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检验的策略与方法09-2 -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实践检验的策略与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实践检验的策略与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7ea350787c24028915fc3a8.png)
3)更换解决问题的模式
当问题获得解决的过程很复杂时,有可 能存在某个简洁的解决方案 。
例如:在登山的过程中,当我们爬到了 山顶,往往会发现我们上来的路并不 是最近的路。记住最近的路,下次我 们爬这座山时就可以直接按照最短的 路径上山了。
4)利用成果研究新问题
例:猴子掰玉米的故事
问题解决以后产生的结论具有多种功能。 它不仅是解决这个问题所产生的成果, 而且还可能是解决某个新问题的钥匙 或者绊脚石。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提出一 种试探进行观察、实验及生产等实 践检验以前,可以对该模型作一个 理性的评价。这类评价叫做前验评 价。
前验评价不是将理论或者模型与以往
比较的目的:
这种评价不是用经验来检验理论,而 是用理性的尺度来审核理论,即审 核所提出的假说或模型成立的可能 性。这种评价方式又被称为理性检 验。
例:人工合成尿素的故事
• 创造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循序发展的过程 • 大部分的问题结论都可以运用到其它问题
中去,因为问题一般都不是独立的,都是 一环套一环的。 • 例1: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电话卡的故事。 • 例2:3M公司发明不干胶的故事。
•
例3:电化学法制备纳米陶瓷薄膜的应用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开展名副其实 的创造活动存在困难,需要远见和勇气。
1)燃起激情
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 却踌躇不前时。不妨试着想想,哪些因 素可以激发你把设想付诸行动?哪些因 素可以燃起过你的激情?
表现个人
金钱
生存
得到认可
乐趣和享受
厌烦
压力和期限
害怕失败
渴望成功
不满足
紧迫感:事物的快速发展是最紧迫的促进因素。 要尽快地进行,以免自己的新设想还没有执行就 成了古董。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672278be23482fb4da4ce7.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义务教育标准中,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提出了如下规定:要求学生学会初步运用数学思维对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着手解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
一、指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选用合理的学的方法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展示出来,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信息进行观察、发现和收集,并筛选和提取数学的全部信息,同时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真思考和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收集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当需要学生对每个数学问题的信息进行整理与筛选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每个数学信息的问题,从中选出对学生自身有利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现的信息,并对这些数学信息进行评价,然后再指导学生利用有利的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还可从新旧知识的对比中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由于很多数学问题是在单个或多个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和新概念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区分,并寻找其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提出问题。
三、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辨认方向”的教学,就是创设了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辨认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课的。
让学生感觉学习方向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模拟街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探究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方向。
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
四、问题简单化和从问题中找条件。
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根据一些数据提出若干数学问题,并且有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总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c435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c.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总结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相对简单,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而有些问题则可能相对复杂,需要我们思考和采取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总结。
一、问题解决的策略1.明确问题:首先,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问题,并确保对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在明确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点。
2.收集信息:在明确问题之后,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收集相关的信息。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如阅读书籍、搜索互联网、咨询专家等。
收集信息有助于我们对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
3.分析问题: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后,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可以使用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如SWOT分析、鱼骨图、五力模型等,帮助我们全面而系统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找到问题背后隐藏的要素和关联性。
4.制定解决方案:在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始制定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能够解决问题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和情况,并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权衡。
5.实施方案:制定了解决方案后,我们需要开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分配资源,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措施得以落地。
同时,及时跟进和监控方案的执行,确保整个过程按计划进行。
6.评估结果:在方案实施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有关解决问题的反馈和经验教训,为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二、问题解决的总结解决问题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通过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问题解决的总结经验:1.保持积极态度:面对问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6ba9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1.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反思。
2. 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代数法、几何法、比较法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
然后引出今天的新课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
(二)新课讲解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含义和操作方法。
如理解问题是了解问题的关键信息,制定计划是根据问题确定解题的方法,执行计划是按照计划进行计算或推理,回顾反思是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讲解不同类型的解决策略。
如代数法适用于需要建立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几何法适用于涉及图形和空间的问题,比较法适用于需要比较两个或多个量的问题。
