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新城概念性规划
杭州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要
![杭州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47dea561a8956bec0975e34e.png)
《杭州市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要一、规划范围北部新城单元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拱墅区区界,西至西湖区区界,北至绕城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26.07平方千米。
东侧紧邻京杭运河,西侧为良渚智谷和梦想小镇区块,北侧为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块,南侧为祥符区块和三墩大型居住区。
二、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北部之心,文化城脊。
北部之心:构建杭州北部地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文化交流中心。
文化城脊:串联良渚文化区与运河文化带,构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以文化为特色的活力城区。
三、规划定位(1)东方文化交流窗口:依托运河和良渚遗址保护区的文化优势,布局会展会务以及文化交流中心功能,成为杭州与世界各大城市进行文化交流的城市窗口。
(2)杭州市北部城市副中心:《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确定的杭州6个城市副中心之一,服务拱墅区北部地区、西湖区东北部地区以及余杭区良渚、瓶窑、仁和、崇闲等地区。
(3)杭北产业新高地:在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借助北部新城区位、交通、环境和文化等优势,引入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文化产业、总部经济和大健康产业,构建多元产业平台,打造杭州北部强力产业发展引擎。
(4)杭北中央活力区:杭州北部集商务行政、休闲娱乐、文化交流、旅游观光、品质人居为一体的中央活力区,是杭州北部城市形象的示范地,具有功能多样化、活力持久化与空间人性化特征,拥有购物体验、休闲餐饮、复合办公、文化展示和创意创新等多种城市功能。
四、规划结构北部新城将形成“一心、一带、四轴、四区”的空间架构。
“一心”即中部商务、文化和公共中心。
“一带”即运河文化景观带。
“四轴”即勾运路、杭行路构成的城市发展轴,莫干山路、桥良路构成的交通联络轴。
“四区”即城北副中心公共中心区、莫干山路居住片区、都市生态慢生活片区和北侧商贸居住片区。
五、道路系统规划规划单元道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四级。
城市快速路有上塘路、莫干山路、康良路、东西大道(104国道)。
《良渚组团lz01-1、lz01-2、lz01-3管理单元
![《良渚组团lz01-1、lz01-2、lz01-3管理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1f5dc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a.png)
《良渚组团LZ01-1、LZ01-2、LZ01-3管理单元(先进制造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要一、规划范围良渚组团LZ01-1、LZ01-2、LZ01-3管理单元南至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至仁和镇北行政区界,东至杭宁高速公路,西至宣杭铁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32.12平方公里(其中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启动区规划范围6.48平方公里,是规划协调内容)。
二、规划原则1、区域统筹原则2、突出特色原则3、强化联动原则4、梳理通道原则5、有利操作原则三、规划定位创造一个产业先导、文化共生、产居共荣的生态复合型新区。
产业先导: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总部经济产业、配套服务产业为先导,打造余杭先进制造产业大平台,运用大项目带动平台提升。
文化共生:凸显良渚文化、湿地文化、水乡文化、运河文化以及产业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共生,从而为基地的未来提供有效的个性及品味的支撑。
产居共荣:重点突出其作为良渚组团未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也是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区及实践区,同时规划充分利用其文化背景下所创造的独特生活环境,打造产居一体、服务领先的生态复合型新区。
四、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将达到20万人左右,其中包括常住人口15万人及大都市通勤人口5万人。
常住人口中,规划将村庄安置人口约3.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范围总用地3211.97公顷,主要由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及绿地构成。
其中建设用地为2326.8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72.44%。
五、规划结构规划形成“南居北工、主次双心、轴带连城”的总体结构。
南居北工:即以仁超路为界,规划形成南北相对独立的功能片区,南城主要以绕城以北新区中心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主,主要承接大都市向外扩张过程中的居住人口,包括村庄安置的用地人口。
北城则主要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基础的工业功能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实现“建基地、造新城”相辅相成。
主次双心:主中心即总部经济与配套服务基地,承担着为新区产业区、居住区提供完善的服务功能,包括总部经济、商业商贸、金融咨询等服务。
良渚未来街区规划设计方案
![良渚未来街区规划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ec51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d.png)
良渚未来街区规划设计方案# 良渚未来街区规划设计方案## 引言良渚是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良渚文化遗产,同时满足当代人们的居住、工作和休闲需求,本文将提出良渚未来街区规划设计方案。
