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提取与概括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6d40163dbed5b9f3f90f1c92.png)
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 远镜之一。 •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回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 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 课题和研究工作。 • 3.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的粮价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水平 可能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 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专题一: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中考命题规律:
•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 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中考中常见的语言运用题,它要求考生 在读懂材料之后,把最核心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有机组合,并要求简 明扼要。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新闻报道,所答内容都有字数限制。 信息提取与概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信息捕捉筛选能力和语言归纳概括 能力。出题的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 内容;将新闻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看似是三种题型,实质是一样 的,都需要将材料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其中拟标题的要求相对要更 高一些,需要更加精练和简洁。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 (一)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 (一)](https://img.taocdn.com/s3/m/21090d2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f.png)
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一)中考复习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和图文转换在中考语文考试中,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比较重要的考查内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内容。
一、信息提取信息提取是指从复杂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思维、语言和阅读交互作用的能力,也是理解文章、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考中,考生要通过阅读完篇文章,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回答问题,需要准确、迅速地从大量的文字中获得重要信息。
为了提高信息提取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训练:1.提高语言素材和语感。
语言素材、语感的积累是信息提取的基础,需要从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去积累。
2.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先阅读全文,了解其大意和主旨,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各个部分。
3.注重字句的理解。
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需要把握文章的重点细节,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结构,提取出文章的关键信息。
二、概括概括是通过对文章主旨、内涵和信息的总结表达出来的简明扼要的表达形式。
在中考中,概括往往是以一到两句话表达出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中心思想。
概括需要考生具备强大的语言表达和信息提取能力。
为了提高概括能力,考生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2.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快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3.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精炼出有力的概括语句。
三、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指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或者表格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出文章的意思和观点。
在中考中,图文转换通常会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某些内容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以展现出更为直观、图像化的信息。
为了提高图文转换能力,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1.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把其转化为表格或图表的形式。
2.注意表格和图表的设计,清晰明了,要求准确、规范、好看。
3.进行多练,多看,多思考,提高概念抽象和图形思维的能力。
总之,信息提取、概括和图文转换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05f3a31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b.png)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考点一:信息提取与概括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方法:①抓关键段。
(总括段,总结段,承上启下段)②抓关键句。
(中心句,段首总起句,段尾总结句,段中过渡句,设问句)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逐段概括,合并归纳)二、概括段落内容答题方法:①抓中心句,直接概括。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②分析文段层次,抓语言标志。
(关联词,指代词,顺序词,特殊标点符号)③组织语言表达,抓规范答题。
(准确,全面,简洁)三、筛选提炼信息答题方法:①审题干要求,锁定有效文段。
②根据疑问词,锁定有效词句。
③组织语言表达。
(准确,全面)四、辨析信息正误(选择题)常见设错类型:①偷换概念。
②表述夸大或缩小。
③混淆或然、必然。
④混淆已然、未然。
⑤以偏概全。
⑥因果颠倒。
⑦张冠李戴。
⑧误划类别。
⑨无中生有。
答题步骤:①对照选项,寻找相关语句。
②比较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
③判断选择。
例题:1、(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一”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谢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边的总括句密切相关。
2、(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中考语文 综合性学习类 考点6 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中考语文 综合性学习类 考点6 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614ce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6.png)
一、信息提取 1.审题,找到题干关键词,明确方向。 2.依据关键词,回归材料,找到对应的句子。 3.提取句子中的关键字词或短语直接作答。
二、信息概括 1.提取中心句法。如材料有中心句,则主要内容一般集中于中心句,
此时可用中心句作为概括句子的主体,再根据材料中其他内容适当补充。 2.关键词组合法。如材料无中心句,则去除材料中描写或阐释的文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低碳生活可以减缓温 室效应的扩大化。
2.(2022·湖南株洲)语文课代表准备给全班同学推荐一套丛书:“大家 小书”。请根据以下介绍,简要概括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不超过 40 个字)。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 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 丛书既有经过时间考验的名家著作的重版,也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了 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普通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所 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 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 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 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
