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89f52f1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6.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巨匠,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灵魂人物。
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直面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用文字揭示人们内心深处的困惑和不安。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更让人们在思想上受益良多。
今天,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先生的伟大。
鲁迅先生敢于直面社会问题。
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剖析了人性的扭曲和堕落,这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的残酷和丑恶。
他在《狂人日记》中写道:“在这个世界上,当你站在社会的角度的时候,一切东西都显得如此阴暗,只有你为谁去努力,才使你感到真实的光。
”鲁迅先生用尖锐的笔触表现了社会的冷漠、无知和残忍,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鲁迅先生注重批判思维。
他的作品批评了封建思想和傲慢自大的态度,鞭挞了伪善和虚伪的行为。
他在《阿Q正传》中写道:“凡事都不能认真,那是我们中国人的特长。
……因为他轻易活在自己的幻想里,所以无论压迫得怎样,似乎总还能自在,总是“自动自发”的,很独立。
”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批判,鲁迅先生让人们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一些不良习惯的危害。
鲁迅先生关注民族文化。
他在《狂人日记》中提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断香之文化。
”他认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残缺和扭曲,失去了原有的精髓和创造力。
他呼吁人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优秀的以往,同时也要勇敢地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艺术作品。
他的倡导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研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鲁迅先生的影响超越了文学领域,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他思想精深,言辞犀利,激发了年轻一代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他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和文化自信,让人们从痛苦中觉醒,坚持理性和真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新时代的到来奋斗。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界的巨星,他的作品和思想为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他敢于揭示社会的黑暗,注重批判思维,关注民族文化,个人的成就不仅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灿烂的一页,更让我们在精神层面受益良多。
评价鲁迅近现代史论文3000字
![评价鲁迅近现代史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f5379ff650e52ea551898f0.png)
评价鲁迅近现代史论文3000字篇一: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 (3000字)鲁迅一、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五四”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该期间出版了第一篇小说集《呐喊》。
1924~1926年,是鲁迅边战斗边探索的时期,也是他战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该期间创作了第二本小说集《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
1930~1936年,是鲁迅战斗创作的第三个高峰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是左翼文艺运动的光辉旗手,是中国文化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二、小说《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其总主题是反封建,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呐喊》第一篇《狂人日记》,小说塑造的狂人形象,就作者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来说,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者的形象。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作品中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
、在艺术上多姿多彩,以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故事新编》一共收录历史小说8篇。
《补天》(女娲)、《奔月》(后羿)、《理水》(大禹)、《非攻》(墨子)、《铸剑》(眉间尺和宴之敖)、《采薇》(伯夷、叔齐)、《出关》(老子)、《起死》(庄子)。
《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
是对中国戏曲艺术这一传统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故事新编》以它丰厚的思想内容和特别而多样的格式,占有重要地位。
论鲁迅的儿童观
![论鲁迅的儿童观](https://img.taocdn.com/s3/m/b309ab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e.png)
论鲁迅的儿童观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也是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社会思想家。
在他的作品中,鲁迅的儿童观体现得非常深刻,他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反思,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呼唤人们对儿童的关注和呵护。
首先,鲁迅的儿童观表现在他对儿童的关注和呵护上。
在《呐喊》中,鲁迅以《故乡》为例,描写了一个儿童的命运,通过对儿童的关注,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在他的一些小说中,鲁迅也揭示了儿童的无辜和脆弱,呼吁人们对儿童加以关注和呵护。
其次,鲁迅的儿童观还表现在他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上。
