2(r)
M1: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Y的函数 M2:投机性货币需求 ,是利率r的函数 3)提出流动偏好概念:指人们偏好于持有货币而不是其它资产; 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降时,货
基本概念
•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货币均衡 • 名义货币需求 实际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供给 实际货币供给 •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偏好 •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 货币层次 通货 准货币 • 法定准备金率 通货比率 •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存款派生倍数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复习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复习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

货币银行学第九章复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九章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供求均衡理论第一节货币供给理论一、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供给理论是伴随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发展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

菲利普斯(Phillips)于1921年《银行信用》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这两个现代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概念内涵。

2、直到上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各种学派再次兴起,货币供给理论再次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

其中米德(Meade)和丁伯根(Tinbergen)最具影响。

3、70年代有了更多的发展,关注:货币定义;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二、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涉及的范畴 1、货币定义。

由狭义货币转向广义货币,以及货币层次划分。

2、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A:中央银行控制与调节基础货币机制; B: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机制;C:在上述两重银行调节机制中构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机制。

3、货币供给机制的理论模型。

现代银行制度下的货币供给机制,可用理论模型表述,具体是对M1或M2层次的货币乘数加以考察与推导;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储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

4、货币供给机制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

A:由市场经济自身内在的货币需求,也即由“看不见的手”支配而形成的客观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内生性货币”,属于“内生变量”;B: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控,经由中央银行“看得见的手”操作而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外生性货币”,属于“外生变量”,也称“政策变量”。

5、政府收支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政府收支行为会否从“外生变量”角度影响货币供应?1)政府的正常收支活动不会影响货币供给,即:收入=之支出,收支平衡;收入>支出,有结余。

2)政府的货币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时,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即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A:向社会公众举债,此时即期货币总量不变,只是存款帐户货币量转移;B:向商业银行借款,也是存款货币量的转移,但是可能影响到商业银行未来的派生存款规模的变化;当然它又取决于政府资金的用途是消费性或投资性的,后者并不影响未来的货币供应总量。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架构图第一节货币需求考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注1】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注2】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要。

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的货币数量。

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1-2005年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例题2-多选题·2017年】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有()共同决定。

A.货币需求能力 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 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考点2:传统货币数量说➢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庇古提出的剑桥方程式:π=K×Y/M其中,π代表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K代表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Y代表总资源(总收入)K×Y代表真实货币需求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结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持有货币的比例越大,所需货币越多【对比】现金交易数量说与现金余额数量说的异同【区别关键所在】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相同点】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例题3-2014年单选题】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提出,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则()。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迅速变为现实货币购买力, 而且持有人不会遭受损失的能力。
2.不同的货币层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M2= M1+准货币(准货币一般指银行的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 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另一个是人们多样化资产选择行为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 影响。
(1)对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的研究
鲍莫尔和托宾从收入和利率两个方面,对交易 性货币需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交易性 货币需求不但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
乙银行
资产
负债
准备金:+160 贷 款: +640
支票存款:+800
丙银行 资产
准备金:+640
负债 支票存款:+640
银行 甲 乙 丙 丁 ┇
支票存款增加额 1000 800 640 512 ┇
准备金增加额 200 160 128 102.4

贷款增加额 800 640 512 409.6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各银行的活期存 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币只是为了保有现金,所以货币需求就是收入中用现金形式保有的 部分。
因此剑桥方程式,即:
M=kPY
人们保持在手中准备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数量,是真正的 货币需求量。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是,手持现金占总财 富的比例k、物价水平P、总财富Y。
(3)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比较
a. 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b.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作为流量进行研究,剑桥方程式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6章:货币供求与均衡(2024版)
(二)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1. 现金需要量的测算 2. 存款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3. 总体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7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 缩)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其主要内容有: 货币供给量及层次的划分;货币供给机制;货币供 给的决定因素。
四、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调整货币供给量 (二)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三)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四)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14
本章小结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收入 和资产的一种需求,也就是一种由货币需求愿 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相互决定的特殊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和 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 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一般而言,货币的非均衡或失衡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货币不足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 经济停滞增长或负增长,商品严重积压,失业率上升;另 一种是货币过多即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表现为商品不足, 物价迅速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7
案例讨论
【案例一】 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讨论题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控制流动性过剩?
【案例二】 中国的“超额”货币需求现象
讨论题
我国的超额货币需求如果合理,货币供给是否要适 应这个现实?该怎样做?
货币均衡的实质是市场上商品供给和用货币购买力表示的 商品需求之间的均衡。
11
二、货币容纳量弹性
货币供应量同货币需要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偏离 不至于引起市场物价和币值较大的波动,或者 说,两者在一定幅度内的偏离能够为经济运行 所容纳,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货币容纳量弹性, 或称为货币供应量弹性。 货币容纳量弹性(Me)的计算公式为

