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编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中国高铁作为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

1997年,中国开始筹备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天津高速铁路。

这条铁路全长117.8公里,是中国第一条铁路的里程里程。

该铁路于2008年建成通车,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北京至天津高铁的成功运营,中国高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8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相继建成了包括上海至宁波、广州至深圳在内的多条高速铁路。

这些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城市间的行车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

2010年,中国正式宣布启动“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规划。

这一规划包括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杭高铁、沪宁高铁等四条纵向高速铁路,以及沪昆高铁、广深高铁、沈大高铁、济南至青岛高铁等四条横向高速铁路。

这一规划的实施,使中国高铁网络进一步完善,连接了更多的城市。

2011年,中国高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首次实现了中国高铁出口海外。

中国与泰国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2014年,中国高铁迎来了一个里程碑,中国首列自主研发的高速动车组“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

这一里程碑的实现,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2016年,中国高铁再创新高,中国最长的高速铁路——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

这条高铁全长2298公里,横跨中国多个省份,将北方和南方连接在一起。

2018年,中国高铁再次出口海外,中国与马来西亚签署了“中马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合作建设马来西亚首条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长、最快、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络之一。

中国高铁的发展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便利和舒适的出行体验,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中国高铁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中国高铁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将继续推动中国高铁网络的扩张和提速。

同时,中国高铁还将继续走向世界,为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服务。

烛照未来: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烛照未来: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烛照未来: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这一典型的国家成就,内蕴着特殊的交通科技史价值,也孕育着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此前,新中国成立后的近60年间,中国铁路长期在低速中徘徊。

铁路发展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004年起,长足发展。

到2017年3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也吸引了世人的眼光。

中国高铁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从积累、引进和自主创新,从国内走向国外,都堪称世界奇迹。

高铁史的光辉,烛照着交通科技的未来。

1.技术研究基础中国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实际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铁路主管部门在1990年的《铁路“八五”科技发展设想——先行计划》中提出,要重点组织“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论证,并于1991年经国家批准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国高铁启动了科研攻关;1990年,铁路主管部门正式立项,下达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模式和规划的研究”科研课题,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

同年铁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提交全国人大会议进行讨论,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提出高速铁路兴建计划。

2.技术引进期(2004-2008年)2003年6月28日,铁路主管部门在一次研讨会上正式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路线方针,并发表了纲领性文件,详细分析了走跨越式发展路线的原因、内容、目标和主要任务。

跨越式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机车车辆装备的现代化,二是建设发达的铁路网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

2004年6月17日,为配合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铁路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公开招标,招标共分7个包,每包20列动车组,包括1列原装进口车,2列散件进口并在国内完成组装,以及17列国产化列车。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我国高铁发展简史我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 High-speed),简称我国高铁,是指我国境内建成使用的高速铁路,为当代我国重要的一类交通基础设施。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我国高速铁路是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含预留)以上、列车初期运营速度每小时200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网由所有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以上新线和部分经改造后设计速度达标每小时200千米以上的既有线铁路共同组成。

至2019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建设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64年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20世纪80年代,经原我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我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

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我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建设历程试验阶段1990年至1991年期间,我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提出分期分段兴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的建设理念,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

1991年,《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发布,设计“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独立研发我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

12月28日,广深铁路启动准高速化改造,成为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工程。

同一时期,原我国铁道部组织专家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

1994年,我国科学界、工程学术界对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兴建高速新线”“改造提速旧线”两种方案产生分歧,致使该项目被搁置。

12月22日,广深铁路完成准高速化改造,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160千米/小时。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崛起的发展历程由于高铁装备在技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普铁等行业发展,使我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据绝对份额,更在国际市场有所斩获,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成为全球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5年底,我国高铁装备产值达4000亿元左右,高铁总里程达到1.9万公里左右,是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总和的近2倍。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实现了高铁列车自主设计、制造、调试的完整链条,在线路工程、列控系统、牵引供电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达到世界领先。

在品牌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享誉全球,其中CRH380A型动车组保持着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高铁运行试验速度纪录,其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和轮重减载率等高速列车的三项最重要安全指标,全部优于国际标准,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高铁列车之一。