在他的作品中,鲁迅反复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儿童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的根本。
他主张让儿童接受全面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让儿童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总之,鲁迅的儿童观深刻而独特,他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反思,呼唤人们对儿童的关注和呵护,也为儿童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我们应该从鲁迅的儿童观中汲取营养,关注儿童的成长,为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37a43e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5.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启蒙家。
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对社会不平等、封建主义和旧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先生是一位不可替代的文化巨人。
鲁迅先生的作品引发了社会对问题的关注。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揭示了晚清社会的黑暗面和封建礼教的腐败。
这些作品震撼了读者,引发了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鲁迅先生的作品直接地指出了社会的病态,迫使人们思考时局,反思社会的弊病。
这也导致了社会对进步和现代化的追求。
鲁迅先生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先生主张用科学和现代思想改变中国,提倡启蒙和思想自由。
他通过思想启迪和思想解放,引领了中国社会向前进步的大方向。
他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
许多革命者和改革者都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并为了他所主张的事业奋斗不止。
鲁迅先生的思想也为当时的青年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他的作品教育了一代来者,引导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他通过对社会弊病的揭示,引导青年人反思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正确性。
他鼓励青年人追求真理和自由,激发他们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
他的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中国的变革和进步贡献力量。
尽管鲁迅先生在他的短暂一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也遭受了很多的困境和痛苦。
他的思想和作品遭到了当时政治和社会的打压,他曾多次被迫离开国家。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和正义发声,他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鲁迅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引发了社会问题的关注,促使社会改革的进行;他的思想启迪了中国的青年一代,引领了他们前进的方向。
尽管他的一生充满了困难和挣扎,但他的精神和思想将永远照耀中国的文化史。
我们应该怀念和学习鲁迅先生,继承并发扬他的精神,为中国的进步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3ab6da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7.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论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是一位被誉为“民族之良心”的伟大文学家。
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一
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鲁迅体”,影响至今。
我认为,鲁迅先生是近代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巨人。
首先,鲁迅先生的思想深邃,具有犀利的批判精神。
他笔下的人物多是社会底层的弱
势群体,通过对他们的描绘与刻画,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不公义和黑暗面。
鲁迅的作品
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以不畏权贵的勇气,揭示时代的阴暗角落和社会的丑陋面,
彰显了在他心中永远坚守的正义之光。
其次,鲁迅先生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入探索和
对现代文化的不断思考,催生了“鲁迅体”这一文学风格。
他的文学理论融合了西方现代
主义及其文学思潮,又从中国文学传统和文化思想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叛精神和
独特的风格特征,这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鲁迅先生的精神与品格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他虽然一生不曾担任过任何官职,
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批判社会弊病。
他是一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追求者,
他的一生充满了追求真理和光明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和品格,在当今社会依然感召着我们。
总之,鲁迅先生的贡献和影响不仅局限于文化领域,更是全面的。
他既是一位伟大的
文学家,又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改革者,他的一生充满了精神的光芒和文化的烙印。
鲁迅
先生的重大贡献是不可替代的,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启迪人心,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https://img.taocdn.com/s3/m/54f1cf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6.png)
论鲁迅文学作品当中的孤独除了身处一个异化的社会环境中,鲁迅内心的孤独也与他的思想世界密不可分。
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的思想观念深刻而独特,他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首先,鲁迅是一个批判现实的思想家,他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腐朽,批判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批判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愚昧。
