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1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

典型例题
量一量。
约( 2 )米
( 1 )米( 20 )厘米的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 米尺、卷尺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和距离,还 知道了1米=100厘米。更重要的是我们仔细观 察,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只有这样,才会学 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我们来看一看,1米里 到底有多少厘米?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 2,3,4,5,6,7,8, 9,10。这是10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续数: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即:1m=100cm
4.用米量。
(1)交流:如果让你用米尺量物体的长 度,你要怎样量?
(2)讨论:尺子如果不够长,应该怎么办?
(3) 小 结 : 量 比 较 长 的 物 体 的 长 时 , 一 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直尺的 0刻度对齐物体的—端,尺子要放平放直。 尺子不够长,量一次作一个记号,再用尺 子接着量,然后把量的结果加在一起,就 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合作探究
1.认识米。 刚才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去量黑板的长 度,我们发现很不方便。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2.感受米。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 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度大约是1 米。 拿一把米尺,看看1米 有多长。
3.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1 米 1厘米
再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学习目标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和用米量课件(共23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2认识米和用米量课件(共23张PPT)

2.在圆圈里填上“>”“<”或“=”。
3厘米 < 3米 20厘米 < 2米
1米 >10厘米 1米 = 100厘米
1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情境导入
1. 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是( )。 2. 举出3个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 3. 估计一下你手里的铅笔有多长。
情境导入
左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1.生活中的1厘米和1米的比较。
厘米
1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 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探索新知
2.在米尺上寻找1米和1厘米的关系。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00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 1米=100厘米
探索新知
小试牛刀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当堂检测 易错辨析
2.比一比,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50厘米 50米 100厘米 5米 15米
50米>15米> 5米> 100厘米> 50厘米
辨析:长度的大小比较,除了看前面数字的大小外, 还应该看后边的单位。
当堂检测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选题源于教材P9第8题)
课堂总结
测量较长的物体时要用“米” 作单位。 1米=100厘米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4题,第10页练习一第9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习题。
(1)数学书长26米。
( 厘米 )
(2)灯管长50厘米。 (3)房间高3厘米。 (4)字典厚6米。 (5)大树高8米。源自()( 米)
( 厘米 )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年级上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二年级上第 2 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长度单位来测量各种各样的东西。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今天呀,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先让我们来想一想,什么时候会用到米这个长度单位呢?比如说,我们量教室的长和宽,量操场的长度,这些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来量就不太方便啦,这时候米就派上用场啦。

那到底什么是米呢?老师这里有一把长长的尺子,它的长度就是 1 米。

大家可以看一看,感受一下 1 米有多长。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记住 1 米的长度,我们来做一个小活动。

请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看看大概几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 1 米呢?(小朋友们进行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发现大概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接近 1 米。

那现在大家闭上眼睛,在心里记住 1 米大概有多长。

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小朋友们开始寻找)有的小朋友发现,教室的门宽大约是 1 米;还有的小朋友发现,黑板的宽也大约是1 米。

大家都很棒,找到了这么多大约1 米长的东西。

那如果要测量更长的距离,比如从教室到操场的距离,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卷尺来测量。

卷尺上有米的刻度,我们可以根据刻度来读出测量的长度。

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把卷尺,大家来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看看是多少米。

(小组开始测量)在测量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把卷尺的起点和终点对齐,尺子要拉直,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才准确。

测量完教室的长和宽,我们再来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看看自己有多高。

(小朋友们测量身高)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了教室的长和宽,也知道了自己的身高。

那你们能说一说,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其实呀,1 米等于 100 厘米。

那为什么 1 米等于 100 厘米呢?我们可以想一想,1 米的尺子上有 100 个 1 厘米的小格,所以 1 米就等于100 厘米。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1单元 长度单位-第2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1单元 长度单位-第2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的重要性和应用场合。

2.掌握实际生活中使用米量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米的改成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二、教学重点1.认识米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掌握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米和其他长度单位的关系。

2.运用米量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板书工具3.实际米量和长度单位测量工具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第二步:概念讲解1.介绍米的定义和常见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米和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第三步:示范操作1.展示不同长度单位的物品,并引导学生用米进行测量和比较。

第四步:练习检测1.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练习,运用米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测量。