【注意】①遵守字数要求;②尽量用原材料中的词语;③组合材料时, 尽量不用修饰语;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1.在“低碳生活,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 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 绍的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 605 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每天损失可耕地面积 3 万公顷,损失雨林面积 5 700 公顷,减少动植物 物种 100~200 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 60%正处于不断退化 的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 每粒粮食等,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 化。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3a8e0c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5.png)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呈现在各类文体的现代文阅读习题中,是体现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征。
所谓的“提取”,就是直接从本文中寻找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不需要进行加工、归纳,只需要原样呈现即可。
而“概括”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抽象、转化、归纳、概括。
提取和概括作为考生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但是在具体阅读实践中,情况不容乐观。
考生在提取时,常常不由自主地对筛选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或者是提取不完整、或者是提取偏差。
在对文本信息概括时,常出现直接摘录原文,不加以整合处理;概括语序混乱;概括选词不够恰当,概括缺乏精准性……文本信息提取及概括的基本方法1.直接摘录法直接摘录法,就是从文本中直接寻找重要的信息词,这些信息词能够符合信息摄取的基本要求,反映特定对象或事件的重要特征、主要过程、关键价值等。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对文章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有一个宏观、全面的把握,知晓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内容的重点,然后圈画出最能表现原文信息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中作进一步筛选,提取出最能反映材料重点内容的关键词。
一般而言,文章的重要信息可能集中在中心句中,也可能分散在各个语段中,甚至是以比较隐秘的方式存在于语段之间。
我们要快速找到中心句,去掉枝叶(修饰语),保留枝干,然后在枝干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确定。
文本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赵 亮管价格低于正常水平,决定对多家中国公司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
该案是迄今外国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最大案值的案件,涉案中国钢企达90余家。
(二)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往往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这就是反倾销税。
它通常由受损害产业有关当事人提出出口国进行倾销的事实,请求本国政府机构对该项产品价格状况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与程度进行调查。
参考答案:提出事实、请求调查、调查证实、征收反倾销税。
2.改写拼接法改写拼接法,就是在信息加工时,对原文中重要的信息词予以保留,对原文描述性的信息或者概括不到位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
2024河南中考语文复习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新闻类+材料类)
![2024河南中考语文复习之信息提取与概括(新闻类+材料类)](https://img.taocdn.com/s3/m/8262deb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5.png)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类型二:比较标题优劣
真题讲解
(2024•《解析与检测》)下面两个标题中,哪一个更适合于本则新闻材料?
请简述理由。
题型:比较标题优劣
目前,有20家左右的省会城市电视台都有一两档自称为“金牌节目”
的综艺节目,各地方台也或多或少“跟风入市”,砸钱做综艺、搞真人秀,
但真正值得一看的节目却寥寥无几。‖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收获了观众“零差评”,被追捧为“综艺节目的一股
清流”。
与标题一有关:何人+何事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真题讲解
清华大学教授发文点评说,如今越来越多没营养的综艺节目占据了市
场的主体,而《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节目,这
幻灯片的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15字。
暗示解题技巧:按照时间顺序提炼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题型一】单则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真题讲解
【汉字源流】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 地点/事件1
地点/事件1
今约8 000年,是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在安阳殷墟发现的
(2024·郑州一模)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答案】 选B。理由: ①B项中的两句表达的意思与我 们的感悟一致(能体现户外研 学的价值),更符合语境; ②末句结尾的“堂”与小诗第 二句的“章”押韵,更符合诗 歌的特点(读来更朗朗上口)。
专题九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高频考点)
作业
《精练册》P13——1题 P15——1题
信息提取与概括-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
![信息提取与概括-202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be18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4.png)
03 信息提取与概括【复习目标】:(1)了解掌握信息提取与概括类的基本题型。
(2)掌握这类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复习重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复习难点】:运用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复习方法与步骤】: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语文阅读能力、思维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考查时,以主观题为主,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要求提取、筛选相关信息,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归纳要点。
【方法指导】一、信息提取题1.摘录法。
不少选段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比较概括的,有的甚至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
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只要把其中概括性的语句摘录出来,并适当加以组织就能得到答案。
2.删除法。
即删除与语段的中心关系不大或比较具体的内容。
这就需要对语段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提取,最后确定应该删除的内容。
3.概括法。
所给材料如果是记叙性材料,可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进行概括;如果所给材料是说明性材料,那就找出说明对象,概括其主要特征;如果所给材料是议论性材料,可概括其中心论点。
4.合并法。
对于一则材料而言,可以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对于多则材料而言,先概括每则材料的信息,然后进行归纳合并。
5.替换法。
在读懂语段之后,设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语段内容,如果觉得这个概括恰当,就把它作为备选答案。
二、如何拟定新闻标题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醒目、概括。
在具体拟写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抓住关键句、特征句。
即抓住新闻中概括性。
判断性较强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分布在新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结的开头或结尾部分。
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判断性、概括性的句子。
2.注意限制条件。
拟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如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其他限制条件,也要审清题目,按要求去落笔。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五步骤”1.阅读材料,明确题意。
2.抓住重点,品味分析。
3.概括内容,提取信息。
专题17 语言运用2.课时二 信息提取与概括PPT语文课件
![专题17 语言运用2.课时二 信息提取与概括PPT语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a74f700c22590103029d5e.png)