他的批判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现状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他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他认为人性的弱点是造成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朝花夕拾》中,他写道:“这个世界上大抵有两个东西,是人所共有的,一是生命,二是死亡;除此之外,人的差异实在太多了。
”他认为人性的缺陷是因为人类存在的原因,因为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存在,人的意识和欲望往往会与社会规范相冲突,从而产生矛盾和问题。
其次,鲁迅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也体现了他的悲观主义倾向。
他深刻地认识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根源,但却无法看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他在《野草》中写道:“我们现在的情况,仿佛在终日夜里前行,没有希望,没有尽头。
”他认为社会的问题太过深刻,人性的缺陷太过严重,使得任何改变都变得艰难。
他的悲观主义倾向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一个虚伪和软弱的人物,他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总是选择逃避和自我安慰。
最后,鲁迅的思想和内心世界还反映了他的孤独感。
他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在当时社会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另一方面,鲁迅也表现出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立思考的态度。
他坚信只有通过对人性的深入观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类的本质和存在。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真实而又深刻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特点被鲁迅深刻地把握并加以刻画。
例如,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他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人物形象,既懦弱又嚣张,既卑微又傲慢,他对自己和社会的处境感到痛苦和无奈。
而鲁迅对于阿Q的塑造,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人物的描述,更是对于人性的一次深刻的探究和剖析,通过阿Q这一形象,鲁迅揭示了人性的脆弱、自私和矛盾。
论鲁迅鬼神书写的现代意识7篇
![论鲁迅鬼神书写的现代意识7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9b5c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6.png)
论鲁迅鬼神书写的现代意识7篇第1篇示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
其作品中,尤以《阿Q正传》、《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最为人津津乐道。
鲁迅对于“鬼神”的书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在鲁迅的作品中,鬼神形象经常出现。
与传统文学中对鬼神的神秘和超自然的描述不同,鲁迅对于鬼神的书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性、社会现实的关切。
在《阿Q正传》中,鲁迅将阿Q塑造成一个幻想中的英雄人物,他以一种幽默的笔调讽刺了阿Q和他身边的人物,折射出了当时社会上人们追求虚荣、虚伪的现象。
通过描写阿Q在几经沉浮之后最终被自己内心的“鬼神”击溃,鲁迅暗示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虚伪。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更是用鬼神的形象来揭示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焦虑。
主人公孔乙己的“疯狂”行为被视为一种抗争,他试图通过“变成狂人”来逃避社会现实和压迫。
最终孔乙己还是被社会所吞噬,鲁迅在充满讽刺和悲剧色彩的文字中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忧虑。
鲁迅的《呐喊》更是将“鬼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作品中,鲁迅通过对荒诞与超现实主义的描绘,将“鬼神”置于一个更加荒诞离奇的境地。
作品呼应了现代人面对困惑和焦虑时内心的呐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追寻自我价值和生存意义中所遭遇到的迷茫和挣扎。
鲁迅在其作品中对“鬼神”的书写并非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神秘元素的延续,而更多地是在揭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和矛盾。
他以冷峻的现实主义笔法,将鬼神置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之中,凸显出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精神困境和道德危机。
鲁迅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对鬼神的书写还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都引领着人们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真相和价值。
第2篇示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作品中描绘了那个时代阴暗的社会现实,探讨了人性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暴政,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在他的作品中,鲁迅常常运用鬼神的形象来探讨人类的内心世界,表达他对时代的痛苦和无奈的思考。
论鲁迅的人文主义精神
![论鲁迅的人文主义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8248cc3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b.png)
论鲁迅的人文主义精神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精神抖擞的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体“一”字……他就是神采奕奕的——鲁迅。
在六年级下册课文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作者周皣用四件小事抒发出与鲁迅先生崇高精神的敬佩。
其中“救护车夫的故事最能够表达出来。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伯父和我的父亲走出了家门。
刹那间,看到了一个黄包车夫,离车有十二三米左右的距离,那个车夫的旁边有一滩血,伯父就走了过去看了一下。
那个车夫对伯父说:“我拉车时,一不小心踩到了碎玻璃片,疼得厉害,回不了家了。
”这时,伯父马上就把车夫搀扶起来坐到了椅子上,随后,伯父便拿来了镊子,把扎进车夫脚里的碎玻璃片夹出来,再用硼酸水给他清理伤口,又拿来了绷带,把他脚上的伤口给包扎起来。
还把口袋里的领钱掏出来给车夫。
这个故事就能清楚的表达出鲁迅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人。