2.老师巡回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第五步:反馈总结1.老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强调米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对米量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六、课堂延伸1.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际生活场景的问题,要求运用米量进行解决。

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中剩余的问题。

2.回家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并用米进行表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掌握好米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如有不理解之处,请积极向老师请教。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如测量身高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米”的用法。
3.创设问题情境,如“小明家的客厅大约有多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有哪些?”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1米等于多少厘米?”,“用米量一个物体需要哪些步骤?”等。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3.通过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米”的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的教学案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和用法,能够用米量物体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和计算。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结合实物演示、操作实践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也要注重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如测量身高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我们将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引入这个概念,然后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来加深理解。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人教版的教材,具体是第一单元的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

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米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用米来量物体,以及如何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米的基本概念,学会用米来量物体,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米的基本概念,学会用米来量物体,以及熟练地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难点主要是让学生们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我会准备一些米尺和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

学生们需要准备自己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引入米的概念。

比如,我会让学生们用米尺来量一下自己的座位到讲桌的距离。

2. 讲解: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用米来量物体。

比如,我会出示一个长为3米的绳子,让学生们用米尺来量一下这个绳子的长度。

4. 换算:我会讲解如何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

我会给出一些换算题目,让学生们来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米的基本概念,用米来量物体的方法,以及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自己的米尺来量一下家里的家具,比如床、桌子、椅子等,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答案:2米50厘米、3米20厘米、4米1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引入在引入米的概念时,我使用了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用米尺来量一下自己的座位到讲桌的距离。

这个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米的长度,并且能够让他们亲身体验到用米来量物体的过程。

在实践活动中,我需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以及他们对于米的概念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 用米量》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 用米量》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学习内容】:课本第4页。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

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认识米用米量”展开教学,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米的基本概
念及米的量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认识米的基本概念,掌握米的量的计算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米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学
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米的概念,培养学生测量米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准确测量米的长度。

四、教学准备
•板书准备:书写“认识米用米量”、“1米”、“米”等关键词。

•教材准备: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通过数学小游戏“比一较长”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

2.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米,了解米的外形和概念。

3. 学习
•对1米进行具体测量,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米的长度。

•通过示范和学生练习,掌握米的量的计算方法。

4. 拓展
•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米的应用场景,如米量加减等。

5. 巩固
•布置作业:让学生测量家中柜子的长度,并用米的单位写出测量结果。

六、课后反思
此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米用米量,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米的基本量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米的概念理解仍有欠缺,需要加强巩固和练习。

七、延伸阅读
•《数学教育杂志》,作者:XXX
•《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作者:XXX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设计,希望学生在认识米用米量方面能有所收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0+10-1=19(米) 答:接好后的绳子长19米。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 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作业1:完成教材P8练习一。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 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 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估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
2.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联系,知道 1米=100厘米。 (难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 2.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 3.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8厘米。
×

我来!我来!
这是一把学生尺, 长20 厘米,谁愿 意用它来量一量 黑板的长?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只量两次就量完了, 黑板有两个尺子的长。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上找一找, 有没有1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 度大约是1米。
用字母(m )表示。 (2)把你的两臂伸平,两手间的长度大约是 1(米)。 (3)在米尺上看一看,1米里有(100)个1厘米,也
就是1米=(100)厘米。
4.有一根竹竿,用2米长的尺子量了2次后,竹竿 还多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2+2+1=5(米)
答:这根竹竿有5米长。
5.把两根长 10米的绳子连接起来,打结处长 1米 ,接好后的绳子长多少米?
点拨: 带单位的数比较
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而不能只比较 数字的大小。
1.量一量,填一填。(选自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大约( )支长1米 大约( )根长1米
2.在合适答案后的 里画“√”。(选自教材P8 练习一第4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认识米

第2课时认识米课时内容教材第4页例4、例5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米及厘米和米的关系。

难点: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学情预设】预设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预设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师:同学们复习得不错。

现在请你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课件出示)学生上台测量。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学情预设】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师:那同学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认识米)设计意图: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用厘米量较长的物体的不便利,进而认识到引入较大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为本节课学习米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认识米。

师:拿这把米尺试试。

【学情预设】师生合作,很快量出了黑板的长。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等,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米可以用“m”表示。