在人才方面,培养了一批高精尖人才和团队,成为未来二三十年引领我国乃至世界高铁装备发展的核心智力资源。

在产业链方面,形成了涉及机械、冶金、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条,如一辆高铁动车组上的4万个零件通过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600多家企业供应。

在市场方面,世界轨道交通领域巨头——中国中车已经将国内市场完全占领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

在标准方面,2014年我国颁布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等55项铁路技术标准,主持了10项国际铁路联盟、9项国际电工委员会铁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已成为国际高铁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此外,由于高铁装备在技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普铁等行业发展,使我国企业不仅在国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据绝对份额,更在国际市场有所斩获,提升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2003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如何建设高速铁路、以什么样的标准建设高速铁路等问题达成了初步共识,并于1990年底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启了建设京沪高铁的预研。

简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摘要:
一、中国高铁的发展背景
二、中国高铁的关键技术
三、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四、中国高铁的国际影响力
五、中国高铁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国高铁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显现,交通运输压力不断加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将发展高速铁路作为国家战略,启动了一系列高铁建设项目。

二、关键技术
中国高铁在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如轨道技术、列车控制技术、供电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突破,使我国高铁在运行速度、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三、快速发展
自2008年开始,我国高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短短几年时间内,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迅速扩大,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这不仅大幅提高了
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通勤效率,还进一步拉动了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

四、国际影响力
中国高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广泛好评。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高铁技术逐渐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印尼、俄罗斯、欧洲等国家纷纷引进中国高铁技术,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五、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中国高铁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铁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交通运输事业的共同发展。

总之,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发展之路。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1、预备阶段1998年bai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du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zhi了研究dao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

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

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

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时。

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 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扩展资料: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

中国高铁发展历史

中国高铁发展历史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那个时候,中国政府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国内铁路交通的速度和效率,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经济需求。

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启动了一项名为“8万公里铁路网”的计划,旨在扩大铁路运输的规模和能力。

1997年,中国启动了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天津高速铁路,时速达到了200公里。

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国建造了一系列高速铁路,覆盖了国内许多城市,如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

2007年,中国推出了CRH(“中国高速铁路”)品牌,成为中国高铁的代名词。

CRH系列列车使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

2010年,中国开通了全球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了北京和上海两个经济中心城市,全长1318公里,最高时速达到了350公里。

随后,中国陆续开通了多条高速铁路,如京广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等。

到2021年,中国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超过3.5万公里,成为全球最大、最快、最先进的高速铁路网之一。

中国高铁的发展为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推动作用。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在中国建设一条高速铁路连接京津冀地区,并于1997年开始建设京津城际铁路。

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于2008年正式开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开始大力投资发展铁路交通,建设更多的高速铁路。

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

据报道,截至2021年,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总长度已达到3.3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以上。

中国高铁的发展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铁路车辆制造、铁路信号系统等。

中国的高铁技术也逐渐成熟,一些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也被引进到其他国家。

总的来说,中国高铁的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展现出中国政府的决心和实力。

未来,中国高铁的发展还将继续,不断提升其安全、舒适、便捷、快速的特点,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选择。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
2010年,徐兰高铁郑西段、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高速铁路里程超过其他国家
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运营速度达到350公里/小时
2012年,哈大高铁、京广高铁全线建成
2015年,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全球领先阶段
2015年至今
2015年,高速铁路里程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
阶段
时间范围
主要事件与里程碑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2007年
1997年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2007年前,高速铁路网络仅有少数几条线路,运营速度不高
高速发展阶段
2008年-2015年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设计武广段建成
2017年,高速铁路运营速度达到400公里/小时
2024年,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雅万高铁等海外项目建成通车,中国高铁技术实现“走出去”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2010年12月03日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

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英文回答: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Stage 1: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0-2007)。

In 1990, China bega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In 2003, the 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 China's first high-speed railway, was completed and put into operation.This stag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hina's subsequent high-speed railway development.Stage 2: Rapid Development (2008-2016)。

In 2008, China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By 2016, the total length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lines exceeded 22,000 kilometers, becoming the world's longest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This stage witnessed the rapid expansion and maturity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technology.Stage 3: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2017-Present)。