## 宗旨和目标本规划设计方案的宗旨是将保护文化遗产和满足现代需求相结合,以建设一个兼具历史韵味和现代便捷的良渚街区为目标。
## 规划原则### 1. 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规划将保护良渚文化遗址作为首要任务,同步考虑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利用遗址内部空间建设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通过合理的展示手段向游客传递良渚文化的精髓。
### 2. 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规划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良渚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解良渚文化的魅力。
### 3.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将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绿化布局和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的良渚街区。
## 规划内容### 1. 设施布局良渚街区规划将以良渚文化遗址为核心,周边设置博物馆、文化展示中心、商业街区、休闲公园等设施。
其中,博物馆将是整个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向公众传递良渚文化的博大精深。
### 2. 建筑设计良渚街区的建筑设计应融合古代良渚文化的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
建筑外观可以采用石材、竹木、水泥等材料,以模拟良渚文化时期的建筑形式。
同时,建筑内部应充分考虑功能需求,为各类设施提供舒适、便捷的使用环境。
### 3. 交通规划良渚街区交通规划应以人为本,采取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为主要交通方式。
设立交通节点和停车场,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停车。
### 4. 绿化布局街区内部绿化布局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以大面积绿地、草坪、湖泊等景观元素为主。
同时,加强植物的选择和养护工作,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宜人舒适的居住环境。
### 5. 公共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居民和游客的生活质量,规划中还应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规划与建设的启示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554addb0722192e4436f645.png)
图1 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范围图(来源: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700 0.25 0.5 1 km图2 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结构图(来源: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72修复才逐步恢复昔日格局。
对于面向广大市民开放的遗址公园,如何将遗址的核心价值向公众展示,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展示,才能科学客观地对遗址进行展示,又能让毫无相关考古知识背景的普通游客认识理解,成为规划设计的又一个挑战。
(3)如何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传播遗址文化。
遗址公园不仅要满足遗址保护、市民游赏的需求,还要向大众普及考古遗址方面的知识信息,承担考古文化传播的责任。
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浅出”地向公众传达信息,要能激发公众的兴趣与情感。
将遗址公园作为考古学家和公众相结合的一个平台,考古学家借助这个平台展示自我、对话公众,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文化品位。
1.3 国际上遗址公园建设与保护的通行做法(1)明确遗址公园定位。
针对遗址公园,这里的“公园”,既是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国家考古遗址的机构,又是保护和展示国家考古遗址的外在形态,而不是一般性质的公园。
公园的形式得服从、服务和表现国家考古遗址这个内容,突出其自身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的特性。
遗址公园的建设要以考古遗址的保护为前提,要落实到考古遗址的保护上来。
不仅如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及其他一切活动均要受保护的检验,遗址公园也要以持续的、与时俱进的考古工作为支撑,保护遗址公园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2)突出遗址的现场展示。
遗址展示是考古遗址公园传达遗址价值与信息的重要手段。
如意大利庞贝古城,强调将考古工作现场进行展示,完整地保留了古城的格局,游客可以完全走进每个建筑、每条古道,遥想当年繁华的庞贝市场、华丽的浴场和圆形的大剧场(图3)。
同时也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对遗址进行虚拟展示,有助于向公众传达信息,却不会对遗址产生物理影响。
这些数字技术包括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3)倡导公众开放参与。
杭州城北勾庄新区概念性规划
![杭州城北勾庄新区概念性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d4118c69ec3d5bbfd0a7440.png)
《杭州城北勾庄新区概念性规划》概要一、规划范围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内,东至京杭大运河,西至城市主干道莫干山路,北至杭州绕城高速,南至余杭区行政边界。
涵盖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国际汽配物流中心、大松树区块等,规划总用地21.2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规划建成集“现代物流、大型购物、商务办公、都市工业、文化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1)现代物流:有效利用高速公路网络形成的大交通优势,依托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在规模和科技领域均营造国内首屈一指之地位。
(2)大型购物: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布设,满足杭城都市人多元化购物需求,与南部武林商圈呼应,错位发展,构筑“品味、多元化”大型购物中心。
目前已出现主城区周末拼车至本区农副产品市场集中购物的现象,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家庭日常集中购物区在城郊、城中主要为精品购物的商业布局形态,本区在现有农副产品市场先行的优势下,可发展成为城郊家庭日常生活集中购物区。
(3)商务办公:强化楼宇经济,打造生态商务办公区,利用“秀”的风景与文化,营造城北运河之畔的CBD;(4)都市工业:深化落实杭州市“3+1”现代产业体系和“衔接上海,打造第二总部经济”的战略理念,营造杭城北部创意产业基地。
(5)文化旅游:挖掘运河文化精髓,衔接良渚文化、西湖文化,古今融合,彰显城北神韵,打造秀美城区;(6)休闲居住:伴随轨道交通的开通和楼宇经济的开发,人流集聚效应明显。
同时借助生态水域景观,打造杭州城北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的宜居型现代化社区。