“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举行
类型2 材料探体的语境,要 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筛选提取相关信息,并用准确简明的 语言加以表述;或提供几段综合性的材料,从中探究出共同的结论。
2.(2019•襄阳)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 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 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主席 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 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 掌。
课时二 信息提取与概括
01备考全攻略
类型1 概括材料内容
概括材料内容有以下方法: 1.提取中心句法。提取材料中的中心句进行总结浓缩。 2.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概括形成答案。 3.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4.推论法。寻找材料中的关键句子,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 5.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
02课堂变式练
1.(2019•吉林)依据下面材料,概述中国通讯方式的发展状况。 【材料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材料二】
【材料三】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大大提高了通讯水平,也 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今,中 国互联网开始进入5G时代。5G网络将带来高速率、低延时、可靠安全的增 强型网络服务。 示例:中国的通讯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古代,通讯以书信、烽火、传语 等为主;20世纪以来,我国逐步进入了电子通讯时代,通讯变得愈加方便与 快捷;1994年接入互联网后,通讯水平大大提高;进入5G时代后,中国通讯水 平将更高,通讯将更快更安全。
2024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专项08_信息提取与概括
![2024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专项训练专项08_信息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2ec894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1.png)
专项八信息提取与概括知识梳理◆【考试题型】1、阅读全文,用简洁语言概括写了一件什么事?2、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段——第××段的内容。
(或写了几件事)3、内容理解。
如:2023年湖北武汉中考:读第三段,说说“原始的生命状态”指的是什么?◆【答题模式】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解题方法』:在文章中圈画出的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圈画过程中注意将具体人物细节转化为概括事件。
温馨提示:将在文章中圈画出的要素进行组合,注意在组合的过程中注意逻辑性、简洁性。
尽量不带有具体人物细节,尽量不要使用修饰语,尽量使用材料中出现过的词语。
『答题模式』:①“(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②“什么+怎么样”2、概括文章的多件事『解题方法』①确定答题范围(是全文还是某几段)②理清文章层次(讲了几件事)③简洁作答(谁+干什么)3、给范例进行概括该类题型是题型2的变式,解决的关键是仿照范例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分析范例有什么特点,然后仿照例子进行概括结构+内容。
例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儿子得知真相很愧疚。
分析:时间+人物+事件+心理模仿:步入社会,儿子找到工作很高兴。
4、内容理解『解题方法』(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哪个人物,哪件事或哪个时间段)(2)信息定位:通读文章,浏览大致内容,圈出重点,找出答题区域。
(3)抓关键词:紧抓题干关键词,分析题意和文意。
(4)总结概括:解答原因类题时,信息要点要回答全面,语言要流畅,要条理清晰,因果有序。
针对训练一、阅读《花香中的外婆》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香中的外婆①还未踏进小院,就嗅到了温暖空气里淡淡的花香。
循着花香走进院子,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外婆。
②清晨柔和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叶,稀稀疏疏地落在外婆身上,只见她那一头银白色的发丝泛着粼粼的光,被暖风撩起又落下。
这位眼角溢满笑意的老人,正幸福地侍弄着她那些宝贝花。
见我走来,她才缓慢地放下手中的浇水壶,笑着对我说:“今年的花开得真好。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和概况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和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31444a265ce050876321387.png)
语言实际运用之——信息的提取及概括方法一:提取中心句法例1: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方法二: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例2: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方法三:分层归并法。
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例3: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
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方法四:点示要素法。
是用最简洁的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一个词的形式来点示。
例4:说说文段中介绍了麦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况。
“挑战者”号上的七名宇航员中,有一名来自新罕布什尔州中学的女教师麦考利夫。
她是一名来自民间的航天飞机乘员,是从l万l千名报名应征的教师中选出来的。
她为参加这次飞行接受了120个小时的宇航训练。
她准备在轨道上向她的学生讲授“太空课”。
方法五:整体归纳法。
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例5: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信息。
信息提取与概括
![信息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855cc82f6c85ec3a87c2c595.png)
·新课标
例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部分有利条 件,请简要概括。 材料一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 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材料二 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他们走南闯北, 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 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新课标
答题指导
对于材料性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我们在解答时,可以从以下 三个方面入手: 1.审清题目,弄清材料。首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命 题者的意图,再通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也就是找出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意义、作用等基本信息。 2.分析材料,提炼信息。采用“人物+事件”或“事件+如 何”的格式概括标题或内容。如果是多则材料,要找出它们的关 联性,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3.整合要点,准确表达。材料间是因果关系的,要先写主要 原因,再写其他原因;材料是同类的,先写共性(相同的),再写 个性(不同的),语言简洁准确,不超过规定字数。
·新课标
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不超 过20字) 昨日,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 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 要 数 据 : 截 至 2010 年 11 月 1 日 零 时 , 全 市 常 住 人 口 为 5500307 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 1004741 人 ;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 1.3万人。据全省第六次全 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 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
·新课标
►
类型五 图表概括型 例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图,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总体上在逐年增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总体上在逐年加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75d606a04a1b0717ed5dd40.png)