中国高铁崛起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崛起的发展历程

中国高铁崛起的发展历程中国高铁崛起的发展历程自2008年首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开通以来,中国高铁发展迅猛,成为了世界上高铁建设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高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断刷新着各种世界纪录。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中国高铁崛起的发展历程。

2008年:京沪高铁开通2008年6月30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这条线路全长1318公里,连接北京和上海两个国家级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线之一。

京沪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9年:中国独立研发高速列车CRH380A投入运营2009年12月3日,中国独立研发的高速列车CRH380A正式投入运营。

这列列车最高时速达到了38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商业列车之一。

CRH380A的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2010年,中国高铁总里程首次突破1万公里。

这一里程数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领先的。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已经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2011年:中国高铁“走出去”2011年,中国高铁开始“走出去”,向国际市场输出技术和服务。

中国高铁成功中标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项目,并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了高铁合作项目。

2012年:中国第二条横跨长江的高速铁路——武广客专开通2012年12月26日,中国第二条横跨长江的高速铁路——武广客专正式开通运营。

这条线路全长1068公里,连接武汉和广州两个重要城市,是当时全球最长的悬索式桥梁——世界第一跨悬索桥武汉长江大桥上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2014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2014年,中国高铁总里程首次突破2万公里。

这一里程数已经超过了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总和。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复兴号”投入运营2015年4月21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列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目录一、建设背景 (2)二、建设历程 (2)2.1 探索试验阶段 (2)2.2 发展成熟阶段 (4)三、建设成果 (5)3.1高铁技术 (5)3.2速度记录 (6)3.3 营业里程 (7)3.4客运流量 (8)一、建设背景邓小平乘坐新干线高速列车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64年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至此,高速铁路正式进入中国大众视野。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面临运输能力不足困境,列车行驶速度低于120千米/小时,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经原中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

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截至1990年,世界高速铁路行车速度目标从原160千米/小时提高到200千米/小时以上,部分国家高速铁路上列车试验速度已超过400千米/小时。

同一时期,中国人口总数量已达11亿人,仅有5300多千米铁路承担全国70%以上货物周转量和50%以上旅客周转量;其中,中东部地区铁路6条干线铁路承担全国铁路80%客运量,日均使用能力缺口50多万人次、缺少旅客列车220余对,部分列车超员100%以上;全国客运列车平均旅行速度40千米/小时以内,客货运输能力互相制约矛盾严重。

二、建设历程2.1 探索试验阶段•90年代的广深铁路1990年至1991年期间,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提出分期分段兴建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的建设理念,以广深铁路为准高速化改造试点线路,并优先选择在京沪线京津段和沪宁段设计高速铁路。

中国专家还提出“高中混跑”“货中有客”观点,建设可供临时快运货物列车行驶的高速铁路,既有线仍保留客运。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我国高铁发展历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

高铁的发展历程

高铁的发展历程

高铁的发展历程
高铁是一种高速列车,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6年,中国铁道部在广州进行了国内首次高速列车试验,车速达到了200km/h,这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的起步。

1998年,中国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铁。

2003年,第一条高速铁路成功通车,车速达到了200km/h。

从此,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7年,中国宣布建设高速铁路网络,计划到2020年铺设3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线路。

2010年,中国推出时速达到380km/h的“复兴号”高速列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商业运行高速列车。

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复兴号”高速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自主设计、制造和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高速列车建设的领头羊,高速列车已经成为中国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高速列车将继续迈向更高的速度和更广阔的领域。

- 1 -。

新中国高铁发展史

新中国高铁发展史

1964年10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开幕的前9天,各方贵宾云集在东京至大阪新干线东京站9号站台。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通车剪彩仪式在此举行。

凌晨6点钟,随着发车铃声响起,在人山人海的送行人群的欢呼声中,首发车“光1号列车”从东京发往新大阪,“光2号列车”从新大阪发往东京,全程515.4公里,共有13个站,用时4小时,最高运营速度达200公里每小时,平均运营时速128.85公里。