三、发展目标使勾庄区块成为经济增长点、城市开发热点、景观特色亮点和政府财政收益点。
四、功能结构规划形成“一主、四副、两脉、四带”的功能结构。
一主:依托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在中部形成新区主中心区。
四副: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区,西北、南部两处居住片区,依托运河大松树码头形成的港口物流区。
两脉:运河文化景观脉,由运河向新区内部延伸的城市发展脉。
良渚小洋坝二期临时设施策划方案
![良渚小洋坝二期临时设施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bbfab79563c1ec4da7174.png)
良渚新城小洋坝农居点二期P P P项目临时设施专项方案编制人:职务(称):审核人:职务(称):批准人:职务(称):批准部门(章):日期: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九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二、施工准备.......................................................................................................................................... - 2 -2.1 技术准备.................................................................................................................................. - 2 -2.2 物资准备.................................................................................................................................. - 2 -三、临设平面布置.................................................................................................................................. - 2 -3.1 概述.......................................................................................................................................... - 2 -3.2 合理选址.................................................................................................................................. - 3 -3.3 场地布置要求.......................................................................................................................... - 3 -3.4 场地布置实例.......................................................................................................................... - 5 -四、临时设施搭设.................................................................................................................................. - 6 -4.1 基础处理.................................................................................................................................. - 6 -4.2 活动房搭设.............................................................................................................................. - 7 -4.3 砌体建筑物搭建...................................................................................................................... - 8 -4.4 加固措施.................................................................................................................................. - 9 -4.5 防雷措施................................................................................................................................ - 10 -五、临时设施要求................................................................................................................................. - 11 -5.1 施工围挡................................................................................................................................. - 11 -5.2 大门及门卫值班室................................................................................................................ - 13 -5.3 临时道路................................................................................................................................ - 14 -5.4 临时给排水系统.................................................................................................................... - 14 -5.5 临时用电................................................................................................................................ - 17 -5.6 现场办公场地........................................................................................................................ - 18 -5.7 现场生活场地........................................................................................................................ - 