(板书)师:想一想,1米有多长呢?(课件出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师:同学们把带的卷尺拿出来,先找出1米的长度,再与老师的米尺、黑板上的1米长的线段比一比,看它们的长度是相同的吗?同桌合作在卷尺上找出1米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学情预设】相同。

2.用米量。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的身高是比1米多,还是比1米少,多多少厘米?少多少厘米?来量一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米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2课时,认识米。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米的概念,学会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米的长度单位概念,能够用米来测量物体的大小,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米的长度单位,学会用米来测量。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用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找到物体的起点和终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米尺、直尺、绳子等测量工具,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书本、桌子等,供孩子们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一些物体的长度,然后我会向孩子们介绍米的长度单位,并示范如何用米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米尺来测量教室里的物品长度,并在测量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米测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用米尺测量一下自己房间里的床、书桌、门等物体的长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由于每个孩子的房间大小和家具尺寸不同,所以答案会有所不同,但都需要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来表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米的长度单位,是否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

对于那些还没有掌握的孩子,我会个别进行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用米来测量身边的事物,延伸课堂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米的长度单位概念米是长度的一种基本单位,它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

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米的长度单位。

例如,我会拿出一个米尺,让孩子们触摸和观察,了解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

我还会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如书本、桌子等,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米的长度单位。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认识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认识米
通常用“米”作单位。
拿一把米尺,看1米有多长。
【解题点拨】图中小朋友用黑板擦来量 黑板的长度,需要量许多次,这样量太 麻烦了,所以需要一个更大的量。比 “厘米”大得多的单位是“米”,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米尺的长度 正好是1米,量布、长绳等物体一般用 米尺。
☆动脑练一练4 比较大小。 1米 ○ 90厘米。(填“>”或
“<”)
【例5】爷爷用一根10米长的竹竿量 水塘的深度,竹竿露出水面部分是4 米,水塘深多少米?
【解题点拨】此题是实际测量题,即 用竹竿测量水塘的深度。因为竹竿的 长度是10米,竹竿测量时露出水面的 长度是4米,看不到的部分就是水塘的 深度。所以用减法计算。
【规范解答】用卷尺正确测量时,将 卷尺的“0”刻度对准黑板的左端,黑 板的右端对着的卷尺刻度是几,黑板 的长度就是几米或几米几厘米。
【解题心得】测量很长的物体时用卷 尺比较方便,测量时,要将卷尺的“0” 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卷尺要绷紧拉 直,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的刻度是多 少,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
【规范解眼 睛处;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等。
【解题心得】米尺能量的长度正好是1 米。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
☆动脑练一练1 在合适的答案后打“√”。
【例2】(教材P4)在米尺上看看1米
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解题点拨】从米尺上看,1米里面有 100个1厘米。
【规范解答】1米=100厘米
【解题心得】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或计 算时,如果单位不相同,首先要统一 单位。
☆动脑练一练2 看图填空。
【例3】怎样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度, 大约有多长?
【解题点拨】 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需要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一单元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课题第二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认识米和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和运用新知,灵活、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探究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联系,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1米长的绳子(若干根),5米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学习单等。

教学媒体选择PPT、图片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教室的黑板有多长,谁愿意上来量一量?指名学生拿自己的学生尺在黑板上量。

一名学生用学生尺测量时,其他学生会观察发现,学生尺太短了,需要多次移动尺子进行测量,而且移动时,前后衔接不是很准确。

师:他量得非常认真。

你们觉得这样测量的方法怎么样?学生展开评价,有的认为好,也有的认为太麻烦。

教师以倾听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会想到用更长的尺子测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认识米]【设计意图】将教科书P4例4的活动作为导入新课的一个问题情境,当学生觉得用学生尺作为工具测量黑板的长度有困难时,可顺势提出是否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来测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

二、实践体验,认识1米1.认识米尺。

师:(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也就是长度是1米的尺子。

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就快多了。

来,咱们一起来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教师演示测量过程,学生观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米 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米 用米量-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米用米量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认识米用米量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章节为《认识米用米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米的基本概念,学会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