第二年,东海道新干线进行了一次提速,东京至大阪的最短旅行时间被压缩到了3小时10分钟。

铁路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诞生了。

1978年10月22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两个月,邓小平率团访问了日本。

访日期间,邓公试乘了日本的新干线,乘坐期间,身边的工作人员问他:“怎么样,乘新干线以后有什么想法?”邓公说:“我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更适合了,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现在谈论中国高铁的源头,往往都会从这个故事开始。

当时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运营时速仅为43公里。

1994年6月10日至12日,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沪高铁上马,中国也组织了一个类似于新干线说明会的研讨会——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战略讨论会。

在这次会议上,京沪高铁的“建设派”与“反建派”,“轮轨派”与“磁悬浮派”进行了一次大亮相,堪称中国高铁的一次“华山论剑”。

从1994年到1998年,“反建派”占据优势。

直到1998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9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4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报告,他提到了京沪高速铁路,并提出京沪高速铁路是否可以采用磁悬浮技术。

这次院士大会之后,京沪高铁“反建派”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建设派”的声音成为主流。

接下来,中国工程院组织了3次专题研讨会,对磁悬浮方案和高速轮轨方案进行比较论证。

2003年1月4日上海磁悬浮线路项目正式开始商业运营,这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项目,线路全长29.863公里,运营时速430公里,全程只需8分钟。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简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探索高速铁路技术。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在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动车组、线路设计、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创新。

二、线路建设与扩展
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发展堪称世界之最。

从最初的京津城际铁路,到如今覆盖全国的庞大高铁网络,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线路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市不断增加,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性高速铁路网。

三、动车组制造与升级
我国在动车组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动车组。

同时,动车组的升级换代也在不断进行,以适应更高的运营速度和更好的乘客体验。

四、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升
在运营管理方面,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列车运行的智能化管理。

在服务提升方面,我国高速铁路注重乘客体验,提供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如网上订票、自助取票、车站服务等。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也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与许多国家在高速铁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共同研发、建设高速铁路项目。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高速铁路组织的工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全球高速铁路的发展。

六、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
在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方面,我国高速铁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从列车检修、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预案,以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高速列车发展史

中国高速列车发展史

中国高速列车发展史
中国高速列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中国铁路总公
司开始研发高速列车技术。

2007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线——京沪
高铁正式开通。

从此,中国的高速列车开展迅猛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国铁路在高峰期迎来运输高峰,高速列车运营速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四川汶川5.12地震后,高速列车的
运输能力迅速得到验证。

2010年,中国自行研发的时速达到350公里高速列车——“复兴号”开始试运行,在2017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016年,中国首条“智能高铁”——郑州至新郑机场专线开通。

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总长度超过3万公里,所有的地级以上城市都有高速铁路贯通,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的行政区域。

同年,“复兴号”在青藏高铁上开通,中国成功实现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
原区域运行高速列车。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中国高速列车的运营速度和运
输能力还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中国高速铁路(China High-speed Railway),简称中国高铁,是指中国境内建成使用的高速铁路,为当代中国重要的一类交通基础设施。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中国高速铁路是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含预留)以上、列车初期运营速度每小时200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由所有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以上新线和部分经改造后设计速度达标每小时200千米以上的既有线铁路共同组成。

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建设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1964年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运营高速铁路。

1978年,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高速铁路因此正式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面临运输能力不足困境,列车行驶速度低于120千米/小时,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经原中国铁道部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受限于当时经济科技以及市场环境,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需分阶段进行,先完成常速范围内的列车提速和扩编组,直至21世纪初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才有可能新建高速客运专线铁路。

同一时期,广九铁路广深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提速至160千米/小时,成为中国发展准高速铁路的择优试验线路。

截至1990年,世界高速铁路行车速度目标从原160千米/小时提高到200千米/小时以上,部分国家高速铁路上列车试验速度已超过400千米/小时。

同一时期,中国人口总数量已达11亿人,仅有5300多千米铁路承担全国70%以上货物周转量和50%以上旅客周转量。

其中,中东部地区铁路6条干线铁路承担全国铁路80%客运量,日均使用能力缺口50多万人次、缺少旅客列车220余对,部分列车超员100%以上。

全国客运列车平均旅行速度40千米/小时以内,客货运输能力互相制约矛盾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新编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2010年12月03日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