(三)课堂练习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情况,来评价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测试或考试的方式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2》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dc2b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7.png)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二、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定义和重要性2. 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3. 解题过程中的反思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策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和反思方法。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和反思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解题效率。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问题解决的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问题解决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会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策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解题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解题效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活跃,影响了课堂秩序。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确保课堂秩序。
部分学生对于问题解决的策略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效率上有所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实践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5ed010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2.png)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实践2023年了,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就需要掌握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实践,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了解问题作为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性格、兴趣、优点、缺点、家庭背景等。
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要了解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例如,学生在某个学科上遇到了困难,就需要通过对其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估,找到问题所在,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尤为重要。
平时可以多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感受,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在沟通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才能更好地建立起信任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教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材料。
此外,多元化的教育资源还可以包括学生社团、实践基地等方面,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实践经验和知识。
四、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学生面临问题时,一个积极、正能量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让大家一起吸取知识,并互相学习、交流。
此外,也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要成功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还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包括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合作完成某项任务,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更自信、更有创造力。
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
![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b879c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3.png)
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无论问题的大小和性质如何,我们都需要一套有效的策略和步骤来解决它们。
本文将总结一些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步骤,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应对各种问题。
一、明确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只有准确地理解问题,才能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
例如,如果你遇到工作中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确定是个人技能不足还是时间不够,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的。
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收集信息解决问题需要充分了解问题的相关信息。
通过收集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如调查问卷、网络搜索、采访等,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筛选和鉴别信息,确保所收集到的信息真实可靠。
三、分析问题在明确了问题和收集了相关信息后,接下来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瓶颈,进而为解决问题制定具体的策略和措施。
分析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因果分析、SWOT分析、5W1H分析等,在这一步骤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的方向。
四、制定解决方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是可行的、有效的,并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制定解决方案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头脑风暴、分步法、对比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创造力,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同时,还要考虑解决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五、实施方案制定好解决方案后,就需要开始实施。
实施方案需要明确执行的步骤和时间节点,分配好各项任务,并确保每个人都明确任务目标。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
六、评估和调整在实施方案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估。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46326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0.png)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相关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与策略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之中设定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设置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的制定。
1.建立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采用比较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好玩的小学数学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并熟练运用数学知识。
2.创设情境和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创设一些生动的数学情境和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准备一些小糖果,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并且在此过程中记录下来,来巩固学生的加减法知识。
3.掌握实用的解题技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离不开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常常强调,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例如,奇偶性判断法、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启迪。
4.注重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讲解具体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教学方法。
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借鉴他人的思路,并能总结自己的方法和流程。
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成对于数学概念、知识、技巧的系统化理解,并且能够在自己的思维中灵活地使用。
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从解决问题中接受挑战、不断创新的态度。
5.培养学生创造力除了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外,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不容易接受那些规章定矩的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出一些新奇有趣的数学解决问题方法,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效又有趣。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ccbba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c.png)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点,而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和探索,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方法和路径。