21 -5.8 绿化场地................................................................................................................................ - 30 -5.9 七牌二图、宣传栏................................................................................................................ - 30 -5.10 篮球场地.............................................................................................................................. - 32 -六、设备安装........................................................................................................................................ - 33 -6.1 电气........................................................................................................................................ - 34 -6.2 给排水.................................................................................................................................... - 38 -6.3 消防........................................................................................................................................ - 40 -七、管理措施........................................................................................................................................ - 41 -7.1 宿舍管理................................................................................................................................ - 41 -7.2 食堂管理................................................................................................................................ - 42 -7.3 职工服务部管理.................................................................................................................... - 43 -7.4 其它场所管理........................................................................................................................ - 44 -一、编制依据1 工程总平面图,现场实际场地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5 《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浙建建〔2012〕54号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59 《杭州市建设工地职工宿舍安全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杭建工发(2005)487号10 《浙江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11 有关的标准、规范12 公司《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二、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在临时房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组织搭设班组,认真了解临时设施结构情况,熟悉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搭设要求。
良渚新城规划
![良渚新城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41869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0.png)
良渚新城规划
良渚新城规划
良渚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杭州市重点规划的新兴城市区域。
良渚新城的规划目标是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城,为杭州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良渚新城规划建设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
新城将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和一条城际铁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此外,新城还将建设一座水果市场、几座大型购物中心,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环境。
新城还将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和几所大型的学校,以满足居民的健康和教育需求。
其次,良渚新城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新城规划了大量的绿化带和公共绿地,使新城的空气质量更好、环境更美。
新城还将建设几个公园和体育场馆,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些措施将有效改善新城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良渚新城还将注重产业发展的规划。
新城将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吸引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创业项目落户。
新城还将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这些举措将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最后,良渚新城还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
新城规划了一批
社区活动中心和居民俱乐部,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和公共服务。