更能体现出鲁迅的一生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精神。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从小就爱好读书的.人。
他在少年时代起至就与书结缘了不解之缘,他爱惜书就像是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看电视之前就是不忘刷牙的,书脏了,就小心翼翼的擦干净。
他自己除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
同学们,你们爱惜书本了吗?鲁迅的精神永远应该我们自学。
鲁迅先生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爱国爱民,救国救民的人,鲁迅先生就是一个珍惜时间努力工作的人,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鲁迅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们永远前进。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oc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a6a95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f.png)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oc
鲁迅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深远。
他的作品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他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方面,鲁迅作为一位前卫作家,不畏强权,勇敢站出来反思和挑战当期权势派的特权思想。
他用讽刺与嘲弄的文笔,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独特文化,表达了他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愤怒,通过尝试新的写作技巧,站出来反对未经挑战的文学传统,向外国文学的开放传统改变中华文学格局。
他最著名的小说《野草》表达了这些抗议精神,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而且也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另一方面,随着鲁迅语言多样化,文学上也发生了变化。
他不仅仅是在写社会现实,而且他也提出了文学形式上的变化,改变了中国文学形式的狭隘。
他对现代文学的大胆尝试帮助形成了现代文学新形式,如短篇小说、小报、期刊,使中国现代文学更加丰富和先进。
鲁迅的着作不仅让更多的学者认识到了鲁迅的文学形式,而且还为后世作家创造了创新的基础,使他们能够不断地探索新的文学形式。
总而言之,鲁迅的贡献对现代中国文学有着重大的影响,无论是文学风格上还是文学形式上,都推动了中国文学发展。
他用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引领了当代新文明运动,宣扬了一种自由、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的精神已经深深影响了中国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引发了一次文学形式的革新,并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的贡献。
论鲁迅创作心理的若干特点
![论鲁迅创作心理的若干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a59f5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8.png)
论鲁迅创作心理的若干特点鲁迅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鲁迅的创作心理具有多个特点,包括强烈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辛辣的讽刺与嘲讽、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等。
以下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创作心理的若干特点。
首先,鲁迅的作品强烈地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他经历过中国的多个历史时期,亲身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落后,对此感到痛心疾首。
在他的小说、散文中,他毫不掩饰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让人不寒而栗。
例如《狂人日记》中,鲁迅以一个“疯子”的视角,让读者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内部的腐败和愚昧。
他通过直接批判和控诉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并试图在剖析社会现实的同时激励人们为社会进步而努力。
其次,鲁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他创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他对人性的观察敏锐而独到,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看到人性的种种弱点和丑恶。
他深入剖析了个体心理中的善恶和矛盾,并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和对人物行为的阐释,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他表现出的自卑和傲慢、懦弱和残忍、苟且和自欺等,都是人性之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内心较量。
鲁迅的作品让读者反思自身的品性,引发思考和警惕。
第三,鲁迅的作品中常常运用辛辣的讽刺与嘲讽,这也是他创作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以尖锐、讽刺、嘲笑的笔调来刺破社会的伪善和虚伪,揭示人们的愚昧与虚荣。
他以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们的愚昧无知,让人感到无声的讽刺和冷嘲。
例如他的《孔乙己》中,通过对孔乙己的描写,暗示他是一位被社会抛弃的人,又做人强健而诚实,最后却因为社会的冷漠而走向悲剧。
鲁迅通过这种讽刺和嘲笑的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种种不公和人们的虚伪面目。
最后,鲁迅的作品中有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的情感。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和社会的困境感到无比痛苦,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悲观和绝望的气息。
他在小说、散文中表达了一种对人性的绝望和对社会的无奈。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99bf13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4.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
他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初中生就鲁迅先生这一伟大人物展开讨论,可以从他的作品、思想和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以下是一篇关于鲁迅先生的论文,字数2000字。