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篇一: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技巧】《语文课程标准》:“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新闻信息的筛选与提炼题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这类试题频繁出现于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
考查方式:处理新闻、概括内容、提炼观点、图表表述、给事物下定义……涉及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说明性语段信息提取、议论性语段信息提取、图表信息提取。
例题解析记叙性语段信息提取:人(物)+地点+时间+事件中考试卷中信息提取类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题型二:新闻内容的概括【例1】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今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湖北日报》创刊60周年。
在2月6日至3月15日《湖北日报》开展的形象人物评选活动中,聂海胜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
这次旨在以人物彰显媒体品质的评选活动,得到广大读者的积极支持。
经热心读者手机短信、网络投票等方式推荐,襄樊籍航天英雄聂海胜以其责任、理性、坚毅的品质以及巨大影响力最终脱颖而出。
参考答案:聂胜海当选《湖北日报》形象人物【例2】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限15字以内)欧盟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5天,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
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参考答案:随身听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题型三:给新闻拟标题【例1】给下列这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2个字)据介绍,世界数字图书馆包罗万象,从图书到各种档案都有,资料质量非常高。
它按时间、地点、主题和捐助机构等内容提供搜索和浏览服务。
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概要
![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b668a2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d.png)
信息提取概括题 谈论性质语段概括。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
一个好专心机的人简洁产生猜忌,于是会把 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观察石
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骸骨,
复原其奇妙微笑。
假设材料的陈述对象不止一 个,则针对不同的陈述对象分 别提炼概括。
例如4: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20字以内〕。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古籍籍中, 仅“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 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专员业不人过员10人;各 地图书馆、博物馆保藏的古籍文献古共籍计文3献000万 册,残损状况也相当严峻,亟待抢救性修复, 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修总复共人还才不到百人,以这 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 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 据了解,本次“警察开放日”活动内容包括多项精彩的警 务技能表演,表演的有勇敢善战的特警,有边防、消防的 部队精英,以及屡建奇功的警犬,还有由特警队展现的惊 心动魄的反劫持演练。
• 本次“警察开放日”活动的重头戏,是首次上演远程视频 实战指挥演练。据介绍,这是目前警队中最先进的实战装 备演练,每个行动参战队员都装备了卫星定位,无线视频 传送,同步通话等尖端科技,指挥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指 挥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斗。
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 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
八十中学 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
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
现代文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方法
![现代文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afdcc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5.png)
现代文信息提取与概括的方法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我们受益匪浅。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量急剧增加,信息的抽取、提取和概括均成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
信息抽取技术指的是从文本中抽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提取技术指的是分析文本,抽取文本内部的相关信息,获取文本中的语义。
信息概括技术旨在分析文本的内容,综合分析后,进行总结,以更加清晰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更多的信息。
传统的信息抽取技术大多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如从文本中抽取实体技术(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关系抽取技术(relationship extraction,RE)等,它们主要依赖于语言模型。
此外,近年来还有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新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等,它们可以从文本中抽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文本聚类,以及寻找文本中的特征。
信息提取技术是一种分析文本内容,提取相关信息和挖掘文本中的潜在信息的技术。
特别是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使我们可以设计出更为精细化的深层结构,从而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抽取结果。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模型驱动的方法和模型无关的方法。
模型驱动的方法根据文本的语义,从而设计出一个模型,分析文本的意义,挖掘文本内容的关键信息。
而模型无关的方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通过聚类算法,从文本内容中抽取信息,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信息概括技术是一种将多个源文本进行总结,以清晰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更多信息的技术。
信息概括技术主要分为文摘技术和摘要技术。
文摘技术旨在提取文本中的关键句和段落,消除冗余信息,实现信息提炼;而摘要技术旨在自动生成文档的摘要,从而实现信息概括。
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摘要技术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它使用一个简单的网络结构,但具有非常强大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可以从源文本中自动提取重要信息,从而实现自动文摘。
初中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信息提取与概括
![初中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信息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0cb9cd5b05087632311212a6.png)
初中中考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信息提取与概括课标目标: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能力目标:能阅读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文字材料或图表、漫画等材料中捕捉信息,读懂信息,得出结论。
(《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语文》)过程和方法: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
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或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这类文本的含义,要特别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要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指导学生谈看法和建议。
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热点新闻的意识,使之对热点新闻能持有自己的评价态度。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用材料里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复习重点: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信息提取与概括一、解答思路1、细致审题标示关键词语,切忌遗漏要点2、确定区间找准信息区间,锁定信息来源3、筛选整合直接摘录语句,提取关键词语,利用全文结构(总分结构:抓中心句;并列关系:关键信息会分散在各个层次中,要整合归纳;递进关系:重要信息主要在最后的层次中),重视归纳整合二、归纳概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取中心句法。