具体内容包括:米的长度单位概念、米的换算关系、用米量物体的长度、米与厘米的转换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米的长度单位概念,了解米与厘米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米与厘米的换算关系,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重点:掌握米的长度单位概念,学会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厘米尺、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尺、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有不同的长度。

2. 知识讲解:讲解米的长度单位概念,介绍米与厘米的换算关系。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米与厘米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例题讲解:用米尺测量教室里的桌子长度,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米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用米尺测量教室里的其他物体长度,如椅子、黑板等,并记录下来。

6.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成果,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表扬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米的长度单位概念、米的换算关系、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米尺测量家里的床长度、书桌长度,并记录下来。

2. 作业答案:床长度为2米,书桌长度为1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米的长度单位概念,学会了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上第1单元“长度单位”的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初步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学会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长度单位的需求,到认识米,再到用米进行测量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计量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知道长度单位是用来度量物体长短的;二是初步学习了使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具备了一定的测量经验;三是通过生活实际,学生已经能够感受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对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可能还不够熟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米”,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计量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米”,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长度单位的需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学会使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教学手段: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米”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
2.正确使用米尺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结合实际情境,运用米来测量长度,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实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让学生感受到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用米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3)教师示范测量,学生跟随操作,学会正确使用米尺。
3.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与拓展:
(1)学生分享测量心得,总结测量方法。
(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课后作业: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测量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毫米的概念,并掌握了简单的长度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米”的概念和用米量长度,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拓展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可能会在单位换算和实际测量操作上遇到困难。因此,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实际测量中,如何避免误差?
(3)如何快速地进行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用米尺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结果。
例如:测量课桌的长度、宽度,计算黑板的面积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即认识米和用米量这一部分,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人教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单元的第二个课时,即认识米以及用米量。

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学会用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米的长度单位,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二是培养学生用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三是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米与厘米的关系,以及用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米尺、直尺、厘米尺、测量工具等,以及一些实际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实际的长度情景,如教室的宽度、桌子的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 米的长度单位介绍:接着,我向学生介绍了米的长度单位,讲解了米与厘米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3. 实际操作:然后,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米尺和直尺测量教室的宽度和桌子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4. 测量练习:在学生掌握了测量方法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些测量练习,如测量书本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以巩固学生对米的理解和掌握。

5. 空间观念培养: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一些物体按照长度进行排列,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了米的长度单位、米与厘米的关系、用米作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等关键信息,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

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

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

(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0-1=19(米) 答:接好后的绳子长19米。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 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米。
1米
1厘米
比我一们比来,看你一这觉看是得,这1米厘1是和米1厘米。。 米里之到间底有有什多么少关厘系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我继们续一数起:来10数, 2一0, 30, 40,
数50:, 610,, 720,, 830,, 940,, 100。 5,6,7,8,9, 110米。=这1是001厘0厘米米。
知识提炼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小试牛刀
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选自教材P4做一做)
1 判断:1米<99厘米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 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只比较 了数的大小而忽略了长度单位厘 米和米的不同。
×

我来!我来!
这是一把学生尺, 长20 厘米,谁愿 意用它来量一量 黑板的长?
拿这把米尺试试。 这样量太麻烦了。
只量两次就量完了, 黑板有两个尺子的长。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上找一找, 有没有1米。
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 度大约是1米。
点拨: 带单位的数比较
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而不能只比较 数字的大小。
1.量一量,填一填。(选自教材P8练习一第3题) 大约( )支长1米 大约( )根长1米
2.在合适答案后的 里画“√”。(选自教材P8 练习一第4题)
比1米长 √ 比1米高
比1米短
比1米矮 √
比1米长 √ 比1米短
3.填空题。 (1)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可以
第2课时 认识米和用米量
1.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 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 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估测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
2.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联系,知道 1米=100厘米。 (难点)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长度单位? 2.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 3.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3厘米、8厘米。
用字母(m )表示。 (2)把你的两臂伸平,两手间的长度大约是 1(米)。 (3)在米尺上看一看,1米里有(100)个1厘米,也
就是1米=(100)厘米。
4.有一根竹竿,用2米长的尺子量了2次后,竹竿 还多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2+2+1=5(米)
答:这根竹竿有5米长。
5.把两根长 10米的绳子连接起来,打结处长 1米 ,接好后的绳子长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