一、教学目标与需求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尚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方法和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设计与实践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境, 创设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求解问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解题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3. 多种方法灵活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多角度思考、多途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4. 实践操作,巩固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解决问题的视野和思路。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深入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形成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期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4a79bf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b.png)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口素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
传统的数学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的教育者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实践证明,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如何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一、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1.认识问题的方式小学生交往方式单一,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容易陷入自我固化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识问题,掌握问题的相关信息,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2.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贯彻实用主义原则,让学生学会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供数学体验和有效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与方法。
3.对解决方法的自我反思对不同解题方法进行对比,比较何种方法最为有效,这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灵魂。
此时,应当注重小学生学习思维习惯的养成,强调不断自我反思与调整,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实践散发的勇气,从而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有耐性、细心地钻研,并且学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
二、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数学教育教学策略体系。
1.多角度策略的实践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习惯,采用“拓展-提炼”—“对假象破习惯”等策略。
“拓展--提炼”策略,具体体现为教师通过科学实践与生活案例等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问题的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提高小学生的救助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而跨足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假象破习惯”策略是一个让学生认识问题的新情景,即让学生在去掉表象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破除过去的思维定式和习惯,从而能有一种深入思考的感悟。
如在数学教学上,可能会给学生一道本领非常通晓的题目,然后让他们尝试换个角度,或者说衍生一道新题目,计算过程,解法等等.2.建立适合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生性格活泼,学习过程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应当通过优化授课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3.与时俱进的课程设计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需求和要求,对课程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断更新课程设计是不可避免的。
小学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d96d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b.png)
小学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1. 引言本文档将向您介绍小学数学教案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2.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3.1 理清题意在解题之前,学生需要先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意。
他们应该明确要求、条件和所需回答的内容。
3.2 划定步骤一旦理清了题意,接下来就需要确定一系列步骤来解决问题。
这些步骤通常包括分析给定数据、找出合适的公式或算法以及进行计算等。
3.3 探索多种方法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使用不同的策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4 检查答案在得到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法后,学生需要仔细检查并验证答案。
这有助于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加深对解题过程的理解。
4. 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4.1 整体分析法整体分析法是一种将问题整体化来解决的方法。
学生可以观察给定信息中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尝试将其转化为一个可解决的问题。
4.2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经常用于反推一个未知条件或逆转一个已知条件。
通过逆向推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4.3 假设与验证法假设与验证法是一种基于猜测和验证的方法。
学生可以先假设一个可能的答案,在实际计算或验证过程中来确认答案是否正确。
4.4 分而治之法分而治之法是将复杂问题拆分成多个简单部分来进行求解。
这种方法使得问题更易于理解和处理,并能够避免学生在求解过程中的困惑。
5. 解决问题的案例分析本文档将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和应用解题策略与方法。
总结解决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本文档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具体方法。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a7efbd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8.png)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是“理清思路”。
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先理清思路,明确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当求解一个应用题时,学生可以先看清楚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和需要求解的对象,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自己构建一个解决思路,明确每一步的操作。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二是“举一反三”。
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应该思考类似的问题是否可以采用同样的解决方法。
通过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共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三是“化繁为简”。
有些问题可能看起来很复杂,学生觉得无从下手。
这时候,他们可以尝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子问题,分别解决。
通过逐步解决子问题,最终可以解决整个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来帮助他们掌握这个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四是“尝试和检验”。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来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然后,他们应该对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和检验,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引导学生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尝试和检验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五是“灵活运用”。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应该僵化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要根据问题的需求和限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种解决方法的示例和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运用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解决思路。