什么是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条件

什么是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条件

什么是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条件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定时期经济运⾏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致的状态。

那么你对货币均衡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货币均衡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货币均衡的概念理解 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的⼀种状态,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体⼀致,⽽⾮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价值上的完全相等。

2)货币均衡是⼀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致,但在长期内是⼤体⼀致的。

3)货币均衡不是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需求量⼀致,⽽是货币供给量与适度货币需要量基本⼀致。

货币均衡的标志 货币均衡的标志体现在以下⼏个⽅⾯: 1)商品市场物价稳定。

2)商品供求平衡。

社会上既没有商品供给过多引起的积压,也没有商品供给不知道引起的短缺。

3)⾦融市场资⾦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

社会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货币购买⼒既⾮过多,也⾮不⾜。

货币均衡的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调控机制。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

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①中央银⾏的调控⼿段;②国家财政收⽀状况;③⽣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④国际收⽀是否基本平衡等四个因素。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

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实现。

就货币供给⽽⾔,当市场利率升⾼时,⼀⽅⾯社会公众因持币机会成本加⼤⽽减少现⾦提取,这样就使现⾦⽐率缩⼩,货币乘数加⼤,货币供给增加;另⼀⽅⾯,银⾏因贷款收益增加⽽减少超额准备来扩⼤贷款规模,这样就使超额准备⾦率下降,货币乘数变⼤,货币供给增加。

所以,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

就货币需求来说,当市场利率升⾼时,⼈们的持币机会成本加⼤,必然导致⼈们对⾦融⽣息资产需求的增加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

《金融基础》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金融基础》第8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由于流通中还存在着赊销及以物易物现象,货币必 要量公式又进一步演化
公式
货币必要量单位纸币的价值
=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的纸币总 量
马克思的纸币流通规律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MV=PT
•M表示货币的数量 •度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 •P表示物价水平 •T表示交易总量
▪Md= K PY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货币需求理 论; 2.掌握货币供给机 制; 3.熟悉货币层次的 划分及依据; 4.理解货币供求均 衡的重要性。
1.掌握基础货币 的构成与投放机制; 2.能运用货币乘 数计算货币供应量; 3.理解体会派生 存款的创造过程; 4.能理解货币政 策。
Quality Objects [素质目标]
三、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从整体视角出发,用一个精练的数学公式抽 象了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Ms B•m
Ms为货币供给量; B为基础货币; m为货币乘数。 该模型表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共同作用于货币供给
总量,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均呈正相关关系。
视频库
纪录片《货币战争》
视频
第三节 货币供给均衡
论证三 商品与货币交换后,
入流通的
商品退出流通,黄金
论证一
马克思的货币 需求理论
却留在流通之中使另 外的商品得以出售, 从而一定数量的黄金
流通几次,就可以使
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
商品价格有多大, 论证二 出售 就需要有多少金币
来实现它
公式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的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货币供给的过程分为两个紧密相连的部分:

第八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第八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货 –3.两个方程式的差异 币 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 供 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 需 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 与 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 均 的比例。 衡
金融学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节 货币需求
• 二、传统(古典)货币数量论
货 币 供 需 与 均 衡
价值,因为对我们更有实际意义的是名义货币需要量; 二是在认定公式正确的前提下,如何确定放开物价后的 价格上涨率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金融学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节 货币需求
• 六、中国的货币需求理论
– 3. RMs= Re+ Rp+ Rv
货 币 供 需 与 均 衡
• RMs代表货币需要量增长率; • Re代表实际经济增长率; • Rp代表物价上涨率; • R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幅度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这种方法从形式上看是正确的,因为它不过是货币需要量规 律(M=PQ/V)从增长率的角度加以变形;但由于三项因素 都存在难以确定的问题(如经济增长率用什么指标?采用什 么样的物价上涨率更合适?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幅度如何确定 等); 因此,虽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具体运用难度很大。
金融学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一节 货币需求
•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货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需求 币 供 量(货币必要量)取决于流通中待售商品的 需 价格总额。 与 均 衡 ∮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 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
金融学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八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与货币均衡
货 币 供 需 与 均 衡
8.1 货币需求 8.2 货币供给 8.3 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对于货币需求,弗雷德曼最具概括性 的论断是: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 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 稳定,因而,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 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是从黄 金到摆脱黄金;从纸币到一切可称之为货 币的金融资产;从不能带来收益的货币到 可以带来收益的货币。
2. 然而,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是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
比如,2001年6月份起,人民银行广 义货币供给 M2 的统计口径中就增加了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3. 需要研究的是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应如 何纳入货币需求模型。这要求严肃的科学 论证。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1. 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 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称之为货币需求分析 的微观角度。
货币供给问题述要
1. 在剖析货币流通状态和货币政策决策中, 货币供给分析是与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 另一个侧面。
2. 如何使货币供给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仍是需要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
货币供给的多重口径
1. 货币供给包括按口径依次加大的M1、 M2、M3……进行划分的若干层次。
2. 各国的货币口径大多不同,只有“通货” 和M1这两项大体一致。
3. 便于进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 策的操作,也是一项重要要求。
外国和IMF的M系列
1.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 M3和Debt。
2. 日本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 +CD、M3+CD和“广义流动性”。
3. 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1991货币供给各 层次:M0、M2、M4、M4c和M5,没有 M1。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 财富两类。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 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 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 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 小。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 w 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关系分析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关系分析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关系分析货币的产生是为了方便交易和转移价值。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是金融市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影响着经济的总量和价格水平,因此,对于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关系的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内构成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主要是由央行进行管理和调控。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贷款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等多种手段来调节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经济中的流动性,货币过剩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不足则会造成通货紧缩。