新城还将设立社区委员会,让居民参与到新城规划和建设中,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总之,良渚新城规划以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为目标,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
相信通过规划的有效实施,良渚新城将成为杭州市的一颗明珠,为杭州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良渚文化村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精品
![中国良渚文化村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46e4554e518964bcf847ca0.png)
《中国良渚文化村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划说明一、调整原因与目的因良渚镇群建片农居点建设,占用良渚文化村劝学里项目146.0655亩居住用地,依据良渚镇[2010]75号文件及余政办简复2010第586号文,被占用的146.0655亩居住用地可向白鹭郡南和旅游带区块进行调整。
本次控规调整以相关文件为指导,明确白鹭郡区块各地块调整方式,同时对原控规范围内受实际建设因素影响产生变动的地块一并进行调整,并对调整后地块指标、公建配套容量调整提出合理建议。
为余杭区规划部门的审批管理,以及良渚文化村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二、调整范围本次规划调整涉及原《中国良渚文化村控制性详细规划》东南部区域,具体调整范围为:北至现状体育公园,东至毛家漾港,南至东西大道,涉及调整区块总用地面积约为113.5公顷。
三、规划原则整体原则:充分考虑良渚文化村开发的整体性,合理进行局部调整,避免破坏原控规整体的用地结构、布局以及道路的系统性。
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山水条件和环境资源,加强良渚港河道两侧的滨水绿带建设,构建高标准的生态网络。
地块合理划分原则:尊重地块建设实际,合理划分地块范围,为地块开发提供可靠指导。
占补平衡原则:占补平衡,合理调配,保证企业合理利益。
四、调整内容本次局部调整的内容包含对调整区域内用地布局、道路系统两大方面的调整。
1、地块调整本次控规局部调整地块用地性质的调整根据各区块开发建设情况分别予以调整,各区块调整方式如下:白鹭郡区块:减少原控规中C-03地块、C-04地块(即白鹭郡北、白鹭郡南)内公建配套面积,调整原规划旅游带用地性质,由G11旅游用地调整为R21居住用地,同时明确白鹭郡区块内部支路网系统布局。
劝学里区块:调整已建劝学里学校及在建群建农居点地块范围,落实群建片110KV变电所位置,明确劝学里学校发展备用地范围。
落实在建七贤农居点用地范围,良渚老年养生公寓已完成前期规划选址论证,本次调整中予以落实。
20130821杭州良渚新城地块可研报告
![20130821杭州良渚新城地块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e1b6b864693daef5ff73d23.png)
小计
14.07万m2
可售面积
丌计容积率 面积
丌可售面积 小计
3.91万m2 0.50万m2
4.41万m2
商住用地
2013年8月29日16:45
2013年8月29日16:45
2013年9月2日14:30
1)90/30限制;2)限高100米;3)建筑密度28%、绿地率30%
项目区位
• 项目位于杭州市区西北,属余杭区良渚新城规划范围内,东距杭州绕城高速勾庄出入口1.3公 里,南距古墩路350米,西面距良渚文化村2公里,北贴104国道,距规划地铁口仅500米,交 通便利,为C类土地。
在
农居点
建
疏
港
路
104国道 加油站
可比地价
• 参考区域内近期公开市场成交价及楼盘售价,预估本地块楼面地价水平在5000-6000/㎡之间。
朗诗·美丽洲: 拿地时间: 2010-7-14 容积率: 0.8 占地面积:90.8亩 总建面: 5.0万方 楼面起价:2455元/㎡ 楼面地价: 2455元/㎡ 毛坯售价:24400元/㎡
• 距武林广场14公里,车行20分钟;距城西商圈8公里,车行10分钟。
良渚文 化村
宗地
城西 商圈
武林 广场
项目四至
• 东至规划绿化(宽15m)及叶家坝港(宽30-40m),南至在建玉鸟路,西至规划立新路,北至规 划绿化(宽50m)及104国道。
• 疏港路(104国道-古墩路段)已基本完工,计划10月通车,为南北向主要干道;玉鸟路在建,计 划9月通车;立新路计划9月动工,明年通车。
浙一医院 良渚门诊部
浙一医院 良渚分院
宗地
勾庄医院
浙江医院分院
浙江医院 分院
良渚中央商务区方案
![良渚中央商务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ffe0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8.png)
一、背景介绍良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中央商务区作为良渚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商务区,促进良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良渚中央商务区的规划目标是创建一个既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又能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的现代化商务区。
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规划布局的效能,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商务区。
2.拓宽产业发展:吸引高新技术、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落户,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3.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4.促进城市流动性:提供高效的交通、通信和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流动性和便利性。
5.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国内外企业进驻商务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规划内容1. 城市规划布局良渚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规划布局分为商务区核心区和周边区域两个部分。
商务区核心区是商业办公、金融、会展中心等的集聚地,周边区域则是居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区。
2. 产业发展针对良渚中央商务区的产业发展,制定了以下措施: - 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吸引他们进驻商务区并推动科技创新。
- 发展金融业:建设金融中心,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驻商务区。
- 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艺术中心、创意园区等,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促进良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公共服务设施为提高良渚中央商务区的居住环境质量,规划包括以下公共服务设施: - 教育设施:建设幼儿园、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为居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医疗设施:建设综合医院和社区诊所,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 文体设施:建设公园、体育馆、图书馆等文体设施,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4. 交通、通信和物流基础设施良渚中央商务区规划了以下交通、通信和物流基础设施: - 高速公路:连接商务区与周边城市,提高商务区的交通便利性。
