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传感器原理测量实验
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应变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应力和变形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应变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应变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测量应变的方法,以及了解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探索应变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2.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器、电桥、电源和示波器等。
首先,我们将应变传感器粘贴在被测物体上,并将其与电桥连接。
然后,通过调节电桥电阻使其平衡,记录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
3.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分别测试了不同应变程度下的应变传感器输出信号。
实验结果显示,应变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应变程度呈线性关系,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应变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在稳定状态下几乎不发生变化,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4.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应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的变化。
当物体受到应力或变形时,应变传感器内部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输出信号的变化。
其次,应变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能够精确测量微小的应变。
这使得它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结构健康监测和材料研究等。
最后,应变传感器的稳定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应变传感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信号几乎不变化,这表明其适用于长期监测和控制应用。
5. 实验应用应变传感器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桥梁结构中,应变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桥梁的应力分布,从而评估其结构健康状况。
此外,应变传感器还可以应用于材料研究中,帮助科学家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特点。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应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应变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装置,在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应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导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下的电阻变化,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源- 电压表- 电流表- 变压器- 桥式电路- 数据采集仪2. 实验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应变,从而改变电阻值的原理。
当传感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的应变片会产生应变,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间接得到外力的大小。
三、实验步骤1. 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连接到桥式电路中,调节桥臂上的电阻,使得桥路平衡。
2. 施加外力,使传感器产生应变。
3. 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桥路的电压和电流值。
4. 记录不同应变下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计算电阻值的变化。
四、实验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阻值的变化。
2. 绘制电阻值与应变的关系曲线,分析其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3.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下的电阻变化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我们可以确定其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评估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适用于各种测量场合。
然而,其稳定性和精确度仍需进一步改进。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使我们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精确度,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应变式传感器测量不同材料的应变变化,并分析其与外力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应变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度,可用于测量材料的应变变化,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引言: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物体受力时的应变变化。
通过测量应变的变化,可以得到物体受力的情况,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实验通过使用应变式传感器,测量了不同材料在受力时的应变变化,并分析了应变与外力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不同材料的样品,如金属、塑料、橡胶等。
2. 安装应变式传感器:将应变式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将传感器安装在样品上。
3. 施加外力:在样品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外力,记录应变式传感器的输出数据。
4.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不同材料的应变与外力的关系。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材料在受力时的应变变化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应变与外力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线性关系。
同时,应变式传感器的输出数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讨论:应变式传感器在测量材料应变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准确地反映材料受力时的应变情况。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应变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不同材料的应变变化,并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在受力时的应变变化,验证了应变式传感器的性能优良,并得出了应变与外力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应变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应变变化,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传感器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
2. 掌握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应用和特性。
3. 通过实验,验证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传感器是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装置。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传感器: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从而测量应变。
2. 电感式传感器:利用线圈的自感或互感变化,将物理量转换为电感变化,从而测量物理量。
3. 电容传感器:利用电容的变化,将物理量转换为电容变化,从而测量物理量。