鲁迅先生的作品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热忱。
他的作品常常关注底层人民的疾苦和苦难,揭示了社会阴暗面。
他的散文《狂人日记》中,通过讲述一个形同疯子的主人公,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僵化,以及一些重要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的小说《阿Q正传》中,通过对阿Q这个悲剧性角色的描写,道出了中国社会软弱、懦弱、自卑的普遍现象。
这些作品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自身的弱点和问题,促使人们反思和行动。
鲁迅先生的作品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陷阱。
他批判了封建文化中的迷信、教条和形式主义。
他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对历史的思考,提出了古代文化的陈腐和僵化,以及中国人民在文化转型中的困惑和迷茫。
他的散文《中国人的性格》中,写道:“华夏子孙的性格呢,成于唐宋时期,败于冀鲁之间的百年。
”他通过对古人的批判和自我反思,呼吁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崇拜过去的辉煌,而是要积极拥抱现代文明,走向未来。
鲁迅先生的作品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结合了西方文化的思想和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的作品通过批判和反思,给了后人很多启示,促使他们探索现实和追求真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c52d16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7.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他的著作中批判社会不公,铸造革命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他一生不懈地奋斗着。
他的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鲁迅先生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鲁迅先生的著作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民族危机。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当时中国封建旧制度下的种种荒唐,以及中国国民在面对危机时的无奈和绝望。
他的散文《中国小说史略》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文学界的种种虚伪与媚俗。
鲁迅先生以深沉的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国家的民族危机,引起了中国人民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迫切期盼。
鲁迅先生的著作坚定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
他的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底层人物——阿Q,以嘲讽的笔法揭示了当时中国人的自卑和软弱。
而他的《呐喊》则启迪了人们对立起来的信念。
鲁迅先生以无可挑剔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唤起了中国人民对自身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和自信。
鲁迅先生的著作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烈渴望。
他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是个中国人,我并不相信任何神仙。
”他在《呐喊》中写道:“我并不悲观,我只是说真话。
”他的言论和著作中流露出的种种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他们明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责任。
鲁迅先生用他的笔触和思想,在中国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烈渴望。
鲁迅先生的著作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和民族危机,坚定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烈渴望。
鲁迅先生的思想与精神,至今仍然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他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先驱,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楷模。
希望我们能够秉承鲁迅先生的精神,勇敢地面对现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不懈地奋斗着。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 论鲁迅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427869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a.png)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我们永远的骄傲近年来,鲁迅先生的名字在中国的教育界、文学界以及广大观众之间备受瞩目。
他的著作、思想和精神一直被我们传颂和崇敬,对自己的言行一直有着高标准和要求的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业上,都可以从鲁迅先生的言行和思想中得到启发和指引。
鲁迅先生的社会思想和人文关怀,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社会,对封建主义、农民压迫和教育落后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他关注贫穷和无助的人们,呼吁社会关爱弱势群体,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具有很大的勇气和革命意义。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看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坚持真理、正义和人类尊严的追求,这都对我们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鲁迅先生批判现实的也展现了对未来的乌托邦式的期待。
他希望中国能够走上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人道主义道路。
他提出了民主、科学和新文化运动的理念,呼吁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进步。
虽然他的理想还没有完全实现,但他的努力和奋斗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思想和精神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探索未来的借鉴。
鲁迅先生的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着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形,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