由于货币供给的多少对整个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央行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现金储备、债务、通货膨胀率等等,来确定货币供给的大小。

二、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购买货物和服务所需的货币,也是银行体系中储户对存款的需求。

货币需求是经济中的基本需求,存在于所有的经济活动中。

货币需求具有着以下的特点:1. 货币需求与市场的经济活动有直接的关联。

经济的发展越快,购买力越大,货币需求也就越大。

2. 货币需求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

收入的提高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购买力,需要的货币也就越多。

3. 货币需求存在时间的限制。

货币需求本质上没有消费需求那样的持久性,人们可能会随时减少存款或者把存在银行的货币转移到其他的投资形式中。

三、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关系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费雪方程式来表示:M × V = P × T其中,M是货币供给,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物价水平,T是货物和服务的总产量。

该式子表达了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和货物和服务的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关系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 经济活动的水平。

随着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增加,货币的需求会相应地增加。

在经济活动较弱的时期,货币供给往往能够超过货币需求。

2. 恶性通货膨胀。

如果央行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远远超过货币需求,货币将失去价值并对经济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课件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课件
货币供给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 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
特性
货币供给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 可调控性,其规模和结构随经济 和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同时可 以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01
02
03
经济活动水平
经济活动水平越高,货币 需求量越大,从而影响货 币供给。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 利率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 • 均衡利率 •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均衡利率的
关系 • 货币政策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货币需求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 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特性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并非独立 的经济范畴;货币需求具有层次性, 包括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 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该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是由基础货 币与货币乘数共同决定的,货币乘数 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应量的倍数。
03
CATALOGUE
均衡利率
定义与特性
均衡利率是指货币市场上货币供 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利率,是货 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利率水
平。
均衡利率具有动态调整的特性, 随着币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均衡利率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 实际上由于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信 息不对称等因素,货币市场很难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和利 率水平。
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物价稳定,防止通 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经 济健康发展。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一、填空题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P228)2.在划分货币层次时,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一般是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P229)3.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

(P230)4.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即为派生存款。

(P230)5.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P230)6.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P230)7.目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体制下,中央银行发行银行券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垄断发行原则;二是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三是要具有一定弹性。

(P232)8.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P232)9.货币乘数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P233)10.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P239)11.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

(P242)M)与货币需求12.所谓货币均衡,是指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SM)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P251)量(d13.通常衡量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是否基本稳定。

(P252)二、单项选择题1.(B)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P228)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D.都不是2.划分货币层次的原则是(C)。

(p229)A.安全性 B.收益性 C.流动性 D.风险性3.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现金和存款)是由(A)创造的。

(P232)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C.资本市场 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4.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B)。

货币均衡的原理和方法

货币均衡的原理和方法

货币均衡的原理和方法货币均衡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平衡状态。

货币均衡是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均衡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和方法。

一、货币均衡的原则1. 确保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相匹配:货币供应应与经济增长保持相对平衡,避免货币供应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如果货币供应过多,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货币供应过少则可能导致经济不景气。

2. 维持货币流通的稳定性: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范围和流通方式等应该保持相对稳定。

货币的过快流通可能导致通货紧缩,而货币的过慢流通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3. 减少货币承载的资金成本:货币在经济中承担了存储和流通媒介的作用,因此需要将货币承载的资金成本降到最低。

降低资金成本可以促进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增加经济活动和交易。

二、货币均衡的方法1.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货币供应过多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贷款等方式来抑制通货膨胀。

而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贷款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和货币需求。

2. 监管货币供应:政府可以通过监管金融机构,控制其货币发行行为。

通过设立合理的货币政策和监管制度,避免国内外货币市场出现严重的波动和失控情况,维护货币供应的稳定。

3. 发展金融市场:通过完善金融体系和市场机制,增加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的供给,提高货币供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发展金融市场有利于提高货币的流动性和流通速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货币支持。

4. 宏观经济调控: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调控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减税等方式来刺激经济活动,增加货币需求,保持货币均衡。