注意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
2、整体归纳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注意抓关键词句及反复出现的词句。
3、组合要素法。
用最简洁的文字采用近乎一个词加一个词再加一个词的形式来表示。
4、分层归并法。
理清层次,提取要点,概括层意。
同时注意:1、字数要求。
信息提取与概括
![信息提取与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b1bd679df90f76c661371ad3.png)
5、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 把你探究的结果 写在下面方格中。(不超过15字) ① G20杭州峰会:国际舆论的关切与期待(2016年7月6日
人民网) ② G20杭州峰会:世界期待新里程碑(2016年5月29日《国
际观察》) ③ 合力绘就创新增长蓝图(2016年5月19日《人明日报》) ④ G20杭州峰会:为何值得世界期待(2016年4月9日《人
民日报海外版》)
G20杭州峰会受到世界瞩目与期待。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并简述理由。 新华网2016年6月24日讯 受冷空气南压影响,6月24日
凌晨4时左右,甘肃肃北、阿克塞县遭受大风沙尘暴袭击。 当日早8点,肃北县城天昏地暗,尘土弥漫,能见度较低,
(2016河南)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3分)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 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
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
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
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 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 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示例一: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从整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印 象深刻,有吸引力。
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1.请为下则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d0a4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2.png)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方法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我们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并将其整理成有条理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和总结。
一、主题词法主题词法是一种常用的信息提取方法。
通过识别关键词和主题词,我们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主题词通常是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词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将主题词标出,并在文章阅读结束后将其整理、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将“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主题词标注出来。
然后,我们可以将每个主题词下的相关内容整理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条理的总结。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二、关键句法关键句法是一种通过筛选关键句来提取信息的方法。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寻找其中陈述最重要观点或论点的句子,并将其摘录下来。
摘录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并将其归纳和总结。
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句子:“均衡的饮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这是文章中一个陈述主要观点的句子。
我们可以将这个句子摘录下来,并在文章结束后根据这些关键句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章的重点内容。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方法。
它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出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在使用思维导图法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个中心主题词来标注思维导图的中心。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将相关的主题词和论点用分支的方式连结到中心主题词上。
最后,我们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结构整理、归纳和总结文章的要点。
四、图表法图表法是一种通过制作图表来整理、归纳和总结信息的方法。
图表可以是表格、柱状图、饼图等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信息的关系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身份、性别、来历、训练情况、 航行计划。
1.细读材料,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 2.结合文中的关键词语或关键语句来进行 概括。 3.组织语言进行概括。第一步是“筛选信 息”,根据题目要求去粗存精、去次留主, 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挑选出 来;第二步“整合信息”,综合、归纳、概 括相关信息,使之符合题目要求。 要忠实于原文,尽量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转 述信息。
考点梳理与归纳
• 一、给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 二、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 三、从若干材料中提取多项信息
典型例题
A.拟写新闻标题
解题要领:
1、人物(或事物、单位)+干 什么(或怎么样)
2、不加标点符号,看清字数要 求。
(2011•湖南省邵阳市)给下面一则新 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 北京时间6月4日,2011年法国网球公 开赛在罗兰加洛斯展开女单决赛。中国 金花李娜以2:0战胜卫冕冠军、意大利 名将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她创造了历 史,成为首位捧起法网女单冠军的中国 人。罗兰加罗球场第一次奏响中国国歌。 李娜夺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
• 答案:低碳生活”指以节 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 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 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 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 (2011•四川省资阳市) 阅读下边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5分) •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 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地震引起东京 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 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 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反应堆散 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 受核辐射污染。 •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 日本警察厅说,截 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 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 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 万栋。 • 用简略的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B.概括一句话新闻
解题要领:(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等要素)
1、人物(或事物、单位)+何 时何地干什么(或怎么样)
2、要加标点符号,注意字数要 求。
(2011•浙江省湖州市)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2分)
【材料】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武 汉硚口区街头唱了十几年《生日快乐》的洒水车,开始 改唱起《歌唱祖国》等红歌;河南师范大学把红歌请进 了食堂,学生们在食堂里一边听红歌,一边进餐;井冈 山兴建丁一座“红歌广场”,掀起了红歌传唱的热潮; 湖州开展了 “走进美丽乡村,唱响经典红歇”话动;革 命圣地延安、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多个城市也都开展 了百万群众唱红歌活动。