我们也需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勇敢地发声,揭露社会的弊端,为人们的权益发声。
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我们需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关注弱势群体,对他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扶助,让爱和友情在社会中蔓延。
也许,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近百年,但他的精神和理念仍然在我们心中生生不息。
他的人性关怀、正义感和对现实的敏锐观察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品质。
他正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将中国现代文化、现代精神和人文关怀传承下来,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发现光明。
鲁迅先生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他以他的力量和智慧,引领我们勇敢地面对困境和逆境。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迈向未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要铭记鲁迅先生的名字和他的思想,传承他的精神和理念,在我们的一生中实践和传承他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尽一份责任。
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
![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https://img.taocdn.com/s3/m/ab9cb1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a.png)
论鲁迅的人生理想观
鲁迅作为著名的学者,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鲁迅生前给学生们留下了他深刻的人生理想观,他深知世事难料曲折,故勉励要把细密小巧的理想观极为牢固地落实在自身行动上,他指出“叩真理,钉事实,切心思想,磨智谋,锤実训,鋃金律,把握人生,行万古”。
鲁迅教育的理想内涵相当的深邃而宽广,也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它把“德性”、“学习”、“思考”、“人生”作为主要内容,“叩真理”是不撒谎;“钉事实”是脚踏实地;“切心思想”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磨智谋”是提升自己的素质;“锤实训”是
在世俗社会努力奋斗;“鋃金律”是要自觉遵守社会伦理准则;“把握人生”是拓展实际思维;“行万古”是对宇宙观的开展。
鲁迅从来不会满足于现状,他渴望建设一个崇尚自由,中肯,创新,关爱他人的社会,他是文化改革的拓荒者,他重视教育,努力实现教与学的解放。
他总结过:“只要教育改正船,船能进。
” 他意欲将社会素质培训以及个人素养结合在一起,
对社会和个人改变有着深刻的认识。
总之,鲁迅教导我们,要化茧成蝶,不断追求自由,把握时代的脉搏,继续努力,勇于追求理想,为社会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追求自己的理想,尊重他人的追求,把握人生。
通过自身的历练,回顾人生,让社会更加美好,谱写一个辉煌的篇章,成就鲁迅的理想观。
论鲁迅--作文
![论鲁迅--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9c2311647d27284b73514b.png)
论鲁迅
关于鲁迅,想必大家了解的不少,像原名,家乡,代表作什么的。
在这里,再重复也没什么意义了,而我想说的是鲁迅这个人。
我对鲁迅的看法有很多种,因为读他的一篇文章就会有一种新的观点从脑中钻出来。
譬如说,我第一次读鲁迅的文章是在小学,当时好奇心很强,总喜欢抱着姐姐的书拿来读。
记得那次是拿着她的语文课本,以前的语文课本是黑白的,基本没有插图,但有一篇文章就有插图,那便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虽然是黑白色的,但毕竟是唯一一篇有图的课文,我便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我喜欢鲁迅大概就是从那时起的吧!我觉得他和我们一样,都是小孩子,都一样的喜欢玩,讨厌背书学习。
只是因为这,当时我并不知道文章的深层含意,更没读出其中的批判味道。
再后来,接触到鲁迅就是在初中了。
从课本中所了解到的鲁迅大概也便都索然无味了,无非是什么爱国,讽刺,还有什么革命罢了。
而前一段时间,我又了解到了又一种不同的鲁迅。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名为《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到他自己的爱情的文章。
并不是说鲁迅有多好或者多伟大,而是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爱,有恨,而且在写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也同样不改他喜欢批判社会的风格,不过比往常更含蓄。
有时他也会评论别人,也会为一些被骂的体无完肤的古代或近代名人抱不平,像武则天,阮玲玉等,这点我特别喜欢!但是,说实在的,他的文笔真不怎么样,而且半白话也总是让我查半天字典,但我就是喜欢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顾虑,不做作。
这大概就是我印象中的鲁迅先生吧!。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论鲁迅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论鲁迅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5cfa6b6bec0975f565e218.png)
2021/12/12
第六页,共二十页。
预习检测
掌握 字词 (zhǎngwò)
1927年的毛泽东
2021/12/12
毛泽东(1893年-1976年),字润之,笔 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 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 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 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 代世界历史(lìshǐ)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 100人之一。
一是“他的政治的远见(yuǎnjiàn)”, 二是“他的斗争精神”, 三是“他的牺牲精神”。
2021/12/12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3.鲁迅(lǔ xùn)精神的三个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逻 辑关系?
三个特点(tèdiǎn)有不可颠倒的逻辑关系。
第一个特点“政治的远见(yuǎnjiàn)”,它最重要是基础,
意思是说鲁迅(lǔ xùn)有政治的远见和和敏锐的洞察 力,他清醒的看到了黑暗势力的腐朽吃人;帝国 主义的凶残和贪婪。
2021/12/12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拓展训练
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鲁迅作品,对鲁迅 有了一