教师还可以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通过教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ee5f8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6.png)
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众多的问题和挑战。
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一、理解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是充分理解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问题陈述复杂或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梳理问题,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条件和限制。
可以通过画图、列式、定义变量等方式来帮助理解问题,确保在解题时不会偏离问题的本质。
二、归纳总结在学习数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记住公式和定理,更应该注重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应用场景。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之前学过的类似问题的解题思路,节省时间和精力。
同时,归纳总结也是回顾和巩固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
三、建立数学模型数学问题往往可以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问题,同时也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框架,指导我们解决问题。
在建立模型时,我们需要合理假设,简化问题,将问题的要素和中间变量用数学符号表示,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
四、寻找解题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
不同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有些问题适合使用归纳法,有些问题适合使用逆向思维,有些问题适合使用数学推理等等。
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实践和思考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思考。
单纯地掌握解题方法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实际问题中反复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数学原理,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
六、交流和合作数学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方法与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方法与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7f13e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a.png)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方法与策略探究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呢?以下是一些探究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1. 利用问题导入知识点:在开始新的知识点时,可以使用实际问题来导入,让学生
体会到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可以引导学
生寻找校园内的不同图形,并讨论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
2. 强调数学思维和解题过程: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归纳总结规律、
推理证明定理等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只注重结果。
3. 注重差异化教学: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不同,因此应该采用差异化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针对性地讲解基础概念和方法,进行个性化辅导。
4. 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环境:要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数学,鼓励学生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设计数
学游戏、数学实验和数学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在教
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自我评价中建立起自信
心和自我学习能力。
6.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演示、讨论、互动等多种
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15566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8.png)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存在困惑和不确定性。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我们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进行思考与实践,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
良好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检验解决方案,并从中得到启示。
常见的解决问题策略包括:理清思路、画图分析、列方程求解、借助模型和推理等。
三、教学方法与实践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引导与辅助,并在学生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
2.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将游戏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独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具体问题或实际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或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同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并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进行讨论与总结。
四、实践与效果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教授代数方程时,我们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方程解答问题,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练。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课件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6c4aadaa00b52acec7ca0b.png)
使用常识解决问题的案例:
• 180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在英国诞生了。机车依靠齿轮 啮合轨道前进,运行时发出吱吱的声音,而且速度不快。年仅 23岁的司炉工,史蒂芬森一直在想怎样能提高机车的速度。 “用齿轮怎么会比没有齿轮快呢?”他开始怀疑机车必须使用 齿轮才能在轨道上前进的理论。他横下心把齿轮取了下来,惊 奇的事情出现了,机车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5 至10倍,飞快地 奔向前方,既没有滑走也没有脱轨,而且还消除了吱吱的响声。 仅仅一个常识性的判断就使蒸汽机在实用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 英文courage勇气一词来源于法文cuer和把你的心放到你的努力当中去。
3)迅速开始
• 对执行计划的最大损害莫过于拖延。不 管你一直拖延的是什么,现在就迅速开 始吧。明天总是太晚。
• 计划、热情和勇气都要通过行动来表现, 一个好的设想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实现。
• 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就迅速实施吧。
4)丢掉借口
• 不把线放进水里你就别想钓到鱼。不去 尝试你就永远达不到目标。
例:韩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战术
5)抗住非议
• 有人说:“脸皮厚是上帝的礼物。”要坚定地 实现你的设想,就要有能抗住众多非议的韧力。
例1:当开普勒用椭圆而不是正圆计算天体的轨 道时,他受到了教会和权威势力的严重指责。
运算、查阅信息、交流、写作的能力。
2. 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 燃起激情 • 激发勇气 • 迅速开始 • 丢掉借口 • 抗住非议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开展名副其实 的创造活动存在困难,需要远见和勇气。
1)燃起激情
• 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踌 躇不前时。不妨试着想想,哪些因素可以激发 你把设想付诸行动?哪些因素可以燃起过你的 激情?
幼儿园数学活动策划: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幼儿园数学活动策划: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2d54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c.png)