.示例1:我区集中销毁非法烟花爆竹。 示例2:我区在宝顶镇集中销毁非法 烟花爆竹。
典型例题
• B.材料探究题:
解题要领:提炼各自中心, 求同存异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 “低碳生活”。(2010年重庆)
•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 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 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 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 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 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 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 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 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 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 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 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 减碳。”
•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 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 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 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 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 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 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 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 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 式。
【答案】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 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近日从区安监局获悉,我区将收缴的非法烟花爆竹 在宝顶镇进行了集中销毁。 为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运输、储存、销售 等违法行为,确保烟花爆竹零事故,区打非办组织公安、 安监等部门对2014年以来收缴的总价值40余万元的非 法烟花爆竹1307件、组合烟花988组、土爆竹5件进行 了集中销毁。 区安监局提醒广大市民,春节即将到来,请市民到 正规审批的网店,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安全文明 燃放、遏制火灾的发生,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 (选自《大足日报》)
示例1:(为迎接建党90华诞,)全国各地开展唱红 歌活动。 示例2:红歌唱响祖国各地(大江南北)。
c.写作新闻导语 解题要领:(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怎么样、为什么等六要素)
1、五个“W”+一个“H”
即Who(何人)、When(何时)、 Where(何地)、What(何事)、 Why(为什么)、以及一个 “H”:How(怎么样)
•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 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 “低碳生活”。(2010年重庆)
•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 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 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 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 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 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 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 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 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 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 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 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 减碳。”
参考答案: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
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
方法二: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 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
题目2 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
小型蚁
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 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 中型蚁 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 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 大型蚁 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 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 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 方法三: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 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 方法四:整体归纳法 。理解材料, 抓住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 方法五:点示要素法。是用最简洁的
文字,用近乎一个词加上一个词再加上 一个词的形式来点示。
方法一:提取中心句法
题目一: 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 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 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目前由美国国 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它们在距离 地面大约12000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 运行。每颗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 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地球上任何地方 的接收器随时都可以收到4个以上卫星的 信号。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这些信 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进速度。
参考答案:三种蚂蚊筑巢的不同方式。
方法三: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 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大意。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 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 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 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 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 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 落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 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 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 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参考答案:冬天的萧条景象和初春的生机勃勃
2、要加标点符号,注意字数要求。
请在横线上填写上导语
----------------------------------------------------------------------------------------------------------------- -------------------• 为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运输、储存、 销售等违法行为,确保烟花爆竹零事故,区打非办 组织公安、安监等部门对2014年以来收缴的总价值 40余万元的非法烟花爆竹1307件、组合烟花988组、 土爆竹5件进行了集中销毁。 区安监局提醒广大市民,春节即将到来,请市 民到正规审批的网店,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 安全文明燃放、遏制火灾的发生,确保生命和财产 安全。 • (选自《大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