定的了解(liǎojiě)。如果学校举办“二十世纪中国杰出 人物”的评选活动,请你为入选的鲁迅写一段颁奖 词,不少于2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色彩【关键词】,《野草》,象征主义“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对中国传统的旧文学给予了较为彻底地批判,并普遍地借鉴外国文学来建设中国新文学。
,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革命倡导者和参与者如鲁迅、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田汉等都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影响较大的刊物还定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动态。
,在“五四”以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及其有关的哲学思想都纷纷引进中国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人道主义等都在不同范围产生过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世界文学上罕见的文化冲击,打破了中国文学长期闭关自守的状态,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新文学是生长和成熟浇灌了新的养份。
当然对于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某些内容不是全盘地吸收而是有选择、有鉴别的吸收、消化和扬弃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而使这种文化得到发展、创新。
如郭沫若的《女神》明显地受惠特曼影响周作人“平和冲淡”的小品文也浸润着英国随笔散文的某种痕迹,鲁迅不仅参照了外国近代小说的体式,而且在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充分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写下了《狂人日记》、《野草》等中国现代小说、散文诗的奠基性作品。
散文诗《野草》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开山之作。
因此要深入解读《野草》领略象征物的深刻内涵就应深入解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探寻《野草》象征主义的根源。
一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它认为诗应以自身为目的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并通过暗示、梦幻、隐喻等多种手法来揭示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
,它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为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兴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莫雷亚斯正式提出“象征主义”这个名称并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提出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宣称要取消现实在文学中的地位,而代之以写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歌作为‘教诲、朗读技巧,不真实的感受力和客观描述’的敌人,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是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
同时,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与其外表雷同的华丽长袍剥离开来。
,因为象征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本质。
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1】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出现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这一时期的象征主义传播到了欧美各国,甚至影响到世界各地。
,象征主义成为了第一个影响深远的国际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象征主义之象征,其含义本身就是以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尤其是指用可见的表面物象隐喻不可见的深层次理念。
它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有着自己是理论基础、文学主张和特定的艺术风格。
象征主义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理论基础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
,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只有主观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万物不过是主观精神的种种暗示和象征。
,象征主义主张诗歌表现自我的“内心梦幻”而不应当去再现现实象征主义作家凭借直觉努力去捕捉个人一瞬间的感受和幻觉。
象征主义在表现方法上反对直陈其事直抒胸臆而强调“暗示”和“象征”以构成一种朦胧的、隐晦的艺术风格他们强调想象崇尚直觉反对理性带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在马拉美看来神秘构成象征象征就是为了神秘他在《关于文学的发展》中说“与直接表现对象相反我认为必须去暗示。
对于对象的观照以及有对象引起梦幻而产生的形象,这种观照和形象——就是诗歌。
,……指出对象无异是把诗的乐趣四去其三。
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就是暗示即梦幻。
这就是这种神秘性的完美的应用象征就是有这种神秘性构成的一点一点地把对象暗示出来用以表现一种心灵状态。
反之也是一样。
先选定某一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探索从而把某种心灵状态展示出来。
”【2】暗示是象征主义的最本质的因素。
为此诗歌变得朦胧、暧昧、浑沌、迷离人们需要通过暗示、象征、感应才能领略诗的真谛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给作品增加了朦胧色彩增强了作品的神秘美但又使作品流于晦涩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总的来看象征主义是一种系统的艺术观和创作论。
它强调主观逃避现实崇尚直觉追求神秘。
重暗示轻描述着重主张表现个人内心的苦闷、烦忧、压抑和孤独等情感,曲折地表达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象征主义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也有其理论和创作的革新和叛逆精神,对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其作家创作实践的成就也不可低估,他们也常常创作散文诗和无韵诗。
象征主义诗人以诗本身的美为目的在诗的题材上他们一反传统的歌颂自然、爱情把个人内心的忧郁、愁苦看作是高于欢悦的美而是把社会的罪恶和人性的邪恶当作艺术美的对象来处理,无情地揭露社会的本相,抒发诗人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恶之花》,就是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