幼儿园数学活动策划: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数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数学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为了有效地进行幼儿园数学活动策划,我们需要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指导幼儿解决问题:1. 游戏化教学: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数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可以设计数学拼图游戏、数学趣味竞赛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解决问题。
2. 实际问题情境引入:引入幼儿熟悉的实际问题情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让幼儿在购物时进行数学计算、在游戏中分配玩具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供多种解决途径: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幼儿在多样的途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对于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可以提供口算、绘图、物件计数等多种解决方式,让幼儿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进行解决。
5. 激发思维: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谜题,激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数学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故事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数学活动策划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非常关键。
通过游戏化教学、实际问题情境引入、合作学习、提供多种解决途径和激发思维等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引导和指导将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园数学活动策划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和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数学活动的策划非常重要,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更是关键。
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及解决问题易混知识点的有效教学策略
![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及解决问题易混知识点的有效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81dcc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b.png)
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及解决问题易混知识点的有效
教学策略
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自主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 处理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提炼有用的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4. 数量关系分析: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基本数量关系,例如总价÷数量=单价,路程÷时间=速度等,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5. 策略意识渗透:通过教授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一一列举等,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策略。
对于解决问题易混知识点的有效教学策略,需要根据具体的易混知识点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通用策略:
1. 对比教学:通过比较相似概念、公式或方法的异同点,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本质特征和应用场景。
2.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3. 练习和反馈: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应用。
4. 归纳总结:通过归纳和总结易混知识点的内容和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点的内在规律和应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
小学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34e16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e.png)
小学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而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是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时,首先需要理清思路。
这包括明确找到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条件,分析问题要求,梳理出可能采用的解题路线。
1. 熟悉题目在阅读题目之前,要先了解题目中所要求找到的信息或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然后逐个关键字进行仔细阅读,并标注其中已知和未知条件。
2. 定义变量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定义变量来抽象出具体情境,并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这样有助于将复杂的实际情景化简为可计算和分析的形式。
3. 画图辅助对于几何类问题或者数据分析类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辅助来更好地展示信息,并帮助理解和推导。
通过良好的图像辅助,可以提高问题理解和解决的准确性。
三、具体策略与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试错法是比较常见且灵活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
当我们遇到一个复杂或者难以直接计算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多个可能的答案,并逐个验证。
这样可以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逐渐接近正确答案。
2. 分析类比分析类比法是通过找到相似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引申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将已有解决方案应用在目标问题上,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并利用已有经验帮助解决问题。
3. 逆向推导逆向推导是逆向思维方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当要求我们找到某个特定结果时,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如果要达到这个结果,那么初始条件应该是什么?通过逆向推导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问题本质,并给出可行方案。
4. 分情形讨论对于复杂或者多变的问题,分情形讨论可以将问题化简为几个较为简单的子问题。
通过独立解决这些子问题,并最后综合得到整体解决方案,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7
3. 掌握科学检验的方法
• 进行前验检验 • 进行后验检验
ppt课件
18
1)进行前验检验
• 为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可以提出一种试探性 的理论,或建立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
• 在用模型进行观察、实验及生产等实践检验以 前,可以对该模型作一个理性的评价。这类评 价叫做前验评价。
• 前验评价不是将理论或者模型与以往的解题经 验或者事实进行比较,而是应用演绎逻辑导出 若干结论,然后作两类比较。
ppt课件
19
比较的目的:
• 这种评价不是用经验来检验理论,而是 用理性的尺度来审核理论,即审核所提 出的假说或模型成立的可能性。这种评 价方式又被称为理性检验。
• 例:盖尔曼用“八重法”推测粒子结构 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ppt课件
20
2)进行后验检验
所谓后验评价就是将理论推导出的结果同观察、实 验或生产应用的实践结果进行比较。这种评价方法, 又被称为实验检验。 例2: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的实验检验。
ppt课件
23
常识检验
• 数学上运算的结果有的可以使用常识来 检验。把它们同观测值或者可观测的在 常识上的估计值相比较。
ppt课件
24
使用常识解决问题的案例:
• 180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在英国诞生了。机车依靠齿轮 啮合轨道前进,运行时发出吱吱的声音,而且速度不快。年仅 23岁的司炉工,史蒂芬森一直在想怎样能提高机车的速度。 “用齿轮怎么会比没有齿轮快呢?”他开始怀疑机车必须使用 齿轮才能在轨道上前进的理论。他横下心把齿轮取了下来,惊 奇的事情出现了,机车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5 至10倍,飞快地 奔向前方,既没有滑走也没有脱轨,而且还消除了吱吱的响声。 仅仅一个常识性的判断就使蒸汽机在实用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
5
2. 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 燃起激情 • 激发勇气 • 迅速开始 • 丢掉借口 • 抗住非议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开展名副其实
的创造活动存在困难,需要远见和勇气。
ppt课件
6
1)燃起激情
• 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踌 躇不前时。不妨试着想想,哪些因素可以激发 你把设想付诸行动?哪些因素可以燃起过你的 激情?