杭州良渚规划
![杭州良渚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8b3f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b.png)
杭州良渚规划
杭州良渚规划是指杭州市政府制定的一项发展规划,旨在充分发挥良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良渚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保护历史遗址。
良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第一古都。
规划提出,要加大保护力度,保护好良渚古城遗址及其周边的其他重要文化遗址,修复文物建筑,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文化遗产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化旅游区。
二、打造观光旅游区。
良渚规划将良渚古城遗址打造成为一个国家级的观光旅游区,包括建设文化广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品商城等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推动经济发展。
规划提出要利用良渚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良渚区域经济的发展。
规划还包括建设科研机构和培训中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良渚工作和学习。
四、改善基础设施。
规划还包括对良渚区域的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保护自然环境。
规划还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良渚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实施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加强文化教育。
规划提出要加强对良渚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和历史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历史文化意识。
最后,杭州良渚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杭州良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为杭州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最新万科良渚文化村规划_-生态村落规划
![最新万科良渚文化村规划_-生态村落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e7197defad6195f302ba64f.png)
2001年,浙江省人民政 府批准设立杭州良渚遗址管 理区,计划通过良渚遗址保 护与开发互动,保护良渚遗 址,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经济开发反哺遗产 保护。本项目集中体现这一 战略思想。“中国良渚文化 村”在良渚组团中心,设计 人口规模3.2万人,是良渚 组团的主体构架之一,在建 设和发展上具有主导作用。
万科良渚文化村规划_-生态村落 规划
良渚文化概览 宏观背景 良渚文化村规划定位 解读地块 产品深化建议
良渚文化概览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 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 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 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 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 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 山、汇观山等高台 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结构图
2010.05
宏观背景
道路交通规划:以良渚国 家考古遗址公园外围的城 市快速通道为依托,综合 考虑交通出行方向与交通 方式,建立一个各级道路 功能明确,道路空间富有 变化、畅通、安全、便捷、 景观化的路网系统。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图
➢ “一主三副六组团”的空间布 局
➢ 城东以CBD为核心的商务聚居 型,城西以旅游、生态高新科 技为核心的生态聚居型模式, 滨江以依托沿江居住带形成的 城市次中心居住模式。
《良渚组团分区规划》概要
![《良渚组团分区规划》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ec18069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6.png)
《杭州市余杭组团YH05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要一、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本单元位于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中的余杭组团的东部,紧邻杭州主城区,东与浙江大学紫金港小区、蒋村、西溪湿地相邻,北与三墩、仓前高教园区核心区接壤,西部为余杭组团公共主中心,南部为闲林水乡湿地公园。
绕城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区块的东部,连接余杭组团和杭州主城区的主干道路文一路位于区块的南部,京杭运河的主要支流余杭塘河、闲林港分别位于区块的北部和西部。
规划范围东起绕城高速公路,南至文一路,西至良睦路,北至祥留线延伸段,总用地面积1030.50公顷,包括已建的浙江省委党校、嘉泰学院、永福村农居(文一路北侧区块)、5#污水泵站、文一村农居,在建的文一村农居(即西溪人家小区)、永福村农居(福临花园小区),及拟建的荆长公路东侧的华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0个地块的企业总部研发办公地块、杭州师范大学等。
二、规划目标以杭州大都市圈快速发展为契机,为推进产业提升和空间重组,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单元功能,提高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控和引导,努力把本单元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以高等教育、研发、文化创意产业、商贸、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单元。