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

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

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

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

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

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

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

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

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

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

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1月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高速铁路1.2万公里以上。

2008年,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主要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四纵”:一是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全长1318公里,贯通环渤海和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北京,武汉,广州,深圳(香港)高速铁路,全长235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三是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全长1612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高速铁路,全长1650公里,连接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地区。

“四横”:一是青岛,石家庄,太原高速铁路,全长906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二是徐州,郑州,兰州高速铁路,全长1346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三是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全长1922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四是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高速铁路,全长2264公里,连接华中、华东和西南地区。

同时,以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地区、江汉平原、湘东地区、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高速铁路,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2004年4月,中国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问题,形成了《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提出加快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总体要求“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其中引进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技术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帷幕就此拉开。

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在论证建设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对世界高铁技术的追踪可能还要早一些。

但是,中国高铁发展的真正起点是在2004年,以中国国务院召开的两次关于铁路的重要会议并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与《研究铁路机车车辆有关问题的会议纲要》为标志。

经过紧张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大批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2005年6月11日,石家庄至太原铁路高速铁路开工,设计时速250公里,这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第一条开工建设的高速铁路。

2005年6月23日,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这是中国第一条长大干线的高速铁路。

2005年7月4日,北京至天津城际铁路开工,这是中国第一条高速城际铁路。

……中国铁路跨入高速时代2006年11月10日—16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综合牵引试验。

试验数据表明:中国铁路已经掌握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250公里的整套技术,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正式实施,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等既有繁忙干线大量开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

这标志着中国铁路一举进入高速时代。

中国铁路提速后,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

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货运量、总换算周转量分别达到15.25亿人、33.2亿吨、33118亿换算吨公里,比2002年分别增长44.4%、62.6%、60.6%。

——旅客运输产品优化。

在大城市群内和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间大量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增开一站直达和夕发朝至列车。

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较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前普遍压缩一半以上,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250公里,提速铁路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达到5分钟。

——货物运输产品优化。

丰富列车运输产品,开行5000—6500吨级重载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以及货物直达列车、双层集装箱列车和行包专列。

提速铁路货物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达到6分钟。

——运营管理技术创新。

建立了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体系,在运输管理模式、固定设备维修、动车组检修运用、调度指挥、客运服务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运营管理技术实现重大创新,实现了中国高速铁路安全可靠、运营有序、服务优质、管理一流。

——调度指挥水平提高。

适应“和谐号” 高速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和大密度开行的模式,开发并广泛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全面实现了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

——设备维护安全可靠。

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检测列车每10天对固定设备进行一次综合检测,日常采用轨检车、探伤车、网检车等先进检测设备进行不间断检查检测。

——检修基地设施完善。

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六大动车组列车检修基地和39个动车组列车运用所,负责动车组列车的高级修程检修和日常维护检修。

——客运服务以人为本。

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满足乘客多样化需求。

自主设计开发了适应大客流量、响应时间短、系统安全性高的综合客运服务系统,推行自助化、智能化服务,列车保洁、餐饮实行专业化管理。

在对既有铁路干线实施提速的同时,建设新的高速铁路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经过紧张的施工建设,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新建的高速铁路陆续投入运营。

——北京至天津城际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起点站为北京南站,终到站为天津站,全长120公里。

2008年8月1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0分钟,列车最小追踪间隔为3分钟。

令人振奋的是,2008年6月24日,CRH3型“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试验运行中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

这条铁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全面贯彻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

大量采用“以桥代路”,桥梁长度占到线路总长的87%,不仅大大提高了线路基础稳固程度,有效减少了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土地。

“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全部采用再生制动。

北京南站、天津站设计了超大面积的玻璃穹顶,在各层地面还做了透光处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

在铁路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了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既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又绿化美化了沿线环境。

对全线的桥梁、站房、雨棚、站区等建筑,首次进行了“景观设计”,力求与既有建筑和谐相融。

安装了声屏障,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为形成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之后,两地“同城化”效应明显,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

起点站为武汉站,终到站为广州南站,全长1068.6公里。

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运营时速350公里,列车直达运行时间3小时08分钟。

全线共设18座车站,正线大中桥691座、隧道226座,桥隧比例达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