4. 压电式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物理量转换为电荷变化,从而测量物理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装置2. 电感式传感器实验装置3. 电容传感器实验装置4.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装置5. 数字万用表6. 示波器7. 信号发生器8. 振动台四、实验步骤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使振动台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振动。
(3)观察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显示的应变值和电压值。
(4)分析应变值和电压值之间的关系,验证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2. 电感式传感器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使振动台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振动。
(3)观察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显示的电感值和电压值。
(4)分析电感值和电压值之间的关系,验证电感式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3. 电容传感器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使振动台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振动。
(3)观察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显示的电容值和电压值。
(4)分析电容值和电压值之间的关系,验证电容传感器检测原理。
4. 压电式传感器实验(1)连接实验装置,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使振动台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振动。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传感器。
它能够测量材料受到的应变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应变式传感器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实验目的•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理解应变式传感器的线性度、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性能指标;•通过实验验证应变式传感器的性能,并分析实验结果;•探索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水平下的反应特性。
实验器材和仪器•应变式传感器•桥式电路•电源•数字示波器•电阻箱•电缆和连接线实验步骤1.将应变式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保证其与测量物体的贴合度。
2.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相应的电路,使用电缆和连接线将传感器与电源、数字示波器等设备连接好。
3.打开电源,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改变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4.使用数字示波器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并进行数据采集。
5.分析所采集的数据,计算应变式传感器的线性度、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6.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应变水平传感器输出电信号0 0V100微应变0.5V200微应变0.8V300微应变 1.2V400微应变 1.5V500微应变 2.0V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水平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观察可得到传感器的线性度。
3.计算应变式传感器的分辨率,即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的最小变化量。
4.计算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即传感器单位应变水平对应的电信号变化量。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应变式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其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并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应变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结构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参考文献[1] G. R. Liu, and S. X. Han. “Strain Sensing Using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s.”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9(12), pp. 973-986, 2016.[2] T. D. Chung.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Sensors for Strain and Damage Detection.”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11(7), pp. 495-509, 2018.。
应变测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应变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应变测量中的应用。
3. 学习电桥电路在应变测量中的作用和调试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应变测量是研究材料在受力后产生的变形程度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主要利用电阻应变片和电桥电路进行应变测量。
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机械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其基本原理是电阻应变效应。
当电阻应变片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从而将应变信号转换为电阻信号。
电桥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通过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来反映应变片电阻的变化。
本实验采用半桥接法,即只将一个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
三、实验仪器1. 电阻应变片:将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用于感受物体的应变。
2. 电桥电路:由四个电阻组成,用于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
3. 数字多用表:用于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
4. 拉伸装置:用于施加拉伸力,使被测物体产生应变。
5.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用于实时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确保粘贴牢固且无气泡。
2. 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采用半桥接法。
3. 连接好电桥电路,并连接数字多用表。
4. 打开计算机,启动数据采集软件,设置采样频率和采集时间。
5. 在拉伸装置上施加拉伸力,使被测物体产生应变。
6. 观察数字多用表的读数,记录电桥的输出电压。
7. 改变拉伸力的大小,重复步骤5和6,记录不同拉伸力下的电桥输出电压。
8. 利用数据采集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电压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显示了不同拉伸力下电桥的输出电压。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电压曲线,分析应变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比较不同拉伸力下的应变-电压曲线,可以发现应变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六、实验结论1. 电阻应变片能够有效地将应变转换为电阻信号,实现应变测量。
实验一--应变式传感器
实验一应变式传感器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
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
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1、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以圆柱形导体为例:设其长为:L、半径为r、材料的电阻率为ρ时,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得〔1—1〕当导体因某种原因产生应变时,其长度L、截面积A和电阻率ρ的变化为dL、dA、dρ相应的电阻变化为dR。
对式〔1—1〕全微分得电阻变化率 dR/R为:〔1—2〕式中:dL/L为导体的轴向应变量εL; dr/r为导体的横向应变量εr由材料力学得:εL= - μεr (1—3)式中:μ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泊松比为左右;负号表示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