• 勇气是什么?典型的解释是勇于探险,坚持不 懈,敢于面对危险、恐惧和困难的精神力量。
• 英文courage勇气一词来源于法文cuer和拉丁文 cor,这两个词都意味着“心”,所以勇气可 以阐释为把你的心放到你的努力当中去。
ppt课件
9
3)迅速开始
• 对执行计划的最大损害莫过于拖延。不 管你一直拖延的是什么,现在就迅速开 始吧。明天总是太晚。
ppt课件
25
使用特殊值检验
• 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论证解决的问题, 我们常常可以用特殊值来检验所得到的 结论是不是正确的。
例:通过使用特殊值检验几何公式。
ppt课件
26
2)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 回顾解决问题过程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 部分。
14
6)坚持不懈
• 很多时候,一个新设想之所以得以实现,其 80%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持之以恒的努力。
例1:近代化学创始人道尔顿的故事
ppt课件
15
从不服输,决不服输,永远也不认输。
——丘吉尔
ppt课件
16
坚持不懈的座右铭
没有什么比坚持不懈的毅力更重要。 才干不能比,因为没有什么比有才干而未成功的 人更普遍了。 天才不能比,尚未被公认的天才几乎就是一个笑 柄。 教育不能比,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受过教育的蠢物。 毅力和决心是万能的。
表现个人
金钱
生存
得到认可
乐趣和享受
厌烦
压力和期限
害怕失败
渴望成功
不满足
ppt课件
7
紧迫感:事物的快速发展是最紧迫的促进因素。 要尽快地进行,以免自己的新设想还没有执行就 成了古董。
不满足:不满足是另一个激发动机。英国幽默大 师克里斯托弗.莫里曾说:“高跟鞋是一位女士 发明的,因为以前她总是被人亲在前额上。”
例1:当开普勒用椭圆而不是正圆计算天体的轨 道时,他受到了教会和权威势力的严重指责。
例2:早期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创始者于1970年 要把他们的设想出售给一些大公司时,这些大 公司纷纷对他们的设想嗤之以鼻。
ppt课件
12
例3:韦格纳的 大陆漂移学说
ppt课件
13
例4:突破引力障碍的赖特兄弟
ppt课件
ppt课件
21
4.及时总结、反复实践
• 验证结果 •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 更换解决问题的模式 • 利用导出的结论
ppt课件
22
1)验证结果
• 科学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当时信以为真 的结论,包括地心说、亚里士多德的重 力说等,但最终被证实是错误的。
• 必须对问题解决过程产生的结果进行很 好的检验,才能肯定结果是正确的。
时间机器模型问世 穿梭 时空或成现实
美发射太阳帆 速度可达 光速百分之二
创造训练
太空电梯
利用干细胞 造出人血
何业东
转基因细菌生产汽油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C60
ppt课件 纳米碳管
石墨烯
1
六、实践检验的策略与方法
ppt课件2Biblioteka 创造与创新策略的基本模式图
培育动机
发
收
散 性
敛
提出问题
性
思
思
维
实践检验
维
ppt课件 分析问题
3
实践检验的策略与方法
1. 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2. 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3. 掌握科学检验的方法 4. 及时总结、反复实践
ppt课件
4
1. 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 掌握某领域的系统知识。 • 具有在某领域进行设计、制作、实验、运
算、查阅信息、交流、写作的能力。
ppt课件
压力:期限的压力也是一个激发因素。没有这一 类压力,什么事情都会变成烂土豆泥。
欲望:欲望也是一个激发动机。“你想获得成就 吗?自己去创造,去索取吧。”
ppt课件
8
2)激发勇气
• 勇气是人类首要的品质,因为其它品质都要靠 它来保证。
• 一个新设想在本质上必然具有异常性,实施它 需要勇气以承担可能失败和被拒于门外的风险。
• 计划、热情和勇气都要通过行动来表现, 一个好的设想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够实现。
• 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就迅速实施吧。
ppt课件
10
4)丢掉借口
• 不把线放进水里你就别想钓到鱼。不去 尝试你就永远达不到目标。
例:韩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战术
ppt课件
11
5)抗住非议
• 有人说:“脸皮厚是上帝的礼物。”要坚定地 实现你的设想,就要有能抗住众多非议的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