5. 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率: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可以增加金融交易的主体和范围,促进货币的流通和使用。

同时,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也有助于形成合理的货币预期,维持货币市场的稳定。

金融学基础 第六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金融学基础   第六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六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 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 量。
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的特点:
(1)是个存量概念。特定时点和空间,社会各部门的全
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2)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 前提。 (3)不仅指现金,而且包括存款货币。 (4)既包括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也包括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
货币供给(MS),货币需求(Md),社会总供给(AS),社 会总需求(AD)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
在上述关系图中,如果有AS=AD,则有MS=Md。可见,社会总 供求的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密切相关。
四、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理论提出的背景介绍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通货膨胀成 为西方经济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出发点 • 弗里德曼继承了凯恩斯等人把货币看成 一种资产的观点,从而把货币需求当作 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察。 • 与凯恩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并不把资 产选择的范围仅限于货币和债券之间, 而是把债券、股票,以及各种实物都列 为可替代货币的资产,从而使资产选择 的范围大大扩大,并从中得出了与凯恩 斯主义者截然不同的结论。
四、银行是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的主体
(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对货币供 给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广泛吸纳原始存款,再 造派生存款投放市场,从而影响货币供 给量的。
(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主体,主要
通过调整、控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 币的能力及行为实现其在货币供给过 程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 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个别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实行零存款 准备金比率制度。 (2)作用机制: 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
2、效果和局限性 (1)效果: 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 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2)局限性: ①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 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②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 不一致。
②可用以操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 必须的规模。
再贴现政策(教材P234)
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及其机制
(1)涵义: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 率,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量,并从 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2)机制: 再贴现政策是国外央行最早使用的货币政 策工具。
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贷款 数量↓→货币供给量↓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与内容 二、货币失衡的调整途径 三、我国对均衡境界的追求
和理论探索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与内容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均衡与利率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 (四)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
扩张界限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1、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 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 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 等,就称之为均衡;货币供求不相等, 则谓之失衡。
2、用公式表示,即:Ms=Md 式中,Ms为名义货币供给量,Md为 实际货币需要量。
(二)货币均衡与利率
1、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货币均衡与非均 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 利率的作用。
2、货币供求决定均 衡利率水平 r0;或在 均衡利率水平上,货 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 到均衡状态。见图:
(三)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
1、国际收支的含义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与内容 3、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1、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 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 交易的系统记录。(教材P256)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个国家的“居 民”和“非居民”之间所有的经济 交易。
(2)特点: ①公开性,②灵活性,③主动性,④直接性。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1)优点: ①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 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
②操作可灵活安排,可用较小规模进行微 调,不致于对经济产生震动性影响;
③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 合使用。 (2)前提条件(局限性): ①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
1、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教材P244) 市场总供给AS, 是由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服 务构成,包括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 市场总需求AD, 是由指向市场的支出构成, 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2、市场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
注 意:
1)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紧密联系, 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
2)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1)优点:
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 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 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 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 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
(2)缺点: ①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②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
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 ③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 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教材P234)
1)含义和作用机制 (1)含义: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 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 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 低法定存款比率调节货币乘数,从而达 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
2)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也有明显的区 别,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 衡。原因在于:
(1)市场需求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 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
(2)市场供给要求 开放经济的均衡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 二、国际储备与货币均衡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与货币均衡
三、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一)在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 财政曾长期占主导地位
(二)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 与国家财政联系的特点
(三)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 系的理论模型
(四)隐蔽赤字和或有债务
(四)隐蔽赤字和或有债务
1、隐蔽赤字 1)隐蔽赤字与通常讲的账面赤字不 同,包括两方面: (1)账务的财政收入金额大于真实
(二)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1、当居民普遍增加现金(即通货持 有量)时,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C/D 提高;反之,下降。它与货币供 给量负相关。 2、对居民持币行为,从而对通货存 款比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 财富效应、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金 融市场稳定趋势、非法经济活动规模。
3、对企业行为从而对货币供给影响 的因素,一般主要有两方面: (1)经营的扩大或收缩 (2)经营效益的高低 4、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主要有 两种: (1)调节超额准备金(影响R/D) (2)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注意: 对乘数公式的再说明(教材P237)
的收入( 即虚收 ); (2)应由财政安排的支出而未做
安排。 2)对隐蔽赤字应正确分析和处理
2、或有债务
(1)或有债务是一个边界相当模 糊的概念,属于隐性的财政债务。 (2)国内外对中国或有债务的估 算值,差异极大。
(3)论证或有债务对货币供给的 影响时,具体的剖析非常必要,应 正确分析和处理。
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面面观 第三节 货币供给 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第五节 开放经济的均衡
注意: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和法定 存款准备金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
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教材P232~234)
1)公开市场业务的涵义及其特点 (1)涵义: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 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 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 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与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