将式〔1—3〕代入式〔1—2〕得:〔1—4〕式〔1—4〕说明电阻应变效应主要取决于它的几何应变〔几何效应〕和本身特有的导电性能〔压阻效应〕。
2、应变灵敏度它是指电阻应变片在单位应变作用下所产生的电阻的相对变化量。
(1)、金属导体的应变灵敏度K:主要取决于其几何效应;可取〔1—5〕其灵敏度系数为:K=金属导体在受到应变作用时将产生电阻的变化,拉伸时电阻增大,压缩时电阻减小,且与其轴向应变成正比。
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灵敏度一般在2左右。
(2)、半导体的应变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其压阻效应;dR/R<≈dρ⁄ρ。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引言传感器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
应变式传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结构监测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3. 学会使用应变式传感器进行应变测量。
三、实验装置与步骤1. 实验装置:应变式传感器、电桥、示波器、电源等;2. 实验步骤:a. 将应变式传感器与电桥相连,并接通电源;b. 调节电桥平衡,使示波器显示零信号;c. 在应变式传感器上施加不同的应变,观察示波器的变化;d. 记录不同应变下的电桥输出电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不同应变下,电桥输出电压呈线性变化,且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加。
2. 实验分析: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应变与电阻变化之间的关系。
当外力作用于传感器时,传感器的材料会发生应变,导致电阻发生变化,进而改变电桥的平衡状态。
因此,通过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我们可以间接地获得应变的信息。
五、实验讨论1. 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仪器的精度等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同时注意操作的准确性。
2. 应用领域:应变式传感器在工业控制、结构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变式传感器可以用于飞机结构的应变监测,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变式传感器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应变式传感器将更加精确、灵敏,并且能够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数据。
应变式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类型,在工业控制、结构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资料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资料
摘要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Resistive Strain Gage,RSG)是一种能够产生电阻变化的应变测试仪, 它可以检测外界物体表面变化的微弱变化。
本实验是用RSG测量分摊在不同类型材料上的负荷,以及测得不同应变率特性下材料抗拉强度和塑性性质。
一、实验原理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主要原理是使用离散的电阻形成一组电路,当材料受外力变形时,表面的电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电路放大器连接到计算机上,从而记录应变变化值。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负载系统、传感器系统、圆柱体标准物体和电路放大器组成。
负载系统是一体式设计,由电机和脉冲输入装置协调运行而实现负载控制,传感器系统负责测量不同负载下应变量,而电路放大器可以放大传感器信号后输入计算机。
三、实验结果
1、应变图:实验将传感器安装于不同的标准物体上,根据负载、应变值范围和读数精度等参数设定,完成了不同类型标准物体的应变测量,获得了可靠的应变数据和应变图(如图1)。
2、材料抗拉强度和塑性性质:根据实验获取的应变数据,结合材料相关理论,可以计算出该材料抗拉强度及塑性性质,详细数据见表1。
四、结论
本实验使用电阻应变传感器,在不同类型材料上测量了负载和应变特性,获得了可靠的应变图和抗拉强度和塑性性质的实验数据。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其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技术,进一步加深对电阻传感器的了解和掌握。
二、实验原理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应变片电阻变化来检测物体变形的传感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应变,应变片的电阻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通过利用测量电桥的原理,可以精确地检测出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得到物体受力情况的参数。
三、实验步骤
1.将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连接到电桥电路上,调整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2.将被测物体放在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外力,记录下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
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物体受力情况的参数。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我们得到了物体受力情况的各项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在物体受力测试和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前景。
五、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对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研究和测试,我们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了其在物体受力测试和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改进。
六、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继续加以改进和提高。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一、引言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传感器,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物体的应变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性能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1. 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金属材料受力时会产生形变而引起电阻值的变化,从而转化成电信号输出。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表面会产生微小的形变,进而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电阻值,将这种形变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即可测量物体所受外力大小。
2. 实验仪器与材料(1)多功能测试仪(2)应变片(3)导线3. 实验步骤(1)将应变片粘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并固定好。
(2)将多功能测试仪连接到计算机上,并打开相应软件。
(3)通过测试仪对被测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外力,并记录下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值。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被测物体所受外力大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表外力大小(N)电信号输出值(mV)0 010 2.520 5.130 7.840 10.22. 数据分析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被测物体所受外力的增加,其电信号输出值也随之增加,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误差等性能指标。
四、实验结论与建议1.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进行了深入了解,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应变式传感器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实验建议(1)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被测物体表面必须平整光滑,并且应变片固定牢固。
(2)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拟合方法,并对误差进行修正。