主要目标如下:2.1以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高起点、远目标,健康、有序的推进城市化进程。
2.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地铁带动开发的效益,突出杭州大学城综合体、杭州余杭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综合体的特色。
2.3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益。
2.4提升品质、共创和谐,规划单元作为以环境为突出优势的杭州大城西,在创建“生活品质之城”、“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理应率先发展、示范发展。
三、功能定位综合分析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及本单元的现状、发展潜力,确定本单元的功能定位为:集高等教育、高科技研发、高尚居住为一体的综合体,是杭州大学城综合体、杭州余杭创新基地生态科技岛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杭州良渚新城项目展示区景观设计
![杭州良渚新城项目展示区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ff435526fff705cd170a67.png)
LIANGZHU NEW-CITY PROJECT DEMONSTRATION LANDSCAPE DESIGN
设计理念
PROJECT ANALYSIS
杭州印象
HANGZHOU IMPRESSION
繁华的都市
PROSPEROUS CITY
优美的人文景观
BEAUTIFUL HUMAN LANDSCAPE
叶
万科未来城 家
Wanke futyre city
坝
港
Sugang road
疏 港 路
玉鸟路
Yuniao road
Lixin road
永旺梦乐城
Yongwang happy dream city
万科桂语里
Wanke gui yu li
蔚蓝都
可
Weilan metropolis
达
古墩路
Gudun road
别墅 300 万 / 套 3. 景观特点 : 景观风格为现代风格,强调 线条感,以折线作为景观节点的主要设计 元素,并以“树枝”的提炼线条作为点睛。 亮点造型感强、参与性好、有较好的记忆 点。
杭州良渚新城项目展示区景观设计
LIANGZHU NEW-CITY PROJECT DEMONSTRATION LANDSCAPE DESIGN
竞品楼盘分析
COMPETITIVE RESIDENCE ANALYSIS
竞争楼盘—万科桂语里(体验区)
1. 与本案相邻,仅一路之隔 2. 在售价格:13000 元 /m2
别墅:360 万 / 套 3. 景观特点 : 项目风格为现代江南园林风 格。运用现代简洁的设计手法,通过叠石 理水,秀丽树形、竹林夹道等营造出了具 有现代精神特点的江南园林风格住宅景 观。
330米新地标、城北副中心“逆天规划”首次曝光
![330米新地标、城北副中心“逆天规划”首次曝光](https://img.taocdn.com/s3/m/4d52695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f.png)
330米新地标、城北副中心“逆天规划”首次曝光余杭有三子,临平、良渚、未来城。
临平有区府优势,未来城有产业光环。
相比两个老大哥,看似不上不下的良渚新城,手握良渚、运河一对“世遗王炸”,现状却仍待提升。
但在新房市场,良渚新城的核心区——勾庄,早已经被购房者横扫。
城北万象城四次开盘,全部万人摇,其中两次“两万人摇”,杭州独此一盘!加上世茂璀璨双子、德信大家运河云庄,四盘的平均中签率只有3.3%!这是未来科技城也比不过的热度。
二手房也跟着一飞冲天。
杭宸成交均价已达3.8万/㎡!勾庄为什么这么火?可不仅仅因为一个城北万象城这个商业巨擘。
它的定位本来就高,是城北副中心!最近,城北副中心国际商务区城市设计完整版首次曝光。
良渚城的未来,相比临平城与未来城,也并不逊色。
两张世遗王牌,分分钟要变王炸的节奏!1.超高建筑群早在2019年3月29日,良渚新城就开始征集《杭州城北副中心国际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
经过多轮讨论,最终确定AECOM的设计方案中选。
今年3月27日上报余杭区城乡规划委员会2020年度第二次会议审查,获得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
4月,良渚新城官微曝光了城北副中心国际商务区核心区的几张效果图,其中一幢330米高的地标建筑,以“良渚玉琮”为设计概念,吊足了大家胃口。
目前,在已知规划中,这是仅次于杭州西站400米的“杭州第二高”。
它将重新定义良渚制高点,引领总部经济区的整体发展。
此外,中央公园范围由上版规划的4个街区扩展至7个街区,中心湖面积由8.8公顷增加至15公顷,景观门户更具标识性,环湖岸线更丰富多元,湖区周边土地价值进一步提升。
寥寥几句,已经让人浮想联翩。
未来的城北副中心,究竟有多高级?最近曝光的完整版城市设计,揭晓了答案。
流出的版本正是来自中标的AECOM,可信度很高。
从中可以看出,勾庄可不仅仅只有“玉琮”这一幢地标,而是一群超高建筑。
未来的勾庄,将围绕围绕中央公园(上图A区块)、郁宅港(B区块)、大运河生态艺术岛(C区块)的水岸空间重点建设,引入文化展示和交流功能,打造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圣地的国际视窗。
良渚:打造城北副中心 建设杭州新地标
![良渚:打造城北副中心 建设杭州新地标](https://img.taocdn.com/s3/m/e500b074a45177232f60a24c.png)
山 、毛家漾 等优 质 资源和 安溪 老集镇 的提 升 改造 ,大力
发展 设计 、文化 、休 闲旅 游产 业 。生命 健康产 业带 , l 丰
要在绕 城 内沿运 河 区块 ,以华润 、新兴 、树兰 等大项 目 入 驻 为契 机 ,大 力 发 展 医疗 健 康 产 ) I k , 以医疗 科 研 为 主 ,拓展 教 育、培 训 、投 资 、基金 , 全力打造 生命 健康 小镇 。信 息 经 济 产 业 带 , 主 要在 绕 城 以外 其 干 l l I 路 以 曲 、古墩 路 以东 区块 ,以浙 人创新 创业 J _ 、 等项 H入 驻 为 契机 ,大 力发展 高新 科技 、信 息经 济 ,打 造信 息经
l ( ) ( ) 余 名。 小镇 注 蘑 发
新城 化 f杭 州 } 城 北部 , 余杭 l 1 部 , 尔邻 京 张 仓 前街道 、淞[ 卜 < 域
ki L .  ̄ i i f ,l “ j 拱 、西湖 接壤 , 肃锁 , 北 拔 悠 消 县 ,
市t t , 、人才 四大 战略 . 伞力实现 良渚经 济
依托 浙 江 大 学 0 I
。
0
WI D C 2 0 1 6 签约仪式
Wl DC 2 0 1 6 S i g n i n
院 、浙江 工业 设计 城 。与 中国工 业设 计协 会合 作 ,共 建
中 国: [ 业 没 汁产业 研 究院 、中 国工业 设计创新 基地 、 设
济发展 高地。
世 界工业 设计 大会 足 由中 国工业 设计 协 会联 合全球 2 0 多个 国家和 地 区 的设计 组织 、机 构 、企 业 、院校 等 发 起的i 廿界 设计产 业发展 会 议,梦栖小 镇 是这 个全球 设 计 盛 会 的永 久举 办地 。2 0 1 6年 1 2月 2日,首届 世 界工 业
《良渚文化村 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良渚文化村 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91f60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7.png)
规划历程回顾: “让土地告诉我们
如何开发”
03 住区模式研究
好房子,好服务,好 社区:良渚文化村住
区发...
■ 附:作品1 竹径 茶语:都市边陲的理
想...
■ 附:作品2 白鹭 郡东:岛屿式的街区 实...