,“恶之花”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病态的花朵”。
这些诗歌记录了一个贫困、孤独、愤激的诗人追求幸福失败的忧郁、,理想幻灭的痛苦,不甘沉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绝望抒发对资本主义病态社会的愤怒和抗议。
象征主义诗人多用暗示、,梦幻的手法来表现万物之间的神秘联系,曲折地表达诗人的理想从而否定社会、否定文学传统。
莫雷亚斯在《象征主义宣言》中指出象征主义是在反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既反对浪漫主义的“杂乱无章招眼的狂乱热情奔放的夸张。
‘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3】象征主义诗人多以含蓄、冷峻代替浪漫主义的激情。
他们也反对忠实于客观生活的自然主义,“客观只给艺术提供了一个极端简明的起点象征主义将以主观变形来构成它的作品”。
,【4】象征主义以维护意志自由来反对以自然和社会环境为基础的自然主义理论同时他们也反对帕尔纳斯派。
,马拉美认为“在诗歌中只能有隐语存在,……帕尔纳斯派抓住一件东西就将它和盘托出,他们缺少神秘感,他们剥夺了人类智慧自信正在从事创造的精微的快乐。
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
这种趣味原是要一点一点儿去领会它的暗示才是我们的理想。
”【5】波德莱尔在创作方法上受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斯威登堡的影响认为整个宇宙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同个人的内心世界之间存在着隐秘的相互呼应的关系,诗人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关系揭示给世人认为诗歌不应该满足于摹仿自然状物写景而应该深入内心世界,借助于暗示把个人幻觉体现出来。
,也正是这种把文学导向个人主观世界着力表现神秘幻觉,强调以外界事物为“象征”来暗示微妙的内心感受的作法,成为象征主义的导向后来甚至成为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本倾向。
象征主义作为两个世纪之交的文学浪潮对二十世纪世界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上也受到了这股文学浪潮的侵袭,对象征主义文学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成功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他通过强调外界事物来暗示复杂的内心感受着力表现神秘的幻觉使作品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
二对于外国文艺鲁迅一向排斥“闭关主义”而主张拿来他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同时强调“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光芒自己来拿“占有”之后要“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他还在《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照相说起》中指出“即使并非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
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由此看来鲁迅主张拿来主义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眼光、有选择的借鉴。
鲁迅一生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家、作品他主张“一面尽量输入一面尽量消化、吸收。
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它剥落在过去里。
”【6】这样“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
好象吃牛肉一样决不会吃了牛肉自己也变成牛肉的。
”【7】因此鲁迅在创作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影响。
他早年留学日本游历颇广涉猎了各类外国文艺论著对西方象征主义文学一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十分喜爱俄国象征主义作家安德列耶夫并翻译他的长篇象征主义小说《红笑》未译完。
一九二三年翻译荷兰作家望?蔼覃的长篇小说,《小约翰》,象征主义色彩也非常强烈另外还有裴多菲的,《裴多菲诗论》、尼采散文式的文章、爱罗先珂的童话作品、波德莱尔的散文诗对鲁迅,《野草》,的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鲁迅在创作散文诗集,《野草》时题材上就注重描写个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感觉情绪,在艺术上则通过暗示、,隐喻的手法来曲折表达内心的情感。
针对鲁迅在《野草》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受波德莱尔的影响最为明显。
波德莱尔作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和代表,他的诗和散文诗都极富独创性。
,他运用奇特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和谐的音节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烂丑恶同时又表现了自己的深情留恋和赞美不仅反映了没落资产阶级的精神苦闷和追求,在艺术上也具有独树一帜的创造。
,因此在法国及整个欧洲文坛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鲁迅对于波德莱尔的思想和创作倾向以及他的散文诗,早已有所接触和了解,常浏览和关心《小说月报》、《文学周报》、《语丝》等杂志上周作人等人翻译的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游子》、《月亮的眷顾》、《哪一个是真的》等作品而且自己也翻译过有关波德莱尔散文诗论述的文章。
在《野草》创作过程中鲁迅翻译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塔》以及岛崎藤村的《从浅草来》等作品中都有关波德莱尔及散文诗的叙述和介绍在《苦闷的象征》一书中还全文翻译了波德莱尔的散文诗,《窗户》,。
,通过这一系列的接触,就难免不受到波德莱尔的影响。
鲁迅的《野草》主要借鉴和吸收了波德莱尔散文诗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比如造意的深远、抒情的深切、声调的和谐、文辞的优美等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象征主义手法的大量运用使其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鲁迅的《野草》广泛地吸取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其中的许多篇什都是用象征的方法创作的。
《野草》的第一篇《秋夜》就是一篇优美的象征主义散文诗。
作者所描绘的深秋之夜肃杀阴冷的夜景,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化写照,作者借自然之物寓藏社会之深意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见解与认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奇怪而高的天空”,“闪闪地陕着冷眼的星星”,那窘得发白的月亮和那“哇”的一声飞过的夜游的恶鸟,都是作者笔下“反动势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