(3)在使用多功能测试仪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操作。
五、参考文献[1] 王志勇, 马海彬, 陈明,等. 应变式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0(4):1-4.[2] 黄华, 郑海峰. 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J]. 电气自动化,2012(5):25-27.。
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对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变、应力进行了实验探究。
结果表明:通过电阻应变计所得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可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性能。
实验原理:电阻应变计是一种用于检测应变的传感器,其原理是基于应变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当电阻应变计被放置在受力的材料表面,它会随着表面的应变而产生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应变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四片电阻应变计,将其粘贴在被测材料表面,分别测量不同方向上的应变值。
实验步骤:1.制备被测材料;2.将四片电阻应变计分别粘贴在被测材料的不同方向上;3.搭建实验电路,设置电桥电路;4.对被测材料施加相应的载荷,并测量对应的电阻值;5.记录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得到被测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应变值和应力值,如下表所示:载荷大小 q1应变 q2应变q3应变q4应变1N 8.22με7.90με8.12με8.10με2N 16.42με15.81με16.21με16.18με3N 24.83με23.89με24.48με24.45με4N 33.05με31.85με32.69με32.63με5N 41.29με39.60με40.76με40.67με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应变与载荷大小的散点图,如下图所示: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被测材料的杨氏模量,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应用了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获得了被测材料受力下的应变和应力值。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电阻应变计所得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可反映出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的性能。
本实验对于深入理解材料弹性性能有很好的帮助,并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阻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响应特性。
二、实验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机械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如下:当电阻丝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长度和截面积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这种电阻值的变化与应变值呈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应变值。
实验中使用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由电阻应变片、引线、电桥电路和电阻应变仪组成。
三、实验器材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 电桥电路3. 电阻应变仪4. 拉伸装置5. 载荷装置6. 电流表7. 电压表8. 电阻箱四、实验步骤1. 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安装到拉伸装置上,确保传感器与拉伸装置的连接牢固。
2. 将电桥电路连接到电阻应变仪上,并调整电桥电路的平衡。
3. 通过拉伸装置对传感器施加不同等级的拉伸力,记录相应的应变值。
4. 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并计算应变值。
5. 重复步骤3和4,验证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响应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响应特性良好,其电阻值的变化与应变值呈线性关系。
当拉伸力逐渐增大时,电阻值也随之增大,且变化趋势与应变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
在相同的应变条件下,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较大,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线性度实验结果表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线性度较好。
在一定的应变范围内,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电阻值变化与应变值呈线性关系,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线性度。
六、实验结论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一种有效的应变测量装置,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度好等优点。
2.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结构健康监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
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应变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应变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加深对材料力学性质的认识。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应变计和杨氏模量试验仪来测量不同材料的应变值,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实验原理1.应变的概念ε=△L/L0其中,L0为未受力前的长度,△L为受力后的长度变化。
应变分为线性应变和体积应变两种,线性应变是指物体在拉伸或压缩过程中长度发生了变化,体积不发生变化;而体积应变则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体积发生了变化。
2.应变计的实现原理应变计是一种将应变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其实现原理是基于金属电阻率的变化,当金属受到应变作用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电子的通行能力,产生了电压降,这个电压降就可以用来表示应变的大小。
一般应变计的灵敏度为1με-10με,在实验中可以实现对微小应变的测量。
3.杨氏模量试验仪的实现原理杨氏模量试验仪用于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其实现原理是利用杆件在拉力或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根据胡克定律计算杆件的弹性模量。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不同长度下杆件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可以得到弹性模量值,进一步推导出杆件的应变值。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器材:杨氏模量试验仪、应变计2.实验步骤:(1)线性应变测量1)将应变计粘贴于石膏板上,并连接上测量器。
2)用夹子将石膏板固定在杆件上,保证其垂直于实验平台。
3)在试验软件中设置采样频率和测量范围,开始测量。
4)通过拉伸杆件,记录下不同拉伸长度时的应变值。
(2)杨氏模量测量1)将杆件固定在试验仪上,并通过夹子将应变计粘贴在杆件上。
2)按照一定步长分别加重质量,直到达到最大拉力值,记录下拉力和伸长量。
3)分别记录不同长度下拉力和伸长量的值。
三、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应变值及其所受拉力,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样品编号采样时间(s) 长度/mm 拉伸力/N 应变S1 5 50 10 0.0002S1 10 60 12 0.00025S1 15 70 13 0.00027通过计算不同长度下的应变值,我们可以得到分布图像,进一步了解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变变化情况。
应变传感器的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应变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应变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和测试方法,并学会利用应变传感器进行微小形变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应变传感器是一种将机械应变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常用于测量材料的应力、应变等物理量。