开发者视角的住区规 划理念与设计管理制 度
■ 附:作品3 郡西 澜山:住宅精细化设
计...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的余杭,是在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的背景下,从2000 年开始由民营企业开发 建设的城郊大型复合社区。经过开发商、设计师、居民和社区营造者20年的耕耘,这里从城郊乡村发展为一个功 能齐备,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田园新城。 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规划构想和实践精神是良渚文化村在中国当 代新城建设的图谱中的不同凡响之处。这本书希望通过对良渚文化村这一案例的梳理和研究,探讨其中的普遍性 经验,同时,呼吁一种不被当下的功利性所操纵的乌托邦精神,平衡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探讨城市和社区长效 发展的制度建设。
■ 附:作品4 郡西 云台:半山腰的立体
庭...
■ 附:作品5 劝学 荟:情景式社区商业 公...
■ 附:作品6 大溪 谷:接山引水的开放 社...
04 社区营造之路
从社区认同到 1
社区自治:良 渚文化村社区 营造...
洋洋大观:培 2
育多元社区文 化
3 从社区服务到
文化输出: “大屋顶”运 营探索
4 ■ 附:作品7
劝学公园:寓 教于乐的见 学...
5 ■ 附:作品8
矿坑公园:社 区发展的新 “...
Hale Waihona Puke 05 永续经营之道01
社区的“居” 和“游”
02
■ 附:作 品9 良渚 君澜度假酒 店:山水 间...
杭州余杭工业基地(原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概念性总体...
![杭州余杭工业基地(原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概念性总体...](https://img.taocdn.com/s3/m/9cf1a4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f.png)
《杭州余杭工业基地(原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概念性总体规划》概要一、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杭州余杭工业基地(原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组团的东北部。
东以杭宁高速为界,与三白潭湿地保护区为邻,西靠东苕溪,南与104国道连接线相接,总规划土地面积为21.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近期:2008年——2012年;中期:2013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规划定位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辅的生态友好型仁和新城镇。
本项目的概念规划设计,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目标:1)优化产业布局空间,形成资源节约的产业轴向发展空间;2)结合自然环境塑造特色体验空间和场所,打造环境优化型的城镇典范3)保护并挖掘本土原生态水系,延续并发挥其最大效应;4)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框架和途径;5)将仁和镇打造成为余杭区新的经济生活增长点。
四、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两心、三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廊”为生态绿廊,依托南山漾周边优越的自然环境,构筑连通良渚遗址与农业大观园的集生态养护、娱乐休闲、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廊道。
“两轴”为西侧的产业发展轴,依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轴向发展分段定位;东侧的城市生活发展轴,依托仁和大道延伸发展仁和的城市生活功能,与未来良渚组团的中心相衔接。
“两心”一为北部在现有基础上优化整改的仁和城镇服务主中心;二为中部的依托南山漾优越自然环境打造的为产业服务的次中心。
“三片”按照规划建设时序从北至南依次划分为三片区。
五、道路系统规划以加强杭州余杭工业基地整体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为指导,突出规划其轴向交通通道,通过轴向交通要道的拉动作用,带动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
轴向发展模式下,规划期末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区域内部其他组团之间的联系通道主要有:主城方向——仁和大道、永康路、云双路、;临平副城方向——104国道与320国道连接段、东西大道、仁超路;良渚方向——东西大道、仁超路、104国道与320国道连接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渚新城概念性规划》概要
一、规划范围
北至新104国道,西至毛家漾港,东至绕城公路,南至杭州西湖区三墩地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
二、规划定位
以“良渚文化”为品牌,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产业,以田园城市和都市水乡为特色景观,旨在打造集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居住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宜业、宜游、宜居的生态新城。
三、规划目标
通过高水准、高品质的新城规划和建设,良渚品牌的挖掘和推广,将良渚新城打造成为功能复合、产业突出、环境优美的综合性新城,成为良渚文化的核心和门户,成为良渚与西湖两大文化脉络的重要链接;成为杭州新城建设的标兵与示范区;成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五心,一轴一带多组团”的规划结构
“一核五心”:文化演艺核心、龙舌嘴生态公园会议交易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娱乐活动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五大城市主体服务中心;
“一轴”:沿古墩路的新城发展主轴;
“一带”:滨水创意带,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区;
“多组团”:位于南北两侧的居住组团。
五、道路交通系统
良渚新城道路体系分为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四级。
绕城高速、104国道与各主干道构成“三横四纵”的道路框架体系,次干道与支路形成新城内部道路系统。