其基本原理是:当传感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敏感元件(如电阻应变片)会发生形变,导致电阻值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应变的大小。
三、实验设备1. 电阻应变片2. 电桥电路3. 悬臂梁4. 测量仪5. 电源6.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安装应变片: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悬臂梁的预定位置,确保粘贴牢固且平整。
2. 搭建电桥电路:按照实验要求,将电阻应变片、补偿电阻、电源和测量仪连接成电桥电路。
3. 调试电路:调整电桥电路,使电路处于平衡状态,即电桥两端的电位差为零。
4. 施加力:在悬臂梁的一端施加力,使悬臂梁发生形变。
5. 测量电阻值:利用测量仪测量电阻应变片两端的电阻值。
6. 计算应变:根据电阻值的变化,计算出悬臂梁的应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值变化:在悬臂梁施加力的情况下,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力的增大,电阻值逐渐减小,呈现出线性关系。
2. 应变计算:根据电阻值的变化,计算出悬臂梁的应变。
结果表明,悬臂梁的应变与施加的力成正比。
3. 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验值,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实验结论1. 应变传感器能够有效地将机械应变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微小形变的测量。
2. 电桥电路是测量应变的基本电路,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3. 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实验条件、仪器精度等因素,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类型的应变传感器,如压阻式应变传感器、光电式应变传感器等,比较其优缺点。
2. 研究应变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测量精度。
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报告引言:电阻应变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它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检测物体的应变情况,从而得到物体的力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探究电阻应变计的测量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电阻应变计的基本原理电阻应变计是利用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物体应变的一种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电阻材料的特性,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电阻材料会发生形变,从而导致电阻值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获得物体所受力的大小。
二、实验装置和步骤本实验使用了一台电阻应变计测量仪器,以及一根标准的金属杆。
实验步骤如下:1. 将金属杆固定在实验台上,并将电阻应变计粘贴在金属杆上。
2. 连接电阻应变计与测量仪器,确保连接稳固。
3. 通过测量仪器设置初始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 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在金属杆上,记录下相应的电阻值。
5.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阻值与力的关系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电阻值与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该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电阻值与力成正比关系,即当施加的力增大时,电阻值也会增大。
2. 电阻值与力的关系曲线呈线性关系,即符合欧姆定律。
3. 电阻值的变化量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成正比,可以通过斜率来表示。
四、电阻应变计的应用电阻应变计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结构强度测试:通过在结构物上安装电阻应变计,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物所受的力,从而评估结构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材料性能研究:通过在材料表面安装电阻应变计,可以测量材料在不同应变下的电阻变化,从而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3. 汽车工程:电阻应变计可以用于汽车零部件的测试,例如测量车轮的受力情况,以及车身的应变情况,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土木工程:电阻应变计可以应用于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监测,及时发现结构物的变形和应变情况,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 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的搭建与调试。
3. 通过实验验证应变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应变片传感器是一种将机械变形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电阻值会发生相应变化。
本实验采用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器,将微小的形变转换成电阻的变化,通过电桥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阻应变片2. 电桥电路3. 悬臂梁4. 万用表5. 数据采集器6. 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桥电路:按照实验原理图搭建自搭式单臂电桥电路,连接电源、桥臂、桥路等元件。
2. 粘贴应变片: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悬臂梁的适当位置,确保应变片与悬臂梁的连接牢固。
3. 调节电桥平衡: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即桥路两端电压为零。
4. 施加外力:在悬臂梁上施加一定的外力,使悬臂梁发生形变。
5. 测量电阻变化:利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采集,并分析应变传感器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应变效应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当悬臂梁发生形变时,应变片电阻发生明显变化,验证了电阻应变效应。
2. 电桥电路性能分析: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有效避免了电路误差。
3. 应变传感器性能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应变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灵敏度,能够准确测量悬臂梁的形变。
六、实验结论1. 电阻应变片传感器能够将机械变形转换为电信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电桥电路能够有效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变化,为应变传感器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3. 本实验验证了应变传感器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搭建电桥电路时,注意元件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开路。
2. 粘贴应变片时,确保应变片与悬臂梁的连接牢固,避免脱落或松动。
电阻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
电阻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电阻应变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它可以将物体受力引起的应变转化为电阻值的变化。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探究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
实验设备和方法实验所用设备包括电阻应变传感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
首先,将电阻应变传感器固定在待测物体上,并连接电源和数据采集卡。
然后,通过改变物体的受力情况,使用计算机采集和记录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采集的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电阻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当物体受力增加时,传感器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到传感器的灵敏度、线性度等性能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与电阻应变传感器相关的问题。
首先,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
如果安装不稳定或受力不均匀,可能会导致传感器输出的数据不准确。
其次,传感器的工作范围也需要考虑。
如果受力过大超过了传感器的承受范围,可能会损坏传感器或导致测量结果失真。
应用领域和前景电阻应变传感器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可以利用电阻应变传感器来测量材料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优化。
此外,电阻应变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和桥梁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例如,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和结构安全提供更精准的预测和控制。
此外,还可以将电阻应变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相结合,实现多参数的综合测量和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阻应变传感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实际价值。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实验报告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了解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和应用场景。
二、实验原理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阻变化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应变片的应变变化引起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应变片所受应变的测量。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特点是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等。
三、实验步骤
1.将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连接到电路板上,并连接电源和万用表。
2.通过手动施加外力,使应变片受到应变,记录下此时的电阻值。
3.重复以上步骤,记录不同应变下的电阻值。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电阻曲线图。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应变-电阻曲线图,可以看出应变片式电阻传
感器的电阻值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线性关系。
同时,我们还发现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很快,精度高,可以满足很多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
五、实验结论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是一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的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掌握了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实验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变传感器测量原理实验
车浩斌 1415118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掌握使用电桥电路对应变片进行信号调理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使用应变片设计电子秤的原理
4.掌握应变片的温度补偿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自己的语言)
1.应变片测量原理
应变片测试时,随着应变片发生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即可将这种电阻变化所测试出来从而转化对变形的测试。
2.应变电桥原理
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対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0,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应变因发生变形而导致阻值变化时,从而导致电桥的输出发生变化。
对电桥的输出的进行测量从而测试出应变的变化情况。
3.称重原理
将四个应变片贴在悬臂梁上(上下各两个,对称分布),在悬臂梁的自由端通过加所测砝码来施加向下的外力,造成梁受弯,产生弯曲应变,上测应变片电阻值增加,下测应变片电阻值减小,将四个应变片接为全桥电路,因此可以通过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来求出应变值,再由施加外力与应变的关系式可以求得外力,进而求得所测砝码的重量。
4.温补原理
当应变片所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其阻值也会相应的改变。
若原测量电桥为1/4桥,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此时在其相邻桥臂再加一个相同的应变片作为温度补偿片。
本实验采用电桥补偿法。
三.实验内容
1.测试应变称重电路的静态指标。
2.了解温度变化对应变测量系统的影响,学习温度补偿的方法。
实验问题思考:
(1)实验中温度补偿的原理。
(2)通过实验思考影响应变片测量精度的因素。
四.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4V、±12V),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称重砝码(20克/个),数字万用表(可测温)。
五.实验步骤
(1)观察称重传感器弹性体结构及传感器粘贴位置,将三芯电缆供电线一端与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相连,另一端与主机实验电源相连
(2)将差动放大器增益置于最大位置(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差动放大器的“+”“-”
输入端接地。
输出端接电压表200mV档。
开启主机电源,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模块上的“增益、调零”电位器均不应再变动。
(3)按图2.12将所需实验部件连接成测试桥路(全桥接法),图中R1、R2、R3和R均为应变计(可任选双孔悬臂梁上的一个应变片),图中每两个节之间可理解为一根实验连接线,注意连接方式,勿使直流激励电源短路。
(±4V采用主机电源上的+V0和-V0)。
图2.12测试电桥连接电路
(4)开启微机电源,调节电桥WD调零电位器使无负载时的称重传感器输出为零。
(5)逐一将砝码放上传感器称重平台(共9个砝码),调节增益电位器,使VOUT端输出电压与所称重量成一比例关系,记录W(克)与V(mV)的对应值,并将记录数据(按静态标定步骤进行正反三次循环)。
(6)做出V-W曲线。
(7)用可测温度的万用表测出环境温度大小,并记录。
(8)开启“应变加热”电源,观察电桥输出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的变化,待加热温度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值后(加热器加热温度约高于环境温度30℃),记录VOUT端输出电压值,用可测温度的万用表测出孔悬臂梁上的温度,并求出大致的温飘△V/△T,然后关闭加热电源,待其冷却。
记录数据。
(9)将图2.12中电阻R2换成一片与应变片在同一应变梁上的补偿应变片,重新调整系统输出为零。
(10)开启“应变加热”电源,观察经过补偿的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按照表2的形式记录数据,并求出温漂,然后与未进行补偿时的电路进行比较,用文字说明比较的结果。
六.数据处理
1.称重实验记录表
2. 应变片温度效应数据记录表
/
0.234/V T mv C
∆∆=︒ 3. 加温度补偿片后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记录表
/0.05/V T mv C ∆∆=︒
4. 实验滞回曲线
0.16mv/℃ 2.34mv/℃
5. 计算静态特性指标(各指标单位均为mv ) / 1.5162/dy dx mv g ==静态灵敏度S max min () 1.5162(1800)272.916FS y B x x mv =-=⨯-=
max ()/(2)100%13.332272.916100% 2.44%
H H FS y y ξ=∆⨯=÷÷⨯=迟滞误差 L L max =()/100%13.87272.916100% 5.08%H H FS y y ξ∆⨯=÷⨯=非线性迟滞误差
max(,)12.04ui di s s s ==标准偏差
3/100%312.04272.916100%
13.23%R FS s y ξ=⨯=⨯÷⨯=重复性指标
计算使用了matlab 进行辅助计算,matlab 实验代码见附录
七. 实验现象分析总结
本实验选用的是标准商用双孔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灵敏度高,性能稳定。
从实验结果来看,线性结果比较明显,有较大的迟滞误差,重复性也不是很好,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的操作和环境共同影响所致,通过经过温度补偿片补偿后的温漂与未补偿时的温漂的比较可以看出,温度补偿片对于温漂的抑制有着良好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小了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实验原理操作较为简单,需要仔细耐心的对系统进行调试,对数据进行测量。
2.4786g/mv
2.4786 X 180=446.148mv
11.51/(2x446.148)=1.29% 11.51/446.14
2.58% 14.28
14.28/446.1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